【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大膽表現自己與同伴玩花燈時的情景、動態、表情,體驗其中的樂趣。
2.在創作的過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專注地完成繪畫活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表現玩花燈的情景。
2、難點:人物的動態和色彩的運用。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花燈的經驗,會表現簡單的花燈。
2.人物活動圖,筆、紙。
3.幼兒用書:《鬧花燈》。
4.活動前布置教室,在窗上、墻邊掛上各種不同的花燈。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師:看看我們活動室里有什么花燈?
二、引導幼兒回憶、交流與同伴玩花燈時的情景。
師:元宵節你是怎么玩花燈的?和誰一起玩的?玩花燈時看到了什么?許多的花燈掛在哪里?它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你玩花燈時心情怎么樣?
三、師幼共同探討如何表現和大家一起玩花燈的情景。
師:玩花燈時都有哪些動作?身體的哪一部分發生變化?怎樣來表現許多人一起玩花燈?什么時候玩花燈?怎樣表現熱鬧的場面?用什么顏色?
四、教師提供幼兒用書
并有意識地指導幼兒創作作品《鬧花燈》。
五、展示幼兒的繪畫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交流展示的幼兒作品,鼓勵在動態和色彩方面表現比較好的幼兒。
活動延伸:
了解花燈的制作。
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小紙盒、線、木棍和裝飾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制作花燈。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以開門見山的方式,播放一些課前收集的有關元宵、花燈的圖片、錄像等,從欣賞角度直入課題,學生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等活動,引導學生進入制作花燈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們各抒己見陶醉在“元宵”之中。然后我出示一個花燈成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花燈的基本構造特點。.最后是評析作業、交流經驗和拓展環節。將學生的作品懸掛展示,學生積極地談了制作過程中的感受、體會和對作品的評價后,鼓勵學生課后想辦法讓自己的花燈亮起來。
本課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每個環節都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精神。本課學習活動是要求學生根據物體特征進行創造有趣的花燈形象,因此,我多讓學生根據某一種形狀來創作花燈,談一談自己看法和認識,并講一講自己會如何處理,怎樣來做。在作業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對形象獨特有趣的作品進行評議肯定,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上完這節課,讓我感覺到:這樣設計的學習過程,學生興趣很濃厚。整節課學生的身心處于一種積極愉快、興致勃勃的狀態之中。
不足的是:感覺時間緊,鞏固練習還不夠。時間設計不夠合理,如有機會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把學生實踐和互評的時間稍微安排長一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剪貼添畫,根據步驟提示表現出蛇的形態特征。
2、大膽探索蛇的變臉秘密,正確粘貼蛇的身體和筷子的位置。
【環境創設】
大圓形紙片兩張(黃色)、小圓形紙一個(紅色),長條卡紙一張,一次性筷子一副。
【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制作笑臉蛇的步驟。
難點:粘貼長條紙和筷子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出示變臉蛇、引發興趣
老師今天帶來的是什么小動物?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身體長長的,張大嘴巴的時候很嚇人)
二、老師講解制作步驟
觀察三個圓形的不同之處(顏色不同、大小不同)、黃色的是笑臉蛇的臉,紅色的小圓形是蛇的大嘴巴。
老師演示:
1、把兩個圓錯開粘貼后,攤開
2、把中間貼上紅圓片,在頂上畫上蛇兇狠的眼睛。
3、合上黃色的圓片,再畫上蛇的笑臉。
4、把長條粘貼在蛇臉頂端的背面。
5、另一端粘在衛生筷上。
6、將長條紙往下折。
三、幼兒制作,老師巡回指導。
1、重點觀察幼兒將兩圓錯開粘貼時,只粘貼完全重合的部位。
2、觀察幼兒粘貼長條和筷子位置是否正確。
引導完成的小朋友裝飾長條。
三、分享交流
玩玩自己制作的變臉蛇,說說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制作鏤空的樓房。
2、激發幼兒的創作性、想像力。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紙盒、膠水、大紙、彩色紙、建筑圖片、彩筆、小木棍、剪刀。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現在蓋起了許多漂亮的高樓、小區、小朋友愿不愿意當建筑師,設計出漂亮的樓房模型呢?
2、討論:如何用紙盒制作樓房
(1)(出于范例)樓房與平房有什麼不同?這個模型是用什麼做的'?剪窗戶、陽臺的方法?
(2)你覺得這個樓房還需要做些什麼?如果你在剪盒子,因為紙盒比較硬,剪不動,怎麼辦?
(3)樓房作好后擺放在大紙上,許多的樓房在一起就形成了什麼?你看小區里缺點什麼?可以添上。
3、介紹材料及建筑圖片,如果需要,可以自取。
4、幼兒制作: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5、各組互相欣賞,評價幼兒的制作特點。
活動反思:
1、 幼兒在活動制作樓房的時候非常的感興趣。
2、 在剛開始編排門牌號時少數的小朋友會把樓數和號數弄混。
3、 在最后找地址的時候大多數幼兒都能真確的找到地址。
小百科:紙盒是一個立體的造型,它是由若干個組成的面的移動、堆積、折疊、包圍而成的多面形體構成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1. 導入: “小朋友,現在我們先來看一段錄相”
“錄相看完了,誰能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潔工在掃地,在打掃衛生,在檢垃圾。
師:那你們想一想,要是沒有這些清潔工阿姨,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子啊?
幼:很臟,垃圾很多
師:清潔工阿姨,叔叔為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很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么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幼:花、賀卡
2. 示范、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師: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張老師已經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師: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干,可以做出不樣的?
3. 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4. 展示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說出一句感恩的話。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潔工為我們大家服務
2.把分開的心形圖畫粘貼起來,
3. 用感恩的心情去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 收集有關清潔工的錄相。
2. 剪刀、畫筆、油畫棒、紙。
3. 歌曲《感恩的心》。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關于星座的有趣的故事。
2、了解不同的季節里可以看到的不同的星座,并制作出夜空里的星座。
活動準備 修正液,星星貼紙
活動過程
[導入]1. 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星座。
- 在漆黑的夜空里可以看見我。
- 我有W形狀,勺子形狀等各種形狀。
- 我叫什么呢?
[展開]
1.談談星座。
- 你見過星座嗎?
- 你在哪兒見到的星座?
- 看過星座后你有什么感想?
2. 說說星座。
- 星座是什么?
(在空中用線條連接同一星座內的亮星,形成各種圖形,根據其形狀,分別以近似的動物、器或是神話里的人物命名的組合就做星座,所以關于星座有許多傳說。)
- 為什么星座只能在晚上看見?
(星星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都在天空中閃爍,但是由于白天里的光線太強所以看不見星星。)
- 在什么季節里能看見什么星座?
(春季 - 獵犬座, 牧夫座, 獅子座, 室女座, 王冠座。夏季 - 牽牛星和織女星, 武仙座。秋季 - 摩羯座, 仙后座, 水瓶座。 冬季 - 金牛座, 御夫座, 獵戶座)
3. 制作星座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要制作出星座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貼紙怎樣做出星座呢?
4. 用活動紙中的星星貼紙制作出星座。
想象并畫出夜空中的星座。
在夜空中用星星貼紙粘出星座的樣子。
在兩個星星貼紙之間用修正液連接起來。
給做好的星座起名字。
[]
1. 讓孩子們把做好的星座介紹給朋友們
2. 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讓幼兒感受作品的美。
2、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能力,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與評價,增強幼兒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發幼兒創作的愿望,感受繪畫帶給自己的快樂。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經驗準備:幼兒觀察認識過向日葵,事先參觀過向日葵種植園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向日葵實物圖片。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因為向日葵的臉總是一直向著太陽,太陽到哪里,它的臉就向哪里。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課題。
1、幼兒欣賞作品。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一幅美麗的向日葵繪畫,這是外國的一位畫家畫的,世界上許多人都喜歡他畫的向日葵,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讓幼兒敘述對畫面的第一感受。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這幅畫有什么感覺?
鼓勵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進行表達,充分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感覺、感受,并讓所有的幼兒能夠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審美體驗。教師小結。
1、色彩的感受。
提問:
(1)小朋友,你們看看這幅畫什么顏色?
(2)你們最喜歡畫中的哪一種顏色?為什么?
(3)哪種最多?(黃色)
(4)你們喜歡這種顏色嗎?
(5)你們看到黃色有什么感覺?(高興,激動、熱情…….)幼兒分別回答。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為主、其他色為輔,同時關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例。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2、構圖的感受。
提問:
(1)小朋友,我們再來看看,這幅畫除了向日葵,還有什么?(花瓶)
(2)那么有幾朵向日葵,我們來數一數吧。(14朵)
(3)這些向日葵都一樣嗎?(有的低下了頭,有的仰著頭)是不是都朝著一個方向?(不是)那都有哪些方向呢?我請小朋友用紅色的箭頭標志把向日葵的方向標出來,而且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向日葵各個方向的姿態,哪個小朋友愿意?(幼兒操作)
3、線條的感受。
師:我們來看看向日葵的花瓣。向日葵的花瓣是什么樣的?它們好像在干什么?(跳舞……)引導幼兒感覺和體驗作品中線條的夸張大膽和扭曲,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師:對了,向日葵好像在舞蹈,有的低下頭,有的仰起頭,有的扭動身體,漂不漂亮?你們喜歡嗎?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也像向日葵那樣聽音樂扭動你們的身體,好像你們自己就是一朵朵美麗的充滿活力的向日葵,好嗎?(幼兒表現)教師小結:剛剛小朋友表現的真好,舞跳得很美,你們就像一朵朵美麗的向日葵,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
四、認識梵高。
師:你們喜歡這幅畫嗎?為什么?那么這幅畫是誰畫的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出示梵高)這個叔叔就是文森特梵高,梵高叔叔是荷蘭的大畫家。他的畫受到世界很多人的喜歡。這幅《向日葵》就是他畫的。老師還悄悄地告訴你們一個梵高叔叔的小秘密。他最喜歡的花就是向日葵了。我們一起看看他其它的向日葵畫。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繪本《螞蟻和西瓜》的故事簡單有趣,一群小螞蟻運用各種方式運西瓜:用小鏟子鏟西瓜、搭爬梯子運西瓜、咬緊牙齒拖西瓜……擬人化的動態和勤勞、聰明、團結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著幼兒。根據大班幼兒能較靈活地表現各種動物的動態、具有較強的表達表現能力等特點,結合繪本的游戲情境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在繪本情景下,嘗試粘貼并大膽添畫螞蟻的不同動態。
2.感受美術創作的樂趣,體驗合作的快樂。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難點:
大膽創作,表現出螞蟻的不同動態。
經驗準備:
熟悉繪本,細致觀察螞蟻。
材料準備:
棕色碎卡紙、1開白紙2張,記號筆、漿糊、KT板、可供撕貼的西瓜圖紙。
活動過程:
一、回憶繪本內容,引發創作興趣
截取繪本中典型的螞蟻運西瓜畫面,喚起幼兒已有經驗。
“故事里的小螞蟻發現了一塊大西瓜,它們是怎么搬西瓜的?”
二、欣賞螞蟻動態,嘗試想象添畫
1.觀看圖片,模仿螞蟻形態
引導幼兒觀察三幅典型畫面,讓其在游戲中模仿各種動態,并創造表現螞蟻的不同動態。
“這幾只螞蟻是怎么運西瓜的?誰來學一學小螞蟻的動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
“如果你是一只小螞蟻,你會怎樣運西瓜?”
——從模仿繪本中螞蟻的動態,到創造性地表現螞蟻的動態,生動的動作體驗,為幼兒表現不同動態的螞蟻做好了鋪墊。
2.魔術粘貼,變換螞蟻姿態
教師選兩塊棕色紙,作為小螞蟻的頭和身體,用“變魔術”的方法表現螞蟻的不同姿態。
變魔術:頭不動、變換身體的位置,或者身體不動、變化頭的位置。不同動態的螞蟻就變出來了。
——變魔術教給孩子的不是螞蟻運西瓜的一種或幾種姿態,而是教給了孩子表現螞蟻不同姿態的方法,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創作出了千姿百態的小螞蟻。
3.幼兒示范,添畫螞蟻動態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添畫螞蟻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現螞蟻的不同動態。
“誰能來幫助這只小螞蟻,讓它也能運西瓜?”
三、創設游戲情景,幼兒撕貼添畫
1.創設情境,大膽想象
教師創設運西瓜的游戲情境,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草地上又出現了一塊大西瓜,這些小螞蟻看到西瓜又會發生些什么故事?小螞蟻會和同伴怎么樣合作搬運西瓜呢?”
2.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選兩塊碎紙將螞蟻身體貼好,注意要緊貼在一起,這樣小螞蟻的頭和身體才會連接起來。
——從繪本中衍生出運西瓜的游戲情景,孩子筆下的小螞蟻成為自己的代言,游戲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幼兒生動有趣的創作。
四、展示欣賞作品,分享創意過程
幼兒分享自己的創作,并欣賞交流他人的創作。
教師講評提升幼兒的經驗,共同感受合作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這一繪本美術活動最成功之處就是利用幼兒的動作來做范例。螞蟻用小鏟子鏟西瓜、爬梯子運西瓜等各種各樣擬人化的動態憨態可掬,深深地吸引著幼兒。而表現出螞蟻的不同動態是活動重難點所在。因此,教師剪輯了繪本中拖、背、抬等幾個典型的螞蟻動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模仿。讓幼兒從模仿繪本中螞蟻的動作慢慢過渡到自己想象螞蟻吃西瓜的動作,讓幼兒在動作模仿中就習得多種多樣的螞蟻的動態造型。在添畫想象的過程中,教師還借助自編兒歌“小手小腳彎一彎,眼睛嘴巴動一動,觸角觸角翹一翹,可愛的小螞蟻就動起來”來提示幼兒掌握螞蟻五官和四肢的畫法,增加了作畫的趣味性。這一示范環節借助動作模仿、兒歌語言的提示,為幼兒精彩的創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體驗是最好的老師,生動的動作模仿不僅活躍了教學氛圍,也巧妙地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小螞蟻就是孩子們的代言,他們筆下的小螞蟻,實際上就是孩子自己運西瓜情境的再現。游戲情景和創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戲情境成為創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兒的美術創作更精彩。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7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6篇05-04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7篇05-07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05-06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7篇05-04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9篇05-04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5-03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5篇05-02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9篇05-01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6篇05-01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九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