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 篇1
繪畫目的:
知道十二生肖,學習畫龍。
繪畫年齡:
中班幼兒。
繪畫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騰云駕霧非等閑,
施恩布雨在人間,
家有珠寶尋常事,
統領兵將皆海鮮。(龍)
教師提示:打一生肖。
二、出示范畫。
教師講解要求。
三、繪畫步驟圖。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十二生肖中的辰龍就畫好了。
網站溫馨提示:
幼兒天生愛涂涂畫畫,對幼兒實施美術教育符合幼兒天性,能滿足幼兒的需要。
幼兒園教案 篇2
1、圍繞“新年的禮物”這一話題談話,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2、進一步掌握談話的規則。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帶一件自制的手工作品。
幼兒有過送禮物給同伴及接受禮物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師:再過幾天就要過新年了,過年的時候,大家為了表示友好、問候,常會互相送禮物。你們收到過別人送的禮物嗎?是誰送給你的?你有沒有送禮物給別人?送給誰了?請你仔細想一想,說給大家聽一聽。
2、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要求幼兒輪流談,不搶著說話。
教師參與小組談話,及時鼓勵積極發言的幼兒,同時提醒幼兒不能只顧自己說,還要關心那些只聽不說的小朋友,要給他們說話的機會。
3、引導幼兒拓展談話內容。
集體談話。請幾名幼兒將自己在小組中的談話在集體前表述。要求幼兒用連貫地說出自己收到過什么樣的禮物,送過什么禮物給別人。
教師提問,拓展談話內容:1)今年過年你想給誰送禮物?送什么禮物?2)為什么要送禮物?讓幼兒先談想把禮物送給誰?然后讓幼兒分組討論:送什么禮物?為什么要送禮物?
4、繼續拓展談話范圍。教師提出新的問題:1)你認為誰會給你送禮物?2)你最想要的新年禮物是什么?為什么?
5、教師小結:
贊揚幼兒能想到給父母贈送禮物,并提醒幼兒接受別人禮物要有感激之心,要愛惜別人送的禮物。
活動延伸:
讓幼兒自己來制作一些小禮物送給弟弟妹妹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資料,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故事的情趣。
2、經過故事,了解蝸牛的行動方式和特點。
活動準備
1、蝸牛爬行視頻。
2、掛圖《小蝸?刺O果花》。
3、蝸牛、猴子、松鼠、小貓和喜鵲頭飾。
活動過程
1、展示小蝸牛,引導幼兒觀察它的形態與走入的姿勢
教師: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你覺得它什么地方很趣味?它背著什么?
教師:你明白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嗎?你覺得它走路快還是慢?你明白它是用什么走路的嗎?
2、欣賞故事《小蝸牛看蘋果花》
第一遍聽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蝸牛想看什么花呢?它要怎樣才能看到呢?
教師:最終,小蝸牛看到了嗎?
再次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蝸牛最終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沒有蘋果花了?你覺得它心境會怎樣?
教師:小蝸牛在去看蘋果花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天氣怎樣?小蝸牛遇見的小動物是怎樣對蝸牛說的?小蝸牛又是怎樣做的?(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教師:你喜歡小蝸牛嗎?為什么?
3、創編故事
教師:小蝸?吹搅颂O果花,他該回家了。我們來想一想,它們是怎樣回家的?路上經歷了一些什么故事呢?回到家的時候蘋果樹會有什么變化呢?
4、活動延伸
表演故事《小蝸?刺O果花》。
幼兒熟悉主角之后,教師能夠分配主角,自我在中間扮演小蝸牛,熟悉以后再讓幼兒上來表演整個故事。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制作“小蝸!薄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這是一個情境表演香煙先生的遭遇,乍一看來香煙與即將畢業的大班孩子沒有太大的關系,但作為社會小主人的孩子們,在5月31日世界無煙日到來之際,我覺得可以嘗試著與幼兒談一談香煙的危害。通過平時與我們班幼兒的一些閑聊中,我了解幼兒對吸煙會影響人體的健康這方面了解較多,所以我在活動設計中要求幼兒不僅要從禁煙標志認識起,講講吸煙對自己,他人以及社會的危害,并通過讓幼兒制作一些戒煙食品、標志,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建立初步的社會責任感。
活動目標:
1.了解抽煙對人體健康,社會環境的危害。
2.通過認識禁煙標志,初步感受禁煙的社會意義。
3.通過動手動腦的操作游戲,發揮幼兒的想象,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了解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幼兒已有改編歌曲的能力
2.材料準備:大型積木,剪刀,各種材料紙,彩色筆等,視頻轉換儀,禁煙標志
3.環境準備:在活動室內布置“電影院”、“超市”、“商場”的場景;幼兒已認識這些漢字,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以便幼兒能坐在地毯上看電視。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引導幼兒認識禁煙標志。
配班老師扮作香煙先生,自我介紹后走到“電影院”等場景處不敢進,卻遛走了,引導幼兒觀察禁煙標志的特征,及為什么這些地方會掛上“禁煙標志”。
(分析:幼兒由情境表演引到認識禁煙標志,此處把幼兒帶到情境中去,引起了幼兒認識禁煙標志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講一講為什么“電影院”這些地方會掛上禁煙標志?
幼:
a:吸煙不光危害自己的健康,在這些地方抽香煙的氣味在空氣中也會影響別人。
b:吸煙還會引起火災。
。ǚ治觯捍颂幱變鹤匀欢话炎约阂延械闹R通過相互討論講了出來,就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個環節,為下面的討論活動做好鋪墊)
2.幼兒和老師一起討論“吸煙到底有什么害處師:剛才小朋友講得很好,所以有了禁煙標志人們就不能在這些地方吸煙,那么吸煙到底有什么害處呢?
幼:
a:吸煙危害自己,經常吸煙的人會咳嗽多痰,香煙里的有害物質會使人生病,甚至得癌癥。
b:吸煙的人吐出的煙會飄散在空氣中影響別人,特別是在室內空氣不流通危害更大。
c:吸煙的人一不小心就會引起火災,造成很大的損失。
教師小結:原來吸煙有這么多的害處,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小朋友再想一想,一包香煙多少錢?如果這些錢給我們可以做哪些事呢?
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好的幾十塊錢,差的也得幾塊錢,我們可以用這些錢買書,買衣服,買文具用品等等。
。ǚ治觯捍颂幭茸層變鹤杂捎懻,教師最后歸納再提升到“經濟”價值這個上面,培養了幼兒探索意識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此環節也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所在)
3.教師介紹世界無煙日,并引導幼兒尋找戒煙的方法。
師: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提出要禁煙,并規定每年的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許多地方出現了無煙商場、無煙列車,處處禁煙,可是那些吸慣了煙的人,總是想吸煙怎么辦呢?
幼:
a:把他關起來,不讓他吸
b:這不行,這樣他會偷偷地吸
c:把生產香煙的廠關悼
d:給他吃糖,把煙藏起來
e:這也不行,他不喜歡吃糖怎么辦?煙藏起來他還可以再去買呀。
f:買一些戒煙的藥給他吃
g:買一些戒煙食品給他吃(分析:此處幼兒討論激烈,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能想到怎樣解決戒煙問題,這個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從幼兒的回答中引出了此次活動的難點“想想戒煙的方法及如何動手制作”)
4.游戲:趕走“壞香煙”升華禁煙意識情境:香煙先生哭著上場說:“小朋友們都知道了禁煙的好處,想了好多戒煙的方法,我只好去流浪了
師:香煙會給人們帶來這么多害處,我們小朋友喜歡它嗎?我們唱首歌趕走它吧。
師生共同把歌曲《趕走大狐貍》改編成《趕走壞香煙》進行歌表演(分析:此處利用歌表演把幼兒的情緒推向高潮,使幼兒不但從思想,語言上了解香煙的危害,從行動上也抵御害人又害己的壞香煙)
5.游戲“戒煙工廠”的搭建,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師:我們趕走了香煙先生,既然生產香煙的廠一點兒也不好,干脆我們來搭建一個戒煙工廠吧。
分組游戲:
a 組:用大型積木搭建戒煙工廠
b 組:用各種材料剪貼禁煙標志
c 組:用各種材料制作各種戒煙食品(分析:將幼兒剛獲得的經驗及大家討論的戒煙方法遷移到游戲中來,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興致很高,同時讓幼兒自主選擇小組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讓每個幼兒在操作活動中自己的特長和想象都得到充分的發揮)
6.師生共同在園內把生產的禁煙標志張貼在墻上,把禁煙產品放到娃娃商店里去賣。師生一起出活動室。
(分析:結束部分把幼兒制作的成品拿出活動室,師生共同張貼和布置娃娃商店,使幼兒覺得自己的成果有用處,感受游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通過整個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后,我發現選擇一個讓幼兒愿意談,喜歡談,有內容談的話題十分重要,并且也要了解幼兒在這方面有初步知識、經驗后再開展,這樣幼兒才會有話可說,有感而發。吸煙在幼兒的身邊,親屬當中不乏有許多人,活動前我又讓他們和父母交流吸煙是好是壞,所以孩子們感興趣,覺得“我了解了吸煙的危害,回去講給吸煙的爸爸,爺爺,叔叔聽,我真像個小大人”。
整個活動從情境表演入手,教師作為活動的參與者和幼兒一起從禁煙標志認識起,通過觀察、相互討論、改編歌曲、自由想象、選擇操作等環節一步一步走向主題,幼兒在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想象、辨析事理及動手能力得到提高。在活動的結尾我讓孩子們的制作成果物有所用,孩子們覺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重視,老師是把他們當成一個有見解的人來一起學習知識的,所以在活動后他們總喜歡找我交談:“劉老師我覺得吸煙還有這樣的危害;孫老師,我又想到了一個戒煙的方法……” 孩子們的自信心增強了,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更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顒舆^程中我也發現存在了一些我教學中的失誤,在討論吸煙危害時,由于我的引導,幼兒大部分圍繞對人體和周圍環境的危害交談,而對于吸煙吐出的煙霧對大氣層的影響沒能涉及到,環保意識強調不夠;在禁煙標志方面由于我事先查閱的資料還不夠詳細,造成對禁煙標志的理解不夠全面,事后我發現孩子們對這個活動的積極性還很高,我就趁熱打鐵又組織了一次活動彌補了教學活動中的不足,經驗告訴了我每次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它又是開展另一個教育活動很好的契機,所以教師如何把握幼兒的動態,挖掘來源于生活的題材,做好每次活動后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猜猜、想想、說說來理解故事內容。
2、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活動準備:三只小白貓、三只小黑貓、一只小黃貓、面粉袋、黑油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動物圖片,引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呀,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他呀可是抓老鼠的高手,會是誰?我們來跟三只小貓打個招呼吧!
二、根據故事,猜想三只小貓玩的方法。
(1)小貓來進去面粉袋。
(2)猜測小貓在面粉堆里會怎么玩,幼兒回答。
(3)從面粉袋里出來的小貓會變成什么樣,幼兒回答。
(4)小貓進入黑油桶。
(5)幼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6)小貓回家,幼兒飾演貓媽媽進行表演。
三、故事結尾,講述劇情。
四、結束部分,情感升華,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是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
2、難點:幼兒在感受過程中關鍵點是對于不同圖形中共用邊的感知與理解。
活動準備:
火柴棒若干根、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ㄒ唬┳兡g,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大家想不想學呀?
2、出示兩個三角形,提問:它是由幾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師變魔術:我要拿走一根火柴棒,還剩幾根?我用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兩個三角形,你們信嗎?
4、誰看出了其中的秘密?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因為它們有一條公用邊,它叫“公用邊”)
。ǘ┙處焼l幼兒用火柴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征。
1.請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兩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范)
2.請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范)
3.請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個別幼兒示范)
(三)幼兒操作活動,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1.出示記錄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正方形。
。2)將你搭出的圖形畫出來。
。3)記錄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數量。
2.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進行指導。
3.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班級進入區域繼續利用我們的棒來繼續變魔術,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三角形。
活動反思:
1.讓數學變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為什么學生喜歡這節活動課,因為這節課直觀形象,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像玩游戲一樣,有趣好玩。所以,數學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數形結合,用動畫片中的人物創設情境,聯系生活中的數學等就是讓數學變得好玩一點,學生積極性才高。數學教學應該向語文課學習,讓學生能感知數的靈動,讓數學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2.數學要多讓學生操作。
數學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多操作,多動手。學生在操作中感受會更深。滾一滾,如果要對低年級的學生說是很難說清楚的,但學生動手滾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數學教學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就是讓學生多操作。
3.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
有人說感覺器官用的越多,記得就會更牢固。這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手去摸,動手去堆,用眼睛觀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器官。
4.了解學生,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
低年級學生在用語言表達數學問題時,有時候不太準確,這時候就不要強求學生記住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可以等一等,現階段只要讓學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讓學生討論。
不要小看這些小孩子,他們思維活躍,想法多樣,只要你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就會精彩演繹。在搭一搭這個活動中,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可以搭出哪些物體,學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給與了肯定和表揚。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恰當的詞語描述莎莎的動作表情。豐富詞匯:慌慌張張。
2.能結合圖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創造性地講述莎莎遲到的原因。
3.懂得做事要有條理,為上小學做準備。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情境圖片,豐富幼兒上小學前的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情境圖片,豐富幼兒上小學前的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引入主題師:過一段時間,小朋友就要上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有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叫莎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她的故事。
二、分段播放情境圖片,幼兒觀看并講述
1.觀看第一幅圖至第五幅圖觀看前要求:請小朋友仔細觀看,莎莎在什么時間做了哪些事情她是怎樣做的
(1)觀看后提問:莎莎在什么時間做了哪些事情她是怎樣做的
(2)引導幼兒進一步講述(莎莎起床后先穿什么她是怎樣找襪子的……豐富詞匯:慌慌張張)
(3)幼兒討論并完整講述
(4)情感提升:引導幼兒談談怎樣做就能避免上學前慌慌張張。
2.觀看第六幅圖第九幅圖觀看前要求幼兒注意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以及莎莎和媽媽之間說的話。
。1)觀看后提問: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情莎莎和媽媽之間會說些什么
(2)引導幼兒進一步講述(收拾書包時,媽媽會對莎莎說些什么來到學校門口莎莎不用說話就會有人給她開門嗎……)
。3)請幼兒完整講述,鼓勵幼兒講評。
。4)情感提升:莎莎在上學出門前收拾書包合適嗎應該什么時間收拾她還有哪些事沒有做為什么媽媽沒讓她做完再去上學遲到有什么不好
3.討論莎莎遲到的原因
(1)討論:莎莎為什么會遲到她該怎么做
(2)共同小結:每天晚上睡覺前要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整理好,就不用慌慌張張找這找那了
三、鼓勵幼兒完整講述
1.同伴間互相講述,教師指導。
2.幼兒個別講述,鼓勵幼兒講評。
3.情感提升:你覺得你成為小學生后會怎樣做
四、幼兒講述改變后的莎莎
莎莎遲到后心情特別難受,后來她怎樣了呢我們一起來講一講。
教學反思:
首先結合圖片講述故事一遍,然后我通過提問讓孩子先回答再討論。在觀察和認識時間時,幼兒說出是六點半,再討論莎莎此時應該做什么,而莎莎又是怎么做的?莎莎的書包應該什么時候整理?等一些問題的呈現,幼兒兒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通過一系列的說理之后,再告訴幼兒故事的題目,因為前面有了很好的鋪墊,還沒等老師說,幼兒已經能夠說出故事名稱《慌慌張張的莎莎》。最后小結:每天睡覺前應該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都整理好、準備好,需要的時候一找就能找到。
最后一環節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續編故事。老師給幼兒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放手讓幼兒大膽講述的莎莎是怎樣做事情的,同時讓幼兒明確了方向,鼓勵幼兒做事要有條理,當天要用的物品提前準備好,并知道今后我上學要怎樣做,怎樣整理自己的物品。
小百科:慌張指恐懼、不沉著而急切忙亂。
【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7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0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02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四篇05-02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4-29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4-28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4-28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5-07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07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7篇05-06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8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