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2-05-02 10:44:1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十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糖果的主題一開始,孩子們就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每個孩子都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到了各種各樣的糖果及喜糖的包裝。在與同伴介紹的時候,孩子們的發現和表達讓老師大吃一驚。

  一、我眼里的糖果

  (一)牛皮糖李唐威說:“我帶的是牛奶糖,牛奶糖是白白的,長長的,圓圓的,包在糖紙里面。”

  馨馨說:“我帶的糖是粉紅色的,象雞心,摸上去軟軟的。”

  希希說:“我帶來的是小豬糖(真的象一只小豬的樣子),有點黃顏色,摸上去軟軟的。”

  楚一接上來說:“我以前也吃過的,我知道這個是牛皮糖。”

  小班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是很具體的,但因為有了具體的經驗與實物的引導,他們也能進行初步地推理,得出“摸上去軟軟的就是牛皮糖”,盡管不一定科學,卻也有一定的道理。

  (二)親嘴小麻子文佳說:“我帶來的是親嘴小麻子,是黃顏色的。”

  沈雨柔說:“我上次到超市去的時候,還看見紅的和紫的親嘴小麻子。”

  安奇說:“還有黑色的親嘴小麻子。”

  沈雨柔說:“沒有的,我沒看見有黑色的,只有紅的,黃的,紫的。”

  安奇說:“有的,我在超市里看見的。”

  因為有了不同的意見,所以雙方就爭執起來。爭執的出現,標志著孩子的思維有向前進了一步。大多數小朋友都說沒有黑色的親嘴小麻子。但蔣寅恪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于是我對他們說:“大家以后到超市去再仔細地找一找到底有沒有,安奇如果你看見了,就帶到幼兒園給小朋友看看。”他點頭答應了。一場爭執才算平息下來。

  二、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甜甜的孩子們都知道糖是甜甜的,在一次自由活動時,通過孩子們的談話,我發現孩子們對糖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婷婷帶來了一個形狀很奇特的棒棒糖,她很得意地說:“我的棒棒糖是西瓜味道的。”

  李嘉鑫說:“西瓜甜甜的,我最喜歡吃。媽媽說我的肚子象一個大西瓜。”說著還拍拍自己的肚子。

  佳熙說:“我也喜歡吃西瓜,我還喜歡吃蘋果,蘋果也是甜甜的。”

  (孩子們對甜的食物有著天生的好感與喜愛,他們在這方面也有經驗,何不利用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大膽地與同伴交流,一方面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另一方面也擴展幼兒的經驗。)我說:“西瓜、蘋果都是甜甜的,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甜甜的呢?”并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說說。

  佳熙:我爸爸給我買的奶粉是甜甜的,我最喜歡喝,我每天都要喝的。

  婧儀:我小時候喝媽媽的奶,媽媽的奶也是甜甜的。

  瑤瑤:我也喝媽媽的奶長大的,每個人都是喝媽媽的奶長大的。

  安奇:水果都是甜甜的,蘋果,香蕉、橘子。

  楚一:不對,橘子是酸酸的。

  朱元正:我上次和奶奶去買的桂圓是甜甜的,可好吃了。

  李俏:對,還有甘蔗!

  吳雨:在超市里我看見的蜂蜜也是甜甜的,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要喝蜂蜜,我媽媽說這樣大便就不疼。

  孩子們交流的范圍遠遠超出了老師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沒有刻意地讓孩子停下來重新組織話語,但孩子在交流的時候,他們的神情、他們的言語、他們的動作無不透著喜悅與激動,即使有了不同的意見,有了矛盾,他們也在互相觀摩,互相學習,互相了解,共同進步。

  三、參觀糖果

  孩子們在初步地談了自己知道的糖果以后,我們讓孩子一起來參觀小朋友帶的糖果,這次的參觀豐富了孩子們對糖的種類的認識。

  “這*qq糖。”“這是親嘴小麻子”“還有大白兔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雨點

  活動目標:

  1、 感受44拍的音樂節奏,能用各種打擊樂器敲出4|4拍節奏。 2、 能感知歌詞的情感,用輕輕的、慢慢的、快樂的聲音唱歌。 3、 能跟隨音樂的節奏做動作,激發幼兒對韻律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小雨點》歌曲錄音 2.自制小雨點圖片 3、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1、 欣賞《小雨點》音樂,初步感知4|4拍節奏和熟悉歌詞結構。

  2、 通過圖片導入主題

  (1) 教師:“每當天空被烏云遮住的時候,天空中就會飄下好多好多的小雨點,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雨點嗎?”(請幼兒回答)

  (2) 教師展示圖片,教師:“那你們看看,小雨點是不是像這樣子的呢?” (3) 教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聽過下雨的時候是什么聲音啊?”(請幼兒回答)“對

  了,下雨的時候啊,小雨點落下的時候是“沙沙沙”的聲音。”

  (4) 教師:“剛剛我給小朋友們放了一首歌,名字就叫小雨點,今天我們一起來

  學唱這首好聽的歌曲,好不好?” 3、 再次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 第二次欣賞歌曲《小雨點》:“聽,小雨點落下來是什么聲音?”(小結:沙

  沙沙沙沙沙。進一步熟悉歌詞。)

  (2) 教師:“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你們猜猜它們都落到哪了呢?請小朋友們

  仔細聽聽,一會兒請小朋友們把你們所聽到的的告訴給老師。”(繼續播放歌曲,播放完畢,請幼兒回答)

  (3) “怎樣唱出小雨點沙沙沙的?”(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唱出“沙沙沙”輕柔緩慢

  的感覺,并運用手勢加以配合) 4、 學唱歌曲

  (1) 教師用語言提示,配合手勢,引導幼兒說歌詞。 (2) 播放歌曲錄音,配合手勢,鼓勵幼兒大膽的跟著錄音唱。 (3) 教師用鋼琴彈奏旋律,鼓勵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唱。 (4) 請個別幼兒唱,引導其他幼兒跟著節奏做動作。 5、歌曲演奏

  (1) 教師引導幼兒跟隨著節奏拍拍手,在熟悉4|4拍節奏的基礎上,鼓勵幼

  兒用打擊樂器演奏4|4拍節奏。

  (2) 教師:“剛才啊,老師教小朋友們怎么打4|4拍節奏了,現在老師請小朋

  友們自己挑選喜歡的打擊樂器,用它們敲出剛才的節奏,我看看哪個小朋友敲得最準確最好聽。(請幼兒挑選樂器) ”

  (4) 請個別幼兒上臺用樂器敲打節奏,引導其他幼兒隨著節奏邊唱邊做動作。 (5) 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用樂器敲打節奏,另一組隨著節奏邊唱邊做動作。 6、 結束部分

  請一組幼兒當雨寶寶唱歌,另一組幼兒用樂器伴奏,教師當雨媽媽表演動作。最后全體幼兒跟隨教師一起邊唱邊做動作。

  教師:“現在,太陽公公出來了,小雨點們在空中飄了這么久也該累了,咱們再唱一遍這首歌,送小雨點們回家吧。(請幼兒跟隨教師再唱一次) ”

  活動延伸:

  教師可利用鋼琴彈奏歌曲的旋律,規定哪一段旋律幼兒該站起來,哪一段旋律該坐下,進一步鍛煉幼兒對歌曲韻律的感受。同時也可以帶領幼兒扮演雨寶寶一起做捉迷藏游戲。

  附:歌詞《小雨點》

  小小雨點小小雨點,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花園里,花兒樂得張嘴巴。

  小小雨點小小雨點,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魚池里,魚兒樂得搖尾巴。 小小雨點小小雨點,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苗兒樂得向上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碰擊氣球,使氣球不落下。

  2、自由探索各種玩氣球的方式,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萌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氣球個數多于幼兒的人數、大垃圾袋兩個、圓形即時貼若干、塑料泡沫墊一塊、背景音樂。

  場地準備:空間足夠大的空場地。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韻律《兔子舞》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要玩一個好玩的游戲,讓我們一起和小白兔來跳舞吧!

  幼兒隨著教師聽完整音樂有節奏的進行律動。

  二、游戲:長了翅膀的氣球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氣球,這個氣球可神奇啦!氣球上長著翅膀呢,不信你們來試試,讓氣球飛起來!

  給幼兒分發氣球(人手一個)用手讓氣球"飛"起來。

  教師:(拿著氣球示范)小朋友們看,我們可以用手讓氣球飛起來,不要讓氣球落地。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玩氣球,教師參與其中,注重個別差異,鼓勵幼兒用手背、手指,變拳頭等或用手指彈一彈等多種方式來玩氣球。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原來我們的手可以用各種方法讓氣球長翅膀,飛起來。

  三、自由探索用身體各部位玩氣球。

  教師:除了用手可以讓氣球飛起來,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那些部位讓氣球飛起來呢?

  幼兒自由探索后請個別幼兒說身體部位并大膽的在同伴面前展示后,教師在自己身體部位上粘貼圓形即時貼。

  四、游戲"氣球不落地"。

  兩人一組夾球運球,運到指定地點,要求幼兒在玩氣球的過程中,不許落地,落地幼兒一旁觀看。

  (游戲中教師以裁判的身份參與游戲,注意幼兒的安全)

  五、調節活動:欣賞教師頂球

  教師:下面請欣賞老師是怎么讓氣球飛起來的!

  放背景音樂,教師隨音樂有節奏的用即時貼粘貼的身體各個部位頂球,幼兒在一邊欣賞。

  六、放松活動

  一起坐在墊子上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拍拍身體的各個部位,放松四肢,幼兒幫助整理氣球,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名稱:

  皮皮的魔法棒

  目標:

  1、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并愿意表達。

  2、激發幼兒幫助他人的情感。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準備:課件。

  關鍵點:能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合理的想象環節:

  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小老鼠,提問:這是誰?這只小老鼠的名字叫皮皮。

  2、皮皮有一樣神奇的寶貝,猜猜是什么?

  3、問:你們覺得魔法棒會變出什么東西?有什么用?

  過渡:讓我們一起聽聽故事《皮皮的魔法棒》就知道!

  觀看課件,合理想象

  1、觀看課件:故事《皮皮的魔法棒》

  2、邊看邊插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怎么了?小兔已經有小蘿卜了,為什么還不高興?皮皮會怎么幫助它呢?

  3)小豬的肚子怎么會難受的?皮皮會用什么好辦法幫助它呢?

  4)看看小雞在哪里?皮皮會幫助它嗎?

  3、完整欣賞故事。

  過渡:皮皮用它的魔法棒幫助了這么多的小動物,你們喜歡它嗎?你們為什么喜歡它?

  經驗回憶,激發情感

  1、如果你也有這樣一根神奇的魔法棒,你會做什么?

  2、小結:你們都是有愛心的寶寶,為自己拍拍手。

  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長得非常可愛,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皮皮。皮皮有一個神奇的魔棒。這個魔法棒的本領很大很大。搖一搖,能變出想要的東西。搖一搖,能把大的東西變小,也能讓小的東西變大。

  皮皮拿著這個神奇的魔棒,心想:我要用這個魔棒做好事,幫助其他小動物。

  皮皮帶著他的魔棒上路了。走著走著,看到一只小兔很不高興,就問:“小兔小兔,我可以幫助你嗎?”小兔說:“我找到一只蘿卜,可這蘿卜太小了,我想吃大蘿卜。”皮皮的小魔法棒一敲。說:小蘿卜一下子變成大蘿卜,小兔非常高興。小兔又向前走呀走。看到一只小豬站在家門口。皮皮問小豬:“我可以幫助你嗎?小豬說:我一大早出去找吃的,找到了許多好吃的,我吃呀吃,吃得肚子鼓鼓的,自己的肚子太大,大得不能回家了。真著急,想想看,皮皮會怎么幫小豬呢?

  皮皮幫助了兩個小動物真開心,它又向前走去。忽然,傳來一陣轟隆隆的聲音。怎么了?奧。下起了大雨。這時他看到一只小雞背著一個大包袱,在雨中奔跑。皮皮怎么辦的?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名稱:要回家呢(小小班)

  活動由來:

  小小班的寶寶們在逐漸了幼兒園的環境和生活后,喜歡和同伴、老師一起游戲、玩玩具。但是,玩完之后就不管了。我們想:應該讓孩子知道玩無完后要收拾玩具,學習整理,從小養成整潔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教的目標:讓幼兒知道玩完玩具后應該放好。

  2、學的目標:學會把玩具放到玩具架上,不亂扔;樂意整理。

  活動重點:認識玩具架,知道是放玩具的地方。

  活動難點:愿意收拾整理玩具。

  活動準備:玩具架、錄音“哭聲”和“笑聲”的片段、小皮球一個、按人數在小凳下擺放一件玩具。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哭聲”音樂,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這是誰在哭呀?哭的這么傷心?

  ——我們找找,問問它:為什么哭呀?

  2、教師和孩子還活動室共同轉一圈,最后在桌子底下找到一個小皮球。

  ——奧,原來是小皮球在哭呀。

  ——大家一起問:你為什么哭呀?

  ——教師用小皮球的口吻說:嗚嗚,小朋友們和我玩完就不管我了,現在我找不到家了,我要回家呢!

  3、引導孩子幫助小皮球“回家”。

  ——小皮球哭的這么傷心,我們來幫幫它吧,怎么幫助呢?(送皮球寶寶回家)。

  ——教師帶領孩子走到小魚缸邊問:這是皮球寶寶的家么?孩子們搖頭說:這不是皮球寶寶的家,這是魚寶寶的家;又走到水杯架旁問:這是皮球寶寶的家么?孩子們搖頭說:這不是皮球寶寶的家,這是杯子寶寶的家。

  4、教師播放“笑聲”音樂,認識玩具架。

  ——皮球寶寶沒有找到家,還在哭:嗚嗚……

  ——最后,教師帶領孩子們走到玩具架下面的球筐邊問:這是你的家么,皮球寶寶?小皮球高興地笑了:呵呵,謝謝你們!

  ——孩子們也點點頭說:這才是小皮球的家呀。

  ——教師引導孩子們:以后我們玩完玩具后應該怎么辦呀?(送玩具寶寶回家)。

  5、要回家睡覺覺:讓孩子們每人從小凳子底下找到一個玩具,歸位放好到玩具架,讓它們休息睡覺覺吧。

  活動延伸:

  視孩子們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們再送圖書寶寶、水杯寶寶“回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活動中了解車子是由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

  2、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輪子是可以滾動的

  活動準備:

  PPT、幼兒帶來的各種車子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不同數量輪子的車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神奇的寶貝,你們知道是誰嗎?

  (一)出示兩只輪子,引起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么?有幾只? 2、你見過的兩只輪子的車嗎?是什么車?

  小結:兩只輪子的車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

  過渡:還想接著往下看嗎?

  (二)出示三只輪子

  1、你們看這里有幾只輪子? 2、三只輪子是什么車?

  小結:三只輪子的是三輪車

  (三)出示玩具車

  1、這是一輛什么車?這輛車有幾只輪子? 2、出示四只輪子,四只輪子有些什么車?

  小結:四只輪子的有轎車、警車、消防車、公共汽車等等

  二、講講玩玩:知道車有了輪子會滾動

  1、討論:為什么這些車都要有輪子呢?

  2、你們想不想開開自己帶來的車?(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有幾個輪子)

  3、幼兒開開自己的車,開完后將車按輪子數量放進不同的停車場

  總結:原來我們剛才看見的車和你們玩的車都是有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有了這些輪子車才可以在馬路上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故事大書,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2、能有序觀察圖畫,根據圖畫中的線索推測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習讀本、理解故事,感受故事幽默的結局。

  二、活動重難點:

  1、理解讀本內容,學會仔細觀察讀本畫面。

  2、能觀察細節,大膽推測故事內容進行表達。

  三、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鱷魚醫生。

  四、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鱷魚醫生,激發幼兒興趣。

  ――你知道它是做什么工作的嗎?

  (二)結局前置,猜測導入。

  ――鱷魚醫生的醫院里住了哪些動物?他們這是怎么了?

  (三)大書導讀,理解故事內容。

  第1頁――小蛇要做什么?猜一猜接下來還會有誰會出現?

  第2頁――誰來了?小蛇歡迎他嗎?它會對他說什么?還有誰會上床來睡覺?

  第3頁――是誰來了?它會睡哪里?

  第4頁――(遮擋上床的動物)吊床上還有幾個枕頭?看到枕頭的花紋讓你想到了哪個小動物?這回來的是誰?(揭開謎底)是誰?它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嗎?

  第5頁――誰來了?大家希望它上來嗎?看看動物們的表情。

  回顧――吊床和椰子樹發生了什么變化?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

  第6頁――猜對了嗎?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小動物們都住醫院了嗎?

  (四)閱讀大書,分享故事。

  教師帶領幼兒閱讀大書,圖文結合進行閱讀。

  ――我們一起來看看書里是怎么說這個故事。

  (五)總結分享,結束活動。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你覺得哪里最有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一)內容簡介

  丑小兔喜歡趴在窗口看風景,但又很害羞,遇上過路的人就會躲起來。蘋果豬給丑小兔一張報紙,報紙上有個小洞,丑小兔可以透過洞洞,看來來往往的人,別人卻看不見報紙后面的丑小兔。但是,報紙上的洞洞一天天大起來,丑小兔會怎么樣呢?她會像蘋果豬那樣熱情地跟過路人打招呼、說上幾句嗎?

  (二)主題分析

  故事中的丑小兔可愛又膽小,她對外面的事物充滿好奇,渴望朋友但又膽小害怕缺乏自信。這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極其相似。本書以熱情的蘋果豬通過報紙上的洞洞幫助丑小兔改掉害羞的毛病為主線,巧妙地通過報紙上洞洞的變化,一步步引領丑小兔從報紙后面走出來,大膽與人交往。通過丑小兔的心理變化,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大膽接納別人,一切都沒有什么可怕的。

  (三)情節分析

  故事從大報紙中間有一個小洞洞,洞洞里有一只眼睛和外面高興的小動物為對比開始,讓孩子們猜想:報紙后面的眼睛是誰的?她在干什么?為什么她要用報紙遮住臉?隨著故事的進展,報紙上的洞洞一點點變大,丑小兔的膽子也越來越大,最后透過報紙上的大洞洞終于看到丑小兔燦爛的笑臉了。報紙上洞洞的變化和丑小兔的變化所引發的問題,對孩子們的交往與成長也有很大的'啟發。

  (四)角色分析

  故事的主人公是丑小兔,她膽小、內向,怕與人交往。一開始讀者只能透過報紙上的洞洞看到丑小兔膽怯的眼睛、緊張的表情。隨著報紙洞洞的變化,丑小兔的表情也越來越開心,最后丑小兔終于露出了微笑的臉蛋。故事中另外一個角色——蘋果豬,他的大膽熱情和開始時膽小害羞的丑小兔是一組鮮明的對比。故事開始蘋果豬熱情地與路人打招呼,丑小兔膽怯地藏在窗戶后面,最后丑小兔也能微笑著面對路人。故事就在每個人的微笑中結束了。

  (五)圖畫分析

  1、畫面的色彩、構圖和排列

  整本圖畫書的畫面都以粉色調為主,讓人感覺溫馨,色彩與故事情感完美結合。此圖畫書構圖簡單、清晰,主要人物突出,引領孩子的視線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每頁主角的變化,便于孩子觀察、發現和講述,符合小班年齡幼兒的欣賞特點。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

  故事的第2~5面蘋果豬和丑小兔的表情是一組對比,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重點觀察。第1O~17面是故事的關鍵,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洞洞的變化和丑小兔的表情變化。

  (六)語言分析

  圖畫書中所用的句式比較簡單,便于幼兒理解與記憶:“第一天,報紙上有個小

  洞洞……第二天報紙上的洞洞比昨天的大一點了,第三天報紙上的洞洞又大了……”

  對話和心理描述簡單、直白,較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

  (一)活動設計

  1、設計意圖

  報紙平時都是大人用來閱讀的,今天的報紙上怎么有個洞洞?這個洞洞是用來干什么的?教師利用孩子對洞洞的好奇,一步步引導他們閱讀繪本。從洞洞的漸漸變大并運用游戲“猜猜我是誰”來體驗丑小兔躲在報紙后面看外面的感受,理解透過報紙上的小洞洞看外面,外面的人是看不到報紙后面的人是誰的,從而真正理解蘋果豬的用意。

  2、活動目標

  (1)了解丑小兔改掉害羞毛病的過程,并嘗試觀察畫面

  (2)知道只要勇敢、大膽,就會交到朋友。

  3、活動準備

  鼯圖畫書《報紙上的洞》和教學課件(ppt)

  靜帶有大、小洞洞的報紙,小兔的操作排序材料

  靜音樂,《找朋友》

  4、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出示帶有洞洞的報紙:

  一看,這是什么?報紙上有什么?

  一咦,報紙上怎么會有洞洞呢?這個洞洞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2)欣賞、理解故事

  一今天我們就來聽一個和洞洞有關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報紙上的洞》。

  ①觀察第2~3面:

  一這是蘋果豬,他在干什么呢?

  一哦,蘋果豬喜歡趴在窗口看風景,遇上過路的人,就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說上幾句。

  ②觀察第4~5面:

  一這是丑小兔,她也喜歡趴在窗口看風景,可是遇上過路的人,她是怎么做的?

  這是為什么?

  一蘋果豬想幫丑小兔改掉這個害羞的毛病。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③觀察第6~7面:

  一蘋果豬為丑小兔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一蘋果豬拿報紙干什么呢?是讓丑小兔看報紙嗎?這個洞洞是用來干什么的?

  ④觀察第1(I)面~結尾:

  一報紙上的洞洞有什么變化?

  一你認為丑小兔最后還需要報紙嗎?為什么?

  小結:透過報紙上的洞洞,小兔看到的都是笑嘻嘻的人們,她應該不需要報紙了,

  (3)專艮紙上的洞洞排排隊

  一報紙上的洞洞真有趣,它每天都在變化。下面桌子上有幾張報紙,報紙上也有幾個洞洞,請你來排一排,第一天丑小兔躲在哪個洞洞后面,第二天、第三天又躲在哪個洞洞后面。

  小結:第一天丑小兔躲在有小洞洞的報紙后面,第二天躲在有中洞洞的報紙后面,第三天躲在有大洞洞的報紙后面。隨著報紙上的洞洞一點點變大,丑小兔的膽子也一天天地大了起來,直到有一天,報紙上的洞洞大得不能再大了,丑小兔對蘋果豬說:“我不需要報紙了,我挺想和過路人交朋友的。蘋果豬,謝謝你幫我改掉了膽小的毛病!”

  (4)我們一起找朋友

  一丑小兔終于改掉了害羞的毛病,愿意和人交朋友了,你們有朋友嗎?他是誰?

  一朋友當然是越多越好,我們一起來找朋友吧!(邊唱歌邊找朋友)

  小結:小朋友都很大方、熱情,所以每個人都有很多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名稱:給小魚穿衣服。

  教師走進教室,向大家介紹:“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我的好朋友,小金魚。小朋友們通過掌聲把它請出來,好不好?”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金魚(黑白色)。“哎喲,我的小魚今天忘了穿衣服噢,好害羞好害羞。快快躲起來。”把畫放回去,換一張有顏色的小魚圖片。“嘻嘻,我的小魚穿好衣服咯。小朋友們說漂亮不漂亮啊?”。讓小朋友自由選擇顏色,給小魚穿衣服。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色彩體驗,培養孩子觀察、動手能力。

  2、提高幼兒對圖形感知、顏色搭配等綜合能力。

  3、開發幼兒思維,培養幼兒繪畫興趣,集中注意力訓練。

  活動準備:

  教具包括:教師提前打印好的“小金魚”(至少保證每位小朋友一張); 多彩的顏料筆; 空白的圖畫紙。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教師帶領小朋友玩游戲。拉勾勾: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頭拉勾勾。拉勾勾,拉勾勾,咱們都是好朋友。

  2、課程開始:

  (1)教師說引導語,“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我的好朋友,小金魚。小朋友們通過掌聲把它請出來,好不好?”。

  (2)讓幼兒看到老師事先涂好顏色的小金魚,(多張,每張不超過兩種顏色)說說它們穿的衣服漂亮不漂亮啊?

  (3)詢問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給小魚穿衣服。分發顏料筆。鼓勵小朋友自由創作,教師巡視。

  (4)熱情地表揚小朋友。引導詞:“現在,老師要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請大家先把穿好衣服的小魚放在旁邊好嗎?對了,真棒!好啦,現在老

  師要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把小魚畫出來噢!”

  (5)出示流程圖,讓小朋友嘗試自己畫出小魚,再給題目涂上顏色。

  活動延伸:

  1、主動跟其他小朋友的小魚交朋友,我們一起做游戲。

  2、讓小朋友把“小魚”帶回家給家人欣賞。 問問爸爸媽媽喜歡什么顏色的小金魚。幼兒園小小班課程教案2

  活動名稱二:給小魚穿衣服。

  教師走進教室,向大家介紹:“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我的好朋友,小金魚。小朋友們通過掌聲把它請出來,好不好?”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金魚(黑白色)。“哎喲,我的小魚今天忘了穿衣服噢,好害羞好害羞。快快躲起來。”把畫放回去,換一張有顏色的小魚圖片。“嘻嘻,我的小魚穿好衣服咯。小朋友們說漂亮不漂亮啊?”。讓小朋友自由選擇顏色,給小魚穿衣服。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色彩體驗,培養孩子觀察、動手能力。

  2、提高幼兒對圖形感知、顏色搭配等綜合能力。

  3、開發幼兒思維,培養幼兒繪畫興趣,集中注意力訓練。

  活動準備:

  教具包括:教師提前打印好的“小金魚”(至少保證每位小朋友一張); 多彩的顏料筆; 空白的圖畫紙。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教師帶領小朋友玩游戲。拉勾勾: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頭拉勾勾。拉勾勾,拉勾勾,咱們都是好朋友。

  2、課程開始:

  (1)教師說引導語,“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我的好朋友,小金魚。小朋友們通過掌聲把它請出來,好不好?”。

  (2)讓幼兒看到老師事先涂好顏色的小金魚,(多張,每張不超過兩種顏色)說說它們穿的衣服漂亮不漂亮啊?

  (3)詢問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給小魚穿衣服。分發顏料筆。鼓勵小朋友自由創作,教師巡視。

  (4)熱情地表揚小朋友。引導詞:“現在,老師要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請大家先把穿好衣服的小魚放在旁邊好嗎?對了,真棒!好啦,現在老

  師要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把小魚畫出來噢!”

  (5)出示流程圖,讓小朋友嘗試自己畫出小魚,再給題目涂上顏色。

  活動延伸:

  1、主動跟其他小朋友的小魚交朋友,我們一起做游戲。

  2、讓小朋友把“小魚”帶回家給家人欣賞。 問問爸爸媽媽喜歡什么顏色的小金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動作建議:

  第1-2小節:前奏,做睡覺的動作。

  第3-10小節:做伸懶腰、揉眼睛、洗臉、兩手食指相對準備動作。

  第11-12小節:兩手在胸前,兩食指隨節奏做對對碰動作(蟲蟲飛手指游戲)。

  第13-14小節:兩手食指伸出,隨樂做小蟲蟲拍動翅膀的動作,在最后一拍藏于背后。

  第15-16小節同第11-12小節;第17-18小節同第13-14小節

  第19-20小節:兩手在身體兩邊做翅膀飛動的動作。

  第21-22小節:做兩手環抱拍拍自己的動作。

  第23-24小節同第19-20小節;第25-26小節同第21-22小節最后,打雷下雨音效:做靜止做躲雨動作。

  游戲玩法建議:

  此活動建議在單圈中進行,幼兒坐在面向圓心的椅子上。鑒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已有經驗少。A段在故事情境小蟲蟲們起床,做伸懶腰、揉眼睛、洗洗臉的準備動作后,與教師一起隨音樂節奏邊輕輕念“蟲蟲飛、蟲蟲飛,喝完露水往回飛”,邊玩“蟲蟲飛”的手指游戲(兩手食指對對碰,說到“喝完露水往回飛”時,幼兒將手藏起來,老師象征性的去抓)。B段幼兒兩手在身體兩邊做小蟲蟲翅膀隨樂節奏飛一飛,再自己開心的抱抱自己。C段打雷下雨幼兒靜止做躲雨動作。(A:從坐侄一B:散點斗c:原地蹲下)。此活動設計在動作和位移方面,都以“動靜交替”為原則。

  環節上,幼兒從“坐”著隨樂做上肢動作,到“站”在位前做動作,到自由空間狀態下“散點”做動作。通過不斷豐富幼兒動作經驗和游戲經驗,層層遞進,讓幼兒在一定故事情境中,學習律動,感受音樂的節拍,并在學習律動的過程中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ABC結構,在三段音樂中做出不同的動作和反應。

  2、通過教師的語言提示和互動,在音樂中感受從坐位一散點_原地蹲下的空間變換。

  3、鍛煉克制能力一一知道在C段音樂中要保掎“躲雨”的造型不動。

  【活動準備】

  剪輯過的《蟲蟲飛》音樂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十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十篇04-27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4-27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十篇04-23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23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十篇04-25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匯編十篇04-23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十篇04-23

幼兒園小班夏天教案范文匯編十篇04-22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十篇04-22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范文匯編十篇04-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影院 | 五月天久久成人AV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专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