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
2、通過游戲,使幼兒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3、初步掌握單手肩上投擲動作。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紙球若干。
2、大灰狼大圖片一張、“大灰狼”一只。(教師扮演)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耄敖裉焱脣寢屢獛脤殞殏兊浇纪庥瓮妗
1、做運動,幼兒分散站立。
2、伸開小手轉一轉,腿兒抬一抬,小腳跳一跳,雙手叉腰搖一搖,等等。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自由練習投擲動作。
1、我們在這玩,大灰狼來了怎么辦?(引導幼兒想辦法,發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2、你們看,那兒有一些“石頭”,我們用“石頭”打大灰狼,好不好?怎樣把“石頭”投遠?我們試試看。(幼兒拿“石頭”分散練習、自己探索投擲動作)
。ǘ┲v解練習單手肩上投擲動作。
1、請一個幼兒示范動作,教師講解動作。
一只手拿“石頭”舉到肩膀上,向上前方投出去。
2、幼兒在教師組織指導下練習單手肩上投擲動作
教師組織幼兒空手練習
教師組織幼兒“拿石頭”打大灰狼圖片。(增加幼兒活動興趣)
3、打大灰狼
聽,誰來了?怎么辦?
教師和幼兒一起打大灰狼
打敗大灰狼,拍手歡呼。
三、結束部分、聽音樂放松,活動結束。
“孩子們,今天你們表現得真棒,我們團結起來打敗了大灰狼。有小朋友遇到困難自己解決不了怎么辦?”(教育小朋友互相團結、互相幫助,使他們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
自我分析:
1、小班幼兒喜歡聽故事,模仿故事中的角色。于是,我把活動編成了一個小故事,讓幼兒扮演小兔子,我當兔媽媽,配班老師扮大灰狼,以小兔子大大灰狼組織幼兒進行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非常高興,都能積極投入的進行游戲募集齊了幼兒參加游戲活動的興趣,滿足了孩子們心情愉悅的需要。
2、游戲中我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探索投擲動作,為孩子們創造了自由的空間,對孩子自主性發展有很好的幫助。
3、游戲活動以小兔子打大灰狼的形式進行,這一趣味性的活動深深吸引著幼兒,促進了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4、游戲活動中,通過幼兒自由探索,講解練習,打大灰狼等發展了幼兒的投擲動作。
5、游戲活動中,幼兒一起努力,打敗大灰狼,使幼兒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綱要》中“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這篇童話內容富有童趣,句式具有重復性,內容含有推理性,既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又可以和數學領域滲透發展形狀、顏色的認識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
活動目標:
1、感知童話中情節與詞語的重復,學習詞語如“提”“飄”“可愛”。
2、運用觀察、猜測、參與演示的方法,理解和表現童話的內容。
3、喜歡傾聽作品,能有興趣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背景圖、音頻。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現教具,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可粘貼的教具,讓幼兒猜測四種圓圓的、紅紅的東西是什么?
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誰?我長得圓圓的,紅紅的,會是什么呢?
幼兒回答,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豐富相應的詞匯學習。
活動分析:運用猜測的方法,既能調動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熱情,又能發展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
2、引導幼兒感知童話。
教師出示教具小兔,邊對應背景中的燈籠、蘿卜、氣球、太陽講述故事。
教師放音頻,同時讓一位幼兒模仿教師手執小兔,故事講到哪里就將小兔指向哪里的背景。
活動分析:教師運用活動式教具,完整欣賞童話,給幼兒一個整體感知;顒邮浇叹叩倪\用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能夠吸引他們的專注力。
3、師幼討論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引導幼兒討論:故事中講了誰?小兔找到了太陽了嗎?小兔是怎樣找到太陽的?
教:小兔先找到誰?又找到誰?最后找到誰?(運用簡筆畫直觀表現)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強調疊詞“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暖洋洋的”豐富幼兒的詞匯。
活動分析:為了讓幼兒更深地了解掌握故事,結合小班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運用簡筆畫的形式,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結構,便于理解和記憶。
4、表演故事。
請幼兒來當小兔,教師當兔媽媽,表演故事。
請部分幼兒來當兔媽媽,運用對答的方式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分析:運用演故事的方式幫助幼兒內化故事,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同時給予幼兒大膽表現展示自我的機會,發展幼兒的藝術表現能力。
5、拓展提問。
如果小兔在我們幼兒園里找一找,還會找到哪些圓圓、紅紅的東西呢?
引導幼兒拓展思維進行觀察。
活動分析:幼兒園教育活動各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的,所以在活動中,回歸生活,結合實踐,引導幼兒觀察,從中提取相關的特征,發展幼兒對圖形和顏色的辨別能力,以及概括分析能力。
6、教師總結評價。
活動分析:教師的形成性評價,可以幫助幼兒梳理活動脈絡,深化學習內容。
教學反思:
這堂活動設計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圍繞小兔子找太陽這條線索,趣味性濃,是幼兒喜歡的。在引導幼兒學習討論中,運用簡筆畫的方式來幫助幼兒記憶理解故事,用豐富的學習方式克服幼兒注意力易分散的缺點,使幼兒始終保持興趣于故事,通過拓展性的談話,發散幼兒思維,再次回歸生活,觀察歸納概括,在現實物品中找特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所提供的線索,發現動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2、學說句式:新娘,新娘,請把你的XX伸(露)出來,給我看看。
3、引導幼兒嘗試參與講述故事并猜測新娘是誰。
二、活動準備:
1、故事《大灰狼娶新娘》ppt。
2、音樂《喜洋洋》、《婚禮進行曲》。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喜洋洋》的音樂及出示紅喜的幻燈片。
師:咦,小朋友這是什么聲音,那里怎么這么熱鬧,我們一起過去看看好嗎?(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入場。)
師:這是在干什么呀?(結婚)是誰要結婚啦?
。ǘ┯^看ppt課件——《大灰狼的新娘》。
引導幼兒根據畫面所提供的線索,理解故事情節,學說句式:新娘,新娘請把你的XX伸出來,給我看看!。(出示課件)
1、師:原來是大灰狼先生要結婚了,咿!會是哪個小動物成為他的新娘呢?(引導幼兒充分地發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大灰狼的新娘真的是X X嗎?我們來問問它好不好?(師帶領幼兒大聲問大灰狼)大灰狼你的新娘是誰啊?
大灰狼:我也不知道。而且我們森林王國和你們人類可不一樣,要到結婚那天才會知道自己的新娘是誰?瞧,我的新娘正躲在紅蓋頭下面,要我猜出她是誰才肯出來。嘿嘿,不過我已經想出好辦法了,你們等著吧!
2、大灰狼對新娘說:新娘,新娘,請把你的手伸出來,給我看看。
師:大灰狼對新娘說了什么?(幼兒學說句式:新娘,新娘,請把你的手伸出來,給我看看。)
3、師:新娘的手長得怎么樣?(毛絨絨的,灰灰的,長滿毛的手……)(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新娘有毛絨絨的手”)那新娘有可能會是誰呢?(可能、估計、也許……)
4、師:大灰狼也猜不出新娘是誰,瞧,他又叫新娘伸出了什么呢?(幼兒學說句式:新娘,新娘,請把你的腳伸出來,給我看看。)新娘的腳伸出來了,也伸一點點,新娘的腳長得怎么樣?(新娘的腳指甲好長!尖尖爪子的腳……) (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新娘有尖尖爪子的腳……”)
師:這一次你們再猜猜可能會是哪個小動物?(幼兒回答)
5、師:大灰狼沒有我們小朋友聰明,它還是不敢確定自己的新娘是誰,這回他又會請新娘伸出什么呢?(教師引導:小動物屁股后面的)這一次,大灰狼想請我們小朋友對新娘說說,看看新娘會不會把尾巴伸出來給我們看。ㄓ變簩W說句式:新娘,新娘,請把你的尾巴伸出來,給我看看。)新娘的尾巴長得怎么樣?(又粗又長,毛絨絨的……)(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新娘有又粗又長的尾巴……")像個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6、師:大灰狼最后又會請新娘伸出什么呢?(教師引導:嘴巴)(幼兒學說句式:新娘,新娘,請把你的嘴巴伸出來,給我看看。)新娘的嘴巴長得怎么樣?(喲,新娘的嘴巴好長啊,尖尖的牙齒。)(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新娘有長長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齒……")
7、師總結:大灰狼的新娘有著長滿毛的手、尖尖爪子的腳、又粗又長的尾巴、還有一張長著尖牙齒、長長的嘴巴,她到底是誰呀?現在你們知道是誰了吧?(讓幼兒再次嘗試猜測)我們把眼睛蒙起來,和大灰狼一起把紅蓋頭打開。教師揭示謎底。(1、2、3……)
師: "原來,大灰狼的新娘也是只大灰狼!"
8、帶領幼兒鼓掌,祝賀新郎、新娘。(恭喜恭喜。。
9、接下來,會發生什么美好的事情呢?
師:瞧!大灰狼和他的新娘生了一只可愛的小狼寶寶,真幸福呀!
師:今天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大灰狼娶新娘。
(三)完整欣賞故事。
(四)結束活動。
1、師:大灰狼先生猜出了自己的新娘是誰,真高興!可是森林里還有好多新浪沒有猜出自己的新娘是誰,我們一起去幫幫它們吧!
2、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點、線以及點線的組合,繪畫表現太陽的光芒。
2、通過欣賞教師的范畫、遷移已有的點線經驗,豐富點、線的多樣性。
3、感受自由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畫圓的經驗,會畫點和簡單的線條;有水粉筆繪畫的經驗。
2、范畫:三幅彩色太陽的圖片。
3、水粉筆人手一支,黑色卡紙人手一張,顏料(紅、黃、藍、綠、橘黃),每組一個分類盒(裝好顏料)、兩塊抹布、兩個洗筆罐。
活動過程:
1、出示三幅太陽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1)以《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導入。
①教師:你們還記得《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嗎?小兔子找到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暖暖的。
、诮處煟航裉,老師找到了三種不同的太陽。請你看看,這些和小兔子找的太陽一樣嗎?
。2)教師出示三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俳處煟哼@三個太陽什么地方不一樣?
、诮處煟核鼈兊墓饷⑹鞘裁礃幼拥?像什么呢?
③教師:還有什么線也可以來和太陽做朋友,變成它的光芒呢?
。3)教師小結:太陽的光芒各種各樣,可以用點畫,也可以用線畫,真漂亮!
2、教師交代作畫要求。
。1)用語言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教師:小兔子找到太陽了,你們想不想也找一個屬于自己的太陽?
。2)引導幼兒思考。
、俳處煟航裉煳覀兌家獊碓O計一個太陽。畫太陽時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诮處煟耗阆胙堻c點、線線還是點線一起來做太陽的光芒呢?
、劢處煟耗阆胗檬裁礃拥狞c點(線線)呢?
教師在引導幼兒思考的時候,可以通過追問的方式,如"你想用什么樣的點(線)"調動幼兒已有的點、線經驗,為后期的創作打下基礎。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教師用情境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和點表現太陽的光芒。
。2)關注個別需要幫助的幼兒。
4、幼兒自由欣賞同伴的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個太陽?這個小朋友找誰來做太陽光芒的呀?
活動建議:
區角活動:
、倜佬g區:提供不同顏色的油泥,讓幼兒制作太陽。
、谟螒騾^:和幼兒一起玩"太陽傘"的游戲。
環境創設:
將兩個幼兒的作品背對背粘貼,在畫紙的中間填入棉花或其他填充物,做成立體的太陽懸掛在活動室。
家園共育:
、偌议L可以向幼兒講解、介紹有關太陽的小知識。
、诩议L可以和幼兒收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例如一次性紙盤、筷子、吸管等,共同手工制作太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鼓勵幼兒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并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初步培養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學習自我介紹的方法,培養幼兒主動交往能力。
2、幼兒主動地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
3、啟發幼兒大膽想象,還有哪些場合需要自我介紹,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木偶娃娃1個,玩具電話2部。
2、幼兒每人自制名片1張(幼兒自己的照片裁成名版大小,背面寫上姓名和年齡)。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木偶娃娃和電話,以“娃娃”的口吻進行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叫×××,今年3歲,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請一些新朋友到我家來做客,你們愿意來嗎?誰要想來,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幾歲了”。[點評:以游戲的形式展開課題,激發幼兒介紹自我的興趣。]
2、請愿意做客的幼兒來給娃娃打電話,并向娃娃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等。[點評:通過打電話,幼兒能很快掌握自我介紹的方法,為幼兒的主動交往打下基礎。]
3、教師組織討論,提出啟發性問題:小朋友你們在什么時候向別人介紹自己呢?(如:媽媽帶著去陌生人家中做客、表演節目、打電話、迷路時等)。引導幼兒發散性地思考問題。[點評:開發性問題的提出,讓幼兒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開思路,培養了幼兒發散思維的能力。]
4、玩游戲:送名片。鼓勵幼兒主動去尋找一位伙伴,通過自我介紹,互送名片的形式去認識新朋友。[點評:幼兒主動交往能力在游戲中得到鍛煉;ニ兔黾恿擞螒虻娜の缎裕材芊从钞斀裆鐣娜穗H交往的方式。]
5、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認識朋友的新方法——介紹自己。你們把朋友的名片帶回家中介紹給爸爸媽媽。明天,我們到娃娃家做客也可以把自己的名片送給娃娃。[點評:父母的積極參與,有助于幼兒主動交往。同時,名片背面的名字可給父母提示,幫助幼兒正確地說出同伴姓名。名片每天輪換使用,以激發幼兒持續的交往行為。]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向木偶娃娃大膽地介紹自己并請能力強的幼兒介紹同伴;帶幼兒到別的班級去玩,鼓勵幼兒大膽地主動交往:“我是××,是×班小朋友,你叫什么?”“我是×××,你能幫我個忙嗎?”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
日常生活滲透:
在角色游戲中繼續培養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讓幼兒到隔壁班老師處請求幫助;參觀幼兒園各部門,增加鍛煉機會。
家園同步:
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與人交往,鼓勵孩子大膽、主動地向別人介紹自己。
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變了傳統單純的自我介紹方式,在游戲中層層深入地讓幼兒愉快地掌握了自我介紹的方法,并讓幼兒運用這一方法去進行主動交往,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初步培養了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嘗試按節奏念歌詞及學看簡單圖譜,并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積極投入、喜愛歌唱活動,情緒愉悅。
活動準備:
小雞、小鴨木偶,歌曲相應圖譜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歌曲中的歌詞,按節奏學念歌詞
1、分別出示小雞、小鴨木偶:他們是誰?他們是怎么叫的?
2、游戲:有趣的叫聲根據歌曲中的節奏,教師分別出示小鴨及小雞的木偶,要求幼兒叫三聲他們的叫聲3、配上音樂按節奏學念歌詞,初步感知樂曲。
(1)根據歌詞邊操作木偶邊按節奏念歌詞,讓幼兒初步感知、理解歌詞內容。
(2)幼兒聽音樂按節奏學念。
二、完整感知樂曲,學看圖譜,并用自然音演唱歌曲。
1、教師手指圖譜示范唱,讓幼兒有一個初步感知。
2、教師帶領幼兒看圖譜演唱歌曲。
3、教師演示木偶,幼兒看圖譜演唱。
三、分兩部分表演歌曲,進一步熟悉歌曲。
請孩子自由選擇小鴨或小雞,邊唱歌曲邊表演,教師帶領孩子在小鴨和小雞叫的地方分開演唱,但不刻意,讓孩子們進一步熟悉歌曲。
四、延伸活動
進行歌曲創編:讓幼兒想想還有哪些小動物是好朋友,把它們編進歌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小雨點》,理解詩歌內容。
2、嘗試用動作表現詩歌內容,萌發熱愛春天的感覺。
3、雨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親身體驗雨。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重點:
用動作表現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
難點形成原因:
小班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難點解決策略:
依靠圖片形象、動作表演來加深認識。
設計依據:
1、前期有關于春雨的經驗鋪墊。
2、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句子來回答
3、游戲鞏固幼兒對詩歌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引題,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
1、春天到了,細細的春雨唱起了歌,“沙沙沙”、“沙沙沙”春雨會落到哪里呢?
2、小雨點落在花園里,花兒會怎么樣呢?
3、小雨點落在魚池里,魚兒會怎么樣呢?
4、小雨點落在田野里,苗兒會怎么樣呢?
二、學習詩歌,并用動作表現詩歌內容。
1、教師結合掛圖朗誦詩歌。提問:小雨點落在花園里,花兒怎么樣了?
花兒樂得張嘴巴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
小雨點落在魚池里,魚兒怎么樣呢?
小魚樂得搖尾巴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
小雨點落在田野里,苗兒怎么樣呢?
苗兒樂得向上拔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呢?
2、幼兒邊朗誦詩歌邊做動作,體驗欣喜的心情。
三、游戲
教師用薄紗布模擬春雨,幼兒分組扮演小花、小魚、麥苗,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花兒、魚兒、苗兒快樂時的心情和動作,并大膽地表現。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簡單的詩歌,整節課幼兒在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的過程中,能夠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用簡單的動作表現小雨點以及花園里的花兒、池塘里的小魚、田野里的麥苗的快樂心情,在快樂中我真切感受到他們對春天的喜愛。
1、教師當的語言運用是語言活動的關鍵。
語言活動的本生應該具有生動性、準確性、趣味性,這樣對于幼兒認知和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節課中開始的時候我先讓孩子聽了沙沙沙的春雨聲音,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然后用較為生動的語言,我邊做動作表達,這么美的畫面,我講的仔細,孩子們也聽得認真。
2、恰當的環境和材料,是目標達成的基準。
本節課為了讓孩子在教師語言的表達過程中我還準備了豐富的教學圖片資料,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探索問題,感知到春天的快樂。在準備圖片材料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有大膽不同的想法,我作畫準備的圖片沒有局限于教學內容中,還加入了森林,果園等內容,為了讓孩子更好感知,還準備了“小雨點”。
3、運用多中語言教學策略。
在語言活動的認識方面,我進行的時候加入了游戲“小雨點找朋友”,讓幼兒為小雨點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大膽鼓勵幼兒表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意圖
奧運會上,我國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小朋友都很喜歡觀看奧運比賽,對奧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看到中國運動員奪金牌時更是特別的高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歡運動,熱愛祖國的情感。
2、啟發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印象中的中國運動員奪獎牌時的情景。
3、引導幼兒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想,激發幼兒喜愛運動的情感。
活動資源
有關奧運會的報紙、圖片
家長工作
收集有關奧運會的報紙
活動過程:
。ㄒ唬┘ぐl動機
語言激發:“上個月在雅典舉行了一次運動會,你們還記得是什么運動會嗎?”
(二)引導幼兒觀看報紙,組織幼兒討論交流
1、“你們知道奧運會有什么比賽項目嗎?”
2、“我們中國取得了多少面金牌?”
3、“他們拿獎牌時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他們會做些什么動作呢?”
。ㄈ┐竽懕憩F
1.鼓勵幼兒根據電視和報紙上有關奧運會奪金的情景進行繪畫。
2.啟發幼兒添加觀看的觀眾和升起來的國旗。
(四)體驗成功
1.與同伴交流作品。
2.請老師參觀作品,向老師介紹作品。
。ㄎ澹┕膭钣變合蜻\動員學習,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一、活動背景
電腦在家庭中是十分普及的,鼠標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而小老鼠的形象又是小朋友所熟悉的,基于兩者之間的相通之處,于是我運用大家所熟悉的曲調“小老鼠上燈臺”的音樂,設計了本次活動,利用小老鼠的形象讓幼兒通過想象,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小老鼠爬、滾的動作,在玩一玩、動一動、唱一唱的'過程中,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二、過程實錄
。ㄒ唬┗顒幽繕耍
1、學習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鼠標小老鼠”,并能積極地投入扮演小老鼠進行演唱。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小老鼠滾落的樣子,并學習用簡單的線條表現小老鼠滾落的軌跡。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表演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課件(故事鼠標小老鼠);胸飾(小老鼠)、鼠標
。ㄈ┱n堂實錄:
1、引導幼兒進入活動場景中。
1)師:有只小老鼠,名字叫鼠標,今天它帶我們小朋友去一個地方,我們去看看是什么地方!來跟著鼠標小老鼠爬過山坡,穿過樹林,鉆過山洞。
幼兒跟著老師的指導語做律動。
師:到了,這兒有什么?
幼:一臺電腦。
師:鼠標小老鼠呢,它到哪兒了?
幼:在桌上呢。
師:鼠標小老鼠怎么跑電腦臺上去了?我們先坐下來看看它到底要干什么?
幼兒圍坐在臺前。
2)教師操縱電腦,講故事《鼠標小老鼠》后提問。
師:鼠標小老鼠去了哪兒?
幼:電腦桌上。
師:它想吃什么?
幼:它要吃面包、香腸。
師:吃到了嗎?發生了什么事?
幼:沒有吃到,因為來了一只大黑貓,小老鼠嚇得滾下來了。
師:原來貪吃的鼠標小老鼠想吃面包,被大黑貓嚇跑了。
(評析: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使幼兒的興奮點馬上轉移過來,激發了幼兒思考的興趣。)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小老鼠滾落的樣子。
1)師:小老鼠怎樣從電腦臺上滾下來呢?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做一做。
2)幼兒用身體創編小老鼠滾落的動作。
3)師:你是用身體的哪一部分做的?請你來試一試。
幼甲:(表演后回答)我用雙手來做的。
幼乙:我是用腰扭的。
幼丙:我用手指做的。
4)師:那讓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
讓幼兒跟著下行的音樂做滾落的動作。
( 評析:幼兒對于小老鼠的形象、動作、體態非常熟悉,所以在讓幼兒做動作時幼兒的情緒高漲,每個人都在很投入地做,做出來的動作形態各異)
3、熟悉歌詞,并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小老鼠爬的樣子。
1)師:我們也來學鼠標小老鼠做一做這個游戲。(貼上小老鼠的胸飾)
請你想一想用身體的什么地方做小老鼠呢?怎么爬呢?老師想用胳膊來做。(教師示范用胳膊交替往上移動)
幼:可以用手指、拳頭來做小老鼠。
師:請你們也來試一試。(幼兒學小老鼠爬。)
2)師:小老鼠爬到哪里?電腦臺在什么地方?
幼:肩膀是電腦臺,頭上也是電腦臺。
師:老師用手掌做電腦臺,兩個手指做小老鼠,你想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師:小老鼠,上電腦臺,吃面包,吃不了,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來。
師:我的電腦臺到了頭上,拳頭是小老鼠,你的呢?我們再來一遍。
。〒Q一個動作做)
(評析:在做做說說的過程中,自然掌握了歌詞)
4、扮演小老鼠進行演唱。
1)師:聽鼠標小老鼠在唱歌呢,我們也來唱一唱。
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分胸飾的顏色來演唱)
2)師:我們來玩一玩這個游戲吧。幼兒分角色游戲。
(評析:在扮演小老鼠的活動中,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5、用簡單的線條表現小老鼠滾落的軌跡。
1)師:鼠標小老鼠說小朋友都看到了它滾落的樣子,可它自己還沒看見呢,怎么辦呢?請你們想一個辦法。
幼:給它拍張照片,把它 滾下來的樣子拍下來。
師:這個主意不錯,我們就來試一試吧。
2)幼兒作畫。
3)師:小老鼠說請你們先把照片送給客人老師看看,然后再讓它保存起來。
。ㄔu析:結尾部分的設計,讓幼兒從肢體動作表現小老鼠形象,擴展到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小老鼠滾落的軌跡,拓展了幼兒思維能力,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附:故事 《鼠標小老鼠》
有只小老鼠,名字叫鼠標,住在主人的漂亮紙箱里。
一天傍晚,他想出去找點吃的。
“鼠標在哪兒呢?”突然聽到有人在說話,他嚇了一大跳,探出的頭趕緊又縮了回去。
“在這兒呢!”主人的大頭兒子大聲回答。
“原來是電腦上的一個形象,有點像自己的東西呀!”小老鼠放心了。
主人開始教大頭兒子學電腦:“首先輕輕點一下鼠標,拉出菜單,然后根據菜單你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了……”
鼠標是電腦的指揮棒,還可以要什么有什么。聽到這些,小老鼠興奮極了。
夜里,主人和他的大頭兒子睡下后,小老鼠偷偷地跑出來,打開電腦,輕輕點一下電腦鼠標,拉出了一張菜單。
菜單上的符號、字母。他一個也看不懂,只好胡亂點一下鼠標,電腦顯示屏一閃,出來一個水果大拼盤:香蕉、葡萄、梨、蘋果……
“還真是什么都有。 笔髽诵±鲜蟾吲d得差一點兒叫出聲來。不過,他不想吃這些水果。急忙又點了一下鼠標,電腦顯示屏又一閃,水果立即變成了黃燦燦的面包,還有一根火腿腸,小老鼠饞得直流口水。
怎么才能吃到這些面包和火腿腸呢?小老鼠急得又抓耳又撓腮,沒辦法,只好使勁按鼠標……
“啊――!”電腦顯示屏上突然出現了一只圓瞪雙眼的大黑貓,它“喵”的一聲就撲過來,小老鼠嚇得扔下鼠標,嘰里咕嚕滾了下來。
沒吃到面包、火腿腸,卻引來了一只大黑貓,小老鼠嚇得一夜都沒敢睡覺。
歌曲 《鼠標小老鼠》
5 5 3 5 5 3 5 5 3 5 6 5
小老 鼠 上電腦 臺 吃面 包 吃不 了
1 1 1 161 5 5 5 5 3 2123 1―
喵喵 喵 貓來 了 嘰里咕嚕 滾下 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探索組裝“噴泉”裝置的正確方法。
2、樂意參與活動,并感受成功的喜悅。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PPT、塑料瓶人手一個、長短不同的吸管若干、橡皮泥若干、臉盆若干、實驗標記標記人手一份、噴泉樣品若干。
活動重難點:
運用材料組裝噴泉裝置。
能按正確的順序進行組裝。
活動流程:
意圖:通過談話活動初步引起幼兒的興趣。
1、我們去看看巧虎有什么新發現,這是什么?(噴泉)
2、今天我也帶來了一個噴泉。(老師示范吹)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過渡: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動手做一做!
意圖:通過討論步驟,幼兒嘗試組裝噴泉。
1、觀察成品并進行討論,提問:我的小噴泉需要用到了哪些材料?
小結:制作噴泉需要塑料瓶,吸管和橡皮泥。
2、猜想噴泉的組裝順序。
3、自由嘗試組裝噴泉并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
。1)選擇自己認為能成功的順序進行組裝。
(2)吹氣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3)實驗成功的記錄:為成功的方法貼上笑臉標記。
意圖:通過集體分享交流,提升活動經驗
1、集體討論:分享實驗成功的經驗。
提問:
。1)按照哪個順序進行組裝才能產生噴泉?
(2)為什么組裝順序正確還是不能產生噴泉呢?
小結:組裝噴泉時先插吸管,再用橡皮泥緊緊地封住瓶口。
2、看錄像,感知原理
提問:
(1)向哪一根吸管里吹氣能產生噴泉?
。2)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一起來聽巧虎說一說。
小結:原來空氣從短管進入擠壓瓶子里的水寶寶,水寶寶就會從長吸管里噴出來。
3、幼兒再次嘗試,體驗成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小班制作活動,因此整個活動的重點:樂意探索組裝塑料瓶噴泉的方法。自主進行探索制作噴泉的方法。在制作活動中發現難點是嘗試用橡皮泥將塑料瓶口封住并不漏氣。只有不漏氣才能驗證實驗制作的成功。活動共分為四個環節,第一環節為通過談話活動初步引起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觀察實驗成品,自己動手嘗試組合;第三環節通過自由嘗試通過向瓶中吹氣產生噴泉,檢驗實驗裝置是否成功。最后環節回歸生活讓幼兒觀看生活中常見的汽水和糖果也會產生噴泉,并鼓勵幼兒觀察現象,并對此產生探究興趣。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制作活動完成比較困難,因此我在制作的步驟上進行了簡化,幫助幼兒先剪斷并幫助幼兒將長短吸管先黏住,這樣簡化了制作過程。幼兒只需自主探索是先查吸管還是先封口的步驟,且如何用橡皮泥把瓶口封住不漏氣即可。在尊重幼兒自主進行探索的前提下,老師也要協助幼兒。例如,在課前準備裝水環節,幫助幼兒放入適量的水,這樣保證制作的成功?梢栽诖禋猸h節鼓勵幼兒同時操作,幫助幼兒感受向長短吸管中吹氣會產生不同的現象。
在活動中,應該鼓勵幼兒多說自己的想法,由于自己課前準備不夠充分,物品放置不到位,因此對于重點提問及追問沒有很好的把握,應將自己的語言更精練,例如,在操作圖示中提問“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讓瓶子不漏氣的?”“說說你是怎么做的?”當幼兒說不清楚時,可以讓幼兒做做動作,老師幫助幼兒小結提煉動作。應在制作效果未成功時,讓幼兒觀看成功吹出噴泉的現象,鼓勵幼兒繼續探索的積極性。
小百科:噴泉,指由地下噴射出地面的泉水;特指人工噴水設備。噴泉是一種將水或其他液體經過一定壓力通過噴頭噴灑出來具有特定形狀的組合體,提供水壓的一般為水泵。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23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十篇04-25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十篇04-21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十篇04-27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30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30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4-29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26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24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十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