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和孩子相處了兩年,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于是慢慢滲透了很多關于爸爸的活動。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他們的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而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這些從幼兒平時的談話都能聽到。
其實爸爸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爸爸來做老師,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樹立爸爸的形象,了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間接了解教學,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可謂一舉多得!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景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幼兒萌發了解不同行業的愿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家長準備:身穿工作服,自帶職業工具。
教師準備:
1、選定王澤宇、王瑜玲、谷子奇的爸爸為我們的目標對象,一方面他們有著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給祖輩帶,另一方面他們的工作(軍人、醫生、IT經理)是孩子非常感興趣,喜歡的職業。
2、為家長準備展現技能的舞臺,提供環境。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么?”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聽聽爸爸的故事。
——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三位爸爸,這些爸爸可厲害啦!你們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嗎?
——教師邊請出角色形象“爸爸”,邊講述有關爸爸的故事。
——你現在知道這個爸爸是干什么的了嗎?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4、三位爸爸老師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并耐心解答小朋友提出的問題。
5、小組活動:幼兒自選爸爸老師作為模仿對象,進行游戲,在游戲中了解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6、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么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7、一起為爸爸唱歌《我的好爸爸》。
延伸活動:
1、“爸爸調查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爸爸調查表。比一比誰的爸爸本領最大。
2、我的爸爸本領大:爸爸的本領、爸爸還會干什么、爸爸的衣服、爸爸的習慣、爸爸和我等等。
活動反思:
1、我在構思談話活動時,選擇了幼兒比較熟悉的話題“我的爸爸”,引發幼兒積極而有趣的交談。能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談話活動,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好地展開活動。
2、談話活動設計的結構合理,我通過三個步驟完成此次談話活動的。
第一步:通過語言和照片實物創設談話的情境導入談話的內容;
第二步:要求幼兒利用照片圍繞話題在小組和集體面前自由交流,對“我的爸爸”的認識;
第三步:通過提出問題“你喜歡爸爸嗎?”“為什么喜歡爸爸?”“你愿意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等對幼兒進行啟發,引導進一步拓展談話的范圍,使幼兒在交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的談話經驗。
3、當然,我在組織分組談話這一環節中,感覺有些困難,因為小班幼兒對談話活動的規則意識不強,所以如何協調而有效地開展活動,使活動開展得既有趣更有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古典建筑和外國的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風格與特點。
2、通過收集各種建筑圖片以及布置展覽,豐富對中外建筑特征的認識,并用語言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感受。
3、關注各種經典建筑物,對豐富多樣的建筑開始產生興趣。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數高樓”引出主題
1、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開展音樂游戲“數高樓”
2、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數了許多高樓,這里還有許多有趣的建筑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別感知中國和外國的建筑。
1、看圖說說:圖片上建筑是什么樣子的?你喜歡哪一座建筑物?喜他什么地方?
2、引導幼兒觀察外國建筑,說說,外國建筑是怎么樣的?
三、討論活動;外國建筑與中國建筑有什么不同?
四、教師重點介紹中國古建筑的5個特點:
1、中國古典建筑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結構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
2、中國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
3、中國古代建筑造型優美。
4、中國古代建筑的裝飾豐富多彩。
5、中國古代建筑特別注意跟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
五、師生共同布置“各種各樣的建筑”專欄,感知交流不同風格的建筑藝術。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了解了各具特色的建筑物,知道建筑物的概念。欣賞到了世界有名的建筑。知識點對小班幼兒少來說,稍有理解上的困難。另外,我結合時機,向幼兒介紹雅安地區地震情況,讓她們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送去自己設計的紙箱搭的房子。效果較好。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遇到高興,不高興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傾訴。
2.能體驗他人情感,關注他人,分享他人的開心,不開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引導幼兒應該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4.會用簡筆畫的形式表現人們高興和不高興時的樣子。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家長協助幼兒記錄自己在一周中有哪些不高興、高興的事
2.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3.律動:《表情歌》《多愉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律動《多愉快》
導入:小朋友們,做完這個律動你們覺得心情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詞,如:開心、高興、快樂等)
二、基礎部分:
1.提問:在小朋友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你們還經歷過哪些愉快的事?說一說,讓小朋友們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2.小朋友們真幸福,你們有過這么多高興的事開心的事。但是,我們不可能事事都順心,你們遇到過哪些不順心的事,說出來,讓小朋友們幫你想想辦法,好不好?
3.生活中誰都會遇上煩心事,誰都有不愉快的時候,當你遇到煩惱的事時,你會怎么讓自己變得快樂?
教師小結:每天我們都應該以快樂的心情去面對每一件事。
我們不高興時,可以告訴老師,小朋友,讓大家幫助你;還可以聽聽音樂、跟爸爸媽媽說說、好好睡一覺、看個動畫片、到室外去散散步、等等。
活動反思:
1.看表情猜心情。我讓孩子們看四個表情,然后根據這四個表情來猜測不同的四種心情,當孩子們不能根據表情猜測心情的時候,我通過自身的表情及心境表述,讓孩子們能夠理解。
2.事件心情巧配對。我細心尋找了4張有具體事件的,分別代表4種心情的圖片請孩子們進行觀察、講述,然后進行情緒配對,并在孩子們回答正確后出示相應的表情,讓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且讓他們將情緒和具體事件進行了聯系,明確了發生不同的事情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并且能夠將事件和情緒進行較好地配對,遷移了經驗,有了初步的情緒體驗。
3.繪畫分享情緒。在這個環節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四種情緒的圖畫紙,每一種情緒都用一種彩色紙:粉色代表喜、紅色代表怒、藍色代表哀、綠色代表愁,還在每張紙上貼上了相應的表情圖,并讓孩子們進行選擇并繪畫相應的事情。每組分別投放了4種表情的情緒圖畫紙,主要是為了杜絕同組孩子進行相互間的模仿;每組只投放了5張圖畫紙,主要是為了幼兒人手一張,拿到什么畫什么,避免選擇的時間浪費,同時也是為了孩子們能夠描述自己的任何心情,避免孩子們一味地選擇“喜”這種他們比較熟悉的情緒進行講述。
4.情緒巧轉移。當孩子們講述了自己的心情故事后,我用一個問題巧妙地轉移了孩子們的情緒:那你最喜歡哪種心情呢?為什么?孩子們的經驗告訴他們,“喜”是他們最喜歡的事情。而且這時候我也巧妙地說了一句:“剛才老師發現很多小朋友都想畫自己開心的事情,看來,開心的事情最令你們難忘啊!”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情緒馬上就轉移到了“喜”。
5.巧編心情故事書。最后,我自己設計了一本心情故事書,尊重每個孩子的描述,將每個孩子的心情故事都放進了故事書里面,讓孩子們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也為整個活動進行了梳理。最后一句:“我們還會有很多其它的心情,下次,我們也把它畫到我們的心情故事中里去。”很好地為此次活動進行了延伸,也讓孩子們明確到除了喜怒哀樂,我們還有其余的情緒,為下一個活動做好了鋪墊。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幼兒園,能按時去幼兒園。
2、樂于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學習、游戲。
活動準備:大玩具懶豬,絨布,教具小喇叭;幼兒小飛機評比欄。
活動過程:
1、“晨間小喇叭”活動導入:教師對按時入園、禮貌問候等方面表現優秀的幼兒給予表揚鼓勵。
教師手持小喇叭:“小朋友們早上好:晨間小喇叭開始廣播了:明明小朋友今天按時來幼兒園小飛機升一格,笑笑今天按時來幼兒園,有禮貌,小飛機升兩格……”
2、《懶惰的小豬豬》情景表演,引導幼兒按時來園并快樂游戲。
預設情景:“呼嚕嚕,呼嚕嚕”什么聲音?原來是小豬豬在睡大覺。找出絨布下的小豬豬提問:太陽這么高了,小朋友都來幼兒園了,小豬豬還睡懶覺,我們該怎么辦?(叫醒他,不要睡懶覺,按時去幼兒園。)
小結:小朋友們都很棒,都能按時來園,不像小豬豬那樣懶惰!
(1)叫醒小豬豬可是小豬豬還想睡懶覺,不想去幼兒園。
(2)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游戲做給小豬豬看看,讓小豬豬知道幼兒園里真快樂,也想去幼兒園。(幼兒自主游戲)
(3)小豬豬看見小朋友快樂的游戲不再睡懶覺,也想去動物幼兒園了。
(4)大家一起快樂的說兒歌。
3、鼓勵小豬豬明天按時入園不要睡懶覺,同時提醒幼兒合理作息,不要做懶惰的小豬豬。
活動延伸:
1、教師應努力創造幼兒園家的溫馨氛圍,使小朋友喜歡上幼兒園。
2、教師要緊隨幼兒的興趣點設計活動,必要時找出“不合群”幼兒的興趣點個別引導,使之融入快樂的班級大家庭。
附兒歌2:幼兒園里真快樂
早睡早起精神好,按時入園不遲到,
幼兒園里朋友多,又跳舞來又唱歌,
蹦蹦跳跳做游戲,開開心心樂壞我。
附兒歌2:幼兒園里真快樂
大公雞喔喔叫,小朋友們來園了,
你拍手,我唱歌,騎木馬來蹬小車,
幼兒園里真快樂,開心成長你和我。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辨認自己或他人的姓氏,對漢字感興趣,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2、感知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大膽交流名字的由來,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及小故事。
2、孩子姓名的字卡、《百家姓》視頻及掛圖、地震中出生的孩子照片。
活動過程
1、導入出示老師的姓氏"孔"字字卡,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知道"孔"是老師的姓氏,也是"孔子"的"孔"。
2、新授
(1)游戲:開火車。了解幼兒姓氏,請同姓的幼兒握握手。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姓氏?
教師總結:中國有十多億人口,姓氏也有很多。(引出百家姓)
(3)看課件《百家姓》視頻,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出示《百家姓》前一百位的姓氏,讓幼兒觀察了解:前一百位的姓氏有幾行?每行有幾個姓氏?你的姓氏排第幾?大聲地念出來。
你還認識其他的姓氏嗎?排第幾位?
(4)提問:你的姓氏和爸爸一樣還是和媽媽一樣?爸爸姓什么?爺爺姓什么?
教師總結:我們中國的姓氏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我們都是隨爸爸的姓,也有跟媽媽姓的;有一個字的`姓,也有兩個字的姓,這是我們中國特有的。
(5)出示只顯示姓的名字請幼兒猜。
教師總結:中國人同姓的很多,光看姓不能知道是誰,還要有名。
將寫有全班幼兒姓名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請幼兒找找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大聲地念出來。
你還認識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嗎?你知道你們老師的名字嗎?
(6)老師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請挨著的兩個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7)請幼兒講述自己名字的含義和故事。
教師總結:我們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義和故事,包含了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期望,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孝順和懂得感恩的人。
三、活動延伸
1、看課件:地震中出生的嬰兒照片,講述嬰兒名字的由來,引出我們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2、鼓勵幼兒愛祖國,長大報效祖國。請幼兒簽上自己的名字(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
3、教師總結。(音樂《大中國》)
活動反思:
1、在尋找名字特點的這一階段,花了較長的時間,對于名字的字數不同這一區別幼兒始終沒有講出來,作為
教師,應在這個時候進行提問,引出這一區別。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兩個名字,讓幼兒說出不同。
2、對于姓是跟父親還是母親這一敏感話題停留時間過長。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表情與手勢語的運用不夠,比較生硬。
4、對于幼兒回答的反饋不夠,對于幼兒的回答可以有意識的進行表揚,活躍幼兒的思維。
5、在本次教學完成后,可以出示百家姓,作為活動延伸,使得整個活動更為完整。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來源:
為了培養幼兒愛護優美環境、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行為習慣,我設計《花兒好看我不摘》這一教學活動,創設了一個使幼兒既能感受到“美”又避免了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的教學環境,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參加集體活動的機會,并讓幼兒明白愛護花草樹木的道理,從而激勵幼兒熱愛班級、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直觀形象的故事讓幼兒了解花、草等植物對人類的重要性。
2、了解花兒好看我不摘的道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開滿鮮花的大樹一棵。
2、美麗城市的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以快樂的口吻向幼兒介紹開滿鮮花的大樹,引導幼兒體會:春天到了,開滿鮮的大樹真美麗。(請幼兒告訴老師:開滿鮮花的大樹美麗嗎?漂亮嗎?)許多鳥兒飛過來,落在大樹上休息,它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情非常愉快。有一天,大樹前來了一個小男孩,看見這么美麗的花就摘了一朵;第二天,一個小女孩來到大樹下,見到了樹上漂亮的花,也摘了一朵;第三天,大樹前來了一群小朋友,一見樹上開滿了鮮花都去摘,他們你一朵、我一朵,不一會兒,樹上的花就被摘沒了。教師邊講邊一朵一朵地把樹上的花摘下來。“花沒了,光禿禿的樹真難看。大樹傷心地哭了”(教師把大樹的臉變成哭樣),鳥兒們也飛走了。
2、提問:啟發幼兒回答:大樹為什么哭了?(因為花沒了);就像沒了漂亮的衣服一樣。你們說摘花的行為對嗎?你們家的周圍有什么花?(幼兒自由回答);如果花園里沒有鮮花我們的環境還美麗嗎?(觀看課件,請小朋友說一說圖上的人做得對嗎?)
3、小朋友,你們都說得真棒,現在大樹這么傷心,我們怎么辦呢?一起來把美麗還給大樹,讓它笑起來好嗎?(教師交代粘貼的方法,讓幼兒把鮮花貼到大樹上)
4、完成后,教師用歡快的口吻說:花朵回來了,大樹變美麗了,各種烏兒都飛回來了,人們在大樹下乘涼,小朋友在樹下玩耍,大樹笑得多開心啊。
5、幼兒明白了花兒好看我不摘的道理,在看到別的小朋友摘花時,也要能大膽的制止他。
6、觀看課件,一起來欣賞我們美麗的城市!
活動反思:
活動的設計貼近幼兒的生活,因此幼兒在活動中很感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我能夠用親切自然的教態和眼神與幼兒相互交融,將感情投入教學當中,給幼兒充分思考,發表自己想法的空間,通過運用教具講述大樹媽媽和花寶寶的故事,激發了幼兒對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讓幼兒感受學習帶來的樂趣。活動氣氛良好,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專家點評:
本次活動,教師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通過有趣的故事形式建立了良好的師幼關系,創造了相對自由一輕松的活動情景。活動中,教師根據大樹、小鳥、人物的變化,尋求一種貼近幼兒生活,易于理解的談話方式,使幼兒懂得了愛護花草樹木的重要,把幼兒的情感貫穿其中,并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景象,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學會關心身邊的事物。教師能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為幼兒社會化發展提供了幫助。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4-20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6篇04-19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九篇04-18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8篇04-22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21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5篇04-20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6篇04-20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8篇04-19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4-17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