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自我介紹、特長展示等,使幼兒形成自我評價,增強自信心。
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電視機、實物投影儀、教師和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布、 針等。
活動過程:
1、游戲《請你猜猜他是誰》,引導幼兒觀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1)引起幼兒玩游戲的興趣。
“老師這兒收集了許多我班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看著照片你能猜出他是誰嗎?”
游戲名稱與玩法。“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個有趣的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請你猜猜他是誰》,老師把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放在實物投影儀上,映在電視屏幕上,大家猜猜他是誰?”
(2)引導幼兒制定游戲規則。
“你覺得大家應該遵守哪些規則才能使游戲玩得更有趣?” 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引導幼兒開展游戲“請你猜猜他是誰?”
①教師在投影儀上依次展示本班幼兒和教師小時候的照片,引導幼兒根據相貌猜測。
“他是誰?你是怎么猜出來的?”“他有什么特點?”
②教師小結:每個人的相貌都各不相同,沒有哪兩個人會長得一模一樣。
2、通過自我介紹、特長展示,引導幼兒發現并大膽展示自己的長處,初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我們每個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獨特的長處是值得大家認識和學習的。”
(1)教師自我介紹并展示特長。
現場快速裁剪制做(兒童)吊帶裙,并用別針別好,請一幼兒做模特展示。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并展示自己的特長。
“誰愿意把自己獨特的優點介紹給大家?”
幼兒依次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長,如:唱歌、舞蹈、武術、自我服務等。
3、向客人老師作自我介紹,和客人老師交朋友。
“今天還來了許多不認識你的客人老師,你能禮貌大方向客人老師做一下自我介紹嗎?”
(1)討論并回答“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作自我介紹呢?
(2)幼兒自由尋找客人老師作自我介紹,了解客人老師情況,和客人老師交朋友。
(3)教師小結:老師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夠交更多的朋友,小朋友要好好學習,發揮自己的特長,將來為祖國、為人類做貢獻。
活動延伸:
開展角色游戲《照相館》,表現每個人的相貌特征。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以游戲“猜猜他是誰”為基本形式,教師通過形象直觀性、趣味性的實物投影儀,將幼兒熟悉的小朋友展現在同伴面前,不僅使幼兒從中獲取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調動了幼兒觀察、比較、聯想、判斷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對隔近友愛的態度。本活動以“獨特的我”為主題,開展了幼兒自我認識、評價、對同伴的認識、對同伴的評價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我意識,養了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兒良好的人際關系。
小百科:獨特形容詞,意思是指特有的,特別的,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學習活動:認識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目標:
1 了解土豆和西紅柿的外型特征 。
2 有觀察的興趣 。
觀察指導 : 引導幼兒有目標的觀察 。 及時了解幼兒的興趣點 。
活動準備: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流程:出示土豆和西紅柿的實物讓幼兒觀察 —— 幼兒大膽的說
活動過程: T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好的東西,我們來猜猜看是什么呀?
C : ……
T :原來是土豆和西紅柿呀
C :是土豆
T :那我們今天來看看土豆是什么樣子的呀?
C :好的。
觀察:哪些幼兒能大膽開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一、幼兒園托班社會教案:可愛蛋寶寶
二、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剪貼的方法大膽地為蛋寶寶進行裝飾。
2、在情景式的游戲活動中發展綜合能力。
3、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雞媽媽頭飾一個。
2、大蛋五各,貼在展示板上,放于教室四周。
3、刀,彩條,小簍子每人一份,放于教室四周。
4、紅、黃、綠彩紙,圓形、方形、三角形彩紙。
四、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在音樂游戲中參與活動,產生興趣。
1、跟著“雞媽媽”隨音樂入室。
2、跟著“雞媽媽”找個地方坐下來。
(二)通過與彩條寶寶做游戲掌握剪的技能。
1、創設情景游戲,激發幼兒的想象。
(1)“今天媽媽真高興,媽媽的衣服不漂亮,我要打扮一下。”
教師出示彩條做衣服打扮自己。
“媽媽的穿的'是什么?媽媽的裙子是什么做的呀”(彩條寶寶)
“小朋友好!”(彩條寶寶好)
(2)“這些彩條還會跳舞呢,聽!它們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學一學呢?
“他們跳舞啦!跳啊跳,跳到頭上,象什么?”(豬耳朵、頭發……)
“跳啊跳,跳到下巴上,象什么?”(胡子……)
“跳啊跳,跳到腰上,象什么?”(衣服、腰帶……)
“……”
2、在游戲的情景中學習使用剪刀
(1)“彩條寶寶說小朋友好聰明喲!它可以變成……,它還可以變成花片片,怎么變呢?”
(2)“可以撕,也可以請剪刀寶寶幫忙!把小手伸出來……”幼兒用小手跟著老師學一學。
(3)“請寶寶們也去找一些彩條寶寶,把它們變成花片片吧”幼兒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剪彩條。
3、在爬一爬,找一找的游戲中,發展綜合能力。
(1)“寶寶們,把彩片片放到簍子子里,拿著簍子快到媽媽這兒來!”
“你一簍子,我一簍子,就變成許多了!”
(2)“寶寶們,快來,花片片要跳舞啦。”教師拿事先準備好的圖形片片向教室空中一撒,激起幼兒游戲的熱情。
(3)“爬一爬,找一找,找到紅色的片片給媽媽看看呢!”
“爬一爬,找一找,找到藍色的片片呢!”
“爬一爬,找一找,快!找到和我一樣的片片!”
“……”
(三)用穿彩衣的游戲,掌握貼的方法。
1、 “誰在哭呀?(帶著孩子四處找找)哦,原來是蛋寶寶在哭!問一問蛋寶寶,你為什么哭呀?”和孩子一起問一問,“蛋寶寶,你為什么哭呀?”
2、 “蛋寶寶哭了,怎么辦呢?”幼兒為蛋寶寶想各種辦法。
3、 “那好吧,就按**小朋友說的辦法,用彩片片為蛋寶寶穿彩衣吧,這兒有好幾個蛋寶寶,你自己選擇一個蛋寶寶,可以用地上的彩片片,也可用你剛才剪的花片片,也可將彩條寶寶直接貼上去!” 幼兒為蛋寶寶穿彩衣,邊貼邊說“蛋寶寶,我給你穿什么樣的衣服”。
(四)在與蛋寶寶做游戲過程中,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1、“問一問,蛋寶寶滿意嗎,你們的新衣服漂亮嗎?”幼兒敲敲蛋寶寶,和蛋寶寶對話。
2、“蛋寶寶好高興,敲敲門,讓蛋寶寶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吧!”在《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樂中,和“雞媽媽”一起游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手語動作(你好嗎、我很好、謝謝),并知道它們的含義。
2、了解聾啞人使用手語與外界溝通,培養對聾啞人的關愛和尊重之情。
【活動準備】
1.一段啞語新聞的錄像。
2.人手一個耳塞。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啞語新聞錄像,進入活動主題。
⑴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新聞報道的影片,這段新聞報道和一般的新聞報道不太一樣,你們看看有什么不一樣呢?
⑵幼兒觀看新聞錄像后回答。(錄像中有人在用手比劃,有人在打啞語。)
2.引導幼兒了解聾啞人,并體驗他們的感受,培養幼兒對聾啞人的關愛之情。
⑴師:啞語新聞是播放給什么人看的呢?(聾啞人)
⑵師:因為聾啞人聽不見,所以他們也學不會說話,只能夠用手語和別人交流。
⑶引導幼兒體驗聾啞人的感受。
①師:請大家帶上耳塞,體驗一下聾啞人無聲的世界吧。
②幼兒帶上耳塞。教師彈奏鋼琴等,讓幼兒聽一聽,說說帶上耳塞之后的感受。
③師:請找一個小伙伴,試著用手語和他說一句話,看他能不能明白你的意思。
④幼兒找小伙伴進行游戲。
⑷教師小結:聾啞人既不能聽,也不能說。在社會上,他們總是處于弱勢地位,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更加關愛、幫助和尊重他們。
3.學習簡單的手語,知道幾種簡單手語的意思。
⑴師:請大家翻開書,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勢,你們也來學一學吧!
⑵幼兒翻看幼兒用書并模仿各種手語的手勢。
⑶師:大家知道剛才學的這些手語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嗎?請聽老師講,并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如食指指向你------你,豎起大拇指-------好,等等。
⑷幼兒跟著教師一邊做,一邊了解這些手勢的意思。最后教師將所有動作連起來做一遍,邊做邊指導幼兒進行連貫的說和做。
⑸請幼兒找一個小伙伴練習剛才所學習的手語。可以多次交換小伙伴進行練習。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熟悉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環節。
2.能和老師、同伴一起愉快的游戲。
3.體驗 幼兒園生活的快樂,愿意開開心心地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PPT、各種游戲材料。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和幼兒隨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入場。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教師:剛才我們唱了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做什么呀?(動作提示:唱歌、跳舞)(二)了解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教師:我們在幼兒園里除了唱歌、跳舞還做哪些事情?在幼兒園我們都做些什么呀?
教師:師幼共同小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1.教師:早上,小朋友們開開心心地來到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早!"你們應該怎么說呀?
2.我們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搭積木)3.然后我們就排排隊去做操啦。
(動作參與)教師:我們一起學一學排排隊的樣子,哦,我們小朋友的隊伍真整齊。(排排隊,做早操,天天鍛煉身體棒!)4.教師:做完操回到教室我們做什么?(喝牛奶,牛奶能讓我們小朋友變得更強壯。)5.教師:喝完有營養的牛奶呀,我們小朋友就要和老師還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做游戲啦。(我們小朋友每天能學到好多本領,變得越來越能干,我們把大拇哥伸出來表揚表揚自己)6.教師:游戲結束了,吃飯的時間到了。(食堂阿姨每天都燒了有營養、香噴噴的飯菜)吃完飯看看電視散散步,這個時候我們小朋友做什么呀?(睡覺)然后我們睡完覺起床吃個小點心做個操就可以回家啦!
7. 這就是小朋友們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
(三)
1.教師:我們在幼兒園里做了這么多事情,那你最喜歡做什么呢?
2.教師:我知道了,我們小朋友最喜歡做游戲。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好玩的玩具,請你們去玩一玩。 不搬小椅子 (理發店、娃娃家、玩具店、加工廠、圖書館)3.教師:剛才你們玩的開心嗎?你玩的什么?怎么玩的?你為什么會那么開心?
4.教師總結:學習了本領,看書,畫畫,你學會了捏橡皮泥、搭積木、做娃娃家游戲很快樂,哦,原來是在幼兒園學會了本領很快樂。
(四)拓展延伸1.教師:我們的教室里有這么多好玩的東西,其實,在我們的教師外面還有好多好玩的東西呢。
2.出示滑滑梯、戶外活動的游戲(拍皮球等)的圖片教師:這是什么?你們想玩嗎?那我們一起開火車去玩一玩吧。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布置"心情角",放置玩具電話和臉譜面具,讓幼兒玩一玩,自由表達自己的心情。如幼兒可打玩具電話表達對父母的情感,也可戴上"高興"、"傷心"的臉譜面具自由表達心情。
2.家園共育:家長每天接幼兒回家時,教師主動與家長溝通,詢問幼兒在家的生活情況,并鼓勵幼兒喜歡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棉花的特性與其用途之間的關系。
2.初步了解棉花加工為棉制品的過程。
活動準備:
1.各種棉制品;裝有各種材料的小枕頭;
2.未涼干大盆子,棉花,積木,紙,塑料袋等;
3.錄像;
4.曾外出參觀棉花種植地。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
小云是個丟三拉四的小男孩,每一次需要東西,都是由別人幫忙找到。 在一個冬天的早上,他出去跑步。 跑了剛一會兒,看見前面有一只小花狗叼著東西,于是他就跟隨著小狗跑。突然起風了。小云感到很冷,仔細一看,身上的衣服不知什么時候丟了。
2.提問:冬天小云會穿什么樣的衣服呢?
二、討論活動
1.幼兒幫助小云尋找合適的衣服
2.啟發提問:
(1)找了什么樣的衣服?為什么找這種衣服?這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引導幼兒說出一些用棉花制成的棉制衣服及其保暖,輕柔特點。)
(2)用棉花還可做成哪些棉制服裝呢?(棉襖,棉褲,棉手套,棉皮鞋等。)
三、感知操作
1.感知棉花輕,柔軟的特點
(1)出示裝有各種材料的小枕頭幼兒嘗試尋找出哪些枕頭里面有棉花?(2)提問:你是怎么找到的?(啟發幼兒說出根據棉花輕,柔軟的特點來尋找棉花的方法。)
2.感知棉花吸水性強的特點
(1)(出示沒晾干的盆子)請幼兒用工具擦干盆內的水。
(工具有:棉花,積木,紙,塑料袋,杯子等。)
(2)幼兒嘗試使用,感知哪一種工具最合適?為什么使用這種工具最合適?(引導幼兒說出棉花吸水性強的特點。)
(3)利用這種特點,還可做什么東西?(棉簽,水彩筆芯,紗布等)
3.小結:棉花作用有很多,因為它保暖,輕,柔軟,可以做成各種棉制品。吸水性強,可以在生活中運用。
四.觀看錄像
1.棉花是怎么樣加工成棉織品的?
2.觀看錄像:棉花加工成棉織品的過程(棉花——紗——布——棉織品)
五.延伸活動
繼續尋找其它的棉織品,并學著設計一種方便人們生活使用的棉織品。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1、設計思路
升入大班,幼兒都為自己成為哥哥姐姐而自豪,都愿意帶領弟弟妹妹進行活動。但是究竟怎樣做才是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會照顧弟弟妹妹的好哥哥、好姐姐呢?幼兒可能并不知曉。
幼兒園的“大帶小”活動,讓幼兒在真實情景中完成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的任務,體驗其中的快樂、樂趣,甚至是煩惱。通過制定“大帶小”計劃,增加任務意識,嘗試按照計劃完成任務。
2、活動目標
(1)討論“大帶小”活動,設計參觀路線,嘗試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
(2)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體驗當哥哥姐姐的責任感。
3、活動準備
記錄工具:紙、筆等
事先聯系小班,預約活動時間,做好安排幼兒.園簡易地圖
4、活動過程
(1)導入:回憶故事
一(出示圖畫書。)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故事講了什么呢?
一野田是好哥哥嗎?為什么?
一你愿意當哥哥姐姐嗎?小班小朋友剛來幼兒園,有許多地方都不認識,你愿意帶他們參觀幼兒園嗎?你能像野田一樣照顧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快樂嗎?
(2)討論:大帶小
一剛進幼兒園的小班弟弟妹妹都非常小,還沒有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許多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會做,要帶好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一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要做些什么事情呢?說些什么話呢?(引導幼兒從安全、情緒等方面考慮。)
一可以介紹自己,知道弟弟妹妹的班級和名字。
一可以介紹幼兒園的設施,告訴他們活動室的名字以及可以在里面做哪些事情。
一要保護好弟弟妹妹,不做危險的動作和事情。
(3)記錄:參觀路線
①出示幼兒園簡易地圖。一這是幼兒園的地圖,上面的活動室和教室,你都認識嗎?知道它們在哪里嗎?
一請你設計一條“參觀線路”。(要求:能參觀到這些地方;不走重復路。)
②分組設計“參觀線路”。
一可以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要簡單明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
⑧交流討論,適當修正。
小結:按照設計的“參觀線路”,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讓他們知道更多幼兒園的事情。要像哥哥姐姐一樣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讓他們感到快樂!
(4)實踐:參觀幼兒園
①參考流程:
A.互相認識:大班幼兒主動介紹自己,詢問并知道弟弟妹妹的名字。
B.大班幼兒依次介紹帶弟弟妹妹可能去參觀的地方。
C.安全提醒。
D.大班幼兒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
②注意事項:
A.事先在走廊、樓梯等地方增加教師,以保護幼兒的安全。
B.提醒幼兒慢慢走。
(5)活動延伸
談話交流:
一在“大帶小”活動中遇到了哪些事情?
一談談你是怎么照顧弟弟妹妹、幫助他們的?
(三)活動拓展
根據“幼兒園簡易地圖”,設計能參觀幼兒園更多地方的線路圖。
(四)閱讀區的活動
1.表演區:提供頭飾、錄音、圖畫書等,幼兒可嘗試表演故事。
2.語言角:提供圖畫書讓幼兒繼續閱讀,并鼓勵幼兒根據畫面豐富故事情節。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6篇04-13
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編七篇04-07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七篇04-07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七篇04-13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七篇04-11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七篇04-10
幼兒園社會環保教案04-08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7篇04-10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10篇04-10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錦6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