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關于立夏活動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關于立夏活動教案(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立夏活動教案1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二、活動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著等,與春天相比有什么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活動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么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么特征。(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匯報觀察、討論結果:
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樹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莊稼有什么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著有什么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么?(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匯報一下
(2)匯報觀察結果:
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征(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么樹開花、什么莊稼和果實成熟、什么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么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于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局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征。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谷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布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著季節的推移有什么變化。
四、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教后隨筆:記得小時候,到了麥子收獲的季節,我就會常常跟著爺爺奶奶去地里割麥子,爺爺奶奶在地里割麥子,我就常常跟在后面撿那些掉了的小麥穗,那時奶奶還夸我懂事呢,想想小時候,真是幸福!
幼兒園小班立夏活動教案2
一.活動背景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雖然不是節日,但卻有很多的民間習俗。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這些習俗,我園特地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立夏活動,讓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們知道了有關立夏的知識,如立夏的來歷,立夏的意義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過活動,培養孩子們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理,成為一名快樂的孩子。
3.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準備:
茶葉蛋、有關立夏食俗的內容
四.幼兒經驗準備
先帶領幼兒去參觀各班的區域角,再讓幼兒觀看有關立夏的一些圖片,說一說有關立夏的知識及立夏的習俗。
活動形式:中班段集體舉行拼蛋比賽
五.活動流程:
主題滲透階段――經驗積累階段――活動實施階段――展示分享階段――活動總結階段。
(一)主題滲透階段:
1.向家長和孩子傳達本次我們中班段的大主題為“立夏拼蛋”。
2.通過圖片和多媒體課件及區域角的展示,讓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識,如立夏的來歷,立夏的意義及立夏的食俗。
3.請家長配合滲透一些有關拼蛋的知識。
(二)經驗積累階段
1.了解什么時候是立夏節。
五月五日是什么節日?(立夏)
2.了解立夏的來歷。
那么,你們知道立夏的來歷嗎?
(三)活動實施階段
1.教師生動地講述有關立夏的知識及寧波人過立夏的傳統習俗。(附內容)
(1)清明過后一個月,就是立夏。這時春去夏來,天氣漸曖,越冬小麥已成熟收割,菜園里一片新綠,江浙一帶有“立夏嘗新”的風俗。這時也是水產品捕撈季節,海鮮、河鮮自然也在“嘗新”之列。
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嘗食。蘇谷立夏還要吃海螄、面筋、白筍、薺菜、咸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饋節”。
鎮江地方有“立夏嘗八新”的食風。這“八新”就是櫻桃、新筍、新花、新麥、嫩蠶豆、楊花蘿卜、鰣魚最為名貴。頭潮鰣魚是送往朝延的貢物,尋常人家嘗鮮吃鰣魚已是三潮過后的鰣魚了。
常熟地方人們立夏嘗新,食品豐盛,有“九葷十三素”的說法。“九葷”指鰣魚、鱭魚、咸蛋、海獅、 鴨、腌鮮、鹵蝦、櫻桃肉各鯧鳊魚。“十三素”指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像筍、蠶豆、茅針、豌豆、黃瓜、苣筍、草頭、蘿卜、玫瑰、松花。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領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備了果品餅餌,在親戚鄰居之間,互相敬茶、饋贈,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2)立夏節,老寧波的傳統習俗是在這一天吃茶葉蛋、“腳骨”筍、羅漢豆、蠶豆糯米飯等。自制這些傳統菜,只需花費20來元錢,你不但可以從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譜,說不定還會給全家帶來一份新奇。
茶葉蛋:鴨蛋1000克,揀青殼蛋,殼無破損的,洗凈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紅茶末25克,旺火燒沸持續5分鐘,小火再煮15分鐘―20分鐘即可。茶葉蛋還是立夏的一個娛樂項目。食前可在家人、鄰里、同學間開展拄蛋比賽。年輕母親還可用五彩絲線織個蛋套,將茶葉蛋掛在孩子胸前。
“腳骨”筍: 取大拇指粗的烏筍或野山筍1000克(雷筍也可),剝殼削泥洗凈,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輕輕將筍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腳骨”筍重在形狀,其制作過程與油燜筍煮法相同。立夏吃“腳骨”筍有“腳骨健健過”之意,也是民間祈求健康的一種借代。
羅漢豆: 揀淡綠色(深綠色次之)、沒有浸過水的羅漢豆500克,洗凈后放入鍋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鹽,在旺火上急煮10來分鐘,待豆顏色轉黃時即成。
蠶豆糯米飯: 糯米500克,鮮蠶豆肉150克(也可用羅漢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筍肉25克。糯米洗凈,鮮蠶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筍肉切成黃豆大的丁,將糯米、鮮蠶豆、咸肉和筍丁放入電飯煲內,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飯減少20%,煮熟后,再用飯勺把糯米飯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攪拌一下即成香氣四溢的蠶豆糯米飯。
2.斗蛋比賽(附照片)
同學們,斗蛋又是我們立夏過節的習俗之一。誰能成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學生竟猜班級的斗蛋大王
(2)學生介紹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頭”碰撞,注意適度用力
(3)學生提議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組產生獲勝者,然后產生每一大組的獲勝者,最后在四人中產生班級的斗蛋大王。
最后葉科文同學的大雞蛋獲勝,葉科文同學成為班級的斗蛋大王。
(四)活動展示階段
視頻播放斗蛋的全過程供幼兒欣賞。
(五)活動總結階段
快樂立夏主題班隊活動雖已結束,但那份快樂的情景久久在孩子們心中回蕩,孩子們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幼兒園小班立夏活動教案3
活動目的:
通過和家長共同編織網袋、裝飾蛋、和同伴碰蛋、剝蛋比賽中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立夏節”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準備:
準備帶三個蛋寶寶來幼兒園:
一個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創意蛋寶寶”。
第二個熟的蛋放在與家人一起編制網袋里,進行寶寶一日護蛋活動;
第三個熟的蛋寶寶是準備要與同伴碰蛋用的(盡量挑選硬的蛋寶寶)。
教師準備:有關立夏節的知識,給幼兒的獎狀和獎品表示鼓勵。
活動過程:
活動一:《創意蛋寶寶》
活動時間:5月4日—5月6日
活動目標:能用剪、貼、粘等多種手段,進行蛋寶寶創意活動,讓孩子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美。
活動二:《我是蛋寶寶的媽媽(爸爸)》
活動時間:5月 6日一日活動
活動目標:能帶著自己的蛋寶寶游戲、活動、吃飯和睡覺,并有意識地、輕輕地保護自己的蛋寶寶,不讓蛋寶寶磕了、碎了,體驗爸爸媽媽帶寶寶的辛勞。
活動三:《班級集體活動----在幼兒園過立夏》
幼兒園小班立夏活動教案4
活動時間:
5月6日早上活動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玩玩中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立夏節”的認識和了解。
2、學會碰蛋和剝蛋的游戲,提高小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過程:
一、欣賞彩色絲線編織成的小網袋,裝飾好的蛋寶寶。
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蛋寶寶是什么蛋?被裝飾成什么樣子等?
推選出最具有創意裝飾獎的蛋寶寶。
二、碰蛋游戲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幼兒進行淘汰制比賽,推出最最硬的蛋寶寶。
三、剝蛋比賽
每個幼兒一個蛋,看誰剝得最快。
四、品嘗蛋寶寶
幼兒園小班立夏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立夏的相關知識,知道立夏拼蛋的傳統。
2.能有正確的`握蛋和拼蛋的方法,體驗勝利的喜悅。
材料準備:
人手兩個熟蛋 拼蛋的相關視頻
活動設計:
1.立夏節氣知識的介紹。(課前準備)
2.觀看拼蛋的相關視頻,知道拼蛋的傳統習俗。
3.教師示范
①教師握蛋姿勢的示范。(握蛋的姿勢,方法)
②教師拼蛋示范,注意小頭對小頭,大頭對大頭拼蛋。(講解)
③請兩位幼兒上來示范拼蛋
4.幼兒操作
① 幼兒自己組隊,與好朋友進行拼蛋活動。
② “蛋王”心得介紹。
5.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立夏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夏天來時,周圍環境的一些變化。
2、懂得在活動中,注意傾聽同伴講話。
3、通過活動,體驗夏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前,家長和幼兒一起說說夏天的周圍環境
2、動物頭飾若干
3、關于夏天的圖片
4、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雷雨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啊?
幼:雨聲師:還聽到什么聲音了呢?
幼:雷聲師:那你知道在什么季節會經常下雷雨呢?
幼:夏天
二、說一說周圍環境的變化。
師:到夏天時,我們周圍會有哪些變化啊?
幼:天熱了、衣服穿少了、出汗多、荷花開了、知了叫……
三、欣賞圖片,感受夏天的美。
師逐一出示圖片,讓感受夏天的美。
四、游戲:躲雨
今天啊,老師請來了幾個小動物和我們一起玩。(椅子下面事先放小鳥、青蛙頭飾各兩個)
師:天變黑了,聽有什么聲音啊?
幼:雷聲
師:不好了,要下雷雨了我們快點躲雨吧
小結:告訴幼兒,在下雷雨時我們人是不可以躲在樹下的,我們要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來。
五、活動延伸:
雷雨停了,我們一起出去玩吧。我們又學到了一些新本領,我們回去把今天學到的本領告訴班里沒來的小朋友,好嘛?
幼兒園小班立夏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會朗誦詩歌《夏天的顏色》,并嘗試創編整首詩歌。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3、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美,抒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詩歌的美,學會朗誦詩歌。
2、難點:嘗試創編整首詩歌。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外出觀察,豐富有關的知識經驗。
2、背景圖一張及若干插入圖。
3、一張由各種顏色組成的抽象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初步感受詩歌,獲取新知興趣
1、教師出示戴在胸前的字卡,問:“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大地媽媽,今天我來考考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夏天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展開充分想象。
2、教師朗誦詩歌一遍。問:“好聽嗎?聽了感覺怎么樣?”“詩歌的名字叫什么?”“詩歌里有什么?”
(二)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并會整首跟念
1、出示背景圖。問:“詩歌里夏天有些什么?他們是怎么說?”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將荷花、大樹、枇杷的圖片插入背景圖。
2、教師再次朗誦詩歌一遍
提問:“誰知道什么叫絢麗多彩?”“為什么大地媽媽說夏天是絢麗多彩的?”
3、集體朗誦詩歌1-2遍
4、請1-2個幼兒再進行朗誦
(三)遷移經驗創編詩歌
1、出示各種顏色組成的抽象畫面,引導幼兒把握規律,舉一反三。
教師以大地媽媽的口吻:“除了詩歌里說的那些顏色,我還有好多顏色,請小朋友想想看,夏天還有哪些“小寶寶”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與別人講的不一樣,培養幼兒思維的求異性
3、鼓勵幼兒以組為單位進行創編
4、鼓勵1-2組的幼兒將創編好的詩歌講給大家聽
(四)延伸活動
教師將每組創編好的詩歌記錄下來,展示在墻上,讓幼兒相互欣賞與朗誦。
【幼兒園小班關于立夏活動教案(通用7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立夏教案(通用5篇)04-12
有關于幼兒園立夏活動教案04-09
幼兒園立夏主題活動教案04-12
幼兒園立夏節氣的活動教案04-09
幼兒園關于立夏的教案04-09
立夏幼兒園教案04-09
幼兒園立夏教案04-09
立夏的幼兒園教案04-09
幼兒園中班立夏教案04-09
幼兒園小班谷雨節氣活動教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