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平時,我們經常看見幼兒踩著大人的鞋悠閑地晃來晃去,不時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玩得非常開心,因此我萌發了設計這個活動的念頭。我想來自幼兒身邊的物品幼兒更有感性認識,讓幼兒樂于探索、興致盎然的物品更具藝術魅力。
活動目標:
1、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
3、嘗試創編出不同的節奏,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5、借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室外環境。
2.報紙、掛歷紙、硬紙板、木板、塑料布、鐵盒、鐵蓋、塑料瓶等。
3.音樂磁帶一盒、小鼓一面。
活動過程:
一、充分感受
1、引導幼兒發現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教師:今天你穿誰的鞋子?幼兒:(我穿媽媽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姐姐的運動鞋、奶奶的布鞋、媽媽的靴子……)
2、教師:我們穿上大鞋從活動室走出來有什么感覺?幼兒:(腳上感覺非常松、很暖和、很舒服、很爽;踏起來聲音很響;腳有些穿不穩當;人變高了;覺得有些站不穩好像要摔倒;像走在小山坡一樣、像踮著腳尖走路)
3、教師:我們去踏踏地上的物體,聽聽踏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有沒有一樣?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不同物品上時產生的聲音。
4、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感覺怎樣?
幼兒:(踏在鐵盒、鐵蓋上,像鈴鐺、打雷的聲音;踏在塑料袋、報紙、掛歷紙上,像小雨、蛇爬行的聲音;踏在木板上,像打鼓的聲音、地震的聲音;踏在地磚上,像小馬跑步的聲音;踏在鐵蓋上,像開槍的聲音……)
分析:幼兒穿上大鞋很興奮,對不同鞋子的講述準確,對穿上大鞋的感覺描述豐富,對踏在不同物體上發出不同的聲音描述生動有趣,出乎常人的意料。
二、游戲引導
1、引導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奏。教師將幼兒大鞋發出的各種聲音歸類,進行聲音節奏練習。
如:打鼓: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小鈴: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丁零零丁零零丁零零
小馬跑步駕駕駕駕駕駕駕駕駕
2、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奏,并發出相應的聲音。
分析:幼兒對聲音節奏練習興趣濃厚,練得十分投入。
三、自由創編
1、教師:你們的大鞋會唱歌,真好聽,你還能不能編出更好聽的節奏型呢?小朋友可以互相學學,也可以邀請老師參加。
2、教師鼓勵幼兒創編不同的節奏型,并將幼兒創編的節奏型及時記錄下來。
分析:由于教師對幼兒創編節奏型的記錄,滿足了幼兒創編的成就感,幼兒樂此不疲,創編出的節奏型多種多樣。
四、成果分享
1、自由交流:引導幼兒分享自己和朋友創編的快樂,相互交換節奏型踏節奏。
2、教師:你們的大鞋都唱出了許多好聽的歌,我們來表演一下,讓幼兒邊看記錄的節奏型邊踏節奏。
分析:由于是自己創編成果的展示,幼兒很有主人翁的感覺,很得意。
五、興趣延續
1、延續幼兒的興趣,充分感受穿大鞋的樂趣。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大鞋都會唱歌,我們合在一起來唱一唱。讓我們快樂地動起來吧!引導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自己踏大鞋合著音樂,用自己喜歡的節奏來表現。
2、區角活動延伸:
探索區——繼續探索大鞋發出的各種聲音。
音樂角——繼續創編節奏型,嘗試自己記錄,或穿上大鞋合著音樂表演。分析:配上音樂,幼兒邊表演邊踏節奏,十分合拍。
活動反思:
園大班的,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較差,具有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的特點。所以我在本次音樂中為幼兒準備大鞋和小鞋,運用“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和愛好。
一、導入部分。我各出示爸爸鞋和鞋,請幼兒說說穿上鞋發出什么聲音,請個別幼兒試穿表演,其他幼兒聽聽有什么不同的聲音,幼兒說出了很多,如:咚咚咚、嚓嚓嚓、踢踢踢等,可幼兒說不到我要求點子上,這時可以讓幼兒直接聽聽歌曲里是怎么唱的,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這樣一下子就能引導到主題上,也可以避免導入時間長。
二、學唱部分。我讓幼兒欣賞后,以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記住歌詞,為歌唱活動做準備。圖譜非常清楚,給了幼兒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孩子們看著圖譜來記住歌詞,孩子們在圖譜的引導提示下掌握得很好!幼兒很容易記住歌詞內容,興趣也很高。學唱了三遍,幼兒基本上都會唱歌曲,達到了預期目標。劉提出,左手伴奏可以再輕點,以便幼兒能聽清歌詞內容。學唱的形式還可以多樣化。還有,作為我班有這樣程度的歌唱能力,可以采用分組唱、輪流唱、對唱等來嘗試,以提高幼兒的歌唱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認識歌曲ABA的結構,能用歡快、跳躍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2、教幼兒學會輪唱、領唱、齊唱。
3、引導幼兒用歌聲抒發畢業前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教幼兒學會輪唱、領唱、齊唱。
2、難點:幫助幼兒認識歌曲ABA的結構,能用歡快、跳躍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指導幼兒認識歌曲ABA的結構和性質。
請幼兒傾聽音樂,使幼兒知道這首歌曲有三段,前后兩段的旋律是一樣的,比較歡快、跳躍,中間一段則是比較抒情舒展的。
2、學新歌。
教師隨音樂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教師幫助幼兒隨琴聲將歌詞填入曲調中唱出。
引導幼兒用歡快和跳躍的方式演唱一、三段,而以抒情的方法演唱第二段,并通過練習讓幼兒正確掌握。
3、討論各種形式的歌唱方式。
組織幼兒討論。
--哪一段比較適合領唱?為什么?
請幼兒領唱第二段,全體幼兒在第一、三段合唱,教師用指揮動作及語言及時提醒。
教幼兒看老師指揮,用輪唱的方法演唱第三段,并學會傾聽。
4、幼兒演唱歌曲。
綜合練習。
活動反思:
一、教學設計反思
1、在教材分析上,陳述得過于深奧,語言不夠通俗易懂,學生看來很難理解。
2、在重難點上沒有突出情感的把握,偏向于節奏上和聲音氣勢上的練習。學生對歌曲理解程度不深。
3、從《國歌》視頻中導入這首《畢業歌》,思路還是比較清晰,銜接上語言再精煉一點就好。
二、教學過程反思
1、首先學生對于這首歌曲并不熟悉,在聽范唱時應該讓學生跟著范唱輕哼一遍,從而加深印象,再次清唱時會好一點。
2、這首歌的處理上要求聲音氣勢宏亮,但是對于女生而言比較難以表達這種情緒,在調動學生情緒上,我是用范唱做出引導,如果能夠編排出一些動作配合這首歌,調動大家的情緒就好了。
三、存在問題反思
1、大部分學生對這首歌曲并不感興趣,因此在演唱方面會比較難把握歌曲的情感和熟悉歌曲的旋律。雖然自己范唱示范較多,但是缺乏一定的動作編排和即興伴奏能力,沒有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氣氛
2、當教室出現多媒體故障的情況時,沒有及時地做出合理地處理。最后雖然沒有耽誤課程的進度,但課件準備的資料沒有很好地展現給同學們,這是很大的失誤。
四、改進措施反思
1、在對待學生授課的時候,要顯得再從容一點,語言精煉一點,多從指導老師身上學習一些好的地方。用最好的狀態備好每一節課。
2、對歌曲的處理上,花多點功夫,多想多練。以學生的全程投入來衡量自己的備課水平,如何吸引學生,如何讓學生最大效率的吸收和消化作為自己首要思考的問題。
3、當出現一些突發情況時,能及時有效地做出處理。如在沒有多媒體的情況下,能不能照常地進行授課,這是我需要考慮的。像最后兩節課的去情況,我應該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準備好U盤,更換課室時才不會亂了分寸。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通過參加奧爾夫音樂培訓活動,從中學到到了很多前言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奧爾夫先生曾說過:“我們進行奧爾夫教學注重的并不是結果,而是注重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針對我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我們大家動起來》。
活動目標:
1、學習分辨音樂中比較明顯的音節變化。
2、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創造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握手舞》《庫企企》
活動過程:
一、問好環節,音樂熱身律動
1、《握手舞》
2、師:寶寶、寶寶、早上好。寶寶好。
幼兒:老師、老師、早上好。老師好。
3、小音符游戲。
二、感知音樂《庫企企》
在一座大城堡里藏著許多金銀財寶,要想得到這些財寶必須說出一句咒語才能打開城門,而這句咒語就藏在音樂里,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1、初步欣賞音樂。
師:在音樂里你聽到了什么咒語。
2、引導幼兒逐漸展開活動。
3、創編聲勢動作.
在這首音樂里,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請小朋友想一想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三、創編活動
教師根據幼兒的動作帶幼兒一起動起來。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邀請客人老師與幼兒一起動起來。表揚每位幼兒的表現。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通過參加奧爾夫音樂培訓會后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自己設計的。使幼兒通過感受音樂大膽的用身體動作去表現,幼兒在活動中能積極的參與,在設計活動之前我想這樣“活”的音樂教師在控制幼兒使困難可能比較難,容易亂。活動中幼兒聽指揮自控能力表現的比我預想的要好。
小百科:大家,指眾人,大伙兒,代詞,指一定范圍內所有的人;古代指女子的尊稱。見唐 趙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游戲,幼兒學唱歌曲,按節奏做動作。
2、體驗小松鼠采松果的情趣。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松鼠頭飾若干個,錄音機,磁帶,松果
活動過程:
1、老師示范歌曲
2、幼兒學唱歌曲
3、師介紹玩法全班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手放背后,另請幼兒(四個)戴頭飾扮小松鼠,在圈中圍成一個小圓圈,面向圓心蹲下,大圈上幼兒兩腳原地起踵頭向兩邊擺動.小松鼠起立轉身,用松鼠跳步尋找松果,當開始唱"刺溜"時,小松鼠兩腳跳;當唱到"我是小松鼠"時,小公鼠要站在大圓圈上,一個幼兒面前做跑跳步;當唱到最后一句時,原地站立,雙手向前攤開向對面幼兒要松果。
4、幼兒游戲,師指導師分松果時,小松鼠不許回頭偷看,大圈上幼兒的雙手要放在背后,直到音樂結束。
5、幼兒游戲二至三遍。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在重復體會樂曲的前提上,理解歌詞內容,初步懂得唱這一首歌曲。
2、愿意參與Music教學,并體會到Music教學過程內的快樂。
二、要點:
愿意參與Music教學,并體會到Music教學過程內的快樂。
三、難點:
在重復體會樂曲的前提上,理解歌詞內容,初步懂得唱這一首歌曲。
四、教學材料預備:
玩具貓2個、錄音機、磁帶
五、設計思路:
在《小孩子》的主題開展過程內,我發覺孩子對自個兒身體的各個部位擁有濃濃的興致。在做游戲時百玩不厭,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次教學,在本教學中涉及到了語言、認識和感知、點數等各領域的知識,通過動手、動腦、動口推動孩子各方面進一步提高。
六、教學流程:
(一)、溫習
1、溫習樂曲《大貓與小貓咪》
展示玩具貓,它們是哪個?長得一樣嗎?(一個大,一個小)它們最喜愛唱K啦,我們一塊兒唱。(集體唱〈大貓與小貓咪〉)
教師師指導個別孩子留意控制聲音。
2、練節拍
(1)師以大貓小貓咪的語氣講,你們唱得好好聽,但是小手本事大還是小呀?會干啥?(孩子自由回答)
(2)我們的小手還會做游戲啦,拍一拍手,拍一拍我的;;(孩子自由練習)
(3)以開火車的模式做游戲“拍一拍手”,師指導個別有艱難孩子,勉勵其余孩子幫忙。
(二)、新授
1、師以大貓的語氣講,我會把孩子拍的這一些部位唱出來。(放錄音,師邊唱邊做動作)
小貓咪講我亦會唱這一首歌。(放錄音2、遍)
2、孩子回想歌詞:它們剛唱了啥?(孩子回答師唱)
協助孩子理解歌詞,例如我的腰在哪兒?一塊兒來彎彎腰;有幾個手指頭?一塊兒來點數等。
3、這一首歌好好聽,是否想再聽1遍?(師清唱,孩子輕輕跟唱)
4、師幼一塊兒唱,邊做動作,叮囑個別孩子輕聲唱。
(三)、音游《拉個圈圈走一走》
師:我們用小手與孩子拉個圈圈做游戲。
1、全部孩子拉成一個大圓做游戲。
2、孩子自由選取好伙伴拉成數個小圓做游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生動、活潑的說唱情趣,體驗歌唱的快樂。
2、知道“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的民間習俗,學習用歌聲表現“廣東小主人”的熱情與好客,嘗試用潮州話說對白。
3、學習 × o× × × ×× ×× × - 的節奏型,能用動作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磁帶、錄相帶各一盒。
2、圍裙四件、玩具小茶杯、茶壺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幼兒隨歌曲旋律拍手進活動室。
2.練聲、節奏型練習。
(1)以“拍手向客人打招呼”的形式,學習節奏型:
× o× × × ×× ×× × -
(2)“用歌聲歡迎客人”的形式,練聲并唱準該句歌曲中的旋律。
(3)“唱一首歡迎客人老師的歌”,老師用潮州方言演唱,幼兒欣賞。
3.學習歌詞內容。
(1)師生在一問一答中學習歌詞的第一、二句。
(2)在動作表現中學習歌詞的后半部分。
二、學唱歌曲
1.欣賞老師范唱歌曲。
2.幼兒觀看有關“功夫茶”的錄相,同時感受音樂旋律。
3.幼兒用動作感受、表現歌曲。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二遍。
(1)幼兒能跟音樂節拍完整演唱。
(2)鼓勵幼兒用歌聲表現小主人的熱情與好客。
5.引導幼兒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歌曲接唱。
三、游戲、表演
師生共同扮演游戲角色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六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八篇04-09
關于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9篇04-09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九篇04-07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8篇04-07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7篇04-05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8篇04-05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六篇04-04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8篇04-04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九篇04-03
幼兒園大班奧爾夫音樂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