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內容:《春天》
二、活動要求:
引導幼兒用節奏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情緒。通過肢體各種動作,讓幼兒體驗到音樂優美的旋律。
三、活動準備
1 .春天的背景掛圖一張、磁帶
2 .太陽、小花、柳樹、蝴蝶、小白兔貼紙圖片各一張
四、活動過程
1 .談話或引出歌曲
“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你們仔細聽一聽,春姑娘帶了什么啊!”放(放《春天》的音樂)
2 .復習歌曲《春天》
師跟著鋼琴,有節奏地邊唱歌邊根據歌詞有序地出示貼紙圖片
3 .師提問,啟發引導動兒嘗試用節奏動作為歌曲伴奏
( 1 )小朋友的肢體動作也能打節奏,小朋友快找一找,有哪些?
( 2 )啟發幼兒提出一些辦法,如用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來打節奏。
( 3 )拍擊什么樣的節奏最好呢?
“今天,我請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她是怎樣把春姑娘請出來的。”
( 4 )讓幼兒與客人一起表演
( 5 )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嘗試各種節奏型
如:花兒都開了除了用手掌托在下巴外,還可以用手臂來表現。“彎彎腰” XO XO |X-| 拍手與拍腿結合外,還可以“彎”(叉左腰),“彎”(叉右邊腰),“腰”(鞠躬)
( 6 )將幼兒一對一的進行完整演唱、演奏歌曲《春天》
( 7 )結束活動
師:“天黑了,春寶寶們回家了。”
幼兒隨音樂做動作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大大小小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黃和蛋殼。
2、能按照蛋的大小進行排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雞、鴨、鵝、鵪鶉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3、透明玻璃碗4個。
活動過程:
1、認識動物媽媽和蛋寶寶。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的小客人,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客人吧?
出示圖片:雞媽媽、鴨媽媽、鵝媽媽、鵪鶉媽媽。
師:這些小客人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呢,我們來看看都帶了哪些禮物啊?
出示圖片:雞蛋寶寶、鴨蛋寶寶、鵝蛋寶寶、鵪鶉蛋寶寶,并進行簡易講解
2、認識實物蛋寶寶。
師;今天這些小客人還來到了我們的班里,我們掌聲歡迎它們登場吧。
逐一請出雞蛋寶寶、鴨蛋寶寶、鵝蛋寶寶、鵪鶉蛋寶寶,并進行介紹它們的特征。
3、比較這幾個蛋寶寶的不同點、
師:我們剛才認識了這幾個蛋寶寶,那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它們有不一樣的地方呢?
老師先從大小上比較不同,先挑出最大的蛋寶寶,讓幼兒知道鵝蛋最大,讓它做老大,然后比較剩下的三個蛋寶寶,讓它做老二,是鴨蛋,然后比較最后兩個蛋寶寶,讓雞蛋做老三,最后是鵪鶉蛋,依次比較。
師:世界上最大的蛋寶寶是鴕鳥蛋寶寶,因為鴕鳥是珍稀保護動物,鴕鳥蛋不常見,我們要保護鴕鳥蛋寶寶。
老師再從顏色上比較不同點,逐一介紹蛋寶寶的顏色,鵝蛋是什么顏色,鴨蛋是什么顏色,雞蛋是什么顏色,鵪鶉蛋是什么顏色。
老師最后從重量上比較不同點,讓幼兒親自用手掂一掂,逐一找出哪個最重,哪個最輕。
小結:有的蛋大,重一點,有的蛋小,就會輕一點,那老師想考考小朋友,除了大小,顏色,重量不同,那它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4、引導幼兒由表及里,產生不斷探索的興趣。
老師打開蛋,讓幼兒觀察蛋清,蛋黃和蛋殼,知道各是什么顏色,它們這些蛋寶寶里面是不是都有蛋清和蛋黃呢?
幼:觀察并明確里面都有。
師:看老師這里有一張圖片——煎雞蛋,小朋友觀察蛋清顏色有變化嗎?變成了什么顏色呢?
5、了解蛋殼的用途
師:我們把這些剩下的蛋殼是不是直接就扔了呢?其實它們有很多的用途,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這些蛋殼有什么用呢?
老師出示圖片蛋殼工藝品和蛋殼粘貼畫,并進行介紹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么多可愛的蛋寶寶,還欣賞了很多的蛋殼工藝品和粘貼畫,如果小朋友也感興趣,自己在家也做一下試試吧。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課主要是要讓幼兒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顏色的異同等。幼兒對雞蛋、鴨蛋、鵪鶉蛋都挺熟悉,對鵝蛋不是很熟悉。孩子們通過比較各種各樣的蛋寶寶,無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道理。每個幼兒也都從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殼、蛋清、蛋黃三部分組成的。在延伸活動中,我們鍛煉了幼兒自己動手的能力,用碎蛋殼粘貼自己喜歡的圖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們津津有味的吃著,我相信這應該是他們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過這節課,我了解到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科學課,在保證孩子們探索興趣和積極性的前提下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讓她們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探究的欲望。
2、說出天空中有什么。
3、訓練觀察力和發散思維。
活動準備:幼兒使用的方向盤若干;課件。
活動流程:
(一)導入活動:談話
小朋友們好,讓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天空上看一看。
(二)擴散思維活動;天空發生什么事了?(觀看課件:閃電,下雨)
師:天空怎么了?(互相說,個別說)
(三)想辦法;讓雨停下來。
師:天空下起了雨,老師沒辦法帶幼兒一同到天空中玩耍了,大家一同想個辦法讓雨停下來吧。(幼兒討論暢想)
(四)觀察內容:天空中發生了什么變化。(觀看課件)
師:看誰來了?(一陣風聲)
孫悟空出現:
“小朋友你們好,我無所不能,讓我來幫你們把雨停下來吧!”(孫悟空吹了一口氣,天空馬上出現了彩虹和云朵還有各種高興飛向天空的小動物與氣球)
(五)創新想象(觀看課件)云朵像什么?
師:噓……孫悟空又出現了!天空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活動反思:
1、利用了較形象的課件使幼兒真正走入角色當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觀察和探索的興趣。在使用幼兒熟悉的創設環境中,幼兒能夠自主大膽地主動地參與到的創新思維活動中,體驗發散性思維的樂趣。
2、運用動靜結合的方式,感受在天空中飛翔的快樂,培養了初步的創新思維意識。
活動流程:
(孫悟空一揮金箍棒,天上的物體都不見了,只留下了形態各異的云朵)
師:天空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些云朵都像什么啊?(請幼兒伸出手在空中自由繪畫)
(六)結束活動:你飛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師:天空這么美麗,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份禮物,可以讓小朋友到天空中玩一玩!小朋友猜會是什么呢?
師:小朋友們看天空上都有什么啊?誰高興得飛來了?(幼兒觀察回答)
(七)模仿活動:模仿物體都是怎樣飛的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還有誰可以飛上天空嗎?他們都是怎樣飛的?(幼兒模仿)
師:小朋友們請站起來(分發小方向盤)我們一起坐到小飛機里去吧!(要系好安全帶噢)準備好了嗎?要起飛了!(播放聲音:飛機起飛)引導提問你飛到哪了?見到了什么?
(八)活動延伸:我們到月球去玩耍。
師:老師還有件神秘的禮物!看它是什么啊?坐上它可以到很遠的月球上玩耍!小朋友我們再一起到月球上看一看、玩一玩!
活動反思:
3、運用多感官的活動過程,利用聲效將幼兒帶入無盡暢想空間的天空意境中,增強了幼兒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不足:
引言要簡練,盡量在幼兒未回答問題時,不做過多的示范。在天空中添加幾朵可讓幼兒分辨出形狀的云朵,使幼兒遞進發散思維。
課后通過活動,幼兒知道天空中有什么,并且利用較形象的課件使幼兒真正走入角色當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觀察和探索的興趣。運用多感官的活動過程,利用聲效將幼兒帶入無盡暢想空間的天空意境中,增強了幼兒創新思維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聽清小動物的名稱,模仿小動物發出的叫聲。
2、體驗游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讓幼兒學念兒歌《小動物的叫聲》,自由擺弄各種玩具動物,了解小動物的名稱、叫聲和動作。
2、小格子、小鴨子、小雞、小貓、小狗等玩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動物玩具,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教師逐一出示小動物玩具引導幼兒說出他們的名稱和叫聲。
二、引導幼兒學習用手勢表現小動物的形象
1、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手勢
2、指導幼兒用不同的手勢動作表現小鴿子、小雞、小貓等。
三、游戲。
1、教師說小動物的名稱,小朋友要邊發出小動物的叫聲邊做手勢。
2、速度由慢到快,以增強游戲的趣味。
四、擴充游戲內容,增強游戲的快樂體驗。
1、小朋友還聽過哪些小動物的叫聲?我們也把他們請到游戲里來。
2、教師邊做手勢邊講述如:小蜜蜂,"嗡嗡嗡";小羊"咩咩咩"等。
四.活動目標
1 幼兒能正確感知小動物的叫聲。
2 幼兒通過歌唱體驗并享受音樂游戲過程中樂趣。
3 幼兒根據音樂節拍可以作出簡單的動作。
五.活動準備
1 小羊、小貓、小雞、小鴨等小動物的叫聲。
2 小羊、小貓、小雞、小鴨的圖片及頭飾。
3 多媒體
六.活動難點
幼兒可以根據音樂節拍做出相應的小動物的動作。
七.活動重點
幼兒掌握動物叫聲,并作出相應的小動物的動作。
八.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律動
手指操
(二)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們喜歡都什么小動物呀?(提問幾個小朋友)看來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老師也有很多喜歡的小動物朋友,今天呀老師把他們都帶來了,他們說他們也想和你們做朋友呢。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都是誰啊?
(三)進入主題
教師:好的讓我們來認識第一位好朋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好好聽聽它是誰?(播放小羊的叫聲)
教師:這是誰的聲音?(教師做出疑問狀并引導幼兒回答,試著模仿小羊的叫聲,適當示范模仿動物特征 )小羊是怎么叫的?(拿出小羊的圖片)
教師:小朋友學的真像,小羊咩咩的叫,那我們再聽聽誰又來了?(放貓咪的叫聲)這是誰的叫聲?(引導幼兒回答,并模仿叫聲。 然后拿出動物圖片)小貓怎么叫的?
老師再繼續播放小公雞、小鴨子的叫聲,引導幼兒模仿叫聲回答出是什么小動物
(四)聽音樂
教師:(1)"小朋友們的小耳朵可真靈呀,一下就聽出是誰的叫聲了。下面
我們來聽一段音樂,聽聽音樂中有哪些小動物在唱歌?(播放"我
愛小動物"的音樂,引導小朋友說出音樂中出現的小動物)
(2)"音樂播放完了,小朋友們聽見誰在唱歌了?"(當幼兒說出聽
見的動物時,教師把相應的動物頭飾戴在幼兒頭上,調動幼兒積極性)
"現在你就是XX(幼兒回答的動物)了,我愛我的XX,剛才在音樂中XX是怎么唱歌的?"(引導幼兒模仿在音樂中聽到的動物的叫聲)
(3)"小朋友真棒!"(教師模仿相應動物的姿態并唱出音樂中動物的叫聲,便于幼兒掌握音樂節拍。)"小朋友們還聽見誰在音樂中唱歌了?"(引導幼兒回憶音樂中小動物的叫聲,然后給每個幼兒分發頭飾)"小朋友們真厲害,聽到這麼多小動物在唱歌,現在小羊站起來,小羊在音樂中怎么唱歌的?(戴著小羊頭飾的小朋友站起來學小羊唱歌,然后再讓戴著其他頭飾的小朋友依次站起來,這樣可以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音樂的節拍)
(五)做游戲
教師:今天我們交好幾個小動物朋友,小動物們請我們去它們家里做客,現在我們搭上小火車去小動物家,唱歌給它們聽好不好?(教師與幼兒一起搭上小火車來到小動物家唱歌)
九 結束部分
教師:"小動物們聽到你們的歌聲非常高興,現在我們要回家了,下次再來做客!"(教師與幼兒搭小火車回到座位)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它們都是誰呀?(引導幼兒回顧本節課學習的動物叫聲)"回到家把你們的新朋友介紹給爸爸媽媽好嗎?現在我們活動結束了,小朋友們再見!"
附手指操: 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變變變,變成毛毛蟲,爬爬爬。
二根手指,二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小白兔,跳跳跳。
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小螃蟹,走走走。
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變變變,變成小蝴蝶,飛飛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內容:
吹畫《梅花》
二、活動目標:
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梅花的基本特征;體驗吹畫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調色盤、墨水、紅色水粉顏料、毛筆、吸管和操作材料紙。
四、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出示教師范畫--梅花。
介紹作畫工具。(先讓幼兒猜猜作畫工具,教師再出示特別的作畫工具"吸管"。)
2.教師講解示范。
用毛筆蘸上墨水滴幾滴在紙的下端。
用吸管對著水滴向紙的上方吹,改變吸管的方向吹出不同方向的樹枝用右手食指蘸上紅色的顏料,點出若干朵梅花。
3.幼兒作畫。(要求:幼兒可站著、蹲著吹畫畫;注意畫面干凈;畫好后等顏料干了以后再拿起來)
4.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獨立完成。
5.作業展覽。把幼兒的作品固定的畫袋里,讓全體幼兒欣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愿意為弟弟妹妹做榜樣。
2、鼓勵幼兒大膽主動的與弟弟妹妹進行交往。
3、學習關心和幫助別人,運用已經學過的.折紙技能,嘗試為小朋友做禮物。
活動準備
1、事先組織幼兒參觀小班幼兒入園的情景。
2、歌曲《小娃娃跌倒了》的磁帶;故事《成成當哥哥》的磁帶及掛圖;
3、折紙范例2個;幼兒用折紙用的紙張。
活動重點:愿意為弟弟妹妹做榜樣
活動難點:幼兒能大膽主動的與弟弟妹妹進行交往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小班小朋友是怎樣上幼兒園的?你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弟弟和妹妹和你有什么不一樣?
評析:通過比較,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要有一種新的姿態,新的表現,為弟弟妹妹做榜樣。
2、師:小朋友現在是小哥哥和小姐姐了,你想為弟弟妹妹做點什么事呢?
有一個小弟弟在路邊摔倒了,哭個不停,怎么辦呀?誰能幫助他呀?(請幼兒發表自己的做法。)那我們來聽一聽歌曲中唱的小朋友是怎么樣來幫助小弟弟的。
3、幼兒欣賞歌曲《小娃娃跌倒了》。
提問:小弟弟摔倒后,怎么樣啊?如果你摔倒了會怎么樣?歌曲中的小朋友怎么做的?
4、再欣賞一遍歌曲,小朋友一起打節奏。
評析:通過欣賞歌曲,讓幼兒聯系實際說一說自己的做法,會使幼兒有一種自豪感,感到自己長大了,更應該為小弟弟小妹妹做出榜樣。
5、師:有個小朋友,也上中班了,他很想做哥哥,可是他遇到了麻煩,是什么麻煩呢?他能做一個真正的哥哥嗎?請小朋友聽故事《成成當哥哥》
6、看圖片,聽故事《成成當哥哥》
提問:誰是成成的妹妹?成成和妹妹玩什么?妹妹讓成成幫她干什么?成成會嗎?他怎么么樣幫助妹妹的?妹妹高興嗎?后來小西妹妹為什么高興了?成成怎樣學會系鞋帶的?
評析:通過聽故事,進一步激發幼兒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7、師:小朋友要想當哥哥姐姐幫助弟弟妹妹,就要比弟弟妹妹學的知識多,本領大,要不怎么幫助他們呢?
8、今天老師準備了兩件小禮物,要送給小班的小朋友,你們看,怎么樣啊?(展示折紙范例),你們想送什么禮物給弟弟妹妹呢?,老師只給大家準備了各種彩色紙,你能用這些紙做個小禮物送給弟弟妹妹嗎?(提醒幼兒想好了再做)你想做個什么呢?(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9、幼兒進行折紙活動。教師進行指導工作,對有困難的小朋友,給予幫助。幼兒完成作品后,老師給小朋友的作品寫上名字。
師:我們把小禮物送給小班的小朋友吧,別忘了,要給小朋友說一句話,如:這是我折的小鳥,你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我把這個送給你。
評析:通過為小班的小朋友送禮物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的積極性高漲,從內心深處感到自己長大了,有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了幼兒在新的一年里奮發上進的愿望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萌發了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能較快地適應中班的新環境,在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活動中,初步形成責任意識,并獲取了一些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但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幼兒在為小朋友送禮物的過程中表現得都非常熱情,但不會表達,只是把禮物放到小朋友的手中,卻沒能按要求說話,還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應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想說、敢說、會說。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情緒,使幼兒能較準確地演唱此歌曲。
2、積極參與歌曲律動和藏找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3、初步學習聽辨樂器音源、音色,嘗試語詞的替換。
二、教學準備:
道具:掛圖1、禮物袋1個、圣誕帽、圣誕老人玩偶
樂器:手搖鈴、圓舞板、沙蛋各19個(在幼兒椅子下準備籃子里裝圓舞板、手搖鈴)
三、教學隊形:
椅子半圓形擺放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積極參與歌曲律動和藏找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難點: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嘗試替換語詞唱歌。
五、教學過程:
(一)暖身進場
“小朋友們,圣誕節快到了,我們一起去參加圣誕舞會吧!”
(二)故事引導:
圣誕節快到了,大家都很高興,可是只有圣誕老公公愁眉苦臉的,為什么呢?我們問問他(出示布偶)問:“圣誕老公公,你怎么愁眉苦臉的呀?”答:“唉!我正要去給小朋友們送禮物的時候,發現我心愛的鈴鐺不見了,該怎么辦呢?”“小朋友們說該怎么辦呢?”(幼兒回答,提示幼兒找一找)
出示圖1:“有誰來幫忙找呢?(小貓、小公雞……)找了哪里?(倒過來、背后、胡子、帽子還請圣誕老奶奶幫忙找)
(三)歌曲律動
1、情緒表情,練習各種表情變化
“當鈴鐺不見了的時候,圣誕老公公的表情怎么樣?如果你心愛的玩具不見了你會怎么樣呢?(做傷心狀,練習語詞:不見了)找了好久,鈴鐺還是沒找到,很生氣(做生氣狀練習語詞:生氣了),要是鈴鐺找到了(做開心、高興狀練習語詞:找到了)。”
2、語詞與律動
“圣誕老公公的鈴鐺不見了,誰能夠來幫他一起找一找,最后找到鈴鐺了沒有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慢板:左右搖擺,搖頭無奈,傷心狀
快板:歡喜地拍手轉圈
“圣誕老公公除了鈴鐺不見了,還有什么不見了呀?(禮物不見了)圣誕老公公的禮物不見了,誰能夠來幫他一起找一找,最后找到禮物了沒有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慢板:左右搖擺,搖頭無奈,傷心狀
快板:歡喜地拍手轉圈
(四)樂器聽辨及語詞替換
“圣誕老公公的鈴鐺和禮物找到了沒有呀?(找到了)我們也來玩這個找一找的游戲好嗎?你們看這是誰?(沙蛋)沙蛋寶寶也想跟我們一起玩,你們聽沙蛋寶寶說什么(搖奏沙蛋)沙蛋寶寶說,你們把眼睛閉起來,不許偷看哦,看看誰能找到我。”(師藏7個沙蛋并請幾名幼兒配合)
1、沙蛋(清唱,注意語詞替換)
慢板:幼兒聽辨,尋找音源
快板:拍手唱歌
“你們可真棒!都找到了,你們都是從哪里找到呢!(幼兒發言)還能藏在哪里呢?你們自己來藏沙蛋好嗎?(注意語詞替換)”
(配樂)幼兒集體游戲
2、圓舞板
“哈哈,找到了嗎?(找到了)把沙蛋放好,還有一個樂器寶寶也來了,(圓舞板)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響板,把它編進我們的歌曲里該怎么唱呀?(提示幼兒跟唱)響板可以藏在哪里呢” (配樂)幼兒集體游戲
(五)藏找游戲——聽/找游戲
1、觸摸袋游戲
“閉上眼睛,猜猜誰來了(戴上圣誕帽)這回圣誕老公公可要考考你們哦,看看我把什么禮物裝進禮物袋里呢?沙蛋、手搖鈴和響板都裝進禮物袋里,看看誰的小耳朵最靈,能聽從聲音找出和我一樣的樂器寶寶。”
2、圣誕老公公送禮物
“你們真聰明!每年都是我一個人送禮物,忙不過來,今年請你們來幫我送禮物好嗎?(好)不過你們要聽我的指揮哦,聽聽先送什么禮物呢?”聽音樂送禮物自然結束。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七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七篇04-05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七篇04-04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七篇04-04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熱門】04-01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4-03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九篇04-07
幼兒園小班教案 (集合15篇)04-08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九篇04-06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4-06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