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時間:2022-03-23 13:13:2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音樂活動“快樂的小蝸牛”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根據小蝸牛的特點,歌詞寫的幽默詼諧。

  它的目標是1.理解歌曲的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3.進一步了解蝸牛的背殼的神奇作用。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初步學唱歌曲,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活動結束了,盡管多數的幼兒都能唱這個歌,但是我自認為對于這個音樂活動上的不是很好,三拍子的節奏有些難唱,孩子們唱起來音準不夠,節奏難把握。就連平時唱歌能力較強的孩子也沒掌握好。

  我認為這次活動,比較適合我班幼兒的特點,但由于準備不足,各方面考慮欠妥,活動中存在諸多的問題,也沒能和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所以活動中存在著許多的失誤,例如孩子們對歌曲的熟悉度不夠,身體沒有很好的動起來,有的小朋友在動起來就沒有唱歌的聲音了,我認為還是我自己引導的不夠,有的小朋友上課的時候有走神的情況沒有很好及時的個別教育,對《指南》的實際拓展不夠,沒有尊重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幸好,本次教學活動的內容的選取幼兒很感興趣,尤其在后面讓他們一起變成小蝸牛動起來,他們跳的非常開心,感覺自己的努力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報。

  教的度難沒把握好。由于自己在教學流程上的突然改變,也可以說自己是準備沒到位。因此在這次的音樂活動中,我未做過多的歌詞解說,結果,幼兒對于第二段的歌詞含糊不清;其次,為了歌曲中能唱出逍遙、自在的心情,我們加唱襯詞“呦呦”,其實我們還可嘗試用不同的襯詞來代替“呦呦”,感受不同的襯詞所帶來的不同歌曲情緒,如呀呀、嘿嘿等。

  總結本次經驗教訓,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教學活動的準備,預設到每一個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相應的準備,只要用心,很多問題都可以考慮到并及時采取措施,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會做的更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早晨的餐點吃餅干、喝牛奶是幼兒在園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觀察幼兒在這段時間中的表現,發現他們特別喜歡吃我園點心師傅做的'不同形狀的餅干。偶爾提供一些動物形狀、水果形狀的餅干時,幼兒就會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和幼兒聊起了有關餅干的話題,發現他們對于各種餅干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熟悉和經驗,也喜歡品嘗不同類型、不同口味的餅干,但當問到是否自己親自做過餅干時,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這就促使我開展了一節音樂律動活動——《做餅干舞》。將如何制作餅干的過程編成一套簡單的舞蹈,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了解制作餅干的過程,體驗制作餅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了解做餅干的過程,并說一說,做一做。

  2.能跟著音樂旋律做動作,體驗做餅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做餅干舞》。

  2.做餅干的視頻及流程圖。

  3.各種形狀和口味的餅干。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到餅干王國去參觀,你們準備好了嗎寧出發嘍! (隨音樂進場。)

  師:餅干王國到了! (創設情境。)

  師:瞧,餅干王國有這么多好吃的餅干!快讓我們坐下來看一看都有哪些餅干。(有心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字母、花朵、免子、小熊等等。)

  師:小朋友,你喜歡吃餅干嗎?你吃過的餅干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有跟爸爸媽媽一起做過餅干嗎?餅干是怎么做成的呢?

  分析:這一環節通過創設勤餅干王國參觀的情境,并運用層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調動了幼兒B有的關于餅干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2.欣賞視頻,了解做餅干的過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餅干王國的點心師是怎樣做餅干的!

  (1)欣賞制作餅干的視頻。

  (2)幫助幼兒疏理制作餅干的流程。(見下方步驟圖。)

  (3)談話總結

  師:好吃的餅干是怎么做出來的?

  師:首先,要干什么?(學一學篩面粉的動作。)

  師:篩好面粉以后做什么?(學一學加水的動作。)

  師:水加好了,點心師又做什么了?(學一學揉面的動作。)

  師:這張圖片中點心師傅在干什么呢?(學一學壓扁的動作。)

  師:壓完后要把它放進烤箱烤一烤。(學一學烤一烤的動作。)

  師:嘀嘀嘀,時間到!餅干做好了。

  師:餅干是怎么做的,我們一起說一說。

  分析:通過欣賞制作餅干的視頻以及教師梳理出的流程圖,讓幼兒直觀地了解制作餅干的全過程,為后面的學習舞蹈動作做鋪墊。

  3.學跳《做餅干舞》,感受學習的樂趣

  (1)完整范跳,熟悉音樂旋律。

  師:哇,做餅干真有趣,老師還會跳《做餅干舞》呢!

  教師示范:跟著音樂旋律邊說兒歌邊表演《做餅干舞》。

  分析:教師通過示范表演,激發幼兒想表演的欲望,為學習《做餅干舞》作好鋪墊。

  (2)分動作學習

  師:剛才你們看清楚我是怎么做的嗎?誰來說說看。(幼兒自由回答。)

  游戲一:小篩子篩面粉

  雙手胸前合抱做成小篩子狀,假裝將面粉放進去,然后一起扭動身體篩面粉。左邊篩一篩,右邊篩一篩,上面篩一篩,下面篩一篩,慢慢篩,屁股扭一扭下蹲,再慢慢地扭著站直。

  游戲二:小茶壺加加水

  一手插腰,一手向上托舉,做成茶壺樣,側彎腰加水,邊加水嘴巴還發出“咕嚕嚕”的聲音。

  游戲三:捏一捏小面團

  雙手胸前學做捏一捏的動作。

  游戲四:壓扁扁小面團

  雙手交替上下擠壓,做壓面團的動作。

  游戲五:烤一烤小餅干

  雙手上舉并跟著旋律跳起,正面烤一烤;轉過身,雙手上舉并跟著旋律跳起,反面烤一烤,表現餅干在烤箱中翻烤的景象。

  分析: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通過說一說、學一學、動一動、做一做,體驗到了做餅干的樂趣。教師運用形象的語言、夸張的動作將做餅干的過程編成幼兒喜歡的舞蹈動作,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其學習的特點。

  (3)幼兒完整表演

  ①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做餅干吧! (師幼跟隨音樂邊說兒歌邊跳《做餅干舞》。)

  師:聞一聞我們做的餅干(做聞的動作),好香哦!讓我們來嘗一口,啊嗚! (吃餅干的動作)餅干香不香?嗯,又香又脆。啊嗚啊嗚啊嗚(吃餅干的動作。)

  ②師:小朋友真能干,讓我們多做些餅干吧i開始嘍。跟我一起邊說邊做,聲音要響亮哦! (師幼再次跟隨音樂邊說兒歌邊跳《做餅干舞》。)

  ③師:這次我們要做更多的餅干。記住我們跟著音樂的旋律做一做,小嘴巴不發出聲音哦! (師幼跟著音樂的旋律做動作,讓幼兒學會傾聽旋律。)

  分析:這一環節是完整表演,從讓幼兒跟著音樂旋律邊說邊完整表演《做餅干舞》,勤提出要求要用響亮的聲音邊說邊表演,到最后不發出聲音只跟著旋律做動作,所提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4.嘗試造型,拓展經驗

  師:咦,你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是動物餅干呀,是什么小動物餅干?

  師:這次我們跟著音樂做一做動物餅干吧!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就擺出它的造型,我們開始吧! (造型亮相。)

  師:動物餅干在哪里呀?你做的是什么動物餅干?(幼兒自由回答。)

  分析:幼兒嘗試造型,學做動物餅干,將自己變成小餅干,擺出各種小動物的樣子,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拓展了經驗.學會了本領。

  5.活動延伸

  師:哇,今天的餅干王國之旅就要結束了,我們做了這么多好吃又有趣的餅干,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想送給誰呀?(幼兒自由回答。)

  分析:通過拓展延伸這一環節,讓幼兒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反思

  《做餅干舞》這節小班音樂活動,經過反復的實踐和修改,最終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孩子們在動一動、玩一玩的過程中學會了本領,收獲了知識,拓展了經驗。活動時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高,課堂的氣氛很活躍。幼兒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獲得了經驗和提高。當然我也從一次次的修改過程中收獲了經驗和反思。

  1.充分挖掘“趣”的元素,讓幼兒“樂”學。

  愛因斯坦說過:對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所以說興趣是快樂學習的種子,有了興趣幼兒才會“樂”學。活動一開始,通過創設情境(到餅干王國去參觀),運用探究式提問,激發了幼兒主動探究和積極學習做餅干的興趣,從激趣——導趣——延趣過程中尋找切入點。如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用雙手做成小篩子,然后設置將面粉倒進去的情境,孩子們不停地扭動身體篩面粉,左篩篩,右篩篩,上下篩篩,玩得不亦樂乎,爭先恐后地大膽嘗試和表演,不僅激發了幼兒主動參與和表演,還提高了幼兒的自我表現能力,讓幼兒的學習成為一種快樂學習。

  2.積極營造情境氛圍,讓幼兒“會”學。

  本次活動把游戲化、情景化融入教學過程,幼兒在學學、玩玩中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興趣比較高。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常常因為高興地做動作而忘記了傾聽音樂。作為教師,在積極營造情境氛圍,讓幼兒敢動、能動、會動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所以,當孩子們的活動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以后,教師適時地提出了“我們跟著音樂的旋律做一做,小嘴巴不發出聲音哦”,為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適時引起情感共鳴,讓幼兒“享”學。

  幼兒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享受的過程,在《做餅干舞》音樂活動中,孩子們能跟著音樂旋律做動作,體驗做餅干的過程。當幼兒嘗試動物餅干造型時,整個活動達到高潮,每一個孩子都融入了情境之中,全情投入表演。在那一刻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與老師之間、孩子與音樂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幼兒全身心地享受著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有節奏地表現各種洗澡動作,并使動作具有美感和表現力。

  2、在自主想象、創造中享受自由舞蹈的快樂,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3、知道在夏季應勤洗澡,讓自己健康快樂地度過炎熱的夏天。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洗澡的生活經驗。

  2、洗澡用具若干。

  3、自制"流水"(銀色亮絲制作)。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樂,激發活動興趣。

  1、師生聽音樂進場。

  2、通過提問,引出活動:

  (1)教師:"這么熱的天,跳了舞后,老師都出汗了,你們呢?出汗后怎么辦呢?""讓我們聽著音樂洗澡吧!"

  (2)幼兒感受音樂,自由地做洗澡動作。

  二、大膽表現洗澡動作,使動作具有節奏感、美感和表現力。

  (一)引導幼兒有順序地進行洗澡。

  1、感受音樂,引導幼兒討論:

  (1)"剛才你洗了身體的哪些地方?"(幼兒自由表達)

  (2)"洗澡時我們先洗哪兒?再洗哪兒?最后洗哪兒?"(幼兒自由討論)

  2、聽音樂有順序地進行洗澡。

  教師:"讓我們隨著音樂把全身洗一下,看誰的動作好看,能和音樂合拍。"

  (二)引導幼兒有節奏地進行洗澡。

  1、幼兒聽著音樂洗澡,鼓勵幼兒表現出節奏感和美感。

  2、請個別幼兒大膽展示自己的動作,其他幼兒集體模仿。

  3、聽音樂有節奏地完整表演洗澡。

  三、享受自由舞蹈的快樂,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一)添加洗澡用具"洗澡",享受自由舞蹈的快樂。

  1、教師:"洗澡時我們還需要用到哪些東西?"(洗澡巾。洗澡球。沐浴露等)

  2、個別幼兒表演。

  (二)幼兒互相洗澡,體驗與人合作的快樂。

  1、引導幼兒相互搓洗。

  教師:"我發現有的小朋友洗不到后背,怎么辦?"

  2、幼兒聽音樂互相洗澡。

  (三)互相沖洗,再度體驗合作洗澡的快樂。

  教師:小朋友的身上搓出了許多泡泡,我來幫你沖一沖。(教師抖動"流水")我沖到哪兒,你就洗哪兒。

  四、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放松身體和心情。

  1、幼兒聽著舒緩的音樂做柔軟的動作或者休息。

  2、讓幼兒知道洗澡是一件快樂。舒服的事情,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干凈。小朋友們要勤洗澡,做一個愛清潔、愛衛生的孩子。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這首樂曲改編自《王老先生有塊地》,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咿呀咿呀呦”樂句反復出現,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在活動設計上,教師力求讓幼兒通過調動多種感官充分辨識固定樂句,充分感受音樂節奏,并借助鋸木頭、擦汗、洗澡等游戲情境幫助幼兒反復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從而體現“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游戲情境的營造和幼兒想象能力的激發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教師借助一小塊彩色紗巾巧妙地幫助幼兒搭建起想象與表現的平臺,豐富了幼兒表達、表現的手段。

  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辨識反復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并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 ××| ×― |”。

  準備:

  1.彩色紗巾、音樂CD、錄音機。

  2.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譜,粉筆一支。

  過程:

  一、初步感受樂曲

  (教師和幼兒在脖子上系一塊紗巾進場。)

  1.聽音樂,尋找其中反復出現的樂句。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段特別有趣的音樂,這段音樂里有一句話特別有趣,看看誰能找出來。

  (師幼一同欣賞樂曲,教師隨音樂節奏輕微擺動身體,當出現“咿呀咿呀呦”樂句時,教師與幼兒目光交流、呼應。)

  幼:我聽到“……”(幼兒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師:是這句嗎?“啦……咿呀咿呀呦,啦……”(教師哼唱樂曲,突出“咿呀咿呀呦”的樂句。)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我們一起來和它打個招呼吧!聽到“咿呀咿呀呦”的時候,請大家揮揮小手,這樣我就知道你們已經找到它了。

  (師幼一同再次欣賞音樂,教師把手放在耳邊以示專注傾聽。當“咿呀咿呀呦”樂句出現時,教師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兒揮手互動,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導幼兒注意并不是每一樂句都會出現“咿呀咿呀呦”的。)

  師:呵,這個“咿呀咿呀呦”有點調皮,有時會出來和我們打招呼,有時我們等它好久都不出來。

  2.根據圖譜尋找固定樂句出現的規律。

  (出示圖譜,教師隨音樂用粉筆沿波浪線描畫,在樂句“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用明顯的擺動動作畫出鋸齒線,以突出樂句和音樂節奏。)

  3用身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師:原來“咿呀咿呀呦”會和我們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句樂句都出來的。我們再來聽一聽、找一找,聽到“咿呀咿呀呦”的時候就跳跳舞吧!

  (教師示意幼兒解下紗巾,隨音樂自由做動作,在“咿呀咿呀呦”處揮舞紗巾。)

  二、表現固定樂句的節奏

  師:森林里的動物們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誰愿意來當小木匠?

  幼:我愿意。

  師:小木匠需要一把鋸子來鋸木頭,變變變,我的鋸子變出來。

  (教師將紗巾拉直,幼兒紛紛模仿。)

  幼:我的鋸子也變出來了。

  師:好,我們一起來練練鋸木頭的本領。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才能鋸哦!

  (師幼手持紗巾坐在位子上,聽音樂在固定樂句出現的時候來回拉動紗巾,以表現鋸木頭的情景。)

  師:本領練好了,看看這里有沒有木頭?(教師將紗巾蓋在頭上,伸展肢體)呀,這里有一棵大樹,哪個小木匠先來試試鋸木頭?

  (教師請一幼兒合作演示鋸木頭。教師一邊哼唱,一邊示意該幼兒在“咿呀咿呀呦”的樂句處來回在教師手腳關節處拉動紗巾。隨后,教師做出手臂、肩膀等處關節突然垂落的動作,以表示木頭被鋸斷了。)

  師:大家想不想來鋸木頭?被我摸到頭的小朋友趕緊到前面找個空位置變成一棵大樹吧。三、二、一……呀,出現了一片森林!

  (被邀請的幼兒模仿教師將紗巾蓋在頭上,伸展肢體扮演大樹,教師調整個別幼兒的站位。)

  師:其他小朋友都來當神氣的小木匠,帶上小鋸子,去找一棵大樹,站在大樹的身邊。(其余幼兒一一對應地尋找合作伙伴,教師根據情況調配,以便每位幼兒都有合作表現的對象。)

  (幼兒隨音樂合作表現。)

  師:好嘍!木頭鋸好了,抱著自己的木頭回家吧!(幼兒相擁著回到位子上。)

  師:鋸木頭好辛苦,趕緊拿毛巾擦擦汗吧!

  (師幼一同隨音樂表現拿毛巾扇風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現的時候,按照節奏在臉上輕拍表示擦汗。教師和個別幼兒互動,按節奏給幼兒擦汗。)

  師:休息好了,我們接著鋸木頭。剛才當小木匠的小朋友現在趕緊變成一棵大樹吧!

  (幼兒互換角色,合作游戲。)

  三、結束活動

  師:木頭鋸好了,小木匠們出了許多汗,一起來洗個澡吧!

  (教師高舉紗巾并抖動,以表示蓮蓬頭,幼兒自然聚集到教師身邊。)

  師:拿好你的洗澡海綿球,一起來搓搓搓……

  (幼兒將手中紗巾團成團變成小浴球,和教師一同隨音樂表現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樂句處有節奏地搓洗身體的各個部位。)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教學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具有初步音樂節奏感,并感受4|4拍的音樂節奏。

  2、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并合拍,愿意在音樂伴奏下感受音樂、表現節奏。

  3、激發幼兒對歌唱表現的興趣,能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

  3、能唱準《小星星》的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教學活動準備:

  1、小星星粘貼及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

  2、《小星星》CD、歌曲圖譜

  3、人手一個樂器:三角鐵、馬玲、鈴鼓、小鈴等樂器。

  教學過程:

  1、誰是小星星

  音樂欣賞及感受4|4拍音樂節奏,欣賞《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師一起隨著節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節奏。并給小朋友戴上星星頭飾,老師是月亮媽媽。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節奏型來表現輕快、跳躍的小星星"(引導幼兒嘗試用手拍出XX|XX|的節奏。

  2、活潑調皮的星星

  師:"天黑了,月亮媽媽帶著小星星出來了,你們猜猜在這天空中最調皮,象一只只小眼睛。"老師引導幼兒說出要用輕快、跳躍的唱法來表現閃爍的星星。

  3、安靜柔美的星星

  師:"小星星玩累了,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引導幼兒用舒緩、連貫的唱法表現累了的小星星。

  師:"現在我們又可以用什么節奏型來表現玩累的小星星?(引導幼兒拍出X-|X-的節奏型)

  4、引導幼兒聽音樂進行節奏練習。

  將幼兒分為四組分別敲出兩種不同的節奏型

  (1)先請一組小朋友拿樂器敲出星星的節奏型,另外一組小朋友可做點頭動作。

  (2)再請一組小朋友拿樂器敲出不同的的節奏型,另外一組小朋友可做點頭動作。

  6、四組幼兒一起配上樂器,為歌曲《小星星》伴奏。

  7、星星寶寶回家了

  師:剛才小朋友演奏得又整齊又動聽,天快亮了現在我們聽著音樂,星寶寶回家的舞蹈吧!

  師彈出小星樂曲,幼兒聽音即興做相應的動作。

  8、結束活動

  師:"天亮了了,小星星們回家吧!"

  教學反思:

  樂曲所要表現的是黑夜里滿天星星閃爍、此起彼伏的美景。讓幼兒在表演合唱中要將"一閃一閃"的跳躍感唱出來,在用手作"閃"的動作時注意合拍和跟節奏。熟悉4/4節奏并學會運用簡單打擊樂,是本教材的重點;而根據不同的音樂形象鼓勵幼兒大膽在音樂伴奏下聽音樂打節奏時示范和指導并表現是本教材的難點。這個游戲能夠充分激發幼兒興趣和積極性。在鼓勵幼兒大膽地模仿別人動作并表現音樂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放在讓幼兒按音樂節奏活動,并不重復別人的動作。

  小百科:星星基本解釋為夜晚天空中閃爍發光的天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回憶過去的開心時光,體驗與朋友共同生活的快樂。

  2.看圖譜理解歌詞學唱歌曲,并嘗試與同伴合作創編說唱部分。

  3.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熟悉歌曲旋律;

  2.歌曲圖譜和音樂;

  3.任務卡(幼兒與同伴共度的美好時刻照片)三張(每張安排兩幅照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開心的事

  [師]小朋友們!你們就要畢業,將要和好朋友們分開,我們在一起生活快三年了,在過去的時間里發生了許許多多開心、快樂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開心的事。

  幼兒回憶并講述。

  二、學唱開心的歌

  1.第一次欣賞

  [師]你們說了這么多,讓我也來說說吧。請你們聽仔細,我說了哪些開心的事。

  播放音樂,教師隨音樂用動作表現歌詞內容,幼兒欣賞第一遍。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講述)

  [師]是不是象你們說的那樣呢,讓我們再欣賞一遍。

  2.第二次欣賞

  (出示歌曲圖譜)教師邊指著圖譜,邊演唱歌曲。

  幼兒邊看圖譜邊欣賞歌曲第二遍。

  提問:這回你聽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圖譜,理解歌詞內容。

  歌曲的兩段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開頭兩句、結尾兩句是一樣的;說唱的內容不一樣。)

  3.跟唱歌曲

  [師]你們說得真好聽,讓我們看著圖譜用好聽的聲音把開心的事情唱出來吧。

  幼兒跟著老師邊唱邊用動作表現歌曲。(學唱第一遍)

  4.分形式學唱歌曲

  A與老師合作唱歌曲。

  [師]和老師一起合作唱這首歌曲,怎么樣?你們想唱歌曲唱的部分還是說的部分?(由幼兒決定合作形式)(幼兒學唱歌曲第二遍)

  B與同伴一起唱歌曲。

  [師]快和小組的伙伴拉起小圓圈,我們一起唱起來。

  幼兒分組圍成圈邊唱邊用動作表現歌曲。(幼兒學唱歌曲第三遍)

  三、創編開心的話

  (1)明確創編要求。

  [師]其實開心的事情有許多,我的歌曲里只說了一小部分。讓我們把其他開心和快樂的事情也遍到歌曲里,好嗎?

  該怎么編呢?歌曲里說到開心的事都是幾個字的?(五個字)那么你們等會兒每個小組編的時候也都要用五個字。

  (出示任務卡)我這里有三張任務卡,等會兒各組派一名代表來抽一張任務卡,請你們根據任務卡上開心的事來編。

  (2)分組改編說唱部分。

  幼兒分成三組,根據任務卡上的照片回憶并創編說唱部分。

  教師巡回觀察,引導幼兒用積累的好詞句進行創編。

  如:飯菜香噴噴;新年秧歌隊;朋友生日會等等。

  (3)各組輪流介紹并表演改編的歌曲。

  教師針對幼兒實際情況給予評價和肯定。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創編內容是否通順、壓韻;表演時是否有隊型;表演結束后有沒有謝幕是否注意禮儀;有沒有創新之處等)

  四、延伸活動

  將歌曲圖譜和任務卡投放在主題區角中,供幼兒自主結伴排練、表演。

  小百科:開心,指心情舒暢,快樂。見漢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六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6篇03-22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8篇03-19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10篇03-18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六篇03-18

關于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5篇03-16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九篇03-16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六篇03-15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8篇03-15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10篇03-13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錦集9篇03-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秘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日韩精品肥臀蜜桃一区二区自在线拍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成年少妇丰满网 | 亚洲国产AV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