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粘貼的方法裝修金色房子的屋頂、墻面等部位。
2、能用折疊、填畫等方法布置打扮屋子周圍的景物,體驗制作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房子模型三間、漿糊、稻草、木質(zhì)紙張、磚型紙張貼面,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記號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回憶故事。
提問;《三只小豬》中小豬們分別造了三間怎樣的房子?
二、分析不同的房子的構成,演繹不同房子的裝扮。
1、了解不同房子的構建特點與材料
2、提問:
(1)建造草房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裝扮上去?
(2)建造木頭房子需要哪些材料?我們可以怎么來裝扮?
(3)磚房和其他兩間房子有什么不同,真的用磚嗎?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來替代?
3、幼兒個別嘗試演示給不同的房子進行裝扮。
師:這里有三間房子的空殼,請三只小豬選擇不同的材料分別來裝扮一下。
三、幼兒集體參與裝扮,體驗制作裝扮的樂趣。
1、幼兒自選小黑、小花、小白豬不同角色,組建不同的工作小組參與不同的房子的建構裝扮
2、指導孩子粘貼磚房時橫豎對整齊,把房子建牢固一些。
3、提供盒子欄桿,鼓勵一組孩子折剪樹木、花卉等布置房子周圍的景色。
四、作品展示
1、猜一猜,這是什么房子?你喜歡哪間房子,為什么?
2、小組進行童話表演
活動反思:
作為特色內(nèi)容之一的道具制作旨在不斷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由于中班孩子的動手能力比較欠缺,雖然孩子也參與進行一些小制作和裝扮活動,但是在童話表演過程中的大型道具往往更多是由老師包辦替代的,本次活動讓孩子嘗試通過老師半成品的提供,自己也能制作一些美觀可用的道具,在激發(fā)孩子參與裝扮的同時,提高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裝扮的樂趣,我覺得這樣的嘗試很受孩子的歡迎,但是由于童話道具制作所耗的時間是比較長的,而我們活動的時間又比較緊,而中班孩子在合作分配活動中反應的能力弱等因素都制約了道具制作速度的快慢。
我覺得集體道具制作裝扮的嘗試應該是為孩子打開了一種思路,制作如果以小組進行,老師參與輔導或許更容易獲得成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制作不同的扇面,了解扇子的功能。
2.在做做、畫畫的過程中體驗自己制作扇子的快樂。
教學準備:ppt,教師自制扇子、蠟筆、扭扭棒等。
重點:制作扇子
難點: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夏天,天氣熱)那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讓我們感覺涼快點?那你們知道以前我們古代的中國人有什么好方法嗎?(引出扇子)
出示各種各樣的扇子,請幼兒觀察。
提問:說說看你覺得各種扇子有什么特征?
過渡:想不想擁有一把只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扇子?我們今天一起來做做扇子吧!
二、操作
1、制作扇面
教師提供自制扇子樣張及圖片,供幼兒欣賞
指導語:想想你心目中夏天是什么樣子的,用記號筆把它畫在你的扇面上。幼兒自己創(chuàng)作,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難點)
2、動手做扇子
幼兒將自己已經(jīng)裝飾好的扇子用一正一反著的方法,折疊成一把小折扇,提醒幼兒之間可以互相幫助。
3、幼兒用蠟筆涂色裝飾扇面
4、用扭扭棒繞成扇柄
三、交流展示
制作完扇子后,幼兒互相欣賞,扇一扇,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四.活動延伸
除了小折扇,你還會做其他類型的扇子嗎?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逐漸懂得留意和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3、體驗繪畫與手工相結(jié)合的活動樂趣。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鼓勵兒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教師貼好牛奶杯的作畫卡紙,廢舊紙張、雙面膠、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空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它可以做什么用?再出示被剪成一半的牛奶杯,問小朋友:覺得像什么?先肯定小朋友的各種想法(為課后的作業(yè)布置埋下伏筆),再引出今天要做的課題--牛奶杯變花瓶。
二、講解示范。
分發(fā)教師已貼好的牛奶杯的卡紙(中班的孩子貼的是完整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貼的是杯子的一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補充完整)和廢舊紙張、講解要補充的地方示范揉紙、撕紙成花以及貼的動作。
三、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廢舊紙張(舊書、廣告宣傳單等)揉成團或撕成片后粘在合適的`位置,數(shù)量和位置由小朋友們自己決定。
2、花朵粘好后,再用記號筆畫出花枝、葉子。
3、最后引導小朋友大膽添加合適的背景。
【活動總結(jié)】
完成后,分享各組小朋友的作品。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還有好多用途呢,請小朋友們回去再想一想,它還可以做什么用呢?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一做,也可以把想法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學生實驗的操作的熱情非常的高,但是在實驗的操作上有一些不規(guī)范。個別的同學在向牛奶中加入各種物質(zhì)的時候,在老師要求每次只加入一種的情況,還是加入各種物質(zhì)。這樣現(xiàn)象觀察不到,因此需要要求同學積極的按照步驟進行操作。
小百科: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乳蛋白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乳脂肪多為短鏈和中鏈脂肪酸,極易被人體吸收;鉀、磷、鈣等礦物質(zhì)配比合理,易于人體吸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xiàn)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征。
2.體驗用不同形式表現(xiàn)動物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圖,引起幼兒對動物的回憶,并提問:
(1)看,這是在哪啊?在大森里里會有哪些動物呢?
(2)你喜歡什么動物?它是什么樣子的呢?
2.教師小結(jié):這么多的動物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
二、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xiàn)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征。
1.師幼談話:一天,森林里面要開音樂會,讓我們請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來參加吧。
教師引導幼兒談談自己想請誰來參加。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進行交流。
師:先請小朋友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然后請你來跟大家說一說。
3.交代作畫材料。
師:現(xiàn)在請你們來制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操作材料,你想用什么方法和材料來制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呢?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地說一說。
4.教師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制作,教師巡回進行指導。
三、講評作品,結(jié)束活動。
1.教師幫助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看,這些都是我們小朋友自己制作的動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請個別幼兒再集體面前進行交流。
2.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和小動物跳舞。
師: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和最喜歡的小動物一起跳舞吧。
活動反思:
動物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所以今天的活動孩子們非常投入,蘇皓陽、吳欣妤、翁馨等他們的作品有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出色,全班孩子總體的在繪畫的操作方面能力都有所進步,只是到最后的游戲時間,有些孩子比較著急,所以涂色方面有些粗糙,我也進行了相關的講解指導。從這次的操作中,我發(fā)現(xiàn)兩大弱點:一是孩子們對于自主的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缺乏經(jīng)驗和能力;二是材料不夠豐富,將在以后日常的區(qū)域活動中增加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提供給孩子們更多的操作材料,引導他們自由創(chuàng)作,增強這方面的經(jīng)驗和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刮蠟畫,感受刮蠟畫帶來的炫麗繪畫效果,體驗作畫的樂趣。
2、能用竹簽刮畫畫出不同造型的煙火,如:噴射狀、擴散型、噴泉型等,并能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獨特的煙花造型。
3、了解并學習使用新的繪畫工具作畫們,掌握竹簽刮畫的要點。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5、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刮畫的要點,能畫出不同造型的煙火。
2、難點: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創(chuàng)造一些其他的煙花造型。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觀看煙花的經(jīng)驗,能用較流利的語言講述自己看到的煙花。
物質(zhì)準備:煙火視頻、煙火課件、刮蠟畫若干張、竹筆若干張、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手輕搖煙花,幼兒隨教師入場(播放背景音樂)
剛剛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二、播放視頻,欣賞感受。
1、教師播放煙花視頻,幼兒觀察講述
你們放過煙花嗎?我們一起來看煙花吧!
哇!煙花漂亮嗎?你喜歡哪種煙花?它是什么樣子的?
2、根據(jù)幼兒講述,逐個出示煙花課件。(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煙花綻放的不同形態(tài),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
有些煙火是從下往上噴射的,有的煙火是中間向四周綻放的,有的是像噴泉一樣有弧度地灑落的……
三、出示繪畫工具,介紹使用方法。
1、教師出示刮畫紙。
——這可是一張神奇的黑紙,它里面藏著許多的顏色,我們需要請來竹筆哥哥一起來變魔術!
——哇!發(fā)生什么事情了?紙上出現(xiàn)了一條條彩色的線。
2、出示刮蠟畫畫出的煙花。
——瞧!竹筆哥哥在紙上劃出了什么?
——原來竹筆哥哥用的方法叫刮畫,黑顏色被筆尖刮掉了,露出了漂亮燦爛的顏色!這張神奇的黑紙就叫刮蠟紙。
3、請個別幼兒上臺操作,師幼共同討論歸納刮畫的使用要點。
——竹筆哥哥的兩頭有什么不一樣?(粗細)細的那一頭可以畫出細細的線,粗的那一頭不僅可以畫出粗點的線,還可以用來進行較快地大面積地刮色。
4、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不同造型的煙花。
——你還見過什么造型的煙花,你想怎么畫?
四、幼兒操作,體驗刮畫的樂趣。
1、刮臘畫的重點、注意點:能畫出發(fā)射型、噴泉型、發(fā)散型的煙花造型;自己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煙花造型,如:螺旋形、鋸齒形、水滴形等。
2、請幼兒嘗試刮蠟畫,教師巡回指導。
3、把幼兒畫的畫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幅大的夜空的煙火圖,讓幼兒欣賞自己的成果,感受刮蠟畫的色彩美。
【活動反思】
這是幼兒第一次接觸刮蠟畫,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中來認識、發(fā)現(xiàn)和體驗刮蠟畫所帶來的意外效果和形式的美感,在運用蠟筆、刻刀或小木棒等工具進行涂抹、刮畫后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形象效果。我把活動的目標定位在讓幼兒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蠟畫的技巧方法。了解刮蠟畫的基本方法和材料,激發(fā)幼兒對其興趣,并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知道到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簡單了解指紋的類型和作用。
2、樂意用手指印作畫,并且能發(fā)揮想象力塑造各種不同的形象。
活動準備:
1、課前回家查找關于指紋的資料。2、放大鏡(數(shù)碼照相機),課件
3、幼兒作畫用紙,印泥,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出課題
1、“今天,陳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有一個小偷趁著別人家里沒人在家的時候,偷了許多許多東西,然后逃跑了,這個小偷很聰明,幾乎沒有留下什么線索,后來,警察們終于在一張桌子上發(fā)現(xiàn)了小偷的指紋,然后利用指紋抓住了小偷。”
2、師:“警察們可真厲害,利用小小的指紋就抓住了小偷,你們知道指紋是什么東西嗎?”
二、幼兒討論,教師簡單講解有關指紋的知識。
1、師:“有些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指紋就是我們手指頭上的紋路。這就是指紋(展示幻燈片),現(xiàn)在我要告訴你們指紋的秘密,你們可要豎起耳朵聽好了,指紋的秘密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警察叔叔就是利用指紋的秘密抓住了小偷。”
2、師:“小朋友知不知道還有哪些東西用到了指紋的秘密?”(鼓勵幼兒說出自己了解的知識)“不知道沒有關系,我來告訴大家,你們瞧,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所以警察很容易根據(jù)指紋找到指紋的主人;很多大廈里也安裝這個指紋識別器,防止不是住這座大廈的壞人進來;還有門、保險箱的主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指紋當鑰匙,來打開這些東西”。
3、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指紋的種類,指紋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弓型,紋路彎起來像弓一樣;一種是箕型,紋路比弓型的要圓一點,不過這里還有彎出來的,像簸箕一樣;還有一種是斗型的,看,中間圓圓的,我們小朋友先看看自己手指頭上的指紋都是什么樣的?看完了舉手告訴大家。”(可以用照相機拍下幼兒的手指頭,展示指紋)
三、介紹指紋畫,引起興趣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觀察了自己的手指頭,知道了指紋的秘密,現(xiàn)在,我要向大家介紹更有趣的指紋了,你們瞧,這些是什么?”(展示幻燈片,幼兒欣賞)
2、師:“對了,這些都是用指紋畫起來的畫,把手指頭蘸上印泥,在紙上印出手指印,然后
用勾線筆畫上眼睛,鼻子或者頭發(fā),這樣手指印就變成了一個小人了;手指印還可以變出很多東西呢,你們瞧!你們想試試嗎?我先提要求,請這邊的小朋友站到桌子旁邊,請這邊的小朋友站在舞臺旁邊,每個人一張紙,一只筆;在用印泥的時候,不能搶;請小朋友遵守活動規(guī)則,能做到嗎?”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巡回指導幼兒,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作出與范例不一樣的作品。(播放輕音樂)
2、教師講評,表揚積極投入作畫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運用各種線條的不同排列組合來進行裝飾。
2、培養(yǎng)幼兒充分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各種線條的組合能力。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周圍墻上貼螞蟻的各種姿勢圖、晚會場景的課件一段、彩筆、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晚會盛況,感受線條的多樣組合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的線條排列方法。
聽,多美的音樂呀,那邊在干什么呢?咱們?nèi)デ魄疲?/p>
哦,原來這里正舉行著舞會呢?看他們打扮的怎樣,他們身上衣服上都有什么,(花紋)這些花紋是怎么排列的呢?
小結(jié):同一種線條可以橫排、豎排、斜排地放在一起,也可以用各種各樣的幾種線條組合在一起,這樣的花紋會更加漂亮。
二、幼兒作業(yè)(為螞蟻小姐化妝,嘗試運用線條進行組合練習)
1、大家正樂著呢,聽,是誰在哭呀?
2、讓我們仔細聽聽:“我是小螞蟻,我長的黑黑的大家都嫌我丑,不讓我參加這次舞會,可我很想?yún)⒓樱∨笥颜埬銈儙蛶臀野伞!痹瓉硎俏浵佇〗阍诳蓿覀冊趺磶湍隳兀俊爸灰銈冇镁條把我裝飾好就行”
3、讓我們先來看看螞蟻長什么樣子。可以把螞蟻畫成各種動作。也可以幫它穿上衣服,裝上你喜歡的發(fā)型,并在它的衣服上、身上運用線條進行裝飾,要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以及多樣組合。
三、講評:
讓我們評評誰是最好的化裝師。
1、推銷自己:讓幼兒講講自己用了哪些線條。
2、評一評、比一比誰的螞蟻小姐最漂亮。
四、延伸:
讓幼兒跟著螞蟻小姐去參加舞會以宣泄心中成功的喜悅。
螞蟻小姐打扮好了可以去參加舞會了,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跳跳,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舞蹈。
活動反思: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發(fā)展的一般特點,我預設的活動目標重在使幼兒學習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探究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活動中引導幼兒看看、說說、做做、畫畫等多種感官參與,讓幼兒興致勃勃地去觀察,動手去研究問題,探求新知,尋求發(fā)現(xiàn)。尋找孩子繪畫中的閃光點,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用語言安撫與鼓勵,幫助放松心情減輕對繪畫的畏懼和壓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西瓜的簡單知識。
2、學習用蠟筆給西瓜涂色并用棉簽蘸顏料畫西瓜子。
3、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美術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PPT2.顏料、棉簽、蠟筆活動過程:
一、導入1、通過問答方式引入活動。
天氣越來越熱了,天熱的時候特別想吃水果,你們最歡吃什么水果呀?(蘋果..)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請你們猜猜它是誰?(看部分西瓜的花紋圖片)引出西瓜。
2、觀察圖片西瓜。
西瓜大不大?是什么形狀的?(整個西瓜是橢圓形的)什么顏色的?(外面的皮是綠色的,里面包著紅紅的果肉)西瓜的味道怎么樣?(甜甜的) 它里面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來看看,西瓜切開后是什么顏色的?瓜瓤里還有什么呀?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二、示范大家都愛吃西瓜,今天我們就來畫畫西瓜。出示基礎圖片,運用到蠟筆、熟悉的朋友棉簽先用蠟筆涂色,再用棉簽粘上籽的顏色,邊示范邊說兒歌:大西瓜,穿紅衣,撿顆芝麻粘上去,又圓又大真好吃。
三、巡回指導四、展評活動: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學會運用蠟筆棉簽畫西瓜,生活中應多吃各種水果,才能快快長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新《綱要》提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jīng)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由此產(chǎn)生了美術《筆屑貼畫》
活動目標:
1、探索用鉛筆屑貼出各種形象。
2、樂意在探索過程中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完成作品。
3、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卷筆刀,各種筆,膠水,彩色紙,小碗。
活動過程:
一、出示7種筆(鉛筆,鋼筆,圓珠筆,水筆,毛筆,記號筆,蠟筆)
1、教師: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有什么?(拿出筆)你認識這只筆嗎?(拿出一只筆)這是什么筆?(幼兒回答)
2、教師:你知道這些筆可以干什么?(個別回答)這些筆不僅可以寫字、畫畫,孫老師還可以用鉛筆變魔術呢。(教師削鉛筆)
二、教師出示各種形狀地鉛筆屑。
(教師削鉛筆)提問: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鉛筆屑)(教師在白紙上擺放鉛筆屑)看看這像什么?(個別幼兒回答后,教師再進行適當貼畫)(圓形鉛筆屑、供形鉛筆屑、扇形鉛筆屑)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剛才老師用鉛筆屑變出了這么多東西,屑鉛筆時要輕輕地、慢慢地屑,把鉛筆屑削在小碗里面,然后用鉛筆屑貼出漂亮地圖案。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
大家一起看一看,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你上來指給大家看看。你貼的是什么,是怎么貼的?
小百科:貼畫作為一種最普通不過的工藝品,它無不顯示著人們欣賞美的情趣和想象力。貼畫的材料隨手可得,許許多多可能就是垃圾,但在心靈手巧的藝術愛好者手中就能變成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是一種傳統(tǒng)的藝術, 它是一種對美的表達。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畫面中小魚輕盈的體態(tài)和自由愉快的意境。
2、嘗試用先按后提的方法畫小魚。
3、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能安靜等待,小聲和同伴交流對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1、課件:關于“魚”的國畫作品多幅。
2、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欣賞課件,感受畫面的內(nèi)容與意境。
(1)教師:畫上有什么?它們可能在哪里?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教師:如果你也是畫中的一條小魚,你想怎么游?要干什么? (引導幼兒想象小魚說了些什么
學一學畫面中小魚的動作,感受不同的動態(tài))
2、師幼共同探索小魚的畫法。
(1)教師:怎么樣才能一筆畫出小魚的身體呢?請你們用自己想的方法畫畫看。
(2)幼兒嘗試,教師提煉總結(jié)。
3、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可先與同伴討論自己的構思,如自己想畫幾條小魚,可能怎么游,要去干什么,然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
4、集體欣賞、評價。
教師可側(cè)重從畫面的構思以及按提方法的掌握上進行評價。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10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03-13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7篇03-15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10篇03-11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10篇03-11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3-15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7篇03-11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11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6篇03-10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5篇03-15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