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2-03-02 11:29:4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5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性質。

  2、使幼兒能根據不同的節奏選擇樂器,并初步學會識圖譜演奏。

  3、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熱愛音樂的情感。

  教學準備

  節奏譜、音樂磁帶、小手小腳標記、樂器標記以及雙響筒、沙球、鈴鼓。

  教學內容

  一、欣賞樂曲,熟悉旋律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曲,請你們來聽一聽,聽完之后,哪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放磁帶2遍)

  小結:這首歌是我國一個少數民族的歌曲,歌里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時候看到草兒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別高興,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這首歌給你什么感覺?

  這首歡快活潑的歌名字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識譜選擇身體動作

  1、它還可以用好聽的樂器來演奏呢!看,這是它的節奏譜。

  (教師出示節奏譜)

  ⑴瞧,你在圖譜上找到了幾種不同的顏色?

  ⑵為什么是四種顏色?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用跺腳,“×× ××”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合作)

  ⑶還有沒有發現特別的地方?(講合奏)

  2、教師清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打節奏。

  總結:每小結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輕,跺腳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別注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注意在那一小結×的地方拍。

  3、教師清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打節奏。

  師:這一遍果然進步很大,有輕有重之后好聽很多呢!可是,還有沒有發現什么地方打的不是太好?

  (重點練習一下合奏的部分)

  4、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演奏一下。

  5、真好聽,還想再聽你們來一遍,行嗎?

  三、用樂器來演奏

  1、瞧你們的椅子下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認識它嗎?誰來介紹一下你椅子下面的它?

  (主要介紹樂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注意點)

  2、輕輕拿起你的樂器寶寶,我們來用它來演奏。

  準備好了嗎?

  3、交換樂器演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旋律和結構的基礎上,學習邊看教師指揮邊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2、根據模仿動作的變化,選擇,記憶樂器分配方案及演奏步驟。

  3、注意傾聽他人演奏。集體演奏時,要保持聲音和諧統一。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重點:根據圖譜進行節奏的律動和樂器的演奏。

  難點:分組演奏

  活動準備:

  1、碰鈴,圓舞板,鈴鼓若干(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放在幼兒座位下,大鼓1面。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幼兒已會隨音樂做模仿解放軍的動作(課前準備)。

  活動過程:

  T:(PPT解放軍閱兵,站崗的圖片)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幾張圖片,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S:解放軍叔叔

  T:這是剛剛過去的國慶節解放軍叔叔留下的照片

  T:那我們的小朋友想不想也和解放軍叔叔一樣做一次雄赳赳氣昂昂的小士兵?

  T: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曲子,我們來聽一聽。也可以跟著老師學一學,看老師是怎么做動作的

  T:根據歌曲的節奏進行律動(小朋友們齊做,兩遍)

  T:解放軍叔叔又可以分為3部分,小朋友們來看圖片,告訴老師他們分別是什么(PPT)

  T:將幼兒分為A,B,C三組,A組為陸軍,B組為海軍,C組為空軍(讓小朋友自由選擇所想代表的軍隊)

  T:剛剛大家做的都很好,現在老師要加大一點難度,第一次踏步和敬禮由陸軍的小朋友來做,第二次踏步和敬禮由陸軍的小朋友來做,那第三次由誰來做,對,空軍的小朋友,后面其他的部分還和之前一樣,分組進行一遍

  T:小朋友們都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做了,現在我們的小朋友不做動作了,我們跟著圖譜用跺腳,拍手來打一打節奏。(解釋一下圖譜標記的意思){踏步的時候用跺腳,敬禮的時候用拍手,開炮的時候跺腳拍手一起,揮旗的時候男生跺腳,歡呼的時候女生拍手}

  T:現在鄧老師把樂器發給大家,和剛剛打節奏的一樣,不過我們要把拍手和跺腳的聲音變成我們樂器的聲音。我們先不跟音樂來一次。

  T:跟著音樂進行節奏打擊

  T:之前小朋友們都做的很好,但是老師覺得(敬禮的地方)聽上去還是有一些單調,在敬禮的地方我們可以清楚的聽到"嘭"的一聲,有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這是什么樂器的聲音。

  T:這是大茶的聲音,可是我們這沒有大茶,該如何解決啊。

  S:鼓

  T:小朋友的眼睛真尖,鄧老師藏得這么好你們都看到了,我們就在這三個地方用鼓來進行演奏好不好。(試一試,敬禮動作的地方用鼓代替)

  T:老師覺得還有兩個地方可以加入鼓聲,有沒有聰明的小朋友也想到了?(開禮炮的地方加入鼓)

  T:老師帶領小朋友按照圖譜演奏一遍,之后選擇一個小朋友來使用鼓,老師指揮來進行演奏

  教學反思:

  本節課展示的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引入新課環節,設計學生的活動首先要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和能力基礎,這樣學生才有學習的動力,才能體會到音樂的輕松與快樂,從而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的教學。但是在請同學對音樂做出身體律動時,有小部分同學積極性不高,這需要教師及時去反思,調整教學方法,關注這一小部分同學,用親和的態度和強烈的感染力去感染同學們,帶動這小部分不愿意動的同學們。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運用多媒體讓幼兒欣賞樂曲,感受優美歡快熱情的節奏。

  2.啟發幼兒創造性地運用動作、顏色、線條、繪畫等形式表現樂曲的各段不同特點。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音樂,根據音樂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學會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音樂。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彩色筆、畫紙、錄音機、樂曲磁帶。

  活動過程:

  1.律動進場《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題: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其中瑤族不僅山美、水美、人美,音樂也很美。我們一起來聽聽《瑤族舞曲》。”

  3.完整欣賞樂曲。

  第1遍:你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有幾段?

  第2遍:哪幾段聽起來的感覺是一樣的?是什么感覺?

  小結: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與第三段感覺是一樣的,都是緩慢優美的節奏,第二段是歡快熱烈的節奏。

  4.音樂欣賞與美術欣賞相結合。

  (1)曲子里快的節奏、慢的節奏,我們可以怎么表現?(動作、線條、顏色、繪畫)

  (2)出示色塊圖,讓幼兒講講圖上有哪些顏色?快的節奏可以用些什么顏色?慢的節奏可以用些什么顏色?

  師小結:紅色、橙色、黃色讓人感覺很熱情,同它來表現快的節奏;藍色、白色、粉色讓人感覺柔和,用它表現慢的節奏。

  (3)出示多媒體課件。今天,老師帶來了4幅畫,現在請小朋友一邊看著這些畫,一邊聽音樂,找一找哪張畫給人的感覺與第一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為什么?

  A: 借助多媒體課件聽第一段音樂。

  B: 聽第二段音樂,找找哪張畫給人的感覺和第二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為什么?

  5.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樂曲。

  小朋友聽了這么好聽的音樂,看了這么美的畫,也想自己動手來畫。你喜歡哪一段,就把這一段的感覺畫下來。畫完了告訴小朋友你畫的是哪一段?為什么要這樣畫?

  6.幼兒相互欣賞交流,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瑤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樂曲。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瑤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歌舞場面。體驗歌曲優雅高貴的旋律和輕盈明快的節奏,感受歌曲表達的歡樂情緒,幼兒對音樂活動很感興趣,雖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對幼兒來說已經是很棒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讓幼兒熟練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節奏型。

  2、培養幼兒反應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十六宮格、小落葉的圖片若干,呼啦圈六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場,要求幼兒的腳步隨音樂的變化而迅速改變師:秋天到了,小樹葉們從樹上落了下來,跟著秋風姐姐跳起了舞。

  l、聽,風越吹越慢了,我們該怎么飛呢?

  2、喲,風又大了,我們該怎么飛呢?

  3、真累,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二、理解并學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1、小樹葉長得真漂亮,有幾片小樹葉也想飛上來玩一玩,你看,這片大樹葉“*”的一聲,就飛到天上去了。這片小樹葉也想上來,可它有點害怕,于是又找了一片小樹葉,兩個人“**”兩聲也飛到了天上。

  提問:

  a、大樹葉是怎么飛上來的?(*)我們把大樹葉飛上來的節奏叫一拍。

  b、小樹葉是怎么飛上來的?(**)小樹葉很靈活,所以一下子就飛上來了。

  c、一共有幾片小樹葉飛上來呢?(2片)我們把一片小樹葉飛上去的節奏叫半拍,用手來拍拍看。

  2、大樹葉和小樹葉飛上去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我們用手拍一拍。原來,樹葉們呆在一起,就是一句好聽的節奏了。(幼兒練習用手拍節奏)

  3、落葉的節奏還會變呢!看,把他們的位置換一下,就變成什么樣的節奏了?

  4、誰能上來讓落葉變成不一樣的節奏呢?(請個別幼兒變換節奏,其余幼兒練習)

  三、游戲:小落葉回家

  l、師:秋風姐姐帶來了六間小房子(呼啦圈),你們想不想進來作客?不過一間房里最多只能站兩片小樹葉。現在我們一起唱歌(歌曲附后),被秋風姐姐點到的小樹葉就可以飄到小房子里了。(游戲第一遍)提問:這間小房子里有幾片小樹葉?應該怎么拍?那間小房子里有幾片小樹葉?應該怎么拍?

  2、原來:小樹葉站在房子里,也是一句好聽的節奏。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3、你們想不想也變成節奏?誰來當秋風姐姐?(游戲第二次)

  四、認識十六宮格,學拍并創編十六宮格中的節奏

  l、師:小樹葉們快回來,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森林里要舉行舞蹈比賽,請小樹葉們編一個好看的舞蹈。怎么編呢?秋風接姐姐編了一個,你看:(出示十六宮格如圖一)

  a、一片大樹葉表示什么?

  b、一片小樹葉表示什么?

  c、空白的地方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2、運用多種形式讓幼兒練習節奏

  a、這么多的格子連起來,就是小落葉的舞蹈了,我們從紅色格子開始來拍拍看

  b、加點音樂好不好?跳舞沒有音樂可不行。

  c、參加比賽光用手可不行,我們讓腳也動起來!

  d、跳得真棒,要是再整齊一點就好了。

  e、你們這么有本事,我也有本事。你看,讓我的小格子翻個身,從綠色格子開始,就變成不一樣的舞蹈了,我們再來跳跳看。師:原來,從不同顏色的格子起拍,節奏會變得不一樣。

  3、師:風姐姐的舞蹈編好了,你們的任務還沒完成呢!看,那邊地上有許多小樹葉,你們六人一組,商量一下,編一個好看的舞蹈來跳跳看。(請幼兒合作,將樹葉貼到十六宮格紙上,并商量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出不同的節奏。)

  4、師:小落葉們,把你們的舞蹈帶過來!

  a、這是哪組編的.?誰來跳給大家看一下?(請一位幼兒跳)

  b、這是誰編的舞蹈?(請幾位幼兒同時跳)

  c、這又是誰編的?(請這組幼兒一起跳)

  5、師:每一組小落葉都編得這么好看,到底誰去參加比賽呢?這樣吧,我們把這三個舞蹈連起來一起去參加比賽。第一段用什么動作表示?第二段?第三段?(全體幼兒把三段舞蹈連起來跳)五、師:森林里的舞蹈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小落葉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聽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節音樂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在歌唱時能控制聲音的輕重和節奏的快慢,能夠表現出小樹葉的不同情感。為達成此目標,我在圖譜的設計上做了一些改進,比如我用灰亮不同的背景色來表明小樹葉的不同心情:灰色表示傷心、亮色表示開心;背景色塊形狀上高矮、長短的不同代表聲音高低和節奏快慢的不同:高短的表示節奏快聲音高、矮長的表示節奏慢聲音低。在實踐操作中,我發現這個方法作用真的很大,通過簡單的圖譜一方面幫助幼兒理解了歌詞含義、另一方面又讓幼兒掌握了歌曲節奏,真是一舉多得。

  歌唱活動主要就是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幼兒學會唱這首歌,讓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受這首歌。為此,我在設計活動過程時,也是一步步深化,讓幼兒先從感受歌曲開始,接著再了解歌曲,然后才是學唱歌曲,最后能夠扮演角色表現歌曲。

  在感受歌曲環節中,幼兒通過聽老師有情感的演唱,發現兩段歌詞所表現的情緒是不同的,了解小樹葉為什么要這樣歌唱。在小朋友的敘述中,他們基本都能夠清晰感受到小樹葉離開媽媽后的傷感,還有回到媽媽身邊的高興,還有個別幼兒感同身受,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傷心的哭了起來。在了解歌曲環節,幼兒再次欣賞歌曲,說說聽到了什么,老師出示圖片,肯定小朋友的表訴,通過引導讓幼兒發現圖片傳達的含義,理解歌詞內容以及圖譜含義。然后在學唱部分,我用對比分明的兩種狀態演唱歌曲,鞏固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最后的角色扮演本來在設計時是分組演唱,可在教學中發現小朋友的情緒很高,于是臨時添加修改了這個環節,分別邀請兩個小朋友來扮演黃樹葉和綠樹葉,我來扮演大樹媽媽,請大家給他們伴奏演唱,他們來表現不同的兩段內容,小朋友的表現力真不錯,表演黃樹葉的幼兒很傷心的離開了,飄落到了別處,綠樹葉高興的回到了媽媽身邊。活動本該到此就結束了 ,可是小朋友依然興趣很濃,于是我在延伸活動中,讓小朋友繼續表演,自己分配角色,選好搭檔邊唱邊演。

  通過這次音樂活動,我感受到要想讓幼兒學會一首歌,首先得讓他了解歌曲的背景、里面包含的不同情感;接著再通過圖譜輔助手段幫助他們記憶歌詞,當然圖譜不是簡單的歌詞的呈現,也可以包括節奏和情感;最后對歌詞內容的動作神態表現,讓他們更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涵義。我相信只要我們平時教學時多用心,肯定還能發現更多更加恰當的方法,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會唱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尊重幼兒個人的意志,給兒童自己選擇表達內容和方式的自由”。大班幼兒節奏感較強,而《蘿卜謠》讓幼兒自選樂器伴奏和自由創編節奏詞,充分給了幼兒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這首節奏兒歌簡單、明快,在音樂活動中通過拍打,敲擊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自由選擇節奏樂器,產生不同節奏的聲音,從而有興趣地創造性地來表現音樂。

  活動目標:

  1、感受節奏兒歌的韻律之美,嘗試自編相應節奏動作及兒歌伴奏有趣、詼諧的特點,提高幼兒音樂節奏能力。

  2、學習自編節奏詞,體驗創編的樂趣。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若干。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重難點分析:

  學習自由創編節奏詞。

  活動過程:

  一、課件引出節奏兒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愛吃蘿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該吃中飯了,它來到菜地拔蘿卜|拔蘿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開水龍頭,跳跳洗蘿卜|洗蘿卜|洗洗|洗0|,洗干凈了,就把蘿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蘿卜|切蘿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鍋里炒蘿卜|炒蘿卜|炒炒|炒0|,不一會兒,蘿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蘿卜|吃蘿卜|吃吃|吃0|。

  二、請幼兒一起說兒歌,并配上自編的動作。

  1、這個故事有趣嗎?哪些地方有趣? 拔蘿卜|拔蘿卜|拔拔|拔0| 洗蘿卜|洗蘿卜|洗洗|洗0| 切蘿卜|切蘿卜|切切|切0| 炒蘿卜|炒蘿卜|炒炒|炒0| 吃蘿卜|吃蘿卜|吃吃|吃0| 2、幼兒分成四組,分別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說“吃蘿卜”,邊說邊做相應動作,教師指揮幼兒練習2遍。

  三、用打擊樂器為兒歌伴奏。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邊說兒歌,邊按節奏齊奏。

  2、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按“拔、切、洗、炒”打節奏一次,最后一句“吃蘿卜”一起打節奏。

  四、自編兒歌節奏詞。

  1、請小朋友想一想還可以編哪些有節奏又有趣的詞?

  2、幼兒自編節奏詞如:踩高蹺|踩高蹺|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鈴|敲小鈴|敲敲|敲0|等 幼兒齊說并配上樂器伴奏。

  3、快樂大比拼活動:自編節奏詞串聯 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快樂大比拼活動,比一比誰能得冠軍。

  請小朋友把自編的節奏詞串聯成句,如:刷牙齒|刷牙齒|刷刷|刷0| 背書包|背書包|背背|背0| 乘汽車|乘汽車|乘乘|乘0| 看誰編的多,就能奪得冠軍。

  五、活動延伸:

  提供給幼兒一個新節奏,請幼兒自己創編節奏詞,下次再參加快樂大比拼。

  活動反思:

  在本次的新教師會教中,我選擇了一節大班音樂活動《蘿卜謠》,這是一節以樂器敲打節奏為主線的課程。之所以選擇了這一類型的音樂活動,是因為在我們班有許多數量的原來保留下來的樂器資源,但之前幼兒卻很少接觸節奏及樂器的教學,于是,我希望通過這節課,能讓幼兒體會到樂器節奏所帶來的樂趣。

  縱觀整個活動,主要分成四個環節來完成:音樂圖片,引出兒歌——學習兒歌,鞏固節奏——運用樂器,表演節奏——小組合作,創編節奏。從目標的完成度來看,尤其是最后的難點環節,幼兒還是磕磕絆絆地創編出了自己的節奏類型,但同時,我也對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整體安排欠緊密,時間拖沓

  整節課的教學時間足有四十分鐘,遠遠超過了大班的上課要求,總結其原因主要是教學內容過多,安排不夠緊湊。其實這個簡單的節奏幼兒已經能夠很快掌握,在實施中可以適當地根據進度減少練習次數,同時,創編節奏詞這一環節并沒有很好地起到鞏固節奏的作用,幼兒只是模仿性地將后面的名詞進行了改動,而不能自己拓展性地創編出新詞,或許可以將這一內容省略。并且,最后的小組創編環節由于細則沒有說清楚,操作時也浪費了不少時間。

  二、提問無創意,語句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5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8篇02-21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5篇03-01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2-26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六篇02-26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2-24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七篇02-20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5篇02-19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02-28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2-28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2-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六月综合缴 | 亚洲精品天堂久久 |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 | 在线看片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08粉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