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找朋友教案范文匯總六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找朋友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征。
2、能在比較活動中用語言表述出水果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征。
3、喜歡參加比較活動。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難點:
能在比較活動中用語言表述出水果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征。
不受不同水果外形特征的干擾,聽從單一指令完成比較活動。
活動準備:
籃子、蘋果、梨子、桔子、香蕉、櫻桃、草莓等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今天來了一些水果娃娃和我們做朋友,看看它們是誰?(認知各種水果,說說名稱、形狀、顏色,像什么)
二、比較任意兩種水果
1、教師手拿一個桔子:誰來找一個比它小的水果和它做朋友?(個別幼兒上前自選一個水果,和教師手中的桔子比較,并說一說哪個水果大,哪個水果小。)——此環節要起到隱性示范的作用。
2、介紹比較游戲玩法:聽指揮比較兩種水果的顏色、大小、形狀。
3、各小組桌子中間擺放籃子,中間裝有不同外形特征的水果圖片,提示幼兒聽指令拿水果圖片。
(1)找兩個顏色一樣的水果互相做朋友。幼兒找到后教師提問:你找的是什么?(幼兒互相說說。個別到前臺展示。)教師小結:這兩個水果比較的是顏色;還有哪些水果顏色是一樣的?
(2)找兩個圓圓的水果做朋友。幼兒找到后教師提問:你找到的是什么?(幼兒相互說說。個別幼兒到前臺展示。)教師小結:這兩個水果比較的是形狀;還有哪些水果的形狀是一樣的?
(3)找兩個不一樣的水果做朋友。幼兒找到后教師提問:你手中的兩個水果朋友哪里不一樣?(顏色、大小、形狀。)
(4)籃子里還有誰沒有找到朋友?它是誰?是什么樣子的?你想讓它和誰做朋友?為什么?(小朋友和組內的同伴說一說,教師小組詢問、傾聽)
延伸活動:
1、今天的水果顏色、形狀、大小不一樣,味道是不是也不一樣呢?我們品嘗一些。(香蕉、蘋果、桔子)
2、大區域活動:給不同的水果涂色。
活動反思:
部分幼兒能較快的根據指令拿取水果進行比較,但是語言表述能力較弱,大多需要教師引導才能拼湊出完整的話。部分幼兒活動較被動,不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少數幼兒積極。通過互動和觀察,發現大部分幼兒能找到顏色一樣的水果、形狀一樣的水果、大小不一樣的水果。幼兒對吃水果感興趣;大多能完成涂色任務。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過程中發現與了解吸鐵石,知道它能將鐵制品吸住。
2、愿意進行探究活動,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餅干鐵盒、回形針、小積木、硬幣、旺仔牛奶罐、布頭、石頭等小玩意每組一籃;人手一塊磁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餅干盒,問幼兒“這是什么?”故作神秘跟幼兒說“今天老師給大家來變一個魔術,老師不用手指抓餅干盒,只要把手放在盒面上,盒子也會跟著老師的手慢慢地起來!”
1、請個別幼兒試試老師做的魔術
2、引導幼兒發現老師手中的吸鐵石
二、認識吸鐵石
1、請幼兒看PPT,各種吸鐵石圖片,讓幼兒知道它們都是吸鐵石。
2、請幼兒幫吸鐵石找朋友,老師出示回形針、小積木、硬幣、旺仔牛奶罐、布頭、石頭等小玩意讓大家認識,請大家說說它們誰愿意和吸鐵石做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教師引導幼兒用吸鐵石與每個小玩意親一親,看看會不會粘在一起。
2、提問總結:
你們找到的吸鐵石的好朋友都有誰?
它們都是用什么做的?你們怎么知道它是吸鐵石的好朋友?
總結:原來吸鐵石的朋友都是用鐵做的。
那我們把吸鐵石的好朋友放在盒子里,我們送給吸鐵石。
3、請幼兒拿吸鐵石到教室里找一找,教師里哪些物品可以被吸鐵石吸住?
總結:你們在教室里找到的磁鐵的好朋友都是誰?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活動延伸:
我們家里也有很多吸鐵石的好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來幼兒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反思】
1.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材料的投放。
孩子在日常生活及游戲過程中,很喜歡動手操作周圍的物品,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并結合主題,對孩子的活動區域進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2.科技教育應從小班開始。
通 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根據孩子的理解力和認知程度,會更多地對大班的孩子進行科技常識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更應當引起我們重視的小班孩子。從小班孩子的年 齡特點來看,雖然他們的無意記憶占優勢、邏輯思維能力缺乏,但他們的求知欲、想像力和創造力卻非常強。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問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 學現象,教師都應給予正確的回答和引導。但是,給小班孩子講解應注意措辭,教師要將規范、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并以小班幼兒能理解的詞語來解答分析。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3
【游戲目標】
1.進行奔跑練習,鍛煉身體。
2.學會在跑動的過程中,注意到老師的口令,提高幼兒注意力。
3.學會擁抱自己的伙伴。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游戲準備】
1.知識經驗:了解游戲的基本規則。
2.環境創設:較大的場地
【游戲過程】
1.老師組織幼兒圍成一個圈
2.準備運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啊,婁老師要跟你們一起玩一個游戲,但是玩游戲之前呢,我們先來活動一下我們的手腳
3.向幼兒講解游戲的玩法以及規則。游戲開始(老師也站在圓圈之中,一起跑動,但不參與游戲)。
師:規則講解
4.教師總結經驗,返回班級教室。
游戲玩法及規則:
教師下口令,圓圈開始以順時針或是逆時針方向跑動起來。喊著“跑跑跑,跑跑跑”,然后突然喊出一個數字,如“兩個”,則小朋友們必須立即找到另一個伙伴,變成兩個兩個抱在一起的形式。沒有成功組隊的幼兒將受到懲罰(如一個俯臥撐)。變換擁抱的人數,重復進行游戲。適當進行休息以及經驗的總結。
【活動反思】
游戲過程中,小朋友很難按照原來排好的圓圈軌道轉圈,現場容易混亂。而且有些小朋友很難準確地念出兒歌。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歸納出一組圖形1—2個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應的圖形
能仔細觀察圖形,并積極參與討論
2、聽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圖形
物質準備:教具:各種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片若干,圖形特征標記;畫有圖形綠色和三角形特征標記的空白紙一張。學具:幼兒用書31頁,幼兒人手一支筆。看特征放圖形:多種形狀、顏色、大小的圖形若干,畫有1—2個特征標記的空白紙。
1、彩色片片。
教師:許多彩色片片來和我們玩游戲。出示多種顏色多種形狀大小不同的彩色片片,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
教師:彩色片片找到了好朋友,它們手拉手去玩游戲了。你知道這幾個彩色片片哪兒是一樣的'?它們為什么是朋友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嘗試從形狀、顏色、大小等特征上去歸納彩色片片的共同點。
請個別幼兒在方框上畫出彩色片片的共同特征,師生共同檢查。
教師出示一張有綠色和三角形特征的空白紙,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哪些彩色片片可以一起到這里來玩游戲?
請個別幼兒取符合特征的彩色片片放在紙上,讓幼兒了解:每個圖形都要符合綠色和三角形這兩個特征。
2、小組操作活動:
看圖形畫特征。觀察并說說每幅圖上的圖形,找出并在方框中畫出圖形之間的共同特征。
相鄰數填空格。 點卡或數字,請你在方格中畫出或寫出它們相鄰的朋友。
看特征擺圖形。說說方框中有什么特征標記,取符合特征標記的圖形放在圖片上。
3、活動評價。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自主的探索活動認識高矮、高矮的相對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形、時空和空間等現象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準備:
1、 高矮不一的:木棒、積木、瓶子、杯子、盒子、筆等等。
2、 長頸鹿、小猴子的圖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長頸鹿高些)
3、 紅、黃、藍三塊積木。
4、 氣球2個、音樂《找朋友》、錄音機。
指導要點:
1、 游戲《拍氣球》引入高矮話題
請一高一矮2名幼兒拍氣球,提問“他們都拍到氣球了嗎?為什么?”
2、 游戲《找朋友》
音樂《找朋友》幼兒兩兩找朋友進行比高矮,引導幼兒學會比較高、矮、一樣高。
3、 探究活動
① 師: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為什么你跟 x x 小朋友比高了跟 x x 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問題,討論一下為什么?
② 幼兒自主探究
教師重點就高矮的相對性、高矮的排序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并啟發幼兒解決問題。
4、 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① 利用紅、黃、藍三塊大積木的演示引導幼兒理解高矮的相對性。
② 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高矮的排序。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鉆過70厘米高的障礙物,發展其鉆的能力。
2、培養幼兒參加游戲活動的興趣和合作意識,感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松緊帶或彩繩2根,搭成小雞、小鴨的家
2、材料:小雞、小鴨的頭飾若干(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音樂磁帶。
3、幼兒已會小雞走、小鴨走的動作;會唱小雞小鴨的歌曲。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做熱身運動。
教師為幼兒創設找朋友的游戲情景,讓幼兒分別扮演可愛的小雞小鴨,教師扮媽媽,隨音樂作準備活動,邊唱小雞小鴨歌曲邊做動作。
2、教師示范,啟發引導。
教師啟發幼兒進行鉆的基本動作練習,使幼兒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教師站在場地中間,幼兒圍在四周,以游戲口吻邊示范動作邊介紹游戲的方法:小雞小鴨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里,聽到媽媽的喊聲,馬上鉆出自己的家,來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游戲,從家里鉆出來的時候,一定要低頭,不要碰到家門,看誰是個乖寶寶。
3、幼兒練習,鞏固提高。
教師請幼兒分別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準備,聽到指令后從家里鉆出來,到草地中間跟隨錄音做游戲。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共同愉快地游戲。請幼兒鉆回家中蹲好,聽指令繼續游戲。
4、及時糾錯,科學評價。
教師觀察幼兒鉆的動作,音樂游戲后進行簡單的評價,請動作協調的幼兒示范,指導低頭彎腰的動作要領。
5、放松活動。
游戲結束時,教師帶幼兒作簡單模仿動作,輕輕放松整理。
活動延伸:
回家后與家長繼續游戲,同時還可創編其他鉆的游戲(如鉆山洞的游戲)。
而且逐漸增加動作協調性的難度,將鉆、爬動作結合起來進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