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對線有很大的興趣,為了使幼兒知道更多線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兒的身體動作的發展較快,故設計此創編舞蹈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及歌詞內容,邊唱歌邊按歌詞合拍地繞線,拉線,釘鞋等動作。
2、借助修鞋的經驗及歌詞情境,自己創編動作。
3、體驗鞋匠勞動時的愉快心情,并了解線的用途。
活動準備:
錄像機、錄像帶《老鞋匠的故事》。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柳樹姑娘》進入活動室。
二、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 做拍手、拍腳、拍肩的動作,感受音樂 的旋律和節奏,進一步熟悉歌詞內容。
三、看錄像《老鞋匠的故事》,讓幼兒感受鞋匠師傅勞動時的愉快心情,知道線的用途。
四、聽音樂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大膽地表現繞線、拉線的動作。
2、將幼兒編的動作與老師編的動作串起來,師生隨音樂共同表演。
3、引導幼兒在前奏是迅速找一個同伴,在音樂開始時面對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復習音樂游戲《抬花轎》,并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的基礎上,能感知AB兩段音樂的不同,并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美的音樂。
2、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
3、產生熱愛音樂、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錄音機、磁帶等。
2、 經驗準備:談話活動: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對郊游的活動產生向往。 活動過程:
一、 激發
興趣,游戲導入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郊游的快樂,
二、學唱歌曲,體會情緒
1、教師范唱或放歌曲錄音
2、歌唱:《郊游》
。1)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郊游的快樂,引導幼兒說唱歌詞。
(2)放錄音帶《郊游》,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3)學唱歌曲,教師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4)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奏地進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們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樣的?春風吹拂在身上是怎樣的感覺?在這樣美好的季節我們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歌唱? 重點提示幼兒注意:白云飄飄,春風柔柔…….的唱法,要求聲音輕柔、甜美。
4、教師用琴反復教唱,指導幼兒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隨音樂伴奏帶演唱歌曲
三、創編表演,提高音樂的表現力
1、 剛才我們高興的唱著歌,來到了這么美麗的地方,此時此刻你們想干什么?(游戲)
2、聽音樂即興表演:劃船、鉆山洞、拍手、過小橋……等等,教師適時指導
3、分組邊唱邊表演郊游動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動作。
四/結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開心,可是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乘火車回家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過馬路要看看燈》,知道領唱和齊唱。
2、在歌聲和游戲中樂于遵守“交通信號燈”的交通規則。
二、活動準備:
場地模擬馬路上十字路口的情境,布置人行道等,表示信號燈的自制玩具,一教師扮演警察
三、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模擬畫面:一個人站在馬路邊準備過馬路,馬路中間有警察)
教師:看看我們的教室地面有什么不一樣?
你看到過的馬路是怎樣的?馬路上有些什么呢?
今天錢老師來到了馬路口想過馬路,可是怎樣過馬路是安全的呢?
小結:大馬路,寬又寬,警察叔叔站中間,你們要走人行道,過馬路呀看呀看看燈。這樣安全真安全,真安全。
價值取向:以生活中的一個鏡頭,引發孩子的思考。并且在總結的時候教師有
意識的用歌詞來總結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二、學唱歌曲:《過馬路要看看燈》
1、欣賞教師表演“過馬路要看看燈”。(兩遍)
教師:原來有了信號燈就能幫助我們安全的過馬路。有一首歌曲:《過馬路要看看燈》,也是這么唱的,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ㄗ⒁庑葜狗某ǎ瑢τ谟變阂鋸堃稽c。)
2、理解歌詞
教師:歌詞里你聽到了些什么?(教師用歌曲里的歌詞進行清唱小結。當幼兒沒有聽清楚的時候教師可以再表演一遍。)
教師:警察叔叔一個人唱的叫“領唱”,警察和小朋友一起唱叫“齊唱”。
3、幼兒學唱(注意最后兩句要讓幼兒區分快慢速度,以及唱準切分音符。)
4、集體跟老師伴奏演唱。
價值取向:新授歌曲是這個活動的重點,所以我們有目的在讓幼兒理解歌詞的
基礎上學習歌曲。
三、音樂游戲:
教師:我們都已經學會了看交通信號燈,讓我們一起到人行道上走一走吧。
1、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模擬馬路上十字口的情境,請一名幼兒做交警,其他幼兒做行人,由小交警指揮交通,行人看信號燈行事,違規者表示出交通事故受傷,停止游戲一次。
1——7小節:幼兒在人行道上來回走動,交通警察指揮交通,舉綠燈。
8——15小節:“警察叔叔”領唱到最后一小節,警察舉紅燈,小朋友就站在人行道上不動。(警察舉紅燈——紅燈亮停一停。警察舉綠燈——綠燈亮,快快穿過橫道線。)
16——19小節:警察和小朋友齊唱,舉綠燈。
(1)、請一組示范。(在老師引導下,使幼兒形象性地進行游戲,從中讓幼兒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
。2)、再請幾組進行表演。(2——3遍)
。3)、集體進行游戲表演。(2遍)
價值取向:利用游戲的形式讓孩子鞏固對歌曲的記憶,而且大班的孩子能夠換
位思考了,在游戲中需要遵守游戲規則,那么在生活中也必須要遵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山谷回音真好聽
活動目標
1、用輕快、優美、富有童趣的聲音演唱《山谷回音真好聽》。
2、能用歌聲表現聲音的強弱。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3、通過演唱、聆聽、讓幼兒感受聲音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了解“回聲”這一自然現象引發幼兒熱愛大自然。。
環境創設 視頻、小鼓等若干打擊樂器、豆子 重點與
難點 學會歌曲并能用輕快、優美、富有童趣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能用強弱對比表現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
幼兒能跟著音樂有節奏的做,注意動作的變換。
二、節奏練習
出示節奏圖,讓幼兒用身體的部位來拍拍。
三、復習歌曲《對歌》
能用對唱的方式一起來演唱。
要求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唱。
四、學習歌曲《山谷回應真好聽》
1、猜一猜在山里唱歌會有一種什么現象?
2、欣賞視頻,了解這種自然的回音現象。
說說回音是怎么樣的?運用豆子在鼓上的跳動了解。
3、我們一起來學學回音,指導幼兒對音的強弱的表現。
4、全體幼兒跟唱2-3遍后,齊唱。
5、(2)幼兒熟悉旋律后,可分成兩組:一組原音,一組回音,進行試唱。教師指導幼兒注意原音與回音的關系(原音先出現),兩組相互配合,啟發幼兒思考原音與回音音量大小的不同。(回音輕)
6、(3)握歌曲的特點后,可輪換角色演唱。
7、(4)啟發幼兒加入喊的動作。
五、復習音樂游戲
要求幼兒能遵守游戲的規則。 價值分析:
開始運用各種音樂來練習律動、節奏等。
通過視頻了解“回音”這一自然現象,又在試驗中了解這一現象的特性,讓幼兒很好的掌握回音。
復習中增強活動的氣氛,使幼兒保持對音樂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選材的思考!赌九计嬗鲇洝肥且徊績和膶W經典作品,孩子們非常喜歡聽這個故事,他們被主人公匹諾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藝術是相通的,我嘗試著把音樂與文學進行有機整合。提升孩子關愛他人的積極情感,豐富他們的肢體表現經驗;顒舆x取了《七式進階》《木偶兵》《杜鵑圓舞曲》三種不同風格的音樂素材,營造了濃郁的音樂氛圍。其中,《木偶兵》是主體音樂,它所表現的音樂形象與小木偶較為吻合。
活動價值分析。情感方面的價值:活動以情感為主線,傳遞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愛心。最后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孩子”,讓幼兒體會小木偶變成真正孩子的喜悅,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表達表現方面的價值:注重幼兒自發的表達表現,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動作特征(僵硬),并創造性地表現小木偶不同的動態,積累肢體表現經驗,自主地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環節設計的思考。凸顯情景:活動以故事情景貫穿始終,通過特定的情景(我是木頭人、幫警察叔叔指揮交通、在空曠的草地上植樹種花)來引發孩子自主地進行表達表現。巧用媒體:活動中多次運用直觀的媒體(小仙女、視頻影像、擁擠的馬路、美麗的花園),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現以及情感的激發。關注能力: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的站位比較靠后,沒有直接的動作示范與幼兒模仿,而是通過幼兒的親身體驗、游戲感知、合作表現來梳理提升動作經驗。
活動目標
1、借助音樂與情境,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小木偶的不同動態,積累僵硬的動作經驗。
2、結合情境體會小木偶變成小朋友的喜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
活動準備
1、幼兒前期經驗:聽過故事《木偶奇遇記》,初步感知過小木偶的動作。
2、環境與材料創設:
、賞pt(擁擠的馬路、空曠的草地等);
、趂lash:仙女姐姐、美麗的小花園:
、邸昂椭C城市心靈樂章”公益廣告片斷;
④音樂:《七式進階》《木偶兵》《杜鵑圓舞曲》;
、莩錃饫祁^一把。
活動過程
一、小木偶誕生
媒體呈現“木偶奇遇記”的畫面,引發幼兒的回憶。
引導語:老木匠的本領可真大,今天我也來學做故事里的老木匠,小朋友們就是小木頭,等會我敲到哪根木頭,哪根木頭就變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間擺出一個小木偶的造型,好嗎?
1 播放《七式進階》音樂,教師扮演老木匠跟隨音樂有節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樂:做刨木、鋸木、敲釘子狀。
B段音樂:用充氣榔頭在“5-3”(嘟-噠)處隨意敲擊幼兒,幼兒擺出各異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誕生。(為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可請幼兒和“老木匠”一起來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樂,做游戲“我是木頭人”(邊念兒歌邊模仿小木偶的動作),積累僵硬的動作經驗。
教師:我們都是小木偶,讓我們一起來玩玩“我是木頭人”的游戲,看看誰的動作最像一個小木偶。“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講話不許笑,還有一個不許動”(兩遍)。
游戲:關節動一動。規則:“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個關節(雙肩、肚子、膝蓋等處)幾下,小木偶就把那里的關節動幾下。(提醒小木偶動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兒隨“木偶兵”音樂完整表現,教師隨機輔以情景性語言,如把手伸出來,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問個好……
二、小木偶變身
出現仙女,提問:你們想變成真正的小朋友嗎?要變成小朋友必須要有一顆愛心。怎樣才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廣告“和諧城市心靈樂章”——情感提升。
教師:你們從影片里看到有哪些人?他們幫助別人做了什么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你們想幫助誰?怎么幫助他們?
2 小木偶幫助警察指揮交通(個體表現)。
(1)媒體演示情景——擁擠的馬路
創設語言情景:馬路上太擁擠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過來,你們愿意幫忙嗎?
(2)小木偶隨音樂幫助警察指揮交通(感知僵硬的動作)?梢赃呺S音樂表現邊用有節奏的語言:我幫 警察|指揮交 通|請你等一 等|請你快通 過|……(可請個別動作較形象的小木偶來表現,集體模仿。)
教師:警察叔叔說,在你們的協助下馬路變通暢了,真要謝謝你們。
3 小木偶幫助花匠植樹種花(合作表現)。
(1)媒體演示情景——空曠的草地
創設語言情景:你們能把這片空曠的草地變成一個美麗的小花園嗎?
(2)小木偶隨音樂合作表現植樹種花的情景
·怎樣才能變成美麗的小花園?在個別幼兒表演時可輔以有節奏的語言,如我把泥土松一松,我給小樹澆澆水,小樹小樹快快長……
·分組:可以兩個好朋友一組,也可以幾個好朋友一組一起來植樹種花,要先商量好誰來植樹種花,誰來裝扮小樹小花。
·幼兒嘗試合作表現,教師觀察。要點:觀察幼兒表現小木偶植樹種花的動作是否多樣,關注幼兒的合作表現情況。
(3)小組交流、分享(有側重地選取)
(4)媒體演示:空曠的草地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花園,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引發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草地變成了美麗的小花同真是太讓人高興了,大家都說謝謝你們。
三、小木偶美夢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們,從現在開始你們終于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們歡呼:“謝謝你,小仙女!”
教師:我太高興了。你們終于變成一個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讓我們共同慶祝、盡情舞蹈吧!(播放《杜鵑圓舞曲》音樂)。
幼兒合作自由舞蹈,體驗小木偶變成小朋友的快樂心情。
教師:讓我們把愛送給身邊更多需要關心的朋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帶領下,聽、看動畫,感受歌曲和諧、溫馨的氛圍,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相親相愛、和和睦睦的美好情景。
2、學習用動作來表述對歌詞的理解,教會“爸爸、媽媽、弟弟、我、愛、家”的手語動作。
活動準備:
1、動畫(課件)
2、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誰呢?(教師提問,幼兒回答,只需請一兩個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家里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你愛他們嗎?(愛)他們愛你嗎?(愛)
教師小結:家里有這么多的人生活在一起,好熱鬧、好溫馨!好幸福呀!
二、音樂欣賞。
1、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聽聽歌曲里都唱了什么?(播放動畫,完整欣賞)
教師:你們聽到歌曲里都唱了什么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呢?(幼兒回答,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幸福)
2、教師:為什么你會感到很開心很幸福呢?什么事情讓你覺得很開心、很幸福啊?(幼兒回答,如:媽媽給我買新衣服、爸爸陪我去玩游戲)
教師小結:爸爸、媽媽每天在外面辛辛苦苦的工作,回到家以后還要照顧我們,爸爸陪我們做游戲,媽媽給我們煮好吃的飯菜,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從來不吵架,不爭搶玩具,我們一家人相親相愛、和和睦睦,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3、教師:現在讓我們靜靜的坐好,再來聽一遍音樂,伴隨著音樂,想象我們和爸爸媽媽的那些幸福開心的事情。(播放音樂CD)
教師:伴隨著這么優美的音樂,你想到了什么幸福開心的事情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對,小朋友想到了愛就是爸爸的擁抱、媽媽的吻。
三、學習手語。
1、教師:我們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里,我們一家人相親相愛、和和睦睦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這首歌表達的就是幸福的一家,歌曲的名字叫《讓愛住我家》,《讓愛住我家》這首歌曲這么好聽,我們可以聽見這首歌曲,也可以唱這首歌,可是有些聾啞人,他看不見,也不會說話,他想唱這首歌曲的時候應該這么辦呢?
2、幼兒回答:
(1)“他會用手語”問:“小朋友真聰明,聾啞人和別人交流的時候是用手語的,”(說完老師就做 “讓愛住我家”的手語動作,)
問:“你們知道剛剛老師做的動作時什么意思嗎?”
3、聾啞人可以用手語來演唱這首歌曲,不信你們看看楊老師是怎么表演的,教師邊做“讓愛住我家”嘴巴也要動,但不發出聲音。你們知道這幾個動作是什么意思嗎?是讓愛住我家的意思。
4、教師: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做一下,這是愛的意思,(左手握拳,大拇指朝上,右手五指并攏,從前往后輕輕的撫摸左手大拇指。這時家的意思(教師說領)五指并攏,十指相對,搭成一個像屋頂一樣的形狀,這是家的.意思,我們連起來做一次,“讓愛住我家”你們學得真棒!
5、教師:楊老師剛剛看到小朋友們聽歌曲的時候特別的認真,你們聽到歌曲里都唱到了誰呢?(引導幼兒說爸爸、媽媽、弟弟、,并且幼兒說到什么就帶領幼兒說到什么就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
教師:你們真聰明,學得真好!現在楊老師說什么,你們就用手語表演出來,好嗎?(教師說詞,幼兒做手語)
四、歌曲表演。
1、教師:你們學得真好!都很棒!現在請小朋友看看楊老師用手語把讓愛住我家這首歌曲唱出來,要仔細的看哦!(播放音樂教師表演)
2、教師:請小朋友們輕輕的起立,跟著楊老師一起聽著音樂,用手語把這首歌唱出來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盧梭的《睡著的吉卜賽姑娘》,感受畫面的寧靜、悠遠、奇特、神秘。
2、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嘗試畫一幅人與動物共存的想象畫。
3、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材料準備:
1、實物投影儀,盧梭的《睡著的吉卜賽姑娘》。
2、各種繪畫工具、卡紙。
活動過程:
1、以提問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你喜歡什么動物?你和它在一起有什么感覺?
幼1:我喜歡老虎,老虎是森林之王。
幼2:我喜歡小花貓,小貓很可愛能陪我睡覺。
幼3:我喜歡小熊,跟它在一起,我覺得很暖和。
幼4:我喜歡小鳥,小鳥會和我們一起唱《誰會飛》。
……
2、欣賞抽象畫《睡著的吉卜賽姑娘》,根據畫面的內容展開討論。
師: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幅人與動物的畫。
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獅子和姑娘各是怎么樣的?他們在干什么?
幼1:我在畫上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在睡覺,獅子在保護她。
幼2:我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在演奏琴累了就睡著了,獅子在看她睡覺。
幼3:我也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被獅子咬死了就躺在沙漠上。
幼4:我覺得姑娘在聽獅子講故事呢!
……
師:獅子吃人是什么樣子的呢?
幼:很兇,很恐怖(幼兒比劃獅子吃人的樣子并學獅子的吼叫)。
師:那畫面中的獅子是什么樣的呀?
幼1:獅子很安靜,靜悄悄的和姑娘講故事。
幼2:獅子在保護小姑娘,跟姑娘說:“你睡吧,我會保護你的!
……
師:除此之外,你還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幼1:我還看到了月亮,感覺月亮很圓、很亮。
幼2:我還看到了琵琶、月亮、花瓶,好象是姑娘在夜晚時演奏琵琶,使我聽到了什么?
……
師:這琴不叫琵琶,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曼陀鈴(豐富詞匯:曼陀鈴)
師:你覺得這是什么時候發生的事?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晚上發生的事情,因為有月亮。
3、引導幼兒欣賞畫面的色彩及細節的刻畫,討論:
師:你看畫面中最明亮的是什么?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幼:月亮,因為月亮很亮,照亮了獅子和姑娘。
小結:月亮在畫面中雖然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卻讓整個畫面變得明亮起來。使人產生一種神秘、幽靜的感覺。
師:你覺得畫中描繪的最細致的是什么?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幼:我覺得獅子的毛畫得很細致,還有姑娘身上的衣服頭發也畫的很細致。這樣給人感覺很舒服。
小結:獅子、曼陀鈴和姑娘身上的衣服是畫面中描繪最細致的地方。這樣畫,有的很細致,有的很概括,讓人感到既像在我們當中,又像在我們夢幻中,有一種亦真亦幻,非常奇特的感覺。
師:老師這有三首曲子,你覺得哪一首最像這幅畫呢?(幼兒欣賞曲子進行配樂)
幼1:我覺得第三首曲子,因為姑娘在睡覺時很安靜,很舒服。
幼2:我覺得第二首曲子,因為小姑娘在演奏曼陀鈴很歡快、很好聽。
幼3:我覺得第三首曲子最像這幅畫了,就像獅子在和姑娘說悄悄話或獅子跟姑娘講故事。
……
4、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的寧靜、空曠與神秘: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飛進畫里,坐在姑娘的身邊,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師配樂講片段,使幼兒更能投入到畫中)
幼1:我好象聽到了獅子說:小姑娘你睡吧,我會在這保護你。
幼2:我聽到了獅子對小姑娘說:“我愛你!”
幼3:我聽到了獅子在跟小姑娘說:“我喜歡你,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
師小結:一幅畫不僅可以看,還可以聽,這樣,畫就變得有聲有色了。
5、簡單介紹畫家和作品名稱,你喜歡這幅畫嗎?你想給它起個什么名字?你知道這幅畫的作者是誰嗎?
幼1:我喜歡這幅畫,就給它取個《美麗的姑娘》。
幼2:我覺得叫《獅子和姑娘》比較合適。
幼3:我也喜歡這幅畫,就叫《漂亮的月亮》。
……
6、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它是什么樣的?你希望和它怎樣相處?你能像盧梭一樣畫一幅人和動物在一塊兒的畫嗎?
幼1:我喜歡獅子,我覺得獅子能保護所有的小動物。我想跟它一起來保護我們班的小朋友。
幼2:我喜歡小兔子,我要和它玩《小兔子乖乖》的游戲。
幼3:我喜歡小狐貍,狐貍很聰明,這樣我就可以天天起來回答問題了。
幼4:我喜歡長頸鹿,因為長頸鹿很高,可以把我也舉的老高老高的。
……
7、幼兒自制繪畫工具作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想象的畫面,大膽用色。
師:那就請小朋友畫一幅人和動物的畫吧。
8、作品評價:展示幼兒的作品,并請幼兒互相觀摩欣賞與交流。(引導幼兒自由述說,互相評價)
師:你這幅畫是和誰在一起,在做什么呢?(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分享你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游戲性較強的歌曲,旋律輕松明快,歌詞簡單易懂。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記住歌詞、學會演唱并不是難事。因此,活動設計中我的定位是既要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演唱這首歌曲,還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唱好,讓幼兒既體驗到歌唱的快樂又掌握一些簡單的歌唱技能,從而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歌唱表現力,激發幼兒喜愛音樂的情感。
活動以帶"小兔"去樹林玩這一情境為主線,在游戲化的輕松氛圍中從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詞,從學會演唱到多形式表現。前后呼應的游戲環節和情境設置,意在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活動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化的引導,意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活潑歡快,學會演唱歌曲。
2.學習用襯詞的方法為歌曲的部分樂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4.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伴奏音樂,大灰狼頭飾一個,表現歌詞大意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韻律表演,感受旋律
1.談話引出活動主角,學習用彈性的聲音進行演唱的方法。
2.在《小兔跳跳跳》的音樂旋律中,幼兒隨教師做簡單的韻律動作,熟悉歌曲的旋律。
(在趣味的情境中通過肢體動作和跟旋律說襯詞這兩種形式的結合,既達到熟悉旋律、感受樂曲結構的目的,又讓幼兒的聲音得到了很好的預熱,為接下來的演唱做好鋪墊。同時,學習有彈性地說襯詞還為接下來的演唱埋下伏筆。)
二、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提問:小兔跳到了什么地方?它聽到了什么?又會碰到誰?
2.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譜,并引導幼兒一一學唱相應的樂句。
3.幼兒集體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
(從完整欣賞到逐句學唱再到完整表現,分步走的教學方法便于幼兒的理解和記憶,層層遞進的活動環節讓學習更有序和有效。)
三、練習襯詞,演繹歌曲
1.出示小兔腳印圖譜,引導幼兒學習第一句配襯詞演唱的方法。
2.引導幼兒選擇適宜的襯詞用以上方法表現第二樂句。
3.將幼兒分成兩組,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完整表現歌曲若干遍。提醒幼兒看教師的指揮,合理處理好自己的聲音,注意兩種聲音的和諧與美感。
(通過圖譜這一有效支架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兩個樂句不同的表現形式,為幼兒會唱、唱好提供支持和幫助;通過傾聽、發現、提問等,引導幼兒去發現和解決演唱的困難,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習慣。讓幼兒不僅學會演唱這首歌曲,而且能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能,為今后的歌唱打下基礎。)
四、游戲表現,寓歌于樂
告訴幼兒游戲名稱,交待游戲玩法,師生共同玩游戲若干遍。
(在有趣的游戲中檢測和鞏固幼兒對歌曲演唱的成效,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歌唱的美好和快樂,寓學于境,寓歌于樂,寓樂于情。)
附歌曲:小兔跳跳跳
關于情趣音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情趣音樂教學"是教師依據音樂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的生理、心理特征,選擇、設計和組織實施趣味性的音樂教學活動,通過游戲化、情境化的活動引導,借助語言、圖譜、故事、情境等載體,師生共同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情感,從而引導幼兒獲得愉悅的音樂情感體驗和良好的技能發展。我所倡導的情趣音樂教學中的"情"和"趣"分別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情"主要體現在:
(1)選擇能引發幼兒情緒情感的音樂作品--即作品的情、內容的情;
(2)教師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引發、調動幼兒的情緒情感,即教師的情;
(3)通過作品的情和教師的情去激發幼兒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情感,也就是幼兒的情。
"趣"主要表現在:
(1)根據幼兒發展需要選擇幼兒喜歡的、能充分激發幼兒情感的、有趣味的作品--作品的趣和內容的趣;
(2)趣味化的活動過程;
(3)教學方法的激趣。
在實踐中,我這樣讓音樂教學凸顯情感,突出趣味。
1."設境"--設境激趣。即創設富有情趣的游戲化情境,在好玩的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和體驗音樂,激發其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是情趣音樂教學的第一步,是活動的設計環節。如在上面的這個歌唱活動中,教師結合歌詞,通過簡單的語言讓幼兒置身于小兔去森林游玩的情境中,先玩一玩小兔跳蹦蹦床的游戲,然后聽一聽小兔到了哪里、碰到了什么?學一學歌曲,再玩一玩碰到大灰狼的游戲,這樣好玩而有意思的活動孩子們肯定喜歡。但在實踐中我們也要切記,一切情境都是為目標和內容服務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新穎、好玩、有趣。
2."導學"--支架導學。這是情趣音樂教學的第二步,是活動的路徑和支架。教師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一些適合的教學圖譜、兒歌、動作等直觀、具體的表現形式,以幫助幼兒學習和理解作品內容,從而更好地體驗和感受音樂的情緒情感。在上面的歌唱活動中,我選擇了圖譜作為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和學習兩部分聲音合作表現的支架。教師首先通過幼兒的傾聽呈現不同樂句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歌詞,然后再呈現表現小兔跳躍的腳印以幫助幼兒很好地掌握每個襯詞出現的地方以及它的節拍。這種一目了然的方式,不僅非常方便幼兒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它能很好地解決兩個聲音同時演唱時的速度和節拍,教師只需要提醒幼兒看著自己演唱的部分跟著教師的指揮唱就行了,這樣簡潔明了的方式,讓兩個部分的聲音在表現時更和諧,讓教學更有序、有效。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能以小朋友喜愛的小白兔形象創設一個故事情景,兔媽媽帶孩子到草地學本領、玩游戲為線索組織活動,將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幼兒在活潑、有趣的模仿動作中,輕松愉快地進行鍛煉。活動中,幼兒積極活躍,雙腳夾物跳的方法掌握得很好。在第一次嘗試活動中,很多幼兒想出了與眾不同的運送辦法,我都能加以肯定,再次雙腳夾球跳那個部位更穩嘗試活動中,我讓幼兒充分嘗試,然后總結方法,孩子非常踴躍參與,并很快掌握了方法。游戲環節,幼兒都能用雙腳夾物跳的方法運蔬菜,來回路線分開,幼兒秩序整然。本節課我雖然注意了游戲化、注意了給孩子適度自由空間、注意了小結、但還是有所不足,如游戲環節,第一輪孩子掌握了方法,第二輪我沒有讓能力強的孩子嘗試一次運送兩個或三個蔬菜,讓能力強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注意個體差異,還將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6篇02-19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五篇02-18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6篇02-17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9篇02-15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九篇02-15
【熱】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2-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推薦】02-15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2-22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七篇02-21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