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正方體》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正方體》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正方體》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2.學習觀察、比較與合作,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毛線、紙、水彩筆、正方體若干、立方體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動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
用禮物的形式引出認識的對象——正方體,初步認識正方體。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兒進行第一次探索。
幼兒觀察正方體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師總結:正方體是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正方體有6個面。請幼兒進行驗證。
(2)搭一搭:幼兒進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礎上進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組合作搭出正方體。
總結:幼兒在拼搭的時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個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個正方體。少一個正方形和六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個正方體。
(3)量一量:找出正方體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體。
總結:突出個別的,把不正確的進行講解。
3.結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們幼兒園中也有好多的正方體,我們出去找找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正方體》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在操作中增強觀察比較與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大正方體一個、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片若干張。
2. 正方形紙與正方體積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筆。
3. 各種正方體玩具、積木等。
4. 課件。
活動重點
知道正方體的名稱以及正方體有六個大小形同的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活動難點
能用觀察比較的方法了解正方體的特征。
活動過程
(一)出示正方形的紙,復習導入
1.小客人是誰?它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樣長的四條邊,一樣大的四個角)
2.有什么辦法證明它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四個角是一樣大的?
3.幼兒操作、交流。
小結:上下折、左右折、斜折邊和角都能重合,說明邊一樣長、角也是一樣大的。這是一種辦法,也可以用一條線來測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體,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 你認識它嗎?它有什么特征?
2. 幼兒操作探究正方體。請幼兒在正方體每個面都貼上正方形的紙并編號。
3. 交流、驗證“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用了幾張紙?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的大小怎樣?”
小結: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體是有棱角的,有空間的,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
(三)觀察完整的“正方體展開面”,進一步了解正方體的特征
1.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圖形呀?(六個)
2.看一看:每個圖形都是什么形狀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嗎?(一樣大)
4.六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合起來就變成了“正方體”。
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四)尋找正方體
1.在提供的材料中,尋找正方體
2.檢查驗證
3.出示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的)
提問:它是正方體嗎?為什么?
4.找一找,圖片里面有哪些東西是正方體?
5.小朋友,你們家里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體的?
(五)活動延伸
拼搭正方體,在生活中正確辨別正方體盒長方體。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zhì)聯(lián)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jīng)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jīng)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nèi)化。
【幼兒園大班科學《認識正方體》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02-14
幼兒園大班教學教案02-17
《動物氣象員》大班科學領域故事教案10-23
幼兒園科學教案【精】02-16
幼兒園大班語言故事教案02-21
幼兒園大班常規(guī)安全教案02-16
【熱】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