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動作建議
第1-12小節:教師扮演“山狗”,邀請幼兒去跳舞,幼兒做睡覺的動作,當被邀請時,醒來、拒絕(擺手),說:“不去!”
第13-16小節:教師回座位,邀請幼兒去尋找寶藏,全體幼兒做起床動作(教師預令:“去尋寶”)。
第17-32小節:前2小節做活泥巴的動作,后2小節做貼泥巴的動作。交替4次。(教師外示:活泥巴,偽裝自己。
第33-48小節:前2小節作走路,后2小節做“左看看、右看看”的動作。
第51-56小節:“左聽—下,右聽—下”的動作(每3小節轉換一次)。
第57-60小節:雙手做“聽”的動作。(等待指令)
結尾:引人情境(馬蜂來了,狗熊來了,臭鼬大王放屁),幼兒做相應反應:原位、做木頭人和暈倒在地,不動。
游戲玩法建議
此游戲為不確定結果的反應游戲,建議逐一加入游戲元素,從“馬蜂來了”幼兒跑上位開始;游戲2-3遍后,再引入“狗熊來了”幼兒做木頭人造型,教師引導幼兒造型的多元化;最后集體討論“暈倒
”的動作造型后,整體玩游戲。從“狗熊來了”一“臭鼬放屁”一“馬蜂來了”。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嘗試隨樂表演故事《山狗和臭鼬》的基本情節一一尋寶。
2、嘗試在蜜蜂、熊來了的變化情境中,做出相應的動作表現:迅速回位,停住擺造型。
3、初步體驗在多變的故事情境中,表演的詼諧幽默。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引出活動
師:臭鼬大王肚子餓了,讓山狗到山下的村子里找小動物來吃,山狗說:“跟我去跳舞吧”,小動物們都不愿意,“那我們去尋寶吧?”小動物一聽,“耶”,全都歡呼著要去。可是寶藏是有強盜看
守的,我們要用泥巴把自己糊起來,不讓強盜發現我們。
2、師幼共同從故事情節中提煉動作。
師:我們來試試。
3、用動作感知完整音樂。
(l)幼兒集體在座位上感知音樂。
師:等我們把身上貼滿泥巴以后啊,我們就能去尋寶啦!
師:尋寶之前,小動物們先美美的睡上一覺。
(2)幼兒集體散點感知音樂。
師:剛才我們都沒有找到寶藏,這次啊,我們要換一個山頭試試看。小動物們先休息。
師:好像有情況,你們不要動!我來去看一看。
師:!蜜蜂來啦!
師幼一起抱頭跑回座位。
3、感受情境變化,完整隨樂游戲。
(1)討論在狗熊來了的情境中,小動物的動作表現。
師:蜜蜂來了,我們怎么辦?狗熊來了,我們怎么辦?
(2)引出臭鼬大王
師:哎呀,我聞到一股臭味,會不會是臭鼬大王放的屁呢?哎呀,真臭,捂都捂不住,哎呀,受不了啦(吐),天哪,怎么這么臭啊,我實在是受不了啦,我被臭暈啦!
集體討論“暈倒”的動作,集體練習。
4、結束
師:是真死還是假死?他要是假死我就把他帶回去給大王吃掉!哎呀,大王,這些小動物都臭的不能吃啦!看來我要到另外一個村子里去騙一騙了!ミ希●R蜂來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跟隨音樂玩《捏泥人》的游戲。
2、通過傾聽音樂和觀察教師的表演學習游戲的玩法,嘗試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動作進行創造性地表現。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民樂“喜洋洋”、圖譜、照相機。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喜洋洋》,感受樂曲的情緒,感知音樂的節奏。
(1)隨樂曲進教室,完整聽音樂。
教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們有什么感覺?
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喜洋洋》。(出幻燈)
(2)看圖譜,感知樂曲的結構,做動作感知樂曲的節奏。
教師:大鼓怎樣敲?
教師:舞彩帶的樣子是什么樣的
(3)教師指圖,幼兒做敲鼓和舞彩帶的動作。
(4)表現其它的喜慶動作。
教師:過節的時候,我們除了敲鼓、舞彩帶還做什么?(放鞭炮,舞龍)
2、學習玩捏泥人的游戲。
(1) 示范《捏泥人》
教師:過節的時候,非常的熱鬧,我們敲鼓、舞彩帶……,還有玩一些游戲呢?我請趙老師和我玩一個游戲,請小朋友仔細地看,看看我們玩了一個什么游戲?。
兩教師合作《捏泥人》。
教師:我們玩了一個什么游戲?
我捏了一個什么?
請小朋友做××泥人的造型。
(2)教師再次示范《捏泥人》。
教師:想不想再看一次游戲?這次又任務了,仔細看看小泥匠是怎樣隨著音樂捏泥人的,先捏了什么?又捏了什么?最后捏了什么?泥人又是怎樣隨音樂做動作的?
教師:小泥匠先捏泥人的……,又捏泥人的……,最后還用畫筆畫了泥人的眼睛、嘴巴,
(3)重點練習捏泥人的四肢。
教師:我來考考你們,聽一聽這段音樂,這是在捏泥人的什么?
教師:我們一起來當小泥匠試一試,隨著音樂來捏泥人的膀子和腿(B段音樂)。
(4)兩個小朋友玩《捏泥人》的游戲。
現在我們捏大力士,男孩子變油泥,女孩子站在男孩子的身后。
教師:我剛才看見小泥匠團捏泥人頭的時候,泥人還隨著音樂搖動頭真好看,小泥匠畫眼睛、嘴巴的時候泥人眼睛、嘴巴還有節奏地動呢。
(5)再玩一次游戲。
教師:我用相機把泥人和小泥匠拍下來。
3、創造新的泥人造型,玩《捏泥人》游戲
(1)玩捏泥人的游戲(捏不同造型的泥人)
教師:我們除了捏大力士還想捏什么?兩個人輕輕地商量一下,別讓別人聽見,給大家一個驚喜。
男孩子找一個空地方做造型,女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2) 女孩子當油泥,男孩子小泥匠,女孩子做造型,男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4、想看一看你們捏的泥人嗎?
今天我們聽了《喜洋洋》的音樂,而且還跟著音樂玩了《捏泥人》的游戲,我們除了捏大力士、……,今后還可以捏許多不同造型的泥人呢!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以喜慶的樂曲貫穿始終,增強了活動氛圍;顒右婚_始我引導幼兒說說做做捏泥人的動作,為下面做游戲做了鋪墊。在引導幼兒聽音樂做捏泥人的動作時,幼兒的動作比較單調,可能是女生多的原因,有點受拘束。幼兒兩兩合作的環節是活動高潮,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較高。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和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并用富有感情(高興、快樂)的演唱《幸福拍手歌》。
2、根據已有經驗創編新歌詞,并根據歌詞發揮想象力創編動作。
3、感受歌曲愉快情緒,體驗與同伴游玩的樂趣。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及記憶。
教學難點:幼兒根據歌詞自主創作舞蹈動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幸福拍手歌》歌譜一張、節奏圖譜一張,《幸福拍手歌》Flash;
2、經驗準備:幼兒初步掌握附點音符。
活動過程
(一)導入(采用情境導入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的興趣。)
師: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好玩的夢,夢見老師和小朋友們在一個美麗的花園里,隨著歡快的音樂,唱著一首很好聽的歌,唱著唱著就醒了。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首歌叫什么名字?
幼:想。(齊聲說)
師:這首歌的名字叫《幸福拍手歌》,現在老師把這首歌唱給小朋友們聽
師:小朋友們,這首歌好不好聽呀?
幼:好聽。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學?
幼:想。
(二)趣味游戲,練習節奏,突破難點。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運用了三個步驟,層層深入,帶領幼兒熟悉并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為歌曲的學習做好滲透和鋪墊。
、俪鍪竟澴嗫ㄆ,讓給幼兒分辨兩張卡片的不同,引導幼兒辨別帶附點八分音符;
、诮處熡脦Ц近c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兩種不同節奏說出:如果感到幸福你會做什么!并用對比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分析帶附點音符的唱法有何變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回想一下,剛才老師唱《幸福拍手歌》的時候,是唱第一種節奏還是第二種節奏呢?
幼:第一種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一起用手打帶附點八分音符節奏。
。ㄓ變夯菊莆諑Ц近c八分音符節奏后,師幼一起做游戲。教師用帶附點八分音符節奏節奏提問學生:如 .果感 .到 幸 .福你 .會做 .什 么?請幼兒用動作或語言來回答教師的提問。游戲最后擴展到請幾個幼兒進行提問,其他幼兒自由做出回答,既熟悉了歌曲節奏,又為歌詞的創編做好了鋪墊。)
(三)學唱歌曲。
、俨シ配撉侔樽,教師再完整的唱一遍歌曲。
師:小朋友們剛才聽到歌曲中,人們幸福的時候會做什么呢?
幼:拍手、跺腳
②出示歌詞:在鋼琴伴奏下,教師用歌曲的節奏教幼兒念歌詞并引導幼兒做拍手、跺腳等動作(念兩遍)。
③分句教唱歌曲。重點教唱第三句,提示第四句和第三句緊密相連。每句都熟練之后,帶領幼兒完整地歌唱。
、苷故尽缎腋E氖指琛芬曨l,讓幼兒欣賞,體驗歌曲的樂趣。
(四)創編歌詞和動作,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在創編中體驗快樂。
師:小朋友們,當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候出了拍手、跺腳。你還會做什么?請你來做小小作詞家,創編歌詞,帶領大家進行歌唱表演。
。ㄕ2—3個幼兒發揮想象力,創編歌曲,教師在圖譜上填寫歌詞)創編完歌曲后,采用不同的分組,師生接唱、幼幼接唱等方式對創編后的歌詞進行演唱和表演。(教師提示幼兒要富有感情的歌唱)
(五)律動表演
師:小朋友們表現真出色!小朋友唱歌的時候,老師有一種想跳舞的感覺,小朋友們想不想跟老師一邊唱著這首歌一邊跳圓圈舞呢?
幼:想
師:小朋友手拉手圍成兩個圓圈。里圈的小朋友按順時針的方向走,外圈的小朋友按相反的方向走。在歌曲的空拍處停下,小朋友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加上拍手、跺腳、拍肩、握手等動作。
結束:小朋友們,這個游戲還不好玩?讓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注:用樂器配伴奏
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樂器,也可以使用自己準備好的樂器。教師在這一環節中先做示范,邊唱歌曲,邊用樂器為歌曲做伴奏,再引導幼兒用手中的樂器,邊唱歌曲邊為用樂器做伴奏。
師:小朋友們表現得真出色!瞧,老師都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什么(打擊樂器)?小朋友們可以用這些樂器或者自己帶來的樂器為這首歌曲配伴奏,讓這首歌曲變得更豐富。
課堂小結
師:度過了快樂的四十分鐘,能告訴我你們快樂嗎?幸福嗎?最后,請同學們配合老師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結束我們的這節課,好嗎?
師:如果感到快樂你就點點頭,
幼:點頭。
師:如果感到快樂笑一笑吧,
幼:笑一笑。
師:如果快樂就用行動把他表現出來吧,讓我們大家一起說再見,
幼:再見!
教學反思
整個課堂下來,學生的情緒一開始沒有調動起來,感覺課堂有點沉悶,好不容易開始學歌舞了,學生的情緒一下子爆發,整個教室亂哄哄的,有點“群魔亂舞”的感覺。之后我想讓學生把歌詞記牢,有點強灌知識。多次練習中,我沒能夠更好的引導幼兒需要表達情感,另一方面幼兒沒有掌握好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以后我會多加努力,改正過來的。
小百科:《幸福拍手歌》又名《假如幸福的話就拍拍手吧》,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西班牙兒童歌曲。這首歌曲曲調與1938年的蘇聯音樂電影《伏爾加-伏爾加》中的插曲《Molodejnaya》相類似,可能受到它的啟發或者啟發了這首歌。曲作者不詳。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1、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能用連貫、優美以及活潑輕快的歌聲分別表現歌曲的前后兩段。
2、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能控制調節自己的歌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2、活動準備:
圖譜
3、活動過程:
一、律動
1、美麗的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微風一吹,嫩嫩的柳枝會怎么樣呢?(隨風擺動)
2、感受歌曲旋律,幼兒當柳枝,跟著音樂,在微風中動起來。
二、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
師:柳樹可真美啊,聽我來唱一唱美麗的柳樹。仔細聽聽,歌曲里唱的柳樹是什么樣的?
2、借助圖譜理解歌詞
(1)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
(2)幼兒邊看圖譜邊聽老師演唱歌曲,進一步理解歌詞。
(3)在圖譜上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懂嗎?請你看著圖譜再聽我來唱一唱。(師指圖演唱)
(4)幼兒隨老師看著圖譜念歌詞。
3、學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演唱
(3)柳樹姑娘拖著長長的辮子,隨風輕輕擺動,我們應該怎么唱?(優美)柳樹姑娘在池塘里高興地洗頭發我們應該怎么唱?(活潑輕快)
(4)你最喜歡唱那幾句?(引導幼兒用連貫、優美以及活潑、輕快的歌聲分別表現歌曲的前后兩段。)
三、學習二聲部合唱
1、第一種簡單的二聲部合唱
一部分幼兒唱歌詞,一部分幼兒同時跟著音樂旋律用“啦”或“呣”來哼唱,從第五句開始全體合唱。(教師示范演唱并帶領幼兒分聲部合唱)
2、學習第二種合唱方法
第一聲部的幼兒唱歌詞,第二聲部的幼兒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啦”,第五句全體合唱。(先師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師可通過指揮來幫助幼兒合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藝術手段!蔽覑垡魳罚變焊鼝垡魳贰K麄冊诔惺艿窖,形成活潑開朗的個性;他們在唱唱跳跳中發現美,產生愉悅的心情。在一次課間活動時,我無意間聽見幼兒在唱《兩只老虎》這首歌曲,再仔細一聽,他們把歌曲中的內容改掉了,換上了別的小動物還一邊做動作,非常開心。我就在想,何不為幼兒一個機會,讓他們盡情地去唱、去跳、去創編呢?對于打班幼兒來說,他們非常喜歡比賽的游戲形式,可不可以把這種比賽形式用于音樂仿編活動中來呢?于是我就有了這樣的構思,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感受音樂仿編活動的快樂,同時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根據圖片內容改編歌詞
2、聯系看節奏卡表演歌曲,培養幼兒讀節奏卡的能力。
3、體驗比賽的樂趣,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把全班幼兒分成五隊,菠蘿隊、桔子隊、西瓜隊、桃子隊、蘋果隊并配帶好標記。
2、老虎布偶一個,牛、鴨子、羊、小貓、小青蛙圖片各一。
3、森林動物圖五張(圖一、兩只小狗,一只在玩球,一只在啃骨頭;圖二、兩只小貓,一只沒有眼睛,一只沒有尾巴;圖三、兩只青蛙、一只在敲鼓,一只在唱歌;圖四、兩只老鼠,一只在偷米,一只在偷蛋;圖五、兩只熊貓,一只在笑,一只在哭。)
4、《兩只老虎》節奏圖譜,已學會唱這首歌曲。
活動過程:
1、在律動《郊游》中邊表演邊進教室。“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邀請我們到森林里去玩,請每隊的小隊長要帶好自己的同伴,跟緊老師,別走散了!
2、練聲《森林里的小動物》“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動物來歡迎我們了(出示動物圖片),我們一起學學它們的叫聲,和它們打個招呼吧!”(師:喵喵喵喵喵;幼兒:喵喵喵喵小花貓你好。)
3、復習歌曲《兩只老虎》“我們剛和這么多小動物一起唱歌,玩得開心嗎?啊,誰來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點生氣了,它說你們唱了這么多小動物的歌,怎么沒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壞了老虎要生氣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別生氣,我們正要唱呢,你看我都準備好了。
。1)、先看節奏圖譜把節奏拍一遍!拔覀兿瓤垂澴鄨D譜把《兩只老虎》的節奏拍一遍吧!”
(2)、邊唱歌曲邊拍節奏!肮澴嗯牡每烧鏈,下面我們一邊拍節奏,一邊來唱一下歌曲吧!”
(3)、請幼兒自編動作來表演歌曲(先請一個,再在老師的帶動下按節奏卡表演動作)“老虎想請你們邊唱邊做做動作,好嗎?”(幼兒表演)
4、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創編歌詞。
(1)、布置任務:你們表演的真不錯,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過它還想考考大三班的小朋友聰明不聰明,你們看它剛給我們帶來了五張圖片,請你們仔細觀察圖片,根據圖片上畫的內容,按《兩只老虎》的節奏編歌詞。我們大三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沒問題的對不對?呆會兒請每個小隊長領一張圖片帶著自己的隊員找個位置一起看圖商量創編,每個人都要動腦筋想,編好的歌詞要隊里的隊員通過并都能唱出來才算好,等都好后五組隊員來個比賽,聽聽哪組唱的最好并請老虎大王來為優勝對發獎。記住,等老師一搖鈴鼓,小隊長就馬上把圖片送回來,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嗎?
。2)、幼兒分組觀察圖片,共同討論創編詞,并練唱,教師巡視指導,重點輔導幼兒創編時字數要工整。
(3)、請每一組的幼兒將改編的歌詞唱一遍,其余幼兒一起學學唱唱改編好的歌詞。
(4)、幼兒與老師、老虎大王一起評出優勝對,并邊唱該對編的歌邊發獎。
5、在動物舞會中結束活動!袄匣⒋笸趼犃丝烧骈_心,直夸我們大三班小朋友聰明。它想為我們開個舞會,小動物都趕來參加了,你們開心嗎?你可以邀請小動物一起跳,也可以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跳,讓我們跳起來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游戲玩法建議】
1、幼兒吹畫時,在樂曲A段中每個樂句1--3小節引導幼兒用自己創編的雨點的動作表對準紙上的種子吹風;反復四次。B段引導幼兒用手指隨音樂的變化畫出小樹苗的枝葉。
2、吹畫結束后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體驗成功感。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清新優美的旋律與蓬勃向上的意境,積極參與多樣化的欣賞和表現活動。
2、嘗試運用吹畫、體態動作等方式表現種子逐漸鉆出地面,慢慢長大的情景。
3、萌發對美好事物的喜愛與美好生活的向往,體驗創造的樂趣。
4、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5、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過程】
(一)講述《種子托比的故事》,自然引出活動內容。
師: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里,有高高的大樹……(故事詳見附錄),種子托比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
1、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跟隨故事的情節自由想象種子托比的變化。
師:你覺得托比發生了什么變化?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再次完整傾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優美的意境。
師:是誰叫醒了托比?托比被叫醒后會發生哪些事情?
(三)結合圖譜,引導幼兒感受AB兩段不同的音樂性質和所表達的音樂意境。
1、引導幼兒感受A段音樂師:調皮的小雨點和風寶寶來到托比身邊,它們是來叫醒托比的嗎?
(l)教師隨音樂操作A段圖譜,幫助幼兒理解A段音樂中蘊含的情境節奏。
師:小雨點和風寶寶把托比叫醒了嗎?它們來了幾次?如果你是小雨點和風寶寶,你會怎么叫醒托比呢?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表現小雨相風的動作,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動作引導幼兒一起進行動作再現。
(3)結合幼兒的想象,鼓勵隨音樂動作模擬再現A段種子發芽的.情境。
2、引導幼兒欣賞B段音樂。
(1)教師隨樂用畫筆逐步描繪出種子托比蓬勃生長,成為大樹的情境,加深幼兒感受。
師:托比慢慢地鉆出了地面,慢慢地它又有變化啦,我們一起來看看。
(2)引導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來再現托比長出枝干和葉子的情境。
師:托比是怎樣慢慢長成大樹的?你能試一試用動作告訴大家嗎?
教師根據幼兒表現提出要求:和音樂配合才能讓托比長得又高又美。
(3)引導幼兒大膽用動作模擬再現B段情境,提醒幼兒動作合拍。
。ㄋ模┻\用多種形式加深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1、引導幼兒嘗試運用肢體動作再現種子萌芽、成長的情境,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觀看flash,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音樂蘊含情境的理解。
3、引導幼兒伴隨音樂,以吹畫的形式再現種子萌動、逐步成長的過程,充分感受音樂的氛圍。
4、欣賞幼兒作品,充分感受音樂充滿著喜悅與希望的意境。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鞏固附點音符的演唱。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秋天背景圖、棉桃等戰士小圖片一套、錄音機、鋼琴、布置秋天的美麗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發聲練習
教師:見到小朋友我很高興,剛才我送給大家樂一首好聽的歌作為禮物,你們也送給我一首好聽的歌好嗎?我聽聽誰送的歌最好聽。
2、參觀秋季豐收景象
教師:秋天到了一切好像都在悄悄地變化,我發現蘋果豐收了,你發現了什么?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有很多果實都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秋季果實博覽會吧.(方音樂“秋天多么美”)
二、展開部分
1、觀察棉桃,以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你知道嗎?你看它正咧開嘴在對著我們笑呢,多可愛啊!我們就叫它棉桃姐姐吧。ㄒ龑в變河^察露出的棉花就象他的小百牙)你知道棉桃姐姐為什么笑的這么開心嗎?
2、教師范唱兩遍
。1)教師:它好象在對著我們說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你覺得秋天美不美,你也笑著告訴棉桃姐姐,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我還想到了一首歌呢,名字就是秋天多么美我唱給大家聽吧!
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曲好聽嗎?為什么?
。2)你最喜歡哪一句呢?請你在來聽一遍,聽完了告訴大家。(教師再次范唱并用圖片提示)
3、語言節奏學歌詞
小朋友你最喜歡歌詞的哪一句?
4、幼兒整首跟唱
。1)提示幼兒唱歌的姿勢和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2)第二遍提示幼兒注意情緒的表達
教師:小朋友剛才都說到了聽到這首歌曲感到很歡快很優美,就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用最好聽的聲音來唱出秋天的美吧。
5、分組表演唱
教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剛才看到小朋友還邊唱邊加上動作呢,誰想上來表演一下讓大家都聽聽看看。(唱完后讓孩子們自評)你喜歡誰的表演?為什么?
三、結束部分
教師演唱后兩段引起幼兒在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唱的好極了。這首歌曲還有兩段呢,唱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我唱給小朋友們聽聽。
帶幼兒走出教師
教師:你們看秋天多美啊,大家都這么的開心,我還帶來了照相機呢!我想和小朋友到院子里和秋天的美景照張像,留作紀念,你愿意嗎?好我們去照相了。ǚ乓魳烦鼋淌遥
活動反思: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優美、活潑的兒童歌曲,本次活動有三個目標:
1、讓幼兒感受優美的樂曲,并能用自然的聲音唱出來。唱時要表現出喜悅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歌曲教學加深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3、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為了達到本節活動的目標,我把本次活動分為四大環節,即秋天的序曲、認識秋天、歌唱秋天、美麗的秋天,從聽、看、動、作、思五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設計。
一、聽,即用耳朵聽。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因此在歌曲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多聽多變的形式,變換著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多聽。如聽mtv唱片、聽老師范唱、帶著問題聽、打著節奏聽、跳著舞來聽等,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學唱歌曲,培養其獨立學習的能力,避免了老師唱一句,幼兒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學。
二、看,百聞不如一見,活動前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種植物,讓幼兒過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了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如考慮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鋼筋建筑的高樓里,離秋天里農村收獲的景象距離很遠,因此,我把農村收獲的景象用相機拍下來制成課件,讓幼兒有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分享收獲的喜悅,加深了對秋天的認識,同時利于歌曲的感情處理
三、動,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因此不失時機給孩子提供動的機會,讓幼兒心動、腦動、口動、手動、全身動,感情處理讓其心動,歌曲創作讓其腦動,歌曲演唱讓其口動,節奏強弱讓其手動,豐收舞蹈讓其全身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四、作。即創作,在平日的活動中孩子的創新總是令我贊嘆不已,因此我大膽地進行著教學實驗,不論是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聲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把想說的用歌聲唱出來,我想充滿歌聲的童年一定是快樂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有著豐富的內涵,借助《秋天多么美》優美的音樂,結合新課改的精神,我從各個領域進行教育滲透,如自然科學教育、藝術教育、品德教育、衛生教育等,使幼兒不僅僅是學到了一首好聽的歌,而是學到了許許多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圖形樂譜的幫助,初步感知樂曲ABA的結構,感受音樂的優美旋律。
2、嘗試為樂曲創編表演動作。
3、能愉快地參與感受、體驗活動,并能合作創造性地進行游戲和表演。
活動準備:
1、圖形樂譜
2、電腦音樂、圓舞板若干、海鼓一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乘船到大海里的一個非常美麗的小島上去玩,這個小島的名字叫——卡普里島。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要開船了!
2、初步完整地欣賞樂曲一遍。
。1)幼兒閉上眼睛,完整地欣賞一遍樂曲。
*音樂結束出示圖譜:請大家睜開眼睛,“卡普里島到了,我們到島上去看看,島上有什么美麗的風景?”。
*師小結:卡普里島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個美麗的小島,那里一年四季充滿了陽光,卡普里島上有許多的椰子樹,椰子樹上結滿了椰果,藍色的海洋,海面上蕩漾著帆船。碧藍的天空,海天一色,景色非常美麗,是一個旅游勝地。
(2)教師指圖譜,幼兒完整地欣賞樂曲一遍。
*師:你們覺得卡普里島的風景美嗎?聽,卡普里島的居民為我們奏起了贊美家鄉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聽了這首樂曲,你有什么感受?誰能用好聽的詞語來說?
*師小結:這首樂曲的旋律聽起來很優美、很抒情、很流暢、舒展,很柔美,就像是在贊美卡普里島上美麗的風景。所以,這首樂曲的名字就叫《卡普里島》。(出示名字)那這首樂曲贊美了卡普里島的哪些地方呢?我們再來聽一聽。請你們邊聽音樂邊和老師一起指出來,好嗎?
。3)幼兒跟著教師指圖譜完整地欣賞樂曲一遍。
*師:這首樂曲贊美了卡普里島的哪些地方?(先贊美了椰樹、然后贊美了海面上的帆船、最后又贊美了椰樹)那你們能聽出這這首樂曲有幾段嗎?我們一起再來聽著音樂來指出來。
。4)幼兒再次跟著教師指圖譜,完整地欣賞樂曲一遍,聽完后介紹樂曲ABA的三段體結構。
*師:這首樂曲有幾段?(三段)這三段音樂一樣嗎?哪幾段一樣?
*師小結:這首樂曲共有三段,我們給這三段起一個好聽的名字,第一段叫A段。第二段叫B段,而第三段是第一段音樂的再現,所以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樣也叫A段,那這首樂曲就是ABA的三段體結構。
3、分段欣賞樂曲。
第一段:
(1)教師指圖譜,幼兒欣賞樂曲一遍。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A段音樂贊美了卡普里島的什么?椰樹美在哪里?你們看到近處有幾棵椰子樹?遠處呢?每棵椰子樹上都結了幾個椰果?
。2)師小結:一陣海風吹來,椰子樹在隨風擺動,椰樹上的椰果也在微微點頭。那你能聽出音樂中椰樹隨風擺動、椰果在微微點頭嗎?現在老師來唱譜,你們在椰果點頭的地方用拍手動作來表示。(教師指譜哼唱音樂)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椰果微微點頭?(拍手、點頭等)
*師:誰來學學椰子樹隨風擺動?每棵椰子樹長得都不一樣,你們能不能變換各種姿勢。鼓勵幼兒創編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此時老師唱譜。
。3)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表演吧!先請女孩子表演,男孩子坐在小椅子上做觀眾,當聽到椰果點頭的音樂時就用圓舞板為椰樹伴奏,好嗎?然后,再交換角色表演。
。4)師小結:卡普里島上的椰樹長得是又高大又挺拔,真不愧是卡普里島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我們來聽一聽B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贊美了卡普里島上哪里的美麗風景?
第二段:
。1)教師指圖譜,幼兒欣賞樂曲一遍。
*師提問:這段音樂贊美了卡普里島上哪里的美麗風景?海面上的風景美在哪里?
*師小結:海面上波浪在輕輕翻滾,帆船在海面上慢慢地飄來飄去。真美呀!誰會用身體動作來學學帆船在海面上飄來飄去?
。2)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表演,要求動作柔、美,然后幼兒一起練習。老師唱譜。
(3)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表演吧,誰來做帆船?
*提要求:大家一起來表演時怎樣不讓“船”發生碰撞?(如有小朋友故意碰撞,老師就請他到一邊去待修)再次表演一遍。卡普里島上的人們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他們都隨著椰樹跳起了舞。我們一起來聽第三段音樂。
第三段:
。1)欣賞樂曲一遍,提問:這段樂曲聽起來熟悉嗎?和第一段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師小結:第三段和第一段的音樂是一樣的,只是第三段多了個尾聲。
。2)師:看這美麗的風景,聽著美妙的樂曲,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最想做什么?你們想和椰樹一起來跳舞嗎?請部分幼兒隨音樂跳舞,要讓別人從舞蹈中看出來你高興的心情。老師唱譜,幼兒表演。
。3)討論結束句怎樣表演?(老師來當旅游者,為你們這些漂亮的樹、帆船照相)提醒幼兒在結束處做好造型不動。(鼓勵幼兒創編動作)
。4)請幼兒隨音樂來試一試。
4、完整地欣賞樂曲、表演。
(1)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來進行表演。
*師:現在我們聽著《卡普里島》的音樂完整地來表演一遍。誰愿意來試一試?(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來表演)
*師:現在,我們和卡普里島的居民們一起來隨著音樂表演吧!
。2)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
*師:誰來做椰樹?誰來做帆船?(幼兒分成兩組,男孩子做椰子樹,女孩做帆船。)提要求:A段音樂是誰出來表演?B段音樂時船兒在椰子樹間穿梭,引導幼兒不允許撞到椰子樹,此時的椰子樹要靜止作出造型。最后一段音樂你們一起跳舞。音樂結束擺好造型,我來給你們拍照留念,好嗎?
(3)交換角色表演。
*師:現在,我們就是卡普里島上美麗的風景,我們把最美的風景帶給前來參觀卡普里島的客人老師,好嗎?
5、結束部分。
師:今天的旅行真愉快!我們開船返航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一、游戲玩法建議
第一段:炒豆豆單圈變雙圈兩個合作炒豆子游戲,在游戲的最后包剪錘游戲中,根據輸贏,分為雙圈。
第二段:拾豆豆雙圈變單圈分為兩個角色進行互動游戲,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聽音樂變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現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間奏出變回單圈,開始循環游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學玩游戲《拾豆豆》。
2、通過討論、同伴學習、經驗遷移等嘗試創編與理解音樂規則。
3、在游戲“包剪錘”和“拾豆子”游戲中體驗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復習拾豆子游戲。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玩拾豆豆的游戲
和第二個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戲?
2、學習幼兒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間的互動游戲。
指導語:妞妞很喜歡玩拾豆豆的游戲。
(1)觀看示范
誰是豆豆?誰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
妞妞是什么時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現的時候)
(2)教師做豆子,幼兒做妞妞,練習拾的動作。
指導語:我來做豆豆,你們來做妞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什么時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現的時候就開始拾。
(3)幼兒之間分角色練習。
指導語:兩個人玩游戲,怎樣很快的確定誰是妞妞、誰是豆豆呢?我們剛才第一段完了一個什么輸贏游戲?贏的人?輸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么辦呢?(快速商量)
3、掌握雙圈游戲的玩法。
(1)站單圈,練習單圈到雙圈的轉換。
指導語:猜拳游戲結束后,誰到里圈當妞妞?(在間奏的時候,妞妞定進來和豆豆面對面站好,變成雙圈)。
(2)完整玩游戲一、二段,練習間奏出由雙圈變成單圈。
指導語:馬上我們又要站成單圈重新開始游戲了,怎樣變成單圈呢?
(3)完整游戲3-4遍,討論交換朋友的方法。
指導語:怎樣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個)什么時候交換朋友?
4、完整進行游戲。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九篇】相關文章:
【熱】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2-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推薦】02-15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六篇02-16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九篇02-15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7篇02-13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8篇02-11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8篇02-11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六篇02-10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7篇02-09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五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