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欣賞掛圖
1.結合幼兒用書中的內容,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
2.請幼兒想想自己對喜歡的人會做什么?
二、展示神秘禮物
1.老師以神秘的語氣告訴幼兒,老師今天收到一個神秘禮物。
2.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秘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里面是什么。
三、打開神秘禮物
讓幼兒體驗里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說說驚喜或遺憾的心情。
四、與幼兒一起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
3.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五、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經驗,談談自己想給誰送禮物。
六、指導幼兒選用不同材料做“禮物大包裝”。
包裝好禮物后可以幫助他們寫好卡片,然后將禮物分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活動《三只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為什么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于生活,到底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里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么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只蝴蝶還有什么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開展小組合作探索與交流分享活動,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
2.進一步了解各行各業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熱愛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情感。
活動準備:
事先構建三個合作小組、幼兒圖畫、與交通警察事先聯系并攝像、投影儀、字卡(預檢--掛號--門診--配藥<付費>等。
活動流程:
談話導入--幼兒交流分享--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最近,我們一起了解了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職業,知道了每種職業所從事的工作是不一樣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我們還成立了三個合作探索小組:超市小組、醫院小組、交通警察小組。大家還一起分頭進行了調查、尋找資料,今天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二、幼兒交流活動:
1.超市小組:
1)超市里的購物順序是什么?(幼兒圖畫)
2)超市里賣些什么東西?
3)幼兒交流:我們周圍有很多超市。(邊講邊出示相應的超市里的塑料袋)
4)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是做什么事情的?
5)超市里發現的黃、白標簽各代表什么?(出示實物、認識價格、比較價格)
6)介紹超市里舉行的一些“買一送一”活動、發宣傳單、抽獎活動。(展示一些小資料、幼兒經驗介紹)那為什么要舉行這類活動?小組幼兒問: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我們嗎?:有了超市,我們大家購物方便了很多,超市里的工作人員為了我們的方便每天都辛苦地工作著,所以我們要做個文明的購物者,尊重他們的勞動。
2.醫院小組:
1)幼兒介紹看病的順序:預檢--掛號--門診--配藥(付費),看病為什么要預檢?
2)醫院里有哪些工作人員?分別是干什么的?(了解醫院里的一些科室)
3)(幻燈)出示一幅幼兒的“問題畫”,由幼兒介紹畫面的意思。(共同解決問題)
4)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那么你們覺得是瘦好還是胖好?
5)出示一張憂郁的圖片,問:圖片上的人怎么了?(心里不太高興,很憂郁。)師:如果人經常很憂郁的話,會得心理方面的病,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了。所以,我們小朋友心里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要告訴大人,或告訴朋友,這樣你就會心里舒服一些。
:所以,我們大家知道了人的健康有兩種:一種是身體健康,一種是心理健康,看身體方面疾病的醫生可以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醫生就可以保障我們的心理健康,只有身體與心理都健康,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健康快樂的人。
3.交通警察小組:
1)共同觀看攝像:
2)幼兒分別交流問題(如果馬路上有車或有人闖紅燈或撞車了,那么交通警察是怎么處理的?如果天下雨交警叔叔還站在馬路上指揮交通嗎?交通警察在上班時做些什么事情?小朋友該怎樣過馬路?……)(先幼兒之間問答,再請交通警察小組成員回答。)
教師:交通警察叔叔很辛苦的,不論刮風下雨都不能離開自己的崗位,為交通秩序公正執法、堅守崗位,保障了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保障了城市的交通暢通!
三、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人,他們的辛勤勞動保障了大家幸福的生活!
設計思路:近階段,我班正在進行《各行各業》的探索型主題活動,同時又結合“五一”勞動節,將“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這一教育目標結合起來,在班級中產生了三個不同的探索內容:超市、醫院、交通警察,孩子們能根據興趣自主結對,由此形成了三個合作探索小組,在小組合作活動中,通過教師引導、組內成員共同收集資料,對已有經驗回憶,對于各自探索的活動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了解,通過本次的交流活動以達到經驗共享的目的,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與價值。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知道關心他人。
2、掌握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
3、培養愛心,擁有快樂的心境。
教學重點:掌握多種使大家快樂的方法
教學難點:使幼兒能大膽的表達讓別人快樂的想法
教學準備:知識準備:
物質準備:信封4個,微笑字卡,小鳥、小象、小兔、蝸牛圖片各一張,音樂《歌聲與微笑》,愛心記錄卡,小愛心30張,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讓幼兒初步感受微笑)
(一)、出示蝸牛微笑的圖片,講講卡片上面有什么
(二)、談談小蝸牛的笑
(三)、教師肯定幼兒的回答并出示“微笑”字卡
二、基本部分
(一)體驗微笑能帶來快樂
1 猜猜原因:小蝸牛為什么要寄微笑卡片。
2 導語:老師還收到了幾位小客人的來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信封,圖片)
3 看了這些小客人的來信,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要把微笑卡片寄給大家了嗎?
小結:微笑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二)、用微笑傳遞快樂
1、體驗微笑:你會微笑嗎?做個最美的微笑給老師看。
2、送微笑:和旁邊的小朋友微笑。
3、你還想把微笑送給誰?為什么?啟發幼兒送微笑時說一句話。
(三)、探索多種用帶來快樂的方法
1、除了微笑,還有什么方法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故事里的小動物是用什么方法給大家帶來
快樂的?
2、在愛心卡上記錄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法(發放愛心卡)
3、張貼記錄卡,并分享交流(播放音樂)
教學延伸:
小朋友們學到了許多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法,老師認為,這些方法里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微笑”,讓我們每天都保持微笑,做個快樂的孩子,好不好?現在請小朋友排隊洗手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關注身邊的紫藤,知道她在我們的身邊默默開放、默默落下,一直陪伴著我們;知道紫藤花落之后留給我們什么。
2.能說出一直以來自己觀察紫藤的想法和收獲,敢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喜歡紫藤花,愿意關注身邊的植物。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紫藤花有長期的觀察基礎。
2.物質準備:收集幼兒在紫藤花下的照片;幼兒自己畫的紫藤花。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交流自己之前畫的紫藤花,引發幼兒討論紫藤花的變化。
1.提問: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紫藤花?你是在什么時候畫的?那時的紫藤花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利用之前自己畫的紫藤花,采用自由談話的形式,向大家介紹自己作品中的紫藤花,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小組的作品。
二、展示幼兒在紫藤花下拍的照片,對比現在紫藤花的樣子,引發幼兒進一步感受紫藤花陪伴我們走過的日子。
1.出示照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這張照片的印象。
提問:這是在什么時候拍的照片?為什么要拍這張照片?
2.討論:現在的紫藤花是什么樣子的?花朵為什么開始落下來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三、請幼兒分小組進行觀察和討論,將之前的紫藤花和現在做對比,發現不同。
1.小組交流:現在的紫藤花有什么變化?什么開始變少?多了什么?你還有什么發現?
2.小組討論:猜一猜,紫藤花還會發生什么變化?再過一段時間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3.小結:春天過去了,紫藤花落了,她給我們留下了小種子,小種子會慢慢長大,以后小種子會變成什么樣呢?讓我們再一起觀察吧。
四、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照片布置到信息臺上,供大家互相交流分享。
2.在觀察紫藤的過程中,隨時記錄和交流紫藤的種子的變化。
活動反思:
在持續的觀察和體驗之后,幼兒看到紫藤花落下,產生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組織幼兒梳理之前搜集和積累的經驗,并將這些經驗喚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在活動之前和活動中幫助幼兒梳理和紫藤花在一起的過程材料,幫助幼兒更加直觀具體的發現紫藤開放與落下的時間和過程。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友情卡。
2、懂得珍惜友情。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1、彩紙30張、簽字筆、彩筆、鉛筆、友情卡介紹的ppt課件、幼兒互贈友情卡視頻、歌曲《老師再見了》、背景音樂《蟲兒飛》、教師記錄紙、膠泥。
2、說出自己的感受。知道家中電話、住址,并能書寫這些內容。
重點、難點:
能在友情卡中表現出有實用意義的信息,用同伴能理解的方式表現出來。
活動過程:
1、導人、談話。
聽歌曲《老師再見了》進教室。
小朋友即將成為小學生,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就要離開幼兒園,進人小學,就要和老師、小朋友分開,見面的機會也變得很少,有什么方法讓小朋友都能夠保持聯系,不互相忘記嗎?
2、看視頻,了解哥哥姐姐畢業留念的方法。
請幼兒觀看上一屆幼兒畢業前互贈友情卡的情節。
哥哥姐姐在做什么?在互贈什么?這個卡片有什么用?
哥哥姐姐相互贈送的卡片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友情卡”,他們會通過這張小小的卡片在上學后也保持聯系。
3、第一次制作友情卡。
交流幼兒制作的友情卡:
第一張卡
教師:卡片上有小朋友的名字,如果老師想給你打電話行嗎?
幼兒:不行,沒有電話號碼。
第二張卡
教師:卡上的小桃心里寫的是什么?
幼兒:是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如果小朋友想我了,可以給我打電話。
第三張卡
教師:卡上寫的什么?
幼兒:卡上寫了家里的電話號碼和住址。
教師:為什么要寫住址?
幼兒:因為小朋友知道了我家住在哪兒,可以直接來我家玩或寫信。
4、觀看PPT,了解哥哥姐姐的友情卡。
第一張卡
教師:卡中有什么?
幼兒:有照片、有名字、有電話、有地址。
第二張卡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兒:有電話、房子和笑臉。
教師:這些符號表示什么?
幼兒:電話表示電話號碼,房子表示家庭住址,笑臉表示小朋友。
教師: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中有詳細的信息能夠告訴別人,和其他小朋友保持聯系。
5、第二次制作友情卡。
(1)教師指導幼兒制作,在制作中老師可以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制作卡片。
(2)幼兒圍坐在老師的身邊,展示自己制作的友情卡。
6、互贈友情卡。
友情卡是小朋友之間很珍貴的禮物,提醒幼兒當送給別人友情卡是應當說一句什么話,在接受他人的贈送時也要尊重別人,要做到有禮貌地相互贈送。
活動反思:
活動內容來源于幼兒的需要。在大班幼兒畢業之際,已經知道要與同伴分離,并且能夠體會到自己需要繼續延續與同伴友誼的意愿。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認識到給同伴的個人信息應當是內容豐富的,便于同伴今后聯系的,因此他們說出了必須有的三個基本信息:姓名、家庭住址、電話,幼兒對這幾個信息的認識比較清楚。通過欣賞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什么是友情卡,通過觀看哥哥姐姐互贈友情卡的視頻,感受朋友之間的情感。
小百科:友情表示“無緣之慈悲”,無緣即無條件之意。無條件之友情,即是世間超越血緣、地緣,出離家園與國家,超越骨肉血親之愛,超越國別地域之愛,對所有人皆可平等奉獻、交流無條件之友情,這即是友情的奇特之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
2、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每組一只托盤,內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活動過程】
1、示范活動:
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通過教師準確的示范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2、操作活動:
第一次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此時不必強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勢,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有個逐漸改進的過程,學會主要動作要領就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會越來越準確。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通過品嘗食物進一步練習和鞏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并體驗其中的樂趣。
3、游戲活動:
大班幼兒處于游戲的高峰時期,設計一些諸如"搭建筷子"等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筷子帶來的樂趣。孩子們通過使用筷子打擊節奏、搭建游戲等活動中,他們的創造思維得到了發展。
4、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為幼兒提供豆類食品,讓他們通過品嘗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讓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使用筷子,邊吃邊和同伴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最后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現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在活動過程發現幼兒的積極性都很強,由于課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兒都十分興奮的拿著(握著)筷子在夾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確拿著筷子的幼兒可以很快就夾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兒就有點困難了。
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幼兒是否還不夠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讓幼兒在吃飯的時候盡量的拋開湯匙進而使用筷子這樣會不會慢慢改進幼兒拿筷子的錯誤拿法呢?在實際生活中盡量讓幼兒實行這一措施。
課堂的氣氛還算穩定,幼兒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師身上,只是幼兒能不能正確的拿好筷子進餐這方面還需要大大的加強!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的方式,認識同伴
活動準備:小手帕一條
活動過程:
1、全體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
2、老師在演示游戲的玩法:老師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臉,然后雙手伸開摸寶寶,接著,猜猜摸到的寶寶的名字,如果叫不出寶寶的名字,就讓被摸到的寶寶介紹自己的名字。
3、寶寶游戲:寶寶按照老師剛才演示的游戲玩法進行游戲。老師及時提醒寶寶注意安全。寶寶如果說錯了名字,老師在一旁給予提醒和鼓勵。
4、游戲結束,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幾個朋友啊?
活動反思: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自己介紹自己的名字,使幼兒對之產生一定的興趣,孩子在這次活動中也很投入,有好多幼兒都爭先恐后。在活動中,有些幼兒能清楚、響亮、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如鐘鳴、楊洋、沈靜雯等,但有少數幼兒表達不清楚,甚至不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有些幼兒膽子比較小,所以話到嘴邊又不感說出來。通過這次活動,老師對全班幼兒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一些膽子較小的幼兒給予鼓勵、幫助,多讓他們在集體中表現自己。同時,教育一些膽子大、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膽子小、表達能力差的孩子,縮小兩極分化的差距,使全班幼兒共同進步。
【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7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2-07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7篇02-13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2-12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六篇02-12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5篇02-10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7篇02-09
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10篇02-12
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八篇02-08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5篇02-12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九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