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四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目測、體驗和操作感受兩個物體的輕重。
2、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感受輕和重的關系。
3、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以及學習。
4、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準備:
1、各類輕重不同的物品。
2、翹翹板教具二個,小動物卡通形象若干。數字及輕重標記若干。
3、課前組織小朋友到戶外玩蹺蹺板,體驗平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輕與重的問題。
二、感知體驗
引導幼兒用提一提、掂一掂等辦法感知哪個物品重,哪個物品輕。
三、交流討論:
1、通過幼兒玩翹翹板的經驗,引導幼兒將輕重不同的物品放在翹翹板上會怎樣?為什么?有何辦法可以讓翹起的一邊沉下去?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并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重的一頭垂下去,輕的一頭翹起來。”(學習詞匯:垂、翹)
2、說一說,兩個物體之間誰重誰輕?
3、比一比,三個事物之間比較誰最重,誰最輕?引導他們將其排序。
四、完成畫冊上的練習。
五、拓展幼兒思維
生活中如何知道物體的重量呢?日常生活中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教師小結:
大小一樣,材料不同輕重也不一樣、材料相同,大小不一樣,輕重也不一樣。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生活中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蹺蹺板,并比較三人中誰最重誰最輕,請幼兒排序。
教學反思:
幼兒對輕重已經有一點了解所以本次活動我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并在探索中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使幼兒在不斷的探索中體驗成功的樂趣。體驗采用不同方法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和成功感。
小百科:輕是一個漢字,意思是指分量小、程度淺、用力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大膽想像,能跟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多種運動項目的姿態.
2自由合作,體會成功,感受做中國人的自豪.
3激發幼兒愛運動,愛福娃,愛國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圖片若干,音樂若干
2各種運動器具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引出福娃,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設計運動員造型
1幼兒入場做熱身運動
2出示認識5個福娃
3討論,欣賞,模仿運動項目動作
中間部分:慣穿游戲,幼兒根據各種音樂作運動員造
1聽音樂.做游戲,擺運動員造型
2欣賞音樂,嘗試匹配與音樂風格相符合的運動
3聽音樂,集體表演
結束部分:選擇道具進行組合表演,體驗合作的成功感
1幼兒選擇體育用品合作表演
2合影留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 ,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積極續編故事情節。
2.大膽地參與討論,樂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勇于創新,發展求異思維。
3.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
2.生活中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典型特征。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我們又要和小電腦一起上課了。看看誰聽的仔細、聽的認真、誰最會動腦筋。
(二)師演示課件,引導幼兒積極想象、講述。
1.封面
(1)這、這是什么?它是誰的?
大家猜一下小猴的出租車能不能讓森林里的乘客滿意?
(2)師:小猴的出租車到底能不能讓乘客滿意?我們看下去。
2.畫面1:
小猴:我是小猴機靈,我新買的出租車經過一番改造終于上路了。。。。。。,小熊,請上我的車吧。
師:小熊會乘小猴的車嗎?為什么?我們聽聽小熊怎么說的。
3.畫面2:
小熊:我長的胖胖的,肚子大,你的車子這么小,我還是等一輛胖胖車吧!
師:如果你是小猴,會怎樣解決這個困難?我們來看看小猴怎么說的。
4.動畫:
小猴:別急,瞧我的,變!
師:看一看,小猴的汽車有什么神奇的`本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垃圾與人類的關系,知道我們可以變廢為寶。
2、學習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常識
3、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個(紅、綠、藍、白)、分類標簽(金屬、玻璃、塑料,有機物)、一袋準備扔掉的垃圾(紙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殼、易拉罐等物)。圖書、照片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筒,引導幼兒討論。
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沒有用?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么樣?那我們該怎么辦?垃圾分類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還可以減輕垃圾場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垃圾分類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分類。
(1)請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這袋垃圾里的物品進行分類,說說分類的理由。教師根據其分類情況給予肯定或建議。引導孩子們發現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紙、果、殼、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對土地無危害的?(紙、果殼)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種情況:有機物、金屬、玻璃、塑料。
(2)請幼兒把這些垃圾和分類標簽對位。
(3)請幼兒議論哪些顏色的桶適合放哪類東西?教師引導幼兒發現下面的對應關系:綠色――有機物;白色――塑料;藍色――玻璃;紅色――金屬。然后將分類簽貼于桶上。
3.檢查幼兒對分類知識的掌握。
教師提供若干物品,請幼兒說出應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斷。
4.把垃圾分類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兒這樣去做。
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活動反思:
“垃圾”是環保教育中首選的教育資源,幫助幼兒體驗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周圍生活中的資源,我們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為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生活處處是教育。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四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2-07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合四篇02-08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2-01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6篇01-30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六篇02-07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01-31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五篇02-08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五篇02-08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五篇02-06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6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