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編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都是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長大的,家長包辦替代和過度寵愛,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務的機會,對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善于也不勤于動手。通過此活動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發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了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簡單了解保護手的方法。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重點難點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了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活動準備
1.手形的圖片
2.操作材料:繪畫(涂色:“手套”、水彩筆);磁釘
活動過程
一、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導入。
1、教師和幼兒一起伴著手勢讀兒歌。
2、師:兒歌中的小手做了哪些事?
3、師:除了剛才講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么?(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
4、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為什么會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二、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
師: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
2.認識手指名稱。
(1)介紹手指名稱。
師: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
(2)鞏固認識手指。
①.老師分別將磁釘貼在五個手指上,幼兒說:老師將**貼在**指上。
②.老師說一個手指的名字,幼兒取一個磁釘貼在相應的手指上。
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長在哪里?(手掌)
(2)手還可以怎樣分?(手心、手背)
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三、幼兒討論:
如果沒有手會怎樣?怎樣保護手?
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護膚品等。
四、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多動手,勤動手。
師: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啟發幼兒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干?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繪畫(涂色:“手套”)幼兒幼兒
用自己能干的小手給“手套上的手指”涂上自己喜歡的顔色。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兒學著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學反思
這節上得很成功,我采用直觀教學法,讓幼兒在直覺行動思維基礎上就已經逐步演化為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理解詞義和語言,接著我用了練習法使幼兒熟練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采用游戲“繪畫”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們在輕松、愉悅氛圍中結束了這堂課。這個游戲也可以讓小朋友們知道我們小手很能干,本堂課的主題也得到了深化。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幫助幼兒了解天冷了,洗完手要抹油,玩出要穿上外衣。
游戲準備:一盒油、每人一件外衣。
活動過程:
1、談話:
(1)請小朋友觀察某幼兒的手,談談這個小朋友的手為什么會裂開呢?
(2)從天氣冷了,經常刮風,談小朋友洗完手不抹油,就會開裂的。
2、出示油盒,小朋友學習抹油。
每人用食指抹一點油在手背上,兩手背相對搓一搓,然后兩手交叉互相擦。
3、學習穿外衣:外面天冷,出去要穿上外衣,哪怎么穿外衣呢?
(1)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穿上外衣的方法。
(2)教師總結如何穿外衣的方法。
(3)請幼兒練習自己穿外衣。(衣服的里對著自己,雙手交叉拿好衣領的兩邊。然后一只手伸進衣袖里,另一只手同樣)。
幼兒練習,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幫助。
(4)小朋友都穿好衣服。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加深幼兒對蔬菜水果的認識。
2、學習用不同水果蔬菜制作不同的造型,并進行合理的擺放,制作拼盤。
3、體驗和爸爸媽媽共同制作的樂趣和獲勝后的自豪感。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蔬菜水果若干種、安全剪刀、盤子、牙簽等。
2、蔬菜造型評獎券(幼兒人手一張)。
3、教師自制的蔬菜造型獎牌若干4、材料配套:各種蔬菜水果拼盤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師: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蔬菜水果都豐收了,為了讓小朋友們感受到秋天收獲的喜悅,進一步加深孩子對果蔬的認識,我組織了這次親子活動——果蔬拼盤大比拼的親子活動。非常高興大家都很踴躍的參加了這次親子活動。也希望我們這次的親子活動能夠取得圓滿的成功。
(二)欣賞拼盤。
1、組織親子觀看各種蔬菜水果的拼盤圖片。
師: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一些果蔬拼盤(出示圖片),并讓幼兒說一說你喜歡哪個拼盤?為什么?果蔬拼盤的制作,就是要把各種蔬菜水果切成各種形狀,然后放在盤子里擺出各種美麗的造型。
(三)制作拼盤。
1、親子開始動手制作自己的果蔬拼盤。
2、教師邊觀察邊指導,邊提醒親子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以及注意親子之間的合作,盡量讓孩子動手操作,特別是在擺造型的時候,盡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3、要求親子為自己完成的作品取個好聽的名字,并貼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置在展示臺。
(四)同伴交流。
1、組織幼兒自由欣賞拼盤,互相介紹自己的果蔬拼盤。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美麗的拼盤(請個別幼兒回答),你的拼盤是叫什么名字?是用哪些水果或者蔬菜做成的?
(五)評價作品。
1、評獎:請幼兒將手中的評獎券投給自己最喜歡的果蔬拼盤。
2、頒獎:根據獎券數量評出最佳造型獎,并頒發果蔬造型獎牌。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幼兒期是形成健康行為的有利時期,此時幼兒對人體缺乏足夠的認識,自我保護能力較差,需要成人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和保育,以使幼兒形成有益于終身的健康行為方式。健康活動《愛吃糖的老虎》內容生動有趣、寓意深刻,通過故事的形式教育幼兒愛護和保護牙齒。活動運用多媒體課件及游戲的方式,培養了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二、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針對幼兒的年齡及認知特點制定了以下目標:
1、啟發幼兒了解牙齒的功能和齲齒的危害;
2、通過幼兒自身的知識經驗和探討活動相結合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促進身體健康;
3、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了解牙齒的功能和齲齒的危害。難點為教育幼兒如何保護牙齒。為使活動呈現知識性、趣味性、操作性,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西瓜、(齲齒)漢字、牙齒模型、小鏡子、牙刷、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兔子頭飾一個
三、教法學法
本次活動的組織形式是以集體討論為主,分組操作為輔。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兔子醫生形象貫穿始終,用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采用了視聽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并以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達到科學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使孩子的各種能力得到發展,從中了解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我還運用體驗法、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想一想、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玩一玩,促使幼兒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程序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約2分鐘)
1、以吃西瓜的方式引起幼兒對牙齒的興趣。老師扮兔醫生說:“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為你們準備了甜甜的西瓜,請你們一邊吃一邊想,你是用什么把它咬碎的?”(牙齒)
2、在幼兒回答后出示牙齒模型,讓幼兒說說牙齒的.樣子及作用。使他們知道方方的牙齒可把食物切斷、嚼碎,幫助我們吸收營養,使身體長的結實健康。
(此環節幼兒通過親自體驗,進一步了解牙齒的作用。教師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
(二)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危害(約15分鐘)
1、兔醫生(師):“健康的牙齒使小朋友看起來更好看,健康的牙齒有時也會變的不健康,連威武的老虎也會得牙病,你想知道為什么嗎?”請小朋友觀看多媒體動畫片《愛吃糖的大老虎》。
(課件的演示激發了幼兒的學習欲望,可以直觀輕松的理解內容意義。)
2、幼兒邊看邊思考回答問題
觀看動畫(一)后進行提問:狐貍為什么害怕大老虎?(請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給予鼓勵。)
觀看動畫(二)后進行提問:狐貍是個狡猾的家伙,它一定會想辦法對付大老虎,它想什么辦法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回答)
觀看動畫(三)后引出問題: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老虎的牙齒最后到底怎么樣了?
觀看動畫(四)后老師小結:小朋友們聽的真仔細,說的也很好,它每天吃糖,還不刷牙,糖在口腔中變成了酸,把牙齒給腐蝕掉了,成了沒有牙齒的老虎,狐貍不再害怕它了。
(剛才看多媒體課件這一環節,依據《綱要》要求,給幼兒創設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充分挖掘幼兒的思維能力,教師起到了引導和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的作用,使幼兒進一步了解齲齒的原因。)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在剛進入主題活動《春天來了》時,我和孩子曾經有過一次討論。我引導孩子從顏色、聲音、動物、植物等方面加以想象,孩子討論得熱火朝天,有的幼兒說:“小草綠了、大樹發芽了”等等。其中有個男孩說:“你們知道誰告訴我春天來了嗎?呵呵,是燕子,只要暖和了,它就會從很遠的地方飛回來。我每年這個時候都能看到它們呢!”孩子們一聽說到燕子,都又興高采烈地談論起來。當春天到來時,燕子都會從南方北歸,這是我們北方特有的景象,我們稱燕子為春天的使者。看到孩子對天空中飛翔的燕子極為感興趣,于是我們抓住孩子興趣點,設計了此活動《春天小使者》。
【活動目標】
1、從自身及周圍環境的變化中,感受初春的到來,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通過小燕子的眼睛,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的景象。從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讓幼兒嘗試創編故事,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表現力。
3、在活動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表現,讓幼兒享受創意作畫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知道燕子與春天密不可分的關系。
難點:能說出小燕子在空中看到的花草樹木的變化。
【活動準備】
1、燕子北歸的大圖片。
2、圖畫紙、蠟筆。
3、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兒歌引入《小燕子》。
二、師提問:兒歌里面提到小燕子,你知道燕子從什么地方飛來的么?這里的春天為什么這樣美麗?
三、
1、出示有關燕子北歸的圖片,讓幼兒欣賞并描述圖片內容,請幼兒說說想到了什么。
2、老師提示幼兒假想燕子北歸的途中會看到哪些春天的特征,請幼兒嘗試創編故事。
四、
1、自由分成幾組,請幼兒將剛剛創編的故事在畫紙上表現出來。
2、教師講解要求,如:保證畫紙干凈、整潔;幼兒要合作完成;發揮想象創設作品。
3、幼兒創作時,教師巡回指導。有些幼兒將燕子用鉛筆素描,還有的幼兒將蝴蝶以折紙的形式體現……
4、完成創作后,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5、請幼兒把自己創作的畫掛于展覽區,和其他伙伴共同分享。
6、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知道對著別人打噴嚏是一件不衛生、不禮貌的事情;2、學習正確的打噴嚏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餐巾紙、手帕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許多動物朋友,看看他們是誰?請跟他們打個招呼吧!
過渡:小狗、河馬,還有大象說,小朋友們你們真有禮貌。
二、分段引出,理解兒歌。
(一)小狗打噴嚏。
1、小狗在干什么?它的朋友可能會是誰呢?
2、可是小狗鼻子癢癢的,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追問:小狗是怎么打噴嚏的?小鴨、小雞怎么啦?為什么被嚇跑了?)小結:小狗打噴嚏,對著朋友“阿——嚏”,小雞、小鴨嚇跑,因為噴嚏里有口水,很臟……。
(二)河馬打噴嚏。
1、河馬生活在哪里?它的朋友可能會是誰呢?
2、可是河馬鼻子癢癢的,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追問:河馬是怎么打噴嚏的?烏龜、小魚為什么被嚇跑了?)小結:河馬打噴嚏,張大了嘴巴“阿——嚏”,烏龜、小魚嚇跑,因為噴嚏的聲音很響,沒有禮貌……(三)大象打噴嚏。
1、大象的朋友可能會是誰呢?為什么?
2、大象的鼻子也癢癢的,它是怎么打噴嚏的?山羊、小馬為啥被嚇跑?
小結:大象打噴嚏,伸長鼻子“阿——-嚏”,山羊、小馬被嚇跑,因為噴嚏里有細菌,很不衛生……(四)寶寶打噴嚏。
1、寶寶的鼻子也癢癢的,寶寶應該怎樣打噴嚏?(引導捂鼻和嘴、輕聲)2、寶寶為啥要捂住鼻和嘴呢?
小結:寶寶打噴嚏,捂住鼻和嘴“阿——-嚏”,聲音輕輕,大家夸。
(五)完整聽賞兒歌。
剛才老師把小動物和寶寶打噴嚏的事編成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打噴嚏》。
小結與過渡:我們要學兒歌中的誰?是呀寶寶打噴嚏,捂住鼻和嘴“阿——-嚏”,聲音輕輕,朋友夸。朋友會夸我們什么呢?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個講衛生、有禮貌的好寶寶吧!
三、操作運用,掌握方法。
請幼兒取手帕或餐巾紙,邊聽兒歌(最后一句),邊學做捂鼻的動作。教師觀察與糾正捂鼻姿勢。
小結:剛才,我們學會了一樣很有用的本領,以后碰到要打噴嚏的時候要學著使用哦!
附兒歌:打噴嚏小狗打噴嚏,對準朋友“阿——嚏”,小雞、小鴨嚇跑了。
河馬打噴嚏,張大嘴巴“阿——嚏”,烏龜、小魚嚇跑了。
大象打噴嚏,伸長鼻子“阿——嚏”,山羊、小馬嚇跑了。
寶寶打噴嚏,捂住鼻和嘴“阿——嚏”,聲音輕輕,大家夸。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讓幼兒有基本的安全意識,不做危險事。
2、讓幼兒了解燙傷的預防和自救的方法。
3、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本、圖片。
活動步驟:
1、教師出示圖片,提問。
(1)圖中有小朋友在干什么?
(2)這樣做會怎樣?
2、教師講解圖片內容。
(1)圖一中的小朋友拿放在高處的開水瓶,這樣會燙傷的,因為我們得身體很短小,并且力氣又不大,我們是拿不動開水瓶的,應該請大人幫忙。
(2)圖二中的小朋友在摸正在燒水的壺,這樣會燙傷小手的,我們不應該做這樣的危險事。
(3)讓幼兒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
3、燙傷后應該怎樣處理。
(1)先用冷水沖一會兒。
(2)在用干凈的毛巾蓋在上面不動。
(3)找大人幫忙上藥或去醫院。
活動建議:
教師可組織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反思:
由于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弱燙傷事故也時有發生。為此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小心燙傷》這樣一個教學活動。由一杯熱水引出活動,讓孩子們對“燙”有個初步的概念,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我制作了PPT,告訴孩子們燙手是因為這里面有個叫燙燙的小魔鬼,一聽到和看到燙燙小魔鬼,孩子們的興趣也被激發了出來,大家仔細尋找中存在與我們周圍的燙燙小魔鬼。接下來,由貪玩而又淘氣的熊寶寶為主線,讓孩子們知道那些東西是燙燙的,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以及知道燙傷后的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等。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農村孩子缺乏衛生常識、不講衛生、不合理的飲食習慣等問題,特意設計這個活動主題,讓農村的小朋友養成講衛生、有規律的飲食等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紅色食物。
2、知道紅色食物對人體的健康益處。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一些紅色食物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2、了解它們的食用價值。
活動準備
1、紅辣椒、胡蘿卜、西紅柿、紅蘋果、紅棗等食品。
2、紅色的布娃娃。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出示紅色娃娃,以孩子的口吻讓小朋友們迅速進入童話情境,邀請小朋友們到“紅色王國”去做客。
二、認識紅色食物
1、引導幼兒觀察出示的物品,說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紅色。
2、談話: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紅色食品。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說一說紅顏色的食品,例如:紅辣椒、胡蘿卜、西紅柿、紅蘋果、紅棗等。
3、品嘗紅顏色的食品。
幼兒自由品嘗教師提供的紅色食品,并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不同味道。例如:辣、甜、酸……
三、討論
1、引導幼兒了解這些紅色食品對人體的健康益處。
2、幼兒自由討論紅色食品的作用。
四、總結
紅色食品中都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維生素,能增強人體的活力,起到抗病毒等作用。所以,小朋友們要多吃些紅色的食品。
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一開始出現紅色娃娃和紅色食品,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因為幼兒都喜歡鮮艷的顏色和玩具。興趣式的投入讓幼兒有了積極的心態,課堂上認識紅色食品的時候,幼兒們都比較積極參與活動。充分讓他們認識和了解了紅色食物的名稱,順利的完成了制定的教學目標。
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兒沒有理解到紅色食物對人體的益處,還有的幼兒是理解之后卻不能用語言來表述。比如,幼兒知道紅色食品的作用很多,這些食品都出現在我們身邊,時刻陪伴著我們,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幼兒也了解到紅色食物對我們的重要作用就是增加我們的活力。還有部分幼兒一時無法改變不良的習慣,比如水果不洗就吃、不削皮就吃、暴飲暴食、偏食等壞習慣,還需要在今后多花時間進行教育和糾正,讓他們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天中主要的作息時間。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時鐘、日常生活圖片、牙刷、毛巾、餐具等等。
活動重點
讓幼兒了解一天中主要的作息時間,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過程
一、情景劇場
1、教師扮演小熊撥打教具時鐘,撥到特定時間搭配相應的動作加以表演。如:早晨6點半,要表演早上起床的樣子,做刷牙洗臉的動作;中午12點做吃飯的表演;晚上8點洗漱上床睡覺的動作。
2、教師扮演小豬再次撥動時鐘,要搭配不適當的活動情景。如:8點還不起床、不洗臉、的壞習慣。
二、根據問題情景提問題
1、“這樣做對嗎?”如:晚上12點了還看電視。反復舉幾個例子,讓幼兒感受到一天的作息應該要有規律,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會防礙別人的生活。
2、鞏固學習:教師撥動鐘表,請幼兒描述自己的活動。
三、檢查生活作息
教師以畫冊《天天好習慣》中的“寶寶記錄表”指導幼兒檢查自己的生活習慣。
四、
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熊和小豬的做法,你們喜歡小熊還是小豬,為什么?(幼兒回答)希望小朋友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編9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編4篇01-28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編10篇01-22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1-29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10篇01-28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8篇01-26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總9篇01-23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6篇01-31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編五篇01-28
有關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編五篇01-25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編六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