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小班韻律活動《我愛洗澡》
設計意圖:
韻律活動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音樂活動形式,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身體動作是他們感受音樂最直接和最具體的表現。本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把幼兒非常熟悉的生活活動“洗澡”作為教育的素材,以“小兔臟了要洗澡”為主線,通過情境的設置,引導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用不同的搓洗動作來表現洗澡的情景,同時,豐富的生活經驗對幼兒的創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讓幼兒在自由表演的過程中來充分感受韻律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創編洗澡的動作,并能隨音樂有節奏地表演。
2、體驗洗澡的快樂,養成愛洗澡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大膽想象,創編洗澡的動作,并能隨音樂有節奏地表演。
重難點解決策略:
“洗澡”是幼兒非常熟悉的生活活動,以“小兔臟了要洗澡”為主線,通過情境的設置,引導幼兒大膽地想象并用不同的搓洗動作來表現洗澡的情景,豐富的生活經驗勢必會對幼兒的創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活動準備:
1、《我愛洗澡》、《春天》、《寶貝》音樂
2、浴球、小毛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今天我是兔媽媽,你們都是我的乖兔寶寶。春天天氣真好,跟著媽媽一起到外面玩吧。
2、教師帶領幼兒在《春天》音樂下游戲。
二、結合生活,創編洗澡動作
1、幼兒回到草地上休息
教師:呀,好累呀,身上都出汗了,又臟又癢,該怎么辦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洗澡)
2、教師:平時洗澡都是媽媽幫大家洗的,媽媽是怎樣給寶寶洗澡的?(請幼兒說一說,再用動作表現)
你們自己會洗澡嗎?怎么洗呢?(請幼兒說一說,并用動作表現)
3、教師:兔媽媽給兔寶寶洗澡的時候喜歡放一首歌,寶寶們會邊聽音樂邊洗澡,我們也來聽聽,好嗎?(引導幼兒安靜地聽音樂)
今天媽媽就要請寶寶聽著音樂,跟著音樂節奏來洗澡,洗澡的時候可要用力洗,洗得干凈一點喲。
4、幼兒聽著音樂自由的做洗澡的動作,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
提問:“你洗了身體的哪些地方,是怎么洗的?(讓幼兒邊說邊做動作表現)
5、教師:媽媽發現這個寶寶洗得最干凈了,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洗的。(請一名搓洗有節奏的幼兒進行示范)
教師:為什么他會洗得干凈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動作運用兒歌的形式集體練習有節奏的搓洗動作,如:手臂洗呀搓呀搓,換只手來搓一搓)
6、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按節奏進行搓洗。
7、引導幼兒互相幫助搓洗。
、俳處熥龀鲎ズ蟊车膭幼鳌
教師:呀,媽媽這里還很癢,夠不著,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請朋友幫忙)請誰來幫媽媽?
呀,真舒服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幫別人搓洗后背的動作吧。
、诮處熞龑в變喊垂澴嘁幌乱幌碌卮晗础
8、讓幼兒再一次聽音樂自由做洗澡的動作。
教師:我們再聽著音樂來練一練,夠不著的地方,可以互相幫忙。
三、設置表演情景,豐富表演內容
1、教師:媽媽知道在草地的那邊有一條小河,河水可干凈了,你們想不想到那里去洗個澡呢?
2、出示浴球和毛巾
教師:看!這是什么呀?媽媽為每位寶寶準備了浴球和毛巾,寶寶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浴球和毛巾,跟著媽媽一起去洗澡吧!(幼兒自由選擇浴球和毛巾)
3、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自由做洗澡的動作
教師:呀!這里的河水可真干凈呀,寶寶們,讓我們一起跳下去洗個澡吧!洗得時候一定要聽著音樂,跟著音樂的節奏來洗,這樣才能洗得干凈哦。
4、帶領幼兒做擦干凈身體的動作
教師:寶寶們有沒有洗干凈啦?我們趕快用小毛巾把身上的水擦干吧,小心著涼喲。
四、教育幼兒養成勤洗澡的好習慣
教師:現在的天氣越來越熱了,寶寶們應該養成勤洗澡的習慣,做個愛干凈的好孩子,可不能做只臟小兔哦!
五、結束活動
在《寶貝》的音樂下進行休息,結束本次活動。
教師:洗完澡有些累了,我們回家休息吧!
活動評析與反思:
活動內容的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歌曲《我愛洗澡》源自幼兒很喜歡的一套少兒節目《小小智慧樹》,節奏明快,內容簡單,很容易被小班幼兒所接受。
在活動中我以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參與活動,通過語言、動作等不同的方式來調動幼兒表演的興趣,給幼兒適當的幫助與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的來創編動作。我也努力引導幼兒使整個活動的氛圍輕松、愉悅,幼兒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都能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來創編簡單的搓洗動作,并能結合音樂將自己洗澡的動作有節奏的表現出來。
但在活動中也表現出了以下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1)活動中一些材料的提供,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影響了幼兒的表演(如:浴球);(2)活動中場地的變換較多,一會兒草地、一會兒小河,對與小班幼兒來講不容易分清;(3)
在活動中教師只是引導幼兒進行動作的表演而缺少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4)本活動所選曲目《我愛洗澡》似乎不能用來作為單純的韻律活動,而更適合定位成歌表演,讓幼兒先學會這首歌曲,在學會了的基礎上,就歌詞進行理解,邊唱邊跳,應該更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活動準備:
1.CD《小雞和小鴨》。
2.小雞和小鴨的指偶各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雞、小鴨的指偶,引起寶寶的興趣
師:今天又兩位小客人來到我們班做客。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誰?
1.模仿小雞、小鴨的叫聲,請寶寶來聽一聽。
2.出示小雞、小鴨指偶,請寶寶向小動物問好。
二、玩游戲“誰不見了”。
1.請寶寶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嘰嘰嘰”“嘎嘎嘎”
2.藏起小雞(小鴨),問寶寶睡不見了,引導寶寶學小雞(小鴨)叫,把他請出來。
三、邊念歌詞邊用指偶表演,引導寶寶感知歌曲內容。
四、和寶寶一起邊聽CD邊玩游戲。
1.帶著寶寶唱歌時,用動作(雙手食指相對——小雞;雙手手心相對,一上一下——小鴨)提示歌詞內容。
2.請寶寶找到好朋友,一個當小雞,一個當小鴨,邊聽CD邊做游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進一步熟悉各種動物的叫聲。
2.積極參與創編活動,體會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豬、小羊、小鴨圖片,音樂《在農場里》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在農場里》
看,這是一個美麗的農場,這個農場里住著許多的小動物!咦,小動物們怎么躲起來了呀?原來,他們是跟我們捉迷藏呢,藏到了音樂里面去了,我們一起去把它們給找出來吧!
二、學唱歌曲
1.完整聽音樂一遍。
出示小豬圖片,它是怎么樣叫的?
2.再欣賞一遍。
出示圖譜,幫助記憶。
3.看著圖譜,一起演唱歌曲。
4.跟著伴奏演唱歌曲。
5.加上動作演唱歌曲。
三、創編歌曲
小豬我們找到了,還有哪些小動物呢?我們再來找找!
1.出示羊兒的圖片,幼兒創編歌詞。
2.跟著伴奏演唱歌曲。
3.加上動作演唱歌曲。
四、教師引出小鴨子。
1.出示小鴨的圖片,幼兒創編歌詞。
2.跟著伴奏演唱歌曲。
3.加上動作演唱歌曲。
四、鞏固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
教師指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演唱。
2.加上動作演唱。
五、結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他們經常吃蛋,也對蛋有著濃厚的興趣,圓滑滑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圓圓的蛋還能孵出小雞,小雞是小朋友都喜歡的小動物,而小雞又是怎么來,從哪里出來的,小朋友都覺得很奇怪,更從來沒見過小雞出殼的樣子,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是一首節奏非常輕快,又富有童趣的曲子,小朋友非常喜歡,利用敲門的情景引出課題,通過演唱這首歌曲,感受歌曲歡樂、好奇的情感,并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教學目標:
1、用好奇、歡快的情緒學唱歌曲。
2、嘗試用各種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歡樂和好奇的情緒演唱歌曲。
難點:能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教學準備:音樂。小雞出殼的圖譜。小雞頭飾若干。
活 動 過
一、學習歌曲
1、“篤、篤、篤嘰嘰 嘰嘰 嘰嘰。”,咦!誰在敲門呢?(教師做傾聽狀)幼兒回答:小雞。教師:小雞要出來了,小小蛋兒把門開了!教師邊出示雞蛋教具,邊演示出來的樣子。
2、教師清唱歌曲,幼兒輕輕跟唱。
3、引導幼兒討論:小雞從蛋殼里出來,心情怎樣啊?
4、教師彈琴,以歡快的情緒唱歌曲一遍。
5、出示圖片,請幼兒看著圖片說一說老師歌里唱了什么?聽著旋律,按節奏說歌詞,
6、學唱歌曲。
二、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雞的動作
1、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2、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嘗試創編動作。
3、教師和幼兒聽著音樂邊唱邊表演。
三、復習歌曲《三只雞》
1、幼兒集體歌曲一遍。
2、幼兒分成小雞、母雞、公雞三組表演唱一遍。
四、學小雞走路出活動室。
程設計意圖
通過情景引出課題。開始部分小雞的叫聲嘰嘰 嘰嘰 嘰嘰。,是為后面學唱歌曲做鋪墊。
通過圖譜,讓幼兒能對歌詞有一個形象的記憶,并更好地掌握歌曲,從而能表現出快樂、好奇的情緒。
讓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編動作,增加歌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表演欲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音樂《修鞋匠》具有結構清晰、旋律鮮明的特點,很適合設計成為音樂活動。此音樂原來設計的是關于修鞋匠的故事,由縫鞋子、釘鞋子、繞線三個情節組成。然而修鞋匠距離幼兒生活較遠,幼兒較難理解和表現!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那怎樣才能使音樂故事的情節貼近幼兒的理解呢?
為了解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我首先讓孩子們在過渡環節聆聽這首音樂。當他們聽到音樂的第一部分沉重、緩慢的聲音時,立刻有點緊張地說:“灰太狼來了!”“熊來了!”“怪獸來了!”我追問孩子們為什么是這種感覺,有的說:“聽起來重重的!庇械恼f:“低低的聲音聽起來好可怕!像大怪物的走路聲。”由此可見,孩子們的音樂感知是非常到位的,這也給了我創編新故事情節的啟發。
于是在播放第二段音樂前我先問孩子們:“音樂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灰太狼要去做什么呢?”我給孩子們播放了第二段音樂,當第二段音樂用兩種音色交替反復出現同一個節奏型時,有的孩子說是敲門的聲音,有的說聽到了釘釘子的聲音。我問孩子們:“是誰在敲門?誰在釘釘子呢?”好多孩子都說是喜羊羊在釘釘子,灰太狼好像來敲門呢!在播放第三段音樂前,我問孩子們:“我們接下來聽一聽,看最后灰太狼抓到喜羊羊了嗎?”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聽到第三段歡快的音樂時,他們高興地說:“沒抓到!”就這樣,一個完整的音樂故事創編完成。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動畫片,以此設計的故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梢哉f,這節活動是我和孩子共同設計的。在有了充分感知音樂的曲式結構的基礎上,孩子們有了大膽表現的欲望。在自由活動時間,他們自發玩起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表演游戲,有的孩子扮演兇神惡煞的灰太狼,有的孩子則扮演機智的.喜羊羊。
看到孩子們這么喜歡表演游戲,我決定帶領孩子們一起玩音樂扮演游戲——喜羊羊和灰太狼。為了使得音樂更加貼切故事情節,更加適合小班幼兒表現,我將音樂《修鞋匠》進行了變慢處理。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在角色扮演時能根據音樂特點表演出相應的動作、表情。
2.嘗試看指揮進行樂器演奏。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前的過渡環節中播放音樂,通過傾聽、討論的方式讓幼兒熟悉樂曲,能聽辨出樂曲《修鞋匠》的曲式結構,創編相應的故事情節。
2.知道鈴鼓、打棒、串鈴的演奏用法。
物質準備
1.樂曲《葡萄牙舞》、《快樂的森林》和《修鞋匠》的改編版。
2.喜羊羊、美羊羊、羊村圖片,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頭飾,自制羊村大門。
3.手鼓、打棒、串鈴,3種樂器的卡片各1張。
活動過程
一、創設音樂故事情境——“去羊村玩”,帶領幼兒伴隨《葡萄牙舞》音樂入場。
帶幼兒入場時,提示幼兒注意聽音樂中的上行音階和下行音階,分別用上山和下山的動作表示。
師:我們一起去羊村玩兒吧!去羊村的路上要上山、下山,請小朋友仔細聽音樂,聽一聽音樂中哪里是上山,哪里是下山。我們出發吧!
孩子們的表現非常好,當聽到音樂中的上行音階時,他們做出了身體逐漸變高以至墊腳尖的動作,表示上山;當聽到下行音階時,孩子們做出身體逐漸降低以至蹲下的動作,表示下山。
(本節活動是一節音樂表現活動,音樂表現離不開認真傾聽音樂,只有認真傾聽音樂才能恰當地表現。為了讓幼兒認真聽音樂,感受到動作是根據音樂而變化的,我選擇了有上下行音階的《葡萄牙舞》,讓幼兒隨音樂做簡單的動作,感受音樂與動作的密切聯系,既是本節課的熱身環節,也是一個鋪墊。為了引出后面的音樂故事,我根據這個音樂創編了去羊村路上要上下山的游戲情境。)
二.傾聽樂曲《修鞋匠》,并在音樂伴隨下進行角色扮演。
(一)創設問好的游戲情節,以此帶領幼兒自然進行節奏練習。
一邊播放PPT,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一邊問幼兒:看,誰來門口迎接你們了?
幼:喜羊羊和美羊羊。
師:原來是喜羊羊和美羊羊呀,它們要和小朋友問好。
教師一邊用手拍出下面的節奏,一邊模仿喜羊羊和美羊羊向小朋友問好。
X X X | X X X |
小朋友, 你們好!
接著引導幼兒用同樣的方式向喜羊羊和美羊羊問好。
孩子們快樂地隨老師一起邊說邊拍出下面節奏型。
X X X | X X X |
喜羊羊, 美羊羊,
X X X |
你們好!
如果幼兒第一次拍得不太正確,教師可以用喜羊羊的口吻說,“小朋友,你們好像和我的方法不一樣呀”,引導幼兒再拍一次。
(本樂曲第二段里面反復出現了同一個節奏型,所以利用問好情節設計了節奏練習這一環節。)
(二)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第一部分音樂,有表情、按節奏模仿灰太狼走路以及羊羊們害怕的樣子。
1.播放樂曲第一部分,引導幼兒注意傾聽。
師:喜羊羊和美羊羊正高興地迎接小朋友呢?墒,聽,誰來了?
由于孩子們已經熟悉音樂,馬上說出:灰太狼!
2.引導幼兒隨音樂節奏大膽模仿灰太狼的樣子。
師:音樂里重重的聲音,原來是灰太狼來了!誰來學一學灰太狼走路?
孩子們伸出了灰太狼的“大爪子”,按節奏學著灰太狼走路?墒窃陂L音的時候很多幼兒停不下來。于是在總結幼兒表現的基礎上,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注意長音的處理。
師:你聽到音樂里長長的聲音了嗎?是灰太狼在干什么呀?
幼:聽到了;姨呛孟癫蛔呗妨恕
師:灰太狼為什么要停下來呢?
師:灰太狼走幾步就要停下來仔細看一看前方的路,因為去羊村的路上有很多喜羊羊設下的陷阱,灰太狼怕掉到陷阱里,所以要停一停。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聽音樂里長長的音,可別掉進陷阱。
幼兒再次表演時聽到長音都停了下來,生怕掉進“陷阱”。但是雖然動作跟上音樂了,可是表情一點都不像兇狠的狼。音樂表演不僅要合拍,扮演的角色的表情也應該到位。所以我和幼兒討論如何表現出狼的表情。
師:灰太狼去抓羊時會做出什么樣的表情才能讓喜羊羊害怕?
幼兒紛紛齜牙咧嘴地擺出各種兇狠的表情。
此時教師可以假裝非常害怕的樣子,并說著“哎喲!好嚇人呀”,讓幼兒感到滿足和成功。
師:灰太狼去抓羊的時候必須擺出一副非常嚇人的表情才會讓羊羊們害怕。所以小朋友在學灰太狼走路的時候也要做出讓人害怕的表情?纯茨膫小朋友最像灰太狼。
孩子們接下來的表演非常生動。
3.引導幼兒模仿羊羊們看到灰太狼時害怕的表情。
師:灰太狼快到羊村門口了,羊羊們會是什么心情?誰來學一學?
孩子們紛紛做出各種害怕的表情和動作。
(三)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第二部分的音樂,扮演喜羊羊釘釘子、灰太狼敲門的情節。
1.引導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模仿羊羊們釘門的動作。
師:喜羊羊想了一個什么辦法來阻止灰太狼進入羊村呢?我們來聽音樂吧。
幼:釘釘子。
師:音樂里發出了叮叮當當的聲音,原來喜羊羊要把門釘結實,不讓灰太狼進來。我們也來學一學羊羊們釘門的樣子吧。只有仔細聽音樂,和里面的叮叮當當的聲音一樣才能把門釘結實哦!
孩子們隨著音樂用小拳頭模仿釘釘子的動作。部分幼兒的動作沒能跟上節奏,教師此時可以邊哼唱第二段樂曲邊做釘釘子的動作,以給幼兒清晰的合拍示范。
師:我發現有的羊羊用小耳朵仔細聽著音樂,和音樂里的叮叮當當的聲音一樣,有的羊羊和音樂里的不太一樣哦,門可是沒釘結實,要加油哦!我們再來一遍。
大部分幼兒能合拍做動作。
(不要強求所有幼兒都能跟上節奏,只要盡力就好,因為合拍做動作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幼兒的節奏感是在不斷感知、表現音樂的過程中增強的。)
2.引導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模仿灰太狼敲門。
師:羊羊們釘門的時候,灰太狼在做什么呢?
幼:灰太狼在敲門。
師:灰太狼來到羊村門口怎么做才有可能把門敲開?
幼:使勁兒敲門。
師:灰太狼要跟著音樂里的聲音使勁兒敲門才行。我們聽著音樂學學灰太狼使勁兒敲門吧。
幼兒扮演灰太狼隨節奏使勁兒敲著羊村的門。
(如前,如果大部分幼兒不能隨節奏敲門,可以引導幼兒再來一次。)
(四)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第三部分的音樂,表現羊羊們氣走灰太狼的喜悅之情。
師:灰太狼進到羊村里了嗎?我們來聽音樂。
幼:沒有!喜羊羊成功啦!
師:音樂聽起來很高興,看來灰太狼沒成功。羊羊們怎么表達自己高興的心情?可以做什么事情?
幼:羊羊們可以跳舞?梢詻_著灰太狼高興地笑、擺擺手。
師:誰來學一學?
有的幼兒獨自跳舞,有的和伙伴拉著手跳舞,有的揮著手笑著。
師:灰太狼沒能抓到羊,會是什么心情?
幼:非常生氣。
師:怎么做才能讓別人看出灰太狼非常生氣?
有的幼兒又著腰、跺著腳模仿灰太狼生氣的樣子,有的跺著腳走開,還有的嘴里不停地哼哼著表現生氣的樣子。
(五)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跟隨音樂進行角色扮演。
1.引導幼兒進行第一次表演,教師觀察、尋找表演中的優點和不足。
師:我們聽懂了音樂里的故事,現在我們要一起把故事表演出來啦!想當羊羊們的小朋友可以走到羊村里,想當灰太狼的小朋友請到狼堡里。一定要注意聽音樂哦!
扮演灰太狼的幼兒伸出“狼爪”,展現出兇狠的表情隨著音樂向前走,部分灰太狼忘記了長音處的停步不前。大部分灰太狼能隨著音樂節奏使勁兒敲門,最后灰太狼離開時有的幼兒沒有表現出生氣的樣子。扮演喜羊羊的幼兒能表現出狼靠近時害怕的神情,有的蹲在地上不敢起來,有的捂著自己的腦袋不敢看。羊羊們釘釘子時,有的羊羊一著急沒隨著音樂的節奏釘釘子,釘得比較快。最后勝利時的慶祝環節,羊羊們充分表現出了歡快的情感,有的在一起跳舞,有的得意地向離去的灰太狼揮手說著“抓不著吧” 。
2.和幼兒分析討論第一次表演中的優點和不足,鼓勵幼兒再次自由選擇角色,進行第二次表演。
師:剛剛小朋友們表演得真棒!灰太狼演得太像了,真是嚇到了羊羊們,它們都不敢看你們呢。就是有的灰太狼好像掉進了陷阱里吧?怎么回事呢?
幼:在長音的時候沒有停下來看路,就掉下去了。
師:對啦!所以灰太狼以后要注意哦!我還發現有的灰太狼沒抓到羊好像一點兒也不生氣呢。你們沒抓到羊到底是什么心情呀?
幼:生氣。
師:哦!原來還是生氣的。那一定要把生氣的樣子表演出來哦!讓我們都看到。
師:羊羊們表演得也特別好,一開始是害怕的樣子,最后高興的樣子表演得都很棒,而且每個人的動怍都不一樣呢,害怕的樣子也不同。(此時教師可以模仿幾個幼兒剛表演的害怕和高興的動作。)不過,我發現有的羊羊釘門的時候沒有釘結實,怎么才能釘結實呢?
幼:聽著音樂里的叮叮聲。
師:對啦!我們再來表演一遍吧,看看哪個羊羊把門釘得最結實。
幼兒依舊對表演熱情高漲,有的幼兒選了另一個角色,有的幼兒沒有換角色。大多數幼兒都能用恰當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出每段音樂的特點。
三、嘗試看指揮進行樂器演奏。
(一)聽聲音猜樂器,引出小樂器。
教師將樂器放在背后,依次演奏三種樂器,讓幼兒猜猜是什么樂器。
師: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小樂器也想參加表演,我們聽一聽誰來啦?
幼兒都較為快速地猜出來了。
(在演奏前需要讓幼兒辨別樂器的音色,以為每段音樂選擇適宜的樂器。這三種樂器幼兒非常熟悉,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幼兒探索、操作過很多次,例如探索同一個樂器可以發出多少種聲音等,所以我采取讓幼兒聽聲音猜樂器的方法引出樂器,強化幼兒對樂器音色的感知。)
(二)教師和個別幼兒操作樂器,選擇每個樂段適合的樂器。
師:哪個小樂器的聲音像是灰太狼的走路聲?教師依次演奏三種樂器,讓幼兒傾聽選擇。
幼:手鼓。
師:為什么呢?
幼:手鼓的聲音重重的,像灰太狼走路。
此時,教師請一名幼兒拍手鼓,驗證這個樂器是否適合。
師:哪個聲音像是喜羊羊釘門的聲音?
教師再次演奏三種樂器。
幼:打棒。
師:為什么呢?
幼:因為打棒的鐺鐺聲像釘釘子的聲音。
此時,教師請一名幼兒敲打棒,驗證這個樂器是否適合。
師:羊羊們非常高興可以用哪個小樂器呢?
幼:串鈴。
師:為什么呢?
幼:因為串鈴的聲音長長的,很高興。
此時,教師請一名幼兒搖串鈴,驗證這個樂器是否合適。
(由于三種樂器幼兒非常熟悉,此處省去幼兒自由探索樂器環節,采取教師和個別幼兒演奏樂器的方法來選擇,以使教學環節更加緊湊。)
(三)引導幼兒看教師指揮進行樂器演奏。
1.讓幼兒聽著音樂《快樂的森林》,自由選擇樂器。
師:讓我們聽著音樂排成一列長長的火車去取自己喜歡的小樂器吧。
幼兒聽著音樂變成一隊,繞著圓圈每人選取一個喜歡的樂器,之后,拿著小樂器走到擺放相應樂器圖片的區域坐下。
2.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手鼓組的幼兒演奏第一段音樂,打棒組演奏第二段音樂,串鈴組演奏第三段音樂。
3.聽著音樂《快樂的森林》送回樂器,自然結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五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1-25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5篇01-26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八篇02-01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8篇01-31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6篇01-31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五篇01-31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八篇01-31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六篇01-31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1-30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10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