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2-02-01 16:21:4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兔跳、手腳著地爬行等動作,增強幼兒身體協調能力。

  2、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及團結合作的樂趣。

  3、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4、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墊子四塊、呼啦圈若干個、皮球若干個、烏龜及兔子掛飾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冬天來了,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忙著儲備食物了。小徐老師聽說,今天啊,小烏龜要請小兔子幫忙運一些水果,我們小朋友也去幫幫忙,好不好啊?

  恩,小朋友們真是熱心的好孩子,但去幫忙之前呢,我們要先做一下熱身運動,這樣待會兒才能更好地幫小烏龜的忙。那好,現在跟著我做。”

  (教師帶領幼兒分別活動手腕、腳腕、膝蓋,練習前后壓腿及原地快速跑步。)

  二、練習“兔子跳”動作,復習手腳著地爬的動作。

  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

  1、幼兒自由表演(教師仔細觀察,找幾個做的好的幼兒示范)

  2、教師示范。講解規范動作:雙腳同時起跳,身體前傾,往前起跳,然后雙腳同時落地。

  3、幼兒再次練習。

  4、那我們再來學學小烏龜爬行吧!

  三、游戲“龜兔接力”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教師示范)

  全體幼兒分為兩組,一組為烏龜,一組為兔子,各站在場地的左右兩邊。第一只烏龜從墊子上爬到對面拍一下第一只兔子的手,然后跑到兔子隊伍的最后,第一只兔子馬上按呼啦圈路線跳著將“水果”送到對面,然后將手中的“水果”放到旁邊的箱子內,接著排到烏龜隊伍的最后。同時,第二只烏龜迅速爬到對面,然后第二只兔子又跳過去,以此類推。

  2、開始游戲

  3、交換角色再次進行游戲。

  4、為獲勝的隊歡呼。

  5、放松運動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基本完成了第一個目標(練習兔跳、手腳著地爬行等動作,增強幼兒身體協調能力),但第二個目標(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及團結合作的樂趣)沒有很好地完成,整個過程還有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將幼兒分組后才講解游戲規則,致使無法兼顧兩邊幼兒,可能使部分幼兒

  沒有聽清規則或沒看清示范,是以游戲時部分幼兒亂跑,沒有按要求活動。

  2、整個游戲的設計情境性較為欠缺,語言表述不夠生動活潑,沒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3、將全體幼兒分為兩組,隊伍過長,導致幼兒等待時間過長,從而熱情減退。

  4、自身在指揮、表述時,不夠自信大方,沒有發揮到最佳水平。

  小百科:烏龜卵殼灰白色,呈橢圓形,長2、7~3、8cm、寬1、3~2cm。在自然條件下,經50~80天孵化,稚龜即破殼而出。但是龜卵的自然孵化易受溫度、光照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和蛇、鼠及螞蟻等天敵的危害,使得孵化期長,孵化率和存活率都較低。為提高烏龜的孵化率,可以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積極參與討論故事情節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理解兩故事人物分與合的心理變化。

  2.體會一家人在一起和睦、開心地生活才是快樂。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方臉和圓臉》背景圖,前期家具的熟知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老師請來了兩位朋友?(老爺爺、老奶奶)

  2、給他們取個名字,(方臉爺爺和圓臉奶奶)

  二、講故事,找出方和圓

  1、“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到“好,就這么定啦,分吧。”

  2、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看看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幼兒找好后,請幼兒到前面說說。----思維清楚

  3、你們真聰明,都幫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們各自的東西。

  三、引導幼兒討論“是分好還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圓的!”

  2、這可怎么辦呢?他們老兩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請小朋友幫幫他們,你覺得方和圓分得開嗎?桌子和釘子能分開嗎?為什么?-----大膽表述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開嗎?為什么?幼兒討論。---舉牌互動。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

  1、小朋友們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辦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老兩口再互相一看,又發現……到結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開了嗎?”(沒有)為什么呢?(引導幼兒講出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

  3、原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得才快樂。

  五、開心的家溫暖的家

  1、這里還有三個家,你們看看,覺得他們開心嗎?原來是*的家。你們怎么看出來他們很開心?*小朋友你們家開心嗎?那以前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情啊?原來只要我們相親相愛就會永遠開心的。

  2、第三個家你們猜會是開心的家嗎?是哦。那么又會是哪個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們家人是不是相親相愛?或許第三個開心的家就是你的喔!

  方臉和圓臉反思:

  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容易形成定勢。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抽象。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不僅使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于是,今天我開展了一個語言教學活動《方臉和圓臉》,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情節,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物體有方有園,各有用處;

  2、樂意觀察,大膽表述對周圍物體形狀的認識。首先我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掛圖,激發幼兒的興趣: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家住著誰?老公公和老婆婆長的怎么樣?然后我完整的講述故事第一遍,請小朋友討論: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各喜歡什么東西?故事熟悉后我逐副出示掛圖再次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請小朋友說說: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要分家了,她們各自想要什么?老公公和老婆婆到底分家了沒有?為什么他們不分了?接著我請小朋友閱讀《小朋友的書·讓我試一試》第13——16頁“方臉和圓臉”,鼓勵幼兒相互交流閱讀的感受。最后幼兒說說在周圍環境中還有哪些物體是方的、圓的?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有圓也有方?分開會怎么樣?我還看到過什么形狀呢?

  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節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節,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

  小百科:臉是漢字詞語,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重點:

  認識禁止吸煙的標志,知道為什么要禁止吸煙。

  活動難點:

  了解禁煙標志在社會中的作用,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認識禁止吸煙標志,知道它所表示的意思。

  懂得吸煙有害健康、污染環境等的害處。

  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形成初步的是非感

  活動準備:

  錄象、圖片、幼兒畫畫的紙和筆。

  活動過程:

  看錄象引出標志

  這個叔叔在干嗎?

  他來到了什么地方?

  為什么不讓這個叔叔進幼兒園呢?

  認識禁止吸煙標志

  這是什么標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用圖示范)一根點燃了的香煙表示在吸煙,加上一個紅色的斜線表示不能、禁止吸煙的意思。

  你在什么地方也見到過這個標志?

  為什么在這些地方要有這個標志呢?這個標志有什么用?

  看圖片了解吸煙的害處

  吸煙好嗎?為什么不好?(生病、咳嗽、……)

  我這里有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吸煙人生病了。

  吸煙引起火災。

  香煙味很嗆人等。

  師生一起邊看邊互相說一說。

  吸煙有這么多的害處所以我們 ——對!禁止吸煙!

  小小宣傳員

  如果你周圍有人在吸煙,如你的爸爸、爺爺、或者客人,你會怎么做呢?

  我們想什么辦法幫助提醒他們,使他們不吸煙呢?

  幼兒自己設計禁止吸煙的標志或圖片。教師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并互相介紹說一說。

  活動延伸:

  幼兒把自己的標志張貼在家中或幼兒園里,當一名禁煙的宣傳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在無意中生成的。上星期天,我帶女兒去童夢樓玩,發現大型玩具吸引不了她,卻對沙畫情有獨鐘。我突發奇想,沙畫,那不是可以用沙作畫嗎?于是,我馬上自己動手試了試,效果還很好,因此,我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設計了“神奇的沙畫”這一活動。

  重點:

  嘗試用沙作畫,體驗玩沙的樂趣。

  難點:

  運用作畫工具,大膽創作,并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解決:

  直觀法、講解、示范。

  目標:

  1、嘗試用沙作畫,感受沙的流動性,體驗玩沙的樂趣。

  2、發展小肌肉動作,大膽創作,并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工具及材料:

  細沙、沙具若干;媒體播放;示范紙一張;彩色紙、膠水每人一份。

  設計流程:

  激發興趣——示范引導——操作體驗——作品展示

  過程設計:

  一:觀看錄像,激發興趣。

  星期天,老師去了一個非常好玩的地方,我看到那兒的小朋友玩的好開心啊!看,他們在干什么?那你們去過沙灘嗎,在沙灘上玩些什么?咦,這個小朋友在干嘛呀?引導幼兒觀察手上的東西及動作,引出沙畫。

  二:示范引導。

  強調作畫的步驟、膠水擠壓、撒沙的方法。

  三:幼兒創作。

  1、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2、 注意安全。

  四:展示作品,并能用語言表述。

  我畫的是什么?

  活動反思:

  1、活動開始,讓幼兒欣賞了一段“玩沙”的情景,激起了幼兒說的愿望,緊接著老師的提問“你在沙灘上玩些什么?”充分擴散了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回顧玩沙經驗的同時激起了幼兒玩沙的熱情。

  2、我選擇讓幼兒意愿創作,對小班幼兒來說雖有些難度,但卻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活動中孩子們隨意涂畫,想象力得到了完全發揮,著實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美術活動的快樂,完成了活動目標一。

  3、在作畫時,有的孩子還沒把畫畫完就迫不及待撒沙,我在想,有可能因為是白膠水在畫紙上看不清楚的緣故,所以孩子們的興趣點在撒沙的'動作上。因此,如果在膠水里注入顏料的話,孩子們的興趣會在兩個點上:即用膠水畫畫和撒沙。這樣,效果也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班會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

  2、指導學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結構,學會保護眼睛的常識以及掌握正確的眼保健操穴位和姿勢。

  3、使學生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保護眼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活動準備:

  相關的視頻、媒體、快板、照片的搜集。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課題

  師:1、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這是什么?(眼睛)

  2、眼睛是我們身上很重要的器官全國愛眼日主題班會教案全國愛眼日主題班會教案。誰知道眼睛的作用?

  3、有了一雙明亮的眼睛可以看清事物,這是多么的重要。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們的眼睛,保護我們的小眼睛。

  齊讀課題:保護我們的小眼睛

  二、了解眼睛的結構

  師:要想保護我們的小眼睛,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角膜:眼球最外面的一層透明體,用來收集圖象。

  2、虹膜:通俗點講究是瞳孔周圍,中國人是咖啡色,歐洲人是藍色的部分。

  3、晶狀體:透明而有彈性,能收縮和舒張,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準確成象在視網膜上

  4、瞳孔:在角膜和晶狀體之間,中央有小孔,小孔能放大和縮小,從而調節進入眼睛的光線強弱

  5、視網膜:眼睛最里面一層,能呈現圖像,信息,但是倒圖像。

  6、視神經:能把雙眼獲得的圖像大小、形狀、色彩、動與靜等信息傳遞給大腦全國愛眼日主題班會教案默認。

  師:眼睛的構造很微妙,很神奇,也很脆弱,所以由外面的眼皮保護著。那么有誰知道眼睫毛的作用?

  (生:擋住風沙和灰塵。)

  師:是啊,眼睫毛也是用來保護我的眼睛的,你看造物主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給了我們,所以我們要……齊讀課題)

  三、觀看視頻

  1、師:可是有個孩子叫努努力,他的眼睛怎么啦?請看視頻,播放視頻《保護視力》

  2、看了錄象,誰來說說他的眼睛怎么啦?

  生:看不見了。

  為什么會眼睛看不見了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菱殼的用途。

  2、嘗試制作菱哨,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煮熟的羊角菱人手一份,筷子,小卡子,剪刀,笛膜,膠水

  活動過程

  1、了解菱殼的用途。

  讓幼兒觀察菱哨。

  提問:

  這是什么?你知道他是用什么做的嗎?

  嘗試吹響菱哨。說說它的聲音像什么?

  2、教師示范如何制作菱哨。

  先用筷子在菱角的"肚臍眼"上戳一個洞,再用小卡子把里面的菱肉一點一點掏空。

  在羊角菱的背上中間長毛的地方戳了個小洞,鼓足氣吹了幾下,把殘余的菱肉吹出來。

  剪下一小塊笛膜貼在菱角的"肚臍眼"上,這樣一個漂亮的凌哨就做好了。

  3、教師分步講解,幼兒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操作。

  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自己動手將菱肉掏空,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可以幫助他們完成這一步。其他步驟,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完成,教師從旁幫助指導。

  4、菱哨響起來。

  請小朋友去戶外空曠的場地上吹起菱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桂花,知道桂花的顏色、形狀和香味等。

  2、知道桂花是秋天開的花。

  3、嘗試畫一畫桂花 。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室外桂花樹的場地,桂花的圖片,圖畫筆和畫畫本人手一份。

  2、小朋友對桂花的香味和顏色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激發好奇心:這段時間,小朋友有沒有聞到一股香香的氣味,誰知道這氣味哪里來的?

  出示桂花的圖片,認識桂花。這是什么花?它長什么樣?

  教師帶領小朋友念童謠:金桂樹,開金花,銀桂樹,開銀花,開金花,開銀花,秋風一吹,香萬家。

  2、帶領幼兒外出觀察桂花。

  站在樹下聞聞花香。

  提問:

  桂花樹的香味來自哪里?

  桂花的形狀、顏色是怎樣的?

  除了這種顏色的桂花,你還看見過別的顏色的桂花嗎?(如幼兒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教師可事先可準備不同顏色的桂花樹枝供幼兒觀察。)

  3、你們想把這漂亮的桂花畫到紙上嗎?教師示范如何畫桂花。

  教師邊示范作畫,變強調桂花的特征,如形狀,顏色。

  4、幼兒嘗試作畫。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作畫。

  5、欣賞美麗的桂花。

  將幼兒畫好的桂花放在桌子上或柜子上,供大家欣賞。(鼓勵幼兒將桂花圖片送給家人或中大班的哥哥、姐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欣賞散文。

  2、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鉆、瞧。

  3、體驗坐火車時感知的春天景色。

  二、活動準備:

  1、散文:《坐火車》

  2、課件:麥苗田圖片、油菜花圖片、山洞圖片。

  3、增加其他景色的圖片,創設情境。

  三、活動過程:

  1、游戲:坐火車。

  ——“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開到哪里去?”

  ——老師帶幼兒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分別出示散文《坐火車》中相對應句子中的圖片。“開到綠油油的麥苗那里去”、“開到金黃色的油菜花那里去”、“開到山洞那里去”。

  ——引導幼兒感受如“開到雪白雪白的雪山那里去”,“開到蔚藍蔚藍的大海那里去”,為幼兒的替換散文語句打好基礎。

  2、欣賞散文。

  ——火車到站了,我們把剛才看到的寫成了一首兒歌。教師配樂朗誦散文。

  ——坐在火車上我們都看到什么?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鉆、瞧。

  ——為什么會什么也看不見呢?

  ——幼兒邊坐火車,看掛圖、鉆“山洞”邊再次欣賞散文,教師引導幼兒學說“一會兒是……一會兒是……”的語句。

  3、讓幼兒試著把在戶外觀察到的風景能嘗試著替換散文中的詞句。

  活動反思

  第二課時我讓幼兒把小椅子排成火車狀,讓幼兒邊開火車邊欣賞散文。首先讓幼兒說說自己所了解的火車的特點:長長的,一節一節的,在開時還有聲音;其次讓幼兒開著火車觀察春天,引導幼兒關注教室里布置的圖片:“綠油油的麥苗”,“金黃色的油菜花”。在學習散文時,根據散文的順序出示圖片,讓幼兒能更好的學習詞語,再讓幼兒說說喜歡文中的那一句話,加深對文中詞語的學習。幼兒在學習時由于有了一定的情境,所以學習散文及詞語時掌握較快,不過大多數孩子急于表達,而不能說完整句,今后活動中應多讓孩子鍛煉說的機會,多說,多講,發展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8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六篇01-23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六篇01-22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七篇01-28

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四篇01-24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10篇01-31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6篇01-31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01-31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6篇01-26

【推薦】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9篇01-26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01-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太爽少妇免费视频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视频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 日本真人强奷视频 |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黄AV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