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找朋友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找朋友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1
目標: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愿意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準備:1、圖片。 2、故事磁帶。
過程:
1、傾聽理解故事1―2段。
――出示一條小金魚的形象,問:它是誰呀?它在看什么、想什么?引出故事。
―一一出示圖片邊指邊講故事1―2段,教師可提以下問題:小金魚先找的朋友是誰?小雞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么說的?小鳥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么說的?
――學說小金魚、小雞、小鳥之間的對話。
2、觀察圖片,最后,小金魚找到了誰做朋友,它們是怎么說的。為什么它們能成朋友?
3、教師再一次結合圖片完整地講一遍故事。
附:小金魚找朋友 池塘里有一條小金魚在游來游去,想找好朋友。游啊游,看到岸上有一只小雞,他對小雞說:“小雞小雞,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雞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
小金魚又游啊游,看到一只小鳥在天上飛,他對小鳥說:“小鳥小鳥,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鳥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小金魚嘟著嘴又游開了。
他游啊游,看到前面有許多大腦袋、細尾巴、全身烏黑的小東西在游,他趕快游過去說:“你們好,我是小金魚。”那些烏黑的小東西說:“你好,我們是蝌蚪。”小金魚說:“我們一起玩好嗎?”“好的。”小金魚終于找到了朋友。他們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開心。小朋友,你們說,小金魚的朋友是誰呀?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愿意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準備:
1、圖片。
2、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傾聽理解故事1―2段。
――出示一條小金魚的形象,問:它是誰呀?它在看什么、想什么?引出故事。
―一一出示圖片邊指邊講故事1―2段,教師可提以下問題:小金魚先找的朋友是誰?小雞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么說的?小鳥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么說的?
――學說小金魚、小雞、小鳥之間的對話。
2、觀察圖片,最后,小金魚找到了誰做朋友,它們是怎么說的。為什么它們能成朋友?
3、教師再一次結合圖片完整地講一遍故事。
附:小金魚找朋友
池塘里有一條小金魚在游來游去,想找好朋友。游啊游,看到岸上有一只小雞,他對小雞說:“小雞小雞,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雞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
小金魚又游啊游,看到一只小鳥在天上飛,他對小鳥說:“小鳥小鳥,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鳥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小金魚嘟著嘴又游開了。
他游啊游,看到前面有許多大腦袋、細尾巴、全身烏黑的小東西在游,他趕快游過去說:“你們好,我是小金魚。”那些烏黑的小東西說:“你好,我們是蝌蚪。”小金魚說:“我們一起玩好嗎?”“好的。”小金魚終于找到了朋友。他們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開心。小朋友,你們說,小金魚的朋友是誰呀?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嘗試用簡短的語言表達。
2、展開簡單的想象,感受小老鼠找朋友的樂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兒歌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1、這是誰啊?小老鼠今天可高興了,你們知道它為什么這么高興嗎?
2、這些都是高興的事,聽聽小老鼠是怎么說的
Ppt聲音:今天天氣可真好呀,我要出去玩一玩,真高興啊!
二、觀察理解畫面
1、走走走,走走走,你們看小老鼠來到了哪里呀?(公園)公園里有什么呀?(從哪里看出是公園的)
2、哇,好漂亮的公園,小老鼠真是太高興了。小老鼠走走走走走走,它看到了什么?(一棵大樹)
3、你們看,這像什么呀?(繩子)真像一根繩子啊!那我們幫小老鼠想一想,這根繩子怎么玩呢?小老鼠學學小朋友跳繩子,我們一起試試看。兩只小腳用力跳,我們一起來跳跳。
4、小老鼠又看到你了什么好玩的啊?(滑滑梯)小朋友最喜歡玩滑滑梯了,滑滑梯真高呀?應該怎樣玩呀?(安全)
5、原來公園里有這么好玩的地方呀!小老鼠還想玩。走走走、走走走,看到了好玩的地方可要告訴小老鼠哦!這個山洞太小了,怎么辦?(怎樣才能鉆過去呢?)我們把身子卷得緊緊地鉆,學學小老鼠鉆山洞。
6、玩了這么多地方有點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了,誒,在草地上它又發現了一樣東西,原來發現小山了,爬小山一定很好玩,我們一起來爬小山吧。小老鼠爬小山嘍!
三、觀察,展開想象
一個人玩真沒意思,如果有更多的朋友和它玩就更高興了。(放聲音),你們聽到什么聲音了嗎?(錄音聲音標志:小老鼠,我們是你的動物朋友呀,快來找找我們。)是誰啊?小老鼠的動物朋友在哪里啊?
1、這像繩子是哪個動物朋友呀,(猜)你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來把它拉出來好嗎?123拉呀拉,出來了,是什么呀?
小結:繩子是小猴子的尾巴呀。
2、小哪里還藏著動物朋友啊?那像滑滑梯是誰呀?是大象嗎?你怎么看出來的?(學學大象的鼻子)我們在一起來拉拉。123,大象太大了,我們叫叫它,原來是什么呀?
小結:滑梯是大象的鼻子呀
3、那山洞會是哪個動物朋友呢?(你怎么會想到的?山洞像小豬的哪里呢?)(叫聲)(我們學學小豬的叫聲)
小結:山洞是肥豬的鼻孔呀
4、小山又會是什么呀?(影子)看看是不是啊?
小結:小山是駱駝的駝峰呀
(用多媒體小結)
5、小老鼠有這么多的動物朋友和他做游戲呀,現在它真高興啊,看它和動物朋友玩的多開心啊!
6、一邊念兒歌一邊玩真有趣啊!我們和小老鼠一起念念兒歌做做游戲好嗎?(幼兒游戲2遍)
附兒歌:小老鼠做游戲
小老鼠跳“繩子”,繩子是小猴子的尾巴呀!
小老鼠滑“滑梯”,大樹是大象的脖子呀!
小老鼠鉆“山洞”,山洞是小豬的鼻孔呀!
小老鼠爬“小山”,小山是駱駝的駝峰呀!
教學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注意力也很集中,而且在學本課中的重點句式時,孩子們大多都能邊說邊用肢體語言表示出來了,由此可見孩子們已經掌握了本科的重點。音樂游戲的使用也很好的帶動了我班幼兒的情緒,通過的游戲,孩子們都能說出找到朋友后覺得開心情緒,初步體會到了找到朋友后的那種愉悅的情緒。結尾的《貓捉老鼠》的游戲使活動很自然的結束。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4
游戲名稱:找朋友
適用范圍:復習字的偏旁、結構,正反義詞,以及聲母與韻母的相拼。
游戲準備:有生字的金牌,花形卡片
操作過程:
(1)導語:小朋友,你想找到你的好朋友嗎?讓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
(2)如,第一冊《識字4》,在學了生字后,請學生找相同偏旁的字做你的好朋友,就可以這樣操作。一生拿一張卡片“打”,說:“找呀找,找呀找,誰是我的好朋友?”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學就都可以上前說:“我是你的好朋友。”大家說:“對對對,‘拔’是‘打’的好朋友。”最后大家一起讀讀兩位好朋友手中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偏旁。又如,教師可以做幾個金牌,金牌上貼有生字“跑”“跳”,大家一起拍手說:“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個好朋友。”掛金牌的同學看一看讀一讀生字,與掛有相同偏旁字的小朋友手拉手,成為好朋友。找對了,大家說:“對對對,你們是一對好朋友。”找錯了,大家說:“錯錯錯,趕快再去找一找。”
(3)教師也可以準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用金牌的形式掛在大家胸口,先讀一讀,然后讓小朋友選擇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還可以教師準備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準備一些聲母和韻母,讓學生讀后手拉手交朋友。
(4)這樣在游戲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夏天這個主題中,幼兒對夏天的天氣特征和動植物的生長變化特別感興趣。一次,我帶孩子們在校園里散步,走過一棵高高的茂密的香樟樹時,胡星云小朋友指著樹、抬著頭說:“哇,樹葉長得這么高,只有長頸鹿才能吃得到!”其他孩子聞言,也議論起來,你一言,我一語,興趣盎然地議論起了長頸鹿。在孩子的心中,長頸鹿的形象就是高個子,現實中的長頸鹿見得也不多。為此,我根據孩子的興趣點設計了這個繪畫活動——《長頸鹿找朋友》。
活動目標:
1、用繪畫的的方式表現長頸鹿的基本特征,并嘗試表現它的頭部動態。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能主動地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活動準備:
記號筆,16開紙,粉筆,黑板。小螞蟻、云寶寶圖片。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引導觀察。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位小客人,
看看是誰呀?(橢圓形寶寶)
這兩個橢圓形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大、小)
2、橢圓形寶寶變魔術。
·兩個寶寶要做游戲了,可是他們離得太遠了,說話也聽不清了,怎么辦?(打電話)。
·用電話線把兩個寶寶連起來,有了電話他們可高興了,小橢圓高興地變呀變,變出了大眼睛、大嘴巴、長長的角、小耳朵。大橢圓也高興地變出了一條長尾巴、細細的腿。呀、快看看兩個寶寶變呀變,變成了一只什么?(長頸鹿)
3、長頸鹿找朋友。
·今天長頸鹿是來找朋友的,看它找到了誰?(出示白云寶寶)
白云在哪?長頸鹿應該怎樣和他打招呼?(讓幼兒自己用動作來嘗試,明白長頸鹿必須抬頭才能與白云講話。)
·這時又有一個聲音在喊了:“長頸鹿,長頸鹿。”(出示小螞蟻)
長頸鹿該怎么辦呢?(請幼兒來畫長頸鹿低頭的樣子。)
讓幼兒明白長頸鹿必須把頭低下來才能與小螞蟻講話。
4、“長頸鹿、長頸鹿”還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樹上的,要來找長頸鹿做朋友。小朋友,你們愿意幫長頸鹿找更多的朋友嗎?
5、幼兒作畫。
教師根據情況給幼兒個別指導,鼓勵幼兒主動將自己的“長頸鹿找朋友”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6、評價:你為長頸鹿找到了哪些朋友?它們在干嘛?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探索10以內相鄰數
1.探索發現一個數與前后兩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二、活動準備:
1.自備紅圓點2個,藍圓點3個,綠圓點4個:1——10的豎長條點卡,數卡1——10.
三、活動過程:
1. 認識3的相鄰數。
a 教師將三種顏色的圓點散放在黑板上,提問:黑板上有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
b 教師:誰來把一樣的圓點放在一起,并且按數目的多少排隊?
c 教師:每種圓點的`數目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個別幼兒在每種圓點下面用數字表示他們的數目。
d 教師:圓點是怎樣排隊的?3個圓點的前面是幾個什么?3個圓點的后面是幾個什么?
e 教師:為什么2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前面?4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后面?
f 教師:3的前面是幾?3的后面是幾?3比2怎么樣?3比4又怎么樣?
2.體驗相鄰3個數之間的關系。
a 教師出示1——10的豎長條點卡引導幼兒觀察,并匹配數字。
b 教師指著4的豎長條點卡,提問:圖上有幾個點?請找出比它少1的豎長條點卡和比它多1的豎長條點卡。
c 教師:1個數字有幾個朋友?是兩個什么樣的朋友?
d 教師:數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誰?你是從哪里知道它們是8的朋友的?
f 教師引導幼兒總結:一個數總比它前一個數大1,比它后一個數小1.
3. 游戲:找相鄰數朋友。
a 教師:老師報一個數,就請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這兩個數的好朋友舉起來(多1與少1)。
b 教師報1——10的任意一個數,幼兒舉相鄰數數卡。
c 該游戲重復多次后,可請幼兒兩個人一組,一人報數,一人舉數卡,然后交換玩。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1——10數與物相應。
2.探索發現一個數與實物之間的關系。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以不同顏色圓點卡片與數卡1——10.
活動過程:
(一)認識1——10數字。
1、教師將圓點散放在黑板上,提問:黑板上有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
2、教師:誰來把一樣的圓點放在一起,并且按數目的多少排隊?
3、教師:每種圓點的數目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個別幼兒在每種圓點下面用數字表示他們的數目。
4、 教師:圓點是怎樣排隊的?你能用你的數字卡片來找朋友嗎?
5、教師:為什么這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前面?4個圓點排在3個圓點的后面?
6、 教師:那你們還知道3的前面是幾?3的后面是幾?
(二)體驗物體與數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出示1——10數字卡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我們身邊有沒有物體與我們的數字卡片一樣?。
2、 教師指著4的卡片,提問:這個數字是幾?請找出物體與它相應。
3、教師:1個數字能找到不同物體的朋友?是什么樣的朋友?
4、教師:數字8有朋友么?他的朋友是誰?你是從哪里知道它們是8的朋友的?
5、 教師引導幼兒總結:知道數字能表示相應物體的數量。
(三)游戲:找朋友。
1、教師:根據數字拍手游戲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數,就請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數字能表示相應的實物,這兩個數的好朋友舉起來。
2、 教師報1——10的任意一個數,幼兒舉相應德物體卡。
3、該游戲重復多次后,可請幼兒兩隊一組,一人報數,一人舉圖片卡,然后交換玩。
活動反思:
今天我對我園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節數學《數字找朋友》的活動,重點是:認識1——10的數字。體驗操作游戲帶來的樂趣。在活動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給每位幼兒準備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準備。活動中也采用了多種教學方式,如:直觀教學法、演示法……就幼兒在活動中的學習效果來看,我本人認為這節活動還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綱要》中說: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活動一開始就可以先出示一個數字1——10的數字,然后請10個小朋友來排隊,一開始可能由于習慣的孩子們可能會出現排成一排的現象,這是可以讓幼兒變換隊形,改成讓孩子們不按順序,都有好朋友拉手的我們就叫這個數字。然后再引導幼兒以圖片的數量對對,即,有一個沒有好朋友拉手的就是不是與這個數字相應。如此一來就很直觀的讓幼兒認識了數字,本環節中,主要是回憶起數字。
什么是數字,什么是物體的數量。接著,再讓幼兒來操作,進一步用操作材料來感知什么是數字和數量,并與周圍的同伴說說。所以一節好的教育活動,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已有的知識儲備。
?數學教育主要是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探究欲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進行探索,運用各種感官、親子動手操作解決問題。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也遇到了困難,作為老師的我們不是幫孩子來擺弄,而是要教會孩子們自我點數檢查、互相檢查是否正確,并對孩子們進行鼓舞與肯定,這樣他們才更會對數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8
活動名稱:找朋友《學習150頁》
活動目的:
1、在看看講講中了解各種動物皮毛圖案特征。
2、能根據動物的外形輪廓特征添畫相應的圖案,給動物穿新衣。
活動準備:材料:印有長頸鹿、快鹿等動物輪廓的畫紙、蠟筆
經驗:幼兒已知道一些動物的名稱
活動重難:知道各種動物的皮毛圖案
活動難點:能用蠟筆為動物添上相應的皮毛圖案
活動過程:
一、誰的照片
春天到了,動物園里開了一家照相館,動物們都來拍照,讓我們來看看這是誰的照片?
1、出示割裂的動物皮毛圖案,讓幼兒辨認。
2、出示幼兒猜對的動物照片,觀察講述。
長頸鹿和快鹿身上的花紋看上去怎樣?
斑馬和他們在一起,身上的花紋看上去怎樣?
這些動物都是喜歡吃什么
二、動物的新衣
1、出示印有動物外形的畫紙,讓幼兒講出名稱。
2、老師講解并讓幼兒進行添畫相應圖案。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9
活動名稱:
找朋友
活動目標:
1、幼兒運用以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2、能通過以有的經驗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發展發散性思維。
3、理解對應配對關系。
4、體會與同伴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幼兒生活經驗有關的相關物品。
2、汽車、大樹、衣服大卡片各一;抹布、剪刀、加油站、水、鐵鍬、公路、鳥、桶、螺絲刀、紅綠燈、拖布、人
活動過程:
一:找我的朋友
1、教師出示物品,幼兒找出可以和自己做朋友的物品,并討論。
有許多小客人也來了,它們都在小朋友的桌子上,可它們沒有找到好朋友,請小朋友幫它們找一找。
2、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物品與自己做朋友的原因,得到確認后放入朋友欄。
二:為物品找朋友
1、教師出示汽車卡片。幼兒從小卡片中找出可以與汽車做朋友的卡片,并說出原因,得到確認后,放到汽車處。
2、教師出示大樹卡片。幼兒從小卡片中找出可以與大樹做朋友的卡片,并說出原因,得到確認后,放到大樹處。
3、找出汽車大樹共同的朋友。
三:發散性思維訓練:
本環節教師運用比賽的方法,激勵幼兒參與。教師出示衣服的卡片提出問題:誰可以和衣服做朋友,對正確回答的幼兒給予獎勵。鼓勵幼兒把自己找到朋友的原因說給大家聽。
小結;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肯定,在表揚中自然結束活動。
【有關幼兒園找朋友教案模板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1-20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1-18
有關幼兒園找朋友教案匯編九篇01-20
有關幼兒園找朋友教案匯編6篇01-17
有關幼兒園找朋友教案錦集9篇01-23
關于幼兒園找朋友教案模板匯總10篇01-26
精選幼兒園找朋友教案合集七篇01-25
關于幼兒園找朋友教案匯總5篇01-26
精選幼兒園找朋友教案匯編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