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范文集錦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旋律,學唱并創編歌曲。
2、在敲一敲、玩一玩中發現因擊鼓輕、重而產生物體在鼓上跳躍不同的現象。
3、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鼓四個、米粒、蠶豆、黃豆等。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引出主題。
師: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呀?邊說邊出示小鼓。
師敲小鼓“咚 咚 ︱咚—︱”(重的),請幼兒模仿學一學。
師再敲小鼓“咚 咚︱咚—︱”(輕的),再請幼兒學一學。
提問:你覺得老師兩次敲的鼓有什么不同?
師小結:兩次鼓聲一次響,一次輕。
二、感受節奏,理解記憶歌詞。
●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師敲節奏“咚 咚 ︱咚—︱咚咚 ︱咚—︱ⅹⅹ ⅹⅹ︱ⅹ—︱”,問:這種聲音好像小鼓在干什么呢?學習歌詞第一句:咚咚咚, 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 師出示一杯小米粒說:它是什么?我們把小米粒放在鼓上再來敲鼓,看看會怎樣呢?(提醒幼兒說出“蹦蹦跳跳”)誰來把這句話完整地說一遍?
● 師:那我們再來看一看小米粒是怎樣在鼓上跳舞的?幼兒分組在鼓上做實驗,師指導幼兒隨節奏輕、重敲鼓,幼兒觀察兩種現象并回答。(引導幼兒說歌詞:小鼓敲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輕,米粒跳得低。)
三、感受旋律,學習歌唱。
● 師:老師把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樣子編成了一首歌,名字就叫“鼓上的小米粒”。
師清唱歌曲。問:你聽到了什么?
●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
師在伴奏下歌唱。說:小朋友也來唱唱看。
● 幼兒跟著伴奏輕輕歌唱。師指導幼兒在歌聲的變化上歌唱。
還可采用男女幼兒分開唱,男女幼兒分句唱等形式歌唱。
四、創編歌曲。
師:小米粒會在小鼓上跳舞,那還有什么東西也會在小鼓上跳舞呢?
老師還準備了幾樣東西,請小朋友去試著放在小鼓上敲一敲,然后我們來把它編到歌里去。
幼兒分組實驗。
師幼合作創編歌曲。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音樂、火鍋圖、菜品圖、辣椒、花椒變少PPT
2、有玩石頭剪刀布地游戲經驗
【活動目標】
1、體驗燙火鍋歌曲的有趣、說白處的詼諧,感受與伙伴間逗樂的樂趣。
2、嘗試用表情、肢體語言表現吃火鍋游戲中吃火鍋的豪爽模樣,“菜”被吃的夸張表情。在勃引導下能夠通過集體反思評價活動唱清、唱準容易混淆的曲調和歌詞。
3、能接受旁邊的伙伴成為合作者。游戲中能夠享受相互逗樂的愉快感覺。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2、練聲(高音到低音)
(1)“辣”練聲(有嘶~哈~,好辣喲!)
師:咦,這么點了!聽!【找D調音準】準備開始!【幼D調練聲】
(2)“麻”練聲(有嘶~哈~.好麻喲!)
3、逐步在游戲中學唱歌
(1)“逗”吃游戲介紹
(2)商定輸贏規則
{辣乎辣乎笑呵呵喲!一—石頭、剪刀、布!嘶~哈~
(3)玩燙火鍋游戲(另一師配合)
乎辣乎笑呵呵~喲!”(劃定誰吃誰)“嘶~哈~”
(4)加速一倍游戲
每人燙兩次就交換。
(5)再加速一倍游戲
每人燙一次就交換
(6)師引歌詞混淆處
(7)變化手上菜形狀游戲,并加最后獨白“XX好了”
4、移動方位燙火鍋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 篇3
一、活動建議
◆圖譜
1、0 -10數字頭飾15個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1、幼兒隨音樂節奏做“騎馬”的動作。
2、圍圓圈按節奏跑,并在教師回頭時立即擺好造型定住。
3、扮演數字“0“的小朋友,歌曲結束時,能找到伙伴組成一個新數字。
◆游戲玩法建議
游戲一:木頭人。幼兒邊唱邊做騎馬的動作圍圓圈跑,并在“0”(教師或幼兒扮演)回頭時,擺好造型定住。
游戲二:組數。在歌曲結束時,數字“0”找到任意數字,組成一個新數,幼兒大聲讀出數字。
游戲三:變身。(提高難度階段)去掉頭飾,自由說出自己想變的數字,與0(偷偷指定的人選)組成新數。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嘗試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唱準音階式的旋律上下行。
2、知道數字后面加0會組成更大數的神奇,能準確念出拼出的新數。
3、知道“0”回頭時保持不動,在教師偷偷指定0的時候,能夠不偷看,當O的小朋友能夠不說出自己是0。
【活動過程】
1、故事《快樂的數寶寶》,啟發幼兒興趣。
2、數字寶寶來排隊。教師范唱歌曲后半部分,幼兒熟悉歌曲,并進行數字排隊(橫排兩遍,豎排兩遍),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3、數字寶寶出門玩。幼兒隨音樂節奏原地做騎馬動作,完整演唱歌曲(1遍)。加入組數游戲介紹,步建立數與0組合,可使數發生變化的有趣。(1遍)
4、數字寶寶做游戲。
(1)幼兒隨音樂節奏圍圓圈小跑步跑,并在數字0(師扮)回頭時,幼兒嘗試隨音創編各種“木頭人’造型并靜止不動。(一遍)
(2)師帶1幼扮0,共同邊唱歌,邊玩組數游戲。(一遍)
(3)幼兒扮演數字零,邊唱邊進行游戲。(一遍)
5、數字寶寶變身了。
(1)去掉頭飾,提高難度,教師偷偷指定幼兒當數字0,歌唱結束時,找到一命朋友朋友說出一個數字,全體幼兒說出新數。
(2)幼兒偷偷指定數字0的扮演者,其他玩法同上。
6、數字寶寶回家了o師唱改編后的歌詞,與幼兒回家,客人老師再見。“滴個滴個滴個滴個滴個滴個滴,滴個滴個滴個滴個滴個滴個滴,數字小寶寶,我們回家了,跟客人老師再見,12345,前面排一排,678910,后面接著來。回到阿拉伯,特呀特別乖,客人老師再見,客人老師再見。
三、友情提示
在游戲活動環節,教師有意識將0站在10后面,組成100,放在游戲的高潮部分,激起幼兒的興趣。在尋找0的扮演者時,偷偷指定幼兒,幼兒隨機說出自己的數字時,要挖掘幼兒最大可能。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響亮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學習強調句頭重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體驗多種形式集體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我們大家跳起來》、幼兒自制面具若干、三拍子節奏卡一張、圖譜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感受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引導語:(出示面具)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將要舉行歡樂的假面舞會,我要邀請一個朋友作為我的舞伴哦,聽,舞會的樂曲響起來了!
教師隨著音樂做三拍子的邀請動作 (重音拍手,后兩拍邀請),讓幼兒直觀
受三拍子音樂的特點。
師:看清楚我是怎樣邀請舞伴的嗎?一起來學一學。
二、完整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A、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歡樂的舞會自然少不了優美的歌聲
師:你聽到了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據幼兒回答內容出示相應的圖卡)
B、第二遍傾聽歌曲,學習歌曲。
師:現在我要跟著優美的歌聲來邀請舞伴咯。(教師完整清唱歌曲一遍,并邀請舞伴)
師:我是在歌曲的哪一句之后做出“請”的動作?
三.在游戲中學習歌曲
1、邀請舞伴學習歌曲
師:在舞會上每個人都要邀請一位朋友作為舞伴。誰學會邀請舞伴了?請他來試一試。(其他幼兒小聲跟著唱)
2、引導幼兒互相評價
四.創造與表現。
1.幼兒為歌曲編配邀請動作。
2.鼓勵幼兒大膽的表演唱,把自己創編的動作展示出來。
五.集體表演。
幼兒自由選擇歌、舞、樂的表現形式,全班進行表演唱,充分體驗歌曲的歡快情緒。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 篇5
前期活動中,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取了對唱式練習、問答式練習的方法,幼兒基本掌握了歌曲,對歌曲中的四分及八分符點也有了初步的感知。此次活動是前期系列活動的一個延伸,針對幼兒對歌曲的已有經驗,借助節奏型的輔助,進行歌曲仿編;以游戲的形式在鞏固歌曲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創作意識。
活動目標
1.音樂目標:了解歌詞句式結構,用自然的聲音、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并能夠創編歌詞,流暢地演唱。
2.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對歌唱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3.拓展目標:在民族音樂中獲得文化的傳承,能認識花的種類及生長習性。
活動準備
掛圖、音樂CD、謎語圖片、游戲場景、彩筆、幼兒用書第5頁。
活動過程
1.聆聽與導入:圖片導入。
(1)教師出示圖片,提問:“春天到了,百花園里的花爭奇斗艷,你們知道都有什么花嗎?”讓幼兒認識各種花,了解其生長習性。
(2)聆聽音樂。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開動小汽車去植物園,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提問:“我們今到了哪里?看到了哪些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感受與感知:節奏練習。
(1)節奏感受,做不同聲勢感知音樂風格、節奏、歌詞等。教師出際歌曲節奏圖片,幼兒分組練習拍奏節奏型。提問:“這首歌跟我們平時唱的有什么不一樣?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對唱,演唱風格是歡快、跳躍的)
(2)圖譜感知。根據圖譜情景再現,帶領幼兒參加游園活動,進一步熟悉歌詞、節奏和句式結構。提問:“你知道這幾個有趣的字是什么嗎?”(依兒呀兒呦)
3.表現與表達:歌表演。
(1)學唱歌曲。有節奏地朗誦歌詞,做一對一答的游戲。
(2)師幼討論,按照曲式結構加以講述,并進行視唱練習。聲勢節奏問答,分句學唱歌曲,注意歌唱時的節奏和音高。
(3)歌表演。師幼對唱、男女聲對唱、兩人一組做問答式表演。
4.創編與創造:歌詞改編。
(1)歌詞改編,把“花”改成動物名稱。
帶領幼兒回憶《對鮮花》的歌詞,如“什么花在水上——荷花”,并請幼兒對重點詞句加以演唱。帶幼兒到動物園里認識動物,提問:“今天到了哪里?看到了哪些動物?”(結合曲式結構)
帶領幼兒嘗試演唱所整理的歌詞,并根據幼兒的回答制作新的圖譜。讓幼兒看圖譜仿編歌詞。最后請幼兒以繪畫的形式記錄歌詞內容。
(2)分組表演。請幼兒看新圖譜分組創編,并演唱出來。
5.拓展與延伸:視化音樂游戲。
(1)展示新圖譜,評價幼兒的創作。
(2)請幼兒把游戲書上鮮花的虛線描成實線,體會音符的長短,感知節奏的變化及童謠的風格。
幼兒園綜合歌唱活動的實踐策略——評大班歌唱活動“對鮮花”
中華女子學院學前教育系王丹
歌唱活動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現階段的歌唱活動不再限于單純的歌唱教學,而是將音樂故事、音樂游戲、歌唱、體態律動以及節奏樂、小音樂劇等綜合表演形式有機地結合,讓幼兒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和表現表達的機會。
一、綜合歌唱活動的作品選擇
首先,好的歌唱作品要具有審美價值,并符合孩子的音樂審美心理。《對鮮花》是一首優秀的民間音樂作品,其歌詞與曲調是經典的童謠,同時,它使用兒童自己的.語言,這提高了曲調的感情效果和吸引力。其次,好的歌唱作品要適應幼兒的歌唱能力和音樂感受力,所以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對鮮花》是五聲音調、主音音域不超過8度、2/4拍的歌曲,主要旋律在3到6個音級范圍內進行,大班孩子能夠駕馭。第一句用m~s兩個音開始,符合平聲上揚的特點,也符合兒童掌握音級的規律。
選擇歌曲作品是綜合歌唱活動進行的基礎,且往往需要教師在活動中示范演繹。因此,教師對作品的理解與表現力尤為重要。教師在備課時要多聽作品,細致分析,把握歌曲的情緒基調,整理好歌唱技能的要點,使幼兒在實際教學中能唱、會唱的基礎上獲得文化的傳承與藝術熏陶。
二、綜合歌唱活動的目標制定
音樂活動的類型決定了其主要目標,歌唱活動就要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和飽滿的情緒表現和表達歌曲,深入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音樂元素。
歌唱活動“對鮮花”的第一個目標是音樂技能與能力的體現。通過“流暢地演唱”掌握歌唱技能,讓兒童在豐富多彩的音樂與游戲中體驗音樂,享受快樂。通過“了解歌詞句式結構”“創編”提升音樂能力,讓兒童體會到音樂是一種語言,學習用音樂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第二個目標是情感和社會化的目標。此目標能夠體現出教師正確的教育觀念,即音樂教育不僅僅是技巧的打磨,也包括情感的溝通和表達。在音樂中促進兒童情感和社會化的發展,反映了幼兒音樂教育的屬性,體現了音樂教學的價值。
第三個目標是文化傳承與拓展的目標。《對鮮花》作為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經過篇幅和配器等方面的修改,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能夠更積極地理解和對待民族音樂和文化;通過問答的方式,將花兒的種類和生長習性表現出來,又采用了適合幼兒演唱的節奏和調性,將民族音樂和面向孩子的教育實踐自然地融合起來。
當然,歌唱活動不能忽略歌唱本身的規律,應將歌唱技能與音樂能力的培養作為主線,并結合內容與教學過程提煉出多維度的教學目標。
三、綜合歌唱活動中的教學策略
第一,綜合的感官通道。
聆聽在歌曲欣賞和歌唱活動中必不可少。要給孩子充分聆聽的機會,幫助他們感知和體驗、理解和表現作品。梁老師在引導聆聽時,用圖譜幫助幼兒回憶,進一步掌握句式結構。并且,她預期幼兒在替換歌詞后再演唱時,會出現接詞、音準等方面的問題,通過聆聽幫助幼兒構建新的句式結構,以讓演唱更流暢、準確。因此,要明確聆聽的目的,每一次的聆聽都是幫助孩子感知和理解作品。
課程體系集中地建筑在以歌唱為主的綜合音樂教育的基礎上:通過兒童自己唱(個人唱及參與集體分聲部的唱)來體驗和學習。在《對鮮花》活動中,不僅是單純的歌唱,而是將音樂故事、音樂游戲、歌唱、體態律動等綜合表演形式有機地結合,讓幼兒獲得全面、豐富、綜合的審美體驗。對歌唱形式而言,梁老師也是通過個人演唱、小組演唱、問答演唱等多種形式,使幼兒始終保持演唱的新鮮感和興趣。
第二,綜合的提問設計。
提問是教師不可缺失的技巧,既要給孩子預留自我感受、想像、表達的空間,又要圍繞目標的實現進行設計。課程環節的不同,提問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感受與感知的環節中,提問注重幼兒的感受,問題要留給幼兒思考與想像的空間。表現與表達的環節中則注重節奏和旋律的把握、發聲與共鳴的練習,以及聲音、表情的表現等,提問的重心往往是一些歌唱技能和表現中的重點和難點。
以歌唱活動“對鮮花”為例。在感受和感知環節中,教師提問“我們今天到了哪里?都看到了哪些花?”這些問題讓幼兒更仔細地聆聽和感受歌詞的內容,透徹理解歌曲的背景。在表現和表達環節中,教師通過提問“這個歌跟我們平時唱的有什么不一樣?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讓幼兒體驗對唱的演唱形式,了解演唱風格;通過提問“小朋友能知道這幾個字是什么嗎?”讓幼兒更加準確地把握歌詞中的難點;等等。
第三,綜合的音樂讀寫教學。
綜合歌唱活動注重訓練幼兒的音樂讀寫能力,即視唱、讀譜和記譜能力。《對鮮花》采用民族的五聲調式,教學時運用首調唱名法可以使幼兒更接近音樂,更快地學會音高和讀譜。《對鮮花》主要采用和m、s和d’,以四個音階作為旋律主題。梁老師帶領幼兒先回憶《對鮮花》的歌詞內容,并請幼兒結合回憶對重點詞句加以演唱。這樣有重點地演唱,反復練習,使幼兒穩定地掌握了四個音級,在此基礎上再增加其他音級,掌握起來更容易、更準確。
幼兒需要在自身的感知活動中,了解語言結構,進而仿編新的內容。因此,在落實教育目標時就用到了出示圖譜這一教育策略。對幼兒來說,認知音樂符號并不是必需的,但為了消除樂譜的神秘感,有必要采用圖譜的方式,讓幼兒理解音樂的符號是“用不同的形狀代表不同的聲音”,為掌握真正的抽象符號作鋪墊。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范文集錦5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范文集合10篇01-24
幼兒園大班歌唱教案范文錦集10篇01-24
幼兒園大班舞蹈教案范文集錦九篇01-25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五篇01-24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五篇01-21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五篇01-21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四篇01-19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五篇01-18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五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