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五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開火車通過不同難度的隧道,發展合作鉆爬能力。
2.能與同伴動作協調地通過障礙,體驗游戲快樂。
活動準備
竹梯、凳子、繩子等。
聲音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與幼兒扮演成小火車。
2.念兒歌活動身體,使幼兒進入活動狀態。
二、展開
1.直線鉆爬(鉆爬凳子)
(1)教師:你們試試看,你們通得過這些隧道嗎!(自由嘗試過凳子)
(2)教師:你們能開小火車通得過這些隧道嗎?
(以小火車形式鉆爬過凳子)
(3)提問:過這些隧道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結:小火車要注意安全,頭和身體要低一些才能不撞到隧道。
2.寬曲線鉆爬(鉆爬垂吊彩帶)
(1)教師:你們能開小火車通過這些隧道嗎?試試吧。
(以小火車形式鉆爬過垂吊彩帶)
(2)提問:小火車怎么樣才能又快又好地鉆爬過隧道呢?
(3)小結:小火車的眼睛要看著前面的小火車,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
距離如果太近,要撞車的,不安全,如果太遠,時間就浪費了。
3.窄曲線鉆爬(鉆爬梯子)
(1)教師:讓小火車試試能不能通過這些隧道吧!
(以小火車形式鉆爬過梯子)
(2)提問:你們是怎么通過這些隧道的?
(3)小結:通過這些狹窄的竹梯通道,要收縮身體才能順利地通過。
三、放松活動
緊張的身體得到放松,防止運動后的疲勞。
1.乘著小火車旅游去;小火車鉆更有難度的山洞。
2.整理活動材料。
附:兒歌
小火車,跑得快,
一、二、三,跑得快,三、二、一,左跑跑,
一、二、三,右跑跑,三、二、一,跑到很多地方去旅游。
嗚嗚嗚——,
我們火車開到了北京,看到長城了嗎?
讓我們一起來登一登,一、二、三。
嗚嗚嗚——,我們火車開到了海南,看到大海了嗎?
讓我們來游游泳吧,一、二、三。
嗚嗚嗚——,我們變成一列長長的火車,
嗚嗚嗚——,我們變成兩列火車。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紙棒的不同玩法,進一步萌發創新與合作的意識。
2、在玩紙棒的過程中學習助跑跨跳過50厘米左右的平行線。
3、在玩紙棒中進一步增強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以及勇于克服困難的信心。
活動準備:
1、四根長紙棒;幼兒人手一根紙棒;
2、雪碧瓶若干;幼兒制作的五金工具若干。
3、皇冠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四路縱隊走到四根長紙棒前,以組為單位,右手持紙棒,集體練習紙棒操。
師:讓我們一起來做操吧!舉一舉呀,走一走;舉一舉呀,走一走;蹲一蹲呀,放一放;蕩秋千,蕩呀蕩;搖小船,搖一搖呀,真快樂,天天做操身體好!
2、探索玩紙棒的不同方法。
(1) 自由玩紙棒,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滿足玩的欲望。
師:請你找一個空地方玩一玩,看誰玩的方法又多又好,還要注意安全。
(2) 請有創意玩法的幼兒在兩隊之間介紹并演示玩法,讓其它幼兒學一學。
(3) 幼兒合作玩紙棒,進一步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
(4) 結伴說說合作玩的方法并進行示范。
(5) 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推出助跑跨跳的動作。
(6) 以組為單位用紙棒搭成不同寬度的“小河”,提示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寬度跳過小河。
3 :綜合游戲
(1) 結合游戲場地,介紹游戲玩法及規則。
師:小動物們想問我們來賣五金工具,我們把自己做的五金工具去送給小動物吧,但去的路上我們要走過“鋼索”、跨跳過“小河”、鉆過“山洞”繞過“大樹樁”拿一樣五金工具再跑回原地。
(2) 第一遍游戲
針對幼兒不好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評。
(3) 第二次游戲。
(4) 以戴“皇冠”祝勝利。
活動結束:
放松、整理活動。
手持紙棒在音樂聲中做拍腿、拍肩、揮手等放松運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目標:
1、積極運用拼接組合的雙色板創造性地進行走、跑、跳等各種動作練習。
2、能主動與同伴一起探索雙色板的各種連接方法,設計不同的運動方式。樂意與人合作,敢于挑戰自我,體驗成功和合作的愉悅。
準備:
1、場地四角分別放置若干雙色板、平衡木和箭頭及標線。
2、紅藍雙色板60塊(每塊大約長40厘米,寬20厘米),走、跑、跳、爬等運動標志,擦汗用的小毛巾等。
3、展示板,記錄用的雙色板標志。
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幼兒隨著強節奏音樂手持雙色板跑進場地。
2、幼兒跳雙色板健身操。
二、探索在雙色板上進行運動
1、引導幼兒探索在紅藍雙色板上可進行的運動,并分散練習。
(1)說一說:這塊板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討論:在這塊板上能做什么運動?
(3)請幼兒找空地分散活動,可以單獨活動,也可以與同伴合作活動。
(4)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交流自己在板上做了什么運動。
2、引導幼兒以不同方式連接雙色板,并據此設計不同的.運動方式。
(1)出示展示板,和幼兒討論雙色板的不同連接方法,共同設定在板上進行的運動方式并貼上相應的運動標志。
(2)鼓勵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討論結果連接雙色板并進行對應的運動,要求幼兒每練習一種運動就在展示板上貼上相應的運
動標志。
(3)鼓勵幼兒把雙色板連接成不同的路段,進行走、跑、跳、爬等各種動作練習。
(4)簡單小結,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每種運動方式。
三、練習通過每組連接的雙色板路段,并嘗試通過富有挑戰性的障礙物
(1)設置危險路段,引導幼兒大膽嘗試,練習走30~40厘米高的平衡木。
(2)鼓勵幼兒大膽通過障礙,并不斷提高動作練習的難度。
四、放松運動
(1)幼兒互相表達成功的喜悅,做放松運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收拾雙色板,結束活動。
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積極投入,表現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挑戰自我的精神。回顧這個活動,我覺得有兩個特點:
1、相信幼兒的能力
只有充分相信幼兒的能力,給予他們自主探索的機會,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我在引導幼兒探索利用雙色板進行運動和拼接雙色板的過程中,提出了一個很開放的問題:在這塊板上可以做什么運動呢?你找個空地試一試,可以單獨玩,也可以與小朋友合作玩。如此,幼兒探索了不同的運動方式,也探索了不同的合作方法。我還鼓勵幼兒合作拼接雙色板,并根據不同的雙色板組合設定不同的動作。在此后的雙色板游戲中,我又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記錄,以提示自己已進行了哪些運動,還可以進行哪些運動,這對幼兒小組合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同時便于我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
2、體現男教師的優勢
在活動中,我給幼兒創造了一個大膽挑戰自我的空間,也體現了我作為男教師在組織幼兒健康教育活動中的優勢。如,在幼兒能基本輕松完成動作的基礎上,我及時設置了由長凳組成的獨木橋,并且層層遞增,這對幼兒提出了挑戰,他們的活動熱情隨著獨木橋高度的提升而提升。在活動中,我通過真誠的表揚、積極的鼓勵、細心的保護,使幼兒時時體驗到挑戰自我成功的快樂。
評析:
該活動給人的總體印象是設計巧妙,過程自然,活動效果好,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亮點一:材料簡單有創意。首先,木板源于自然,而且有一些重量,適合幼兒進行體能鍛煉;其次,這些雙色板可以隨意拼接、組合,富于變化。孩子們不僅能利用雙色板連接成不同色彩特點的路段,進行各種動作的練習,還能自然而然地學習協作。這些材料雖然樸素,卻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
亮點二:目標定位正確、恰當,符合太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目標一是針對幼兒的能力發展提出的,鼓勵幼兒積極運用雙色板的特點進行創造性的拼接,并利用不同的路段進行多種多樣的動作練習。目標二是針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和情感發展提出的。在大班階段引導幼兒嘗試合作,與同伴協商,勇敢地挑戰自我,充滿信心地面對對困難,是非常必要的。
亮點三:設計巧妙,整個活動把雙色板與運動緊密聯系在一起。首先,教師讓幼兒利用自己的雙色板進行個性化探索,接著引導幼兒自由合作拼接雙色板,并根據不同的拼接結果設計不同的運動。如此,孩子們自主拼接雙色板,自由選擇運動方式,充分感受到自主和合作的樂趣。另外,教師還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記錄,這_方面有利于幼兒形成團隊意識,明確要在組內每個小朋友都完成一個運動項目后才能改變魔板的圖形,另一方面便于教師了解每組幼兒的活動情況,有效調節幼兒的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避免有些幼兒運動量過大。
亮點四:過程體現層次。在鼓勵每個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基礎上,教師能根據不同幼兒的發展狀況,提出不同的要求,創設不同的活動情景,使每個幼兒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在活動中,教師較好地把握了循序漸進與大膽挑戰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相結合的尺度。在幼兒分組練習后,教師鼓勵他們把拼接好的幾個路段整體連接,然后讓金體幼兒魚貫練習。這樣,活動更具游戲性和挑戰性,孩子們的練習密度也更大了。另外,為了給每個幼兒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教師及時設置相應難度的障礙,讓幼兒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路段,體驗成功。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踩高蹺是歡慶春節、元宵節的一種民間習俗。
2.嘗試踩高蹺,發展平衡能力。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副高蹺。
2.歡快喜慶的音樂,幼兒學習資源⑥第28~29頁。
3.踩高蹺錄像或掛圖,有條件的活動前觀看社區高蹺表演。
活動過程
1.了解踩高蹺是歡慶春節和元宵節的一種民間習俗。
(1)引導幼兒討論,說說自己對踩高蹺這一元宵節習俗的認識。(可以觀看踩高蹺錄像、掛圖或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⑥。)
(2)出示高蹺,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幼兒嘗試踩高蹺。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活動全身,重點活動腳腕、膝關節和手腕。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對于膽小的幼兒可以讓其兩人結對,一人踩高蹺,另一人扶著他幫助其保持平衡慢慢嘗試。
(3)幼兒自由交流踩高蹺的感受。
3.教師示范并講解踩高蹺的正確方法及注意事項(安全)。
踩高蹺時將高蹺在腳掌處,先站穩保持身體的平衡,然后再嘗試走動,在走動的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要碰到別人,如果身體失去平衡,要及時用膝蓋或胳膊撐地。
4.幼兒再次自由練習。
5.游戲“踩高蹺”。
6.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整理活動。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⑥第28~29頁,進一步加強對踩高蹺的認識。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通過活動,幼兒各方面能力都獲得了有效的發展,勇敢、果斷的個性品質也得到了發展,幼兒興趣高,充分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分析我在活動中對幼兒的要求方面,對幼兒積極鼓勵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較好。如是讓幼兒自由選擇難易不同的走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鼓勵幼兒方面,我以自己的情緒、表情、語言和眼神作為“武器”;情緒上,我是積極而興奮的,讓孩子受到感染而激發興趣;表情上,我是輕松自如的,給孩子創設一個較為輕松的心理環境;在語言方面,我說“別害怕”、“不要緊張”、“沒有危險的”之類的話,等于在強調危險,說得越多,幼兒就是緊張,動作就放不開,反而容易出危險。在眼神方面當有的孩子站在高蹺上猶豫不決時,我用堅決的目光看著他的眼睛,通過這扇“扇戶”給他注入鼓勵和力量。整個過程,我用自己的表現感染孩子、鼓勵孩子。在安全教育方面,我讓孩子們在草坪上玩高人高蹺,確保了孩子的真正安全,以便于孩子們玩得更盡興。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游戲名稱:丟沙包
【游戲目的】
1、練習踢、投、跳躍、跑、躲閃等基本動作。
2、培養幼兒的靈活性,敏捷性,動作的協調性。
【游戲準備】沙包一個
【游戲玩法】
1、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決定游戲的先后次序。
2、第一組其中的一名幼兒站在場地中間準備躲閃沙包,而第二組的幼兒分別站在兩頭準備投沙包。
3、游戲開始:
(1)先由第二組的幼兒將沙包用力投向場地中間的幼兒,爭取沙包不被抓住,擊倒對方身體的任意部位,這樣在場地上的幼兒就失敗了,下場不再參加游戲
(2)如果被場地上的幼兒抓住沙包,那就為一余,繼續開始游戲,這時如果沙包再次砸到場地上幼兒的身體,而沙包落在地上,那就可以減掉剛才得到的一余,場上的幼兒就可以下去不能再繼續游戲了,這時再換其他伙伴繼續進行,一直把第一組幼兒全部擊敗為止,游戲結束。
(3)第一組失敗后,換第二組上場,再充新開始游戲。
【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五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9篇01-27
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九篇01-26
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合集九篇01-19
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5篇01-19
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匯總九篇01-18
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匯總9篇01-18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合集10篇01-25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五篇01-24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7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