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剪紙活動幼兒初步掌握平剪的方法,根據鯨魚的輪廓,保持線條光滑;
2、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剪紙習慣,保持地面干凈,及時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3、能創造性地進行主題剪紙,培養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
2、范例一副
3、藍色卡紙若干
4、藍色A4卡紙若干
5、剪刀
6、膠棒
7、水彩筆
8、圓形氣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欣賞示范作品,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1、請幼兒說出的鯨魚的外形特征。
2、教師小結并示范用平剪的方法剪鯨魚,通過手的控制使鯨魚的線條飽滿光滑。
三、實踐操作
1、發放作品材料,要求幼兒:保持地面干凈,及時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2、幼兒剪紙,教師巡回指導。
3、把剪好的鯨魚用膠棒粘貼到A4藍色紙上。
四、幼兒討論如何裝飾海底世界
五、結束部分
拍照留念,并發放圓形氣球進行獎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的能力。
3、教幼兒學習畫短曲線。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小雞 母雞 公雞
2、涂色:小雞雛
3、幼兒用繪畫材料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導入課件:小雞 母雞 公雞
1。教師:圖片上有誰呀?
小雞跟著雞媽媽去干什呢?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教師講解小雞的生活習性,使知道小雞不僅喜歡吃米還喜歡吃小蟲子。
展開
1。出示范畫
引導幼兒觀察小蟲子是什么樣子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師示范:畫短曲線(小蟲)。
3。出示畫紙:小雞雛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小雞來到草地上,找自己喜歡吃的小蟲子,
小朋友也幫小雞找一找好嗎?
4。請幼兒在畫有小雞的畫紙上畫小蟲子。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作畫,適時地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結束展示幼兒作品
引導幼兒欣賞,并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有兩只手,能做很多事。
2、增強和老師的情感交流。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輕松氛圍、手袋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出示玩偶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叫丁丁,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你們喜歡我嗎?
二、說一說
1、你們知道我的小手為什么會動嗎?原來是老師的手在幫我,請你們把手舉起來讓我看一下好嗎?
2、小手上有什么?
3、小手能夠做什么?
三、比一比
1、教師和幼兒比一比,同伴之間比一比,看看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2、摸一摸
老師閉眼撫摸每個孩子的手,聞一聞、親一親。
3、找一找
幼兒把手藏起來,教師走過去輕拍幼兒的小手,表示找到小手。
4、抱一抱
教師逐個抱抱孩子,親親孩子,并說:收的力氣真大。
四、游戲:小寶寶現場為大朋友做一件事。
活動反思:
小小班的注意力比起小班更短,持續時間也縮短,所以引題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成功的引題能使課堂事半功倍,這節課以出示小動物玩偶的形式出發,小動物玩偶是幼兒生活中親密接觸的伙伴,幼兒的注意力很快吸引,逐步引入下個環節。
第二環節,說一說,以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知道我的小手為什么會動嗎,讓幼兒想一想,部分幼兒只是用眼睛看,不會主動的進行言語交流,部分幼兒會根據自己的猜測在一旁說,不過大多數的家長會和自己的寶寶討論,引導他說是老師的餓瘦再幫他,有些家長直接把正確的答案拋給幼兒,反思:教師應事先體積要求,不要將正確的答案直接給幼兒,需要引導他讓他自己猜一猜,想一想。對于幼兒的發展會更好。
接下來的環節,老師帶領幼兒通過小手上有什么?和大朋友、小朋友比一比、摸一摸自己的手,再通過簡單的小游戲找一找,讓幼兒和自己的小手親密接觸。
在此之后,老師可以再適度加入平時的手指游戲,即能鞏固,又能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性,讓寶寶知道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比如在給幼兒一次鍛煉的機會,讓自己的小手為大朋友做一些事,提供機會讓他們再次親密接觸,可以是抱一抱,摸一摸大朋友的臉,和大朋友一起玩小手的游戲等。
小百科:手是人體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科學家認為,手是使人能夠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其余兩個器官是可以感受到三維空間的眼睛和能夠處理手眼傳來的信息的大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詩歌,萌發幼兒觀察周圍美好事物的興趣,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發展幼兒的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記憶力。
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跟誦詩歌,感受詩歌意境。
活動準備:多 媒 體 課 件
活動分析:這是一首意境優美的詩歌,詩歌描寫了天空的美麗景色,并把天空比喻成了牧場,把白云比喻成了牛羊,同時,將太陽、月亮、星星、風兒擬人化,充滿了情趣,有利于幼兒理解,能激發起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因此,我沒有機械地將學會朗誦詩歌作為活動的重點,而是把跟誦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作為重點,主要運用情景法、講解法進行突破;難點則是能理解詩歌的內容,運用提問法、觀察法、鼓勵法突破。活動的延伸請幼兒根據詩歌內容進行繪畫。
活動過程:
一、導入:開門見山,直接導入到主題上,使幼兒的注意力很快集中。
二、展開:1、欣賞單幅圖片,教師利用詩歌中的語句進行總結,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突破活動的難點。
2、完整欣賞課件,使幼兒對詩歌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3、聽
教師朗誦詩歌后,請幼兒用詩歌中的語句回答“你聽到了什么?”逐句學習詩歌。
4、完整欣賞詩歌,同時跟誦,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掌握詩歌的名字。
5、幼兒再次跟誦詩歌。三、結束:自然結束,請幼兒回班后,利用進區時間進行繪畫——《天空牧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發現紙的不同性質。
2、會記錄實驗結果,體會探索的樂趣。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環境創設】
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紙:皺紋紙、電光紙、牛皮紙、卡紙;彩筆、記錄表、水盆
【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紙的不同性質。
難點:聯系紙的質地不同,發現吸水性能不同。
【活動過程】
一、折小船
——出示皺紋紙、電光紙、牛皮紙和卡紙,辨認這些紙,引起折紙船的興趣。
——幼兒用紙折小船,體驗各種紙的特性。
電光紙脆容易破;皺紋紙軟容易爛;卡紙厚,不容易折;牛皮紙很結實。
二、猜一猜
——出示水盆,引導幼兒猜測:這幾種紙船在水里漂,哪種紙船漂得時間長?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分組討論,每組一個記錄表,幼兒將猜測記錄在表格上。
三、小船漂呀漂
——各組進行實驗,將4種紙船放在水盆里漂呀漂。觀察紙船在水里有什么不同情況?
——各組分別記錄實驗情況,在記錄表上記錄4種紙船下沉的先后順序。
四、交流討論
——展示各組記錄表,各組介紹本組的實驗情況與記錄表。看看情況是不是大致相同。
——針對最先下沉的船和最后下沉的船進行探討:為什么這種船下沉快?為什么哪種船下沉慢?聯系紙的質地不同,發現吸水性能不同。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幼兒能夠萌發出保護鼻子的意識。
2、引導幼兒了解鼻子的作用。
3、基本能夠正確掌握擤鼻涕的方法。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基本掌握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難點:通過故事,幼兒能夠萌發出保護鼻子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有特殊氣味的生活用品、紙巾若干。
2、有擤鼻涕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由添畫游戲導入活動:出事一張未畫完整的畫像。
(師):這是一位粗心的小朋友在參加畫展時畫的一幅畫,這次她沒有得獎,因為她這副畫沒有畫完整,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幅畫上缺少了什么東西?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這副畫缺少了鼻子,由此引出鼻子這個主題。
(二)活動部分
1、玩游戲:師幼共同玩游戲《看誰的本領大》,(.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網.)引導幼兒用各種器官去嘗試分辨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物品的特殊氣味(醋、花露水、酒),說對的給予鼓勵。
2、引導幼兒根據以往的經驗說一說,鼻子還聞到過什么氣味(臭味、甜味、燒焦味等)。
3、引導幼兒說一說鼻子的作用。
鼻子除了用來聞味,還有什么作用?(呼吸)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鼻子,不要讓它受到任何的傷害。
現在老師有個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一聽是怎么回事?故事的名字是《翹鼻子魯魯》。
4、聽故事做討論:老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然后組織幼兒討論:魯魯做的對嗎?為什么呢?
小結:保護好鼻子,不能亂挖鼻子,不要把東西往鼻子里塞,這樣做很危險也很不講衛生。
5、教幼兒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1)幼兒自己用紙巾擦鼻涕。
(2)根據幼兒的表現,講解擤鼻涕的正確方法,用手帕或紙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側鼻孔,輕輕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側鼻孔,輕輕一擤,擦凈鼻孔周圍的鼻涕。
(三)結束部分組織幼兒用正確的方法,學擤鼻涕,對動作正確的幼兒給與鼓勵。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回班級,與同伴們分享、討論保護鼻子的方法。
【活動反思】
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歲的幼兒正是身心發育的階段,缺乏一些必要生活經驗,自我保護的意識較差,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有時偏偏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嘗試,為此,教育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十分有必要。
小百科;呼吸通道的起始部分,也是嗅覺器官。由外鼻、鼻腔及鼻旁竇3部分組成,由鼻骨、鼻軟骨、鼻肌及被覆皮膚而成。鼻腔被鼻中隔分為左右兩腔、前有鼻孔與外界相通,后連通于鼻咽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內容,感受色彩的美麗。
2、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顏色,啟發幼兒發現生活中的色彩。
3、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和口語能力。
4、理解散文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人手一本《太陽的顏色》。
【活動過程】
一、討論:
太陽是什么顏色的?
二、逐頁看圖講述:"太陽的顏色"。
⒈強化故事中描述顏色的詞。
⒉插問:小動物們說了這么多,你們說說太陽該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⒊鼓勵幼兒嘗試記憶太陽的七種顏色。
三、完整講述故事:
⒈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講。
⒉幫助強化綠油油、紅艷艷、黃燦燦等詞。
⒊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你們平時還在哪里見過太陽的顏色?
四、延伸活動:
⒈戶外活動時,請幼兒到花園里找一找太陽的七種顏色,看看能找到幾種?
⒉回家后讓幼兒繼續找太陽的顏色。
【附散文詩:太陽的顏色】
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照在葉子上綠油油的。"蝴蝶說:"太陽是紅色的,照在花朵上紅艷艷的。"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照在稻穗上黃燦燦的。"魚兒說:"太陽是藍色的,照在稻穗上藍湛湛的。"小兔想:"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大家的說法可都不一樣啊!"大雨過后,天上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彩虹姐姐笑嘻嘻地說:"你們數數我的裙子,就知道太陽的顏色 啦!""紅、橙、黃、綠、青、藍、紫。"小動物們數一數,大家都知道了:"哦!太陽有七種顏色。"
活動反思:
本活動的教育對象他們大多來自農村,父母知識水平偏低,接受的是保姆式的教育,但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活動中,對周圍事物很感興趣,可自制力較差。幼兒不善于觀察,需成人正確引導,逐步培養其觀察能力。幼兒的邏輯能力較差,語言組織能力有待提高。通過“家園欄”,家長會向家長宣傳一些科學育兒的知識。真正做到家園共育。讓“指南”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到學以致用。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7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四篇01-23
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六篇01-21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六篇01-20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4篇01-25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五篇01-21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1-21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10篇01-20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8篇01-20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10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