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拉班運動方式創始人魯道夫.拉班,這種運動理論是用來觀察你的整個身體和有關系的各部分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和周圍環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拉班和費登奎斯(進行這種運動時只要求你思考你的感覺)和亞力山大(這種運動要求你提高對日常運動的感知力)有些不同。拉班運動方式是非常特殊的練習,其目的是想象對于在不同條件下身體應該如何運動這個問題,自己感覺并具有更強的感受力。通過你想讓身體怎么做,你的身體動作就配合起來達到運動的目的。
走是最基本的一項動作技能。為了滿足孩子對各種“走”的好奇心與活動欲望,我就有目的地組織了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運用拉班運動方式探索和嘗試身體的各種移動方法,結合其他幾個緯度的練習從而豐富對身體各部位功能的認識,激發他們對身體游戲的興趣,最終達到身體運動健康鍛煉的目的。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身體各部位的不同作用,嘗試運用身體不同部位移動身體,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身體動作的表現力。
2、積極探索新的動作,獨立或合作設計完成動作,發展創新技能。
3、在活動中體驗身體游戲的樂趣,培養互助合作的精神。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熱身運動“健康快樂動起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運動嗎?和我一起來做運動吧!”
幼兒隨著音樂,在老師語言提示下,創編動作:
“游泳,跳繩,拍球,拳擊,走路,舉重,跳高,跑步,射擊,藝術體操等動作!
2、交流活動“運動的累了吧,走成圓圈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問:“剛才我們都用了身體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動作?”
幼兒個別交流并作示范。
二、探索活動
(一)自由探索移動方法
1、“我們身體的各部位還可以做很多動作,你們平時走路是什么樣的呢?”
2、“如果不用小腳走,你可以用其他部位的動作來代替小腳走嗎?”請個別幼兒示范。
3、“現在請你們做一個和平時走路不同的動作在我數到3之前把你們的身體移到老師身邊來,大家試試看,比比誰的辦法多!
鼓勵幼兒獨立嘗試或自由選擇同伴合作。
(二)相互學習移動方法
1、幼兒之間相互學習“你是怎樣移動身體的?”個別上臺交流并演示自己的動作后,集體跟學,教師數數,控制時間。
2師幼之間相互學習“老師也想到了幾種好辦法,一起來看看吧!”教師示范。
“誰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集體嘗試,邊看邊模仿動作。
(三)游戲:奇妙的方法上小學
1、以神秘的口吻激發興趣:“今天我要用特別的走法帶你們去一個地方,你們看,那是什么地方?”(看課件)“小學里要學很多知識想去看看嗎?”
2、“可是去小學要經過草地、小橋、石子路。一路上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通過呢?”師幼討論通過的方法,選擇比較合適的動作。
3、幼兒自由嘗試想象各種動作通過各個場地。然后在教師的帶領下選擇合適的動作經過各個道路。
4、用各種方法到達小學,歡呼勝利,并欣賞各類數字!拔覀兘K于到小學了,看看里面有什么知識!比w隨機讀數字。
三、放松活動
1、放松游戲“數字造型”:“小學里有數學知識,那我們的身體能變成數字嗎?”幼兒單獨或相互合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數字造型。
2、請個別幼兒示范全體學習。
3、小結:“我們的身體真靈巧,會做那么多有趣的動作,還能腳不沾地做高難度動作走路,所以我們要愛護身體的每一部位,平時多鍛煉,有了健康的身體你想變什么就有什么。我們的身體也累了,該休息了,現在回家吧!
(在舒緩的音樂聲中幼兒走回活動室)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游戲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
2、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增強幼兒的體質。
3、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走過平衡木、渡過攀巖墻,發展幼兒平衡、攀爬、協調等基本動作。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5、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游戲準備:
攀巖墻一面、平衡木一條、蕩木一條、跳繩兩根、大皮球若干。
游戲玩法:
1、小班:"過小橋"。從起點開始自己獨立走過平衡木,到達終點后連續拍球20下,即可獲得獎品。
2、中班:"過蕩橋"。從起點開始自己獨立走過"蕩橋",到達終點后連續跳繩10下,即可獲得獎品。
3、大班:"過攀巖"。從起點開始自己獨立走過"攀巖",到達終點后連續跳繩20下,即可獲得獎品。
游戲規則:
1、幼兒必須按規定數量完成游戲。
2、一切活動都要幼兒自己獨立完成,家長可以提醒,不可以幫助。
活動反思:
活動始終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和歸宿,給予孩子充分的探索、嘗試機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尋找答案,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幼兒學習了跳躍動作的技巧。此次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以及合作意識。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3、讓幼兒感受套圈的快樂。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重點難點
重點:練習投準的技能。
難點:指導幼兒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套圈工具若干(朔料套圈、投準柱)、錄音機,掛圖。
活動過程
1、伴隨輕快的音樂,神秘地“變出”套圈工具,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一位神秘的好朋友,你們猜猜是誰?
不要眨眼哦,噔噔,變魔術咯、、、、、、
2、觀看掛圖,說說如何玩套圈。(手拿朔料套圈站在橫線上,雙腳不能超出橫線,對準前面距離1—3米的投準柱投扔,朔料套圈套住投準柱為好。)
3、教師示范套圈的方法,講解套圈的動作要領。(投扔的力度要適中,眼睛看著“投準柱”。)
4、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的練習,玩耍,并參與其中。(積極地引導每一個幼兒參加,剛開始時,可以把投準的距離放近一些多練幾次,熟練了,可以稍微把距離拉遠些。)
5、游戲比賽“誰是套圈王”
在輕快的音樂中游戲,幼兒個人比賽或分成小組比賽,每人五個套圈,看誰或哪個小組套的圈多為贏,是套圈王。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于這個活動比較喜歡,都參與其中,玩得很開心。課后有個小朋友對我說“老師,我瞄得好準,我長大了當警察叔叔、、、”活動目標基本達到,個別幼兒的投扔不夠協調,也許是我的講解不夠“幼兒化”。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兩人協調一致的夾球側身行進。
2、探索合作運球方法,體驗合作快樂。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教學準備:
球若干,畫好兩條跑道線,分兩大組分別站在跑道的兩端。
教學過程:
一、教師分步示范并講解夾球的兩種不同玩法
玩法一:兩人一對,全班分成兩大組,成縱隊站在跑道的兩端起跑線后,游戲開始,兩組前面的第一對幼兒面對面站立,將球放在胸前夾緊,使球不至于滑下來,然后步伐一致的側身向另一端快速行進。到達終點后,由對面的幼兒依次替換繼續夾球往回走,回到起點處,將球交給下一對幼兒,以最先完成運球任務的隊為勝。
玩法二:兩人一對,全班分成兩大組,縱隊站在跑道的兩端起跑線后,每一組前面的一對幼兒背對背站立,將球放在兩背之間夾緊,使球不至于滑下來,然后步伐一致的側身向另一端快速行進。到達終點后,由對面的幼兒替換依次繼續夾球往回走,回到起點處,將球交給下一對幼兒,以最先完成運球任務的隊為勝。(面對面和背對背夾球走)
二、探索不同夾球方法
鼓勵幼兒自行創新,大膽嘗試各種方式夾球走,鼓勵有創造力的幼兒。
能力強的幼兒可能會用頭頂夾球走,這個難度很大;有的幼兒可能會用腿夾球走,這種方式會走得很慢,有的幼兒可能會用胳膊夾球走等等。不敢創新的幼兒,老師適當鼓勵和提示。
三、整理活動
做放松活動,引導幼兒養成活動后及時整理場地,培養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教學延伸:
回家后跟家長一起玩夾球走游戲,繼續創新夾球走的方法。
教學反思:
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強求整齊劃一。每個孩子都有無窮大的力量,我們要相信孩子,幫助激發孩子的潛能。
不足之處:
沒有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考慮,所以造成一開始幼兒夾不住球的情況出現,通過及時調整,幼兒喜歡并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總之,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應努力把自己想象成孩子,事先在孩子身上做做試驗,看看荒島是不是在孩子能力范圍內。這樣,才能讓活動更好的貼近孩子的心靈。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籃子的多種搭法,學習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跨過障礙物,有勇敢精神。
2、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人手一個籃子。
2、在幼兒身上分別貼好數字1、2、3、4,以便將幼兒分成1、2、3、4隊。
3、場地布置:起跑線(1、2、3、4)。
【活動過程】
一、準備動作“籃操”。
師:今天小朋友們每人都有一個籃子,接下來就讓我們用籃子來做做運動吧!
二、基本部分“我學劉翔來跨欄”
1、師: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劉翔嗎?劉翔是什么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呀?
2、你見過劉翔叔叔跨欄,是怎么跨的呢?
師小結:原來劉翔叔叔跨欄是先要跑步,跑欄架的時候跨過去繼續跑,再跨過,再繼續跑,這樣子的。
3、那我們能不能用籃子來練習像劉翔叔叔一樣跨欄呢?(可以)
師:可以的,好那待會你們就可以去試試看,不過在去練習之前,老師還要提醒小朋友們我們這么多人,練習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找空地方,小心和旁邊的小朋友撞起來)
師:恩,對的,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找好空地方,小心碰撞。
4、幼兒分散練習。
(1)幼兒分散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集合講解、練習。
師:剛才你們是怎么練習跨欄的?
A、一名幼兒練習跨過橫向的籃子,他是怎么練習?
教師小結:要先把籃子放在地上,然后跑過去,看到籃子就跨過去,再往前跑。
B、(所有的幼兒在隊形上練習助跑跨跳)我們其他小朋友也來試試看。
C、一名把籃子豎過來跳的幼兒,你是怎么練的?
D、她的想法也很好,把籃子豎過來,這樣子我們跨過去的時候腳要抬的更高,跨得更遠一點。
E:請兩個人合作的出來介紹。
師:我剛才看到你們兩個人和別人的練習方法都不一樣,來把你們的方法介紹給大家看看。
師:你們看見了嗎?他們兩個人是怎么練習的呀?你們想試試看兩個人合作練習的方法嗎?(想)
5、幼兒合作練習跨欄。
(1)師要求:接下來也請你們都去找一個好朋友把兩個籃子搭在一起試試看,搭籃子的時候小朋友們也可以動動腦筋,想出不同的搭籃子的方法。等一會我也會請練得好的好朋友過來給大家介紹。
(2)幼兒合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有目的的請三對幼兒介紹。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不同的方法,看來一次跨過一個欄架的方法已經難不倒你們了,這樣吧接下來我們就用你們想出的搭籃子的方法來搭四條跨欄跑道。
6、排隊跨欄
(1)介紹跑道及隊伍。
(2)幼兒分組討論搭欄方法。
(3)幼兒搭欄。
(4)幼兒排隊跨欄。
師:現在跑道都搭好了,等一會小朋友們就可以像劉翔叔叔一樣去跑一跑了,你跑過第一條路,回來,你可以去試一試另外的幾條路。
(5)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有挑戰了不同的路,等我們長大了也要像劉翔叔叔一樣去參加運動會。
7、跨欄比賽
(1)師:接下來我們要來一場跨欄比賽了,你們看見劉翔叔叔比賽的時候,跑道是怎樣的?(一樣的)。
師:對了,這樣才公平,我們把跑道變成什么樣呢?(幼兒商量)
(2)每隊請兩名幼兒來搭。
(3)你們看見劉翔叔叔在比賽的時候,裁判喊各就各位預備的時候要做一個什么動作。(請一名來示范)。
(4)所有幼兒在兩排上練習一個各就各位預備的動作。
(5)幼兒排成四排就位。
(6)每排第一名就做好預備動作,(老師喊預備跑),跑回來以后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就可以出發了,最后哪一隊先跑完就勝利了,加油!
(7)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劉翔叔叔參加了跨欄比賽,雖然我們今天跑的不是真正的110米欄,但只要你喜歡,等你長大了也一定可以去參加運動會的。
三、聽音樂整理放松運動。
師:現在我們可以聽著音樂一起做做放松運動,放松一下我們的身體。
【活動反思】
一、意識的創新性
在我之前的設計中,是以老師的“教”為主導,忽略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教學顯得比較傳統。蔡老師直言不諱地提醒我,按照課標的理念和思路,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人,只要老師善于引導,就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一節課,不應是老師唱主角,要給學生留有余地去發揮,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通過自己知識體系去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所以,在與蔡老師討論后,將欄側、欄上練習環節設計成小組合作探究形式,通過學生自主選擇練習方式、小組展示和評價,達到掌握基本動作要領的目的。在本次課上,這個設計得到了貫徹于實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形成了互幫互學的場景,而我也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與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二、架構的嚴謹性
一節課的設計,從準備活動到主教材的實施到課課練的內容,都應該是相互呼應的,一節課的設計應從學生實際出發,而不是隨意而為。經過認真的思考和構思,我從準備活動、主教材的實施、到身體素質練習部分都緊緊抓住跨欄跑教學的動作技術要點,在熱身動作環節設計了障礙跑,讓學生在準備部分無意識地就開始跨跳準備,然后又有意識地讓學生自由體驗跨越障礙,為順利進入主教材的教學做好鋪墊。在主教材教授環節,緊緊抓住跨欄跑的技術要領,層層深入遞進,引導學生從模仿練習到自主合作練習、到學會評價技術動作,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整節課教學過程盡可能地嚴謹有序。
三、落實的有效性
學生是否真的學會了技能,是否落實到位,應具有可檢測性。賺學生練習后,通過引領,指導學生學會對技術動作的評價,同時又通過技術評價幫助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技術動作,學會掌握技能的方法。
四、過程的安全性
很多老師評課都不約而同提出要多提醒安全問題,這也是體育課最該重視的。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會時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并真的做到讓學生安全上課、安全下課。另外,隊伍的整頓、隊形的變化也時時存在安全隱患,我會爭取在這些細小的方面做到完美無缺,務必保證學生的安全。
小百科:跨欄跑是在一定距離內,跨過規定的高度和數量的欄架、技術性較強的短跑項目,屬田徑運動中徑賽的一種。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 利用長凳游戲發展幼兒的平衡、鉆爬、攀登能力,讓幼兒嘗試和探索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提高靈敏性、協調性。
2 培養幼兒勇敢、果斷、互相幫助、臨危不懼的良好品質和自我選擇、主動參與鍛煉并在活動中積極動腦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木制長凳8條、海棉墊2塊、塑料弧形積木8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 幼兒進場,四散站立;在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做熱身操。
2 教師把活動器材 - 長凳介紹給幼兒:“長凳是用來坐的,可今天我們要用長凳做各種有趣的活動。
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3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長凳的各種玩法,并及時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4 帶領幼兒進行各種鉆爬游戲。
、倥肋^”地道“--長凳橫向間隔2米左右擺成一排,從長凳下爬過。
、阢@過雙層”地道“--將長凳兩個兩個疊起來,從凳子間隙中爬過。
、叟肋^”暗道“--將長凳并攏,從長凳下爬過后站到凳子上。
④開”火車“--將長凳橫向間隔0.5米左右擺成一排,請幼兒肩搭肩從長凳上迂回走過。
5 過”橋“游戲
讓幼兒自我選擇從縱向放置的一個長凳、兩個并排的長凳、兩個并排但左右分開的長凳上用各種方法走過”橋“。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回來。
6 將兩個長凳疊在一起,讓幼兒走過橋,從橋上跳下。然后從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回來。
7 教師將幼兒集中起來,示范從橋上往下跳的正確姿勢,講解方法和要領:屈膝擺臂向上跳,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身體下蹲。然后幼兒繼續練習。
8 將三個長凳疊起來并鋪好海棉墊,讓幼兒自己爬上凳子走過”橋“并從”橋“上跳到墊子上。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起伏橋“上走回來。
9 視幼兒情況逐漸增加”橋“的高度,鼓勵幼兒嘗試從橋上走過并跳下。
[注意事項]
、俦3謭龅刂杏胁煌叨鹊摹皹颉,讓幼兒自己選擇。
、诮處熂訌姳Wo,尤其要注意過最高的“橋”幼兒的安全。(可讓配班教師協助保護。)
③引導幼兒幫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
、軐δ芰μ貏e強的幼兒,教師可在其過“橋”時把手伸在橋當中設置障礙,讓他跨過。
10 對幼兒的表現作積極的評價,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11 幼兒四散站立,在音樂伴奏下跟老師做放松操。
12 幼兒離場。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6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9篇01-28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9篇01-22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匯總九篇01-28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合集五篇01-26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匯總六篇01-24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合集八篇01-21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6篇01-29
【精華】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10篇01-29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九篇01-28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合9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