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刮蠟畫又叫刮畫,它是在刮蠟紙上用竹筆或牙簽刻畫出作者所要表現的事物,圖像的繪畫,它的制作方法是在紙面上涂滿各種色塊的油畫棒,再用黑色或深色的顏料加點洗滌劑調勻覆蓋在油畫棒的顏色上而制成的畫紙,它與其他的畫種有所不同,在繪畫的過程中,不需要用其他的工具,只用竹筷或牙簽在紙面上任意的刮或者皴,就能顯現出漂亮的顏色,把竹筷當成一支神筆,劃破黑色夜幕才能顯現出誘人的色彩,像魔術師一樣變幻出美麗動人的畫面,這樣的畫種大大提升了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它所用的工具極為簡單,只需一支竹筷,縮小了對色彩工具帶來的麻煩,這能讓幼兒倍加感受到繪畫是如此的有趣、好玩、好樂!新奇和誘人。
活動目標:
1、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畫刮蠟畫的方法。
2、培養幼兒對刮蠟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欣賞范例三張,半成品若干張。
2、 白紙、竹簽、油畫棒、舊報紙人手一份。
3、 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四個彩色娃娃,看,他們手拉著手,臉貼著臉飛到天上玩呢。正玩的高興,忽然被一大片烏云蓋住了,悶得喘不過氣來,心里難受極了。誰來想辦法救救彩色娃娃,讓他們出來重新看到這美麗的世界。( 教師邊說邊演示教具)幼兒發表想法。
(二)欣賞范例,示范講解
老師也帶來了一件工具可以救出彩色娃娃,你們看是什么?(出示竹簽)
教師示范:我要用竹簽堅硬的頭去刮破烏云,看,救出一只小鳥,我繼續救,看,我又救出了一架飛機------彩色娃娃又能看見著美麗的世界,心里真開心。(示范用粗細不同的兩頭畫畫,讓幼兒了解出現的不同結果)
欣賞范例:竹簽繼續去救更多的彩色娃娃,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們來看一看,說一說。
(三)認識刮蠟畫,熟悉作畫步驟。
這些漂亮的圖畫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刮蠟畫。我們今天就來學畫刮蠟畫。
交代作畫步驟:選擇喜歡的四種顏色一色塊形式涂到紙上——在色塊上覆蓋上一層黑色——用竹簽刮出一個有趣的故事。
你們也來試試吧。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播放音樂)
1、 提醒幼兒在涂色塊時涂得均勻涂得滿,動作要快。
2、 用竹簽刮蠟時,力量要適度,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
3、 注意保持衣服和手的清潔。
(五)講評。
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把自己救彩色娃娃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請個別幼兒將故事講給大家聽。
請幼兒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展示幼兒作品。
兒童美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正是由單純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強的階段,隨著美術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一種新型的兒童畫種產生了—刮蠟畫,經過美術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潛心研究,且認為兒童刮蠟畫能更好地培養兒童對繪畫的興趣,激發兒童大膽創新的能力,對色彩的感受能力,發揮兒童的想象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兒童在繪畫成長路上一個重要的途徑之一。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會合理布置有關花園內容的畫面,能大膽構圖并具有一定的情節性。
2、充分發揮孩子的創造想象力,大膽表述花園里所發生的故事。
3、對繪畫涂色感興趣,具有較好的表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花朵、昆蟲圖片若干。
2、記號筆、油畫棒、作業紙。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朋友,想知道他們是誰嗎?(分別出示:花朵、昆蟲……)
提問:小瓢蟲飛到花園里來干什么呢?
聽瓢蟲自我介紹的錄音:我是小瓢蟲,昨天我看見花蝴蝶在花園里快樂地飛來飛去,高興極了,所以我也想來看看美麗的花園,順便找些好朋友和我一起玩耍。
師:原來小瓢蟲是來找朋友的,花園里真美麗,還有哪些動物也會到花園里來玩呢?花園里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2、提出繪畫要求。
。1)小朋友想把花園里發生的故事畫下來嗎?
。2)要求:畫時先想好花園里有那些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花朵,哪些小動物在花園里快樂的玩耍,注意畫面的布置要合理,涂色要均勻,畫完后編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幼兒作畫。
。1)老師巡視指導。
。2)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構圖、選色。
4、評價作品。
(1)你覺得哪個花園最美麗?為什么?
。2)你的花園里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5、活動延伸。
把孩子的作品訂成一本大書,封面寫上“花園里的故事”供幼兒日后翻閱、欣賞和講述。
活動反思:
一節活動,不在于教師如何的精彩,而在于孩子在學中的快樂;顒舆^程中,我始終記得“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盡量給予孩子們相對自由的想象與表達空間,讓大家動手、動腦、動口,充分調動其感官與肢體,促使孩子們積極主動投入到活動中來,自主自覺地完成教育目標。從整體上來看,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很好地激發,在活動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操作的樂趣,體驗到大家合作的快樂感。但是有些環節出現了一些小的疏忽,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由于過于強調幼兒的主體性而忽略了教師的主導性,教師知道要求不夠嚴格,以至于幼兒的活動有些散,缺少依靠點。另外由于時間限制,在孩子們還意猶未盡的時候我打斷了他們,我想在孩子們心里應該有不情愿的成分吧。
小百科:花園指種植花木供游玩休息的場所,舊時原用于命名園林建筑,如巴比倫空中花園;▓@多用于稱謂開放性的公園或別墅的私人花園。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中熊貓活潑可愛、憨厚傳神的形態,感受作品中物和景的和諧關系。
2、感受畫面的墨色變化,嘗試用濃、淡墨表現熊貓。
3、能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體驗中國畫的獨特魅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觀察過熊貓,了解熊貓的基本特征以及生活習性。
2、課件:吳作人的《熊貓竹石圖》,多種動態的熊貓圖片。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熊貓圖。
(1)觀察熊貓的外形特征。
教師:圖上是什么?它們看上去怎么樣?熊貓是什么顏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狀的?眼睛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它的四肢是什么樣的?它的頭和身體又是什么形狀的?(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熊貓的頭和身體是圓圓的,耳朵、眼睛和四肢是黑的,耳朵是半圓形,眼睛是橢圓形,眼睛排列起來像個八字。
(2)欣賞熊貓吃竹子、向前爬等不同動態圖。
教師:這個熊貓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2、師幼共同討論創作方法。
(1)教師:先畫熊貓的什么地方?怎樣才能畫出細細的線條?然后再畫什么?
(2)教師小結:可用大白云淡墨畫熊貓的頭和身體輪廓;用濃墨兩筆對按的方法畫出耳朵和眼睛;用濃璺按和拖的方法畫出四肢。
3、教師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1)鼓勵幼兒大膽畫出不同動態的熊貓。
(2)教師:先想一想,你畫的熊貓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4、集體欣賞、交流,引導幼兒從熊貓外形特征和各種動態來評價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參考資料
熊貓竹石圖
這幅作品充分體現了吳作人水墨滲化的技法。圖中的熊貓憨態可掬,形象生動,較適合大班幼兒欣賞。教學中可以引導幼兒先通過整體欣賞畫面來感受熊貓的憨態、可愛,再重點欣賞畫家獨特的用墨方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以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教育活動。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潛力,教師就是要把幼兒的這種潛力挖掘出來,教會他們手、眼、腦并用,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并通過繪畫,手工等形式展現出來。
在設計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指印畫》時,我就是圍繞這個思路,借助“手”這個我們大家都有的身體部分,運用觀察、想象、實踐等各種方法,充分調動起幼兒的繪畫熱情和興趣,讓幼兒的繪畫潛力得到較大程度的發揮,并從中得到創作的滿足和喜悅。
活動目標:
1、學習創作指印畫和掌印畫。
2、發展幼兒觀察力。
3、發展幼兒創造性,嘗試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
活動準備:
指印畫或掌印畫的范例圖,水彩筆 圖畫紙 印臺 放大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創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1、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新朋友,你們看,他們是誰?。”伸出雙手讓幼兒觀看教師手指上畫的臉譜,表演手指游戲給幼兒看。
2、 請幼兒發揮想象,說說手指娃娃們誰高興了?誰生氣了?為什么他們會有不同的情緒?
。ㄗ⒔猓哼@個部分是教師運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方式,將幼兒的活動興趣激發起來,使他們較快地進入一個有一定目的且積極主動的狀態;顒右婚_始,我采用手指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進入主題,并啟發幼兒進行合理的想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常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象,我們能看到他們充滿稚嫩童趣的奇思妙想,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打下基礎。)
二、基本部分:幼兒制作指印畫和掌印畫。
1、告訴幼兒我們不但能在手指上作畫,還可以把我們的手當作工具來制作指印畫和掌印畫。
2、請幼兒欣賞教師制作的指印畫或掌印畫,向幼兒介紹制作的方法和應該注意的事項。
3、請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指紋和掌紋,然后在圖畫紙上印上自己的掌印或手印。引導幼兒觀察并發現每個人的指紋和掌紋是不同的,自己的每根手指的指紋也是不同的。
。ㄗ⒔猓哼@是一個發展幼兒觀察力,引發幼兒深入思考和探索精神的環節)
4、請幼兒對自己的掌印和指印進行合理的想象,開始嘗試創作圖畫。教師觀察幼兒的創作過程,對幼兒的創意及時加以肯定,還可以給予適當的提醒和幫助,并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合理構圖,發揮想象。
(注解:這個環節是在之前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對孩子們來說,這種充滿自信和自主的創作環境,充分具有想象、創造的成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在已有的基礎上將自己的創造性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從而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結束部分: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自評。
1、請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并和大家一起來說說作品的什么地方最有趣,什么地方畫得最好。
2、教師點評,總結結束本課
(注解:針對幼兒喜歡別人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加以關注和肯定的心理特點,讓幼兒相互之間介紹自己的作品,促進了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包括幼兒各種能力,意志品質,情緒情感等多方位的發展狀況,而不是局限于作品本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案例背景:
繪畫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在學校的荷花池里,小朋友們看見了游動的小金魚在粼粼的水波中自由地嘻戲,孩子們興奮得問著:“水里有什么呀?小魚在水里做什么呢?這些魚怎么都長的不一樣呀?結合小朋友們對魚兒的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孩子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表象老師為孩子門創造想象提供更為廣泛的空間。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欣賞大膽表現各種姿態的魚和魚兒的生活空間。
2、嘗試用線條分割的方法,用點、線、面進行塊面裝飾。
3、感受線描畫的樂趣,培養想象、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線描畫的基礎
材料:
1、空白的魚2條、表格一張、各種線條小圖片。
2、勾線筆、圖片、白紙。
3、顏料、毛筆。
重點難點
掌握線描畫的技能,能用流暢的線條、圖形表現魚身上的花紋。
活動過程
一、通過欣賞圖片,了解魚的.各部位及各種形狀。
師:小朋友都見過魚嗎?
幼:見過。
師:老師這里有四條魚,我們一起來欣賞好嗎?
這四條魚,有相同的地方嗎?
幼:有,它們都有魚頭、魚身、魚尾、魚鰭、身上還有魚鱗和漂亮的花紋。
師:那它們有不同的地方嗎?
幼:有的魚像雞心一樣的,有的魚是三角形的、有的魚是橢圓形的……
師:它們的形狀不一樣。
師總結:魚有各種各樣的種類,但是不管它們怎么變化,魚都是以身體為主,前面是頭,后面是尾巴,上下有魚鰭,上面都是一根根細細的骨頭,身上還有魚鱗和各種各樣的花紋。
當我提問:這四條魚有相同的地方嗎?剛開始幼兒們都是從裝飾上去說的,我及時地引導幼兒們從魚的外形上去欣賞,楊洋說:它們都有魚頭和魚身,魚尾。朱睿怡說:它們都有魚眼、魚嘴……那它們有不同的地方嗎?馬上有幼兒說:有的魚是橢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長長的,還有的魚像一個雞心一樣的,發現了魚的形狀的不同。
二、觀察范圖,交流討論。
1、觀察范例,
師:這四條魚身上的魚鱗都是一樣的嗎?
幼:不是
師:魚的身上用弧線或者直線把魚鱗分成了一塊一塊的。(用手指提醒幼兒)小朋友們在裝飾的時候也要把你的魚鱗劃分稱塊面狀。
師:除了這樣分,還可以怎樣分塊?
。ǔ鍪究瞻椎聂~身,幼兒上來嘗試分塊。)
師:它們是怎么裝飾的呢?
幼:有波浪線、圓點、直線、弧線……
。ń處煱延變赫f的相應的線條或者圖像貼在旁邊的表格里。)
(從畫面布置的較滿,線條流暢,魚鱗變化的樣子漂亮引導幼兒)
魚兒是怎么裝飾的?幼兒們通過觀察后說是用圓形、三角形、黑點、正方形、直線、曲線、螺旋線、波浪線等圖形和線條進行裝飾的。于是我引導幼兒觀察分塊的線條,提問:這是什么?濮子杰說:直線。直線把魚身和魚尾怎么樣了?楊洋說:直線把魚身和魚尾分成了一塊一塊的。引導幼兒裝飾魚兒時要先分塊再裝飾。在幼兒嘗試分塊時,我又引導幼兒除了用直線橫著分還可以斜著分,豎著分,而且可以用不同的線條來分,例如曲線、波浪線、弧線等都可以分塊。
三、教師示范作底版
引導幼兒在欣賞和交流中了解,刻板線條的深淺和版畫的效果關系緊密,運筆力度要重,刻板要細致耐心,線條要光滑流暢。
吹塑紙版畫的刻版的深淺直接影響到版畫拓印的效果,所以我在示范時重點提醒幼兒注意線條的深淺。魚兒身上的每一條線條都要描深、描粗,刻畫的清清楚楚,這樣拓印出來的魚兒線條才清楚,染線時才看得清。
四、幼兒創作,大膽表現。
師:你們可以自己設計喜歡的魚。
1、鼓勵幼兒根據想象大膽創造魚的形狀。
2、啟發幼兒大膽運用各種圖形和線條進行塊面裝飾。
幼兒們已經畫過魚,也有裝飾過線描畫的基礎,所以在吹塑紙上構圖時速度很快,大大的魚身,裝飾的空間很大。但是有些幼兒在分塊時卻出現了問題,有的分的太細,裝飾時太密,不清楚。有的分的太寬,裝飾時太空了,影響了染線的效果。
五、涂色拓印
1、提醒幼兒刷藍色底色時注意從左刷到右,顏料不要太多,刷得要均勻。
2、等徹底干了以后再染線,不要把宣紙弄破。
3、染線時選擇顏色鮮艷的蠟筆均勻地染線,染的線條要滿。
由于有些幼兒在分塊時出現了問題,導致拓印染線后的魚兒看不清楚線條,在染線時幼兒們還要一邊染線,一邊去描線條。有些幼兒沒有及時補上線條的魚兒看起來是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影響了整體的效果。
六、參觀畫展,交流同伴的作品
1、參觀“美麗的大魚”畫展。
2、說說你最喜歡的大魚,為什么?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們通過欣賞和自己以前見過的魚兒畫出了各種形狀的魚,而且在裝飾的時候能先分塊再裝飾,由于在分塊的時候出現了分的太寬和太細的問題,導致在裝飾時很空或者很密,看不清楚。在描線條的時候,有些幼兒很不細心,把線條描的很毛糙,會描到外面去,多出很多的小線條,影響了畫面的效果。有些幼兒描的線條不夠粗也不夠深,在拓印之后看不太清楚,染線時很困難。這些問題在每次的吹塑紙版畫活動中基本上都會出現,幼兒們雖然掌握了刻版的方法,但是總是不夠細心,缺乏耐心,對于刻版的技能還需要強加練習。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學習折紙“亭子”,并通過對亭子的粘貼、剪、畫、或大小組合等方式構成各種“老房子”。
環境創設:
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紙及各種輔助材料。
重點與難點:
亭子的折法。
活動過程:
1、說說老房子的特點
前幾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了練塘的老房子,也收集了很多老房子的照片,你們覺得老房子和我們現在的房子有哪些不同?
引導幼兒從屋角、窗戶、外形上來講述。
2、出示范例“老房子”,引發幼兒興趣
你們看,老師用紙折了許多老房子,你覺得這些紙折的老房子好看嗎?
它們和我們看到的老房子哪里象?(墻壁用磚塊來砌的,兩層的屋頂,屋角彎彎的,窗格子很特別)
小結:這些折紙因為把許多老房子才用的材料、花紋都用筆裝飾出來了,所以看起來很漂亮。
3、學折亭子
這些老房子其實把“亭子”(出示亭子的折紙),用不同的方式粘貼、或者剪成的,只要你們會折亭子了,也能做出這些好看的老房子。
指導要點:1、學會折雙三角形;2、折出亭子的頂;3、折出亭子的陽臺。
4、老房子展覽會
把所有小朋友的老房子都集中貼在一個社區中,說說誰的老房子漂亮,為什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名字的意義,并知道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含義。
2、讓幼兒在欣賞各種不同形式名字畫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名字的字型和意義設計一幅名字畫。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創作。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事先在活動室里布置一些民間花鳥名字畫、藝術簽名、范例、以教師的名字設計的名字畫作品。
2、經驗準備:每個孩子回家詢問自己名字的意義,并用“訪問調查表”進行記錄。
3、學具準備:人手一份黑色記號筆、8開彩色卡紙。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以參觀畫展引起幼兒興趣
欣賞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展出的各種民間花鳥名字畫、藝術簽名,并總結名字畫的特點:這些奇特的畫都是用人的名字畫成的。
(一)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畫展呀?里面有許多有趣奇特、和以往不一樣的畫呢。想不想跟隨老師去參觀一下神奇的畫展呢?(教師帶領幼兒觀察畫展作品。)在這些畫里都藏著秘密呢,你能找到它嗎?
(二)哦,這里面都藏著人的名字呢!名字里還藏著鳥、花、龍一些動物和植物呢。有些名字就像小橋,有些名字像水草,這些美麗的圖案就變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名字畫啦!
二、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體會名字中包含著長輩對自己深深的愛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名字的“訪問調查表”,能在集體面前大膽、清楚地講述名字的意義。
(一)你們有沒有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二)我們的名字都很特別,昨天我們調查過了,大人為什么給我們起這個名字?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爸爸媽媽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名字?(幼兒相互交流)
(三)剛才,你們已經和好朋友交流過了你名字的意義,現在有誰愿意告訴我們大家呢。(請個別幼兒在集體中回答)
(四)原來呀,我們的名字包含著長輩對我們的祝福、愿望以及深深的愛呀!(教師點出名字的含義)
三、介紹名字畫,及其創作要求
出示范例作品,向幼兒介紹名字畫的創作要求:根據名字的字型和意義進行裝飾設計。
(一)小朋友,你們知道我的名字嗎?(教師進行自我介紹)老師把自己的名字變成了一幅畫,老師的畫里有些什么?(出示教師的范例作品,幼兒自由講述)
(二)我叫“黃愛琴”,“黃”看起來像一塊田,黃又是黃顏色的黃,使我想到了春天里有黃的迎春花,油菜花,等;長輩們給我取名“愛”,希望我美麗可愛,有愛心;琴是彈琴的琴,琴聲會發出許多小音符。我是根據名字的形狀和意義裝扮自己的名字的,你們瞧,這就變成了一幅名字畫!(教師結合范例講解創作要求)
(三)每個人的名字都可以變成有趣的畫,你會怎樣裝扮自己的名字呢?找個朋友去說一說吧(幼兒討論交流,并知道名字要寫得大些才顯得畫面飽滿生動。)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一)介紹作畫材料以及作畫場地。
(二)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卡紙顏色,進行創作。(播放《百家姓》音樂)
(三)教師指導:根據名字的字型和含義,大膽、夸張地進行裝飾。
五、展示作品、幼兒交流
我們的作品也參加畫展啦,你最喜歡哪幅畫?(把幼兒的作品布置成展板,引導幼兒根據畫面的布局、裝飾的外形、名字的含義互評作品。)
六、活動延伸:幼兒為家長、伙伴創作名字畫
今天我們把自己的名字變成了一幅畫,我們生活周圍還有很多關心愛護我們的人,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你的小伙伴。你能不能把他們的名字也變成一幅有趣的畫呢?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中,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嘗試設計、裝飾自己的名字,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展現其獨特的設計風格,表現出別有新意的名字來,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雖然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提出幼兒可以只裝飾名字中的某一個字,但最后只有一個幼兒裝飾了一個字,其他幼兒都能把全名裝飾出來,說明幼兒很喜歡這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思維力得到了發揮與展示。在最后展示評價過程中采用自評與互評,促進了幼兒的個體發展。幼兒在課堂中非;钴S,對美術課很感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繪畫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達到了教育目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設計意圖
小兔子是幼兒最為熟悉的動物之一,長長的耳朵紅眼睛短尾巴,其特征大班幼兒早已掌握,據本人觀察孩子平時在繪畫中把兔子畫的很死板,沒有活力。因此我就把繪畫兔子的動態為指導重點,通過示范擺動兔子的身體結構,幼兒在觀察中直觀的了解兔子的動態變化,并讓幼兒展開想象進行創作。在活動中幼兒動腦、動口、動手擴展了思維,豐富了想象力,使繪畫的兔子顯得很有聲氣。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兔的身體各部分結構特點,能動手拼一拼小兔的不同造型。
2、觀察小兔身體的擺動姿勢,能準確的繪畫不同形態的小兔。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兔的身體各部分結構圖(頭、眼睛、鼻子和嘴巴、胡須、身體、四肢、尾巴)
2、各種顏色的繪畫紙、筆、每組一份小兔的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兔各部分身體圖片。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神秘的嘉賓,你們猜一猜是哪個小動物啊?""為什么?"教師把一幅圖散開來,貼在黑板上。
(2)請幼兒把圖片拼起來并觀察小兔的身體結構。
師:"哦,我怎么看都不像,請誰上來幫著拼一拼。"師:"請誰來告訴大家兔子有幾部分組成?"
2、轉動兔子的身體,觀察兔子不同的姿態。
(1)師:"兔子的眼睛、嘴巴、耳朵可以動來動去,都可以看出小兔的表情,他的身體也可以擺動,身體是怎么動的呢?"
(2)教師把身體圍繞頭部一圈。
(3)把身體放右邊提問:"如果它這樣子的話,它在干嘛呀?"
(4)把身體放上面提問:"這樣呢?"(從天而降)
(5)把身體放左邊提問:"這樣子擺呢,兔子在干嗎?"
(6)總結:原來小兔子的身體圍繞頭轉,不同的地方小兔就會有特別有趣的故事。
3、擺動兔子的四肢,讓幼兒觀察。
(1)還有四肢,四肢也可以動,怎么動法?(請幼兒回答,教師操作)
(2)如坐立的姿態。"還可以怎么動?""眼睛看那里?"
(3)參考某幼兒坐立的姿態,擺動兔子的各個部分。
4、幼兒操作圖片,每組合作擺一個造型。
(1)師:接下來小朋友要讓你們桌上的小兔也來擺一個不同的造型,讓他的身體圍繞頭兒轉,四肢可以合攏,可以分開,可以有前有后,有高有底,好不好?
(2)幼兒合作拼圖師:"拼好后你要告訴我,這組小兔在干什么?"
(3)幼兒說一說自己組拼的小兔在干什么?并讓幼兒擺動作。
5、畫快樂的小兔
(1)師:"請小朋友給你們設計的小兔畫下來讓它變成非常有趣的故事。
(2)幼兒繪畫。
指導語:畫個大大的圓圓,眼睛朝著一邊,眼睛的上面是耳朵,眼睛的下面是嘴巴,嘴巴的沿邊是胡須,讓它的頭兒動起來,身體圍繞頭兒轉,四肢可以往上、忘下、張開、合攏。
師:你可以畫出兔子的好朋友,也可以給小兔穿上漂亮的衣服。
6、展示幼兒作品。
如果你畫好了就把畫舉起來。教師拍照留念。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的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容易構建的。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結合幼兒喜歡的小兔子,讓幼兒在和小兔玩耍的過程中,始終融入了教師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輕輕抱、喂食等。這種環境的營造,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產生一種親和力,所以不需要刻意地提到該如何保護它們,幼兒潛移默化中已真正轉化為自身的行為。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兔形目。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運用剪、貼、卷的技能在紙杯上制作木偶。
2、鼓勵幼兒克服制作中遇到的困難,堅持做好木偶。
3、體驗克服困難后取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紙杯、彩色臘光紙、布頭20cm×20cm、剪刀、水彩筆、漿糊、抹布。
三、活動過程:
。ㄒ唬┏鍪炯埍九,引起幼兒興趣。
。ǘ┙榻B制作材料:布——做衣裳;紙杯——做頭;臘光紙——做頭發等。并觀察由教師的半成品所表現紙杯木偶制作的步驟。
(三)提出制作要求:
1、在規定時間內做好紙杯木偶。
2、遇到困難時能自己動腦筋或與同伴商量解決。
3、要和老師做的不一樣:表情、年齡特征等。
。ㄋ模┯變簞邮种谱鳎
1、教師進行觀察,看幼兒是怎樣解決遇到的困難。
2、對能力差的鼓勵他想辦法完成。
(五)結束活動:將做好的作品展出,進行:
1、哪個木偶最漂亮?
2、你做的時候覺得哪里最難做?后來你是怎想辦法的?
3、表揚做得又快又好的幼兒,鼓勵沒做完的幼兒在遇到困難時能多想幾種辦法,這樣就能動作較快地做好木偶。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5篇01-24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7篇01-21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7篇01-20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01-30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01-29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八篇01-28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9篇01-28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總九篇01-27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八篇01-26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5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