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會洗、搓、擰、曬及卷袖子等動作,體驗洗東西的感覺。
2、鍛煉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培養幼兒講衛生、愛干凈的良好行為習慣。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4、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自帶一塊手帕
2、每組一只臉盆及肥皂
3、《洗手帕》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勞動最光榮》進場
2、猜謎語:
一個東西四方方,天天帶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謎底:手帕)
二、進行部分
1、了解手帕作用,師提問:
(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2)小手帕臟了怎么辦呢?(3)誰來洗呢?
2、動手洗手帕 。
(1)教師:小朋友們都很能干,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今天我就請小朋友四人一組試著洗一洗小手絹。為了不讓我們的袖子弄濕,我們要把我們的袖子卷一卷。
(2)想一想洗的時候你是怎么洗的?
(要求:盡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
(3)幼兒分組洗手絹。
重點:在幼兒洗手帕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啟發幼兒體會搓、洗、擰、曬等動作。
3、教師引導幼兒感知洗手絹的動作。
師:"讓我們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洗的最干凈?他又是怎么洗的?"教師請幼兒表演洗手絹的動作,如搓一搓、擰一擰、擺一擺等動作。
4、教師和幼兒一同洗手帕,感受洗手帕帶來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干,不僅學會了洗手絹的本領,而且還把它變成了漂亮的舞蹈,你們真是太棒了,剛才小手絹告訴老師,它想到外邊曬太陽,這樣它會更干凈更衛生,讓我們帶著小手絹到外邊曬太陽吧。
教學反思:
開始部分,讓孩子們學習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動作,如洗、搓、漂等動作。然后,通過老師的示范,根據樂曲強弱、快慢,讓孩子們嘗試用兩種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動作來感受樂曲的韻律。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得到父母的疼愛,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辦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韻律活動《洗手帕》,讓孩子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過活動,孩子們懂得了音樂又快又重時,應怎樣洗手帕;音樂又慢又輕時,又應怎樣洗手帕。在樂曲結尾時的晾手帕又表現出了勞動后的愉快心情。
這個活動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更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天大便有利于身體健康。
2、愿意養成每天大便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重點及難點
讓幼兒養成天天大便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小豬的便便》。
1、教師講故事并提問:小豬的肚子為什么不舒服?
2、教師:到了醫院,大夫的、是怎么對小豬說的?
二、看掛圖《今天我大便啦》
1、教師:途中的小哥哥在做什么?
2、教師:小哥哥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3、教師:小哥哥排大便時為什么那么高興?
4、引導幼兒知道排出大便特別舒服,并知道把又臟又臭的大便排出體外,身體才會健康。
三、養成天天大便的好習慣。
1、教師:我們天天都要大便,小朋友知道為什么嗎?引導幼兒知道因為每天要吃很多東西,要天天把廢渣排出才舒服、健康。
2、教師:小朋友還要記住不能憋大便,這是為什么?
3、引導幼兒談談自己什么時候容易憋大便,如玩得高興時或在幼兒園里不愿大便,怕蹲坑;脫穿衣褲等自理能力不強。
4、教師小結:如果小朋友想去大便,老師會幫助小朋友的,老師喜歡天天大便的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能使大便暢通。
活動反思:
在本節活動中幼兒們都很配合老師,積極發言,大膽地介紹自己。很好地完成了老師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秋冬季是麻疹、流腦等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我們要加強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確保幼兒的健康,幼兒園教學秩序地正常開展,于是,我們針對幼兒年齡特點,安排相應的活動定期對幼兒進行教育。
活動目標:
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知道人人都要愛清潔、講衛生。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掛圖、情景創設“幫巧虎洗澡” 。
活動過程:
1.直接出示圖片引入。
2.引導幼兒觀察兩組圖片,一組為臟巧虎,一組為干凈巧虎,啟發幼兒看看說說喜歡誰?為什么?
3.游戲活動:《我幫巧虎洗個澡》。
(1)交流:“巧虎”哪里臟了?
(2)分組模擬幫“巧虎”洗澡。
4.欣賞故事:《佳佳的尾巴》。
(1)結合圖片講故事,引導幼兒說說:佳佳為什么有尾巴,最后奶奶怎么說,小朋友要怎樣做。
(2)品德教育:每個人都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5.復習歌曲:《清潔衛生歌》。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動作。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邊念《洗手歌》邊用正確方法洗手。
(2)請家長在家提醒幼兒多洗手,注意合理飲食,教育幼兒不挑食,不偏食,均衡營養,增強體質。
活動反思:
1.幼兒生活衛生習慣地培養,主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通過這次設計的健康活動《愛清潔》,小朋友都積極主動參與,并從中明白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知道人人都要愛清潔,講衛生。
2.活動中貫穿游戲,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的特點,讓幼兒在游戲中幫巧虎洗澡,并結合平時學習的歌曲、兒歌進行鞏固,讓幼兒進一步體會“愛清潔、講衛生”的重要性。
3.在整個活動中滲透了傳染病的防控意識,教育幼兒每個人都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勤洗澡、勤洗手等,預防各種傳染病的傳播。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知道襪子、鞋子能保護自己的腳。
學習穿脫鞋襪。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用墊子鋪一條“小路”,將若干雪花片插塑撒在“小路”上。
課件準備:《脫鞋襪》實拍視頻;《穿鞋襪》實拍視頻。
活動過程
組織談話,鼓勵幼兒討論穿脫鞋襪的話題,導入主題。
——什么時候你會脫襪子/鞋子?誰幫你脫的?(上床睡覺的時候、回家的時候)
——什么時候你會穿襪子/鞋子?誰幫你穿的?(天冷的時候、出門的時候)
播放視頻《脫鞋襪》,鼓勵幼兒自己脫掉鞋襪。
1.播放視頻,了解脫鞋襪的步驟。
——視頻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脫掉襪子的?
——脫掉的襪子要放哪里呢?
2.幼兒嘗試脫鞋襪。
——請你也學著把鞋子和襪子脫掉吧!
投放材料“雪花片”,在活動室布置“雪花片小路”,鼓勵幼兒光腳走,并感知小腳的感覺。
——請小朋友們一個接一個慢慢地光著腳走過這條小路。
——走完這條小路后,你的小腳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小結:當我們光著腳走這條“雪花片小路”時,小腳會刺刺的,覺得很不舒服。這是因為小腳沒有襪子和鞋子的保護造成的。所以出門時我們要穿好鞋襪,保護好我們的小腳。
播放視頻《穿鞋襪》,鼓勵幼兒自己穿上鞋襪。
1.播放視頻,了解穿鞋襪的步驟。
——視頻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穿襪子和鞋子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幼兒嘗試穿上鞋襪。
——請你也試著自己穿上襪子和鞋子吧。
——兩只鞋子怎么穿呢?檢查下左右兩邊有沒有穿錯?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鼓勵幼兒午睡時自己脫鞋襪,午睡起床時自己穿鞋襪。
家園共育
家長鼓勵幼兒自己穿脫鞋襪,并指導幼兒進一步分清鞋子的左右。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手對我們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模仿能力。
3、讓幼兒能找出身體的各個部位。
活動準備:兒歌《合攏放開》、音樂《魅力無限》、DVD、MP3、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讓幼兒參隨著音樂模仿動作。
活動難點:能正確找出身體各個部位。
活動方法:講解法、演示法。
活動過程:
導入
兒歌《合攏放開》
師問:1、剛才我們都動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生答:略
2、今天呀,我們的要帶我們去身體的.各個地方旅游,看好了都去了哪里。
老師示范1—3個動作。
師問:小手都去過哪些地方?
幼兒回答:略
教師總結。
師問:小手呀,還要去旅游。我們一起看它還要去哪里?
教師完整示范:1—6節動作。
師生共同討論怎樣去的,去過哪里地方?
配音樂做整套律動。
談話活動:
手對我們重要嗎?
手可以幫我們做哪些事?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小手?
活動延伸:
去活動區編一套保護手的操。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知道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認識插座,初步了解電有危險
課件準備:
“插座”圖片;
《插座安全歌》歌曲視頻;“有電危險”圖片。
紙面教具:
《有電危險》。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插座”,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初步討論插座的作用及危險。
——圖片上的是什么?(插座)
——兩種插座有什么不同?(固定在墻上的和可移動的)
——插座是用來做什么的?(用來充電或者連接需要電的電器)
——你覺得電危險嗎?為什么?
播放歌曲視頻《插座安全歌》,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培養幼兒安全用電意識。
——插座里有電,電可以幫助我們啟動電器,但是不小心觸電是很危險的。那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呢?一起來聽歌曲找答案吧。
——可以碰或者摸插座嗎?
——小朋友可以自己使用插座嗎?
——移動的插座有很長的線,應該注意什么呢?
小結:插座里有電,小朋友使用插座一定要請大人幫忙。移動的插座電線很長,小朋友玩耍時要格外小心,不能拉也不能踩電線。
出示圖片及紙面教具《有電危險》,引導幼兒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1.出示圖片“有電危險”。
——這個標志你認識嗎?
——看到這個標志我們要怎么樣?
小結:這個標志是提醒大家“有電,危險!”,小朋友們看到這個標志就要提高警惕,不要靠近或觸碰有電的區域。
2.出示紙面教具《有電危險》,鼓勵幼兒尋找教室中的插座,并由教師粘貼標志。
——教室里也有很多插座,找找它們在哪里?
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有電危險”標志貼在家中的插座上,并提醒幼兒不要觸碰插座。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懂得食物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木偶(胖、瘦小豬各一只,小狗一只),餐桌(擺放食物),雞蛋若干,炒蛋廚具等。
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健康/社會/藝術·誰該得笑臉?》
活動指導:
1.出示一胖一瘦的兩只小豬木偶,請幼兒猜猜:它們為什么一胖一瘦?
2.邊演示桌面教具,邊講述故事《大大和小小》。
★提問:
吃飯的時候,大大是怎么做的?小小呢?
大大長得怎么樣?小小變得怎么樣了?
小小后來為什么能和大大長得一樣健壯呢?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材料《誰該得笑臉?》,說說圖上的小朋友誰該得笑臉、誰該得哭臉,然后把貼貼紙貼在做得對的小朋友旁邊。
4.出示雞蛋.引導幼兒說說吃蛋對身體健康的好處。
5.引導幼兒觀看教師炒蛋過程并品嘗。
活動建議:
◆生活活動:在幼兒進餐時,教師以"美食播報""'我不挑食'展示欄"等形式,讓幼兒了解食物的營養,鼓勵幼兒樣樣食物都要吃。
◆家園共育:
(1)指導家長為幼兒制訂合理的食譜,在烹調上注意色、香、味,誘發幼兒的食欲。
(2)與教師共同配合,糾正幼兒挑食的不良習慣。
◆領域整合:引導幼兒學習歌曲《大家叫我小壯壯》、兒歌《長成一個壯娃娃》,進一步幫助幼兒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高,教師在介紹各種食物時沒有做到既詳細又明了好記。活動還算挺成功。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8
設計意圖幼兒園一日三餐后,難免口中有食物殘渣,漱口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清潔口腔的方法,可保證年齡較小幼兒的牙齒清潔和健康。為此,我們應充分利用生活環節進行教育,特別是要隨時抓住時機,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幫助幼兒了解清潔口腔的基本方法,并加以督導,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漱口可以清潔口腔,保護牙齒。
2.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3.愿意堅持飯后漱口。
活動準備鏡子、杯子、水、毛巾等。
過程建議
1、午餐、午點后,請幼兒說說吃了什么?好吃嗎?
2、送禮物,照鏡子:今天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它們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它們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可以刷牙、漱口或用牙簽。討論哪種方法方便快捷?
4、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5、嘗試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
6、互相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延伸提示1、利用生活環節,鞏固漱口的方法。
2、與家長聯系,要求幼兒在家中也養成飯后漱口的習慣。
3、開展幼兒齲齒的防治工作。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8篇01-22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五篇01-21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六篇01-20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6篇01-25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01-25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編5篇01-24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編10篇01-23
有關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9篇01-29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10篇01-27
【實用】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合集7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