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由來:
大班幼兒隨著生活經驗和安全知識的不斷豐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護技能,但當意外災害真的發生時,他們會感到束手無策。本活動除了讓幼兒了解有關火的知識處,更重要的是教給幼兒當意外災害真的來臨時,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學會自我保護、自救。
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火的性質、用途及帶來的危害。
2、知道一旦發生火災,如何自我保護和自救。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紙、蠟燭、打火機、玻璃杯、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一張紙和打火機,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紙被點
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顏色感知火發出的光和熱,讓幼兒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說說自己的感受。
小結:紙點燃后發出光和熱火焰是紅色的。
二、你喜歡火嗎?組織幼兒討論火的用途及危害。
三、實驗:火的熄滅。
老師用一個杯子扣住正在燃燒的蠟燭,觀察火焰熄滅的過程,啟發幼兒思考火焰熄滅的原因。
啟發幼兒發散思維:說說滅火的多種方法(澆水、沙蓋、濕被子蓋、滅火器等)
四、組織幼兒討論:
。1)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亂拉亂接電線等)
。2)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A:如果所在房間有電話,趕快打119報警,并說明著火的詳細地址,什么街,哪號樓或附近有什么明顯標志。B:室外著火門已發燙里千萬不要開門,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單塞住門縫,以防濃煙跑進來,如門不很熱也沒看到火苗,趕快離開。C: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穿過濃煙逃生,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D:身上著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E:遇火災不可乘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F:若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樓。)
五、讓幼兒通過游戲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
老師發出發生火災信號,幼兒自選逃生辦法進行自救。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直觀教學法,先設置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課件尋找答案。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游戲法層層深入、加以整合。例如:教師大膽地鼓勵孩子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要倡導的。在這種活動當中,我們多次的讓孩子思考自己在火災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帶著問題去思考。以幼兒為主體,創設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社會情感得到深化。因此,活動中我們每一個環節都引導幼兒是帶著問題去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學一學等多種感官參與,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提出問題“聽一聽發生是什么聲音?”“什么原因引起火災的?”引發幼兒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的關注,興趣。
根據幼兒好奇,求知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孩子自由探索,我們為幼兒提供課件,供幼兒觀察。在這一過程,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與同伴、老師說說各自看到是什么?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么進行加工整理呢?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們就通過幼兒集體討論方式,對幼兒獲取發生火災后怎樣做進行整理。由于課件投放在孩子的視線前面,故講評時可結合課件進行,避免了空洞性。也點到了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更進一步讓孩子明白了不能隨便玩火。
由于大班孩子都是具備多維度思考的能力。因此,我們在讓孩子學習如何報火警,逃生兩個重要環節中,都是提出問題讓幼兒去思考,說一說。在此我們允許錯誤的方法和爭論,教師不加以否認。這兩個環節,孩子是處于自由,寬松探論氛圍中的。個體經驗在集體的討論中演變成了集體的、提升后的、有價值的完整經驗。
在幼兒都掌握了報火警、逃生方法時,讓孩子完全體驗,投入于游戲知識氛圍中。在教師生動的言語調動,引導下,師生共同學習。讓游戲的方式對孩子知識的鞏固和深化。這種游戲的形式演練是比較適合孩子年齡的發展特點的,在玩樂中獲得了知識的體驗。
小百科:火,漢語常用字,讀作huǒ,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指物體燃燒時產生的光焰,后引申為產生光焰的爆炸或射擊、怒氣、中醫學上的燥熱之氣、熱烈的、紅色的等含義。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體各部位夾球側行的方法。
2、增強動作的協調性,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只球、籮筐四只、螃蟹頭飾一個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跟著螃蟹媽媽一起運動(側著慢行,雙手平舉、快行、踢腿等)。
2、練習沿著線慢慢地側行、加快速度側行。
二、探索練習
1、請螃蟹寶寶嘗試運瓜(球),但不能用到大鉗子(手)2、請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范。
3、幼兒再次練習。
三、合作運瓜
1、幼兒嘗試合作運瓜。
提示幼兒運的時候步子要整齊,不能讓瓜掉下來。
2、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范。
3、再次練習。
四、游戲運瓜比賽
五、結束
1、放松運動
2、請幼兒將瓜搬回家。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本活動的設計靈感源于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名為“墻來啦”,節目中設計了很多的關卡,如“單人墻”“雙人墻”“真假墻”“終極墻”,收視率很是火爆,孩子們在課間經常會模仿著做各種各樣的動作,表現出很高的活動熱情。我在此活動中也設計了三個過關的環節,分別是活力鏡、閃電鏡、相反鏡,過每一關都要求孩子及時用自己的肢體模仿表現鏡子中的各種動作。三次過關活動中的動作要求層層遞進,使活動更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通過一系列的過關活動,使孩子們鍛煉動作,進一步感知左右方向,在競賽過關的游戲情境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照鏡子的游戲,及時用肢體表現出鏡子中的各種動作。
2.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及表現力。
3.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及競爭熱情。
活動準備
PPT課件,場地標識l、2、3、4。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教師開場白: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什么地方。
PPT展示圖片一,引出“鏡子王國”。
2.教師過渡語:要想去鏡子王國參觀,必須要通過三面不同的鏡子才能到達,我們來看看哪三面鏡子。
二、聞關游戲“鏡子來啦”
(一)第一關“活力鏡”
1.PPT展示鏡子一“活力鏡”,引導幼兒認讀鏡子的名稱。
引出第一面墻“活力鏡”。
2.提問:這面鏡子會讓我們干什么呢?鼓勵幼兒個別交流,猜測鏡子的要求。
3.播放PPT,引出要求:鏡子中出現什么動作,闖關者必須模仿出來。
4.依次播放四個動作,引導幼兒做一做,重點提醒幼兒要與鏡子中的動作一致。
鼓勵幼兒個別報名來挑戰:分別選擇鏡子中的某一個影像來做模仿動作,并站立在場地內相應的數字上。
5.組織個別幼兒學習模仿.集體練習。
6.集體過關,過關成功后播放禮花,以示祝賀。
(評:這一環節中的動作是直觀呈現的.為孩子首次表現提供了一定的認知支撐,使孩子有所對照,從而檢查自己和同伴的動作是否與圖片相一致。四個動作中的最后一個最難表現,而且具有表現的靈活性,因而使過這一關也有了難度上的遞進。)
(二)第二關“閃電鏡”
1.PPT展示鏡子二“閃電鏡”。同法播放過關要求:闖關者在一定時間內記住鏡子中出現的動作,并模仿出來。引出讓幼兒通過回憶鏡子中閃現的動作做出模仿動作。
引導幼兒講述聽到的過關要求,加深理解。
播放四個一閃而過的動作。
讓幼兒在鏡子中的動作閃現過后及時表現,并請個別幼兒模仿,及時利用PPT再次展示動作,以作對照檢驗。
2.組織個別幼兒站在場地內數字標識的位置,做出自己記憶的相應動作,教師點擊圖片來驗證是否挑戰過關,成功后播放禮花以示祝賀。
(評:這一環節,要求孩子在短時間內記憶四個動作,這就需要足夠的注意力。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很有效,而且利用閃現、驗證的方式更能激起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當孩子驗證了自己的記憶正確時無不歡呼雀躍。)
(三)第三關“相反鏡”
1.PPT展示鏡子三“相反鏡”。請幼兒猜測過關要求,個別交流后播放過關要求:闖關者必須根據鏡子中的動作做出相反的動作。
3.選一幼兒模仿鏡子中的動作,其他幼兒做一做相反的動作,檢驗動作是否一致,重點糾正左右方向。
4.幼兒分散活動,自主嘗試:根據鏡子中的動作做出相反的動作。
6.集體過關:教師點擊動作順序,幼兒表現。
7.成功后播放禮花以示祝賀。
(評:對孩子來說,模仿做出相反動作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也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這也使得整個活動層層遞進.富有了層次感。組織分散活動,使孩子能更好地相互檢驗,為孩子提供了相互學習、糾錯的機會。最后的順利過關.使孩子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獲得了情感上的滿足。)
三、通過照鏡子做游戲,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過渡語:我們終于通過了鏡子的考驗,來到了鏡子王國的藏寶庫?,他們都在玩照鏡子的游戲呢,我們也來找個好朋友一起玩玩吧。好朋友做什么動作,你就跟著做什么動作。
2.組織幼兒兩兩合作玩照鏡子的游戲,要求一個做鏡子,一個照鏡子,相互配合做動作。
3.選取幾組表現好的孩子,利用拍照的方式展現他們不同的動作,集體分享學習。
(評:這一環節中,孩子通過兩兩游戲,遷移了一定的經驗,使得動作的表現更為豐富多樣,也從單個表現過渡到了合作表現,從而為孩子創造了與同伴合作、分享經驗的機會。)
四、延伸活動
教師小結:其實生活中還有不少好玩的鏡子,可以把人變得很胖,也可以把人變得很瘦,如果你有機會碰到,可以再和它玩一玩鏡子游戲,你一定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躲閃的靈活性及跑、跳能力。
2、鼓勵幼兒動腦筋,自己想出玩的方法。
3、通過模仿猴子的協調幼兒動作,同時讓幼兒感受運動的快樂。
二、活動重難點:
1、重點:發展幼兒躲閃的靈活性及跑、跳能力。
2、難點:通過模仿猴子的協調幼兒動作。
三、活動準備:
1、制作尾巴若干。
2、選擇適宜安全的活動場地。
四、活動過程:
1、引入激趣:
。1)老師播放動畫片《西游記》主題曲帶領幼兒一起在音樂聲中歡快地跑跳,做各種有趣的小動物動作,最后模仿小猴子動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孫悟空嗎?為什么?孫悟空最喜歡比劃什么動作呢?"
幼:"喜歡,因為孫悟空很厲害,會打妖怪……"
師:"現在老師要看看哪位學孫悟空學得最棒了。"
幼兒跟老師模仿孫悟空的動作,進行放松活動。
(2)音樂停,老師戴上猴媽媽頭飾,做猴子動作,問幼兒象不象猴子?還缺什么?(尾巴)。老師轉身露出藏好的花繩(當尾巴)問幼兒:"你們想當小猴子做游戲嗎?"
"小朋友們,老師現在是不是更像小猴子了呀!"問師。
"是"幼。
(3)請幼兒戴上頭飾,每人找一條"尾巴"別在腰后。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跟老師一樣,變成一只真正的猴子怎么樣?老師給你們一人找了一根猴子尾巴,然后把尾巴按上"
2、游戲介紹:
。1)所有的幼兒將自制的尾巴塞在幼兒身后的的褲子上,幼兒兩人面對面站著,教師數"一""二""三",數到"三"時開始閃躲,相互抓住對方的尾巴,先揪下對方尾巴者為勝利。
。2)幼兒圍成一大圈,看老師和一名幼兒玩"揪尾巴"游戲。
3、游戲技巧:
在躲閃的同時去揪對方的尾巴,誰先揪住誰先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4、游戲規則:不能推拉對方。
5、游戲開始:
。1)幼兒分散,二人一組自由組合玩"揪尾巴"游戲。
6、游戲結束:
。1)老師把幼兒集中起來,啟發幼兒想出新的花繩玩法。
(2)請幼兒把花繩別在腰后,跟在老師身后,學猴子學樣做動作,在音樂中結束。
五、活動延伸:
在課間活動帶領幼兒多次玩耍這個游戲。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冬季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養成勇敢、不怕冷的好習慣。
2、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3、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養成勇敢、不怕冷的習慣
2、難點: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兒歌《我們不怕冷》 跳繩、紙棒等運動器械進行戶外活動、幼兒材料 故事《一件不怕冷的'衣服》
教學過程:
1、學習有關不怕冷的兒歌《不怕冷》
冬天雪花飄,天氣變冷了。小鳥啾啾叫:“冷——冷——冷”大樹吱吱喊:“冷——冷——冷”;小貓小狗屋里鉆:“冷——冷——冷”;小朋友們哈哈笑,又跑步、又做操,“我們不怕冷”。 教師講故事,〈一件不怕冷的衣服〉提問:早晨的外面下著大雪,小白兔為什么不肯早起床?(怕冷)后來為什么又起來了?(白兔媽媽說外婆家有一件不怕冷的衣服),最后小白兔到了外婆家拿到不怕冷的衣服了嗎?(沒有)為什么外婆說不怕冷的衣服巳穿在小白兔身上呢?(小白兔是跑步來到外婆家的)
2、教師小結:到冬天我們感到很冷,人們想各種方法使自己 不冷,如:烤火、開暖氣、體育鍛煉等。在冬天堅持鍛煉身體不但使我們不怕冷,還能讓我們身體長得更結實。
3、帶幼兒到戶外做操,進行各種體育活動。讓幼兒知道冬季鍛煉的重要性,養成勇敢、不怕冷的好習慣。
4、表揚不怕冷的小朋友,給每天堅持鍛煉的小朋友貼五角星。
5、告訴幼兒在家要求家長堅持帶他們進行戶外鍛煉。
6、請幼兒翻開幼兒材料《不怕冷》,請小朋友看看,冬天可以做些什么運動,并請老師或家長念兒歌給小朋友聽。讓小朋友知道冬天也要鍛煉身體。
教學反思:
冬天來了,很多孩子都怕冷,早晨不愿意起床,經常遲到。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都表示要早點起床,早點上幼兒園來鍛煉身體。家長們也表示了支持。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樹木的重要作用,積極參與種樹游戲。
2、遵守游戲規則,體驗接力游戲的樂趣。
3、初步了解種樹的步驟,樂意參與植樹。
活動準備
音樂、紙棒4根、塑料瓶4個、用紙筒制作的小樹苗人手1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跟著教師的口令做列隊練習。
——隨音樂做熱身操。
二、接力游戲種樹。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第一次接力游戲《挖坑》:幼兒手拿“鋤頭”(紙棒)跑到紙板前做挖坑動作,然后跑回隊伍,將紙棒傳給下一個幼兒,依此反復。
第二次接力游戲《種樹苗》:幼兒手拿樹苗接力,跑到紙板前將樹苗擺在紙板上,然后跑回隊伍,下一個幼兒依次進行游戲。
第三次接力游戲《給樹苗澆水》:幼兒手拿“花灑”(塑料瓶)跑到紙板前做澆水動作,然后跑回隊伍,將塑料瓶傳給下一個幼兒,依此反復。
(2)游戲規則。
——提示幼兒伸出右手接紙棒或塑料瓶,跑回隊伍的幼兒要從隊伍的左側返回隊伍的后面。
教師表揚活動中遵守游戲規則、合作比較好的幼兒;和幼兒一起總結種樹的要點,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多參與種樹活動,引導幼兒保護樹木。
三、放松活動。
——請幼兒跟著音樂做放松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放松關節的方法,提醒幼兒擦汗換衣服。
活動應變
如果沒時間制作小樹苗,可以用紙筒或塑料瓶代替。
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種植一種植物,鼓勵幼兒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并做好記錄帶回幼兒園分享。
區角活動
1、語言區:投放幼兒用書《樹的生長過程》,讓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2、音樂區:投放種子、樹苗頭飾和花灑圖片,鼓勵幼兒隨樂表演兒歌《種樹》。
3、科學區:種植一些植物(番薯、蔥、豆、花等),觀察發芽生長的過程,并做好記錄。
環境創設
將植物生長過程的圖片,按生長過程的順序貼在主題展示區。
隨機教育
鼓勵幼兒關心、愛護、觀察所種植物的生長和變化。
相關鏈接
兒歌:我們是一顆顆小種子,種在土里,澆澆水,曬曬太陽,慢慢地長大。越長越大,越長越高,長出一片片綠葉,變成一棵棵參天大樹,刮大風下大雨,我們都不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的快樂。
2、學習讓自己快樂起來的幾種方法。
3、培養健康的心理和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表示快樂的照片若干,繪畫用的筆和紙。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自己什么時候感覺快樂。
1、每個人都有快樂和悲傷的時候,你什么時候會感覺快樂呢?
2、請幼兒結伴進行討論。
二、請幼兒說一說照片中快樂的事。
1、這張照片中你發現的快樂是什么呢?
2、幼兒大膽猜測照片中的內容,并說一說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3、請照片的主人說說這張照片中快樂的事。
三、不開心時如何調整。
1、快樂時我們的心情會怎樣?悲傷時我們的心情又會怎樣呢?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我們會用什么方法幫助自己快樂起來呢?
2、讓幼兒通過和同伴之間的討論明確: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快樂,游戲是快樂的,幫助別人是快樂的,在分享別人的快樂時,自己也會感到開心,觀看表演和參與表演時我們都是快樂的等。
3、:我們要善于發現周圍的快樂,并能夠用快樂趕走自己生活中的不快樂。
四、延伸活動。
1、請幼兒將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一件事畫下來,并講給同伴聽。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中國武術》
活動過程:
預備姿勢:雙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于腰間,雙腳立正,雙眼向前平視。
第一節:側上出掌
第一拍:雙拳同時自腰間向兩側出掌,掌心向外,手臂與肩平。
第二拍:還原。
第三拍:右手貼身向頭頂出掌,掌心向上;同時頭轉向左側,左手保持不動。
第四拍:還原。
第二節:左右劈掌
第一拍:左腳向左側邁步后成馬步,左手自胸前、頭頂劃弧線,向左側劈掌,立掌,掌心向左,右手保持不動。
第二拍:還原。
第三拍:又叫向右側邁步后成馬步,右手自胸前、頭頂劃弧線,向右側劈掌,立掌,掌心向右,左手保持不動。
第四拍:還原。
第三節:劈掌沖拳
第一拍:雙手自頭頂向兩側劈掌,拳心向前,同時左腳向左跨一步,成馬步。
第二拍:右手經腰間向前沖拳,左手還原,放腰間同時成弓步。
第三拍:轉身,成右弓步,左手經腰間向前沖拳,放腰間。
第四拍:還原。
第四節:砸拳展翅
第一拍:雙拳于腰間向兩側出掌,掌心向外,同時左腳向左跨一步成馬步。
第二拍:兩臂經兩側至胸前交叉,掌心向內,同時雙腳并攏成半蹲。
第三拍:雙臂側平舉,立掌,體前屈。右腳后踢,左腳伸直,目視前方。
第四拍:還原。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泡泡的多種玩法,練習追逐和躲閃等能力。
2、一物多玩,體驗創新玩法帶來的成功體驗。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兩框塑料袋扎好的泡泡。
2、手、腳標記各一個,畫好的線路、大圓圈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熱身運動——行進間齊步走和跑步走。
1、齊步走。
2、跑步走。
(二)以猜謎,引出課題。
謎語
看不見,摸不著,不香不臭沒味道,天天在我身邊飄,動物植物離不了是什么?(空氣)那你有什么方法把空氣抓住嗎?
二、基本部分
㈠游戲:泡泡飛飛飛
1、出示泡泡,教師提問
、叛b滿了空氣的塑料袋像什么?(一個大泡泡)
⑵輕輕一頂,泡泡會怎么樣?(會飛起來)
⑶除了可以用手頂,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頂?(頭、膝蓋……)這些方法里哪個方法最好?請你們每一種都去試一試,試過之后,再來告訴大家。
2、自主嘗試頂泡泡。
3、討論交流。
用什么頂最省力,并且泡泡飛得最高?為什么?(用手頂或力氣大,瞄得準)
4、分組再次玩頂泡泡,比一比誰的泡泡飛得高。
那誰的力氣最大,誰瞄的最準呢,我們來分組比試一下。
教師總結:玩的方法有很多種,試過之后我們才能找到最好的。
㈡游戲:滾泡泡
1、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出泡泡會滾的特征。
泡泡沒頂住,掉在地上會怎么樣?(滾)你有哪些方法讓泡泡聽話的在地上滾起來呢?(用手趕、用腳踢……)現在我們就來試一下吧。
2、探索滾泡泡的方法
這些方法里,你覺得哪個方法最好?有的小朋友說用手趕,有的小朋友說用腳踢,有問題了,讓我們來試一試。用手趕的小朋友請你站到小手隊標記處排好隊伍。選擇用腳踢的小朋友,請你站到小腳隊標記處排好隊伍。
3、滾泡泡比賽,驗證自己的猜測。
4、試過之后,你覺得你選擇的方法怎么樣?
教師小結:在直線上,腳的力氣大,泡泡滾的快;轉彎的地方,用手好控制方向,所以,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有試過之后才知道。
㈢游戲:砰砰砰
1、把泡泡弄破,發出“砰”的一聲提問:什么聲音?((泡泡踩爆了)泡泡爆炸就像放爆竹,砰砰砰,真熱鬧!我們來玩個砰砰砰的游戲吧!
2、游戲的玩法、規則及注意事項
(1)根據手中口袋的顏色依次站到相應的點子上,分成兩隊。
(2)用橡皮筋把泡泡綁在腳踝上,游戲開始時,用最快的速度踩爆對方的泡泡,可以主動攻擊對方的泡泡,也可以靈活地躲閃,但是不能跑出圈外,跑出去就算犯規。
(3)在這個游戲中,還需要注意些什么?(看好跑動方向,不相撞;不拽不推拉;踩的是泡泡,不是腳……)
3、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4、請贏家介紹經驗
⑴看看兩隊分別還剩下幾個泡泡?哪個隊伍獲勝了?
、朴變航榻B游戲經驗:
在剛才的游戲中,你踩爆了幾個泡泡?(兩個,五個……)你踩爆了同伴的泡泡,又保護好了自己的泡泡,你是怎么做到的?(別人不注意時,我就用力踩,別人踩我的泡泡時,我就想辦法躲開)。
教師總結:既踩破了同伴的泡泡,又保護好了自己的泡泡,攻擊和防御同時兼顧,這才是真正的游戲大贏家,還有哪些人也是這個游戲的大贏家?讓我們來給游戲大贏家放個大爆竹,慶祝一下吧。(師幼一起把剩下的泡泡全部踩破)
三、結束部分
1、小結評價后帶領幼兒按摩和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做放松運動結束。
2、教師組織幼兒清理場地活動后的垃圾。
3、師幼列隊踏步回教室。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感冒的癥狀,對發病原因有粗淺的認識。
2、體驗感冒帶給人的不愉快,樂意積極預防感冒。
3、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感冒的癥狀,對發病原因有粗淺的認識
2、難點:體驗感冒帶給人的不愉快,樂意積極預防感冒
活動準備:
相關情境、資料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導入活動:開心碰碰碰
拍手入場,進行開心碰碰碰的游戲,感受快樂。
(二) 基本部分
1、觀看情境表演,引入討論話題。
一名幼兒扮感冒的病人,變咳嗽邊說:“今天一起床我就特別難受,頭很疼。這是怎么了?
2、討論感冒的癥狀、原因和治療的方法。
教師:你得過感冒嗎?感冒時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回憶患感冒時的感覺。你因什么原因感冒的?
教師:感冒了怎么辦?
3、了解預防感冒的常識。
經常開窗通風,多喝白開水,多吃水果;關注天氣變化等。
4、幼兒討論,教師給與適當的補充,豐富幼兒的相關知識。
教師小結:感冒后要多喝水,要用紙巾或手絹捂住口鼻,少去公共場合。
(三)、結束部分
繪畫活動,預防感冒的方法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六篇01-31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9篇01-23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六篇01-23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5篇01-31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總六篇01-30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合集6篇01-29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總7篇01-28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八篇01-23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01-31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