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為了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在思維游戲《珍珠變變變》活動中,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穿項鏈打扮自己”等游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培養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 通過手眼協調地進行穿珠,培養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顆,穿珠小棒1根,穿珠繩2根)
2、 場地布置:小河、山洞。
3、 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1) 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并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我們去小熊家,給它帶點什么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我們去給它買串糖葫蘆吧!”
(2) 教師帶幼兒過“小河”、鉆“山洞”,并引導幼兒點數“石頭”、“山洞”的數量。
2、 開活動。
(1) 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現許多“寶盒”(幼兒活動材料)。教師說:“我們看看能從寶盒里發現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蘆”。
幼兒制成“糖葫蘆”后,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復進行手口一致地電數并說出總數。
(2) 穿項鏈。
(3) 教師說:“我們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根據“寶盒”里的繩子、珠子,想出給自己制作項鏈、手鏈、腰鏈等來打扮自己。
幼兒用穿珠繩將珠子穿成項鏈、手鏈、腰鏈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進行點數。
教師幫幼兒打結,幼兒戴上項鏈、手鏈、腰鏈等。
3、結束活動。
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給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
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引導幼兒找出與數量相對應的食物,并進行品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斗獸棋感興趣,初步了解斗獸棋有八只動物。
2、了解斗獸棋的基本規則,幼兒能相對應的擺棋。
3、體驗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有趣的斗獸棋》PPT課件。
2、斗獸棋若干盒。
3、八獸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寶貝,你喜歡什么動物?
——今天,有很多的動物要到我們班,和寶貝們一起玩游戲。我們一起看看誰來了?
(二)出示PPT,初步了解斗獸棋的八獸動物特征。
1、觀察圖片,幼兒能說出動物的名稱和基本特征。
2、游戲"誰吃誰":根據斗獸棋的八獸強弱順序規則,鼓勵幼兒嘗試給動物們排序。
(三)認識斗獸棋的棋盤。
1、動物們玩累了,它們想回家休息了。現在需要你們送動物們回家,你們能做到嗎?但在去的時候要寶貝們先認識動物的家在哪里?(出示斗獸棋的棋盤),棋盤是動物們的家,我們找到了,就可以直接把它們送回家。
2、出示斗獸棋的棋盤,介紹棋盤。
(四)游戲"看誰擺的快"。
1、幼兒結伴擺棋。
2、教師巡視并從旁指導,鼓勵幼兒將棋子擺在棋盤上。
(五)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我們送了動物們回家,現在動物們邀請寶貝們一起去它們家玩游戲。
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本次活動從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入手,以孩子們很喜歡的小動物為契機,通過小動物"誰吃誰"的情境游戲,引出斗獸棋的規則,使幼兒體驗游戲的快樂,并能同大家一起表現自己。游戲"看誰擺的快"這一環節,請孩子們送動物回家,讓幼兒更能自主表現、自由發揮,從而達到增強自信心的目的。
整個活動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活動中我通過利用直觀、生動的課件,形象直觀地呈現了八只動物,非常成功的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從而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當然本次活動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如有些環節比較簡單,內容不飽滿,同時我也發現有的幼兒在表演時動作放不開,也有的孩子發言不夠大膽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視,多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布袋若干、內裝有積木、海綿、粗抹布;
絲綢、小熱水瓶、小冰水瓶等質地、形態各異的材料。
活動目標
能用較恰當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用手觸摸感知物體的興趣,發展觸摸感知力。
能用手感知物體的軟、硬、冷、熱、光滑、粗糙的特性。
活動過程
1、出示布口袋,引起活動興趣。
請2~3名幼兒隨意摸出幾件物品,感知口袋中有不同的物品。
2、幼兒練習用觸摸感知物體的特征。
(1)幼兒隨意在布袋里摸物品并說出其特征。
(2)游戲:聽指令取物。
請幼兒按照老師的指令摸出相應的物品。
3、共同小結:
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我們用手摸一摸,就可以知道這些東西有的軟,有的硬,有的冷 ,有的熱,有光滑,有的粗糙。幼兒教育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知道下大雨的聲音和下小雨的聲音不一樣。
能隨音樂用樂器有節奏地表現出大雨和小雨。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下雨》實拍視頻;《大雨小雨》歌曲音頻及伴奏;“大雨小雨”圖片。
材料準備:鈴鼓、碰鈴(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播放視頻《下雨》,引導幼兒談論小雨和大雨。
——你見過下小雨的樣子嗎?下大雨呢?
播放歌曲音頻及伴奏《大雨小雨》,引導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并哼唱。
1.播放歌曲音頻《大雨小雨》,請幼兒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大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嘩啦啦)
——小雨的聲音又是怎樣的?(滴答滴答)
2.播放歌曲音頻及伴奏《大雨小雨》,出示圖片“大雨小雨”,引導幼兒跟著伴奏哼唱歌曲,用聲音的力度突出大雨、小雨的變化。
播放歌曲伴奏《大雨小雨》,發放材料“鈴鼓”、“碰鈴”,請幼兒嘗試跟隨歌曲伴奏演奏,有節奏的表現出下大雨和下小雨。
1.引導幼兒自由演奏。
——怎樣演奏鈴鼓才能讓它發出的聲音像下大雨呢?
——怎樣演奏碰鈴才能讓它發出的聲音像下小雨呢?
小結:在“嘩啦嘩啦”處,把鈴鼓不停地搖動起來,這樣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大雨的聲音。在“滴答滴答”處輕輕敲擊碰鈴,就能發出像下小雨的聲音。
2.播放歌曲伴奏《大雨小雨》,鼓勵幼兒一邊演唱歌曲,一邊用樂器演奏。
3.幼兒分組演奏,引導幼兒準確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將歌曲音頻及伴奏《大雨小雨》、樂器投放至表演區,請幼兒用不同的演奏力度來表現雨的大小。
附【歌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和平衡能力。
2、鍛煉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四個乒乓球板、兩個小球、障礙柱6個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下樓之前,先在操場布置好游戲場地,選擇運球的兩條途徑,沿路各擺好3個障礙柱。
2、小朋友下樓后,讓他們有秩序地在操場邊上站好,老師告訴小朋友今天玩的游戲叫做運小球。然后拿出兩個乒乓球板和另一個老師相互合作示范如何運送小球,講明游戲規則。
3、將全班小朋友平均分成兩組,每組兩邊平分,對運小球。
活動提示:
1、手不能觸碰小球。
2、沿途如果小球掉下,需在撿回后從原來的位置繼續運球。
活動反思:
情景描述:在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一開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排在后邊的小朋友總是往前擠,從而導致隊伍起點不斷地向前靠攏,縮短了運球路程。并且有些小朋友不懂得接力的規則,隊伍亂排,以至于最后隊伍并不是平均分配,很難有比賽的性質。
活動分析:
游戲過程中出現一些混亂的情況多數是因為規則不明確和游戲重復性高時間過長造成的。
反思調整:
1、應該在起點設立一個標志物,標示起點。
2、游戲中出現規則模糊時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們講明規則。
3、障礙設置應該更加豐富一些,最后有難度的遞進。
小百科:球體在任意一個平面上的正投影都是等大的圓,且投影圓直徑等于球體直徑。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錦集五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范文錦集9篇01-31
幼兒園小班糖果教案范文錦集八篇01-31
幼兒園小班睡覺教案范文錦集10篇01-30
幼兒園小班糖果教案范文錦集9篇01-30
幼兒園小班糖果教案范文錦集6篇01-30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范文錦集5篇01-29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范文錦集五篇01-29
幼兒園小班糖果教案范文錦集10篇01-29
幼兒園小班糖果教案范文錦集五篇01-28
幼兒園小班夏天教案范文錦集八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