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六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引導幼兒用肢體表達刷子特征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音樂活動的愉悅。
2、在聆聽不同樂曲性質的過程中,提升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刷子、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教師與幼兒共同跳“我愛洗澡”
二、開刷子舞會,幼兒學習用各種動作表現刷子的特征。
1、出示刷子,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玩刷子。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哎,今天我的洗刷刷專賣店開業了,店里面專門賣各種各樣的刷子,歡迎大家來參觀。”
2、幼兒玩刷子。
3、討論刷子的用途,學習用刷子的動作。
幼兒回答問題并做出動作。
三、通過小鍋刷與雨刷的不同音樂的體驗,幼兒感受音樂節奏的快與慢。
1、教師隨三拍子音樂做小鍋刷轉圈動作。
2、幼兒猜老師表演的是哪一種刷子,并展示動作。
3、幼兒隨音樂來舞蹈。“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轉圈圈。”
4、幼兒嘗試正反轉圈。
5、“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刷子呢?”“你知道小雨刷是怎么工作的嗎?”幼兒編雨刷的動作,并集體學習。
6、幼兒隨喜刷刷的音樂表演小雨刷的動作。
7、請個別動作較好的幼兒上來表演。
8、比較不同“這個洗刷刷的音樂跟我們剛才聽的小鍋刷的音樂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四、刷子寶寶找朋友與客人老師一起舞蹈。
“刷子寶寶很能干,也很愿意幫助別人,現在請刷子寶寶去找你的好,朋友,兩個好朋友在一起,互相刷,看哪個刷子寶寶跳得最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內容與要求:
1、欣賞并感受歌曲《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3、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材料準備:
ppt課件、鋼琴伴奏:魚兒的夢
活動設計:
一、音樂游戲:小魚游;
二、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
聽了這段音樂,猜一猜小魚在干什么?
那么小魚到底在干什么呢?(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三、欣賞并理解歌曲:
1、理解:魚兒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里睡。(ppt1)
小魚玩了一天水,在誰的懷里睡著了?
誰會用優美的動作學一學小魚是怎樣在媽媽懷里睡著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ppt2)
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為魚兒蓋了一條怎樣的被子呢?
你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為你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著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ppt3)
風兒唱了一首什么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一同哼唱。
為什么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
請你來學著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ppt4)
在夢里,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干什么呢?
我是魚媽媽,你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小結:你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里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魚兒的夢》。
6、再次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四、演唱歌曲:
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鋼琴伴奏)
重點: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們變成一條條小魚,聽著優美的音樂,做做魚兒的夢吧。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以游戲《網小魚》導入,孩子們很感興趣,在游戲中能很快進入角色,如:小魚們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們很快就安靜下來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過度到下一環節中。在活動中要幼兒創作圖譜來記憶歌詞,幼兒們參與也很積極,引導幼兒創編可以培養幼兒的大膽的創造力,還可以對歌曲進行內容復習鞏固。通過聽講畫等手段讓幼兒多方位感官參與學習,體驗到探索遷移的學習方法。我覺的如果在幼兒創編圖譜的基礎上再進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戲表演,讓幼兒享受與他人合作的幸福體驗。
小百科:夢,有夢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和愉悅的情緒,學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對改編歌詞有興趣。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飼養場(地)背景圖一張,王老先生和小雞圖片個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王老先生圖片,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活動。
(1)出示王老先生圖片,向王老先生問好。
(2)教師為小朋友講述王老先生養小動物的故事(教師只自編故事)。
(3)練聲:(用歌曲的主旋律以問答的形式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如:師:鴨子鴨子怎么叫?
幼:嘎嘎嘎嘎嘎。
2、欣賞歌曲,感受歡快和愉悅的情緒。
欣賞歌曲旋律(2遍)。
--"你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3、學習歌詞,并出示相應的圖片。
(1)教師范唱,幼兒欣賞。
--"歌曲里唱了什么?"
--"王老先生是怎么唱歌的?小雞是怎么唱歌的?"
(2)教師,師幼一起念歌詞。
3、學唱歌曲:
(1)教師大聲唱,幼兒小聲跟唱歌曲。
(2)鼓勵幼兒用好聽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根據幼兒學唱的情況有針對地練習)。
(3)分角色演唱歌曲。
--"教師扮演王老先生,幼兒扮演小雞。"
--"個別幼兒扮演王老先生,其余幼兒扮演小雞。"
--"師幼一起既扮演王老先生,又扮演小雞進行演唱。"
4、嘗試創編歌詞
(1)引導幼兒說王老先生的地里還養著什么小動物。
(2)引導幼兒把歌詞替換。
(3)師幼清唱改編后的歌曲。
(4)完整地演唱創編后的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堆雪人》,感受3/4節拍的特點。
2、鼓勵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2、難點:感受3/4節拍的特點。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堆雪人》雪人頭飾、小雪花
2、情境準備:布置一個用于做音樂游戲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小朋友們,現在是冬天,看,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教師給幼兒展示剪紙圖案小雪花)現在,冬爺爺讓我把它們送給你們。(大屏幕展示下雪的情景)下雪了,我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生答略)現在我們欣賞一首《堆雪人》的歌曲,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一)欣賞歌曲《堆雪人》
1、播放歌曲第一段。
問題:(1)下雪天,小朋友們在玩什么?(堆雪人,做游戲)
(2)雪人長得什么樣?
2、播放歌曲第二段。
問題:(1)都有誰在堆雪人啊?
(2)他們是怎么和雪人一起玩的?心情怎么樣?
3、幼兒和教師一起學唱歌曲,邊唱邊打拍子。
教師要注意觀察,要引導幼兒唱準節拍,用歡快的情緒表現歌曲。
(二)音樂游戲:玩一玩
1、請一名幼兒扮演雪人,其他幼兒和教師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動作設計
(1)“下雪天,真有趣,堆雪人,做游戲”:按照節拍拍手。
(2)“圓腦袋大肚皮,白胖的臉笑嘻嘻”:跟著歌曲摸摸腦袋和肚子,手捧著臉笑嘻嘻;
(3)“小弟弟,小妹妹,你拉著我,我拉著你,圍著雪人做游戲”:圍著中間的“雪人”按一個方向轉圈。
(4)“多么歡喜”幼兒隨意擺出一個“雪人”造型。
2、教師要注意:要觀察幼兒的表現,要鼓勵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雪人的造型,體驗做游戲的歡樂情緒。
3、雪人的角色可由幼兒自愿輪流擔當,游戲可反復進行。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1、如果下雪,可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帶領幼兒去雪人。
2、讓幼兒根據這節課的內容,畫一個雪人。
教學反思
一、為了能夠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盡快的融入到本節的教學之中,在開始部分,我給幼兒發了小雪花的剪紙圖案,結果,有的孩子就不專心欣賞歌曲了,注意力轉移到玩雪花上去了。在音樂中, 我感受到創造寬松的氛圍讓幼兒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產生再次參與聆聽的興趣和期待。但活動的開始部分盡量少用或不用輔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兒對音樂的注意力,固定住幼兒獨特的思維和想象。要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的實際水平出發制定欣賞的目標。支持幼兒的表現,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充分釋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二、各種輔助手段的運用要靈活,在運用輔助手段前教師必須對音樂進行深入地分析,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仔細研究各種手段在理解作品時應占的比重,避免盲目累加。運用輔助通道幫助幼兒理解作品時仍要強調以聽為主,不要讓過多的輔助手段喧賓奪主,把音樂成為“輔助”的“背景”。在幫助他們理解作品時要注意以他們已掌握的運動覺參與為主。
三、在活動中,由于孩子比較多,有多個孩子要爭著當雪人,由于開始考慮不周,因此,在中間環節有點混亂,有的幼兒因為沒有當上雪人而不高興。因此,在今后的活動設計中,仔細研究本班的實際情況,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快樂的參與到活動之中。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深入的學習有關的知識,以盡快的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以上只是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反思,為的是更好地讓幼兒走進音樂,體驗音樂的美,追尋音樂的美。讓音樂欣賞教學成為教師和幼兒共同的快樂之源!
小百科: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項有趣的活動。當然雪必須要下得夠大,才能積累足夠的雪球,氣溫要夠低,才能使積雪不會迅速融化。 將潔白的雪堆,制成一個人形的藝術品,不僅供于觀賞,還能訓練手藝、鍛煉身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與歌曲相符的表演動作,愿意大膽地在歌曲的伴奏下進行創編動作。
2、體會模仿工人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每人一把道具玩具塑料大榔頭。
2.ppt、VCD、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木工工具
1、觀看一段木工叔叔勞動,配上“小木工”音樂的ppt。
2、觀察眾多勞動工具,找出木工叔叔的勞動工具,一起說說工具的名稱(錘子、鋸子、刨子等)。
二、欣賞歌曲
1.聽著“小木工”歌曲,拿起小榔頭有節奏地敲敲打打學做小木工。
2.觀賞VCD“小木工”歌表演,邊看邊仔細聽歌曲。
3.傾聽老師范唱,(教師通過提問、肢體動作幫助理解歌詞,樂意學唱)。
4、跟著老師學唱歌曲。
三、創編動作
(一)反復播放歌曲,根據歌詞節奏創編相符的動作。
(二)分享交流,提煉動作
1、認可同伴創編的各種動作,學一學其中的一些精彩的動作。
2、重點設想用不同的方位表演動作“敲”“鋸”、“刨”。
3、在“敲”“鋸”、“刨”等動作的創編時,用替代品(榔頭道具)設計出不同的方位動作。
4、觀看教師提煉幼兒動作加以創編的完整展示。
5、邊唱歌邊學做“小木工”。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能有節奏的念白。
能有效地理解、記憶歌詞,并參與歌表演。
活動準備
青菜、蘿卜、南瓜、毛豆等圖片;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
《小兔子的菜園》的伴奏音樂,師幼扮演兔媽媽和兔寶寶,聽音樂蹦蹦跳跳進入活動室。
二、提問導入
小兔子在菜園里種了許多喜歡吃的蔬菜,你們猜猜都有些什么?(根據幼兒回答,逐一出示蔬菜的圖片,并有節奏的念白。)
三、學唱歌曲
1. 小兔子吃蔬菜,學習歌曲第一段
(1) 播放第一段音樂,請幼兒仔細傾聽歌曲內容。
(2) 教師用歌曲中的念白來回答,即按節奏念:有青菜、有蘿卜、有南瓜、還有毛豆。
(3)出示節奏圖譜,幼兒邊拍手邊念白。
(4)再次傾聽第一段后,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學小兔子吃蔬菜的樣子--"啊嗚啊嗚"。
(5)完整學唱第一段。
2.小兔子種蔬菜,學習歌曲第二段
(1)幼兒傾聽歌曲第二段,小兔子種了什么蔬菜?按什么順序種的?
(2)引導幼兒大膽想像種菜的動作,如鋤地、挖坑、鏟土、壓土、澆水等。
(3)幼兒學唱歌曲第二段,鼓勵幼兒輕輕跟唱,有節奏地念白。
3、完整演唱歌曲
四、延伸活動
制作"小菜園"
請幼兒把小兔子喜歡吃的蔬菜畫在卡片上,在卡片上貼上牙簽,插在一個泡沫盒上,制作成"小菜園",請小兔子來品嘗。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六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8篇01-31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六篇01-31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10篇01-29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五篇01-29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編八篇01-28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六篇01-28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合集5篇01-26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七篇01-25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編九篇01-25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7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