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總五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目標
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二、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三、過程
1、環境創設。和學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學生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學生自愿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制作道具,進行表演。其余學生當觀眾。互相輪換。
四、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前節后安排觀察月亮、繪制“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學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學生講月亮的傳說,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嘗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2、讓幼兒在感知沙的特性基礎上發現沙的好處、用途。并懂得珍惜沙。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照片:玩沙
2、每個桌上放一盤沙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照片:玩沙,幼兒觀察。
2、教師:你們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
你們喜歡玩沙子嗎?
誰玩過沙子,好玩嗎?
想想你玩沙子時用了什么工具?
二、展開
每個桌上放一盤沙子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沙的特性。
(1) 沙是沒有氣味的。
教師:小朋友們玩沙子都很高興,現在我想請大家聞一聞沙子,你們覺得怎么樣?
(是沒有氣味的)
(2) 沙子不溶于水。
教師引導幼兒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內,然后畫上一條線,再用勺子攪拌一下,
把塑料杯放在旁邊。過了會等沙沉淀后,引導幼兒觀察畫線,得出沙是不溶于水的。
(3) 沙是細細的,一粒粒的。
教師:小朋友,請你們用手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覺,用手抓一抓沙,
看看手上怎么樣?手上的沙是怎樣的?
(摸起來軟軟的,沙子是細細的,一粒粒的。)
教師:現在我們用篩子來篩一下小石頭和沙子,會怎么樣呢?
(我看到沙子能從篩子上漏下來,小石頭不行。)
教師:篩過的沙子和沒篩過的沙子有不同嗎?
(特別細、小、軟)
教師:為什么我們用手、腳在沙上印手印、腳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因為沙子很細小、柔軟。)
(4) 教師小結:沙子是沒有氣味,不溶于水,細細的一粒粒的。
2、幼兒認識到沙的好處及用途。
(1)體育運動需要沙。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沙子是很柔軟的,請小朋友在木板地上跳一跳,
你們腳會有什么感覺,跳得舒服嗎?
(木板地太硬了,跳一下腳就疼了,在木板地上跳,一不小心摔了跤,屁股摔得疼死了。
教師:水泥地很硬,沙很軟,所以如果攀登架放在沙坑里面,掉下來就不會摔傷。
(還有跳遠的時候,也要用沙子,叔叔練拳頭也要打沙包。)
(2)建筑工程需要沙。
教師:沙子有很多用途,你們在哪兒見過沙?它們有什么用?
教師:沙子可以用來鋪路,還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頭攪拌在一起變得硬邦邦的
就可以造房子、造橋了。
(沙子可以裝在袋子里堵洪水。)
3、教育幼兒應珍惜沙子,不能浪費。
j教師:我們平時玩游戲和進行體育運動時需要沙子。
蓋高樓大廈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們的好朋友。
所以我們平時在沙地里和沙子玩游戲的時候要小心,
不能把沙子扔到沙地外面,不然的話,沙地的沙就會越來越少,
以后就沒有沙子和我們玩游戲了,
所以小朋友以后應該愛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三、結束
請幼兒每人拿一個印模,用濕沙進行印模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上小學的`自豪感。
2、認識小學的環境。
活動準備:
1、“社會”:《上小學》(請參見幼兒用書)。
2、教師事先和附近小學聯絡事項。
3、掛圖:《上小學》、《我長大了》。
活動過程:
1、展示掛圖《上小學》畫面,請幼兒說說對小學的印象。問幼兒:
——你想不想快點上小學,為什么?
——你知道自己要上哪一所小學嗎?爸爸媽媽帶你去過了嗎?看到了什么?
——你希望上小學時遇到什么樣的老師?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去參觀“××小學”,還要和一年級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課、玩游戲呢!
3、在出發前提醒幼兒:
——參觀小學的注意事項:有禮貌、專心聽老師解說、排隊排好、走路靠邊走。
——注意小學和幼兒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以及印象中最深刻的事。
4、運用“社會”《上小學》中的圖頁,請幼兒從起點開始,回答書中的問題。如果學會了,就往綠色箭頭走;如果還沒學會,就往紅色箭頭走,多多練習就會啦!
活動評價:
1、能遵守參觀規則。
2、能說出在小學的所見所聞。
延伸活動:
1、鼓勵幼兒將小學所觀察的事物畫下來。
2、可以在扮演區布置桌椅、黑板(或白板)等小教室情境,并放書包、文具用品、書和制服,讓幼兒盡情表演上小學的情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小腳,在活動中探索自己小腳的特征。
2、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腳。
3、知道小腳會隨著年齡長大而長大。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大、小兩幅小腳的圖。
2、由出生時到成人長大的腳的一組圖。
3、沙子、豆子
4、海綿墊
活動流程:
一、帶幼兒隨音樂律動入場
老師帶幼兒一起做關于小腳的律動:小腳小腳踏踏,我的小腳踏起來、,小腳小腳跑跑,我的小腳跑起來、,小腳小腳踢踢,我的小腳踢起來……(帶幼兒入場圍成半圓席地而坐)。
師:剛才我們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帶我們到了這里?
幼:小腳
師:你的小腳在哪里?我們一起把它請出來。
第一步老師帶幼兒一起脫鞋子(兒歌):脫下這個鞋寶寶,脫下那個鞋寶寶,鞋寶寶腦袋靠一起,放在邊上多整齊;第二部老師帶幼兒一起脫襪子:縮起小脖子(將襪子口退出腳跟),拉長小鼻子(拉襪子尖將襪子脫出)卷起小身子(將襪子卷起),住進小鞋子(放進鞋子里)。
二、認識腳丫
1、師:小腳小腳伸出來,轉一轉,擺一擺,我們一起做游戲。咔,我們給小腳照張像(等xx老師一會兒會把我們的照片洗出來)。
2、師:寶貝們看看,你有幾只小腳?(兩只)
師:一只叫左腳,一只叫右腳。讓你的左腳摸摸右腳問聲:你好你好。讓你的右腳向左腳點點頭:你好你好,兩只小腳碰一碰作對好朋友。
3、師:小腳上有什么?(腳趾頭、腳趾蓋)快快數數一只腳上有幾個腳趾頭、腳趾蓋?一樣大嗎?
小結:小腳小腳真可愛,一只腳上有1、2、3、4、5五個腳趾頭,每個腳趾頭上有一個腳趾蓋。
4、師:腳上除了腳趾頭還有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腳跟。師:腳跟圓圓的,點點地,畫個圈;腳尖:可以跳舞;腳背:弓一弓,像小橋;腳底:撓一撓腳底有什么感覺(癢癢的)……
小結:兩只小腳丫,十個腳趾頭1、2、3、4、5、6、7、8、9、10左擺擺,右搖搖。勾起腳趾點點頭,彎彎腰。豎起腳跟踮踮地,問聲好!
5、比較腳的大小
師:“寶貝們xx老師這會把我們剛才給小腳照的相片洗出來了,我們一起看看吧。”
“這里有幾個人的腳?(兩個人的)一對老師的,一對小朋友的,寶寶的腳這么小,老師的腳這么大。為什么?”
小結:老師的腳出生時是著呢小后來人長大了,腳也長大了。等小朋友長大了,小腳也會長大。
三、小腳的作用
師:小腳真有趣,你的小腳有什么本領呢?(會跑會跳會走路能用腳尖走能用腳后跟走)
師:寶貝們,我們一起來用腳尖走走,像芭蕾舞演員一樣走走,再試著用腳后跟走走。
四、保護小腳
師:寶貝們都這么棒,老師帶你們到小腳丫樂園走一走,踩一踩是什么感覺?
師帶幼兒踩在海綿墊上,引導幼兒說出:感覺軟軟的,很舒服;踩在沙子上的感覺(澀澀的、涼涼的);踩在豆子上的感覺(腳底下硌得慌,不舒服)。
小結:平時我們要穿上襪子,穿好鞋子,保護好我們的小腳,以免被小石子、碎玻璃之類的東西扎傷。
師:你的小腳躲在襪子里一天,聞聞有什么味?(臭臭的)。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小腳干干凈凈、舒舒服服的?
小結:我們要天天洗腳、天天洗襪子,勤剪指甲。
五、結束部分:我們的小腳這么可愛,本領又這么大,現在我們一起穿上襪子和鞋子,讓小腳帶我們到外面玩吧。(穿襪子兒歌:卷起小身子,套進小小腳,拉長小身子,看誰穿的齊)。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運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孩子們認識了小腳,在生活中孩子們雖然對自己的腳非常熟悉,但對于腳的各部分孩子們了解的很少,課堂中運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自己的腳,幼兒學習興趣濃厚,與老師配合默契。在保護小腳的環節中,幼兒能大膽講述自己的見解,并能充分聯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做法,教學效果較好。不足之處是部分幼兒活動中與老師配合不好,課堂組織環節欠佳,還有部分能力較弱的幼兒穿鞋子襪子不會,不知鞋子的左右,容易穿反,需要在以后的活動中進一步跟上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唱好切分音,用跳音唱"一閃閃'、"嘩啦啦'用有力的聲音唱"轟隆隆'。
2、學習用問答對唱的形式演唱。
活動準備《夏天的雷雨》歌曲磁帶。
環境創設生活活動引導幼兒在戶外觀察下雨前的各種跡象,并說說、議議。如:太陽不見了,天暗下來了,烏云密布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喚起幼兒已有經驗,熟悉歌詞內容。
請幼兒談談夏天的雷雨是怎樣的?
在談話回答過程中,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2.教師示范演唱,請幼兒欣賞歌曲旋律,進一步熟悉歌詞。
3.引導幼兒采用跟唱的形式學習歌曲,重點唱好切分音。
峽山區岞山街道岞山幼兒園教師備 課 卡活動過程
4.請幼兒分成男女兩組,采用問答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跳音唱"一閃閃"嘩啦啦",用有力的聲音唱"轟隆隆"。
5.請幼兒倆倆自由結伴,用問答對唱的形式演唱,并鼓勵幼兒隨音樂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6.全體幼兒隨歌曲一起進行表演。
7.聽音樂拍手走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