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集合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吹點的樹木讓孩子體會春季的美景。
2、培育孩子清楚自然、觀測和察看自然的興致,提升孩子的蓺術表現力。
教學預備
1、教學課件(關于春季樹木的圖片)。
2、種種顏料、紙片、調色盤。
3、配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課題
提出問題。教師:“看,誰來啦?”“春女孩子來啦。春女孩子帶來了啥禮品呀?”讓孩子自由回答。
二、看教學課件。
1。播放flash——桃樹、杏樹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的色彩。
2。播放flash——柳樹。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葉子。
3。播放flash-——迎春花。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
4。播放 flash——丁香花。讓孩子看樹干、樹枝、花。
三、開展畫畫
1、看范畫:關于柳樹、迎春花、桃樹的范畫。
2、幼兒教師演示:在紙片上滴幾滴赭石色,用嘴巴吹成樹的模樣,等晾干后,再給樹穿上不一樣的衣裳。變為桃樹、柳樹、迎春花。
3、孩子畫畫:分3組讓孩子畫畫,幼兒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樹的方向性、點花葉技巧。
4、將孩子的作品粘貼出展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學習刮蠟畫的技巧,了解刮蠟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蠟畫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對比,激發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體驗色彩與生活環境的關系。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5、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刮蠟紙每人一張、竹子筆每人一支
2、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談話:當夜幕降臨、到處是一片漆黑的時候,你們害怕嗎?為什么?
。ǘ┬蕾p視頻示范講解
1、我可不害怕黑夜,因為我有一支魔筆,它能刮破黑暗。(教師邊講邊出示掛圖現場做畫)我用摩筆刮破夜幕,看一看老師變出了什么顏色?(幼兒回答)
2、教師邊講述邊示范畫:
3、小朋友們,你們說我的這支魔筆是不是很神奇?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樣的魔筆嗎?(出示無尖鉛筆)。≡瓉砭褪且恢е窈灩P呀!一支竹簽筆怎么能畫出這么漂亮的圖畫呢?原來我的畫紙也有點特別,這種畫紙就叫“刮蠟畫紙”
4、欣賞幾幅幼兒繪畫作品:甜甜的夢,引導幼兒說一說。
(三)幼兒思考大膽想象
1、天黑了,我們小朋友都睡著了,開始進入甜甜的夢鄉。(播放搖籃曲幼兒閉眼睡覺)教師用語言引導孩子進入夢鄉。
2、幼兒講述:你做了個什么夢?(幼兒講述)
3、今天我們也把你做的夢畫下來,看看誰的夢做的最香。
活動反思:
《我的夢想》一課時,讓大家盡量敞開心扉,大膽想象,大膽著筆,畫出自己最想畫的、最喜歡畫的一切。這里的大膽想象最為重要,想象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兒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內容豐富。
上本課《我的夢》時,教師僅展示出一種正確的構圖范畫還不夠,必須再展示出有錯誤的幾種構圖,兩種構圖范畫相互比較,使學生通過對比,明確認識到畫面從構圖到顏色對比,有個明確的比較。這樣學習起來更方便。
面對特殊的學生,在教學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教師啟發學生展開聯想不夠深入,學生的運用線條的能力弱、對事物觀察得不仔細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反思、改進的地方。在教學時,不能一味拘泥于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現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現上營造較為寬松的氛圍,能促進學生樂于參與美術活動。
如果安排我上這節課我更有信心、有自信,通過這次的國培培訓增加我們在幼兒有的應變能力的提高。
小百科:夢,有夢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利用各種工具進行沙中作畫,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2. 體驗沙中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木棒若干根,裝有清水的礦泉水瓶(瓶蓋處鉆有小孔)。場地:干凈的沙池。
2. 24k的平面硬紙板若干塊,,同樣大小的白色紙張若干張,制作顏料瓶(用水調制各色顏料分別裝于空礦泉水瓶中,將瓶蓋處戳一個小孔,以便將瓶子倒置時,用力捏瓶子時能將顏料從小孔中流出)若干份
活動過程:
1. 以談話的方式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是怎樣畫畫的?
幼:用蠟筆在紙上畫畫。
師:今天老師帶來的畫畫工具可不是在紙上作畫,而是在沙地里作畫,你們想用這些工具在沙地里畫畫嗎?(出示木棒與裝有清水的礦泉水瓶)請小朋友用這兩樣工具在沙地上畫畫,看看畫出來的畫與我們以往的畫有什么不一樣?
2. 幼兒利用木棒和裝有礦泉水瓶的工具進行沙地上的自由創作畫。
3.將幼兒分成四大組,分別占據沙地四個角規劃的區域(每組中都有大班與小班的幼兒相配合進行“沙中創作畫比賽”。要求:每組幼兒商量自己繪畫的內容;必須大小班幼兒共同完成)。
4. 共同欣賞幼兒的沙畫作品,并進行點評。
延伸活動:
1.與幼兒一起討論:沙畫與蠟筆畫的不同;沙畫只有線條沒有顏色;沙畫很容易擦去或修改。有什么辦法能將沙中漂亮的畫留住呢?
2.教師展示沙中作畫新方法:將一張畫紙鋪在同樣大小的硬紙板上,之后在白色畫紙上鋪上一層沙將白紙全部覆蓋后,然后用裝有顏料的瓶倒置用力捏瓶子讓顏料從瓶中流出,最后用這一工具在鋪有沙的紙上作畫。畫好后稍稍等一會,將鋪在白紙上的沙除去,白紙上會留下畫的輪廓。
3. 幼兒試著用這種方法作畫,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玩沙的興趣。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在游戲中體驗頭發飛舞的樂趣,感知頭發飛舞起來時夸張、有趣的特點;
2.自主探究用吹、拋等方式表現頭發飛舞時夸張漂亮的線條,感知力度不同線條不同;
3.嘗試用不同的圖形、線條自主表現人物的身體部分,用各種原生態材料、廢舊材料(紐扣,彩紙,報紙)裝飾畫面,豐富畫面內容,激發想象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看“野人舞”
材料準備:勾線筆(黑、紅)、
顏料(黑紅白)、白紙、加壓滴管、剪好的頭像圖片、牛皮紙、相機、音樂(編輯好的印第安音樂)、各種彩紙、報紙、紐扣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野人舞”,激發幼兒創作的樂趣
1.播放音樂,請部分長發女孩兒跳起“野人舞”,鼓勵她們把頭發甩起來(教師用相機抓拍)。
幼兒在游戲中用吹、拋等方式自由表現頭發飛舞,體驗頭發飛舞的樂趣,感知頭發飛舞起來時夸張、有趣的特點。
(通過音樂律動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隨著音樂節奏甩頭發感受游戲的樂趣。)
2.欣賞圖片,感知頭發飛舞的夸張、有趣。
提問:頭發甩起來的感覺怎么樣?飛舞起來的頭發像什么?幼兒討論交流。
(通過欣賞現場照片,幼兒能更加直觀地感受頭發飛舞起來夸張,蓬松、凌亂、飄逸等特點。)
二、幼兒創作
1.思考畫面的布局,將紙的左右兩邊對齊折起來,選擇任意一邊進行創作。(可1:1對折,也可任意比例折。同時提示幼兒避免破壞畫面的整潔。)
2.隨不同節奏的音樂進行創作,感知運用不同力度、不同角度進行吹、拋,形成的頭發線條走向則不同。(風干)
師:我們隨著音樂試試在紙上跳起印第安舞蹈吧!
(幼兒自主探究在紙上創作:加壓滴管吸進顏料滴在紙上——隨音樂輕輕拋、使勁拋、輕輕吹、使勁吹、平行吹、由上往下吹。)
師幼過程中交流:紙上跳完舞后,再打開紙看看,你的頭發怎么樣?小朋友設計的發型都非常特別。原來我們吹的方向不一樣,力度不一樣,顏料形成的線條就不一樣,我們的發型也會不一樣。
3.貼上頭像圖片,嘗試用記號筆添畫人物的身體部分,豐富畫面內容。
師:擁有特別發型的你會去干什么呢?激發幼兒的進一步創作。
(幼兒探究發現:頭像圖片貼在頭發的中間,邊沿,左右任意位置,這樣出來的效果會不同,帶給幼兒不同的感受。)
4.嘗試用各種原生態材料、廢舊材料(紐扣、彩紙、報紙)裝飾畫面。
師:這些材料如果用在作品中,你會怎么樣利用它們呢?
備注:引導幼兒用其他材料裝飾畫面,在豐富畫面內容,增添畫面立體感的同時,也促進幼兒自主探索,大膽創造的能力,更增加幼兒對其它材料變廢為寶,變舊為新的認同感。
三、展示欣賞,評價
師: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為什么?這樣打扮,會去干什么呢?還喜歡誰的作品?
(教師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發現作品的有趣。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玩色的快樂,感受美術作品顏色暈染的美麗;
2.嘗試用勺子作為美術工具涂色,熟悉各種常見的顏色,并能大膽地發揮想象;
3.初步養成美術活動中用抹布擦拭的正確的清潔方式。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在黃、綠、紫、紅、白等水粉顏料內調入少許漿糊,盛在小盤里,每個小盤里放兩把小勺;用稍厚的硬紙貼上白紙的“切片面包”;備皺紋色彩紙若干;三明治一份;物品架一個。
經驗準備:玩過水粉顏料,知道基本的操作習慣;認識三明治,了解三明治的基本材料。
活動過程:
一、回顧承諾引出三明治,吸引幼兒參加游戲
1.引出三明治
提問:上周老師答應請你們吃一樣東西,大家還記得嗎?
2.出示三明治,請幼兒觀察品嘗
(1)請大家嘗嘗后,告訴老師你們吃到了哪些東西?
(2)三明治里面有面包片嗎?三明治里面還有哪些食物?
二、介紹美術活動中制作三明治的主要材料
1.引出材料
提問:我們一起來親手制作一個三明治怎么樣?
2.介紹材料
(1)我為大家準備了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它是一塊什么形狀的面包塊?這個面包塊聞起來可真香,你聞聞。
3.分辨顏色的名稱,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各種常見果醬的顏色
(1)這是什么顏色的果醬?
(2)可能是什么味的呢?
三、師幼一起自制三明治
1.將兩片“面包”打開,往“面包”上涂抹果醬:任選一、二種顏料。用小勺舀少許,四散地放在面包上涂抹。
教師:大家來看看老師是怎么做三明治的,先取一片“面包”放在自己的面前,再用小勺舀一點果醬。我喜歡吃蘋果味的果醬.你們猜我會選什么顏色的果醬呀?勺子翻一面,慢慢的把果醬抹開,因為我還喜歡草莓味的`果醬,所以我打算留點空位再加一點什么顏色的果醬呀?
2.再加上少許白色后,把兩片“面包”合攏。
教師:最后一定記得再加點奶油哦!
3.烤“面包”:用手心將“面包”邊轉邊說:烤面包,烤面包,面包烤得噴噴香。
教師:再取一片正方形的面包塊蓋上去,烤一烤吧,好吧?烤面包,烤面包,面包烤得噴噴香,來跟老師一起念。
4.夾“面包”:將“面包”打開會發現顏色已調和成美麗的淺色花紋,然后撕些彩紙想象成蔬菜、魚、肉夾進“面包”內。
教師:打開看看果醬會變漂亮嗎?我們再給三明治加點東西吧.你們想加些什么東西進去呀?
四、分享三明治
教師:我的三明治做好了,給我們的好朋友和客人老師嘗嘗吧。
活動反思:
本活動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講解示范法和指導法,來適應教學內容傳遞的需要和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進行教學。用簡潔的、游戲化的語言進行演示與講解,使作畫的每一個步驟和要求形象化、具體化,易為幼兒所理解與掌握。同時從幼兒出發,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如:蘸色的技巧,是按情節發展,邊演示邊以游戲口吻強化:“蘸點果醬,涂在面包片上”“蘸點果醬,果醬涂得滿滿的”將涂上的色彩對。骸鞍衙姘掀饋,壓一壓,烤面包烤面包,面包烤得噴噴香”。通過教師的演示,游戲化的強化,幼兒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邊聽邊看,不知不覺地領會了涂色要領,在邊說邊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調色的技巧,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ㄗ髡邌挝唬褐貞c市渝中區實驗幼兒園)
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xx.07-08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了解仙人掌的外形及特點。
2、能大膽用手掌拓印仙人掌,并根據自己的意愿用短線來添畫仙人掌的刺。
3、感受美術創作的美感、成功的喜悅。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了解仙人掌的生長環境和習性。
2、材料準備:長方型大紙(供全體幼兒印畫)、顏料、勾線筆、抹布等。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沙漠爺爺的求助》
(1)沙漠爺爺在沙漠里孤孤單單的,沒人陪他玩,他想找誰和他一起玩呢?
(2)仙人掌寶寶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用自己靈巧的小手來幫沙漠爺爺變出仙人掌寶寶吧。
2、出示顏色,示范拓印方法。
(1)教師第一遍示范,詳細說明拓印要點(顏料蘸滿手、長在沙漠里,按一次蘸一次,不要移動,一個接一個的爬上去,否則會掉下來,注意)
(2)教師邊拓印,邊念兒歌示范:張開小小手,按在顏料上,扎根沙漠里,從下往上爬,一個接一個,左邊爬,右邊爬,一直爬到頭頂上。
(3)引導幼兒用抹布擦干凈手,用手指點畫,添上小花。(.仙人掌還會開花呢,我們就用喜歡的顏色讓仙人掌上開出上小紅花、小黃花、小藍花、小粉花……看,這株仙人掌長得怎么樣了?很漂亮吧!)
(4)示范用勾線筆,添畫仙人掌的刺。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扮作仙人掌媽媽,幼兒扮作仙人掌寶寶,一起去沙漠。(注意提醒幼兒仙人掌的布局、不要有多余的顏色污染畫面。)
4、作品欣賞。
要點:仙人掌的形態、畫面是否整潔、有無創新之處。
5、活動結束。
沙漠爺爺非常高興,有了小朋友們的幫助,他再也不孤單了,小朋友們開心嗎?為自己鼓鼓掌。為了表示對小朋友的感謝,沙漠爺爺準備了一些好吃的來邀請來嘗嘗,我們一起去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在《冬爺爺的禮物》這一主題活動中,與孩子們的交談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于“雪”的好奇與喜愛是無法想象的。北方的孩子較南方的孩子而言更能親身感受到滿天雪花飛舞的浪漫,感受到雪花的晶瑩剔透與潔白無瑕。
今年,可以說是瑞雪兆豐年的一年,我們迎來了三場雪,這樣的雪景給我們多年不曾看到的西安小朋友們帶來無限的樂趣。
孩子們盼望著、盼望著,能和小雪花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近距離地感受雪花的美。當然,我認為好的教育契機來了,就和孩子們一起聊聊關于“雪花”的話題。
一、討論“我眼中的小雪花” —“見過雪花嗎?”“雪花是什么樣子的?”
—“我見過,有角的.”
—“是六角的”
—“不對不對,是八角的。”
帶著孩子們的“爭論”與“疑惑”,我們決定一起走進戶外,親身感受、觀察小雪花的模樣。
—“快看、快看,我發現了,雪花是六角的。別用手,很快就會化的。”
—“那怎么辦?”
—“用這片枯樹葉吧!
孩子們心中的謎團解開了,我們圍坐在一起,說著自己親眼見到的小雪花。
二、如何畫“雪花” 既然看到了雪花,想不想自己嘗試畫一畫呢?(教案來源:) 用什么畫?怎么畫?
—“用水彩筆”
—“油畫棒也可以”
—“我用彩紙撕成紙條,然后粘成雪花的樣子!
孩子們實踐著自己想法。
三、出示排水畫 —“看看我的雪花,怎么樣?”
—“哇,就像在天空中一樣。”
—“像真的雪花一樣。”
—“這是排水畫《雪花》”,我們需要的材料有白色油畫棒、毛筆、藍色顏料。
首先,用白色油畫棒畫出大小不同的雪花,其次用藍色顏料將白紙刷滿。
四、分析 其實,排水畫的整個創作環節并不難,所以幼兒能很快理解并掌握排水畫的技巧和要領。孩子們對于排水畫的獨特形式十分喜歡,并且易于接納,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在大的主題《冬爺爺的禮物》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衍生出了關于《雪花》的小主題,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知識經驗、能力發展,在美勞區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雪花,發揮了幼兒在美勞區參與的主動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制作滾動玩具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制作興趣,提高動手能力,發展審美能力。
2、嘗試強生活中的東西變成有趣的玩具,體驗滾動玩具的樂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滾動靈活。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包括相關圖片、情境設置、制作方法演示、學生作業音樂等)2、教師示范用工具材料(彩色紙,剪刀,雙面膠)3、范品(用各種材料制作的搖滾小精靈)4、教室中間放一塊斜板。
一活動激趣
1、今天一上課老師就看到同學們的桌子上擺了不少東西,都是些什么呀?(易拉罐、薯片筒等)
2、把你帶來的東西放到教室中間的斜板上來玩一玩好嗎?(3-4個) 3-4個學生臺前滾動自己帶來的物品。
3、老師今天也搬來了一個汽車輪胎,誰愿意幫我把它從講臺這邊搬到那邊?
4、誰還有更好的辦法搬動它呢?(生嘗試滾動)你剛才用的是什么方法?為什么要用滾的方法呢?原來滾動可以更省力。
5、大家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滾動?(生答)對了,能滾動的東西可多了。(課件圖片1:能滾動的物體的圖片,例如:球,輪胎,環等)
6、這些能滾動的東西都是什么形狀的?(圓形)對。不是圓形的東西方便滾動嗎?是的,剪刀,書本等都不方便滾動。 觀看一些能滾動的物體的圖片。找出能滾動的物品的共同特點
7、雜技團的叔叔阿姨們根據圓的東西能滾動的原理編排了一個雜技叫滾動地圈,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表演吧。ㄕn件圖片2)瞧!他們滾得多有意思!
8、雜技團要編排更多這樣的節目,需要招聘一些會滾動的小精靈來表演,彩色紙知道這個消息后決定去應聘,這是怎么回事呢?
9、我們來看看彩色紙是怎樣變成會滾動的小精靈的。(課件演示)先用剪刀剪出小青蛙的頭部和身體,然后把頭和身體粘貼起來,再剪出小青蛙身體的其他部分粘貼上去,這樣一只小青蛙就剪貼好了。然后將一根紙條粘貼成圓環,將小青蛙粘貼進去。這樣一個會滾動的小精靈就做好了。。ㄕn件圖片)這些會滾動的小精靈都是用這個方法做成的。瞧他滾動得多有意思。∥覀円瞾碜鲆粋會滾動的小精靈,和他們玩一玩好嗎?板書課題:會滾動的小精靈
二體驗探索
1、下面和老師一起來做一個小精靈好嗎?首先做什么?請學生來卷貼紙條,然后呢?剪出中間的形象,老師準備剪貼一個太陽小子,我用綠色剪出太陽的外形,然后用黃色貼出太陽的臉。這個太陽的臉上還少了點什么?鼻子和眼睛,請一個同學來把它畫上好嗎?最后將太陽粘貼到紙環上,小精靈就做完了。
2、這些小精靈都是用這個方法做的。(出示范品)誰愿意上來玩一玩?(在玩耍中欣賞范品并開拓眼界)
3、剛才看了這么多的搖滾小精靈都是用彩色紙制作的,可不可以用別的材料,別的方法來制作搖滾小精靈?比如:這個衛生紙筒,可不可以讓它變成搖滾小精靈?怎么變?你們手中的其他材料呢?
4、這里有薯片筒,易拉罐,一次性紙杯,圓形鐵盒,衛生紙筒等制作的搖滾小精靈,老師把它們發給每個小組,拆開來看一看。 (拆分范品,欣賞討論制作方法)
5、你準備怎樣做一個什么樣的會滾動小精靈呢?用什么材料制作?(學生討論:明確自己的想法,或從別人的想法中得到啟發。)
三創作表現
1、交代要求:制作一個和多個能滾動的小精靈,做得新穎,有趣,滾動靈活。
2、教師指導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提出來。
3、做完后可在教師中間的斜板上滾動玩耍。
四展示評價
1、展示,請放到講臺前的展示臺上。
2、評價(自評,師評)實物投影儀(學生說說自己的小精靈有什么特點。)
3、玩耍,3個一批到斜板上滾動自己的小精靈。
4、總結:今天大家做出了很多有趣的能滾動的小精靈。真不錯!從這堂課中我們知道了要善于用我們的眼睛和雙手,去觀察,發現,創造出更美的東西,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能搖一搖的小精靈。
教學后記:
本教案是湘版美術實驗教材第三冊《搖滾小精靈》的活動一的教案, 是基于新課程理念設計的,旨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發現,探索本課的知識。
在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對玩輪胎發現滾動的知識,猜一猜紙是怎么滾動的,討論自己要做什么,拆分范品發現其他材料制作小精靈的方法等自主學習的環節很感興趣,再加上情境的渲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課堂氣氛,學生作業效果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