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春天的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看看、聽聽,感知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的色彩美
技能目標: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春天顏色的感受
情感目標: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準備“春天的顏色”教學課件PPT,在PPT上出示春天的花和樹等。準備一個花球。
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春天”的教學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看課件,說出看到的景物及特征。
老師: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看看課件,看看春天是什么樣的?
老師:剛才,你們在課件里看見了什么?(柳樹、桃花……)老師:柳樹(桃花……)是什么顏色的?
2、老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看到的事物特征說出來,示范把幼兒看到的事物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桃花開出了粉色的花朵、柳樹長出了綠色的樹葉等)。
老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那你們知道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嗎?(春天是綠色的)為什么說春天是綠色的?(因為,我看見了綠綠的柳樹)
小結:春天的顏色真多啊!有綠色的、有紅色的、有黃色的、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春天真美,老師愛春天,你們愛春天嗎?
3、游戲老師引導幼兒玩游戲,通過游戲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句型。
老師:你們也愛春天,那就讓我們和春天玩個游戲吧!老師這里有一朵小花球,我們按照順序傳,老師說停,傳到誰那里誰就要說出春天的顏色。
結束活動:
游戲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老師引導幼兒結束活動(小朋友們今天的活動就到這里了,相信大家現在都很喜歡春天了吧,我們回家后可以去外面看看春天的顏色,然后和爸爸媽媽還有朋友們分享一下)。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2
設計的緣由:
在每個主題活動進行前,老師作為一個活動開展的引導者,都要事先熟悉活動的主題網絡、各個分題之間的聯系、預想孩子對活動的反映、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在進行每個活動之前,我都會和孩子有一個談話討論的過程。孩子在談話討論過程中的問題及興趣點都是我進行調整、增加主題網絡的內容的依據。
在剛進入主題活動《春來了》時,我和孩子曾經有過一次討論。我引導孩子從顏色、聲音、動物、植物等方面加以想象,孩子討論得熱火朝天,其中有個男孩說:“你們知道誰告訴我春天來了嗎?呵呵,是燕子,只要春天一到,它就會從很遠的地方飛回來。我每年這個時候都能看到他們呢!”孩子們一聽說到燕子,都又興高采烈地談論起來。當春天到來時,燕子都會從南方北歸,這是我們北方特有的景象,我們稱燕子為春天的使者。看到孩子對天空中飛翔的燕子極為感興趣,于是我們抓住孩子興趣點,設計了此活動《春天小使者》。安排在分題1《春來了》的活動1《聽故事》之后進行。作為分題1《春來了》的一個補充活動。
活動形式:
全班/小組
活動目的
1、通過小燕子的眼睛,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的景象。
2、嘗試創編故事。
3、培養探索精神。
4、享受創意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燕子北歸的大圖片。
2.圖畫紙、彩筆、粉蠟筆、水彩、無油的圓珠筆或牙簽。
活動過程
1、出示有關燕子北歸的圖片,讓幼兒欣賞并描述圖片內容,請幼兒說說想到了什么。
2、老師提示幼兒假想燕子北歸的途中會看到哪些春天的特征,請幼兒嘗試創編故事。
3、自由分成幾組,請幼兒在圖畫紙上用油畫棒以畫彩虹的方法涂滿五顏六色(注意畫面上方用黑色的水粉涂一部分,以刮畫燕子),然后再用水彩把紙面蓋滿,待干后在上面用無油的圓珠筆或牙簽在上面勾劃燕子、大地上的花草樹木、小動物等。即讓幼兒以刮畫的形式對創編的故事內容進行自由創意表達。
4、請幼兒把自己創作的畫掛于展覽區,和其他伙伴共同分享。
總結分享
幼兒能感受并描述出小燕子北歸時在空中所看到的春天的顏色、春天的山、水時的高興心情。
活動評價
1、能說出小燕子在空中看到的花草樹木的變化。
2、能創編描述燕子和春天的故事。
3、能用刮畫的形式創作出作品。
4、 在小組活動中知道合作。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大自然中,處處都表現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到處充滿著春天的秘密。《春天的電話》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向幼兒報告了春天來臨的信息。故事結構簡單、語言重復,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既能激發幼兒觀察春天變化的興趣,又能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打電話,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本次活動以小動物發現春天來了,給伙伴打電話的情景貫穿始終。FLASH、PPT的多媒體閱讀能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教學活動中多采用畫面展示法、設計情境法、親身體驗法。
本活動共有四個環節:
環節一以情境方式導入,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有趣的開頭,吸引幼兒的注意。
環節二借助多媒體,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里的人物和事件。通過教師提問引導,讓幼兒知道有好消息要告訴好朋友。
環節三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在學說對話的過程中可進一步感知春天的各種變化,也在討論中知道要互相關心好朋友的愛好。
環節四帶領幼兒一同尋找春天,感受在教室中不能體驗的內容,真正接近大自然,欣賞春的美景。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春天來了的一些特征學說動物對話。
2、體驗互相關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材料準備:
1、《春天的電話》flash、PPT。
2、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貍圖片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冬天的時候,小黑熊在干什么呢?(冬眠)
2、師:可是,“轟隆隆”的一聲把小黑熊給吵醒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熊發現了什么。
二、欣賞故事、討論
1、教師播放flash,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1)故事中有誰?(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貍)
2)他們為什么打電話?(告訴好朋友春天到了的消息)
3)你從哪些話里可以聽出春天來了?
3、師:春天來了,他們想把好消息告訴好朋友,希望好朋友一起出來玩。那么,我們再來聽聽,他們究竟是怎么說的。
三、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
1、教師播放PPT,幼兒找找小動物出場的先后順序。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說動物的話,并說說打電話時為什么這么說。
3、小結:原來,雪融化了、草綠了、冰融化了、蟲子出來了、花開了,這些都告訴了大家“春天來了”。
四、尋找春天
教師:剛才我們聽了故事《春天的電話》,故事中說了很多春天的變化,現在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找春天吧!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迎春花、梅花、桃花,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
2、根據畫紙和實物的大小比例,嘗試合理安排畫面。
3、感受春天的五彩繽紛、春意盎然和生機勃勃。
活動準備:
1、認識觀察迎春花、桃花和梅花。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顏料,范例畫一幅,吸管。
活動過程:
1、談話,回憶在春游時找到的關于春天的經驗。
師:春姑娘來了,給我們帶來了春天,你們找到春天了嗎?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師小結: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長出了綠綠的嫩芽,樹枝上也長出了新芽,公園里美麗的花也開放了。
2、觀察畫面,了解桃花、迎春花和梅花的外形特征師:小朋友說春天到了,許多美麗的花開了,你看到哪些花開了?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花瓣是什么形狀的?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自己看到的花的外形特征,學習用圖形小結花瓣的外形。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些花的圖片,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花?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花瓣是什么形狀的?(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各種花)教師小結:迎春花開在長長綠綠的枝條上,枝條長在地上,矮矮的,迎春花就像金黃色的小喇叭。桃花的花瓣有五個,形狀是圓形的,粉粉的,嫩嫩的,真美麗。梅花也有五個花瓣,形狀和桃花差不多,不過梅花有各種顏色的,還散發著淡淡的香味。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范畫,了解吹畫和毛筆點畫的作畫過程和步驟。
師:看,老師這里也有一幅畫好的春天的花,看看是用什么畫的?怎么畫出來的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范畫,了解吹畫的操作方法。)師:我們先用毛筆蘸點咖啡色的顏料,點在畫紙的下面,然后用吸管吹出樹干,然后再用毛筆蘸上顏料點畫花瓣,畫的時候可以把毛筆轉著來畫。
教師示范后,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嘗試根據實物和畫紙大小比例合理布局。
(1)了解實物大小與畫紙大小之間的比例。
(2)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分布畫面和毛筆的運用。
5、展示作品,幼兒互相評價,師將幼兒作品展覽在展板上。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欣賞進一步感知花的主要特征。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春天的花。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各種花,把他們布置成一個大花園。
2、顏料、盒子、棉簽、積木、蔬菜。
3、墻面創設“春天的花”。
活動過程:
一、感受春天的花、觀察春天的花。
春天到了,天氣暖洋洋的,各種美麗的花都開了。這幾天老師和寶寶一起參觀了花圃,逛了許多花店。寶寶和老師收集了許多的花,瞧,把我們的教室打扮成了一個大花園。
小朋友,這么多美麗的花你們喜歡嗎?快找一朵最喜歡的花去看看、摸摸、聞聞、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牽牛花、杜鵑花、康乃馨、馬蹄蓮、迎春花、滿天星、紅掌、百合……)
整合內容:
1、數字——1和許多(一朵花開了,兩朵花開了,許多許多花都開了。幼兒學花開的樣子)
2、兒歌————教師可以把孩子的回答整理成兒歌,如;牽牛花像喇叭,滴答滴答,春天來了。
3、情感——為了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激發幼兒喜歡花的情感,如說到迎春花時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這么漂亮的花我們要愛護它。
4、游戲——爬到哪里了:牽牛花的藤可以爬的爬到寶寶哪里了?(身體的各部位)
5、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
6、色彩——紅、黃、藍、綠……五顏六色。
提升經驗:
1、花兒真漂亮!有各種顏色、形狀,花兒的味道真香,我們大家都喜歡。
2、每朵花都有花蕊和花瓣,他們是好朋友,喜歡手拉手。
二、喜愛春天的花,表現春天的花。
小朋友們,我們也來打扮小花園,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材料,看看他們是誰?待會兒我們要用他們變出美麗的花。
預設指導重點:
1、花蕊和花瓣是好朋友,他們要手拉手。
2、幼兒分組表現春天的花。(折花、撕貼花、印花、手指點花、棉簽畫花)
教學反思:
還行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教師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通過看、摸、聞、聽等多種途徑與春天互動,讓幼兒能初步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親近和喜愛大自然,并學習用多種途徑表達、表現出自己對春天的情緒、情感、感知和體驗。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學會朗誦詩歌,在熟悉原詩內容結構的基礎上,能編出與原詩結構相同,而畫面不同的詩歌段落。
2. 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及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蜜蜂、燕子、青蛙、蜻蜓、蝴蝶頭飾若干,蝴蝶紙偶一只,
在教室里布置四幅春景圖
教學重點:
在學習詩歌的基礎上,嘗試仿編詩歌。
教學難點:
用與原詩韻律節奏相同的詩歌的語言進行仿編。
教學過程:
一、準備活動
1. 帶孩子進教室觀看春景圖
師:春天來了,春天來到了我們教室,跟著老師一起去找春天吧,把你找到的記在腦子里,等一會兒告訴老師好嗎?(看好回坐位)
師:春天美不美呀?你們想不想和他們做好朋友呢?那你找到誰做好朋友呢?
二、學習詩歌
1、我們都找到了朋友,快點看看誰也來找朋友了呢?(出示蝴蝶)它會找誰做好朋友呢?讓我們來聽聽《春天的朋友》這首詩就明白了。
2. 欣賞配樂朗誦一次。
問:詩歌叫什么名字?那春天的朋友是誰啊?(不要求個別回答)
3. 分段欣賞。
(1)、師:花蝴蝶先找到誰做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第一段)
問:花蝴蝶飛來了,和誰握握手?她對小草說什么?
師:我們一起學一學花蝴蝶好嗎?(幼兒與老師邊表演變朗誦)
(2)、同上學習第二、第三段。
4. 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一次,充分利用各種感官去體會和感受。
三、仿編活動
1、觀看表演(播放課件),師:看看誰又來找好朋友?
課件內容:一只小燕子飛來了,我們可以看到一片美麗的春景。粉紅的桃花,一棵棵嫩綠的柳樹,小燕子在一株桃樹前停下,桃樹展開了美麗的笑臉,她和桃樹握握手說:咱們是朋友。小燕子又來到柳樹面前,柳樹伸出了綠色的手,小燕子說:咱們是朋友。
2、教師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學了一首詩,詩里面講的是花蝴蝶找朋友,現在我們把小燕子找朋友,也編成一首和剛才一樣好聽的詩歌,好嗎?
問:小燕子先找了誰做朋友啊?它和桃花怎么樣?它對桃花說什么呢?哪個小朋友能來試試看念得跟剛才那首詩歌一樣好聽,行嗎?
教師糾正復述:小燕子飛來了,和桃花握握手,它對桃花說,咱們是朋友。
(2)師:小燕子還找了誰做朋友?它和柳樹怎么樣?它對柳樹說什么?誰來試試?
教師糾正復述:小燕子飛來了,和柳樹握握手,它對柳樹說――咱們是朋友。
(3)啟發幼兒編詩歌的結尾,將前面編的各個詩歌段落串聯起來
小蜜蜂,小青蛙,桃樹,柳樹,小燕子,小蝌蚪是誰對朋友呀?(春天)他們會對春天說什么?做什么?
(4)師生一起朗誦:小蜜蜂,小青蛙,桃樹,柳樹,小燕子,小蝌蚪都來和春天握握手,他們一起說,我們都是春天的朋友。
(5)老師帶領孩子完整朗誦一遍。
3、幼兒表演
請一名小朋友來當可愛的小蜜蜂,象小燕子一樣,到教室里來找朋友。
4、自由活動,練習仿編
每個幼兒都戴上動物頭飾,在教室里自由表演“找朋友”。
幼兒自由練習仿編,教師巡回傾聽指導,“你找誰做朋友,對你的朋友,該怎么說,怎么做呢?”鼓勵幼兒大膽的仿編,用好聽的聲音朗誦給周圍的伙伴聽。
5、請3~5名幼兒在全班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教師簡評。
四、延伸活動:
春天還有好多好多朋友,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到教室外面去找吧!
放音樂,幼兒自由出教室。
設計意圖:
雖說今年的春天來得晚了些,前幾天終于看到了久違的陽光,隨著春風吹來,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氣的溫暖,在戶外散步的時候發現柳樹發芽了,油菜開花了,小鳥在大樹上歌唱……有的孩子對草坪內返青的小草議論不停、有的孩子在細心的觀察剛發芽的柳枝、孩子們都被美麗的春天吸引了,回教室后他們整天在討論自己在春天里找到的小秘密。為了進一步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彩;激發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我有意識的設計了這次活動。
首先在教室里設置了幾幅春景圖,讓孩子一進教室就陶醉在美麗的春景之中,也是對春天的回味,使環境教育在語言教育中自然滲透,為后面的活動打下基礎。活動以學習兒歌為主線,在學會朗誦詩歌的基礎上,大膽創編出與原詩結構相同,而畫面不同的詩歌段落。在活動設計中,給了幼兒多種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他們大膽的想象、大膽地說說、大膽地表演。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以優美的春景圖把幼兒帶入教學情境之中,使幼兒心中形成春天的美麗景色,為后面的教學活動打下基礎,大大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中,讓幼兒邊朗誦邊用肢體語言表現詩歌,注意活動的動靜交替,但由于事先未豐富孩子的表演,因此表演動作不到位。在創編活動中,可以提供各種頭飾讓孩子在圖景中自由的講述,而不是局限于老師準備的這幾個頭飾。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全面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學習詩歌的同時,產生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使環境教育在語言教育中自然滲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7
活動建議
桃樹開花
● 幼兒園或幼兒園周圍種有桃樹的,可開展此活動。
● 對桃樹的新芽進行觀察記錄。
① 引導幼兒觀察桃樹上剛長出的苞,發現其圓、尖的形狀差異。
② 猜測:“圓頭的苞長出什么?尖頭的苞長出什么?”鼓勵幼兒將結果畫下來直接掛在樹上(用透明膠加固,避免被雨淋濕),以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③ 每天觀察記錄苞的生長變化,對比、驗證自己的猜測。以問題:“是先長葉再開花還是先開花再長葉?”調動幼兒觀察的興趣。
④ 交流自己的猜想與苞生長結果的對比,獲得圓頭苞開花,尖頭苞長葉,桃樹是先開花再長葉等經驗。
⑤ 當桃樹的花苞開放時,教師利用散步時間與幼兒一起欣賞桃花盛開的景象,感受桃花的美。
⑥ 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桃花開放后的生長猜測、觀察,了解從桃花到桃子的成長過程。
● 美工區:制作“桃花”,鼓勵幼兒用粘貼、繪畫、泥塑等多種方式表現桃花。
春天里的變化
● 在幼兒園里找春天:看看幼兒園里的人和植物,找找他(它)們有哪些變化?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 區域活動:
① 美工區:布置“美麗的春天”,幼兒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加工表現春天的景象,并引導統計圖中紅色的物體有幾種?黃色、綠色……等的物體又有幾種,想一想春天可以用什么顏色來代表。
② 語言區:春天的圖書,將廢舊圖書中的春天特征的小圖片進行剪貼制作成春天的圖書,與同伴交流。
③ 小實驗:讓花蕾綻放在水中放一枝水仙花苞,看著它慢慢地綻放,成為一朵花。往水中加入一些紅色食用色素,看看黃色的水仙花發生了什么變化?
● 親子活動:
找春天
① 在家里、在上幼兒園的路上、在社區的公園里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
② 與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春天的資料,收集的方式為:日常觀察、圖片、書籍、繪畫、VCD等。
● 談話----春天里的問題。在吃點心前、飯后等進行談話,了解幼兒對春天的哪方面話題感興趣,以便有計劃地開展自然角的活動。
小蝌蚪
● 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前半部分,思考:小蝌蚪為什么找不到媽媽?小蝌蚪的媽媽到底是誰呢?引起幼兒喂養小蝌蚪的興趣。● 到附近的小池塘里,用自制的捕捉網、小罐等,捕撈小蝌蚪。
● 喂養小蝌蚪
① 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猜測它長大后的樣子。
② 討論:小蝌蚪喜歡吃什么?讓幼兒給小蝌蚪帶食物、喂養小蝌蚪,驗證自己的猜想,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小蝌蚪不斷生長變化的過程。
③ 在小蝌蚪長出前腿(后腿)時,教師可提供一個新的魚缸、小勺,讓幼兒把長前腿(后腿)的小蝌蚪分出來,感知小蝌蚪不斷減少、長出后腿的青蛙不斷增多。
④ 繞口令《數青蛙》:當小蝌蚪的前后腿都長出來時,可以結合進行繞口令《數青蛙》,滲透倍數的關系。
⑤ 討論:小蝌蚪變成了什么?它們應該生活在什么地方?欣賞故事后半部分,并組織幼兒一起將青蛙送到它們適合的生活環境中。
⑥ 與其他班級飼養的小蝌蚪作比較,當發現它們的生長速度有快慢,與幼兒一起猜測、分析其原因,通過排除的方法,找出最可能的原因;然后創設條件,進行探究性飼養。
● 開展表演游戲《小蝌蚪找媽媽》。
小苗苗長高了
● 思考:種植種子需要哪些東西?與幼兒一起收集一些適合春天種植的種子,如:花生、小白菜、蘿卜、土豆、蒜頭、姜、芹菜頭、綠豆、黃豆等。
● 制作測量尺
① 討論怎樣自制測量尺,制作測量尺要注意哪些問題(刻度的間隔要相等)等。
② 親子活動:自己設計一個測量尺,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一些細小的竹條或木條、色紙邊角料、結構插塑等適合制作測量尺的材料,并動手試著做一個。
● 種植花生
① 教師觀察幼兒的種植情況,開始種植時,幼兒的積極性特別高,經常會出現澆水次數過多的現象,因此教師要特別關注幼兒如何給種子澆水,并提醒幼兒記錄澆水的次數。幫助幼兒發現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② 教師根據花生的生長過程,提出問題; 花生是怎么長大的?我們怎么都看不見花生呢?花生的花象什么?看看花謝了,莖旁邊的子房柄會有什么變化?鼓勵幼兒不斷圍繞著問題去觀察。
③量一量、比一比,看小苗苗長多高了,思考:怎樣記錄測量的結果?
④找一找:長在地底下的食物有哪些?(胡蘿卜、馬鈴薯、甘薯、洋蔥、姜等)
● 區域活動:
① 剝花生
② 收集花生制品
③制作花生殼貼畫
● 小實驗
① 找找光在哪里把一盆室內植物放在窗戶附近。觀察它是怎樣朝著光的方向生長的。把這株植物轉個方向,看看它又是如何轉回頭迎著光生長的。
② 給植物換換土壤先想一想,植物除了泥土,植物還可以生活在哪里?然后挖三棵小草,把每一棵分別栽入放置有水晶土、沙、水等的塑料盆中,讓它們在其它同樣的條件下生長,觀察、比較它們生長變化。
蠶寶寶
● 飼養蠶寶寶
① 讓幼兒看看蠶卵,說說:它們是什么樣的?猜猜它是誰的卵?
② 認識桑葉,找一找幼兒園、社區公園里哪里有桑樹。
③ 摘桑葉時,為了安全,應由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去摘;在換桑葉時,只要讓幼兒把桑葉清潔后輕輕放下即可。注意:不要讓幼兒去抓蠶寶寶,避免幼兒用力過重,將蠶寶寶捏死。
④ 到星期五時,組織幼兒討論:明天是星期幾?小朋友們都回家了,蠶寶寶怎么辦?并共同制定蠶寶寶在雙休日的去向、飲食安排。
⑤ 每當蠶寶寶有了明顯的變化時,可讓幼兒學習給蠶寶寶照一張相片。
● 領養蠶寶寶
① 如果班級的蠶寶寶比較多,可以邀請有條件拿到桑葉的幼兒將蠶寶寶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飼養。
② 當蠶寶寶長到一定階段時,可讓幼兒把家里的蠶寶寶帶到幼兒園,比一比誰的蠶寶寶養的好,分享各自的經驗。
● 區域活動:
制作-----蠶寶寶生長圖讓幼兒將收集到的蠶寶寶生長照片進行排列,共同粘貼、制作一張蠶寶寶生長圖。 螞蟻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通過故事情節初步了解一些小動物與周圍環境的依存關系。
2、能體驗到故事中小動物們的友好交往。
活動準備:課件,頭飾,一只玩具電話。
活動流程:
一、出示冬天動物過冬的課件,回憶以往經驗。
由樹洞中的熊引入:“現在是春天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這些動物們發生了些什么事情?”演示新課件。
二、老師講述故事的開頭至給小松鼠打電話。
提問:
——小熊醒來后,發現了哪些春天的變化?
——它想到要做什么?為什么?
——為何要告訴小松鼠:樹上的雪融化了?(引導幼兒思考冬天的小松鼠最盼望得到什么消息?)
——小熊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師小結:樹上的雪融化是小松鼠最關心的事,小熊及時告訴,真熱心。
繼續講述故事給小白兔打電話。
請幼兒試著用頭飾先來表演打電話情節。
師:注意幼兒打電話時語言的完整性和對話的完整性。
提問:小松鼠說的話為什么和小熊說的不一樣?
請幼兒接著往下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師幫著引導。
總結:故事中的小動物們很友好的交往,都關心對方,把對方最想知道的消息想辦法告訴它。我們小朋友也可以學著用這種辦法去與小伙伴交往,得到更多的好朋友。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集錦八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集錦6篇01-29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集合6篇01-26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集合8篇01-26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1-24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1-24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匯總5篇01-23
關于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2-01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合集十篇02-01
精選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1-31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錦集八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