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十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2.培養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活動準備
1.課件:童謠-馴鹿,出發
2.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厘米),彩紙飾成為小溝和小河,青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
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著飼養員往外跑。
東跑跑,西跑跑,跑到草地來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
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
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
天天鍛煉身體好。
二、展開
1.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厘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
2.觀察幼兒的動作
有那些幼兒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有那些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有哪些幼兒什么方法也不會。
3.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范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有幾只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跳過小溝的?”
4.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只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員也來學一學。教師示范講解,并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5.幼兒全面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著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6.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幼兒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范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7.變化游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里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幼兒沿著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
三、結束
教師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
幼兒分批跨過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后的體鍛活動中繼續給予指導幫助。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耳朵的功能,對人體的作用。
2、知道如何保護耳朵。
3、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圖片
幼兒已有相關知識經驗分析幼兒知道耳朵的重要性,是我們了解外界環境的重要器官,但對于如何保護耳朵了解較少。
教學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以開火車形式進入活動室。
--教師出示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幼兒相互觀察耳朵說一說耳朵是什么樣子的?(前面凹進去,后面凸出來,這樣的耳朵才能聽得更遠更清楚)。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都聽到過哪些聲音,從而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放錄音、聽故事。想: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圖片學習怎樣保護耳朵。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除了保護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還要注意不傷害別人的耳朵。
--教師帶領幼兒學小花貓走路離開活動室。
教師自我評析
聽故事是幼兒很易于接受的教學形式,通過聽故事,加深了對耳朵的重要性的認識,有了保護耳朵的意識。
幼兒根據自身已有的經驗和老師出示的圖片的引導,很輕松的掌握了保護耳朵的方法。
教學內容附錄傷心的小耳朵夜深了,大樹公寓里安靜極了,玩了一天的樂樂,歡歡,鼠標娃娃也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發出了呼嚕,呼嚕的鼻鼾聲。
"咳、咳、咳"咦?是誰在咳嗽啊!噢原來是樂樂的小耳朵。歡歡和鼠標娃娃的小耳朵趕緊關切地問:"你怎么了?是生病了嗎?"樂樂的耳朵生氣的說:"都怪樂樂,他今天游了一天的泳,把水都灌到我的身體里了,它也不管,害得我渾身濕淋淋的,都生病了。"說完樂樂的小耳朵委屈的哭了起來。看到樂樂的小耳朵哭了,歡歡的小耳朵也生氣的說:"歡歡也不知道保護我經常帶我到有很大噪音的地方去,今天歡歡在家里聽音樂時,把音響的聲音調的大大的,震得我嗡嗡直響,什么也聽不見了。"說完歡歡的耳朵扭了扭身子難過的趴在一邊。
"唉"鼠標娃娃的耳朵嘆了一口氣說:"鼠標娃娃也是個粗心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保護好我,每年冬天我都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可難受了。這不前幾天鼠標娃娃還把一粒小豆子塞進了我的身體里,多虧醫生把小豆子取出來了,不然我可受罪了。"小耳朵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生氣,最后它們決定要離家出走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樂樂、歡歡、鼠標娃娃什么也聽不見了,因為他們的小耳朵不見了,他們急得到處去找,可小耳朵們卻說,只有等樂樂、歡歡、鼠標娃娃知道怎樣保護他們了,它們才回來呢!小朋友們請你們幫他們想一想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耳朵呢?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老師組織情景劇的表演,幼兒樂意參與角色扮演。
2.練習四散追逐跑的動作,培養幼兒躲閃的能力,鍛煉身體。
3.知道物體在陽光下都會產生影子。
4.感受冬天陽光的溫暖,激發幼兒對于冬天的喜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選擇有陽光的平坦場地。
2.貓媽媽和小貓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貓媽媽說:“寶寶們,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出去玩吧!”
二.引導幼兒找影子。
隨兒歌圍成一個大圓圈。
1.一起找一找自己和別人的影子。
2.根據老師的提示做各種動作,觀察自己影子的變化。(舉臂、擺頭、扭腰)
三.游戲“踩影子”,練習躲閃跑和追逐跑。
1.小貓自己踩自己的影子。
2.貓媽媽追逐踩影子,小貓躲閃。
3.小貓兩人一組,一人踩影子,另一人躲閃。踩到影子后,互換游戲角色。
提示:提醒幼兒避免推和撞。
四.放松結束。
教師:“寶寶們,太陽要下山了,影子也要休息了,我們也累了,我們一起和影子再見吧!”擺手、晃腰放松身體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一) 活動目標:
1.對玩皮球感興趣,體驗玩皮球的快樂。
2.學習基本的拍皮球方法,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重難點分析:
重點:學習基本拍皮球的方法。
難點:做到手眼協調。
(三)活動準備:
皮球人手1個。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皮球,體驗玩皮球的快樂。
(1)請會拍皮球的幼兒為大家展示,激發幼兒玩皮球的興趣。
(2)游戲“大皮球”
教師邊拍皮球邊念兒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會兒低,一會兒高。”念到“跳跳跳”時,幼兒就變成“皮球”隨意蹦跳。
(3)幼兒每人拿一個皮球,在活動場地上自由活動,可以滾球、拋球、踢球,也可以拍球等等。
2.教幼兒學習拍球。
(1)請會拍球的幼兒為大家示范如何拍一下球抱住,教師根據幼兒動作講解拍球方法: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雙手接住。
(2)指導已經學會拍球的幼兒練習連續拍球。
(3)幼兒自由練習拍球,教師注意對個別幼兒的輔導。
3.教師表演花樣玩球,如:自拋自接、拍球轉身等,吸引幼兒,使幼兒對玩皮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五)活動評價:
幼兒在拍球游戲中逐步掌握了拍球方法,提高了手眼協調能力。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我發現許多孩子經常把糖果帶到學校吃,而且有些孩子開始有蛀牙,為了讓孩子們保護牙齒,養成好的習慣設計此課。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懂得保護牙齒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2.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
3.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準備
牙齒模具,大小牙刷,老虎玩具,裝滿水的杯子,自編故事和兒歌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教師拿出老虎玩具,將自編故事(一只老虎天天吃糖不刷牙,最終牙齒掉光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孩子們知道,老虎是因為糖吃多了,牙才會疼,最后還會掉光。
2.引導孩子互相觀察自己的牙,有什么情況,并引導說說會出現這些情況有什么感受?
3.我怎樣保護牙齒呢?(少吃糖,刷牙)
二.引導幼兒正確刷牙。
1.找位會刷牙的幼兒利用模具示范刷牙。
2.幼兒和教師一起模擬刷牙。
4.利用自編兒歌,掌握刷牙步驟。
5.幼兒模擬刷牙,教師指導。
三.刷牙比賽。
1.(準備好刷牙的杯子和水)讓幼兒比賽刷牙,看誰刷的又正確又干凈。
2.師生邊唱刷牙兒歌邊做動作,結束本節課。
四.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比賽刷牙。
教學反思
1.故事開頭吸引了孩子注意力,效果很好。
2.刷牙活動孩子很感興趣,但是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部分孩子去游戲玩耍,沒注意聽怎樣正確刷牙。
3.自編兒歌簡單易學,孩子很喜歡,動作要領也掌握了。但個別幼兒把刷牙水喝了,老師需要在這方面做以引導。
小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們自我清除菌斑,預防牙周病發生、發展和復發的最主要手段。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懂得姿勢正確的重要性。 2、激發愛護自己身體的情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設計】
在幼兒園《綱要》中將幼兒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而在健康領域中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又是最重要的部分,幼兒時期是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幼兒不良的坐、立、行姿勢,很容易造成幼兒身體發育出現脊柱彎曲、歪肩等嚴重的問題,到成年以后難以糾正,因此為了讓幼兒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本次活動中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以及游戲等形式,讓幼兒認識形成“駝背”的原因,感知“駝背”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從而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自發地調整的坐、立、行姿勢,為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養成正確的坐、立、行姿勢,懂得姿勢正確的重要性。
2、激發愛護自己身體的情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駝背”人的'姿態。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森林的圖片,駝背人的照片,音樂磁帶等,幼兒表演的服裝(解放軍服裝、時裝等)和道具。
情景創設:小舞臺、超市、廚房等游戲場景。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森林的圖片,說說:森林里的大樹樹干有什么不一樣?(有的挺拔、有的彎曲)有的大樹樹干為什么會彎曲得象一個小駝背呢?
2、展示課件,請幼兒認真觀看有關小樹苗成長的過程。
思考:
(1)哪些小樹苗長大以后變成一個威武雄壯的解放軍戰士?
(2)哪些小樹苗長大以后變成了小駝背?為什么?
3、展示一些“駝背”人群的照片,讓幼兒觀察他們的姿態,說說他們美不美?他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教育幼兒要愛惜自己美麗的身體,但不歧視有身體殘疾的人)
4、出示人體脊柱圖示,教師講解形成“駝背”的原因:人體的脊柱就像小樹苗的樹干,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就會造成脊柱彎曲,長大以后就變成小駝背了。
5、請幼兒觀察教師在日常活動中拍攝的幼兒生活照片,討論:哪些小朋友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6、請幼兒在創設的游戲場景中扮演“小駝背”,表演舞蹈、唱歌,到超市購物以及在廚房做家務等,感受駝背給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
7、展開討論:小朋友應該怎樣做長大以后才不會變成駝背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并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進行小結。
8、大家輪流到小舞臺上走秀和表演:
(1)比一比誰坐、站、走得最美?教師用鏡頭將孩子們最美的瞬間拍攝保存下來。
(2)學做解放軍進行正步走、齊步走、隊列變化等的操練和演習。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
(1)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提醒幼兒保持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的姿勢,幫助個別幼兒矯正已形成的不良姿勢。
(2)開展“誰最美”的評比活動。
游戲活動:以最美的姿勢在“小舞臺”上進行各種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通過小樹的生長課件直觀形象地讓幼兒感知形成“駝背”的原因,以游戲讓幼兒切身體驗“駝背”的煩惱,使幼兒從心理上認識保持正確的坐、立、行及睡覺姿勢的重要性。教師協同家長截取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照片,當孩子們看到自己不正確的的坐、立、行及睡覺姿勢時,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孩子們明白了怎樣的姿勢是最美的,他們在舞臺上,在老師的鏡頭前,愉快地展現自己最美的姿勢,在集中活動之后,繼續開展“比一比,誰最美”的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互相觀察、欣賞和評價他人的坐、立、行姿勢,相互督促和提醒,使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得以鞏固。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知道太陽、空氣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有密切的關系。
2、 知道多曬太陽,多在空氣清潔的戶外游戲活動,可以使人的身體更健康。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暖暖的太陽、新鮮的空氣"活動過程:1、討論:身體健康離不開太陽。
提問:圖片中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小朋友為什么喜歡在太陽下玩游戲?媽媽為什么要抱小娃娃在外面曬太陽?
(在太陽下游戲會感到很舒服,很暖和,小朋友們正在長身體,更需要多曬太陽,太陽光能幫助我們身體多吸收鈣,使骨頭長得粗壯結實。)出示佝僂病,O型腿患兒的照片,介紹多曬太陽的重要性。
:太陽真好,照在身上很溫暖,能幫助我們殺死衣服及其他東西上的細菌,使人們不生病或少生病,使我們的骨頭長得結實。沒有太陽的照射,我們會生病。人離不開太陽,人需要多曬太陽才健康。
2、 討論:清潔的空氣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好處。
提問:圖片中的小朋友怎么啦?他們為什么會這樣?
(知道空氣被污染了,小朋友將被污染的空氣吸入體內,就感到很難受,甚至會中毒、生病,影響身體健康)提問:圖片中的小朋友怎樣才不難受呢?
(捂住嘴、鼻子,盡快到空氣新鮮地方,平時注意不去空氣被污染的地方)你需要空氣嗎?清潔的空氣對我們有什么好處?什么地方空氣清潔?
3、 :太陽和空氣真好,能使我們身體健康。
小朋友們要多曬太陽,多呼吸新鮮清潔的空氣,這樣才能使你們更好地健康成長!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教育源自幼兒生活”。孩子們都經常聽大人們說要愛護牙齒,但是在行動上卻不是那么主動,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抱著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動畫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一種形式,借助多媒體設計的課件,在活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兒很感興趣。活動分成三個大環節。
一、認識牙齒的功能;
二、認識齲齒的和愛護牙齒;
三、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三個環節分工清晰,環環相扣。讓幼兒了解牙齒,認識齲齒的原因、危害,從而主動地去保護牙齒。活動采用了了解原因、經驗交流、親身體驗、表述總結等教學方式,讓幼兒多方面地感知,感受,從而使知識內化為幼兒的主動行為。
活動目標:
1、了解牙齒的作用和保護牙齒一些簡單常識,知道保護牙齒。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用牙衛生習慣。
4、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5、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如何刷牙
活動難點: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并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每人小鏡子一面。口杯、牙刷一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觀看動畫片:《牙齒逃跑了》引導幼兒了解牙齒的用處。
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部好看的動畫片,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1、看片斷(一)
師提問:皮皮睡覺前都做了些什么?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
2、看片斷(二)
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牙齒遭到破壞會受得了嗎?
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3、看片斷(三)
師提問:牙齒為什么逃跑了?(因為不刷牙,會齲齒,牙齒生氣了就逃跑了)
沒有了牙齒,人會怎么樣?(引導幼兒回答牙齒的用處)
3、牙齒有哪些作用呢?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展示牙齒的功能。(咀嚼、發音、美觀)
4、小結:牙齒的用處可大了,可以幫助咬斷嚼碎食物;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發音,使我們說話清楚;讓我們變得漂亮。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護牙齒。
(二)探究保護牙齒的方法
1、小朋友們有蛀牙嗎?請幼兒同伴間互相看看、說說。
2、自己每人拿一面小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蛀牙。
3、出示課件圖片,認知齲齒。
師:牙齒非常有用,我們要保護自己的牙齒,那么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呢?小朋友和小伙伴討論一下吧!
4、結合課件圖片,教師小結保護牙齒的方法:早晚刷牙、不咬硬物、少吃糖、定期檢查。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正確的刷牙方法。觀看課件《樂樂學刷牙》每位幼兒跟隨動畫一起學刷牙。
6、看完動畫課件,老師結合模型帶領幼兒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老師先示范,再請個別幼兒嘗試)
7、表演《刷牙歌》
(三)活動結束:
1、播放刷牙方法的圖片,幼兒在圖片提示下體驗鞏固正確的刷牙方法。
2、幼兒刷牙,老師巡視指導。
教學反思:
今天在活動中我發現小朋友操作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我在引導這一塊做的并不夠,應該讓幼兒四個方向充分想象思考,讓他們多說一些,多想一些,然后選1—2個添畫一下,在過程中我也可以用引導語“哪里添畫上什么,會更像什么”來充分引導幼兒,效果會更好。最后講評環節我只是帶領小朋友看一看他們變得是什么,缺少一個講評小結。
小百科:洗刷刷是以經營個人時尚清潔護理商品為主。經低成本。開架式經營的批發專營店,現付自采的商業模式。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愛吃蔬菜、多吃蔬菜的意識和習慣。
2、引導幼兒學習配菜及自主取放工具材料。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盤子、碗若干,香料、醬油、醋、香油、雞精等各種拌涼菜的調料,圍裙、抹布,蘿卜、黃瓜、青菜等多種已切好的蔬菜塊,筷子、牙簽。
2、經驗準備:幼兒在小餐廳角色區玩過拌涼菜的游戲,并知道涼菜有一定營養價值。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配菜及自主取放工具材料。
活動難點:
培養分享合作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過程:
1、請小餐廳幼兒講述推出的菜(涼拌菜)及理由,并引出活動。
教師提問:“你們為什么要在活動區拌涼菜呢?”
幼兒:“因為現在是夏天,夏天天氣熱,吃涼菜解暑,而且特別爽!”
教師:好,今天我們就請來了一位大廚師教我們拌涼菜。
2、請家長為幼兒展示拌菜的過程及方法,激發幼兒動手實踐的興趣。
當頭帶廚師帽的家長出現在幼兒面前時,他們很驚奇地問:“哇!原來孫叔叔是個大廚師呀!你一定會做好多好吃的吧!”孫叔叔說:“是呀!今天叔叔就是來教你們做涼菜的。”
孫叔叔給幼兒一步步演示拌涼菜的過程并講述注意事項。
3、幼兒做準備工作。
家長做完之后請幼兒品嘗,他們相互點頭“好吃!好吃!”于是,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想品嘗。
這時教師適時介入:“孩子們,孫叔叔給咱們拌的涼菜這么好吃,是不是也想來自己試試拌菜?咱們看誰拌的菜最好吃、最棒、最受大家歡迎!”這一提議得到幼兒的一致同意。
教師:請你們想一想在拌菜之前,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幼兒:我們應該先洗手。
幼兒:做飯要帶圍裙。
教師:請你們先去洗手,再來找老師系圍裙,然后你們再去選擇合適的材料。
4、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及家長巡回指導。
拌菜過程中,孩子們邊一點點地往菜里添加佐料,還交流自己的“成果”,“哎!我的菜是不是甜昧不夠?”另一個回應:“那你就得再加點糖!”有的自言自語:“太淡了,應該再加點鹽!”
“你放雞精了嗎?孫叔叔說雞精要先放,拌好的菜才鮮”當孩子有疑惑或遇到困難,教師和家長給予即時幫助。
5、幼兒相互品嘗,感受味道。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能干,每個人都親自拌了一次涼菜,現在讓我們嘗嘗好吃不好吃。”
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品嘗起來。
同桌的幼兒一邊交流自己做菜的經過,一邊互相用牙簽品嘗著對方的拌菜:“我覺得我的菜沒你的好吃,你嘗嘗缺什么味?”
“哇!太甜了,放點醋就好了,來,我來幫你放!”
“哎!你嘗嘗我的涼菜太酸了。”
另一個幼兒剛一嘗就被酸得直流口水,咂著嘴說:“你快放糖!酸死了!快!放糖就不酸了,我剛才放了糖。”幼兒在品嘗中不斷交流著拌菜的經過及味道,并向對方提出更好的建議。
活動延伸:
請幼兒講述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涼菜做得更加可口,既不酸也不甜,既不淡又不成,進一步給幼兒講述營養均衡的知識。
活動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能夠從幼兒游戲是發現有價值的教育契機與內容,并轉為集體教育活動,較好地滿足了幼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2、活動中的不足:
本次活動由于關系到幼兒“進口”環節飲食衛生,所以還應該向幼兒提出嚴格的衛生要求,選擇更適宜的場地,比如可以直接帶幾個幼兒到廚房親自體驗拌涼菜,更加完善操作步驟,使活動開展更加符合衛生保健的要求。
主要內容:
1、前期經驗鋪墊為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從我們設計的“做健康寶寶”的系列活動進行到現在的“綠色營養餐廳”,從知識豐富、做事有序的規則上都是一點一滴的培養而成的。因此,這節課的成功來源于我們在主題系列活動中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所做的大量經驗和常規培養鋪墊。
2、充分而又巧妙地利用了家長資源。
本次活動也屬于一次家長進課堂活動,利用家長廚師這一職業特點,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教育價值,實現了真正的家園合作。
3、在設計任何活動時,必須考慮幼兒安全健康問題。腿屈膝,使勁向上跳起,同時伸一只手臂高高舉起。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體驗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從活動整個過程來看,教師在活動預設時在“拌菜”環節中是否考慮幼兒從家帶來的各種菜及裝菜器皿的消毒問題,將各種蔬菜焯一下標準把關問題?切菜刀和案板進行嚴格消毒的辦法是什么?教師、幼兒取放蔬菜時手的消毒如何保證?相應規則的先期培養以及整個過程須保健醫監督等。
綜合評析:
1、該活動巧妙地利用家長資源。
《細則》中提到“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本活動利用家長資源使活動發展的更加深人。在活動中,不是讓家長單純地講述,而是以家長演示為切入點,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幼兒操作為主,真正使資源發揮它的教育作用,實現了深層次的家園共育目標。
2、關于幼兒“進口”的飲食活動應更注重安全衛生的要求。
關于食物消毒、操作方面的要求教師首先應在預設活動時考慮得!更加細致、周全一些。其次,中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教師幼兒進行操作之前,應向幼兒提出明確而又嚴格的規則和操作要求。
3、教研內容較全面。
從該小組合作反思的效果分析,教師們能夠圍繞中心問題對整個活動進行較深人而又全面地剖析,不僅包括活動中家長資源的利用、注重幼兒經驗的準備、適時介入啟發引導等突出優點,而且也能考慮到活動開展出現的關鍵問題,如針對教師自我反思中提出的活動過程中怎樣才能全面考慮安全衛生的困惑,經過小組討論,最后總結出具體而又可操作的建議。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在游戲中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
2、樂意模仿機器人,能根據指令迅速變換動作。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自制遙控器一個,紅、黃、藍星各與幼兒人數相符,玩具機器人一個。
2、《機器人》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模仿角色走路引出課題。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老爺爺、老奶奶等走路的樣子進入活動室。
2、以"闖三關"學做機器人。
(1)"機器人"玩具以客人的身份出現,提出"闖三關"。闖過三關可分別獲得紅、黃、藍星各一顆。
(2)第一關:模仿"機器人"走路。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邊學機器人走路,邊朗誦兒歌:"我們都是機器人,拿起槍來打敵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大白牙。"念完兒歌后每人擺一個造型,并控制自己的身體,在規定時間內保持不動。
游戲進行4至5遍,引導幼兒相互看看"機器人"的造型。教師以玩具"機器人"的口吻進行小結并向孩子們宣布第一關闖過。
(3)第二關:做聽指揮的"機器人"。
教師做"科學家"手拿"遙控器",發出如"小小機器人呀,變成小鴨子呀"等口令,指揮"機器人"變換動作。幼兒聽到指令后立即變換成"小鴨子"的角色,模仿小鴨子的動作。"科學家"逐一發出變"小兔"、變"小猴"、變"烏龜"等口令,"機器人"則按口令迅速變換動作。
請個別幼兒當"科學家",指揮"機器人"活動。教師對這一關進行小結,并向孩子們宣布第二關也闖過。
(4)第三關:做快樂的"機器人"。
帶領幼兒在《機器人》的音樂伴奏下,做相應的身體節奏動作。其間教師引導幼兒把"機器人"幫助人類做事情的那份快樂的情緒表達出來,并啟發幼兒表現出機器人的動作特點,如身體有些僵硬、動作不連貫、手臂一動一顫等。
教師對這一關做一小結并宣布第三關闖過。
教師以機器人的口吻進行總結,并向孩子們表示祝福,你們都是最棒的,我喜歡你們。
(5)發星星。
3、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手指游戲》邊做動作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十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十篇01-25
有關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十篇01-30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6篇01-31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9篇01-31
【推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01-30
【推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九篇01-28
【精品】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8篇01-27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6篇01-27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8篇01-26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9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