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小班幼兒在漱口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將水直接吐出來,或將水咽下去,不能正確掌握漱口的方法。而且由于年齡小,很多孩子在家還沒有刷牙的習慣。那么漱口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在生活中更為實用和方便的清潔牙齒的方法。更重要的還是讓孩子們從小有清潔牙齒的好習慣,從小知道保護牙齒。
活動目標:
1、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重點: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難點: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解決:通過請客吃黑餅干使牙齒變臟以及小羊和大蚜蟲角色的介入使幼兒產生漱口和清潔牙齒的強烈愿望。。
活動準備:
黑餅干、盤子、手偶小羊、手偶大牙蟲、鏡子、杯子、水、臉盆、牙刷、牙膏等。
活動過程:
一、 引起幼兒興趣:去小羊家作客。
二、 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小羊請客吃黑餅干:餅干是黑的,牙齒會變黑嗎?
2。照鏡子:牙齒上怎么會有黑黑的?是什么?
如果不把黑餅干從牙齒上趕走,時間一長牙齒會不會生病?
3。小羊牙痛表演,出現大牙蟲。
4。討論:小羊好可憐,你喜歡大牙蟲嗎?
你的牙齒上也有黑餅干,時間一長也會長出大牙蟲,想個辦法趕走它?
三、 學習漱口
1。 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2。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a。幼兒自由表現漱口,教師進行提煉。
b。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呸。
c。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d。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里。(《刷牙歌》)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參與戶外活動,遵守集體活動規則及積極愉快的情緒。
2、能積極練習夾物雙腳跳和單腳跳。
3、初步培養幼兒不怕苦的意志。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重難點:
練習夾物雙腳跳和單腳跳。
能自主遵守游戲規則,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飛盤(人手一個)自制腳丫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
幼兒聽口令做動作:稍息、立正、向前看齊、原地踏步走等。
2、幼兒拿飛盤隨音樂做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拿飛盤自由探索玩法。(跳、扔)
2、結合幼兒探索,集體嘗試練習:雙腿夾飛盤雙腳行進跳
雙腿夾飛盤單腳跳
3、教師示范動作要點。
4、設計游戲活動:跳跳跳
游戲場地布置:起始線——雙腳夾物跳(兩米五)——單腳夾物跳(一米五)——雙腳夾物跳——單腳夾物跳——終止線將飛盤拋出
幼兒隨音樂分兩組游戲。
(三)結束部分:
1、幼兒隨音樂做放松活動。
《快樂跳跳跳》實驗教學活動反思
這次實驗教學活動,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好玩的飛盤,在熱身環節中,孩子們能隨著音樂和我一起做活動,對飛盤的玩法有了初步的認識,效果較好。其次在自主探索中,孩子們玩飛盤興趣很高,有頂在頭上走的、夾在腿上跳的、向上或向遠處使勁拋的,孩子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游戲中,孩子們興趣很高,充滿積極性。在夾物跳的講解示范中,對小班幼兒講解示范動作要領時必須清楚,而且要多次強調,這是幼兒練習基本動作的關鍵,在練習“雙腳夾物跳”這個基本動作時,先讓孩子們自由嘗試,然后請一名“正確動作”的孩子來展示,請幼兒仔細觀察,然后教師“也來學一學”,教師邊做動作邊講解動作要領,最后請孩子們一起來學一學。整個過程沒有直接的示范講解,而是幼兒在前,老師在后,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這里,以集體練習為主,個別指導的不多,而且練習的次數還可以再增幼兒初步掌握雙腳夾物跳的動作要領后,需要通過游戲或提高難度來保持他們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跳的動作,避免枯燥的純動作練習,因此,教師拔高要求——單腳夾物跳,使每次練習各有側重點,單腳夾物跳中,體現了“給幼兒的活動內容應具挑戰性”的教育理念。由于一開始先進行示范,所以幼兒不清楚游戲規則,沒有真正達到游戲的目的,孩子們對單腳夾物跳的掌握有難度,但在游戲活動中單雙腳夾物交替跳環節中,孩子們基本能達到目的。
此次活動結束后,我覺得對孩子們的要求要逐步拔高,在能力上也要循序漸進,不能奢望太高,適得其反。今后工作中,還要把事情考慮的更周到,為孩子們設身處地的著想,使孩子們在每節活動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走路、站立、和坐的姿勢。
2、通過圖片初步了解人體正確的姿勢,逐步養成吃用正確的姿勢。
3、知道保持正確的姿勢,可以不讓我們的骨骼變形。
活動準備:
1、認得脊柱側面圖兩副(直的和彎曲的)。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人體脊柱側面圖(直的)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是人體的骨骼透視圖,這是人體的什么部位?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出示彎曲的脊柱圖:
教師:現在著跟脊柱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的?是什么原因使它彎曲了?(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可能的原因)
3、引導幼兒自主地談談自己對人體骨骼的認識和了解。
教師可以進行簡單地介紹:
我們生下來時,身體中的骨頭包括脊柱都是軟的,因為我們不斷地吃進各種食物,骨頭吸收了營養就會長長、變硬、變粗,我們的個子就會長高。但是,骨頭在生廠的過程中,因為比較軟,所以很容易變形、變彎。像捏油泥一樣,你怎么去捏它就會變成什么形狀。我們的骨骼,你經常彎,它就會長成彎的,你長時間是直的,它就是直的。
4、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了解正確的坐、立、行走的姿勢,并進行練習。
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的姿勢是怎樣的?哪些姿勢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為什么?
分組請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正確的動作表演,強化幼兒正確姿勢的形成。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認識手帕,初步了解手帕的用途。
2、能正確使用手帕,逐步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3、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幼兒如何正確使用手帕教學準備:
1、準備好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漂亮手帕2、幼兒平時使用手帕的情景圖片3、實物投影儀4、錄音機、磁帶5、娃娃若干
教學課時:
一課時教育理論:
1、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使用過手帕,知道手帕可以擦鼻涕,擦嘴等,但現在隨著餐巾紙的泛濫,如何培養幼兒正確使用手帕,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所以有必要設計《小手帕》的健康活動,讓幼兒在玩手帕的游戲中,學會這個基本的生活技能和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知道節約是一種美德。
2、遵循以幼兒為活動主體,教師為活動的引導者。在整個活動中體現出參與性、互動性、趣味性。
3、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無意注意占主體地位,有意注意為次要地位,運用游戲的形式貫穿本節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
一、老師以變魔術的方式引出課題手帕師:寶寶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猜猜老師會送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呢?
師:瞧:禮物就在你們的椅子下。(在幼兒的小椅子下放一塊手帕)師:寶寶們趕快找一找,老師送你們的禮物是什么?(豐富詞匯:手帕)二、在幼兒玩、說、看、疊中學會正確使用手帕師:你們喜歡老師的禮物嗎?知道這小手帕可以干什么呢?請你們拿出手帕,一起玩一玩。
師:手帕可以幫助寶寶們干什么是呢?(手帕可以擦汗、擦鼻涕等)師:娃娃家的娃娃流鼻涕了,誰來幫幫他?這樣擦對嗎?誰有不同的擦法?(請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怎樣擦鼻涕?(學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師:娃娃的臉出汗了,誰來幫他擦擦?娃娃的手臟了,誰來幫他擦擦?(幼兒學習用手帕擦汗,擦手)師:手帕的本領真大,會幫助我們做許多事情,讓我們變得干凈漂亮,你們喜歡手帕嗎?
師:那我們應該怎樣愛護手帕呢?(幼兒講述)師:寶寶們講得真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里的寶寶是怎樣做的?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出示3張圖,讓幼兒講講怎樣正確使用手帕)(1)圖片一:一位小朋友在疊手帕,放進口袋里;(2)圖片二:一位小朋友在洗手帕,放在太陽下晾干;(3)圖片三:一位小朋友在用臟手帕擦嘴,并放在嘴里咬。
教師小結:寶寶們都知道怎樣愛護自己的手帕,手帕臟了自己洗,來我們一起來洗手帕。
(放洗手帕的音樂做洗手帕律動)。
師:手帕是我們的好朋友,每天和你們一起來上幼兒園。我們應該愛護它,來,我們一起來學疊手帕。看看誰疊得最整齊?(教師示范疊手帕,在實物投影上演示。教師邊講邊疊。邊對邊、角對角、折一折)教師小結:聽,手帕在說什么?“寶寶們,我喜歡干凈,你們用完我后,請你回家后把我洗干凈晾干,我喜歡每天換,用好后會疊好放在口袋里,每天要帶我上幼兒園,和寶寶們做好朋友。”
三、結束活動,大家一起玩手帕變變變的游戲師:今天老師送給你們的禮物就是手帕,我們帶上手帕一起出去玩一玩吧!
教學評析:
本活動在小班幼兒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設計的。并提供了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操作材料—手帕。在活動開始時,采用“送禮物”的方式,給幼兒帶來禮物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中,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初步了解手帕的用途,在針對“如何正確使用手帕”的這個教學重點時,先讓幼兒邊說邊做動作,我再出示三張圖片,讓幼兒對手帕的使用有直觀的了解。其次順其自然引出正確使用手帕這個環節,最后又以送禮物的祝愿回到和手帕交朋友上來。在這節課中,一直以手帕為幼兒的活動對象,幼兒通過玩一玩、說一說、看一看、疊一疊的活動方式,循序漸進地讓幼兒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手帕。在設計本活動時,處處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參與性,教師始終是活動的觀察者、引導者。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的特點,利用生活中一切滾動的物體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滾個不停的各種球、輪子、罐子、瓶子等這些運動的物體,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引發幼兒嘗試活動身體與滾動的物體一起玩耍。在玩中體驗滾動帶來的樂趣,從而感受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1. 讓孩子們嘗試活動身體。
2. 體驗滾動帶來的快樂。
3.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大球、小球、輪子、篩子,一切能滾動的物體,彩綢,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一、 激發幼兒興趣,導入課題1. 幼兒和老師伴隨音樂《我會轉》一起進入活動室。
2.熱身運動:《健康歌》
二、 感受球的滾動1.出示大球,與大球媽媽抱抱、親親。
2.大球媽媽與幼兒做“親親”游戲,幼兒感受球的滾動。
3.幼兒活動身體感受滾動。
4.玩各種球,感受滾動的快樂。
(1) 小朋友自由玩球,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滾球法。
(2) 教師個別指導與幼兒互動
5.集中分享交流
讓球寶寶們休息一下吧,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與球寶寶滾動的。
三、 感受其他物體的滾動1.提問幼兒還有什么物體是滾動的,引出大輪子。
2.幼兒與大輪子爸爸和輪子寶寶一起滾動游戲。
3.集中交流運動的感受(開心、快樂).
四、 拓展思維,發揮幼兒的想象力1.出示彩綢,引導幼兒怎樣才能讓彩綢與幼兒一起滾動。
2.啟發幼兒不同的滾動法。
五、放松活動《洗洗澡》、用彩帶做滾滾車回家,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說出常見早餐食物的名稱;
2.能對早餐進行簡單的分類;
3.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吃過的早餐。
活動準備:
"健康":《我的早餐》(參見幼兒用書)幼兒自帶的早餐(活動前提示家長準備,并告知幼兒早餐食物的名稱或者由幼兒園為各班準備幾種不同的早餐)、白紙、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
T:今天吃早餐了嗎?都吃了什么?最喜歡吃什么?
2.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中的《我的早餐》,了解不同種類的早餐。
3.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帶來的早餐,看看有哪些不同種類的早餐。
4.將幼兒的早餐用圖示記錄在白紙上,大家一起來看吃了哪些早餐,哪些早餐吃的人最多。
5.討論:如果沒吃早餐,會有什么感覺?
6.幼兒之間相互交換早餐,品嘗不同的早餐。
親子活動:
請家長在一周內盡量讓幼兒吃不同種類的早餐,并注意營養搭配,幫助幼兒了解早餐的名稱及搭配的簡單原因。和幼兒一起用圖畫或剪貼的方式記錄某天的早餐內容,并提醒幼兒帶到幼兒園向大家介紹。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發展跑的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2.在信號聲中,顏色的對應,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體驗幫助好朋友解決困難的樂趣。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向指定方向活目標快速地跑。
2.活動難點:向指定方向活目標快速地跑。
活動準備
1.用紅、黃、綠皺紙捻成的小蟲。
2.蘿卜、青菜、蘑菇、母雞圖片各一張。
3.綠筐3個。
4.紅、黃筐各一個。
5.泡沫墊36塊。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幼兒自由開火車進場。
2.聽音樂做小雞操。
小雞操
小雞小雞走走走,
餓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蟲快吃掉。
小雞小雞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
身體棒棒來做操。
擺擺手,彎彎腰,
做個健康的雞寶寶!
(二)練習部分
1.教師介紹游戲場景。
師:小雞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蘿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師帶領幼兒慢慢跑到“蔬菜寶寶家”,與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2.師:聽,是誰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師:哎呀,原來是許多蟲子在欺負青菜娃娃,我們怎么辦呢?
1.游戲“小雞捉蟲子”。
(1)教師一邊介紹游戲,一邊示范游戲玩法。小雞每次捉一條蟲子,捉好后送到綠筐里。要求“小雞”在捉蟲子時不要擠在一起。
(2)請1—2名幼兒示范游戲。
(3)幼兒集體游戲,把蟲子捉完。
(4)幼兒再次游戲。(在青菜、蘿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紅、綠、黃三種不同顏色的蟲子,增加紅、黃筐各一個。)提示幼兒,可以跑到青菜、蘿卜和蘑菇“家”捉蟲子,要把不同的蟲子分類放回不同的筐中。
(三)結束部分
1.聽音樂做放松運動。
教學反思
基于小班幼兒認識顏色的基礎,紅、黃、藍三色是小班幼兒能掌握認識的顏色,所以在活動中設計的小蟲也采用了這三種主顏色,在抓小蟲分類過程中很多幼兒都能按照要求進行分類,并且分類正確。但是還是不排除存在個別幼兒分類錯誤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會要求在重新進行游戲,重新進行分類,以鞏固對顏色的認識和物品的分類。想在美術活動中,也多涉及一些顏色的認識,幫助幼兒在其他領域活動中能開展關于顏色認識的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多種顏色知識了解。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內容
聰明的小熊
活動來源
預設
活動目標
1、學習聽信號手膝著地爬行,增強幼兒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重點難點
1、能根據信號的變化,變速和變換方向爬行。
2.倒退爬時別碰撞周圍的同伴。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材料準備
1、小鼓一只,水果圖片若干,供幼兒爬行的場地
2、小青蛙、小蜜蜂、小烏龜放置在場地的周圍,作為小動物的家,小熊頭飾若干,錄音機、磁帶若干。
活動過程
活動反思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師:(出示小熊頭飾)我是熊媽媽,那你們是誰呀?
我們小熊聽著音樂,活動一下身體吧!
二、聽信號變換方向和變速爬行。
師:咚咚咚,這是什么?媽媽要小熊聽著鼓聲來學本領。
(和幼兒商量怎么樣的信號是按照怎么樣爬
(1)聽信號向前爬、向后倒退爬和轉圈爬。
(2)聽信號向前變換速度爬。
(3)聽信號轉圈變換速度爬。
(4)聽信號交替爬行向前、轉圈變換速度爬和倒退著爬。
三、變換方式朝制定目標爬行。
師:我們小熊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吧!(跟著老師爬,最后爬回家)
四、游戲“小熊找水果”
師:在草地的那邊有很多的水果,我們一起去把他們運回家吧。
五、放松活動“小熊洗澡”。
師:小熊寶寶玩累了,出了很多汗,媽媽給你們洗個澡,沖一沖,抖一抖,搖一搖,小熊小熊真快活。
熊寶寶和媽媽一起回家。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8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九篇01-28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10篇01-27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編九篇01-31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七篇01-27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編8篇01-26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總六篇01-25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8篇02-01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1-30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8篇01-30
精選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