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內容:
有趣的辯論會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表現的愿望。
2、通過辯論使幼兒了解各種人與人相互依存的關系。
3、進一步了解周圍人們的勞動產生尊重與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前幼兒從清潔工、醫生、廚師三種職業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職業。
2、幼兒分成若干組,方隊牌四個。
3、各種常見職業卡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入場
A我是今天由我來主持這場辯論會。
B幼兒自選職業卡分別組成若干代表隊。師:今天來參加我們辯論會的有清潔工代表隊、廚師代表隊……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C今天我們辯論的主題是《哪種職業最有用》
2、現在辯論會開始
A分組闡述自己的職業是如何為大家服務的。
B自由辯論那種職業最有用要求:大膽表述,聲音響亮;小組合作闡述自己的觀點;幼兒積極參加辯論和討論,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
C互相自由交流,幼兒重新選擇方陣(幼兒根據自己對職業的進一步了解做出新的決定,你現在認為那種職業最有用。
3、集體小結:人與人之間的依存關系。
通過剛才的辯論和了解,我們發現每個職業都有用,離開清潔工我們就沒有好的生活環境,離開了醫生我們生病的時候就沒有人為我們治病,離開了廚師我們就不能享受到更美味的食品。想一想你還了解那些職業它有那些作用……原來呀我們誰也離不開誰,我們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
活動建議:
1、課前了解有關職業的特點。
2、在活動中我們應該給每個幼兒說話的機會,要引
導:幼兒說、鼓勵幼兒說、肯定
幼兒說,使幼兒樹立自信。
3、根據孩子的選擇來更換辯論的職業,如也可選擇理發
師、演員、教師等。
4、課前了解辯論是什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2、學習對給定的4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3、樂于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現,能在合作討論的基礎上發現問題。
活動準備:
教具:教師自己車的PPT。
學具:兩人一張新車圖片,兩人一套數卡(1 3 4 9)、筆和白紙。
教學重點:
了解幾個數字排列組合的規律。
教學難點:
尋找又快有全的排列組合方法。
活動過程:
一、在觀察的基礎上了解新車,引出課題
1、師:車上有什么?汽車由幾部分組成?
幼兒:車輪、車燈、車門、方向盤、座位┄┄
教師小結:汽車由車頭、車身、車尾三部分組成。
2、師:我這里有許多汽車的圖片,你們兩人一張圖片,看圖片上的車有什么特別?你喜歡它什么?
幼1:我的汽車車燈特別大、特別亮,晚上開車不怕黑。
幼2:我的汽車車門像大鳥的翅膀,可能還會飛吧!
幼兒在介紹自己汽車的同時,教師把幼兒的汽車圖片展示在黑板上。
師小結:只要車子在外形和功能上有改變,就成了一輛新車了。
3、師:你在馬路上還看見有哪些新車?
幼1:我見過奔馳跑車。
幼2:我見過只有兩個座位的轎車。
……
4、師:怎樣在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車?
幼1:看汽車的顏色。
幼2:看汽車的牌子,我家的汽車是東風雪鐵龍。
幼3:看汽車牌照。
師小結:每一輛汽車都有不同的車牌號碼。
(教師從幼兒熟悉的生活中取材,以輕松的觀察討論形式很快吸引了幼兒的興趣,并自然地引出了課題要解決的重點)
二、第一次操作,學習三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播放PPT“應老師的新車”,
師:這是老師的新車,是白色的海南馬自達。
師:老師的車牌上有4 3 9三個數字,你們猜猜我的號碼會是什么?有幾種不同的排列方法?
幼1:3 4 9
幼2:4 9 3
幼3:3 9 4
幼兒兩人結對合作,用三張數卡進行排列組合,一人排另一人記錄。(一組車牌一張紙)
2、展示車牌
每對孩子上交一張車牌,教師把上交的車牌展示在黑板上。
3 4 9 4 9 3 3 9 4 4 3 9 3 4 9
3 9 4 ┄┄
師:看看車牌號有重復嗎?假如大街上車牌一樣,警察會怎樣?
幼:警察就不會知道哪輛車闖紅燈。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測,拿掉重復的車牌。
師:誰手中還有與黑板上不一樣的車牌。
幼:9 4 3 9 3 4
師:有什么辦法又快又好地檢查出來。
師小結規律:1 2 3 1 3 2 2 1 3 2 3 1 3 1 2
3 2 1
(教師放手讓幼兒自己去發現不同的排列組合,自己總結3個數字的6種排列組合,并重視對幼兒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較好地解決了本活動的重點)
三、第二次操作,學習四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師:在3、4、9中再加一個數字1,大家試試用4個數字可以排出幾組不同的車牌。
2、師: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出來。
3、幼兒兩人合作,共同尋找和記錄四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3、張貼幼兒記下的車牌,師生共同檢驗。
(在第一次操作基礎上教師提升了難度,要求幼兒找出記得又快又全的方法,這一環節很好地解決了難點)
四、比較辨別車牌上的顏色、漢字和英文字母,了解車牌的不同
出示兩張車牌為滬DQ4349 和浙DO4349
1、師:應老師的車牌是4349,可是應老師還看見一個車牌也是4349,為什么會這樣?
幼:顏色不同。
師小結:藍色車牌是私家車,黃色車牌是教練車,黑色車牌是大使館的車。
2、師:我還看見看見顏色、數字都一樣的車牌,為什么會這樣?
幼1:車牌上的漢字不一樣。
幼2:英文字母也不一樣。
3、師小結:車牌上因為漢字、英文字母、數字排列組合不一樣,才有了千千萬萬的車牌號。
(這一環節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既讓幼兒了解了車牌上的文化,又讓幼兒了解了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手工區:花開了
數學區:看圖列式
建構區:春天的公園
語言區:指偶劇
表演區:春天在哪里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運用已掌握的手工技能制作春天的花。
2.激發幼兒編題的興趣,讓幼兒學習看圖或分合式列算式,編加、減應用題并列式。
活動準備:
1.各種彩紙、彩筆、剪刀、膠水等
2.編題卡若干。
指導要點:
1.引導用圓形紙、折疊粘貼等方法、制作春天美麗的花朵,并鼓勵幼兒用不同材料創造性地做不同的花。
2.提供圖片或分合式,指導幼兒描述清楚內容,按應用題的格式正確編加法或減法應用題,然后在記錄板上解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做大哥哥大姐姐的信心和自豪感,并有為弟弟、姐姐做榜樣的意識和責任感。
2、引導幼兒與小、中班幼兒交往,學習嘗試關照弟弟妹妹。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
4、能主動地與弟弟,妹妹交流,并能始終帶好弟弟,妹妹。
5、在活動中,體驗做哥哥,姐姐和幫助他人的經驗。
6、理解兒歌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1、大班幼兒已建立生活自理里方面的經驗。
2、與弟弟,妹妹有初步的接觸。
3、讓幼兒給小妹妹小弟弟準備禮物。折紙、一張畫,或其他。
活動過程:
1、討論結識弟弟,妹妹的方法:幼兒討論怎樣使弟弟,妹妹認識自己并喜歡自己的方法。
教師記錄幼兒交友的幾種方法并給予概括:
1)要很熱情主動。
2)送一件小禮品。
3)可以抱抱弟弟,妹妹。
4)向弟弟,妹妹介紹自己的名字。
5)教師鼓勵幼兒可以嘗試一下大家的好辦法,與弟弟,妹妹交朋友,體驗做哥哥,姐姐的快樂。
2、幼兒個別尋找弟弟,妹妹參加活動。
3、交流做哥哥,姐姐的體會,談談自己做哥哥,姐姐的.體會和想法。
4、教師提問:家里面有沒有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有什么區別?什么樣的小朋友才能做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可以為弟弟妹妹做什么?你們陪弟弟妹妹玩,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5、啟發幼兒回憶并講述自己過去剛入園的事情,并和現在對比,了解自己的進步。
6、預設提問:作為大班的哥哥姐姐,應該怎樣幫助小班的小朋友,讓他們不哭不鬧呢?
7、組織幼兒去小班進行大動帶小活,組織幼兒做禮物送給小班的小朋友。
8、回班后和幼兒一起交流這次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從中獲得了那些樂趣。
活動實錄:
孩子們興高采烈的來到小一班教室,把自己心愛的禮物送給弟弟妹妹,這些小弟弟,小妹妹有的拿著小禮物在玩,有的一會兒就扔到了地上,哥哥,姐姐看到了,不知所措,不時回頭朝老師張望。
活動小結:
幼兒積極的回憶并講述了自己剛剛進入幼兒園的事情,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了解了自己各方面的進步,變的懂事了許多。
延伸活動:
大帶小活動應該有更豐富的形式和內容,有了這次活動作鋪墊,弟弟妹妹已經裝進大孩子的心中,以后可以嘗試在更廣闊的范圍中開展大帶小的主題活動,如“手牽手去秋游”、“讓我來幫助你”、“快樂節日”等,不斷總結出大帶小活動所折射出的教育價值。
活動反思:
本學期是孩子們在幼兒園里的最后一個學期,即將成為小學生的他們在之前的幾次活動中意識到自己的成長,很興奮,我設計此次活動是想以此讓幼兒從關心自己轉向關注他人,通過陪弟弟妹妹玩,為弟弟妹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來體驗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哥哥姐姐們還為弟弟妹妹們演唱了歌曲,背誦了兒歌,還給他們送去了自己親手繪畫的作品,就在今天的活動“大手牽小手”中,哥哥姐姐還帶弟弟妹妹參觀了幼兒園,平日里愛亂跑亂撞的軒軒不見了。他們在活動中,特別小心的牽著弟弟妹妹,嘴里還不停的說:“走樓梯要小心,眼睛看好,一個跟著一個走,儼然就是一個小老師的樣子,看著孩子們的進步,我們十分高興,活動后,我還引導孩子們思考:我們還能為弟弟妹妹做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制度一個計劃吧。孩子們都想到了幫弟弟妹妹穿衣服、幫弟弟妹妹端飯、和弟弟妹妹一起做游戲等等,我把孩子們的這些想法都記錄了下來,接下來我們將聯系好小班的老師,引導孩子們分組去到小班執行自己的計劃,真正從活動中體驗自己是個姐姐了,可以幫弟弟妹妹做許多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了解生活中的數學
活動目的
1、經力對數量為8.9的物品進行分解、組合的過程,感知8、9的分解、組合。
2、感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3、培養初步的觀察力,思考能力。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8、9的分解組合,感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籌碼”、“數字卡片”、“分合號”
2、 學具:“籌碼”、“數字卡片”、“分合號”紙、筆人手一份。
3、 《操作冊》第27頁。
活動過程
一、運用“數字碰球”游戲復習數的分解、組合。
二、學習8的分解、組合。
1、教師分給幼兒每人8片籌碼,按自己的想法分成兩份,并用“數字卡片”、“分合號”記錄分解結果,先請分成7和1的幼兒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結果,引導幼兒感受將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雖然改變了兩個數字前后順序,但合起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2、請8分成2和6,3和5兩種分法的幼兒展示自己的分解過程和結果,引導幼兒找出與這種分法的另外兩種記錄結果。小結倆個部分數,交換了位置,合起來總數是一樣的。
3、請還有不同分法的幼兒展示:即8分成4和4.
4、讓幼兒集體完整地讀一讀8的分解和組合。
三、學習9的分解、組合
1、教師分給幼兒每人9片籌碼,讓幼兒嘗試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并引導幼兒在擺分合式時按一個分數 遞增,另一個部分數遞減的規律來擺分合式并記錄,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數字的分法。
2、 把幼兒分解的結果展示在黑板,并進行檢查。
四、游戲活動:做手指游戲“找部分數”。
五、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六、活動延伸:完成《操作冊》P27
教學反思
1、這節課活動目標很明確難度適中,大部分幼兒能聽懂,學會自己操作,幼兒動手能力也比教強,學習興趣濃厚
2不足:教師講課不夠幼兒化。上課時間太長。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五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四篇02-02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7篇01-31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匯編10篇01-26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匯編六篇01-24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2-01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5篇01-27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九篇01-25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8篇01-24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七篇02-01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四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