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魚,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樂意親近小魚,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魚盆,魚兒若干,喂魚的飼料等、半個塑料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小魚
1、小朋友,這是誰啦?和小魚們打個招呼吧。它在水里干什么呢?(引導游的動態)。我請小朋友來摸摸小鯽魚,和小鯽魚玩一玩,想想用什么好的方法來和它玩一玩。
二、請幼兒撈魚
1、提問:現在我請小朋又自己去撈小魚,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里。(塑料瓶)
三、感知外形特征。
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小魚的頭長得怎么樣的?來找找它的頭、尾、身子。它穿了一件什么顏色的衣服,魚身上一片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魚兒游自己的小腳嗎?為什么能在水里游呢?它的魚鰭又長在哪里呢?又是怎么游的呢?猜猜看它喜歡吃什么呢?
四、喂小魚
師幼一起來喂小魚,觀察小魚吃食。
活動反思:
剛開始出示食物小魚,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也開心的說:看,它在游。小朋友對于小動物還是非常喜愛的,也樂于參與其中。環節二請個別小朋友過來來嘗試的時候也比較困難,最基礎的方法,他們就是用手抓,而且整體秩序比較亂。接下重點部門觀察小魚時,讓小朋友自己回答問題時比較困難,可能因為他們的對于這方面的經驗不是很足,主要老師引導告知的比較多,后來想想可以讓他們先觀看下科學的視頻,再來回答。效果也許會好些,也加強小朋友的自主性。
小百科:魚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看看、猜猜黑白皮毛的動物,嘗試了解辨別各種動物的花紋。
2、喜歡、親近黑白皮毛小動物。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去動物園觀察各種各樣的動物,認識一些常見動物。
材料準備:ppt課件、黑白皮毛小動物圖片若干、常見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點擊ppt圖1:森林游樂園開張了,今天是開張第一天,熊貓經理宣布:第一天先歡迎和他身上皮毛顏色一樣的朋友。猜一猜會有哪些朋友來?(幼兒自由討論)
2、小結:熊貓經理身上的皮毛是黑色和白色組成的,所以只有身上皮毛是黑色和白色組成的動物才能來。
二、猜測、推斷,感受動物的皮毛特征
1、點擊ppt圖2:先后出現大棕熊、北極熊和小企鵝
(1)大棕熊是熊貓的朋友嗎?為什么?
(2)北極熊你們認識嗎?它生活在哪里?它是熊貓的朋友嗎?為什么?
(3)出示企鵝,它生活在哪里?它是熊貓的朋友嗎?為什么?
2、小結:小企鵝的肚子是白色的,翅膀是黑色的。和熊貓經理一樣,小企鵝的'皮毛是黑色和白色組成的,可以去森林游樂園玩。
三、猜朋友。
1、哎呀只來了一個朋友太少了,我們再來請請看,好嗎?
(引導孩子學講穿黑白衣服的動物朋友你們快來呀,快來游樂園玩呀?)
2、猜一猜,是誰呀?為什么猜它是斑馬呢?
圖3:出現斑馬局部皮毛、再次點擊ppt圖3出現斑馬全身圖
3、猜對了嗎?斑馬是熊貓的朋友嗎?(引導幼兒學說斑馬穿的衣服也是黑白的,一條一條的,和熊貓一樣,是熊貓的好朋友。)
4、聽動物叫聲,猜猜是誰?
圖4:先點擊聲音
5、它是誰呀?奶牛是熊貓的朋友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奶牛穿的衣服也是黑白的,一塊一塊的,和熊貓一樣,是熊貓的好朋友。)(圖5)奶牛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呢?我們每天生活中離得開牛奶嗎?(點擊ppt圖6)喝牛奶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引導孩子謝謝奶牛,你們辛苦了。)
6、森林游樂園一共來了幾個朋友呀?分別是誰呀?
圖:先后出現企鵝、斑馬和奶牛的皮毛花紋
7、師結:企鵝、斑馬和奶牛都是穿黑白衣服的動物朋友。它們的花紋有的是黑白一條一條的,有的是黑白一塊一塊的。
8、咦,它是誰?怎么還有黑白一點一點花紋的?
圖8:出現斑點狗
小結:它的名字叫斑點狗,它的皮毛上面有一點一點的小黑點,比奶牛的花紋小。和熊貓經理一樣,斑點狗的皮毛也是黑色和白色組成的,可以去森林游樂園玩。
9、圖9:熊貓經理的朋友們在游樂園玩得真開心。
四、找朋友。
穿黑白衣服的小動物還有好多,我們去邊上看一看找一找,找到了帶他們去游樂園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自己是從哪里來的,體驗爸爸媽媽的艱辛。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課件:我從哪里來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的形式與幼兒交流。
“寶寶們,你是從哪里來的呢?猜猜看。”
回答各異:有的說撿來的,有的說媽媽生出來的。
不同的回答給予不同的評價
二、看課件。
1. 爸爸的種子和媽媽的種子結合在一起。
師問:爸爸的種子像什么?(像小蝌蚪)師:這些小蝌蚪游得可真歡啊!學小蝌蚪游呀游的動作。
它們住在媽媽的肚子叫什么?(子宮)2:媽媽吃東西的情節,認識臍帶的作用3: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的情節,寶寶在肚子里會干什么?
幼兒:會睡覺,會伸手,也會翻身……我們一起來學小胎兒做做動作吧。
師:媽媽為了寶寶要改變許多不好的習慣。
4寶寶出生時的樣子。
有的寶寶自己爬出來,有的需要醫生幫忙。寶寶出生了,大家叫他嬰兒或新生兒。
三、感受媽媽的辛苦,表達對媽媽的愛。對媽媽說一句感謝的話。
媽媽我愛你! 媽媽真辛苦!
我要幫媽媽做事。 我要聽媽媽的話。
課后小結:
成功之處:上好一節科學活動,特別是有關寶寶出生方面的課,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把握不好,會變得很枯燥,我充分利用課件將深奧的知識簡單化,使孩子明白一個生命史如何起源的,更體驗到母親的艱辛,在孩子的言行中有不少寶寶明白自己是媽媽生出來的。相信這節課后,他們明白,一個生命創造是爸爸媽媽共同努力的。
不足之處:如果能請一位懷孕的媽媽或醫生阿姨講述媽媽懷孕時的艱辛,講講寶寶出生時的故事,幼兒會更感興趣,記憶會更深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游戲目標
1.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躲閃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感受與老師、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游戲準備
漁網一個;在場地上畫一個能容納全體幼兒的大圓圈當池塘,畫一個小圓圈當魚簍;課前學習兒歌《小魚游》。
游戲過程
一、熱身運動。
二、學習小魚游,為游戲活動做好鋪墊。
1.小魚是怎么游的?(鼓勵幼兒嘗試學學小魚的各種游的動作)
2.教師帶領邊念兒歌邊四處自由學習小魚游。
三、第一次游戲。
1.小魚們已經學會游泳了,現在要請你們游進小池塘,漁夫要來捕魚嘍!
2.師幼游戲。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明確游戲規則:教師扮演漁夫,手持漁網站在池塘邊,幼兒扮演小魚四散站在池塘里。游戲開始,幼兒邊模仿小魚游邊念兒歌“小魚小魚游游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向上游,向下游,游來游去樂悠悠。”念完后,教師說“捕魚了”,并在池塘邊來回跑動,用漁網捕魚。“小魚”在池塘里四散跑著躲閃,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魚”離開池塘站到魚簍里。等捕到三四條“小魚”后,游戲暫停,大家一起數數捕到幾條“小魚”,游戲重新開始。
3.分享游戲體驗,評價游戲結果
剛才這幾條小魚為什么會被漁夫捕到呢?(點評游戲中幼兒的個別行為,通過“小魚不能游出池塘,否則會渴死的”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小魚怎樣才可以保護好自己不讓漁夫抓到呢?(引出當幼兒將要被捕到時可以蹲下,表示游到深水區逃走了)
4.再次游戲
四、第二次游戲。
玩法1.幼兒邊模仿小魚游邊念兒歌“大魚大魚游游游……”當教師說到“X人來變魚兒游時”,幼兒迅速按相應數量組合,此時漁夫說“捕魚了”開始捕魚,當魚頭和魚身分開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魚也算捕到。
玩法2.每個幼兒分別頭戴紅、黃、藍不同顏色的魚頭飾,模仿小魚游邊念兒歌“小魚小魚游……”,當教師說到“變成大魚游游游”時,幼兒迅速按頭飾相同顏色組合變成大魚,此時漁夫說“捕魚了”開始捕魚,當魚頭和魚身分開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魚也算捕到。(或者可以分紅、黃、藍三種不同顏色的漁網捕不同顏色的魚)
小百科:漁夫,泛指捕魚的人,包括漁民,屬第一級產業的職業。漁夫每次捕魚時要使用一些工具,再拿到市場販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點、線以及點線的組合,繪畫表現太陽的光芒。
2、通過欣賞教師的范畫、遷移已有的點線經驗,豐富點、線的多樣性。
3、感受自由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畫圓的經驗,會畫點和簡單的線條;有水粉筆繪畫的經驗。
2、范畫:三幅彩色太陽的圖片。
3、水粉筆人手一支,黑色卡紙人手一張,顏料(紅、黃、藍、綠、橘黃),每組一個分類盒(裝好顏料)、兩塊抹布、兩個洗筆罐。
活動過程:
1、出示三幅太陽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1)以《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導入。
①教師:你們還記得《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嗎?小兔子找到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暖暖的。
②教師:今天,老師找到了三種不同的太陽。請你看看,這些和小兔子找的太陽一樣嗎?
(2)教師出示三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①教師:這三個太陽什么地方不一樣?
②教師:它們的光芒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呢?
③教師:還有什么線也可以來和太陽做朋友,變成它的光芒呢?
(3)教師小結:太陽的光芒各種各樣,可以用點畫,也可以用線畫,真漂亮!
2、教師交代作畫要求。
(1)用語言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教師:小兔子找到太陽了,你們想不想也找一個屬于自己的太陽?
(2)引導幼兒思考。
①教師:今天我們都要來設計一個太陽。畫太陽時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②教師:你想邀請點點、線線還是點線一起來做太陽的光芒呢?
③教師:你想用什么樣的點點(線線)呢?
教師在引導幼兒思考的時候,可以通過追問的方式,如"你想用什么樣的點(線)"調動幼兒已有的點、線經驗,為后期的創作打下基礎。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教師用情境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和點表現太陽的光芒。
(2)關注個別需要幫助的幼兒。
4、幼兒自由欣賞同伴的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個太陽?這個小朋友找誰來做太陽光芒的呀?
活動建議: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不同顏色的油泥,讓幼兒制作太陽。
②游戲區:和幼兒一起玩"太陽傘"的游戲。
環境創設:
將兩個幼兒的作品背對背粘貼,在畫紙的中間填入棉花或其他填充物,做成立體的太陽懸掛在活動室。
家園共育:
①家長可以向幼兒講解、介紹有關太陽的小知識。
②家長可以和幼兒收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例如一次性紙盤、筷子、吸管等,共同手工制作太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本班幼兒存在明顯個體差異,有的小朋友各方面發展很均衡,有的小朋友性格倆級分化,還有的小朋友心智發展比較慢,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不合群,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缺點很多,很不自信,因此我把《樂隊不能沒有小豬》這本繪本帶到小朋友身邊告訴他們小一班是一個集體,并且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長處,讓他們更加有自信。更大膽表現自己。
活動目標
1、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知道自己的優點。
2、能夠在平時的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
3、樂器有一定了解知道名字。
活動準備
圖書;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形式導入故事。
師:小朋友們,你認為自己有什么優點嗎?
幼:(……)
師:今天小豬要和小朋友們分享一個故事,可是小豬遇到了麻煩,他好不開心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遇到了什么麻煩了好不好?
二、出示ppt第一第二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怎么了?他和別人相比有什么區別嗎?小豬為什么不想要別人叫他”小”豬那?
出示ppt第三第四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的哥哥姐姐們在干嘛?他們手里拿的都是什么你知道嗎?(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名字)
師:小朋友看看,小豬這個時候在干嘛?小豬也想和哥哥姐姐門一起參加樂隊演出
出示ppt第七第八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為什么不高興了?小朋友們想一想自己什么時候會不開心?
出示ppt第十三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沒有小豬的樂隊怎么樣?小朋友仔細觀察。如果你換成小豬你會怎么做?
出示ppt最后一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個樂隊里小豬在干什么?他做了指揮,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時候的樂隊和之前的樂隊你認為有什么區別嗎?
活動:
小朋友們,小豬做了樂隊的指揮,你們覺得最小的小豬厲害嗎?小豬開始的時候很苦惱因為他覺得自己太小了,什么事情也干不了,可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一樣的,我們都要像小豬學習,要知道自己的長處,要大膽表現自己,這樣每個小朋友都是最棒的。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六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四篇01-27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6篇02-02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9篇01-30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7篇01-25
關于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2-01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1-29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集錦6篇02-02
幼兒園小班睡覺教案范文集錦八篇02-02
幼兒園小班夏天教案范文集錦8篇02-02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集錦八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