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社會教案

時間:2021-12-30 11:35:4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五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愿意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媽媽的明顯特征。

  2.嘗試用語言或行為表達對媽媽的愛,學說短句“媽媽,我愛您”。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知道媽媽最明顯的特征。

  2.材料準備。

  幼兒自備媽媽的照片一張,幼兒學習資源1第11~12頁。

  活動過程

  1.說一說:我的媽媽。

  師:今天,寶貝們都帶著自己媽媽的照片來了。

  師:那誰來說一說你的媽媽都有什么特征?

  幼:自由回答。

  師:說了這么多,那你們愛媽媽嗎?你是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的呢?

  2.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引導幼兒逐幅觀察畫面,感知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師:今天咱們班來了好幾個小動物,他們也很愛自己的媽媽,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豬在干什么?媽媽高興嗎?(小豬送給媽媽一張畫,媽媽很高興。)

  小猴送給媽媽什么呢?媽媽感覺怎么樣?(小猴送給媽媽一朵花,媽媽很開心。)

  小熊幫媽媽做什么?媽媽什么表情?(小熊幫媽媽提菜,媽媽在笑。)

  小朋友在做什么?媽媽開心嗎?(小朋友和媽媽擁抱,媽媽很開心。)

  小結: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媽媽,還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你們能為自己的媽媽做什么呢?(引導幼兒學說“媽媽,我愛您”)

  3.交流小結。

  師:剛才小動物們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有的送禮物,有的幫媽媽做事情,有的抱抱媽媽。你想怎么表達對媽媽的愛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結:請小朋友回到家后,先向媽媽說一句好聽的話“媽媽,我愛您”,再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反思

  在備課時,我發現全文共五個小節,分別選取了“夏夜扇涼”、“雨天送傘”等五個生活場景來表現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細細品味這幾件事,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大部分應該在我們孩子的身上發生過,應該很容易引發他們的共鳴。另外,五節詩的結構相同:都是先陳述事情,最后以“媽媽的愛”作結。鑒于以上原因,我設計了仿寫的環節,而且對仿寫的效果也充滿了期待。

  然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卻給我潑了一盆冷水:當我讓學生說說媽媽做過的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了她的愛?發言者聊聊。再次啟發后,大部分學生依然保持了沉默!說不出來,自然也就寫不好。課堂上只有個別學生完成了一個小節的仿寫,不得已,課堂練習只能布置成家庭作業。

  課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反思,從主、客觀兩個方面總結了失敗的原因:

  先說主觀原因。雖然文中的幾個事例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小事,但在教學中,我沒能找到有效方法,將學生帶進文本,從而使學生與文本產生強烈共鳴,勾起學生對類似經歷的回憶。學生無話可說,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說客觀原因。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已經習慣了“被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被大人愛著、寵著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例如:媽媽洗衣服,爸爸輔導作業之類的事,在孩子們眼中,他們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沒什么特別的,自然就很難將這些小事與愛聯系在一起了!一句話:現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愛,而是感受愛的.能力!

  我手寫我心。只有心里有了真情實感,才可能寫出好的習作出來。“三八”節前夕,我布置了一篇日記:媽媽的一天。希望孩子們能走進媽媽的生活,用心感受媽媽的愛!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就像我們大班的楊旗,每天早上爸爸送她上幼兒園都要走十多里的山路,每天兩個來回需要的不僅是體力還有毅力以及對孩子的愛,有一天我無意中問道:“楊旗,你是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楊旗竟然說喜歡媽媽,不喜歡爸爸,驚訝的同時我在思考: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于是我就想滲透了一些關于爸爸的活動,引導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了解爸爸的工作,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敬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2、認知目標:幼兒萌發了解不同行業的愿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能力目標: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經驗準備:

  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物質準備:

  爸爸的照片

  課件準備:

  mp3《我的好爸爸》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為他們唱支歌吧(提前做好安排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剛才大家唱到世上只有媽媽好,其實爸爸好不好?你喜不喜歡他?

  二、介紹自己的爸爸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么?”

  2、拿出爸爸的照片,引導幼兒在小組內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指名幾個幼兒向大家介紹爸爸。(可以是爸爸的名字、年齡、工作、愛好、外貌或者性格等等.在孩子介紹完畢后要鼓勵說的清楚的孩子,注意培養孩子聽說能力)。

  三、了解爸爸的工作

  1、剛才有不少孩子介紹了爸爸的工作,下面我看看我們班有哪些孩子的爸爸在外務工。了解一下他們在外都干什么工作。如果有在煤窯挖煤的爸爸,可以展示一塊黑煤給孩子看看,想想爸爸每天都和這黑漆漆的煤炭打交道臟不累不?我聽有個叫小胖的孩子說:爸爸總是在外面打工也不管我,有時他給我打電話我都不想理他。你們認為小胖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2、介紹幾位特殊家庭的爸爸(吳自政、李鑫這倆孩子只有爸爸沒有媽媽,他們日常既當爹又當媽,真是不容易,希望他們倆能多多的體諒爸爸,做一個乖孩子。)

  四、激發情感

  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么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也可以給在外打工的爸爸打電話等)。

  五、延伸活動:

  學唱歌曲《好爸爸壞爸爸》。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與他人分享食物與玩具。

  2、學習關心同伴和他人。

  活動一、分香蕉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初步感知與別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2、學習關心別人,和他人分享。

  活動準備: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提出要求,觀看表演。媽媽買了小明最愛吃的香蕉,回到家中。小明很高興的接過香蕉。一根組奶奶,一根給媽媽,留下一根給爸爸,剩下一根自己吃。奶奶,媽媽夸獎小明,小明聽了心里真高興,臉上笑瞇瞇的。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感知與別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A、小明為什么臉上笑瞇瞇的? B、小明為什么高興? C、奶奶,媽媽為什么夸獎小明?

  小結:小明把最喜歡吃的香蕉,分給奶奶、媽媽,爸爸吃,關心他們。奶奶,媽媽夸獎他,所以他感到高興、快樂。 D、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么做?

  活動二:吃桔子 活動目標:通過實際活動讓幼兒學習如何與他人分享,體會分享后的快樂。活動準備:少于幼兒人數的桔子。

  活動過程:

  1、教師分發少于幼兒人數的桔子,設置問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我最喜歡吃的桔子,我要分給大家吃。

  2、啟發幼兒想辦法,關心他人。 提問:哎呀!桔子不夠分了,怎么辦?

  3、表揚關心他人,分桔子的幼兒。 教師把桔子分給小朋友,看到你們喜歡吃桔子,心里真高興。

  討論

  A、開始,有些小朋友沒有拿到桔子心里怎么樣?

  B、你們吃到桔子心里怎么樣?

  C、你們為什么把桔子分給小朋友吃?

  小結:我們關心別人,別人就會快樂。看到別人快樂,我們心里就會高興。

  活動三;和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目標:讓幼兒主動地關心他人。活動準備:每周一交,請小朋友帶最喜歡的玩具或食物來園。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的要求。我們關心別人,別人就會快樂。看到別人快樂,我們心里就會高興。以后我們把最喜歡的玩具或食物帶到幼兒園,給好朋友玩和吃。

  2、活動中提醒幼兒愛護別人的玩具。

  3、每次活動結束后,教師都要詢問幼兒的感受,解決存在的問題。引導幼兒從關心他人中獲得快樂。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需要幫助的人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懂得怎樣幫助我們身邊的人。

  2、激發幼兒關愛別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設備、捐助箱、圖書、玩具。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回憶交流

  1、觀看“獻愛心捐助活動”的錄象。

  2、教師提問: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給誰捐款?為什么要給災區的小朋友捐款?

  3、師小結:生活中有困難的人需要我們去幫助, 讓我們來看看照片上還有哪些人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

  二、觀察圖片 分享討論

  1、出示圖片一 (有人摔倒了)

  圖片二 (有人生病了)

  圖片三 (老爺爺背著包在吃力地走路)

  圖片四 (三輪車阿姨在吃力地騎車

  2、提問:

  (1) 你遇到了這些事會怎么做?你想幫助誰,有什么好辦法?

  (2)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人也需要我們去關心和幫助?

  3、幼兒討論:如果我遇到了這些事會怎么做?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

  4、師小結:

  大家都很愿意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且還想了很多的辦法。平時我們經常看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也會幫助一些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這些人,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怎樣關心、幫助別人的。

  三、觀看幻燈片拓展經驗

  1、講講圖片上他們是怎樣幫助別人的。

  2、小結: 原來我們周圍有很多人需要大家的關心和幫助,幫助了別人我們也會變得很快樂的。

  3、引導幼兒獻愛心捐助災區小朋友。

  四、活動延伸 情感激發

  1、出示災區小朋友的來信,激發孩子的興趣。

  2、老師讀信,激發孩子想幫助災區小朋友的愿望。聽了來信你們說怎么辦?

  3、幼兒依次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上來捐助,在“愛的奉獻”樂曲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植物生長記錄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

  準備:

  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簽。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長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物的興趣。

  2.提示幼兒植物生長是漫長的過程,不象錄相演的那樣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觀察,看看種子什么時候發芽,什么時候開花……

  3.啟發幼兒用畫和測量的形式來記錄它的生長。

  4.示范記錄方法。

  要求:看生長情況,數葉片,量株高,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本上。記錄可以用寫數字或涂色高度、數量、空格的統計辦法。提醒幼兒植物未發芽前,用圓圈或三角形代表無變化。

  5.請幼兒分組作記錄練習,提示幼兒每日的觀察記錄時間,以及輪流記錄的方法。

  6.活動結束后注意觀察,觀察和督促幼兒的記錄,請幼兒定期向全班匯報記錄結果,逐漸形成責任心和任務意識。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2、體驗自我服務帶來的快樂。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繪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拉鏈馬甲一人一件。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游戲,引入主題說說自己能做那些事情。

  提問:你們自己都能做些什么事情?

  小結:原來寶寶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分享交流,哪些事情我們可以自己做。

  播放課件說說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提問: 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小結: 搭積木、收玩具、洗手、吃飯、刷牙、鋪被子、脫褲子。

  3、體驗表達,進一步升華:

  游戲--穿衣小能手。

  比賽規則:聽到口哨聲開始穿衣服,不能穿反,拉好拉鏈,先完成者為勝。

  如有小朋友不會穿,教師進行教授: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鉆洞子,左鉆鉆,右鉆鉆,吱吱吱吱上房子。

  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太棒了,自己的事情都會自己做。今天又學了穿馬甲的新本領,我們回班上把這個本領告訴沒有學過的小朋友吧。

  教學反思

  從那以后,我不再幫幼兒穿衣服,而是限制時間讓他們自己穿,并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幼兒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很強。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找機會鍛煉他們,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讓他們經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長。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6篇01-30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八篇01-30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5篇01-24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2-01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九篇01-31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九篇01-29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八篇01-27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5篇01-27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5篇01-24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九篇02-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在线中文国产精品一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五月天综合网站日本 |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福利网入口久久 | 在线看亚洲福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