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一、目標:
1、科學、正確地面對性話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了解基本的防衛方法。
3、能自由地表達,積極地思維。
二、準備:
1、活動前的調查,對兩性的區別有了初步的認識。
2、搜集大量的性教育資料,以應對課堂上孩子們的突發提問。
3、角色分工、互助協調,布置有關兩性知識的活動區角,提供較為豐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三、過程:
1、談話引入,講解什么是“性”。
師:“現在請小朋友分成男孩、女孩兩組。”(幼兒根據要求分組)
師:“我們一起相互觀察一下對面的小朋友和我們自己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闡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么區別,充分討論自己對性別的看法)
師:“從什么地方看出不同?這些地方說明他(她)是什么性別的?”
幼1:“女孩子的頭發長長的,梳辮子的。”
幼2:“男孩子平時上廁所都是站著的。”
2、思考:什么是“性”?
師:從這些地方我們都能區分出我們不同的性別,看來“性”是和我們的身體密切相關的,不光是從頭發的長短就能判斷性別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代表著性別差異的。是哪些部位呢?
幼:“什么地方呀?”
師:“就是我們穿衣服遮起來的部位”
3、明確身體的隱私部位,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
師:“這有一段視頻,大家看完后有什么舉手告訴大家。”(觀看《蠟筆小新》隨便脫褲子的行為視頻,并進行討論。)
幼1:“小新不講衛生。”
幼2:“都不知道害羞的。”
師:“現在我們知道什么部位是要保護的,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的。”(用游泳講解)
師:“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的,我們要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因為那是我們的隱私,隨便暴露自己的隱私是不禮貌的行為。
4、游戲:“找朋友”。
體驗與朋友的親密接觸,討論哪些接觸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觸?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定時的睡覺、按時吃飯是人體的需要,常吃零食會影響身體不利。
2、初步的了解人體生物鐘,能夠說出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
3、愿意按時的進餐,控制零食和正常的作息。
活動準備:1、鬧鐘一個2、熊寶寶大圖片或長毛絨玩具一個,熊寶寶的肚子上有一個可以撥動時針的鐘。
3、幼兒用書:《腸胃小鬧鐘》。
活動過程:
1、出示鬧鐘,表演熊寶寶的一天生活。
早上鬧鐘響了,熊寶寶起床了,該吃飯了。
中午鬧鐘響了,熊寶寶肚子餓了,該吃午飯了,吃完午飯該吃午覺了。
晚上的時間到了,熊寶寶肚子餓了,該吃晚飯了,吃完晚飯看一會電視熊寶寶就瞌睡了,該睡覺了。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要定時間睡覺、按時吃飯、讓幼兒初步理解人體生物鐘的含義。
熊寶寶為什么這些時候要做這些事情?
討論:你有過到時候就想吃飯、就像睡覺的感覺嗎?
3、讓幼兒看小熊表演,并了解常吃零食會影響正餐的食欲。
表演:小熊早上、中午亂吃零食,老師撥動小熊肚子上的鐘提示生物鐘的蓄亂,到吃飯時間就不想吃。
小熊這樣亂吃零食,身體會有什么感覺。
討論:如果我們不遵守人生生物規律會怎么樣?
4、引導幼兒討論:如果爸爸媽媽飯菜還沒有做好,自己肚子餓了怎么辦?
可以先吃一兩塊餅干,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的允許下先吃菜,或者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爭取大家能夠快一點吃到飯菜。
5、讓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這是該做什么”加深對人體生物鐘的了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教育源自幼兒生活”。孩子們都經常聽大人們說要愛護牙齒,但是在行動上卻不是那么主動,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抱著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動畫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一種形式,借助多媒體設計的課件,在活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兒很感興趣。活動分成三個大環節。一、認識牙齒的功能;二、認識齲齒的和愛護牙齒;三、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三個環節分工清晰,環環相扣。讓幼兒了解牙齒,認識齲齒的原因、危害,從而主動地去保護牙齒。活動采用了了解原因、經驗交流、親身體驗、表述總結等教學方式,讓幼兒多方面地感知,感受,從而使知識內化為幼兒的主動行為。
活動目標:
1.了解牙齒的作用和保護牙齒一些簡單常識,知道保護牙齒。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用牙衛生習慣。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如何刷牙
活動難點: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并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每人小鏡子一面。口杯、牙刷一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觀看動畫片:《牙齒逃跑了》引導幼兒了解牙齒的用處。
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部好看的動畫片,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1.看片斷(一)
師提問:皮皮睡覺前都做了些什么?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
2.看片斷(二)
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牙齒遭到破壞會受得了嗎?
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3.看片斷(三)
師提問:牙齒為什么逃跑了?(因為不刷牙,會齲齒,牙齒生氣了就逃跑了)
沒有了牙齒,人會怎么樣?(引導幼兒回答牙齒的用處)
3.牙齒有哪些作用呢?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展示牙齒的功能。(咀嚼、發音、美觀)
4.小結:牙齒的用處可大了,可以幫助咬斷嚼碎食物;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發音,使我們說話清楚;讓我們變得漂亮。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護牙齒。
(二)探究保護牙齒的方法
1.小朋友們有蛀牙嗎?請幼兒同伴間互相看看、說說。
2.自己每人拿一面小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蛀牙。
3.出示課件圖片,認知齲齒。
師:牙齒非常有用,我們要保護自己的牙齒,那么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呢?小朋友和小伙伴討論一下吧!
4.結合課件圖片,教師小結保護牙齒的方法:早晚刷牙、不咬硬物、少吃糖、定期檢查。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正確的刷牙方法。觀看課件《樂樂學刷牙》每位幼兒跟隨動畫一起學刷牙。
6.看完動畫課件,老師結合模型帶領幼兒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老師先示范,再請個別幼兒嘗試)
7.表演《刷牙歌》
(三)活動結束:
1、播放刷牙方法的圖片,幼兒在圖片提示下體驗鞏固正確的刷牙方法。
2、幼兒刷牙,老師巡視指導。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胖”和“瘦”的外形特征,體驗胖與瘦對生活的影響。
2.嘗試用圖片和身體動作等多種形式表現胖與瘦的特征。
3.知道胖和瘦對健康的影響,樂意過健康的生活。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胖”和“瘦”對生活的影響;
活動難點:
能用圖片和身體動作等多種形式表現胖與瘦的特征,知道應該保持健康
活動準備:
1.“胖”和“瘦”的圖片(或照片),如人、動物的圖片或者錄像資料等。
2.課件《胖胖和瘦瘦》
活動過程:
一、啟發幼兒感受“胖”和“瘦”的外形特征。
1.教師:你覺得胖的人是什么樣的,瘦的人又是什么樣的?直接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看圖說一說“胖”“瘦”的特點。
2.和幼兒一起看“胖和瘦”的人的圖片,引導從身體的外形,如臉龐大小,手臂、腿的粗細等方面比較“胖”與“瘦”的不同。
教師:我們一起看著圖片來說一說胖胖和瘦瘦的樣子。
3.與幼兒一起用身體動作表現“胖”和“瘦”的特征:如全身縮起來表現瘦瘦的樣子,兩腿下蹲、雙手抱大樹狀表現胖胖的樣子等。鼓勵幼兒運用各種姿態展現自己所理解的“胖”和“瘦”。
教師:大家都把胖胖和瘦瘦的樣子說了出來,那你們有誰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現一下胖胖和瘦瘦呢?(胖胖怎么爬樓梯的?怎么踢球的?突出胖胖煩惱的地方。)
二、引導幼兒體驗“胖”和“瘦”對生活的影響。
1.播放視頻,讓幼兒了解胖胖的煩惱。胖胖和瘦瘦的視頻都應具備。
教師:剛剛大家模仿胖胖和瘦瘦,感覺舒不舒服啊?老師這里有一段視頻,我們來看看里面的胖胖和小朋友們模仿的一不一樣,他有什么煩惱?
2.教師:胖胖還有什么地方比較煩惱的?瘦瘦呢?為什么?(如胖的人爬樓梯很累、不停地喘氣,胖人能吃很多很多的食物,并越來越胖,太胖了還會生病,影響身體的健康;太瘦的人做事情沒有力氣,飯量小,身體缺乏營養,還會常常生病而顯得更瘦等)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生活來說一說胖胖和瘦瘦的煩惱。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找出煩惱的原因。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些胖胖和瘦瘦煩惱的原因,有誰能來把它找出來,貼在對應的位置。
教師出示課件,幫助幼兒理解胖胖和瘦瘦不健康的原因。
三、引導幼兒初步感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1.教師:剛才小朋友們都找到了胖胖和瘦瘦的煩惱的原因,現在,我們要幫胖胖和瘦瘦解決煩惱,讓他們變得健康,你們來想一想,胖胖應該怎么做?瘦瘦應該怎么做?
2.出示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不胖不瘦”,保持健康。
教師:現在我們知道了太胖和太瘦都是不好的,對我們的身體都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呢“不胖不瘦”才是健康的。那么怎么樣才能“不胖不瘦”呢?
引導幼兒說出健康的飲食,強調對于碳酸飲料、油炸食物等食用要注意量,不能多吃。
師幼小結:想要保持健康,合理的飲食結構很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葷菜素菜都要吃,少吃油炸食品,加強鍛煉,保證睡眠。
3.與幼兒一起布置“棒棒的世界”,明確不胖不瘦才是“棒棒的”,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念。
教師:大家都說了這么多的方法,誰來把上面的這些換一下,讓胖胖和瘦瘦健康起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整個教案的選擇上有很大的問題,無法同時兼顧“胖胖”和“瘦瘦”兩個方面,活動比較混亂,沒有很好地將環節和環節之間緊扣起來。在第二環節中,只播放了“胖胖的煩惱”并且視頻過于搞笑沒有突出“胖胖”不方便的地方,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在第三環節中,對于一些垃圾食品、碳酸飲料等容易使人發胖的食物沒有強調量的問題,在幼兒動手分類時很多食物是兩者都喜歡的,所以做不到明顯的分類,材料的準備還有很多不足,導致幼兒沒能很好地理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快樂口袋》是篇格調歡快、充滿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故事里的裝滿小動物快樂的"神奇口袋"不但讓小動物們充滿友愛、快樂,還能幫助小動物們克服困難、重新找回快樂,它生動、有趣、充滿愛心的情感主題,既讓幼兒在聽賞中著迷,又留給了幼兒思考問題的空間,還能讓幼兒很直觀地明白快樂是什么,快樂究竟在哪兒?活動中教師首先運用直觀教學法導入課題使幼兒對"快樂口袋"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一定的具象認識,然后通過形象的講述故事和層層遞進地提問幫助幼兒快速的理解了的故事內容。幼兒欣賞并理解作品之后已將自己完全融入故事情境之中,這樣教師便順水推舟地過渡到游戲環節,讓幼兒對著實物"快樂口袋"說說自己的快樂,這時幼兒便說出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豐富多樣的快樂事兒,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活動目標:
1、體驗開心快樂。
2、與他人共同分享快樂,培養樂觀、向上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制作一實物"快樂口袋"
2、自己喜歡的照片
3、故事圖片重難點分析:
重點:創設寬松的心理氛圍,通過活動體驗開心快樂。
難點:引導幼兒理解分享的含義,與他人共同分享快樂。
活動過程:
一、問問——————設置疑點,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通過展示實物教具"快樂口袋",提問并導入課題。
教師:"老師這兒有一個神奇的口袋,你們看,口袋上有什么呀?"——————引導幼兒觀察口袋上有關快樂的畫面。教師:"哦,是開心的笑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口袋里裝了什么。"老師取出袋內照片,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照片。照片里都有誰?當時你在做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還能用什么方式表現你的快樂呢?(請幼兒唱歌或跳舞)教師:小朋友帶來的都是開心、快樂的照片,那除了開心的笑,還有什么表情呢?(還會哭、會生氣)生氣的時候什么樣子,請幼兒表演一下。那生氣、哭鼻子和笑哪個好呢?(笑)笑起來很快樂,今天徐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個有關快樂的故事《快樂口袋》,我們一起聽一聽。
二、聽聽——————幼兒欣賞故事,體驗作品經驗。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后進行層層遞進地提問,使幼兒對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教師:"故事里有誰對著口袋說了快樂的事?""小動物分別對著快樂口袋說了什么?""后來森林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小動物們心里感覺怎么樣?"是什么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小結:是快樂口袋讓小動物們想起了以前許多快樂的事,大家又重新快樂起來。小朋友們平時肯定也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那我們要像故事里的小動物一樣想辦法解決它,多想一些開心的事,你就會變得很快樂。
三、玩玩—————把快樂告訴口袋,鞏固經驗。
1、教師:"故事中的小動物有那么多快樂的事兒,你們平時遇到過快樂的事兒嗎?""我們來做個游戲———把快樂告訴口袋,你們能像小動物一樣也把自己的快樂對著口袋說說嗎,讓大家一起來分享。"2、請幼兒講快樂的事情。
3、老師講快樂的事。
教師:小朋友講了那么多快樂的事,老師也有快樂,徐老師也來講一講。
教師小結:小朋友有快樂的事,老師有快樂的事,相信在座的客人也有他們的快樂。原來快樂屬于每一個人,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所以我們要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每天都帶著微笑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玩,把你的快樂講一講,說一說,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快樂、分享快樂。
四、結束活動
1、教師:現在讓大家一起來跳個舞吧,用跳舞來把我們今天的快樂表現出來。
2、一起跳《唱和笑》。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五篇02-04
【精品】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九篇02-04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8篇01-28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10篇01-28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9篇01-28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9篇01-28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六篇01-26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02-03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匯總8篇01-31
【推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