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內容要求
1、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與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2、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杰出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5、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
6、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7、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并學說普通話。少數民主地區還應幫助幼兒學習本民主語言。
指導要點
1、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2、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感情、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3、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的關注,要與家長和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的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紙牌接龍、填空游戲中,感知不同模式構成的核心單元。
2、在競賽游戲中,體驗游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紙牌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紙牌。
——提問: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歸納:在紙牌中,共有2種顏色,四種花色,每張牌上還有數字。
——提問:你玩過牌嗎,怎么玩的?
歸納:紙牌的玩法很多,有抽烏龜結對子、有比較數字大小……今天我們就用紙牌來玩一個接龍的游戲。
二、接龍游戲。
1、嘗試“接龍”游戲。
2、交代玩法。
看清楚紙牌的排列規律,然后一張一張出牌“接龍”,直到手中的紙牌全部“接完”。如果違反了“紙牌”接龍的規則,就表示“接龍”失敗。
3、幼兒抽牌,按規律接龍。
——紙牌按什么規律排列?幾個一組,怎么排?看懂就可以出牌“接龍”了。
歸納:按花色說:1張紅桃A、1張黑桃A、1張紅桃A、1張草花A,是四個一組,1張1張間隔排列的。
——還有其他的說法嗎?
歸納:同一條接龍,可以從顏色、數字、花色不同的方面來說,說出來的規律也就不同。
三、分組“接龍”競賽游戲。
玩法:幼兒分4組比賽。每組根據紙牌先做一條龍,然后讓其他組小朋友猜一猜“龍”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猜對了得1分,猜不出或是猜錯了不得分。
規則:
1、每組小朋友必須先商量按什么規律排列紙牌“龍”。
2、采用輪流猜的方法,沒有輪到的小組要耐心聽。
3、猜對了得1分,猜錯了不得分。
四、延伸活動——紙牌填空。
玩法:教師出示有空缺的紙牌“龍”,讓幼兒作出判斷“問號”
——你覺得,小問號的背面是什么牌?說說理由。
——這組接龍是幾個一組,按什么規律排列的?
歸納:要想能夠猜出是什么牌,首先要能判斷出“紙牌龍”的規律接龍規律。
然后才能根據規律找到缺少的牌。
今天的這節活動是一個紙牌接龍,老師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就是要讓孩子感知不同模式。小朋友在小班和中班已經積累了一些關于兩個一組的模式,三個一組模式的核心經驗。但是這樣的一個經驗是基于他自己本身去操作的一個自我的經驗,對于識別他人的經驗是非常少的。活動當中,老師采用一個去猜別人的規律這樣一個活動形式去幫助大班的孩子感知不同模式他構成的一個核心單元。幼兒很感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如果我們自己來設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1、本次“紙牌接龍”活動所指向的兒童模式能力是什么?(模式能力包括識別、復制、擴展、創造及轉換)哪些相對較難?
2、根據你所執教班級幼兒的已有經驗,若對“紙牌接龍”游戲進行設計調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思路?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自主題活動“房子大觀園”開展以來,孩子們從身邊的房子、小動物的房子、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外國的房子等不斷地了解頗具特色的各種房子。在追溯到房子的發展史時,他們提出了“最早人們居住的房子是怎樣的呢?”在欣賞了最原始人居住的洞穴、草棚以后,我們就引入了至今還保留著原始文化氣息的印第安人的房子,讓孩子們初步了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方式,了解原始棚屋的建造材料和造型特點。在多通道的活動中,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并滿足孩子們探索的欲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氣息,感知印第安人棚屋的造型和裝飾特點。
2、能大膽想象,嘗試在棚屋和臉上進行裝飾,體驗造型活動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啟發幼兒回憶典型的民居建筑。
教師用猜謎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并鼓勵幼兒用語言簡單描述自己所熟悉的民居建筑。
提問:你知道現在人們居住的房子有哪些?它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小結:原來在不同的地區人們居住的房子也各不相同,但大家都生活得非常舒適快樂。
二、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印第安人和他們居住的小屋。感受原始的美。
1、看一段印第安人的影像資料,提問:你了解印第安人嗎?他們長得什么樣子?他們是怎樣打扮自己的?
2、欣賞印第安人居住的棚屋:欣賞印第安人房屋的外形特點(木柱框架,圓錐形的);觀察印第安人棚屋所用的材料(樹枝、灌木、樹皮、獸皮和草,)感受棚屋自然原始的特點;欣賞棚屋上具有一定印加文化特點的裝飾圖案,(下層圖案以弓箭標槍等武器為主,中間畫上動物圖案,上層用鮮艷的圖案裝飾,起到裝飾和保護的作用)感受圖案簡單自然的美。
教師小結:印第安人把美好的愿望畫在棚屋上。他們喜歡自然,熱愛生活。到現在印第安人還在這些自然原始的棚屋里,過著快樂無比的生活。
三、鼓勵幼兒在棚屋上用彩筆大膽的進行裝飾。
教師:讓我們來做印第安人,一起打扮我們的小屋吧!
四、 幼兒戴上酋長帽進行簡單的臉部化裝后,圍著棚屋跳土著舞。充分體驗活動的快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動作示范下,初步感知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玩“媽媽抓兔兔”的游戲時知道“逗”、“躲”。
2.通過情境和預令學會控制身體,擺出靜止的小樹造型動作,初步學唱歌曲。
3.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創編出不同造型的靜止動作,體驗游戲的緊張和快樂。
活動準備:
一個小兔子手偶。
活動過程:
1.以故事導人,幫助幼兒初步熟悉游戲情節
兔媽媽和小兔兔在草地上玩游戲,他們是怎么玩的呢?有段音樂也說了這個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2.教師跟著音樂做動作,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音樂的結構和動作
(1)教師隨樂完整做動作。
兔媽媽來抓誰呀?
小兔兔變成了什么,媽媽就逮不著啦?
(2)教師再次隨樂完整做動作,引導幼兒知道兔媽媽來抓小兔兔時,要變成一棵靜止的小樹。
小兔兔變成了一棵什么樣的小樹呀?我們一起來學著做一做。
3.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做動作
(1)教師邊念兒歌邊引導幼兒練習變小樹的動作。
(2)教師帶領幼兒隨樂練習變小樹的動作。
這次我們也要變成一棵一動不動的小樹,讓兔媽媽逮不著。
(3)引導幼兒邊學說“媽媽來呀,媽媽來呀”,邊練習逗媽媽的動作。
兔媽媽逮不著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逗媽媽的呢?
那小兔子們試著來逗一逗媽媽吧!
4.完整聽音樂玩游戲并學唱歌曲
小兔兔們真能干,我們要去草地上玩嘍!
(1)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在“變小樹”時變出其他的動作造型。
兔寶寶除了可以變成小樹一動不動外,還可以變成什么讓兔媽媽逮不著呀?
(2)鼓勵幼兒邊唱歌邊玩游戲。
小兔兔們,快來和兔媽媽一起唱唱歌,玩游戲啦!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通過創設兔媽媽來 抓小兔兔的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在循序漸進的游戲過程中逐步熟悉音樂旋律和歌詞,嘗試學唱歌曲。
活動的開始環節,教師引導幼兒邊傾聽音樂,邊觀察教師的動作。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同時,喚起幼兒的有意注意,并結合小班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提出易于幼兒回答的問題,如“兔媽媽來抓誰呀”,幫助幼兒明確游戲角色及情節。
由于小班幼兒具有“動作先于語言”的年齡特點,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當順應幼兒好模仿的特點,鼓勵幼兒用動作來表達 自己的觀察發現。提問時,教師應將這些問題變成方便幼兒“回應”的問題。如:“小兔兔變成了什么,媽媽就逮不著啦?”“小兔兔變成了一棵什么樣的小樹呀?我們一起來學著做一做。”盡管這些問題不需要幼兒用語言來回應,但是這種提問方式是教師 通過幼兒的動作檢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最好途徑。
《媽媽來抓兔兔》的歌詞比較簡單,歌詞重復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幼兒記憶歌詞的負擔,因此在最后的學唱環節,多數幼兒都能夠隨著音樂開口唱歌。但在創編不同造型的靜止動作 對,幼兒出現了不知所措的情況。當出現這種現象時,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提取幼兒的意愿,如有幼兒提出要“變小花”,教師可將個別幼兒的建議和想法傳達給全體幼兒,并通過相應的動作練習,幫助幼兒明確自己想要擺出的造型。
歌唱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空間的問題。可以增加一些情境性語言的引導,比如小兔子去山坡上玩嘍,教師可利用這樣的語言提示,提醒幼兒站散點進行游戲,避免出現擁擠的現象。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本課通過整理書包萌發做小學生的愿望。并知道整理書包的重要性,學習整理書包,有初步的責任意識。在參觀小學后。孩子們對課程表上寫著什么、書包內該放些什么、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生了興趣。為了幫助孩子了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并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愿望,我設計了“整理小書包”活動。預設活動有三個環節:第一部分是激發幼兒的興趣,說說書包里該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學看課程表:第三部分是學習整理書包。
在這節課上主要是讓孩子們對書包內該放些什么、每天怎樣整理書包讓他們產生興趣,并加以了解。為了幫助孩子了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并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愿望,我還讓他們來比賽整理自己的書包活動,并一起討論。在教學設計上,按照書本的教案原則:來上這節課。并對這節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如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教學中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揮。
2.在孩子們整理書包時,沒有很好的給他們歸類,有些幼兒還特別的迷茫,還不知道該怎么整理。
3.在課上也沒有讓更多的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書包,也沒能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了解書包的作用,我只是請了一小部分幼兒來介紹自己的書包。
4.在幼兒自己整理書包時,也沒有也沒有給幼兒講明白書包有很多夾層,具體怎么來把自己的書包歸類,也沒有講清楚。
5.如果我能在課上給孩子們第二次給書包分類,再次強調物品的分類,那孩子們可能還會更加記住每天應怎樣整理書包,會對這節更加感興趣的。
孩子們通過這節課了解小學生也是有書包的,并會初步的給書包里的東西分出一些簡單的類,這點還是可以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內容與要求:
1、了解常見動物不同的特點及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有進一步探索動物生活習性的愿望。
2、對動物奇特的現象和特殊本領感悟到好奇,體驗探索動物世界的樂趣。
3、了解人類可以從動物的一些特征中獲得啟發,進行發明創造。
4、體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知道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家園共育:
1、收集各種動物的圖片,了解一些動物的特殊本領。
2、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動物系列紀錄片,或者閱讀動物的書籍,找找網上有關動物的資料。
3、讓家長選擇性地喂養一種或幾種小動物供孩子觀察。
4、培養孩子對動物的正確態度,使孩子從小懂得愛護動物。
5、和孩子一起用廢舊材料制作一只小動物。
活動與指導:
1、不同的家園
* 海洋音樂會 * 樹和喜鵲 * 五只鴨子 * 模仿動物的學問
* 小青蛙學跳
2、千奇百怪
* 恐龍的秘密 * 誰是冠軍 * 小狗抬花轎 * 狗熊分餅
3、學來的本領
* 學飛 * 紅軍裝和迷彩服 * 防身絕招 * 模仿動物
4、我和動物是朋友
* 大樹的醫生 * 田鼠的天敵 * 會吐絲的.蠶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目標:
1、 通過邊看邊說的方式,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 愿意想辦法幫助小企鵝解決在送禮物中出現的問題,并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準備: 故事ppt、保溫帶
過程:
一、 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1、 你們知道他是誰?
2、 小企鵝要送小熊禮物,你覺得小熊會希望收到什么禮物。
二、 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1、 欣賞故事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問:企鵝準備的是什么禮物?為什么要為小熊準備這份禮物?
2、 欣賞故事第二部分(第三、四段),提問:禮物怎么會不見的?
3、小結:小企鵝準備了一份在夏天很不錯的禮物——冰塊,但夏天天氣太熱,小企鵝把冰塊裝用進木箱里,冰塊是會很快就融化的,這樣禮物就不見了。
三、討論問題,解決困難
1、討論一:企鵝精心準備的禮物,小熊卻沒有收到,企鵝很難過。誰來幫幫企鵝,告訴他在下個非常炎熱的夏天去看小熊可以帶些什么。
2、討論二:如果企鵝還是想送小熊冰塊的話,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冰塊不溶化,讓企鵝順利地把禮物送到小熊手里。
3、小結:小朋友為小企鵝想了很多的辦法,幫助小企鵝解決了送禮物的難題,小企鵝非常感謝大家。如果以后你的朋友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我們也像今天一樣開動腦筋想出辦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積極嘗試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聲音。
2.在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中展開想象,制造和體驗美妙的大自然之聲。
二、活動準備:
1.分別裝有米粒、黃豆的透明瓶,搪瓷杯,筷子,不銹鋼小勺,塑料墊板,塑料袋,空紙盒,鐵盒,硬幣,木塊,等等。
2.錄有雷聲、雨聲、蟬鳴聲、蚊子叫聲、空調運行聲等夏天里的各種聲音的音帶。
三、活動過程:
一、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夏之聲1.教師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引導幼兒傾聽并表達。
師: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師:你在什么時候也聽到過這個聲音?
師:夏天里,你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2.師(小結):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嗡嗡嗡的蚊子叫聲,這些都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二、探索、創造夏之聲1.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制造聲音。
師: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種有趣的聲音之外,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東西會發出聲音。
師(出示一些物品):你能用這些東西制造出有趣的聲音嗎?請你選擇一樣東西試一試吧。
2.分享制造聲音的不同方法。
師:你選了什么東西?它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讓這東西發出聲音的?
師(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同一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
(例如:兩個幼兒都選擇了鐵盒,但他們使鐵盒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幼兒甲說:"我用手拍鐵盒,鐵盒發出了砰砰砰的聲音。"幼兒乙說:"我用拳頭敲鐵盒,鐵盒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教師說:"喲!太神奇了。同一個鐵盒用手拍或用拳頭敲,就會唱不一樣的歌呀。")3.再次嘗試自由選用材料制造聲音,并在教師引導下將制造的聲音與夏天的自然之聲產生聯想。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讓這些東西發出了聲音。這次,這些盒子、瓶子說:"我們也喜歡夏天,我們也想學一學夏天的聲音,你們愿意幫幫我們嗎?"大家再來試試看吧。
4.大膽表達自己的聯想。
師:你選擇了什么東西把它發出了什么聲音?
師:這種聲音像什么?
(例如:有的幼兒用裝滿米粒的塑料瓶發出了沙沙沙的下雨聲;有的幼兒敲打鐵盒說發出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有的幼兒拗動塑料墊板發出了呱呱呱的蛙鳴聲。)師(小結):你們看,這些東西普普通通,但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居然變出了這么多夏天里的聲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們多留意:多看、多聽、多想,就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三、夏之聲音樂會
1.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
師:有一篇好聽的散文叫《夏天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邊播放優美舒緩的背景音樂邊朗讀散文。)
2.在教師引導下為散文《夏天的聲音》中的內容制造相應的聲音,體驗自然之聲的美妙。
師: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聲音。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師:我們來開個音樂會吧,每熱選一樣東西,一起來模仿里面的聲音。
3.師(小結):我們用敲、拍、吹、搓、拉等許多方法讓一些不會動的東西發出了有趣的聲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夏天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還藏著許多奇妙的、好聽的聲音呢。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聽到大自然為我們演奏的美妙的"音樂"。
附:夏天的聲音夏天的池塘邊,美麗的荷花穿著粉紅色連衣裙翩翩起舞。紅蜻蜓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小青蛙躲在荷花叢中歡快地唱歌。忽然,一片烏云從遠處飄來。你聽,滴答滴答,漸淅瀝瀝,下小雨了!再聽--轟隆轟隆。轟隆轟隆,雷公公也打起鼓來了!雨越下越大,嘩嘩嘩。嘩嘩嘩……不一會兒,天空亮起來,烏云不見了!看,一道彩虹映在池塘里,荷花和綠葉像剛洗過澡,更加清新美麗。呱呱呱、呱呱呱,是青蛙在歌唱;嘰嘰嘰、喳喳喳,是小鳥在歌唱。大家用歌聲歡唱:夏天真美麗!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八篇】相關文章: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七篇01-27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六篇01-28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2-01
實用的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10篇02-03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七篇02-01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十篇02-01
實用的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六篇02-01
實用的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5篇02-01
【精品】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十篇01-30
實用的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9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