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美術教案

時間:2021-12-28 16:21:1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10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思路

  本節課是利用教師平時布置教室用剩下的廢舊吹塑紙、臘光紙、海綿紙讓幼兒通過簡單的加工,拼貼成美麗的畫面。可以有利的促進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剪貼組合造型以及創造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由于幼兒能力不同,我將幼兒按能力分為兩組,分別使用不同的操作材料。能力強的幼兒必須通過自己動手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能力差的幼兒通過簡單拼貼也可以做成一幅漂亮的畫,從中獲得成功的感受。真正注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

  活動目標:

  1、學習粘貼的技能,發展幼兒手指肌肉,動作協調。

  2、了解鳥兒的各種各種姿勢,學會粘貼。

  3、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讓幼兒學會粘貼的方法,體會共同創設教室環境的樂趣。

  活動難點:幼兒能夠粘貼出各種姿勢的小鳥。

  活動準備:

  2、各種顏色的蠟光紙、海綿紙、吹塑紙

  3、 教師事先準備的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半圓、圓片若干,白乳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動聽的鳥叫聲。

  小朋友們,你聽到了什么聲音?你們看見過小鳥嗎?它是什么樣的呢?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呢?

  二、出示掛圖:《鳥兒滿天飛》。

  1、你們瞧睢,這些鳥兒美嗎?那請小朋友來介紹介紹,你覺得小鳥美在什么地方?

  2、小鳥喜歡在什么地方玩呢?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小鳥飛翔。

  3、小鳥喜歡吃什么呀?(害蟲)小鳥是我們朋友,我們要愛護它。

  4、小朋友們,在看看小鳥是什么樣子的呢?(腦袋、身體、翅膀、尾巴是像什么圖形?)

  三、師示范粘貼“一只鳥”。

  1、師:現在我多么想有只小鳥來到我們教室里,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你們歡迎小鳥來嗎?請小朋友看看教師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師示范:

  1)一個大圓片作小鳥的頭,粘上膠水貼在紙中央,用同樣的方法;用半圓作小鳥胖胖的身體,先大小不一的三角形作小鳥的嘴巴,翅膀,尾巴;最后用一個小圓片作小鳥的眼睛。

  2)在粘貼小鳥的各部分時,要把它們緊緊地挨挨在一起,不能分開。

  3、請幼兒自己動手制作。

  在教室墻壁地周圍,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貼好各種不同姿勢的小鳥來吧,讓我們的教室到處都是美麗的小鳥。

  師巡視指導,注意把身體的各部分緊挨在一起。

  四、展示活動。

  請小朋友互相評價,看看誰貼的小鳥最漂亮,你覺得它哪里漂亮呢?

  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和小鳥們一起外面去玩耍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活動,初步感受繪畫的樂趣。

  2.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嘗試選擇紅、黃、藍三種顏色作畫,并大膽地畫長長的線。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小兔車站、小熊車站。

  2.黃、紅、藍油畫棒若干,印有小兔車站和小熊車站的大小畫紙若干。

  3.歡快的音樂伴奏。

  4.《火車快飛》的音樂、電話、鈴聲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游戲“小司機開火車”進場。

  教師:“我們一起來開火車,火車要從小熊車站開到小兔站,坐在外圍的小朋友起立,我們一起開火車,嗚嗚??(開一會兒后)請中間一排的小朋友上我的火車,(邊開邊說)現在我們的火車越來越長了,嗚嗚??(讓幼兒體驗火車長長的感覺)火車到站了,小朋友也回家吧”(幼兒坐在自己的位上)

  2.集體游戲:“小小蠟筆開火車”

  (1)師:“小司機開火車真有趣,從這一頭開到那一頭,油畫棒寶寶看了真開心,也想玩‘開火車’的游戲。小朋友們做小老師教它們開火車,好嗎?”

  (2)師:“油畫棒寶寶等不及了,我們先請哪種顏色的寶寶玩呢?(紅色的)(教師邊畫邊提示:在開火車的時候,我們先找到小熊車站,從小熊站一直開到小兔車站才能停)

  (3)請小朋友來開火車。(提醒幼兒從小熊站一直開到小兔車站才能停)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師:“小朋友的油畫棒也想開火車了,快請他們出來玩吧!”

  (2)引導幼兒從小熊車站一直開到小兔車站。

  (3)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作畫。

  4.講評繪畫內容:

  師:“你請的哪些顏色的油畫棒寶寶開火車的?

  5.結束活動:

  (電話鈴聲)教師:“喂,你好,這里是小(3)班,哦,原來你是貓大哥呀,你要請我們班的寶寶去做客?好、好、好。寶寶們,貓大哥要請我們班的寶寶去做客,你們去不去?(去)那我們開著火車去吧。(幼兒排隊出教室)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學畫幾種海魚的動態特征。

  2.培養幼兒大膽創作的意識,把海底景物比較合理地安排到畫面上。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大洋海底世界 ,ppt課件:貝類海鮮

  2.課件-動畫片:海底世界(我真幸運!)

  3.幻燈片海底背景圖:裝飾海底

  4.繪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動畫片:海底世界

  小朋友想去參觀海底世界嗎?海底世界有什么呢?

  二、展開

  1.觀察討論

  課件演示:大洋海底世界

  (1)澳大利亞海龍

  (2)鯊魚

  (3)美麗的熱帶魚

  (4)黃刺尾魚

  (5)鯨魚

  (6)漂亮的魚

  幼兒逐一觀察各種魚,討論這些魚的名稱、形象特征及生活習性。

  它們都喜歡海水,最愛吃海里的水草及微生物。

  3.觀看——海底世界

  課件:貝類海鮮

  海底世界除了有許許多多漂亮的魚,還有美麗的貝類海鮮

  螃蟹

  蝦

  龍蝦

  鮑魚

  蝦夷扇貝

  海膽

  海虹

  鼓勵他們互相討論自己喜歡哪種魚?喜歡哪種貝類?

  4.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小朋友把自己看到魚或貝類畫出來,比一比誰畫的魚的種類最多?貝類的種類多。

  啟發幼兒幼兒要注意整個畫面的結構要合理

  近處的海魚、景物畫大些,遠處的畫小些

  畫面要豐富,但不能零亂

  三、結束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到展覽角,讓參觀者相互欣賞。

  活動延伸

  邀請其他班的老師及小朋友前來參觀“海底世界”展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染紙的基本方法。

  2.感受染紙活動帶來的樂趣。

  3.感受色彩對比。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報紙、顏料盤、紙巾若干(顏料盤中放有各色顏料)

  2.紙袋一個、一張白色紙巾及一張浸染后的紙巾,一段自制視頻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魔術導入,可以激發起幼兒興趣)

  1.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個魔術,小朋友想不想看呀?”

  教師出示紙袋,“請問我的紙袋里有東西嗎?”幼兒回答“沒有”。

  2.師:“魔術開始了,小朋友快看看,我變出了什么?”

  教師“變出”一張白色的紙巾,提問,紙巾有什么用處,幼兒回答。

  教師接著“變出”一張浸染后的紙巾。師:“變出什么來了?”幼:

  “漂亮的紙巾”。

  3.師:“白色的紙巾是怎么變成漂亮的紙巾呢?”

  幼兒回答,“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是怎么變成的?”

  二、 播放視頻

  (通過播放視頻,既可以引起幼兒注意,又能夠讓幼兒了解染紙的過程及方法)

  1. 教師播放視頻。師:“視頻中的哥哥在干什么?”

  2. 幼兒邊一觀看視頻,教師一邊講解。

  “看了視頻中大哥哥的操作后,你們知道一張白色的紙巾是怎樣變成漂亮的紙巾了吧!(先折疊,然后再染)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浸染’。老師這里還有一種不同的浸染方法,可以讓紙巾變的更漂亮。”

  三、 教師示范 (可使幼兒了解多種浸染的方法)

  1. 先對視頻中大哥哥的浸染方法進行簡單的示范。

  2.教師展示另一種不同的折法以及不同的浸染方法,并進行詳細的講述。(加深浸染難度)

  3.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折法,染出不一樣的圖案。

  四、幼兒浸染(通過操作,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1.說了這么多方法,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試一試!

  2.強調常規:“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顏料灑了,也不能把衣服弄臟,做好后要小心的往開展,不要把作品弄破了。完成后交給老師,老師要把作品貼到黑板上。明白要求了嗎?”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現在小朋友們趕緊行動吧!

  4.教師將完成好的作品粘貼到黑板上

  五、展示欣賞及評價(評價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體驗和美的感受。)

  1.小朋友的作品真漂亮,你們最喜歡哪個?為什么喜歡?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前來回答。

  2.鼓勵幼兒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教師及時進行小結

  六、活動延伸

  師:“其實呀,用不同的折疊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圖案的,小朋友如果有興趣,回家后可以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染一染,看看怎么樣就可以染出漂亮的紙巾來了,知道了方法別可忘了告訴老師哦!”

  教學反思

  我講的是一節美術課《漂亮的紙巾》,這節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初步學習浸染的基本方法,并感受染紙活動帶來的樂趣。在活動中,我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先用一個小魔術導入,小朋友都很感興趣,這一下子把幼兒的熱情都調動起來了。并將教師操作示范改為觀看視頻中小朋友的操作,這樣設計激發了幼兒探究欲望,在下面的環節中就會格外認真。染紙對中班的幼兒來說是第一次操作,所以小朋友相對于比較好奇。小朋友在操作的時候都能小心翼翼的用紙巾蘸不同顏色的.顏料,大部分的都按自己喜歡的顏色去設計美麗的花手帕,在幼兒操作前教師提出常規要求,幼兒也能做到。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積極主動,探索欲強,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提升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同時,也存在不足:

  1、導入部分不精簡。

  2、染紙在生活中廣泛應用,但是我在課前沒有給幼兒展示過這類物品,沒有做好鋪墊,稍有欠缺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目標:

  1.知道寶巖楊梅是我們虞山的一大特產,了解楊梅的形態。

  2.掌握用牙刷敲打作畫的方法,并盡量敲在圓圈里。

  3.體驗用牙刷作畫的樂趣。

  重點:掌握用牙刷敲打作畫的方法。

  難點:將牙刷敲打在圓內,盡量不敲到外面。

  準備:牙刷人手一把,紅色水粉顏料若干,毛巾若干,楊梅圖片,畫好楊梅枝的畫紙人手一份,范畫一張,展板,舒緩的背景音樂。

  過程:

  一.開始出示楊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T: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呀?你們吃過嗎?誰來說說看楊梅是什么樣的?在我們常熟,寶巖的楊梅是最出名的,老師啊畫了一張寶巖楊梅的圖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范畫)

  二.基本

  1.引導幼兒猜測牙刷的畫法。

  T:漂亮嗎?請你們猜猜看這幅畫上的楊梅是用什么畫出來的?(蠟筆、水粉顏料)(出示牙刷)看,是我們的好朋友牙刷,以前我們學過,牙刷是怎么畫畫的呢?(敲)

  2.教師示范。

  T:先來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先輕輕地蘸一蘸再刮一刮然后敲一敲,哇,真漂亮。(強調要敲在虛線的圓圈里面,不能敲到其他地方,并引導幼兒跟著空手操作)。

  3.幼兒示范。

  T:你們會不會拉?那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試試看,我們一起看她會不會。

  (請一位幼兒進行示范,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她畫的對不對)

  4.幼兒操作(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

  T:你們想不想也用牙刷來畫畫漂亮的楊梅呀?那請你們輕輕地走到桌子邊上開始畫畫吧!

  (教師巡回指導,并強調不要敲到圓圈外面)

  三.結束(展示點評)將幼兒的作品貼到展板上,共同欣賞。

  T: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副畫?為什么?

  老師覺得你們每個人畫的楊梅都非常漂亮,我們表揚表揚自己。在寶巖楊梅山上啊有許許多多的楊梅,下次我們一起去摘楊梅好不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對稱的方法裝飾風箏,體驗作畫的快樂。

  2.激發幼兒欣賞美、創造美的興趣與能力。

  二、活動準備:

  PPT美麗的風箏、風箏半成品、記號筆、油畫棒。

  三、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活動主題“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天上一只鳥,用線拴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風箏)

  (二)出示風箏PPT,讓幼兒觀察1.圖一:提問:你們都看到了什么風箏?(蝴蝶,金魚)覺得好看嗎?你覺得哪里好看?

  2.圖二、圖三:我們先來看看這只美麗的蝴蝶風箏。 (出示左右對稱的蝴蝶風箏)孩子們,你們看這個風箏漂亮嗎?

  幼兒:漂亮。

  教師:顏色真美啊,那你們誰能說出他有哪些顏色?

  幼兒:(點數顏色),翅膀上有。。。。色。下面翅膀上有。。。背部有。。。眼睛上有。。。

  圖三:這只蝴蝶上面還有很多圖案?你們發現了嗎?誰來說說?

  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左右都一樣)告訴你們這叫對稱。

  什么是對稱?(左右大小要是一摸一樣的)為什么要做成對稱的?(為了保持平衡和美觀)

  3.按照同樣方法講述圖四(金魚)和圖五(蜻蜓),側重對稱。

  (三)學習點線技巧裝飾風箏。

  剛才我們欣賞的這些美麗的風箏都是由點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1.請小朋友回憶點,并在黑板上畫出。

  2.請小朋友回憶線,也畫出。

  3.動腦筋將點和線結合,畫出自己設計的圖案。

  4.欣賞PPT,感知點線結合的美。

  (四)創作與體驗

  1.進一步讓幼兒表現美,激發創作的欲望。看老師也準備了三種形狀的風箏,有蝴蝶、金魚和蜻蜓,要請你幫助這些風箏穿上有圖案的花衣服。你會用哪些線條和圖案來裝飾呢?

  2.教師提出繪畫要求:

  (1)畫之前要學會用左右對稱的方式來畫,要先用線條分割,然后用圖案裝飾。線條和圖案要密一點,豐富一點,這樣的風箏才漂亮。

  (2)要注意繪畫時的坐姿。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出各種不同的風箏。

  (3)欣賞與評價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請幾名幼兒講講哪只風箏最美?美在什么地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名畫《拾穗者》,從色彩、構圖等方面感受畫面的溫馨樸實的自然美。

  2、了解不同的色彩可以代表不同的心情,并嘗試運用到自己的繪畫中去。

  活動準備:

  PP,記號筆,黃色彩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啟發與交流

  策略:出示秋收季節麥田圖片

  指導語:這是什么?是什么季節?如果此時你在金色的麥田里,你會做什么?

  二、整體欣賞 感知與講述

  策略:介紹米勒,欣賞名畫《拾穗者》

  指導語:

  1、法國有一位大畫家,他的名字叫做米勒。他畫了一幅很有名的油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下!

  2、畫面上是什么季節?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你認為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看看這三個農婦在干什么?你在畫上還看到了什么?

  4、小結:這是米勒爺爺的一幅關于秋收的畫。在畫面中有三個農婦在金黃色的麥田中,彎腰拾起地上的麥穗,遠處的農夫們將一堆堆的麥子裝上了拖車。

  三、細致體會分析與

  策略:從色彩、構圖方面欣賞作品

  指導語:

  1、畫面的遠處、近處各有什么?他們大小一樣嗎?

  2、畫面的整體是什么顏色的?三個農婦的頭巾和圍裙是什么顏色的?這三種顏色給你什么感覺?

  3、小結:拾麥穗的三位婦女離我們近,就畫的大,麥堆、推車的人離我們遠,就畫的小,整幅畫看上去比較的真實,就像照片一樣,這是寫實主義畫法,你看到社么樣子,畫出來的就是什么樣子。整幅畫用了迷人的暖黃色調,紅藍二塊頭巾的濃郁色彩也融化在了黃色中了,使整幅畫面安靜而莊重。

  策略: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指導語:

  1、她們為什么要拾麥穗?

  2、她們是怎么拾的?用什么姿勢?手和身體是怎樣的?

  3、誰愿意來學學她們的動作?

  4、如果是你一直在拾麥穗,你會有什么感覺呢?

  5、小結:勞動人民的生活是艱苦的,她們勤儉節約,珍惜每一份糧食,看了米勒爺爺的畫,你明白了什么?

  策略:作品延伸

  指導語:

  1、如果讓你給這幅畫取一個名字,你會取什么呢?

  2、米勒爺爺給這幅畫取名叫《拾穗者》,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的。(簡單介紹米勒的其他幾幅作品)

  四、幼兒作畫嘗試與指導

  策略:師幼談話 開始繪畫

  指導語:

  如果讓你在一片金黃色的麥田中勞動,你會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畫下來!

  五、作品分享展示與講評

  策略:展示幼兒作品,師幼共賞

  指導語:

  說說你畫了什么?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悅。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雙干凈的鞋子;視頻儀,電視機等;幼兒創作材料:鉛筆若干,畫好鞋樣的紙、彩色復印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鞋底,引發興趣。

  師:你的鞋子有個秘密,你知道嗎?

  你的鞋底是什么樣的?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1)幼兒觀察各自鞋底的花紋,并且相互比一比,說一說各自的鞋底花紋有什么不一樣。

  (2)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的鞋底花紋是什么樣的,有些什么圖案?(通過視頻儀展示給大家看)

  (3)讓幼兒仔細看看自己兩個鞋底的花紋,講講有什么發現?

  引導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對稱美。

  3.設計鞋底花紋。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畫能讓兩只鞋底的花紋對稱。

  (2)提示:將畫有鞋底的紙對折,中間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彩色復印紙,用鉛筆進行創作,就會出現花紋對稱的美麗的鞋底了。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作。

  4.展示、欣賞作品。

  (1)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提問:你喜歡哪一種鞋底花紋?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鞋底花紋,老師對每一幅作品都給予肯定。

  5.布置活動室。將鞋底花紋涂上好看的顏色,并沿邊線剪下,布置在活動室里。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后找爸爸媽媽鞋底的秘密。

  2.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為爸爸媽媽設計鞋底花紋”的活動。

  在活動一開始,以觀察鞋子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因為鞋子是每個孩子平時最熟悉的物品了,但是也許他們從來沒有關注過鞋底,因此,一個簡單的問題,往往能引起他們的探索興趣,在讓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性,

  通過這一環節能夠發揮師幼互動的作用,第一讓幼兒自主地去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第二豐富鞋底花紋的感知經驗,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另一方面老師能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整個活動活而不亂,引導幼兒從色彩圖案中感知了美,創造了美。

  首先選材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因為鞋子是我們最熟悉,最好的朋友,通過對鞋底花紋的設計,使幼兒初步了解到“對稱”這一概念,因為“對稱”的概念在中班幼兒的思維中還是比較模糊的通過具體的操作,使幼兒懂得利用復印紙,很容易地幫助我們解決對稱的問題,在最后的環節中能夠通過。

  教學反思:

  大班初期的孩子畫裝飾畫很難,興趣不濃厚,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全新的活動產生了。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物品——鞋子,讓孩子們給鞋底設計花紋,這樣的活動一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他們就充滿了欣喜和探索的興趣。在活動中,我充分發揮“幼幼互動”的作用,讓幼兒自主的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為創作活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我又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在評價作品時,我讓孩子和老師一起帶著賞識的情緒觀賞同伴的作品,從中獲得更多的作畫經驗。通過延伸活動,孩子們感知到了更多的鞋底花紋,鞏固了對裝飾畫的認識,提高了對裝飾畫的興趣。但在這次活動中,由于老師的引導不夠,幼兒的合作意識不強,還需要多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l、進一步鞏固手工捏塑成型和連接等技能:

  2、能根據情景創作,用自然物進行細節裝飾。

  3、能大膽創作,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蘑菇圖片多幅。

  2、牙簽、竹片等自然物。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l.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很好,小兔來到森林里采蘑菇。可是蘑菇沒有了,這下小兔沒有晚飯吃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兔吧!

  (2)教師m示蘑菇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自由交流蘑菇的形態和特點。

  (3)教師小結:蘑菇像一把撐開的小傘。

  2.集體討論、交流蘑菇的制作方法。

  (1)教師:你準備怎么用陶泥來制作蘑菇呢? (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示范:先用手捏一個小碗,然后用一段粗粗的泥條作為蘑菇的柄,連接起來。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幫助部分手部力量較弱的幼兒。

  (2)指導幼兒連接蘑菇的面和柄。

  (3)用牙簽等自然物在蘑菇面上刻畫花紋,或用泥片裝飾。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互評,教師作點評。

  5.玩“給小兔送蘑菇”的游戲,結束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首先讓幼兒認識基本的樹。

  2、利用樹的形象激發幼兒進行美術創作。

  3、嘗試用畫波浪,直線,初步感覺色彩的組合美。

  4、培養幼兒想象力,激發幼兒更多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基本大樹的圖片。

  2、一幅美術作品《春天的樹林》。

  3、繪畫紙,油畫棒。

  4、一段抒情的音樂。

  教學重點:培養幼兒了解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教學難點:讓幼兒融入根據自己的想象繪畫,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教學流程:拿出準備好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帶領幼兒認識大樹--展示《春天的樹林》--激發幼兒創造力--繪畫《春天的樹》--結束活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組織小朋友們做好之后提問小朋友們知道哪些大樹。

  2、展示大樹的圖片正確的引領幼兒認知多種大樹。

  3、引領幼兒找找每種大樹的不同。

  二、基本部分

  1、展示美術作品《春天的樹林》,提問畫上都有什么。

  2、講解植樹造林對我們有什么好處以及提問小朋友們怎樣保護我們的家園。

  3、由教師示范畫一棵大樹。

  4、鼓勵幼兒大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真認真聽講,都畫出了自己喜歡的畫,老師也很滿意,小朋友們,你們是最棒的,為自己鼓鼓掌吧。

  活動結束:放一段歡快的音樂由教師帶領小朋友們把學習道具放回原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10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七篇02-01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集錦十篇01-31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9篇01-26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1-26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6篇02-01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2-01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8篇01-27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2-04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8篇02-04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六篇02-0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全裸美女1区2区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 一级按摩a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91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