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用身體遮擋不斷折疊起來的布袋進行游戲來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
2.體驗與同伴間相互合作和共同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準備:
1.布袋若干,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一半。
2.鈴鼓一個。
過程:
1.準備活動。
師生共同進行游戲:找朋友。
玩法:教師搖動鈴鼓提醒幼兒找朋友,教師搖得快,幼兒就走(或跑)得快,教師搖得慢,幼兒就走(或跑)得慢,鈴鼓聲停止時,聽教師口令:“兩個好朋友”或“三個好朋友”,幼兒就兩兩拉手站在一起或三人拉手站在一起。
2.基本活動。
(1)教師出示布袋,請幼兒按要求嘗試不同的玩法。
①教師將一條布袋鋪在地上供幼兒觀察。
教師:孫悟空和二郎神玩捉迷藏了。孫悟空變成了布袋,可是二郎神要是看見了,就會知道是孫悟空變的。誰來想個辦法,把布袋擋起來,讓二郎神看不見。
②幼兒自由創造出各種想法,并且進行大膽嘗試。若幼兒想出“睡”的方法,就鼓勵幼兒嘗試,并且提醒幼兒不要睡到地上。若幼兒想不出,教師可以進行語言提示。(如果我們用身體把它擋起來,應該怎么做呢?)
(2)幼兒嘗試合作進行多人遮擋布袋。
教師提醒幼兒如果兩個人還擋不起來的話,可以再邀請其他好朋友,鼓勵幼兒積極與他人交往。
(3)請幼兒2~3人一組用一條布袋合作游戲。
游戲時,教師要提醒幼兒注意將布袋對折后再嘗試將布袋遮擋起來?梢栽试S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游戲,但是要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身體的任何部位落在地上。
(4)再次將布袋對折,請幼兒嘗試。這種方法一直持續到幼兒最少能夠兩人合作在一個布袋上進行單腳獨立,并保持平衡。
(5)在幼兒進行嘗試活動時,教師注意觀察,并及時將幼兒的好方法展現給其他幼兒,讓大家有更多的創新,鼓勵幼兒之間的交往與合作。
(6)教師:比一比,看一看誰的布袋折得最小,站的時間最長,這樣二郎神就找不到孫悟空了。
(7)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交換朋友再次進行活動。
3、放松活動。
利用布袋進行“毛毛蟲”游戲,教師當毛毛蟲的頭,幼兒兩兩一起,身體前屈并躲在布袋下面當毛毛蟲的身體,做一條長長的毛毛蟲,一個跟著一個去休息。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壞人闖入幼兒園自己該怎么辦。
2、能夠根據情況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保護自己。
3、通過情景表演,體會在面對危險時要機智勇敢。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并提問:
。1)教師:如果有壞人進了幼兒園,小朋友該怎么辦?我們一起看看飛飛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對嗎?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
①圖上有誰?他在做什么?他發現了誰?可能發生了什么事?
、谟袎娜岁J進幼兒園,飛飛是怎么做的?
、酆髞戆l生了什么事?壞人去哪里了?
。2)教師小結:幸好飛飛及時發現了壞人并報告了老師,要不然壞人可能就會來傷害小朋友和老師了,飛飛真是好樣的。
2、活動展開:情景劇表演。
(1)教師談話導入:那么,如果有壞人闖進幼兒園,我們還可以怎么做?請小朋友們來看一個表演,想一想下面這幾種做法,那一種正確呢?
。2)教師用布偶表演情景劇《壞人來了怎么辦?》
場景一:看到壞人,小男孩自己沖過去和他打起來。
場景二:看到壞人,小男孩下的大喊大叫。
場景三:發現壞人在遠處,小男孩趕忙跑去報告老師。
場景四:正在玩耍,看到壞人出現在附近,小男孩偷偷躲藏起來。
3、活動展開:討論壞人闖進幼兒園該怎么辦?
教師:
(1)如果有壞人闖入,能不能自己跑過去抓他或者嚇得大叫呢?
(2)如果壞人離你比較遠,你該怎么辦?離你比較近呢?
教師引導幼兒分組討論正確的應對的方法。
4、活動總結:集體分享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總結。
幼兒分組討論。
。1)分享討論結果。
。2)教師總結。如果碰到壞人闖入幼兒園,我們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靜,進來那個不要讓壞人發現。如果壞人離你比較遠,你可以跑去告訴老師或者保安;如果壞人離你比較近,你要想辦法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就像這個小朋友一樣。總之,遇到壞人,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5、活動延伸:表演情景劇。
小百科:壞人,一般意思是說一些從事不法活動的人,偷雞摸狗,施詐,陷害等等表示這些人品質惡劣。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皮膚在不同環境、運動前后的變化。
2、初步了解皮膚的功能,學習保護皮膚的方法。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身體小衛士》
2、木偶表演《皮皮歷險記》,準備木偶"皮皮"、溫度計、冷毛巾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感知皮膚在不同環境中、運動前后的變化。
。1)啟發幼兒說說在戶外操場運動后皮膚的變化。
教師:皮膚在運動后有哪些變化?(如變得紅紅的、有汗等。)
(2)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有冷氣的空調房間,引導幼兒說說皮膚在冷氣房間里的變化,如感覺很冷、汗毛都豎起來了等。也可以先去冷的房間,后去鍛煉防止感冒。
(3)教師總結皮膚在不同環境、運動前后的變化,引導幼兒了解它的特征。
2、啟發幼兒感知皮膚是人體的"外套",讓幼兒學習保護皮膚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皮膚的作用。
教師:我們全身到處都是皮膚,皮膚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作用呢?
。2)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幼兒用書:《身體小衛士》。通過觀看皮膚被燙傷、劃破等圖片,啟發幼兒說說皮膚損傷時的感受,知道皮膚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就像人體的健康外套。
(3)引導幼兒說說日常生活中保護皮膚的方法。
3、比較皮膚在身體生病與身體健康的不同變化,讓幼兒學習簡單的處理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皮膚在生病時的變化。
教師:我們發燒時皮膚會發生什么變化?(如:皮膚很紅、身體很燙等.)
。2)教師和幼兒看木偶表演:《皮皮歷險記》。
教師:當小朋友發燒的時候,感覺皮膚是怎樣的?當小朋友身體健康的時候又有什么感覺?
。3)教師總結:皮膚可以調節人體的體溫,皮膚在發燒時和身體健康時會不同。
。4)引導幼兒討論簡單的保護皮膚的方法:當發現皮膚有變化的時候,可以及時高數成人;在成人幫助下使用溫度計,了解身體的溫度;發熱時用濕毛巾冷敷,盡量去醫院等。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簡單有趣,而且很低有意義的活動課,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老師進行了引導,每一人幼兒都積極的參與到其中,感受到了活動中的快樂,也得到了鍛煉,更大意義在于,孩子們在活動中有了認識,在幼小的心中種下“環保”的種子。
小百科:身體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shēntǐ,指人或動物的整個生理組織,有時特指軀干和四肢。人或動物各生理組織構成的整體;健康狀況。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并說出人的五官。
2、通過探索嘗試知道眼耳嘴鼻的作用。
3、知道一些基本的保護五官的方法,學會保護自己的五官。
4、了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護五官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五官對人的重要作用,知道要保護五官
活動準備
女孩頭像一幅 、顏色相同的白水、糖水、醋水各一杯,音樂《小手拍拍》 ,幼兒人手一面鏡子 、保護和破壞五官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我有幾個謎語幫我猜猜看好嗎
1、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
2、 左邊一個孔,右邊一個孔,可以聞香,可以辨臭
3、 高高山上一堆草,密密麻麻長得好,每天早上來整理,黑變白來多變少
二、認識五官
1、老師這里有一幅小朋友的畫像,大家看他還差什么,(出示沒有五官的女孩頭像)
幼兒觀察,差什么,說一樣老師貼一樣
2、每位幼兒一面鏡子,觀察自己臉上的器官,是不是和這位小女孩一樣都有些什么器官
小結:剛才這些就是我們人的五官,是哪些呀
4、音樂游戲:小手拍拍,加深幼兒對五官的印象
三、了解五官的作用
1、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小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什么也看不到。
2、播放動物叫聲錄音,幼兒猜猜看是什么動物;老師轉身手拍手,幼兒猜老師在做什么,說說是怎么知道的,了解耳朵作用
3、出示一杯白醋,一杯糖水,一杯咸水,幼兒探索怎么才知道各是什么水
了解鼻子和嘴巴作用
四、 知道一些基本的保護五官的常識
五官對我們太重要了,一定要保護好它,下面是一些小朋友的做法,你覺得他們對不對
出示一些圖片:小孩挖鼻孔的、揉眼睛的、掏耳朵的、看電視近的、做眼保健操的、刷牙的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說出原因
總結:五官對我們太重要,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們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回去考考爸爸媽媽,看他們還知道哪些保護五官的辦法,明天再來探討
教學反思
在課前,我準備了形象的五官圖片,以及孩子們保護和破壞五官的圖片,讓幼兒對五官有更全面的了解。以猜謎的方式引發幼兒的學習的興趣,并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為了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我準備了三杯顏色相同的水,讓他們嘗試運用自己五官來知道是各什么水,完全激發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但是這個環節沒有把組織教育搞好,以致于紀律有點亂糟糟。最后,充分運用幼兒主要是形象思維的特點,把如何保護五官的知識化作圖片,讓孩子們輕而易舉的掌握保護五官的知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應提供給幼兒更多發言的機會,擴大幼兒的思維空間,讓幼兒回答問題能夠更全面。
小百科:五官,特指人的面貌長相。人們常說的“五官”,指的'就是“眉、眼、耳、鼻、口”五種影響容貌面部特征。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設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一些不安全因素存在。如:低處外露的插座、插頭;滑梯上松動的螺絲、尖銳的碎玻璃片、樹枝等都會被幼兒視為玩具來玩耍,稍不注意就會發生危險。隨著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他們更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和方法。為此,我們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教育活動《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知道并能說出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2、認識幾種常見的標志,知道它們代表的意義,能積極做出反應。
3、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準備:
幼兒生活中游戲時的原有經驗,安全標志多種
活動過程:
(一)真實情景講述----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1)問題:
1、奔跑時碰撞容易發生什么危險?
2、鞋帶開了,鞋子太大,衣服太長容易在游戲中出現什么危險?
3、滑滑梯時擁擠,頭朝下會怎樣?
4、倒著走路,從高處往下跳會發生什么危險?
5、上下樓梯打鬧會發生什么危險?
6、對著別人的耳朵突然大叫會出現什么危險?
7、坐在椅子上翹腿、亂伸腿會出現什么危險
8、嘴里含著東西哭、笑,會發生什么危險?
(幼兒結合自己的活動,談出自己的想法)
(2)小結:小朋友現在正處于長身體的時候,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骨骼:坐、立、行、走要保持正確的姿勢,要堅持體育鍛煉,多曬太陽,游戲時,同伴間不能打鬧,不能從高處往下跳。
(二)認識各種安全標志、符號,知道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并能做出積極反應。
教師出示安全標志,請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過這些標志,這些標志什么意思,你見過這些標志會怎么做?
(1)禁止標志(在紅色邊框圓形內有一斜杠,是禁止某事情發生的標志)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志中有禁止標志,生活中還看到哪些(禁止吸煙、禁止煙火。)
(2)警告標志(在黃三角形內,用黑色圖形表示某些事件提醒人們注意,小心的標志)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志中有禁止標志,生活中還看到哪些(防火、防電。)
(3)指示標志(在藍色圖形內,用白色表示某些事件,是指示人們應該怎樣行進的標志)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志中有禁止標志,生活中還看到哪些(左拐、右拐。)
運用直觀法和鼓勵法,引導幼兒積極講述。
活動反思:
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據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從幼兒的實際情況看,他們對安全方面的知識并非一無所知。在前幾年的生活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積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若能進一步運用他們的原有經驗,并從情感激發入手,引起幼兒對安全的“警覺“,這樣,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轉化為幼兒自覺的安全行為。
首先,從設計多種情境,提供多方信息著手,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關注,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為以后的教育作好鋪墊。
其次,結合日常生活、或創設特定的情景幫助幼兒了解什么情況下易發生安全事故,了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和操作,以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身體的方法。
小百科:保護,指盡力照顧,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權益不受損害。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五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合集八篇01-30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九篇02-03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6篇02-03
【精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8篇01-29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六篇01-28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10篇01-27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合集4篇01-27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九篇02-04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2-04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7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