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目標:1、會用長條紙將兩頭粘牢成圓圈,將一個圈一個圈穿套起來成彩帶。
2、養成認真粘貼的習慣,體驗節日的愉快。
準備:每人五條2x15cm的各色彩色皺紙,糨糊。
過程:1、談話:小朋友要過節了,我們一起來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桌上有很多彩色紙條,我們來合作做成很長的彩練,可以掛在教室里,這樣就很漂亮了。
2、示范講解:第一條紙將一端涂上糨糊,將另一端放在糨糊的一端上面,再用手指按牢。第二條先要穿過第一個圈子里,然后再粘兩頭。第三條要穿過第二個圈子,再將兩頭粘牢。每個人粘五個圈。
3、兒童制作,教師個別指導。要提醒幼兒糨糊涂的少些,粘貼時要用手指按牢,粘好后放在桌上,不能拿在手里玩,以免弄斷。
4、老師與幼兒一起將幼兒作品連成彩帶,掛在教室合適的地方,全體幼兒邊觀看邊念《六一到》兒歌。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玩色游戲,體驗玩色的樂趣。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大書、畫有鳥的輪廓的白紙每人一張、玻璃紙每人一張、廣告色、托盤、抹布、小盤子、盛色碗、小勺子、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變色鳥》引出課題
師:老師發現我們的教室好漂亮啊,五顏六色的,寶貝們來找找有些什么顏色呢?(紅色、黃色、綠色……)
師:哇!你們發現了這么多漂亮顏色,有一只小鳥也來找顏色,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變色鳥》的故事。
1.出示大書,講述故事。
2.觀察提問,發現顏色可以帶來美。
二、玩變色游戲
1.介紹操作材料。
師:(老師出示一張白紙)老師這里有一只白顏色的鳥,我們也來讓它變一變,一起喂它吃果果。
2.講解示范。
3.交代玩色要求。
師:寶貝們想不想玩?請你也來喂小白鳥吃果子!
4.幼兒嘗試玩色。(播放背景音樂)
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玩色,幫助個別幼兒。
三、作品展示,發現色彩的變化與美。
師:藝術家們,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剛才你喂給小白鳥吃了什么顏色的果子?(紅色、黃色、藍色)
那現在找一找,小白鳥身上除了紅、黃、藍這三種顏色,你還發現了什么顏色?(綠色、咖啡色、紫色、橙色、黑色……)
小結:哇!出現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原來,幾種顏色混在一起會變出各種各樣的顏色來。
附故事:
變色鳥
灰色的天空有白云,灰色的大地有樹林。一只白鳥向前飛,飛呀!飛呀!白鳥落在樹枝上,吃了一顆紅果子。好香好甜哪!白鳥長出了一些紅羽毛,又吃了幾顆黃果子。好甜好脆呀!白鳥有了紅羽毛、黃羽毛,再吃了一些藍果子。好脆好香呀!白鳥吃多了,成了變色鳥。身上的羽毛,除了紅的、黃色、藍的,還加上了橘色、綠色和紫色。變色鳥吃個不停,這個顏色的果子也吃,那個顏色的果子也吃,什么顏色的.果子都吃!啦啦!哪來的聲音,哇!是彩色鳥在空中唱歌呢!它要唱一首秋天的歌,走,讓我們把這首好聽的歌唱給更多的朋友。
活動反思:
《變色鳥》活動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充分利用教學情境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幼兒思維。本次教學活動針對小班幼兒在科學、藝術和語言領域學習的特點,選擇了以.繪本《變色鳥》的文學情境為外部線索,以創設“讓小鳥變色”的問題情境為實現重點,通過玩色,以引導幼兒發現“顏色變化”,最終達成活動目標。幼兒能夠有興趣地參與整個活動,對于個別幼兒注意力轉移,教師能夠運用故事情境,變色鳥與他對話等方式方法吸引幼兒回到教學活動中。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撕、貼的技能,對色彩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表現力。
活動準備:幾盆色彩、造型不同的花,盆景圖片若干、掛歷紙、圖畫紙和剪好的小花盆每人一張、糨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出示造型、色彩不同的幾盆花。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圍繞話的色彩和造型來談,這些花美在那里?
二、陳列出盆景圖片讓幼兒欣賞
請幼兒從色彩和造型兩方面來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圖片。
三、學習撕貼的方法。
教師介紹材料與操作方法:
1、先將自己選好的小花盆貼在圖畫紙適當的位置
2、在小花盆周圍需要粘貼的地方均勻地抹上糨糊
3、然后選出掛歷紙用食指、大拇指捏住紙撕成一小塊一小塊地粘4.在抹上糨糊的地方
5、用干抹布蓋住用手掌使勁往下壓
6、拿開抹布再繼續往下粘貼。
四、幼兒操作。
教師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學習撕紙技能,
指導能力強的幼兒選用恰當顏色的掛歷紙粘貼出一定的造型。
五、將幼兒的作品布置成“小花園”。
對幼兒大膽撕紙粘貼,選用色彩鮮艷給予表揚、鼓勵。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團圓、連接的方法塑造圓圓的小雞形象。
2、嘗試捏出小雞尖尖的嘴巴,并借助輔助材料裝飾小雞的眼睛。
3、初步產生對泥工活動的興趣,愿意進行泥工活動。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人手一塊泥工板,橡皮泥,紅豆與綠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母雞和小雞》導入。
師生隨著音樂表演唱歌曲。
2、引起幼兒關注小雞。
提問:母雞的寶寶是誰呀?小雞是什么樣子的?
3、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雞。
提問:你知道畫面上的小雞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樣做的?激發幼兒參與制作的泥工愿望。
4、教師示范講解制作方法。
將大塊橡皮泥在手掌中團圓,搓出圓圓的身體;將小塊橡皮泥團圓為圓圓的頭;在小雞的頭上捏出尖尖的嘴巴;用紅豆或綠豆嵌在頭的兩邊作為小雞的眼睛;將小雞的頭輕輕地連接到身體上。
5、教師提出制作要求,鼓勵幼兒按照要求大膽地進行泥工活動。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觀察,并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6、組織幼兒相互欣賞放在泥工板上的小雞,教師給予表揚和鼓勵。
7、閱讀幼兒用書,教師:小朋友給畫面上的小雞帶來了這么多朋友,大家很高興,他們念了一首兒歌給小朋友聽:
小小雞,嘰嘰嘰, 尖嘴巴,圓身體,
身上穿著絨毛衣, 愛吃小蟲愛吃米。
8、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活動的第二環節讓幼兒觀看視頻可愛的小雞,讓幼兒通過觀看進一步了解小雞的基本外型特征。
反思:活動開始讓幼兒唱歌《母雞和小雞》,隨著音樂進行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接著讓幼兒觀看視頻可愛的小雞,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小雞的基本外型特征。再通過講解及演示,激發幼兒制作的樂趣,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和學習,使幼兒更好的獲得直接的感性經驗。在最后一個環節中展示幼兒的作品,既滿足了幼兒的好表現心里需要,又讓賞識教育得到了延伸。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的色彩觀,提高其繪畫水平。
2、在線條結構的房子上進行涂色,色彩搭配美觀。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洋房
2、涂色-房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洋房:與幼兒一同觀察并分析結構,以及色彩的搭配。
2.指導幼兒學習選用鮮亮的色彩進行搭配涂色,重點示范色彩漸變。
3.幼兒動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繪畫姿勢和握筆方法。
指導幼兒在涂背景色的時候將油畫棒壓平,按照一個方向進行涂色。最后可以再完整的勾畫一遍輪廓,使畫面更清晰。
4.房屋博覽會
幼兒作品展覽,探討那座房子漂亮,說說理由。
5.表揚幼兒在作畫過程中的良好習慣,對完成較好的作品進行適當點評。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五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9篇02-02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九篇01-28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8篇01-26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2-02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六篇02-02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10篇02-01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十篇01-29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10篇02-04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10篇02-03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7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