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編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歌曲了解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學會唱歌曲,了解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紅、綠兩色圓形卡紙
課前事先錄好的歌曲旋律
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歌曲,了解歌曲內容
1、今天朱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地歌曲,叫《小小交通警》,請你們聽一聽歌曲里都講了些什么?
2、幼兒欣賞歌曲一遍,并按節奏拍拍小手。
3、提問:①紅燈閃應該怎么樣?(快停下)
②綠燈亮應該怎么樣?(請出發)
③是誰在指揮交通?(交通警察)
④誰聽警察叔叔的話?(汽車、人)
二、幼兒熟悉歌曲內容
1、幼兒按節奏念歌詞一遍;
2、幼兒與教師一起跟著旋律念歌詞兩遍;
三、幼兒學習歌曲
1、幼兒聽旋律跟唱歌曲一遍;
2、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幼兒模仿,加深對歌詞內容的印象;
3、幼兒跟音樂反復模仿動作2~3遍;
四、游戲:小小交通警
教師出示紅、綠燈
1、現有,朱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游戲;
2、交待游戲規則;
3、幼兒游戲;
游戲規則:
1、幼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看到紅燈停、綠燈行;
2、教師根據歌曲內容出示紅、綠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指出:選擇的教育內容既是貼近幼兒的生活和經驗,尊重知識的系統性,與幼兒興趣、能力相適應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小班幼兒正處于典型的游戲年齡階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其中辦家家就是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扮演爸爸媽媽、玩煮飯燒菜的游戲….所以我選擇了《辦家家》這首音樂。歌曲《辦家家》就是根據這個游戲改編而來的,它來源于幼兒生活,充滿兒童情趣,深受幼兒喜愛,其中旁白部分節奏性特別強,朗朗上口,也正是這個地方可以給孩子一個拓展的空間。教師通過游戲貫穿整堂課堂,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主學習。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4分節奏,并嘗試用餐具來表現節奏型,激發孩子對敲擊節奏的樂趣。
2、初步學習仿編歌詞,并從中體驗創造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4分節奏,并嘗試用餐具來表現節奏型。
難點:學習仿編歌詞。
活動準備:
1、課前熟悉歌曲《辦家家》
2、VCD片及VCD機子。
3、人手一份餐具:鍋、碗、瓢、盆、筷子、調羹等。
4、布置超市,內放各種蔬菜玩具。
活動過程:
一、分配角色,復習歌曲《辦家家》,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歌表演《辦家家》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嘗試運用餐具敲擊聲響來表現:XX X/XX X/XX XX/XX X
1、學習節奏型
師:寶寶聽說我們小朋友玩辦家家的游戲,他來做客了,我們一起炒小菜給他吃吧。
2、游戲:“快樂娃娃家”,引導幼兒用小碗、湯勺等來表現節奏。
(1)教師表演,激發幼兒表演的*望。
師:娃娃吃飽了,高興地笑了,瞧,大媽媽的碗娃娃和調羹娃娃也高興唱起了歌,聽聽,他們唱的是什么歌呢?
(2)引導幼兒用調羹敲擊小碗來表現節奏,教師用大鍋來控制敲打的速度。
(3)教師指揮幼兒以分小組的形式來敲打小碗或者以爸爸媽媽比賽的形式來敲打節奏。
(4)伴隨音樂完整地表演一遍“快樂娃娃家”
三、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創編歌詞。
1、教師以班上來了很多客人老師,要為他們準備更豐富的蔬菜為由,帶領孩子去超市挑選一樣蔬菜。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挑選的是什么蔬菜
3、教師示范把挑選的蔬菜編到歌曲中,如“炒黃瓜,炒黃瓜,炒好黃瓜開飯啦~”
4、幼兒學習創編歌詞,并互相交流。
5、選擇1-3種蔬菜完整演唱一遍。
四、給客人老師送上自己炒的蔬菜,并把自編的歌曲唱給客人老師聽。活動自然結束 。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對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都很高,對于節奏的掌握也比較好,還能用身體的各個部分拍出聲勢。但是由于孩子們第一次使用碗和湯勺來進行節奏練習,都比較興奮,常規不能很好地掌控。
后半部分的仿編通過游戲也都掌握得較好,也許游戲加入一些會更好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中班韻律活動:熊跳舞
一、設計思路:
本節活動是由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熊出沒》為出發點,讓幼兒跟隨音樂模仿小熊熊跳舞笨拙的動作,步步遞進加大難度,同時利用光頭強這個角色引出游戲,不但幼兒在游戲化的模式中學習,而且懂得正能量的傳播嗎,充分利用孩子的興趣點設計了本節活動。
活動名稱:韻律活動《熊跳舞》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嘗試在故事的情境中體驗音樂不同的段落。
2、熟悉樂曲旋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熊熊”跳舞的動作。
3、能跟隨音樂的變化玩游戲,感受角色游戲的樂趣。
重點:讓幼兒了解交誼舞交換舞伴和創編跳舞動作
難點:讓幼兒在游戲中理解光頭強的'兩次心理變化的特點
二、教學準備:
1、音樂《熊跳舞》《三只小熊》松樹、伐木道具、
2、幼兒有跳雙圈集體舞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幼兒觀看
1、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看的動畫片,請你們認真看,我有問題要問的哦!
2、教師提問:視頻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結果怎么了?
(二)教師講故事導出A段音樂,幼兒學習動作。
1、教師講故事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熊大在森林舉行一個盛大的音樂舞會,邀請森林里的小熊們都來參加,可是每個小熊都要有一個舞伴,熊大的舞伴熊二,在舞會上,(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他們跳的很開心,跳著跳著,大家都累了,不知不覺睡著了,這個時候,光頭強得到了這個消息,心想:這可是我砍樹的大好機會,不料正在砍樹的光頭強發出伐樹的聲音被小熊熊聽見了,小熊熊們跑去抓出了光頭強,說:看你以后敢不敢了,光頭強說:不敢了不敢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放走了光頭強,給他一次機會,小熊們回去繼續跳舞,休息時又聽到了伐木的聲音,光頭強又被抓住了,保證以后不砍樹了,和小熊一起保護森林,小熊們很高興的邀請光頭強一起來參加舞會了.
2、動作
師:在舞會上,小熊是怎么找舞伴的?然后介紹自己,怎么介紹的?最后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怎么擺個姿勢美一下呢?
3、幼兒感知音樂
師:我這里有一段音樂就是熊跳舞,請你們聽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教師示范。
4、師幼跟隨音樂學習上肢動作。
師:剛才小熊熊是怎么找舞伴的?幼兒模仿熊走路的動作,下來我是雄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接下來怎么跳舞的?
我們再來聽次音樂,一起來跳舞.
5、師幼跟隨音樂學習完整動作。
師:你們坐在椅子上能跳得很漂亮嗎?要怎么辦?
我們站著試一次.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擺個姿勢我們換一下,準備.
6、幼兒找舞伴跳舞
這次我們跳舞有一點的變化,每個小熊熊找到舞伴,要拉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場地很大,散開站)要讓別人知道你是好朋友,面對面地站好,我們來試一下,強調擺個姿勢.多次.請一對幼兒示范.
師幼一起跟隨音樂找舞伴跳舞.
7、創編擺個姿勢美一下的動作.
還可以怎么擺姿勢,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模仿.
跟隨音樂再來一次,換角色進行。
8、師幼一起跟隨音樂雙圈舞律動。
師:我們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么隊形換朋友?(雙圈舞)
男孩拉手站里圈,女孩站外圈,男孩不動,女孩子怎么換朋友?(走動轉圈)做什么動作的時候換朋友?轉圓圈的時候又要和好朋友怎么樣?我們試一次。我們跟著音樂試一次。
(三)播放B段音樂,光頭強表演砍樹
1、配班老師:哈哈!聽說小熊熊在舉行舞會,這可是我砍樹的大好機會。
2、播放B段音樂
師:你們聽誰來了?
師:光頭強來砍樹了,我們把他抓住。
(四)跟隨音樂完整游戲
1、第一次游戲,小熊熊將光頭強抓住,說:看你以后還敢嗎?光頭強說不敢了,不敢了。結束游戲
2、教師小結:光頭強被我們趕跑了,我們繼續跳舞吧!跳舞的時候如果聽到伐木的聲音就要敢快去追光頭強,去晚了,他就跑了。
3、第二次游戲,光頭強接老板電話,說:老板又來電話了,我真的不想砍樹了,可是為了生活,我再悄悄的砍一次吧!聽到砍樹的聲音去追光頭強,抓住光頭強說:以后我再也不砍樹了,大家一起保護森林!
4、師:光頭強不砍樹了,和我們一起保護森林,我們一起邀請他來參加舞會吧!
(五)跟隨音樂《三只小熊》離開活動室,活動結束。
師:小熊熊們,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們舞會就到這吧,跟光頭強說“再見”!我們回家啦!
四、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向大家展示了韻律活動的基本教學過程。《熊出沒》是孩子喜歡的動畫片,活動開始,老師以《熊出沒》的動畫視頻導入,瞬間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接下來,老師又以故事的方法,介紹活動包含的主題內容,并以兒歌: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轉呀轉呀轉個圈,擺個姿勢美一下,滲透了音樂律動的動作,使孩子輕松的掌握了學習的內容。在后面游戲中,以松樹的情景布置以及“光頭強“逼真的表演,有趣的音樂,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使整個活動在輕松,快樂中進行,達到了活動目標。
不足之處:
1、教師交代雙圈舞的游戲規則不夠完整清楚,致使幼兒游戲的時候秩序比較混亂。
2、由于教學活動場地較小,游戲環節,小熊熊抓光頭強時,在超短的時間里孩子們一哄而上,場面混亂較為危險。(改為孩子們拉圈圍住光頭強)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能隨音樂簡單地打出節拍。
活動準備:
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幼兒園》、《小動物叫》。
2、律動《生活模仿動作》、《我愛我的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
1、剛才小朋友有好習慣,唱歌時不會大喊大叫,我們大家做的好!老師現在就唱支《我們大家做得好》的歌曲個你們聽,好嗎?教師彈奏曲子,幼兒欣賞。
2、歌曲子好聽嗎?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我們大家做得好》。我們一起來完整地說說。我們再仔細聽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3、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我們大家是怎樣做的?
4、帶領幼兒學念歌詞。
5、幼兒隨節奏拍手學唱歌曲。
6、幼兒初步學習歌曲動作。
7、幼兒跟隨音樂 邊拍手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部分。
《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反復感受樂曲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鴨頭飾音樂磁帶不同動物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天氣真好,看看我們的動物朋友去吧。怎么去?(歌曲:騎小車)
動物新村到了,聽一聽有哪些動物朋友?并學一學小動物的動作。(練習聽音樂做動作)
看到這么多動物朋友,真高興,唱一首歌表示我們高興的心情。
二、基本部分
1、還有一位朋友沒去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鴨子吧。
把小鴨子找出來和他一起玩。
反復感受音樂:前面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我們到小河里去洗個澡吧。小河里有許多小魚小蝦,快快讓我們吃個飽吧(隨音樂伴奏動作,伴奏音樂2--3遍)
2、有點累了,找一張椅子坐下來。
森林里有一只百靈鳥,唱的歌可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聽百靈鳥唱歌吧(欣賞歌曲一遍)
3、我們也來學一學百靈鳥唱歌吧(跟唱1--2遍)
三、結束部分
小鴨子的歌很好聽,小鴨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鴨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
今天玩得真開心,時間不早了,騎上我們的小車回家吧。
附歌曲:小鴨嘎嘎
2/4活潑、輕快
3523|55|6563|55|536|532|6161|612|
小鴨小鴨嘎嘎,肚子餓了嘎嘎,不喊爹,不叫媽,搖搖擺擺跳下河,
5326|1—|1—||
自己去捉蝦呀。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看、找、說讓幼兒體驗感受風的存在,體驗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根據歌曲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風來了的事物的變化。
3、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被風刮起的景物),及錄音《風的聲音》
實物:紗巾
幼兒已有風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聽聲音導入
教師播放風的錄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是誰來了?
你喜歡風爺爺嗎?喜歡大風還是喜歡小風?為什么?
基本部分:
一、辨別風爺爺
1、欣賞歌曲:
教師:風爺爺的脾氣可真不好,生氣的時候是什么聲音?高興的時候呢?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靜靜地和風爺爺來個親密接觸吧,讓風爺爺來給我們吹吹,感覺一下風爺爺今天心情是怎樣的?(我們閉上眼睛)
2、幼兒用語言描述感覺。
教師:剛才風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一段音樂,那么你聽出來它是風爺爺心情如何呀?為什么?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
二、唱風爺爺
1、教師:今天來做客的一定是個小風爺爺,那么大風爺爺的音樂應該感覺是怎樣的呢?你們怕不怕?
春天,我們北方的城市風沙特別大,你們怕不怕?我也不怕!現在我要用好聽的歌聲勇敢地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
2、教師:你們聽到我是怎樣跟風爺爺說得?(幼兒識記歌詞)
3、還有哪些孩子也想用歌聲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就請你勇敢的站出來,跟我一起唱吧!
幼兒集體演唱2次。
三、感受風爺爺
1、請幼兒觀看演示課件,找風爺爺。
教師:風爺爺會捉迷藏,就是不出來,到底去哪里呢?它走過許多地方,你看…(教師演示PPT)
請幼兒用語言講述并分別用肢體表現風爺爺到過的景物變化。
2、幼兒用肢體動作分別表演看到的“迎風吹”的變化。
教師:快來跳跳風爺爺來了以后發生的事情吧!用舞姿告訴大家在這些地方能找到風爺爺。(幼兒在音樂與多媒體畫面的伴隨下,大膽地用動作表現風爺爺到來時的變化:落葉在風中打轉;絲巾在風中輕輕移動;樹上的葉子在風中嘩嘩作響;晾曬的衣服在風中翩翩起舞;路上的行人的頭發在風中輕揚飛舞;操場上的紅旗在風中神氣的抖動等情景,重點讓幼兒合作表現)
結束部分:
幼兒一起呼喚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游戲
1、交待游戲規則:
教師:我們聽音樂一邊唱歌曲一邊用動作告訴大家,風爺爺在哪里?
唱到最后一個字“吧”趕快保持最后一動作靜止不動。風爺爺吹到你身上任何一個部位都不動,誰動了就算是被風刮走了,或者害怕風爺爺,回到座位停止游戲。
2、幼兒游戲若干次。
3、結束部分:
到室外找找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游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讓幼兒愉快地參加玩音樂游戲。
培養幼兒迅速反應能力及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小魚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帶小朋友們去海里玩,看看海里五顏六色的魚,綠綠的水草和美麗的珊瑚,你們看多漂亮
二、幼兒扮演小魚
師:小朋友們看過小魚是怎么游泳的嗎?請小朋友學小魚游泳的樣子(任選2-3個小朋友),小朋友學小魚游泳時放音樂。
三、詢問
哪位小朋友過去觀察過小魚如何吃東西,并請小朋友模仿。模仿時表揚模仿能力強的,并糾正模仿效果不好的小朋友的動作。
四、利用故事
(講故事同時播放音樂)介紹游戲的玩法,引起幼兒對游戲的興趣
五、學習歌曲《捉小魚》
六、配合手勢整體學習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目標:
1.了解小老鼠看病的情節,熟悉音樂旋律, 學跳集體舞。
2.學習用老鼠跑、打噴嚏的動作表現A段音樂,創編曬太陽的動作表現B段音樂。
準備:
課件一份、音樂《音樂的瞬間》、老鼠胸貼、地上圓圈過程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
師:你們看誰來了?(小老鼠)這幾天,天氣忽冷忽熱,有一只小老鼠它怎么了?(打噴嚏的動作)師:你們有沒有打過噴嚏?噴嚏是怎么打的?為什么你要用手擋著?(打噴嚏時一只手捂著嘴巴,沖著沒人的方向,防止傳染)二、打噴嚏的小老鼠1. 小老鼠感冒(A段)(1)A段感受在背景音樂下,教師對應著圖譜講故事A段。
師:小老鼠生病了,沒精打采,還會忍不住"阿嚏!阿嚏",一點力氣也沒有,想還是到動物醫院去看一看吧,小老鼠走在路上,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阿嚏……(2)動作創編師:你發現小老鼠每次走幾步路會打噴嚏?誰可以來學一學,小老鼠是怎么走路?誰能來學一學老鼠沒精打采的樣子?
(3)音樂+動作(連著2遍)師:這么難受,我們趕快去看醫生吧!要跟著你前面的老鼠,才能找到醫院哦!(間奏)馬上就要到醫院嘍,請小老鼠們再堅持一下。
2. 小老鼠曬太陽(B段)(1)B段故事師:終于到醫院了,小老鼠趕緊坐下休息吧,聽聽看醫生怎么說的?
(2)動作創編師:太陽出來真暖和,你想曬哪里?應該怎么曬?你還可以曬身體的什么部位?真暖和,一起來曬一曬,你們現在舒服一點沒有?
(3)音樂表演(2遍)師:想好三個你要曬的地方,想好了嗎?你剛剛曬了哪里?你曬了哪里?趁太陽還沒下山,我們再去曬一曬,這次曬曬你剛剛沒有曬到的地方,讓感冒快快好起來,好嗎?準備好3. 小老鼠病好了(A段)師:請所有小老鼠輕輕坐下休息一會,曬過太陽后,你感覺怎么樣?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現你很高興?這只小老鼠真開心,開心得都跳起來了,它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它還會干什么?走走走走,然后?怎么樣?還會做什么?小老鼠生病好了,走路可輕快了,輕輕地用腳尖走路回家。
師:小老鼠們,跟著我回家吧!這一只小老鼠真開心,感冒也好了,你怎么看出小老鼠病好了?(很精神、很開心)小老鼠回家吧(坐回座位)三、完整表演1.教師整體復習圖譜師:還記得小老鼠的故事嗎?誰能說一說?然后呢?
2.完整表演(2遍)師:小老鼠,請你準備(間奏)再來一次,請小老鼠聽好音樂,我不提醒嘍!
四、結束師:老鼠曬了太陽后,感冒就好了,下次感冒你知道怎么做了嗎?小老鼠們,讓我們聽著音樂,做著動作回教室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的詼諧、跳躍的特點。
2、通過自由操作、聽故事、自扮小動物、做游戲的方式,進一步表現和理解音樂的特點與情緒。
3、能愉快的、主動的參與感受、體驗活動,并能合作、創造性的進行游戲和表演。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準備:
簡單的場景布置,小動物的裝飾物,彈簧小動物盒若干。
活動過程:
1、在活潑有趣、詼諧幽默的音樂中進入場地。
2、幼兒自由的操作彈簧玩具,體驗玩具帶來的快樂。
3、教師使用彈簧玩具表演音樂的內容,讓幼兒欣賞音樂。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他在做什么?
4、教師用講故事的口吻,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內容。并請幼兒集體表現樂曲,重點理解音樂的跳躍與樂句中的重音停頓。
5、請幼兒利用材料自由化裝成各種小動物。
6、進行游戲活動:《狐貍與小動物》。
7、在優美舒緩的音樂中結束游戲。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通過故事、游戲、圖譜提示多種方式讓幼兒在聽音樂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重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逐步讓幼兒了解音樂的性質和結構,掌握樂曲中重音的出現。并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游戲中的樂趣。讓規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出來。我覺得這個活動有以下幾個亮點:
1、大灰狼的教具簡便、輕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現音樂的形象,又便于教師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師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風,帶上可怕的頭飾,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襪子制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這一形象更加生動、可愛。
2、圖譜比較貼切:圖譜有著強烈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讓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有效結合,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看圖譜找重音、聽音樂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級提出加深難度,突破了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3、結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后和我們小朋友成為了好朋友,這樣的結局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們的生活要充滿愛!大家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4、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的教學、游戲的方式,引領著幼兒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著愉悅性、發展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盡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
活動不足:
1、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我覺得活動的量還不夠,也就是說活動從深度廣度來講略顯不足。根據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設置不同層次的難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跳起來摘桃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發展,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讓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處拍手跺腳這個游戲環節中,由于我事先的游戲規則只說了“在大牙齒的地方拍手跺腳”,而沒有反過來強調“在小牙齒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腳”,以至于第一遍游戲時有幾名幼兒在小牙齒處拍手,在重復了游戲規則后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齒處拍手,我告訴他下課后我倆再單獨交流。下課后我才理解他對音樂重音的詮釋方式:小牙齒處輕拍手,大牙齒處重拍。
小百科:撥弦是借用彈撥樂器的表現手法,它能使弓弦樂器發出鏗鏘分明的彈撥聲,與弓毛擦弦聲形成了色彩鮮明的音色對比,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編9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編8篇01-31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編六篇01-26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02-01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8篇02-04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總7篇02-02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8篇01-31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總八篇01-31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匯總5篇01-29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合集六篇01-27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六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