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12-21 18:10:1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種子奧秘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了解種子的生長和作用。

  3、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種子(黃豆、綠豆、赤豆、黑豆、白蕓豆、花蕓豆、花生、瓜子)

  2、蘋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個、白紙、木棍、水

  3、種子生長圖、音樂磁帶

  4、食物“豆漿”一袋

  活動過程:

  一、游戲環節

  1、問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師。今天一起來到智慧屋,我們的口號是:“智慧樹下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下做游戲,快樂多又多。

  2、游戲“公雞頭、母雞頭”

  二、引導幼兒觀察種子,了解種子的特征

  1、秋天,兔媽媽收獲了許多的豆寶寶,它想請你們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是什么豆寶寶?長得什么樣?有什么不同?(幼兒觀察種子)

  2、提問:請你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這些豆寶寶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

  3、問:“這些豆子都是一樣嗎?那些地方不一樣?

  4、除了你們發現的XX不同,還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師小結:我們剛才說的豆寶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種子,它們是各種各樣的,有的顏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狀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種子的生長

  1、說了種子的特征,你猜猜種子是長在什么地方的?(幼兒猜想)

  2、誰說說你知道書上的種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誰說說你知道泥土里的種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誰說說你知道藏在果實里的種子有哪些?(蘋果、梨子、石榴)

  5、到底種子怎么長大的呢?(師出示種子生長圖,幼兒講述)

  6、師小結:種子是種在地里,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又長出新的種子的,真奇怪。

  7、那我們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一起來表演(放音樂,師幼互動)

  四、探索“種子變變變”,了解種子的作用

  1、師:老師這有一袋豆漿,你知道它是怎么變的?(幼兒答)

  2、那老師變給你們看看(師示范磨豆漿)

  3、師說:“除了黃豆可以磨成豆漿,你們還知道其他種子還有什么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5、師小結:種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藥給人治病,榨油,還可以種植,有的人還動腦把它們做成工藝品來美化打扮我們的生活。

  五、幼兒操作,嘗試尋找種子的新秘密

  1、幼兒分小組活動(教師提要求)

  2、A磨豆漿

  B在果實里尋找“種子”

  C瓜子榨油

  D為豆子磨粉

  3、教師評價

  延伸活動:

  請食堂里的工作人員為小朋友加工豆漿。

  小百科: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來源:

  體育活動時,我帶領幼兒到軟質地面上玩“爬爬樂”的游戲。游戲休息時,有幾位幼兒發現了旁邊花圃里有蚯蚓。平時‘幼兒很喜歡小動物,但對蚯蚓卻不太了解。孩子們有的能用土語說出蚯蚓的名稱,但觀察不細致,不能準確地用口語表達其外形特征,更不了解蚯蚓的“再生能力”,但有的不認識誤認為是怪物、大壞蛋。大班孩子,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對事物充滿好奇,,小小的蚯蚓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探究熱情。他們在議論著,有幾個膽大的.孩子還用小棒子將蚯蚓挑起來觀察。

  《綱要》中提出:孩子們的探究活動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其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為此,我設計生成了科學活動《有趣的蚯蚓》,引導幼兒展開了一系列的觀察、研究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蚯蚓的部分生理特征和生活習性。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探究蚯蚓,并能將結果記錄與交流。

  3.產生對蚯蚓的進一步探索欲望,知道要保護蚯蚓,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聊天的兩盆花》,蚯蚓若干條,實驗用品(尺、放大鏡、玻璃板、盆子、泥土等)

  活動過程:

  一、由多媒體課件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昨天晚上,我聽到窗臺上兩盆花在聊天。”(播放多媒體課件)一盆說:“我盆里的泥土太硬了;緊緊的裹著我的根部,我吸收營養都困難。你看,我都快枯萎了。”

  另一盆說:“我盆里的泥土松松,軟軟的,我可以盡情的吸收養分。你看,我長得多茂盛。”

  教師:“為什么兩盆泥土會不一樣呢?這里面有什么秘密?”

  (倒出來看看)原來是小蚯蚓在幫花兒松土,花兒才長得茂盛,碧綠。那我們幫花兒謝謝小蚯蚓。

  (孩子們在情境中發現活動的主角“蚯蚓”,引入課題。)

  二、幼兒自主探究,實驗并記錄。

  1.小蚯蚓長是得什么樣子的?請你仔細的看一看、摸一摸,觀察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條蚯蚓去研究研究。(為幼兒提供放大鏡和透明的小盒)交流結果:

  蚯蚓是環節動物,細細長長的,沒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許多水分,摸上去濕濕的。頭部有環帶。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了解了蚯蚓的外部特征。)

  2.小蚯蚓是怎么運動的呢?用動作學學。摸摸它的腹部。

  一伸一縮蠕動腹部有剛毛。蚯蚓借助剛毛爬行。

  3.小蚯蚓還有什么秘密呢?它到底有多長?蚯蚓在地上會爬,它在玻璃、紙上上會爬嗎?哪里爬得快?它喜歡什么環境是干干的還是潮濕的?它為什么總是躲在泥土里?他喜歡光嗎?我們來做幾個實驗研究研究。(出示表格)講解操作方法與要求。

  實驗一:提供尺量。

  實驗二:提供玻璃和馬糞紙。

  實驗三:提供手電和紙盒實驗四:提供軟硬不同的泥土另外:提供筆記錄交流探索的結果:

  蚯蚓有不同的長度;蚯蚓在玻璃上、紙上也會爬,蚯蚓沒有眼睛和耳朵,看不見,也聽不見,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也能感覺到震動。他喜歡生活在潮濕的泥土中。

  (利用多種材料和方法對蚯蚓進行實驗研究和記錄分析,感知了蚯蚓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三、以趣引路,拓展研究。

  我們發現了蚯蚓的這么多秘密,你還知道蚯蚓的什么秘密?

  1.蚯蚓的糞是寶貝,可以養雞、鴨、魚等。

  2.蚯蚓是中藥,叫地龍。

  3.蚯蚓還是一種菜,營養很好。

  4.蚯蚓會處理垃圾。

  小小蚯蚓真能干,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這一環節,幼兒知道了蚯蚓更多的相關知識,知道了我們要保護蚯蚓,愛護大自然。)

  四、延伸活動:

  1.有一條蚯蚓受傷了,我們把它養在教室里,看看它會好嗎?會有什么變化。

  2.把蚯蚓送回家。

  (在延伸活動中,幼兒了解到蚯蚓受傷分成兩段后,它有個小本領,有腦袋的那部分會長出尾巴來,有尾巴的那部分也會長出腦袋來,它就能變成兩條蚯蚓啦!)

  活動反思:

  1.選材生活化《綱要》中提出:“”孩子們的探索活動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本活動的內容主體來源于生活,結合活動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關愛人類的朋友——蚯蚓。孩子們興趣盎然的參與活動,發現了蚯蚓的有趣和奇妙。

  2.環境寬松化整個活動注重每個孩子的參與、探索、研究。幼兒帶著問題去探索、研究、尋找、發現。幼兒在活動中能很好合作。教師在活動中是材料的提供者,問題的觀察者和探索活動的引導者、啟發者,為幼兒提供了寬松、自由的探索氛圍。幼兒充分體驗了自主活動的樂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意識。

  3.材料豐富化本次活動的材料,看似簡單,其實蘊含了豐富的內容我們提供了若干條蚯蚓和相關的探索輔助材料避免了幼兒操作時的爭搶,有提供了自主選擇、探索的機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探究活動,體驗頂紙板的快樂。

  2、感知不同形狀的紙板都有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

  3、探索用不同材料頂紙板的難易程度,積累使物體平衡的有益經驗。

  4、使幼兒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積極探究的態度,養成積極探究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碗一個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紙板,正方形紙板、長方形紙板、粗吸管,彩筆筒皮,鉛筆,粗紙棒。

  重點難點:找準紙板中心點,探索用不同材料頂紙板的難易程度。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用頭、手臂、手頂碗,激發幼兒頂紙板的興趣

  師生討論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教師除了用頭頂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頂?

  幼兒討論

  師:老師帶來了許多紙板,想請你們也來學學,試著用身體部位來頂紙板。

  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部位頂紙板。

  師:你們的紙板都頂起來了嗎?除了用身體來頂紙板,我們也可以用工具來頂一頂紙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來頂紙板呢?

  幼兒發散討論。

  小結:我們可以用筆、尺子、杯子等許多東西來把紙板頂起來。

  二、嘗試:用粗細不同的物體頂紙板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粗紙棒 彩筆筒皮、粗吸管請大家試一試,你能用這些東西把紙板平平穩穩地頂起來嗎?

  幼兒第一次實驗,自由嘗試頂紙板。

  師:你們頂起來了嗎?什么東西比較容易頂起來?什么東西難度比較大?

  幼兒觀察自由討論

  小結:頂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穩地頂起紙板。

  幼兒第二次實驗,找找紙板的中心點

  師:不管什么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它的中心點,請小朋友兩兩合作在紙板上尋找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并在紙板上畫出記號。

  小結:原來這些不同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一個能頂起來的中心點,把紙板平平穩穩地頂起來。

  三、分享頂紙板的快樂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頂紙板的本領,雜技團邀請你們一同去參加他們的表演,孩子們,上場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對彩圖繪本的學習興趣。

  2、通過觀察想象圖文結合創作繪本。

  3、感受小老鼠和海獅的珍貴友情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激發幼兒的想象思維,啟發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引導幼兒感受友誼和合作的力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小袋子!咱們來摸一摸袋子里裝了什么?

  (有的摸出了鉛筆,有的摸出了紅領巾…..還有的摸出了蘋果)

  2、今天我們的課就與蘋果有關——

  (二)、出示封面,揭示書名。

  1、出示遮去書名的封面。

  仔細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一棵又高又大的蘋果樹,秋天到了,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看到這些蘋果,你心里會怎么想呢?真想摘一個嘗嘗。)

  2、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誰?(課件出示“鼠小弟”)大家還記得他是誰嗎?

  咦!這不是上節課來我們課堂做客的“鼠小弟”嗎?

  大家還記得他上次穿著什么來的嗎?(紅色的小背心)

  3、今天我們的鼠小弟又出來干什么了呢?我們看看——他來到了這棵棵又高又大的蘋果樹下。鼠小弟望著蘋果在想什么呢?

  4、書名——《想吃蘋果的鼠小弟》

  (三)、講故事——《想吃蘋果的鼠小弟》

  1、我們看一下鼠小弟能吃上蘋果嗎?

  4、小鳥和猴子按書的正常頁數出現。

  5、大象和長頸鹿先出現小老鼠的模仿動作,讓幼兒猜想會是什么動物。

  6、袋鼠和犀牛老師先告訴學生是什么動物,讓幼兒猜想他們會有什么本領。

  (故事內容很簡單,前面六個動物的出現是簡單的重復,教師可以用不同的出現方法,使故事更充滿趣味。避免了簡單的重復,又不失幼兒聯想的趣味。)

  7、樹上還剩下2個蘋果,你猜接下來會出現什么動物呢?

  (讓幼兒發揮想象,續寫故事)

  8、繼續講述故事,揭示意義。

  海獅有什么本領呢?

  海獅一個人能拿到蘋果嗎?

  (體會合作的重要性)

  鼠小弟和海獅合作拿到了蘋果,你猜鼠小弟會怎么辦呢?

  (體會分享的快樂。)

  他們兩個拿到蘋果會怎么辦呢?

  出示最后一頁。

  (四)、揭示道理,小結,

  1、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通過合作我們就能做到平時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分享是快樂的,一個人的快樂分享給10個人,就會變成10份的快樂。

  2、你能說說你在平時生活中和你的朋友之間有哪些快樂合作和分享的事情嗎?

  3、如果這時又來了一群小動物,他們都很想吃蘋果,可是樹上的蘋果已經沒了啊,你想鼠小弟會怎么做呢?

  (通過聯系實際,讓幼兒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說說講講了不起的中國人過程中,了解有關劉翔的一些故事。

  2、體驗時間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劉翔比賽時的沖刺錄象;奪冠、披國旗等照片一組;游戲材料若干;記分牌

  活動過程:

  一、了不起的中國人

  1、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了不起的中國人的故事。你知道哪些中國人最了不起,為什么?(幼兒介紹)

  2、幼兒之間相互介紹了不起的中國人。

  3、教師小結:有古代的偉人,現代的名人,還有我們喜歡的運動員。

  二、劉翔的故事

  1、觀看劉翔20xx雅典奧運會錄像

  (1)這個錄像中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2)劉翔得了第幾名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觀看錄像第二篇,并提出問題:

  (1)你最喜歡哪個鏡頭,為什么?

  (2)幼兒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幼兒說到的鏡頭,教師用圖片讓幼兒回憶)

  (3)師小結:劉翔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為我們中國人爭光。

  三、12.88的體驗操作

  1、劉翔打破世界記錄的成績是多少?(12.88)。那么,劉翔在12。88能跨欄110米,我們在12.88中能做些什么事呢?

  2、教師介紹材料:(彈子——夾彈子;毛豆——剝毛豆;積木——疊積木;毛巾——折毛巾)

  3、老師出示秒表,這是什么?(秒表)用來做什么?(記錄時間)

  4、那么,比賽時一定要做到什么?(公正)

  5、12.88秒的操作體驗(教師壓秒表,幼兒做游戲)

  6.交流:我在12.88中做了些什么?(我在12.88中折了××毛巾)

  7、師小結:原來,12.88可以做這么多事情。那么,平時我們也要珍惜時間,能作更多的事情,學更多的本領。

  活動反思:

  孩子對整個活動都十分感興趣,他們開動腦筋回答老師的問題,還展開豐富的想象。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已經學過1—9的加法,為了激發幼兒更進一步的學習,根據教師指導用書活動要求,設計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樂意學習10的加法問題。

  2、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動準備

  1、1—10的數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筆、紙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解答口述應用題

  教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看誰最聰明。”

  教師::“阿依古麗原來有1本書,媽媽又給她買了9本書,阿依古麗現在有多少本書?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為什么?”

  2、教師:“誰能列出算式?”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應用題,并引導幼兒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編應用題并列式:

  (1)提出自編應用提的要求。

  教師: “請小朋友擺一擺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編10的加法應用題,再列出橫式。”

  (2)幼兒擺卡片,自編應用題并列式,教師觀察指導。

  三、結束環節

  討論交流:

  教師:“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來說一說自己編的應用題,考考老師和小朋友”。

  四、延伸環節:

  把卡片貼在墻上,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選用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從兩方面談一下:因為本班都是維吾爾族小朋友,對于漢語的表達還是有困難的,前幾節課學過1—9的加法,部分幼兒有了一些基礎。因為是純漢語授課,對于我的授課一部分幼兒聽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數幼兒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講完以后,民考漢教師再進行解釋,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兒進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聽不懂的幼兒,對民考漢教師的講解的維語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漢語就根本表達不出來。所以一節課上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的備課是按照教師指導用書的思路設計的,課也是按照幾個環節的設計開展的,能聽得懂漢語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興,聽不懂漢語的孩子認識一臉的茫然,總之,每次上課之前我準備一些教具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結果在語言的障礙中“枯萎”了。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6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2-01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6篇01-30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7篇01-28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五篇01-27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01-31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6篇02-05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8篇02-05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10篇02-05

【精華】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合集7篇02-04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四篇02-0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婷婷爱婷婷综合精品 |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 日韩中文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 | 日本三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