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9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再現日常生活情景,體驗全家人圍坐在鍋邊吃火鍋的歡樂。
2、不斷積累目測一部分接著往下數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模擬火鍋一個,幼兒自制各種火鍋食品,分類放在盤子內。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籃和一只空碗。
【活動過程】
一、進入情境
1、幼兒模擬圍坐火鍋邊(人數不限,可隨游戲逐步增加)。
2、了解規則:
(1)取放每一品種的數量可由游戲者事先確定。
(2)加菜時鍋里同類品種不能超過10個。
(3)籃里的菜必須投放到鍋里表示燙熟后才能夾出放進碗里。
(4)必須從自己的籃子里取菜投入鍋里,但夾菜時可選鍋里的任何品種,不必區別是誰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識別各種火鍋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籃里放三至四種菜。
2、輪流往火鍋里加菜,品種和數量都可由幼兒自定,邊加菜邊接著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三、開火
鍋里的菜較滿后,蓋上鍋蓋,共同念一首兒歌模擬開火,兒歌念完,表示鍋里的水燒開了。
四、吃菜
1、輪流用手做筷子夾菜,放進自己的碗里,數一數各品種的菜吃了多少。
2、反復夾菜,接著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五、關火
1、蓋上鍋蓋,每人數一數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與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種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兒在此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鍋的經驗,可生成多種玩法:
玩法一:葷素搭配。幼兒先在鍋里投放葷菜(每種菜的數量為10),然后開火、吃菜,用筷子將鍋里的菜夾進自己的碗里,等葷菜都“吃”完后,再將素菜放入鍋內,繼續品嘗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譜。幼兒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選擇不同的菜肴進行“吃火鍋”的游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學習活動:認識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目標:
1 了解土豆和西紅柿的外型特征 。
2 有觀察的興趣 。
觀察指導 : 引導幼兒有目標的觀察 。 及時了解幼兒的興趣點 。
活動準備: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流程:出示土豆和西紅柿的實物讓幼兒觀察 —— 幼兒大膽的說
活動過程: T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好的東西,我們來猜猜看是什么呀?
C : ……
T :原來是土豆和西紅柿呀
C :是土豆
T :那我們今天來看看土豆是什么樣子的呀?
C :好的。
觀察:哪些幼兒能大膽開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找找,認識周圍一些紅色的東西。
2、初步感知紅色與人們在生活中的關系。
3、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在活動中體驗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蘋果、蕃茄、葫蘿卜、辣椒等紅色食物,燈籠,紅旗等紅色的實物若干,布置在活動室內。
活動過程:
一、找紅顏色
1、師:"今天,我們教室里漂亮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哦,原來教室里有許多'紅色'的東西。""我們再去看看、找找有哪些東西是紅色的?"
2、幼兒在教室內尋找紅色的東西。
3、請幼兒坐下來與同伴講講自己找到的是什么?(要求幼兒說:我看見XX是紅色的)
4、請個別幼兒講自己找到的是什么?
二、找自己身上的紅色,了解紅色與自己生活的關系。
師:小朋友找到的紅顏色真多,大家都知道,紅顏色真漂亮,請小朋友再互相找一找,我們身上什么東西也是紅色的。(幼兒自由講述,同旁邊的小朋友講,請個別幼兒講)
師小結:小朋友的眼睛看的真仔細,發現了我們的衣服、扣子、鞋子、襪子都是紅顏色,紅顏色的東西穿在我們身上真漂亮,放在我們教室里使我們的教室也變得漂亮了。
三、了解紅色在喜慶場合中的運用(看錄像)紅顏色的東西除了能夠使我們變得漂亮,還有什么用呢?老師請小朋友先來看電視(幼兒看電視,師適當解釋)。
問:小朋友你剛才在電視里看到了什么?你看到電視里什么東西是紅色的?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叔叔、阿姨結婚,還有商店開張都要放鞭炮,貼喜字,鞭炮喜字都是紅色的。
(幼兒學一學,做一做放鞭炮的動作,感受歡樂氣氛)。
師:那么,你還有沒有在其它地方也看見過紅色的東西呢?
請小朋友想一想,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請幼兒互相交流,請個別幼兒回答)
四、了解一些紅色的食物出示紅紅的蕃茄,小朋友你們看這個東西是什么顏色的?你有沒有吃過"你還吃過什么東西也是紅色的?
師小結:哦,原來紅色不僅好看,而且有的紅顏色的東西還可以吃呢。
五、結束(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小朋友真能干,發現了這么多紅色的東西,開心嗎?拍拍手(也可和同伴拍拍手)。
在我們幼兒園里,在小朋友家里,還有許多東西也是紅色的,放學后,我們再去找一找,看一看,然后把你的發現來告訴老師,好嗎?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活動。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活動準備:
1、小貓、小狗、小羊、小白兔,小鴨子的頭飾若干個。
3、小魚、骨頭、小草、蘿卜,蟲子的圖案若干個。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動物頭飾,帶領幼兒學做動物的樣子。
我是小花貓,喵喵喵(小狗,小羊,小猴)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 教師引導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小動物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東西吃好嗎?小花貓要找什么食物呢?小狗呢……
3、 邊找食物邊念兒歌:
小花貓喵喵喵,抓到老鼠喵喵喵。
小花狗汪汪汪,肯肯骨頭汪汪汪。
小鴨子嘎嘎嘎,吃到小蟲嘎嘎嘎。
小綿羊咩咩咩,來吃小草咩咩咩。
小白兔蹦蹦跳,拔起蘿卜跳跳跳。
4、 教師給幼兒帶上頭飾,讓小朋友們扮演小動物找食物。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找食物。
5、 活動反復進行,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找食物的了解。
6、 教師鼓勵幼兒找對了食物。
教師小結:
謝謝小朋友幫小動物們找到了食物,你們真棒!
健康《大家一起來刷牙》
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刷牙能保護牙齒。
2.會模仿成人刷牙。
活動準備
1.課件—正確的刷牙順序
2.MP3:刷牙歌
3.教具--牙刷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正確的刷牙順序
請寶寶欣賞,吸引寶寶的注意。
二、邊念歌詞,邊帶領寶寶徒手模仿刷牙動作。
1.示范刷牙的正確方法:
刷門牙的時候要上下刷,刷牙槽的時候要來回刷。
2.刷完牙齒后詼諧地表現吐水的動作
引發寶寶已有的漱口經驗,激發寶寶模仿刷牙的興趣。
三、請寶寶拿著做好的牙刷伴隨歌曲做動作,
告訴寶寶刷牙能夠保護牙齒。
托班社會活動:跟著小旗走
目的:
練習排成一路縱隊和一個跟著一個走
準備:
小旗一面
玩法:幼兒四散地站在場地上。
游戲開始教師念兒歌:“來來來,大家來排隊。快快快,看誰排得對!”教師幫助幼兒排成一路縱隊把小旗交給排頭的幼兒拿著,
并提醒他走的速度要適宜,不要過快 過慢。教師再念一遍兒歌。要求幼兒跟隨持旗者后面,必須一個跟著一個。走一兩趟或一兩圈后,教師還可以任意請一名幼兒當持旗者,被請的幼兒立即跑到排頭接過小旗,繼續帶隊向前走。游戲可反復進行,也可隨時結束。
托班社會教案:講衛生,愛清潔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應及時大小便,大小便應在適當的地方
2、初步懂得要講衛生,愛清潔。
活動準備:
1、認識衛生間的有關標志和圖片。
2、搜集或自編事例:關于幼兒貪玩尿濕了褲子。
3、自編故事“愛清潔的小貓”。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興,忘了及時去方便而尿濕褲子的事例,讓幼兒知道,需要大小便時,應及時去方便,然后再去做游戲。
2、請幼兒說一說尿濕褲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體難受等,使幼兒了冬天尿濕褲子還會著涼。
3、帶領幼兒認識本班的衛生室(廁所),向幼兒介紹大小便應去的地方,并告訴幼兒,只要需要,隨時可以去大小便。
4、講述自編故事“愛清潔的小貓”,讓幼兒了解小貓方便的時候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將排泄物掩埋好,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排泄衛生的認識。
活動評價:
1、在3~4歲幼兒的游戲中,教師應注意提醒他們大小便,幫助他們逐步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習慣。
2、教師可以安排適當的活動,教育幼兒不嘲笑尿濕褲子的小伙伴。如發現有尿濕褲子的幼兒,應及時向老師報告。
3、請家長協助,為幼兒提供穿脫方便的衣褲,以便幼兒自我照料。
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雞媽媽的蛋寶寶(托班綜合)
活動目標:喜歡參與集體活動,豐富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ji媽媽圖片2幅;蛋寶寶若干;熟ji蛋1個,生ji蛋1個;幼兒人手一個馬甲袋;籮筐2個。
活動過程:
環節任務 操作要點
集中注意
激發情感
1、 教師出示ji媽媽的圖片,問:小朋友,這是誰?這里有幾個ji媽媽?
2、 今天兩只ji媽媽好著急,她們的孩子蛋寶寶不見了,怎么辦?
3、 我們幫她們找找吧!
1、 找尋ji蛋
區分ji蛋
教師分給每個幼兒一只帶子。我們找到了要把蛋寶寶輕輕地放在袋子里。(幼兒分頭找尋ji蛋)
2、 你們找到幾個蛋寶寶呀?你們看看蛋寶寶長得一樣嗎?猜猜粉紅色的蛋寶寶是哪只ji媽媽的孩子?
3、 粉紅色的是這只ji媽媽的孩子,綠的是那只ji媽媽的孩子。趕快把蛋寶寶送回家吧!
1、 豐富認知經驗
ji媽媽很高興找回了自己的寶寶,謝謝你們。ji媽媽要送我們禮物呢!
2、(教師出示生、熟ji蛋)這是什么?哪個能吃?為什么?
3、 我們要多吃ji蛋,ji蛋營養好。我們到教室里品嘗一下ji蛋的美味吧!
設計意圖:
1、根據主題《我們愛吃的食物》教師預設了這樣一個活動。通過活動擴大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2、在活動中環節中設計了區分歸類這一內容,初步融入粗淺的數學內容,做到學科的整和。
3、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說一說;找一找;看一看;嘗一嘗來豐富活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不同發展。
托班體育:小兔找蘿卜
活動目標:聯系雙腳跳的動作
環境和準備:藤圈若干當蘿卜地,皮球當蘿卜,放置圈內.
玩法:
一、幼兒當小兔,練習雙腳跳.
二、游戲開始,教師念兒歌帶小兔往蘿卜地方向跳:小兔子跳跳,一二一二跳跳跳,跳到蘿卜地。到了蘿卜地,模仿拔蘿卜動作,抱著大蘿卜,一二一二跳回家。
三、老師用兒歌引導:小兔子跳跳,一二一二跳跳跳,抱著到蘿卜,一二一二跳回家。
四、教師在幼兒跳的過程要關注鼓勵,不能著急。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前一階段圍繞“我家的人”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孩子們了解了爸爸媽媽的工作、爸爸媽媽小時侯的故事,特別是恰逢母親節,通過夸夸我的好媽媽,為媽媽制作禮物等活動提升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孩子們萌發了一種想為媽媽做事的愿望。同時,“預防非典”也是當前孩子們的一個熱點,他們對幼兒園、班級、家中“防非”的簡單措施有了初步了解,對于預防、消毒的物品也產生了興趣。結合以上兩點,我預設這次活動,以幫媽媽選購消毒、預防用品為前提,以游戲實踐為途徑,幫助幼兒認識了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展防非知;同時滿足孩子為媽媽做事的愿望。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了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展有關“防非”的知識。
2、在購物過程中嘗試解決簡單的數量問題。
3、滿足幼兒為媽媽做事的愿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裝盒。
2、每一物品上貼上價格標簽(5以內)
3、購物籃,自制紙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母親節”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為媽媽做事,現在“母親節”過了,我們還要為媽媽做事嗎?為什么?
(二)啟發游戲
1、以媽媽的煩惱(媽媽想買預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媽媽上班沒時間)啟發幼兒幫媽媽購物。
引導:媽媽為什么要買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兒領錢。
要求:每人拿5元錢(老師準備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紙幣)
引導:你用什么辦法拿到5元錢的?
如:XXX拿了1元錢,還要拿多少錢才到5元?
3、討論購物注意點。
引導:買東西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1)買什么?(預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么買?(價錢、禮貌用語、買的東西少于或等于5元錢)
(三)幼兒操作
1.觀察幼兒在挑選物品時出現的問題,啟發幼兒間相互檢查。
2.了解幼兒交易情況,引導幼兒了解所選物品價格與自己擁有錢數的關系。
(四)交流
1、相互檢查所購物品。
2、說說買了什么,有什么用,注意什么?(抓住有價值的話題,擴展討論;幫助幼兒區分食品和用品兩類)。
(五)延伸 我們幫媽媽買好了東西,媽媽很高興,接下來我們可以幫媽媽做什么?
活動反思:
在幼兒園里,我們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教育幼兒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們往往是怕麻煩和害怕家長的不理解,極少展開這樣的活動。通過這一次的活動,讓我明白作為幼兒教師,不單單是對幼兒進行知識的灌輸,還要傳授給他們生活的本領及增強動手的能力。
小百科:幫手,指作為下級或副職人員而行動的人;助手。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由來:
寶貝們情緒穩定下來了,愿意參與班級活動。但是,還不會將小椅子一個一個的放好,經常亂放。搬椅子的方法也不對,拖著椅子走,推著椅子走,甚至有個別孩子還把椅子扛到了頭上,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了搬椅子的本領。
活動目標:
1、學會搬、擺小椅子的方法,會一個挨著一個擺。
2、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人手一個、大灰狼的頭飾一個。兔跳的音樂、大灰狼的音樂。
2、場景布置:散放在活動室中的小椅子。
3、教會幼兒說兒歌《搬椅子》
活動過程:
一、 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子,跳進活動室。
師:“兔寶寶們在外面玩累了,和媽媽一起回家吧!”師生共同學小兔子跳進活動室,發現散放在地上、桌邊的小椅子。兔媽媽:“哎呀,我們的家怎么這么的亂,小椅子怎么到處亂跑呀?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把椅子擺好。
二、幼兒一邊念兒歌《搬椅子》,教師根據兒歌內容,引導幼兒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三、引導幼兒把椅子排成同字形,幼兒在中間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戲。
我們用椅子來擺個家,好嗎?來,和兔媽媽一起搭我們的新家。
兔寶寶們擺得真整齊,一定很累了,我們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戲吧!請林老師來當大灰狼,待會大灰狼出來的時候,小兔子們要趕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游戲兩遍。
四、請幼兒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天黑了,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媽媽了,小兔子快把它送回家
吧。記住怎么搬椅子了嗎?
五、小結:
兔寶寶們都學會了搬擺小椅子,長了本領,媽媽真高興。以后,記得要用我們學會的新本領來送小椅子回家,好嗎?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到周圍的同伴、老師、成人都很喜歡自己。
2、知道小朋友在家里要聽成人的'話,努力做個好寶寶。
3、增強自信心,激發積極向上的愿望。
活動準備:幼兒從家里帶若干張自己和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在一起的照片,并布置“大家喜歡我”的展覽。
活動過程:
一、觀看展覽“大家喜歡我”,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照片上有誰?你們在干什么?你高興嗎?你的朋友高興嗎?
二、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談論:別人是否喜歡自己。
1、教師:你有小伙伴嗎?他們喜歡你嗎?伙伴愿意和你在一起玩嗎?
2、教師:老師喜歡你嗎?他們喜歡你嗎?伙伴愿意和你一起玩嗎?
3、教師:爸爸媽媽喜歡你嗎?他們是怎樣做的?(愛自己,給自己買禮物、帶自己上公園等等)
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做別人才會喜歡你。
使幼兒知道同伴之間要友好,在家里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幼兒園要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做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四、師生共同邊唱邊找朋友碰一碰,進一步體驗喜歡別人和被別人喜歡的愉快心情。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會大聲吵鬧與輕聲講話的不同效果.知道大聲吵鬧的危害,養成輕聲講話和安靜聆聽的良好習慣。
2.了解一些保護嗓音的方法。
活動準備
一段幼兒平時大聲吵鬧的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討論大聲吵鬧的危害性,激發幼兒改變不良習慣的愿望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聽一段真實的錄音,小朋友仔細聽是什么聲音。
師: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聲音?(亂糟糟說話的聲音、大聲喊叫的聲音、吵鬧的聲音……)你們聽到的其實就是你們平時發出的聲音,老師在你們說話時悄悄錄下的。
2.師:你們聽了這段錄音,有什么感覺?(亂糟糟的、很吵鬧、聽了不舒服、有點刺耳、覺得煩躁、不想再聽了、耳朵里嗡嗡嗡的響……)
小結:老師和你們的感覺一樣,我們聽了這種聲音會覺得不舒服,不想再聽了,我們把這種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雜的聲音稱作“噪音”,經常處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中不但會損傷我們的聽覺,而且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時間長了甚至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3.師:想一想,如果你經常大吵大鬧或大聲講話,時間久了,你的嗓子會有什么感覺?(疼、干、紅腫、發炎、嘶啞、聲音啞了)
小結:經常大聲喊叫或長時間大聲說話、唱歌,就會感到嗓子疼、干,引起嗓子紅腫發炎。聲音嘶啞,說不出話來,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聲帶,以后就永遠變成嘶啞的聲音了。因此,為了我們的嗓音不受傷害,能不能大聲吵鬧呢?除了不大聲吵鬧,還應注意什么呢?(不長時間大聲說話,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過度……)
4.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大聲吵鬧有這么多危害,大家以后還想不想聽到這樣的吵鬧聲呢?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吵鬧聲呢?(小聲講話,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發出刺j
耳的聲音……)
二、做實驗,引導幼兒進一步體會輕聲講話的益處
1.師:剛才我們知道大聲吵鬧有這么多危害,應該小聲講話,可有的小朋友會說,那么多人都在說話,我如果聲音小,別人會聽不清。果真是這樣嗎?咱們試一試。請幼兒小聲交流:現在請你們用小一些的聲音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話,看看你們相互之間能不能聽清對方的談話。(幼兒小聲交流)
師:能不能聽見?能聽清楚嗎?
請幼兒大聲交流:這次請你們大聲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話,看看有什么感覺?
2.師:現在請小朋友比較一下哪種談話方式更好?為什么?(小聲說話,相互之間很容易就能聽得見,而且也不吵鬧,說話很省力:大聲說話太吵了,說話費勁,聽話也費勁:有時反而聽不清,令人不舒服。)
3.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當許多人在同一地點同時交談時,大聲吵鬧反而會使我們的交談變得更費力、更吵鬧,而小聲說話會使我們更清楚、更省力地進行交談,也會覺得很舒適。
4.師:現在老師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兩人距離較遠又想說話該怎么辦?(應該找合適的機會走近一些再交談,以免影響別人。)
三、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聆聽方法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平常講話應該輕聲.特別是許多人一起談話時,更應當輕聲。那么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應當怎么做呢?(認真聽、不插話、保持安靜)
小結: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首先應該看著對方,其次應當保持安靜,不吵鬧,不插嘴,不亂動,不打斷別人,邊聽邊想別人說的是什么意思。這樣,才是一個會傾聽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四、游戲“你的耳朵在聽嗎”,訓練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師:下面咱們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你的耳朵在聽嗎”。游戲時,老師會用不同大小的聲音來說話,誰聽得最仔細、最清楚.誰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
老師面向集體或個人分別用大聲、小聲、氣聲等不同音量說話,請幼兒用相應的音量復述,訓練幼兒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五、總結:今天咱們知道了大聲講話的危害,也知道了在平常生活中,應養成輕聲說話、仔細聆聽的習慣。這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希望每一個小朋友都能成為一個文明的交談者。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大膽運用已有的數經驗解決問題,進一步感知列式中三個數字代表的不同意義。
2、體驗一卡通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幼兒自制一卡通卡、列試題卡、模擬刷卡機若干個,公共汽車、輕軌、地鐵站牌,幼兒張貼記錄卡板,記號筆,標有不同票價的游戲項目圖數張。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設計的一卡通,感受一卡通的多種用處
幼兒自由介紹自己設計的一卡通有哪些用處。
師: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生活中的一卡通就像你們設計的一樣神通廣大,瀟灑一揮,走遍天下了。卡里沒錢能刷卡嗎(不行)?今天我已經在你們的卡里都充了8塊錢。
二、使用一卡通,感受一卡通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1、回憶交通工具標記。
師:一卡通里有了錢,就可以乘車到公園玩了,到公園我們可以乘哪些交通工具到達?
(出示標記)今天隨便你乘一種交通工具都可以直接到達公園。
2、介紹一卡通的使用方法。
師:你們知道怎么刷卡嗎?(幼兒自由介紹)
師:這里就有刷卡機,如果你乘的車需要3塊錢就按一下數字3,把卡插進去,燈亮了,就表示刷卡成功了。想不想試試?
3、提出游戲要求。
師:今天乘車有一個要求,每一次刷好卡以后要用一道算式題記錄下來,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卡里原來有多少錢,刷卡用掉了幾塊錢,里面還剩幾塊錢,然后把卡插在記錄板上。
4、幼兒游戲、操作。
每個小朋友拿好一卡通,按自己確定的方法出發乘車。
5、交流。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每位小朋友都乘了什么交通工具,卡里還剩下多少錢呢?
(1)先看乘公共汽車的小朋友。教師隨機尋找問題:乘汽車的小朋友都剩下多少錢?怎么會剩下3塊錢呢?請一位小朋友來解釋一下。
(2)依次觀察其他小朋友的卡里還剩下多少錢。
6、梳理:整理8以內減法的不同列式,發現乘坐不同車,由于票價不同,剩下的錢也不同。
三、大膽運用已有數經驗解決游戲中充值的問題
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公園有些什么好玩的吧。
1、了解游戲項目:公園里有些什么活動項目,各要多少錢呢?
2、看看說說卡里的錢能玩哪個活動項目呢?如果錢不夠怎么辦?(幼兒想辦法,引出充值)
3、嘗試充值:
師:一卡通就是方便,卡里的錢不夠了,只要再充值就又能用了。
介紹玩法:
(1)觀察桌上不同游戲項目的票子;
(2)選擇游戲項目,把對應的票貼在一卡通上;
(3)算一算卡里原來有多少錢,現在需要玩的游戲需要多少錢,應該再充多少錢;
(4)把要充值的金額記錄在卡的下面。
4、幼兒操作:
(1)以一張卡為例,共同嘗試,了解規則。
(2)分別計算并按需要為自己在卡內充值。
四、交流
1、介紹自己想玩的游戲項目和需要在卡內充多少值。
2、共同驗證。是不是可以去玩。
活動延伸:
1、在游戲中創設使用一卡通的項目,充值正確的幼兒在游戲中使用一卡通玩對應的游戲項目;出錯的幼兒,可請老師和同伴幫助再試著充值。
2、逐步增加充值項目,算算如果想玩兩個或兩個以上游戲需要充多少值。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9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九篇02-03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五篇02-02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八篇01-31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10篇02-06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八篇02-03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9篇02-01
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2-01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7篇01-31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五篇01-31
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