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在學會演唱的基礎上,創編歌曲,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仔細參觀花燈展,認識各種花燈,了解它們的名稱,尋找自己最喜歡的燈。
活動過程:
1、回憶歌曲《大家來看燈》
2、引導幼兒回憶花燈展,講講自己最喜歡哪些花燈,為什么。
3、提問:大家來看燈,看到了哪些燈?
4、幼兒討論。
5、請幼兒回答。
6、請幼兒試著把歌詞中花燈名改成自己喜歡的花燈,并唱一唱。
7、小組演唱。
8、找好伙伴演唱,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延伸:將自己創編的歌曲快速、連貫的唱給家人聽。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音樂欣賞,幼兒需要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的快樂,并能夠快樂的學會歌唱。平時孩子們見到花燈的幾率不高,所以在學習這課之前我就對孩子們布置要求,去街上看花燈,可以的話自己也可以買個花燈回家玩一玩。
在上社會課時拎出元宵節,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所以在進行這課時時,孩子們已經非常了解。已經可以知道并報出許多花燈的名字。比如:“兔子燈,荷花燈等等”花燈名。
所以這課進行的很順利,孩子們掌握了歌詞,在鋼琴伴奏的同時孩子們漸漸的學會這首歌曲,并且能夠愉快的歌唱。第一段,我教授歌詞。第二段,有意讓幼兒進行創編,把原先的花燈改換自己喜歡的花燈,孩子們很有樂趣有:“小馬燈、小羊燈、母雞燈”各色的花燈,聞所未聞,但這些都是孩子們的想象,還是讓我感覺很高心。
短短的一首歌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下課了,孩子們扔饒有興致的在唱著:“小哥哥呀小姐姐呀……”
課后我也進行了延伸:比如元宵做花燈、吃湯圓。讓孩子們體驗自己做元宵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離畢業還有最后的幾天了,孩子們感受到了一絲離別的氣息,在個別化學習中,孩子們畫下自己想說的話、甜甜的回憶送給好朋友,更多的是孩子們之間的互動,而與老師之間的這份情感還沒有引發出來。
“老師再見了”這首歌歌詞具體、情感抒發自然,因此在活動中我采用從情感體驗入手,先回憶幼兒園的生活,然后由內向外,以情帶聲,將情感和學習拍子強弱、附點音符有機的結合起來,引發孩子依依不舍的心情。
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唱準附點音符。
2、回憶幼兒園生活,表達愛老師的情感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幼兒園生活,記住幼兒園美好的生活
1、我們在幼兒園里生活了三年,你學到了什么本領?
2、快快畢業了,你有什么話要對老師講?
3、是呀,老師真辛苦,培養小朋友學本領、懂道理。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他也要畢業了,他有好多話要對老師說,不過,他是唱出來的,讓我們來聽聽他唱的心里話。
二、欣賞——理解歌曲,體會即將離開老師依依不舍的心情
1、完整欣賞:你喜歡這首歌嗎?為什么?
請用喜歡的動作來邊聽邊打節拍。(這是幾拍子的?)
2、再次完整欣賞。
你聽出來了沒有,這個小朋友對老師說什么話?
有沒有你聽不明白的地方?(互動解答)
3、分段欣賞
兩段歌曲唱得一樣嗎?區別在哪里?
最后一段有什么特點?
4、有節奏地念歌詞。
三、學唱——唱出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律,唱準附點音符。
1、你在唱這首歌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追問:我們小朋友的這些進步是怎么得來的呢?)
2、你準備怎么樣“有感情”地唱這首歌?怎么樣把感謝老師、舍不得離開老師離開幼兒園的心情讓大家聽出來、看出來?(引導用表情、眼神、動作來表現)
3、輕輕分段學唱。
4、完整演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l、引導幼兒體會、感知歌曲中優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幼兒主動參與音樂課教案的興趣。
2、啟發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節拍,唱出優美、舒緩的韻味,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3、通過學習演唱3/4拍歌曲,使幼兒初步了解朝鮮族歌曲的特點。
[活動準備]
歌曲課件、音樂教學磁帶、錄音機、自制長鼓、朝鮮族服裝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請幼兒聽兩段不同的音樂(曲一:活潑歡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樂),自由表演動作。
二、展開:
(一)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節奏特點、熟悉歌曲旋律。
l、提問幼兒:剛才的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哪段音樂是三拍子的?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三拍的強弱規律。
2、組織幼兒跟隨歌曲音樂練習三拍子節奏。
(二)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并學習歌詞。
l、教師介紹歌曲名稱并示范演唱歌曲。
2、通過提問及課件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提問: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曲里唱到的小白船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小船有什么不一樣?歌里還唱了什么?
3、幼兒看課件完整欣賞歌曲。要求幼兒記住歌曲中最喜歡或是最優美的歌詞。
4、根據幼兒分別說出的歌詞,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歌詞。
(三)通過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請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小聲完整跟唱歌曲。
2、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行反思,并有重點地練習演唱:我們還有那句唱得不夠好,還需要再練練?
4、通過歌曲接龍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歌曲。
5、為幼兒提供場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組演唱,激發幼兒的演唱興趣。
6、請幼兒集體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給客人老師聽。
(四)通過觀察朝鮮族服裝和欣賞朝鮮族舞蹈,引導幼兒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1、啟發幼兒通過教師身上的朝鮮族服飾,初步認識和了解朝鮮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2、請幼兒欣賞教師表演的朝鮮族舞蹈。
三、結束:
請幼兒背上“長鼓”,伴隨小白船的音樂,與教師一起載歌載舞。
附: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3/4拍子的朝鮮族民歌。它的旋律優美、舒緩,整首歌曲由四個樂句組成。歌詞把彎彎的月亮形象地比喻成小白船,在銀河里飄呀飄。把神話傳說中月亮上的桂花樹、小白兔情景化、動態化,仿佛把人們帶到一種夢幻、優美的意境中,歌曲的內容生動形象、富有幻想,易于理解,符合幼兒園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這首歌曲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學會正確演唱3/4拍子歌曲。難點是啟發幼兒感受并演唱出歌曲優美、舒緩的韻味。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聆聽的習慣,感受小魚和鯊魚不同形態的音樂,引導創編各種小魚游的動作,表現其音樂形象。
2、激發幼兒喜歡小魚的情感及做音樂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大海圖一幅,各種水生動物。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開火車來到“海邊”。
1、提問
(1)我們來到了哪里?
(2)大海里有什么呀?
2、幼兒自由想象,教師根據回答,在圖中放上螃蟹、海馬、烏賊蝦、帶魚、鯨魚、小魚和鯊魚等。
二、初步感受小魚的鯊魚的音樂。
1、自由想象音樂。(完整欣賞音樂一遍)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想聽嗎?我們來聽吧!
提問:你聽了音樂,有什么感受?
2、小魚和鯊魚也來了,聽聽看,哪是小魚游,哪是鯊魚游。
(完整欣賞一遍)
1)欣賞小魚游的音樂,創編小魚游的動作。
(1)我們來聽這段音樂是誰來了。(幼兒欣賞辨別)
(2)小魚怎么游的?
(3)我們跟著音樂來游吧!幼兒跟著音樂做小魚游。
(4)老師請出一位能跟著音樂節奏游的“小魚”示范。
(引導幼兒發現,這條小魚能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擺動)
(5)集體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擺動。
(6)小魚還可以怎么游?讓幼兒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魚游的動作。
(7)跟音樂不同的小魚游。
2)欣賞理解鯊魚的音樂。
(1)聽聽著段音樂是誰來了?
(2)鯊魚的音樂聽上去怎么樣?(幼兒自由想象)
(3)鯊魚遇到小魚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述說)
(4)辨別小魚逃跑的樂句。
3)音樂中有小魚逃跑的樂句嗎?我們來找一找!
三、師生合作游戲。
1、出示頭飾,激發幼兒玩游戲的熱情。
2、交代游戲要求:
(1)老師做鯊魚,小朋友做小魚,小魚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小魚游動作參加游戲。
(2)聽到小魚逃跑的樂句,才能逃跑。
3、游戲。
4、簡短小結,請一幼兒做鯊魚再次游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圖片所表達的內容,并學會看圖做動作。
2、初步學習集體舞,能跟隨音樂較合拍做動作,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跳舞能力。
3、在跳集體舞中感受音樂,舞蹈帶來的快樂。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錄音機
2、磁帶
3、黑板
4、四張不同花兒的圖片
5、手腕花人手一朵(紅、黃、藍、灰四種,同數量)
6、地上貼小圓點(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出示圖1——"花苞"圖師:圖上有什么?
師:花開了沒有?
師:花苞有什么顏色?(紅、黃、藍、灰四種)師:你們手上戴著什么?什么顏色?它們有什么是一樣的?
二、幼兒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節奏,熟悉音樂。
老師放音樂。
師:請小朋友把手拿出來,跟著音樂拍手。
三、比較圖的不同,看圖做動作。
老師出示圖2——"花朵"圖師:這幅圖與前一幅有什么不同?
師:花苞怎么做?
師:一個人是這樣做,那兩個人怎么做?四個人呢?
聽音樂,小朋友做動作(四個小朋友一組)師:地上有小圓點,現在怎么變小花苞?
請四位小朋友示范,其他小朋友跟學。
老師出示圖3——有上下箭頭師:這幅圖與第二幅是一樣的嗎?哪個地方不一樣?
師:請小朋友看看你是哪種花?想想你是開在上面還是下面/小朋友聽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老師出示第四幅圖——旋轉的箭頭。
師:最后一幅圖與第三幅圖是一樣的嗎?
請小朋友上來試試做動作。
四、幼兒再次看圖欣賞音樂,完整的跳集體舞。
小朋友邊聽音樂邊看圖做動作。
師:前奏聽好,并看老師在什么圖上指了兩次。
師:小朋友要把這兩個動作做兩遍。
幼兒跟音樂連貫地做一遍動作,老師不示范。
師:請小朋友自己找圓圈站好,現在我們聽得音樂比較快,小朋友不記得動作就看圖。
五、老師總結師:今天誰幫了大忙?
師:圖片。
反思:
幼兒是喜歡參加藝術活動的,大班集體舞活動——花兒朵朵能很容易的調動他們興趣,花兒朵朵的音樂很歡快,舞蹈動作也符合大班的要求,選擇這個集體舞對他們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在教學中老師采取了看圖片做動作的方法,這樣幼兒能較容易地做動作。這個活動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名稱:搖籃曲(音樂欣賞)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溫柔、寧靜,學習安靜、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輕柔動作和溫柔的聲音等,感受理解搖籃曲的性質。
活動準備:
1、布娃娃(可讓幼兒自帶)每人一個,大娃娃和大搖籃各一個,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2、《舒伯特的搖籃曲》錄音磁帶、錄音機,錄好的哭聲
3、碰鈴一副。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 (教師播放哭聲錄音,引出娃娃,講述有關情節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欣賞欲望。)
教師:你們聽什么聲音?(哭聲)誰在哭,哦!原來是這個小娃娃,這個小娃娃在什么里呢?(搖籃)她躺在搖籃里一定是困了想睡覺,沒有媽媽哄她,那我來做她的媽媽,給她唱首《搖籃曲》吧!你們和她一起安靜得聽,別吵醒了小娃娃。
二、 幼兒欣賞教師演唱《搖籃曲》。
1、教師清唱歌曲,邊唱邊輕搖搖籃中的娃娃,讓幼兒初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教師: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好聽、想睡覺、柔柔的、靜靜的)
老師再來給你們唱一遍《搖籃曲》,你們再聽一聽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
2、教師跟隨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讓幼兒欣賞,并伴隨自然的動作。
教師:聽著這首歌曲你們想干什么呀?(教師可以用動作和語言啟發、引導幼兒知道搖籃曲的特點:《搖籃曲》是為哄寶寶睡覺唱的歌曲,它聽起來溫柔、優美、安靜,很容易讓寶寶進入夢鄉。)
三、 用哄娃娃、敲碰鈴、哼唱等方式幫助幼兒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哄娃娃睡覺的動作。
師:如果讓你來哄娃娃睡覺,你想用什么動作呢?(引導幼兒嘗試做各種哄娃娃的動作。)老師發現幼兒園有很多娃娃沒有爸爸、媽媽,誰來當他們的爸爸、媽媽呢?
2、幼兒選擇自己的娃娃抱好,邊欣賞歌曲錄音邊用輕柔的動作哄娃娃。
師:你們也來做爸爸、媽媽,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覺吧!注意哄娃娃的動作應該怎么樣?
3、請配班教師用適當的力度敲碰鈴,其余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邊哼唱,邊做哄娃娃的動作。
師:請爸爸、媽媽一邊哄娃娃,一邊輕輕的給娃娃哼唱歌曲,讓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嗎?
四、 幼兒欣賞歌曲錄音,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1、教師指導幼兒把娃娃放到四周的“大床”(桌子)上睡覺。
教師:你們真是好樣的,把小娃娃都哄著了,快把他們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教師扮演媽媽請幼兒做孩子,一起聽《搖籃曲》的音樂自由表演。并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舞蹈,保持寧靜的氣氛。
教師:看到你們做爸爸、媽媽做得真好,老師也想當媽媽,那誰來當我的寶寶呢?好!就請你們把小椅子當搖籃,聽媽媽唱《搖籃曲》入睡吧!(欣賞過程中教師一邊跟錄音唱歌,一邊輕撫每個幼兒,讓幼兒通過聽、身體接觸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優美、溫柔和寧靜。)
提示:
1、 如果教師感覺每人帶一個娃娃有困難,可以讓幼兒兩兩接伴,一人扮演媽媽(爸爸),一人扮演孩子,用小椅子當搖籃,通過親自哄拍小朋友感受歌曲的性質。
2、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午睡時給幼兒播放搖籃曲,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也增強了午睡環境的溫馨。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相關文章: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5篇02-02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9篇01-31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9篇01-31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8篇01-30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7篇01-30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8篇01-30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六篇02-08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5篇02-0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