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叫聲。
2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
2小鳥、小狗、小貓、老鼠的頭飾若干。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布置小鳥、小狗、小貓、老鼠的家。
三、活動流程:
1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
a聽一聽:
師以游戲口吻引入:我們班來了幾只小動物,想和小朋友玩游戲,請小朋友注意聽一聽,猜猜他是誰?
b說一說:師逐個演示課件,分別讓小鳥、小狗、小貓、老鼠與幼兒玩游戲。
c做一做:老師引導幼兒游戲,老師說名稱,幼兒學發(fā)聲音,可以配上動作來表現(xiàn)動物的形象。
2游戲:小動物找家
a引導幼兒觀看教師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你們看,這么漂亮的小房子是誰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b介紹游戲的玩法及要求。
c小動物們在音樂中自由找家,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d師驗證幼兒是否找對家:咚咚咚,這是誰的家,你們是什么寶寶,是怎么叫的。
3游戲自由結束。
四、活動自評:
此活動的能從幼兒較興趣的地方選材,小動物的叫聲,這和幼兒的生活較接近。
游戲性較強,較適全托班孩子的情況,并且老師在組織的過程中能注意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來影響幼兒。但是老師在組織的過程中,特別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游戲,對于那幾個沒人去敲門的小動物的家,要讓他們在那兒做什么呢?再次游戲時是否不應該再犯同樣的錯誤,這體現(xiàn)了老師的反思調整能力。師應加強這方面能力的修養(yǎng)。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環(huán)境污染,并逐漸形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見解。
3.能積極地參與活動。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游戲,認真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認識地球》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導入活動。(地球)
(二)播放幻燈片,認識地球的外形及特點
今天我想請你們看一看這些圖,想一想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是美的?”
“你們去過哪些地方也是很美的?”
請幼兒講述對地球的認識及自己見到美的東西
總結: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大家唯一的家,可是在這么美的地球上,有些地方卻因為被一些人不好的做法而遭到破壞,所以地球爺爺就生病了,周末的時候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過地球上哪些地方生病了?能不能告訴我們,你找到了什么?
(三)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種種危害
1.請幼兒來說說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
總結:原來汽車排放的廢氣、破壞綠化等會使地球生病,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地球是怎么說的?
2.出示頭飾,
講述“我是一個生病的地球爺爺,最近幾年,我身上的病越來越多了,我的空氣中有許多的細菌,使空氣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變了顏色,不再是藍藍的大海,清潔的河流,我的森林變得光禿禿了,有的`樹葉也長不出來了,鳥兒沒有了自己的家,唉,我真難過呀!”
(四)尋找為地球爺爺治病的方法(出示生病的地球掛圖)
我們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地球爺爺?shù)牟『闷饋恚?/p>
幼兒分兩組進行比賽。
“每個人想一種,最好和前面的小朋友說得不一樣,你們每說一種,老師就拿掉一塊被污染的地球,看哪一組的小朋友為地球爺爺治好的病多!
。ㄎ澹┗顒友由
小朋友已經(jīng)想出了許多治病的辦法,但是地球上還有好多好多的病,也有好多的治病方法是我們不知道的,請你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讓我們大家一起把地球爺爺?shù)牟≈魏,好嗎?/p>
活動反思
教學應當來源于生活,還原于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還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怎樣做到教師少動,學生多動;教師引導,學生實踐;這是我設計“地球和地球儀”這一節(jié)時一直思考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暗厍蚝偷厍騼x”一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立課堂教學的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設計符合學生的實踐活動;貼近學生生活,挖掘學生身邊的教學素材。這節(jié)課沒有沿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是采取學生探究活動、小組合作及教師啟發(fā)性教學,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建立經(jīng)緯網(wǎng)的空間概念,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培養(yǎng)分工協(xié)作的意識。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成為學生學習交往和合作的過程,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得到極大的提高。 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 1 、習題選擇要與時俱進; 2 、問題銜接過渡要自然; 3 、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小百科: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目標
1. 加深友誼,了解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增強交往能力。
2. 初步形成熱愛集體的情感。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班級集體照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的好朋友
開學已經(jīng)一個月了,我們現(xiàn)在是大班的孩子了,我們從小班到中班已經(jīng)兩年了,現(xiàn)在小朋友已經(jīng)越來越喜歡到幼兒園來了。除了我們要學本領之外,還因為我們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最好的朋友。
幼兒自由討論。
二、情感激發(fā)
你們是怎樣交到好朋友的呢,老師先告訴你們我和我最好朋友的故事,然后請你們來說說你們是怎樣交到好朋友的。
教師總結,原來可以有很多交朋友的方法。
三、為朋友畫像
。1) 現(xiàn)在,請你們仔細地看看你的好朋友,他長得有什么特別讓你一眼能夠認出他?
。2) 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熟悉朋友的長相了,去為你的朋友畫張相吧,我們的墻上有很多照片,還有我們的集體照,你們可以看著畫,也可以看著朋友畫。
四、展示
猜猜他們是誰?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學習活動:認識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目標:
1 了解土豆和西紅柿的外型特征 。
2 有觀察的興趣 。
觀察指導 : 引導幼兒有目標的觀察 。 及時了解幼兒的興趣點 。
活動準備: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流程:出示土豆和西紅柿的實物讓幼兒觀察 —— 幼兒大膽的說
活動過程: T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好的東西,我們來猜猜看是什么呀?
C : ……
T :原來是土豆和西紅柿呀
C :是土豆
T :那我們今天來看看土豆是什么樣子的呀?
C :好的。
觀察:哪些幼兒能大膽開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目標:
動物問答歌(閱讀)
材料:掛圖
過程:
。保處熃榻B兒歌的名稱。
2.出示教學掛圖,教師朗讀兒歌。
。常變嚎磮D書,聽教師朗讀兒歌。
4.幼兒跟讀。
。担處熡脤υ挼姆绞脚c幼兒共同閱讀。
建議:
在學習過程中,當幼兒比較熟悉兒歌內容后,可以結合做模仿動作,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附:兒歌:
動物問答歌 (韓敘)
什么動物尾巴短?小兔小兔尾巴短。
什么動物鼻子長?大象大象鼻子長。
什么動物呱呱叫?青蛙青蛙呱呱叫。
什么動物會游水?小魚小魚會游水。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經(jīng)驗進行10以內的數(shù)數(shù),初步感知數(shù)的守恒。
2、以游戲的情景,感受圣誕節(jié)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圣誕樹、圣誕禮物、任務卡、小動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圣誕節(jié)到了,你們有沒有收到圣誕禮物啊。
2、今天我給你們沒人都準備了一個圣誕禮物,你們想要嗎?
二、基本部分
1、不過,唐老師準備的禮物是要你們動腦筋找的哦!
2、唐老師在你們的椅子下面都放好了任務卡片(點數(shù)),你要根據(jù)任務卡片去找禮物。
3、我們來看看你找到的是你不是你的禮物呢?(驗證)
4、節(jié)日里收到禮物真的很開心,快打開看看里面是什么禮物。
5、你們找到禮物開心嗎?不過還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沒有收到禮物,他們一定很傷心的,我們也給他們去準備一份禮物,好嗎?
6、我有一張愛心卡片(數(shù)字),根據(jù)愛心卡片請你把禮物放在袋子里,等一下我們去送給他們。給幼兒再次操作的機會。
7、我們來看看你們裝的對不對,如果不正確他們一定不開心的。(驗證)
三、結束部分
1、你們圣誕節(jié)都有禮物了,也給好朋友們準備了禮物。小動物們也很羨慕,看看是那些小動物呢?
2、它們喜歡什么禮物呢?那是不是呢?有多少呢?
3、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用了什么辦法?看看我的方法和你們是不是一樣呢?,(眼睛看,心里數(shù);兩個兩個數(shù);封閉式數(shù))
4、原來,小動物們的禮物雖然看上去排列方式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但是我們還可以用好多的方法都是可以數(shù)出來的。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區(qū)分泥土,石頭,了解它們的性能用途。
2.通過嘗試,激發(fā)幼兒觀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石頭、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區(qū)分泥土和石頭
1.幼兒嘗試區(qū)分泥土和石頭。
師:這是什么?請你們試著把他們分開。
2.老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區(qū)分?
3.引導幼兒邊分邊講,鼓勵幼兒講述。
4.說一說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里有泥土和石頭的。
5.老師歸納小結不同的區(qū)分方法。
6.讓幼兒再嘗試分找泥土和石頭。
二、給泥土石頭洗澡
1.師:給石頭洗澡,看看石頭有什么變化?
2.試說給石頭洗澡后的結果。
3.給泥土洗澡,觀察泥土的變化和洗后的結果,引導幼兒將兩種物體作比較,并小結。
三、做泥團
1.能不能試著把泥做成團?
2.引導幼兒嘗試泥干了怎么辦?濕了怎么辦?
3.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成功地把泥團起來的?
4.觀察泥土在水里的變化。(變混合)
四、介紹泥土和石頭的用途
1.請幼兒試說石頭的用處。
2.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造橋、鋪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請幼兒試著說出泥土的用處。
4.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種植、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頭和泥土的本領。等我們長大,我們要讓石頭和泥土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五、活動總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通過看看、說說小圖書“有趣的衣櫥”,送送、折折衣服,滿足孩子對情感、語言、動作發(fā)展的需求。
【活動觀察】
1、在看圖書時對什么有興趣,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有哪些。
2、是否有初步的分類意識?
3、在找、折、放衣服的時候自理生活的能力如何?
【活動準備】
1、自制大圖書一本、小兒人手一份小圖書“有趣的衣櫥”(新教材132頁內容)
2、貼有衣、褲、襪標簽的繩網(wǎng)各一,夾子,衣、褲、襪圖片多于寶寶人數(shù)。
3、寶寶自帶衣、褲、襪一套,寶寶每人自己有一只貼有標簽的小抽屜。
【活動過程】
1、看看說說:
。ǔ鍪拘D書)這是什么?小兒自己邊看邊說“有趣的衣櫥”。
出示大書與孩子一起看看說說:打開櫥門說說衣櫥里有什么,是誰穿的衣服、鞋子?
觀察小兒在看圖書時對什么有興趣,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有哪些?
2、找找、折折自己的衣服
請寶寶從一堆放亂的衣服中找出自己的衣服,并折疊好放回自己的小抽屜。
用兒歌指引:抱娃娃,抱娃娃,彎彎腰,抱寶寶。
觀察小兒在找、折、放衣服的過程中自理能力如何?
3、送衣寶寶回家
請小兒把衣服、褲子、襪子分類,夾到相應的繩網(wǎng)上。
請一個小兒示范,看好繩網(wǎng)上的標記用夾子夾好。
小兒送衣寶寶回家(觀察小兒是否有初步的分類意識)。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六篇02-08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10篇02-08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7篇02-05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九篇02-04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9篇02-01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6篇02-01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5篇01-30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錦集八篇02-06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2-06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合集10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