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九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想象、交流、動作表現等多種形式,充分感受畫面清新和歡快的意境。
2、再簡單分析造型和色彩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水墨畫的表現技巧。
3、能專心、有興趣地傾聽他人的講話,并積極參與討論。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鳥天堂》。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欣賞吳冠中的作品《小鳥天堂》。
教師: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會想到什么?
2、引導幼兒分層欣賞。
教師:仔細看看畫上畫了什么?和你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引導幼兒觀察、想象并用動作變現畫面中得小鳥,感受熱鬧、歡快的氣氛。
引導幼兒觀察、表現樹的不同造型,教師簡單分析畫家的主要表現方法。
3、再次整體欣賞畫面并進行知識拓展。
播放優美動聽的音樂,多通道感受畫面的歡快氣氛。
給作品起名,并進行知識拓展。
出示齊白石作品《群蝦》引導幼兒回憶并比較。
活動反思:
在《鳥的天堂》這堂課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學的特別投入。這是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一堂語文課。
首先,我通過引導談話,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天堂”是什么樣子的。聽到這個話題,學生們顯得很興奮,都舉起了小手。學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學生稍平靜了一些,我說:“我想小鳥在天堂里一定也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吧!”同時我板書了課題《鳥的天堂》。讓學生讀了課題之后,我進一步引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稍做思索,又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問題:“鳥的天堂”指什么?“鳥的天堂”是什么樣子的?“鳥的天堂”在哪里?“鳥的天堂”里有什么?鳥在鳥的天堂里過很快樂嗎?“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
在解答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問題。有些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回答說:“鳥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樹”、“鳥的天堂在廣東省新會縣環城鄉天馬村前的天馬河中”、“有許多鳥在鳥的天堂里過著辛福快樂的生活”……有些問題學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問題學生回答不夠全面。對此,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稍加整理,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經過小組合作討論,全面、合理地解答問題。
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學生解答問題的欲望非常強烈。于是,學生帶著問題開始閱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學生讀得非常認真,非常投入。有些學生獨自閱讀、獨立思考,有些同學閱讀課文再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只見學生一陣是讀書,一陣是用筆在書上點點畫畫,找出了有關詞句,一陣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學生在書上相互指點,有的在滔滔不絕地陳述著自已的觀點,有的在補充他人的敘述,也有的在爭論著……
時間一分分地過去了,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思考、討論問題、到組織語言,解答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做得那么認真,那么投入。
小百科:天堂,字面意思即天上的國度,很多宗教和心靈哲學認為人死后的生命形式將存在的處所。天堂是永恒世界(靈界里)里至高的居所,是圣潔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分割的方法進行畫面分割,用不同的點、線、面組成漂亮的圖案裝飾畫面。
2.感受線描畫的樂趣,培養想象、創造能力。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魚多樣性及特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各種形態的空白的魚人手一條。
2.勾線筆人手一支。
3.教師的范例一幅。
4.大幅海底背景。
5.表格。
活動重點:
掌握線描畫的基本技能,能用流暢的線條、圖形表現魚身上的花紋。
活動難點:
用點、線、面的組合裝飾畫面。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海洋里要舉行一個盛大的舞會,魚兒們都接到了邀請,它們都想穿著漂亮的新衣服去參加舞會,所以請我們的小朋友幫它們設計一件與眾不同的美麗衣裳去參加舞會,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
( 分析: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景化的語言更能激發孩子們對魚的興趣,所以在活動中我以幫助小魚設計參加舞會的漂亮服裝為情感主線貫穿整個活動。)
二、觀看范例,引導幼兒了解線描畫中點、線、面的組合和排列。
1.出示范例。
(1)引導幼兒講述圖上有哪些線,教師在表格中進行示范記錄。
師:老師幫它們設計了一件衣服,你們看看,漂亮嗎?為什么你覺得很漂亮呢?你找到了哪些美麗的線條?
。2)引導幼兒拓展經驗師:除了這些線條,你還知道有哪些線條?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示范,幫助幼兒回憶已經認識的各類基本線條。
。3)引導幼兒講述圖上有哪些點,教師在表格中進行示范、歸納整理。
除了這些漂亮的線條,你還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各種不同的點,并進行講解示范。
。4)小結:原來呀不同的點和線可以組成許多一塊塊漂亮的圖案。
。ǚ治觯涸谶@個環節中,我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范例,發現構成魚身上美麗花紋的各種線條和點,喚起了幼兒對于以往經驗的回憶,也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為沒有太大的難度,所以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討論,感受成功的愉悅。)
2.引導幼兒觀察點、線、面的不同組合方式出示局部圖案,引導幼兒觀察。
。1)圖案一:線條相同,粗細不同。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相同的線條,只要粗細不同就能使畫面不單調。
師:這一塊是怎樣裝飾的?你發現了什么?
除了波浪線還有什么線也可以變化?教師引導孩子把可以進行相同變化的線條記錄在表格中。
(分析:孩子們通過觀察,發現在同一塊里,用了相同的線條,但是粗細有變化。第二個問題,使孩子們發現直線、螺旋線、弧線都可以進行這樣的變化,這樣就做到了舉一反三,而記錄表幫助孩子梳理了已有經驗,形成了規律性的認識。)
。2)圖案二:線條不同。
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線條進行組合,能使畫面變得豐富。
師:這一塊里用了哪些不同的線?
(分析: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孩子了解線條與線條也可以進行組合,變成美麗的圖案。)
(3)圖案三、四:點和線組合引導幼兒發現點、線的組合使畫面的裝飾效果更好。
師:這一塊是用什么來裝飾的?
師:剛才每一塊的圖案都一樣嗎?
(4)圖案四:點、線、面的組合引導幼兒發現,點、線、面可以同時出現,使畫面更具裝飾感更有層次。
教師小結:原來不同的方法可以組成一塊塊不同的漂亮圖案,使畫面變得更加豐富,有層次感。
。ǚ治觯涸谶@個環節中,我采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引導幼兒了解可以用粗細不同的線條進行組合,可以用點和線條進行組合,也可以用點、線、面組合,使畫面變得豐富,更有美感。)
三、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進行畫面分割出示未經裝飾的魚的圖片。
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哪些線條進行畫面分割,并請個別幼兒進行操作,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線條進行分割,重點提醒幼兒掌握分割畫面分割要領,在魚身上進行分割時,一定要從魚身的一側畫到另一側,不能只在身體中間進行分割。
。ǚ治觯哼@個環節不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對于線條,孩子們已經相當熟悉,設計這個環節,是為了鼓勵孩子們用不同的線條進行畫面分割,而不局限于對教師范例的模仿,或者只是用某一種線條進行分割;還有就是進行分割時,一定要從魚身的這一側畫到另一側,不能只畫在中間部分。)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提出要求: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魚的花紋。
。2)注意運用不同的點和線進行裝飾。
。3)提醒幼兒進行畫面分割時一定要把線條從魚身的一邊畫到另一邊。
2.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要求能力強的幼兒注意點、線、面組合時畫面的美觀和組合的多樣性;幫助能力弱的孩子大膽作畫,按照要求進行畫面的分割和裝飾。
。ǚ治觯涸谶@個環節,我注意到了兼顧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巡回指導時,對不同能力的孩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進行了不同的輔導。)
五、作品展示及講評。
1.將作品展示在海底背景上,請幼兒欣賞作品。
2.引導幼兒進行評價:你最喜歡哪條魚?為什么?這一塊上它運用了哪些花紋(點、線、面的組合)?
3.教師小結(分析:孩子們的作品相當豐富,對于畫面的分割,都能掌握要領,畫面的裝飾,很多孩子兼顧到了點、線、面的組合)
活動反思:
從這次的"線描畫"活動中,可以看出我們班的孩子是非常喜歡這個活動的,大部分幼兒對線描畫較感興趣,對于線描畫中的造型元素:點、線、面的組合方式有了初步了解,也在實際的操作活動中對各種組合有了比較感性的認識。
本次活動的亮點是對于表格的設計和使用,活動之前對于表格的設計,我是進行了反復推敲的,考慮到造型元素的多種組合方式,利用表格可以幫助幼兒進行歸納整理,會更有利于他們的創作,所以我把表格的記錄貫穿在活動的前面幾個環節中,不僅記錄了不同的線條,更相應地進行了排列方式的整理和記錄,幫助孩子們進行了經驗的梳理,形成了規律性的認識。
活動中,我沒有簡單直接地把經驗灌輸給孩子,而是通過啟發式的語言,引導幼兒自己探索線描畫造型元素的組合方式,使孩子們知道了線描畫不僅可以由不同類型的線條組成,還可以用點、線、面進行組合,勾勒出美麗的圖畫。線描畫雖然只有黑白兩色,但是,不同的構圖方式,一樣可以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比彩色的圖畫更有韻味。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于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用不同的顏色,從不同的方向畫不同的橢圓形。
2、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光盤、雞蛋、乒乓球和各種橢圓、圓形的東西、貨架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活動。
1、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兩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吧!咦?是誰啊?(圓形和橢圓形)。
2、很好看來小朋友們和它們很熟了,那咱們來玩買賣東西的游戲好嗎?(好)
貨架上裝有各種橢圓和圓形的東西,每個買東西的小朋友要認識、比較一下自己買了什么形狀的東西。
二、欣賞與比較。
咱們來看看小朋友們拿的是什么圖形的東西?比較雞蛋與乒乓球、各種圓形的東西與橢圓形的東西。
小結:讓幼兒說出圓形與橢圓形的不同。
三、討論(圓形與橢圓形的畫法)
畫圓形時手腕要轉圈圈畫成(順勢和逆勢)兩種方法。而畫橢圓時就是把圓形拉長了畫,可以畫成兩頭圓、可以畫成兩頭尖、可以畫成一頭尖來一頭圓,還可以豎著畫、斜著畫。
小結:引導幼兒說出圓與橢圓的畫法。
四、繪畫。
1、哇!小朋友們真厲害,發現了這么多方法。那我們一起來把美麗的橢圓形畫出來好嗎?(好)但老師有幾個要求:
(1)小朋友們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把五顏六色的橢圓形畫出來好嗎?
(2)我們把各式各樣、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橢圓形畫出來好嗎?(好)
2、繪畫中,教師可巡回指導。
五、展評作品。
讓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并對大膽表現的幼兒給予表揚與獎勵。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真棒!畫了這么多美麗的畫,讓我們一起把它們展覽出去。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改變各方向的鼴鼠形象特點,學習鼴鼠的簡單畫法。
2、學習用語言表現繪畫內容,激發幼兒對創作動畫片的興趣。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幼兒已聽過或看過《鼴鼠的故事》、自制鼴鼠(身體各部分可分開)。
教師范畫《鼴鼠和雞的故事》、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鼴鼠。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有些害羞,我們一起數一、二、三請它出來,好嗎?(展示鼴鼠的背影)有誰認識它?
2、教師說小兒歌:葫蘆頭上三根毛,身體胖胖短短腳,是個鉆洞的小能手。
它的小腳呢?(原來老師忘貼了,貼上)它的身上還差什么?(小手、眼睛、嘴巴)眼睛象燈籠,嘴巴三角形,師分別貼上。還少了什么?(師出示肚子)問:這是什么?肚子是什么顏色?象什么?(師貼上)
3、誰來說說鼴鼠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在打招呼?
變換鼴鼠的動作問:它在干什么?(撓耳朵、想問題------)變換鼴鼠的動作問:它在干什么?(哭、害羞-----)還可以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看它的手勢)
4、教師小結鼴鼠的心情。
5、現在老師做幾個動作你們來猜猜是什么意思?
6、我們再來看鼴鼠(變化成側面)問:現在它在干什么?(走路、逃走------)
7、不同的動作表示不同的意思,我們把許多不同的動作連在一起就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有趣的故事,動畫片就是這樣制作出來的。
二、欣賞動畫片
1、老師畫了一個關于鼴鼠的動畫片,你們想看嗎?
2、展示第一幅圖:小鼴鼠在干什么?(路上走)發現了什么?(石頭、雞蛋)展示第二幅圖:它想對雞蛋干什么?(拿回家)你怎么知道的?師模仿走路問:它留下了什么?
展示第三幅圖:發生什么事?(小雞出來了)你怎么知道?(頭、腳)鼴鼠怎么樣?(高興)想干什么?(摸一摸)展示第四幅圖:發生什么事了?(小雞跑走了)還怎么了?(踢了它一腳)你怎么知道的.?(頭上有包)還也許怎么了?(摔交了)你怎么知道的?(躺在那里)這個動作還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睡覺、打滾----- )
3、老師設計動畫片有意思嗎?他的名字叫〈鼴鼠和雞的故事〉你想設計一個鼴鼠的故事嗎?你準備設計鼴鼠和誰的故事呢?
4、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三、幼兒自主設計動畫片教師指導,鼓勵幼兒設計和別人不一樣的動畫片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相互講述自己設計的動畫片。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三八”節時,幼兒有一個繪畫活動《為媽媽設計發型》。畫好之后有一組的小朋友發現了畫紙下面墊板上的印跡,大家的興趣一下子都轉移到了那上面,議論紛紛。我想那不就是版畫的雛形嗎?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就在于激發情趣、激活興趣、培養創新意識,體驗創作的快樂。由此我們生成了這一節美術活動《有趣的版畫》。
【活動目標】
1、欣賞了解多種發型,感受頭發造型的藝術美。
2、嘗試用版畫的形式設計出自己喜歡的發型,體驗創造的快樂。
3、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和操作材料,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各種發型圖片。
2、各種水粉顏料、調色盤、粗鉛筆、排筆、抹布等。
3、音樂、展板。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進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看看我,崔老師和剛才相比有什么變化?那我們在座的小朋友都有什么樣的發型呢?請回頭看一看,小朋友身后的老師們也有各種各樣美麗的發型。
。ǘ┬蕾p各種各樣的發型,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師:這么多好看的發型都是由誰設計出來的?美發師真能干!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了那么多好看的發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欣賞生活中常見的發型。(PPT1)
師:這些發型中有的是直發,有的是卷發;有的是短發,有的是披肩長發;有的扎了辮子,有的盤起了頭;有的有劉海,有的沒有劉海。頭發的顏色有黑色的,黃色的,紅色的,金色的,多美呀!
2、欣賞特殊的發型。
師:美發師除了做出這些漂亮的發型,他們還喜歡在頭發上加上裝飾物,設計出一些特殊的發型。那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也來看看吧。(PPT2)
師:這些特殊的、夸張的發型生活中會經?吹絾幔磕阍谑裁椿顒又袝姷?
小結:這些一般是舞臺表演時用到的發型,比較夸張,很有創意。
(三)幼兒認識版畫及所用材料。
1、師:發型師真了不起!崔老師也想學做發型師?!這是我設計的發型(圖片展示)
提問:大家覺得我的畫和你們平日里畫出來的畫有什么不一樣?
2、引入“版畫”,幼兒初步了解。
師:我用的是版畫的畫法。什么是版畫呢?(邊播PPT3邊大概講解)
“版畫”是我國許多種繪畫方式中的一種,就是用小刀或硬的東西在紙版、木版、銅版上雕刻好畫面再涂上顏料,然后印刷出來的東西,F在小朋友們看到的就是一組版畫作品。
3、介紹作畫材料,提出作畫要求。
(1)我制作這些版畫時用到了KT板,畫紙、顏料、粗鉛筆、排筆。
。2)畫的時候要記。ń處熝菔荆合仍贙T板上“用力畫出來”,然后用排筆“均勻刷顏料”,最后“輕輕蓋紙使勁壓”。
(3)幫助幼兒鞏固畫法步驟。
展示剛畫好的版畫。
提問:想完成好版畫,第一步要干什么?(在kt版上“用力畫出來”)力氣太大會戳破kt版,太小用力畫出的痕跡會不清楚。
第二步要干什么?(用排筆“均勻刷顏料”)
第三步要干什么?(輕輕蓋紙使勁壓。
。ㄋ模┯變涸O計發型。
1、師:小朋友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個漂亮的發型呢?你們想設計出什么樣的發型?
2、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ㄎ澹┱故居變鹤髌,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向同伴、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設計的發型,分享創造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孩子自身以及身邊熟悉的人的發型入手,激活孩子們的已知經驗,通過欣賞生活常態下的各種發型,幫助孩子復習對各種發型的認識,為創造奠定基礎。第二次讓孩子欣賞有裝飾的發型和造型奇特的發型,是為了激活孩子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通過版畫這種獨特的形式,結合孩子們熟悉的話題,讓其創造性的表現自己設計的發型,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嘗試版畫創作活動是難點,教師要特別注重孩子作畫過程中的巡視、指導,注意幼兒能力差異。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橘子的特征。
2、用橘子皮制作出美麗的花田。
活動準備 橘子皮,圓珠筆蓋,木工膠
活動過程
[導入]
1. 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橘子。
- 我是一種橘黃色的水果。 我酸甜可口,果皮有點硬邦邦的。
- 果皮里面都是半月形的果肉,我是誰呢?
[展開]
1、談談橘子。
- 你吃過橘子嗎?
- 橘子是什么味的?
- 吃橘子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2、說說橘子的特征。
- 橘子嘗起來怎么樣?
(橘子有點兒甜又有點兒酸,有淡淡的香氣。)
- 橘子的顏色有什么變化?
(橘子一開始是綠色的,當成熟之后就變成橘黃色了。)
- 橘子在什么地方成長?
(橘子在暖和的地方成長。)
- 橘子有什么用途?
(橘子除了可以當水果食用以外,由于它有清新的香氣還被用來做香水和化妝品的原料。.)
- 像橘子一樣有香氣的水果還有哪些?
(橙子,檸檬,柚子,枸橘 )
3、用橘子皮裝飾出庭院并研究制作材料。
- 用橘子皮怎樣制作出庭院呢?
4、用活動紙中的橘子皮裝飾出庭院。
、 把橘子扒開,準備好橘子皮。
、 用圓形的圓珠筆蓋印在橘子皮上,做出小圓形狀的橘子皮。
、 用不同大小的圓珠筆蓋可以做出不同的圓形橘子皮。
、 用做好的橘子皮裝飾出美麗的花朵。
、 把做好的花朵粘在活動紙上。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裝飾完的庭院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大班美術教案:洞洞變變變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洞洞變變變
【活動目標】
1、能使用正確的方法補洞洞。
2、發揮想象,嘗試根據洞洞的形狀添畫出各種形象。
3、體驗洞洞添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油畫棒、膠棒、記號筆
2、各種服裝雜志、彩紙、彩色報紙等
3、PPT:教師登山照片;各種形象(動物、車、水果、人物等)
4、 音樂:《撕報紙》、《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前幾天放假,你們出去玩了嗎?(去公園了、沒出去)你們猜我去哪了?(打開登山照片)對我去爬山了!爬山很開心。哎!只有一件事讓我特別的郁悶,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幾個洞,你們瞧。ǔ鍪竟纬龆吹腡恤)
你們說我該怎么辦呀?(縫一縫、補一補)
師:你們真聰明!(出示各種紙)假如這是一塊布,我把它補在洞洞的背面?炊炊囱a好了。怎么讓洞洞看起來更漂亮?(在里面填上圖案,裝飾上花紋)
二、游戲—撕洞洞。
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我把你們請來,就是想讓你們幫我把這些洞洞設計一下。
1、提出設計要求:老師準備了各種T恤紙,但現在上面還沒有洞,我們一起玩個游戲,把上面撕出各種形狀的洞洞,然后再來設計。(記住:洞洞的形狀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2、播放音樂《撕報紙》開始游戲。
三、嘗試想象創作。
1、補洞洞。
師:現在T恤上有許多洞洞,你們把洞洞周圍涂滿膠,選一張喜歡的紙把洞洞補好。
2、添加想象。
師:洞洞補好了,我們看看洞洞能變成什么?(請個別幼兒示范)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兒開始創作!
四、幼兒對自己的作品設計進行簡單的介紹。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掌拓印出仙人掌,并會畫出仙人掌的刺。
2、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讓幼兒以仙人掌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去,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課前讓幼兒認識仙人掌的形狀、顏色等特點及生長環境,了解沙漠里有什么。
2、物質準備:長條沙漠背景圖一幅,綠色顏料若干盤,蠟筆人手一份,濕毛巾人手一條,仙人掌若干盤,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表演的形式設置懸念,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通過電話鈴聲響的對話故事,讓幼兒產生幫助沙漠爺爺找仙人掌寶寶的愿望。
1、對話的梗概:沙漠爺爺孤孤單單地一個人在沙漠里,沒人陪他玩,也沒人陪他說話。
2、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方法使沙漠爺爺快樂。
2、引導幼兒說出仙人掌及讓幼兒回憶仙人掌的形狀、顏色及特點。
二、分角色進行游戲繪畫——拓印仙人掌
師扮演仙人掌媽媽,幼兒扮演仙人掌寶寶,開著飛機去沙漠里。
——幼兒分散在沙漠背景圖旁。
1、以兒歌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A、拓印仙人掌一邊念兒歌一邊示范。
“小手從下往上爬,左邊爬,右邊爬,一直爬到頭頂上!
B、拓印后的常規——擦手。
“小小毛巾拿在手,卷起兩個小袖口,我把小手伸出來,擦擦我的一雙手。擦手心,擦手背,再擦擦手指頭,顏料娃娃不見了。擦完手,先別急,拿著毛巾放放好,養成衛生好習慣!
C、師以變魔術的形式,給幼兒帶來禮物——仙人掌,再次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以兒歌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刺、畫刺。
“仙人掌,愛唱歌,一唱唱出小小刺;仙人掌愛跳舞,一跳跳出小小刺!
2、師交代要求,幼兒游戲繪畫,師巡回指導。
A、提醒幼兒手掌拓印后,馬上將自己的小手擦干凈。
B、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畫刺,畫得多。
C、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幼兒。
D、以兒歌貫穿游戲繪畫始終,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繪畫活動。
3、講評
讓仙人掌寶寶神氣地夸夸自己畫的畫,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
三、延伸活動
沙漠爺爺出現了——
“小寶寶們,讓我們和沙漠爺爺一起來跳舞吧!”
——音樂起(歌表演《表情歌》
師總結:玩了一天,我們也累了!讓我們和沙漠爺爺說再見,和媽媽一起回家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會變形的仙人掌”,幼兒對仙人掌不是很熟悉,只有初淺的知識,因而活動中我也讓幼兒知道了一些仙人掌的特點并讓幼兒看了很多仙人掌的圖片,也讓幼兒知道仙人掌是橢圓形的,身上有很多的刺,幼兒在活動中觀察得很仔細,從整體到局部幼兒都觀察過,也發現局部的仙人掌像很多圖形,自己只要稍微添加幾筆就會變成很多我們熟悉的小動物等。
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創造力,我讓幼兒看了很多變化后的仙人掌圖片,幼兒看到后非常激動,原來仙人掌可以變這么多東西呀,活動中幼兒的繪畫興趣也提高了不少。
當然在活動中我也出示了范畫,是仙人掌變形后的熊貓和蛋糕的圖片,幼兒對熊貓非常喜愛,我繼而說熊貓要過生日了給熊貓送上蛋糕幼兒就更加喜歡了,觀察也更仔細入微了。
這次活動我覺得幼兒在想象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在引導他們想象時也給了幼兒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幼兒觀察整體的仙人掌和單獨一片的仙人掌,從中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都能很好地將仙人掌變化成其他的物體,如,毛毛蟲,小兔子,太陽等,活動效果也很好。
這次活動存在的問題就是是否需要給作品添加色彩,因為幼兒是用水彩筆創作,勾畫出的線條也很豐富,但是很多作品一經上色卻將勾好的線條覆蓋了,完全失去了原先的創作效果,因而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不要每幅畫都添加顏色,根據畫面來添加色彩,幼兒創作出的作品會更豐富多彩。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葉子,發揮想象充分變形,借用葉子作畫。
2.嘗試運用葉子采用不同方式作畫。
3.動手操作、大膽表達、發展組合造型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各種樹葉,剪刀、雙面膠、彩色筆、水粉顏料、繪畫紙等美工材料,范例作品(粘貼類、拓印類、繪畫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奇形妙葉”,引出課題名稱
師出示葉子標本,引導幼兒觀察,提問:
1.這些葉子像什么?(啟發幼兒自由想象)
2.你想和它們玩嗎?(激發幼兒興趣)
二、交代課題內容
1.范例欣賞。
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萌發試一試的沖動。
2.師引導幼兒通過摸一摸、聞一聞、比一比,尋找自己喜愛的葉子。
3.師介紹美工材料,啟發幼兒自由選擇變形方式。
三、操作“葉子變變變”,幼兒自主選擇,進行變形活動
1、樹葉粘貼。
引導幼兒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拼出各種圖案或情景,粘貼到畫紙上,并根據自己的想法適當添畫。
2.樹葉拓印。
引導幼兒在自己喜歡的葉子上涂上水粉顏料,壓印在繪畫紙上,自主適當添畫。
3、樹葉繪畫。
鼓勵幼兒想象繪畫出“會跳舞的葉子”“葉子鳥”“葉子娃娃”等生動有趣的作品。
四、展示欣賞“我的變形葉”
將幼兒作品布置在主題墻上,幼兒互相欣賞,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將葉子變形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沙的特性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沙畫的基本方法。
2、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
活動準備:方盒、作畫沙、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做沙畫的興趣。
師:“你們有沒有玩過沙?”“摸在手里有什么感覺?”“你們平時怎么玩的呢?”
教師:有位大師也喜歡用沙作畫,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畫的?畫了什么?”
二、看視頻,認識沙畫的基本方法。
1、討論大師作畫的方法:大師畫了什么?怎么畫的?有沒有看清做了哪些動作呢?
2、引導幼兒學習做沙畫的基本方法:漏一漏、刮一刮、摳一摳、捏一捏、抓一抓…、教師示范,幼兒學習基本方法。
3、幼兒嘗試用沙學習基本方法。
三、示范畫,鞏固沙畫的基本方法
1、師:這幅圖上畫了什么?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畫的嗎?
2、幼兒找一找,說一說。
3、教師小結:這幅圖上的秘密都被小朋友找到了,其實在我們做沙畫的時候,有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畫出我們想畫的。
四、激發興趣,幼兒練習做沙畫
1、學習了沙畫的方法,你們是不是也想自己來創作一幅呢,想畫什么?想怎么畫?把你的好想法告訴你旁邊的好朋友吧!(同伴交流)
2、幼兒作畫
五、幼兒合作作畫
六、評價幼兒作品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九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九篇02-08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10篇02-07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7篇02-03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五篇02-03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八篇02-03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九篇02-03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五篇02-03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6篇02-03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2-01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01-29